荣事达rfb~ih40b:危机干预让患者走出生命沼泽[(何裕民谈肿瘤 )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0:34:59

  肿瘤患者在经受着身体痛苦的同时,也饱受心理上的折磨,系统、科学、合理的危机心理干预是不必可少的。要站在病人的角度给病人帮助,才能让病人把所思所想说出来,才能真正帮助病人走出沼泽。无论患有什么样的疾病,最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和沮丧,使他们完全失掉了生活的勇气。应该明确地认识到,一旦患了癌症,着急、悲伤、忧郁肯定于事无补;相反,只会加重病情。而采取积极、主动、坦然处之的态度,尽量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战胜癌症的信念,努力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稳定和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

急性与慢性心理危机干预的不同策略

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干预一般分为两类情况:一是确诊初期的一、两个月内,忽然惊悉自己生了癌症,陷入了心理危机状态,这需要予以干预。这类情况还包括治疗一阶段后,发现治疗失败或又见复发、转移等,这些情况也有所类似。不过,相对初诊时而言,后者的干预通常要简单些。二是经过了痛苦漫长的治疗,情况不见好转,患者身心疲惫,再次陷入了漫长而难以自拔的心理危机状态。这两类的干预是不完全一样的。前者我们称作为急性心理危机干预;后者则称作慢性心理危机干预。当然,须强调的是,干预只是针对已获悉自己生了癌的患者,对那些尚不知情的患者,没有必要行此干预,以免画蛇添足,反添其乱。

晚期患者巧妙调整“二个目标”

一些癌症患者虽经积极治疗却情况未见好转,有的则进入了晚期阶段,基本上康复无望了,这时,绝大多数患者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心理危机胶着状态。且这种状态常常呈持续发展和恶化态势。这时的危机干预常十分困难。我们把它细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真的到了绝对晚期了,任何措施都已回天乏力了,这时,病人最需要的是晚期的临终关怀。另一类情况是虽不至于乐观,不能奢谈康复或治愈,但暂时也不至于严重威胁生存,应对措施得当,病人还是能够带癌长期生存的,或以前的应对措施有些问题,换一个思路,或许能柳暗花明的。对于后面这些情况,仍应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时,若不解决心理危机问题,患者的情况只能是恶性循环,越来越糟。对这类患者的心理干预问题,其实主要是“二个目标”的问题:

一是调整期望目标。许多这一阶段的肿瘤患者之所以陷于心理危机,是期望目标定得太高。总想彻底治愈,所有指标都正常,身上完全没有癌细胞。其实,这是不现实的!现在癌症治疗目的与标准已经开始转向,从过去的不顾代价地彻底杀死(这很多情况下不仅不现实,而且常常病未控制,人已走了),现在已转向强调有效控制或基本控制其发展,有时能稳定病情或基本稳定病情亦属成功。对于一些晚期患者,我们要强调:活着就是成功!目标的调整,对这类患者走出心理危机非常关键。

二是帮助设定近期最低目标。比如说,孩子还有几个月要考大学了,承诺帮助他一定活到能看到孩子考上大学;实现了,然后再一步一步调高目标,有价值、有生存质量的生命常就这样被延续着。甚至在这一延续过程中,很多人就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五年、十年,走向了接近康复,这类事例在我们的患者中很多很多。须知,人有明确追求时,诱发出来的生命潜能常是巨大的。有目标,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就有生存下去的渴望与动力,从而也就会产生奇迹。

 

本文选自本人新书《从心治癌》,ISBN978-7-5478-0124-6,定价29.80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4月。《从心治癌》,《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姐妹篇,从“观念、知识、行为”着手,重点阐释心理致癌之因和癌后心理调适两大命题。带领您穿越恐惧迷宫,走出失败怪圈,帮组您走出心理困境,取得最佳康复、安宁和幸福。肿瘤病友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碰到又苦于找不到答案的各种心理胶着,如何解析,如何挣脱,都能从书中大量的事例中一一得到解答。请到新华书店购买,也可联系本人上海门诊进行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