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路20天收75万:TCM Forum - 博客大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44:05

关于解酒之方

1、醉消:解酒之良方

中酒之后,酒意在人体内以其顽固强硬之势,与“醒”打持久战。传说中的“千日酒”是不现实的,现实的是,一个严重中酒的人最短的也要睡上一晚才能慢慢醒酒,但不能立即消失,犹有头重脚轻之感,正如白居易所谓:宿醉仍头重,晨游眼乍明。可谓善体物者。

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醉,多少次醒,多少次探索,中国人发现了许多醒酒之物,从而为酒文化增添了一朵奇葩。

2、尧泉:祖伟上古时,中华部落首领登山之时,发现山泉涌出,味如九酝,色如玉浆,可以醒酒,称之为“醒泉”。这个醒泉为传说中的“尧舜千钟”之醉解决了一大难题。黄庭坚有诗云:风尘点汗青春面,自汲寒泉洗醉红。正是利用了冷泉醒酒这一经验。

3、李石:众谈论最多的是,庐山有一块陶渊明曾经醉卧过的石头,称“醉石”;并传石上虽经千年,仍然印有陶渊明侧睡过的耳迹和吐过的酒痕,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来此呤咏、怀古,宋程师孟有云: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传中唐一代贤相李德裕,为了构建平泉别墅,搜罗天下珍木奇石,其中有一块特别的石头,李德裕甚为珍惜,醉后踞坐其上,酒即醒,称为:醒酒石。五代时为张全义所得,其后不知所终。

4、董池:相传旧时洛阳有董氏园,园西有大池,中为堂,榜之曰“含云”,水面喷泻,从早到晚都像飞瀑一般,但是池水从不溢出,犹如今天从西洋引进的喷水池一样。洛阳人盛醉者,只要跨入堂中就会醒酒,因而称水池为“醒酒池”。

5、黄脍:江西诗派宗主黄庭坚发现水晶脍醒酒效果特佳,儿之为“醒酒冰”,其后,高观国有词道:一洗醉魂清,真成醒酒冰。指的就是水晶脍。

6、鲭(鱼乍):据史载,南齐时期虞宗家有许多祖传饮食秘方,秘不传人,一次,齐世祖喝酒醉得难受,就向他索要醒酒之方,可是他支支吾吾,不想献出。惹得皇帝大怒,最后才献出此方,可见,此方醒酒必有效果,否则虞宗是不敢拿假方搬脑袋的。遗憾的是,此方制法早已失传。

7、葡萄:葡萄解酒,被魏文帝曹丕写进了诏书:“且说葡萄,解酒宿酲,淹露汁多,除烦解热,善醉易醒。”

8、醒花:牡丹花、木芍药花,均有“醒酒花”之美誉。据载:唐明皇宿酒初醒,与杨贵妃同凭西子胥观赏牡丹,折一枝牡丹花让妃子遽嗅,说:这种花香艳无比,尤其能够醒酒。
9、醒草:据载,唐朝兴庆池南岸曾产一丛异草,叶紫心殷,醉酒之人只要摘一株闻闻,就可以立即醒酒,当地人称之为:醒酒草。又据《古今草木注》,西域产酒杯藤,“大如臂,叶似葛,实如梧桐,香美可酌,土人投酒,能消宿酲”。又据《本草》水萍可以胜酒,据说周宫中设有萍官一职专门人事苛察酤酒过多,就是根据萍能胜酒一说而取名的。如果此说成立,那么3000年前我国已经发现萍能胜酒这一规律了。

10、茶叶: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有诗: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白居易就常常用六班茶解酒,用茶解酒,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活共识。至今仍然为人所用。古人认为,酒令人糊涂昏迷,而茶导人清明爽远。两者相克,所以茶能解酒。《随息居饮食谱》谓茶能“清心神醒酒除烦,凉肝胆涤热消疫,肃肺胃明目解渴”。《本草备要》说:茶可“解酒后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肪、去油”。现代科学测定,茶多酚能和乙醇作用,可以相互抵消。秦少游《满庭芳》把茶解酒写成了一次“开边战争”:北苑研膏,方圭圆壁,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这里,茶叶俨然成为“愁国”的功臣卫士,冲锋陷阵,占用酒意,降伏睡魔,开拓了“愁国”的边疆领土,而不惜粉身碎骨,其德可嘉,其功卓越,完全可以登凌烟阁,上功勋榜。这段文字写得十分有趣。

11、蔬菜:《山家清供》“醒酒菜”云:“米泔浸(橘字将木旁换为王旁)芝菜,暴以日,频搅,候白净洗,捣烂熟煮,取出投梅花十数瓣,候冻,橙为芝(齊字下改為韭字)供。”文学家苏东坡兼通医学,深谙养生之道。他从医学家张胧处得知中医枳(木具)子可以醒酒,推荐给朋友。他家种菜,除了下饭案之外,还用于醒酒。“烂煮菜羹斟桂醑”,将菜煮烂成羹,用以案酒。《东坡杂记》中说“夜半饮醉,无以解酒,辄撷菜煮之,吐含土膏,气饱风露,虽梁肉不能及也。”今天我们也有同感的是,大饮大醉,大鱼大肉之后,总喜欢来碟素菜瓜果,其妙处不难得知,一些瓜果生梨,甘薯,鲜橙,柑橘,绿豆,橄榄等都可解酒。

12、青盐:古人认为,盐可解酒,饮前食盐,其饮必倍。所以古代大户钱明逸吃酒时,总要准备一只瓷盏,盛装几粒青盐,喝起酒也总也不醉。李时珍站在中医理论角度上说:酒得咸而解者,水制火也,酒性上而咸下也。

13、陈醋:醋能解酒,用得也较普遍。《闲居杂录》中提到醋解烧酒时说:“人饮酒过多,近火即口中火出,得水愈炽,惟灌以老醋即止。”现代科学研究,醋酸可使胃酸大量增加,中和及吸收胃里的酒精成份。相传石曼卿任海州通判时,好友刘潜来访于是,这两位就在船上对饮开来,一直饮到半夜,再看看船上还有一斗多醋,一起拿来当酒喝,一直到天亮,酒醋喝完也未有醉意。

14、蔗浆:《礼乐志》:“柘浆析朝酲”。按,柘通蔗,就是说甘蔗汁可以消解早晨的醉意,唐韩君平有诗云:“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又,《山家清供》提供的“沆瀣浆”解酒一方,主要成分也就是甘蔗:雪夜,张一斋饮客,酒酣。薄书何君时峰出沆瀣浆一瓢,与客分饮,不觉酒客为之洒然。客问其法,谓得之禁苑:止用甘蔗、白萝菔(白萝卜),各切方块,以水煮烂而已。盖蔗能消食化酒,萝菔能消食也。酒后得此,其益可知也。

15、汤水:即开水,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菜汤。《博物志》指:人若中酒不醒,可用汤水灌醒。《别国洞冥记》提到:传说中的瑶琨国有酒,用草酿成,饮一合就三旬不醒,只要饮甜水,随饮随醒。

16、花末羊肉:〈醉乡日月〉“进户法”条,户指酒量,即指提高酒量的方法:“葛花、小豆花各阴干七两为末,精羊肉一斤,如法作生。以二花末一两,匀入于生中,如先只饮得五盏,以十盏好酒热(暖字换日旁为火旁)沃生,生服之,三五日进一服,花尽则户倍矣。”

17、点穴:这是中医伟大的创造,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醒酒方法。其方法主要有几种:

一为轻揉肺俞穴:在背部往下数第三根胸椎旁开一扁指半处,轻揉此穴15至20下,可以清肺。

二为推捏肝俞穴:在第九胸椎旁二扁指半处,用大拇指椎捏此穴七八下即可。

三为轻揉脾穴、胃穴:二穴位分别位于第十一、十二胸椎处,用手掌根部在穴位上快速轻揉,以补为主,使人体组织中的酒精成分疏散排除。

四为点捏鱼际穴:用点捏的手法按着大拇指内侧掌骨肥肉处,以有胀痛为宜,可治头错痛,令人镇静。

    酿酒有法,饮酒有道,消酒有方。世界上各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酒文化也有不同的解酒良方。如日本人让头脑昏胀的醉汉戴上一具浸过“清酒”的口罩;蒙古人在一杯热蕃茄汁内放进一对刚刚取出的浸过醋的绵羊眼睛,让酒鬼一饮而尽;德国人则把一大块咸鲱鱼和洋葱一同煮熟,连同一大杯暖啤酒送进醉汉肚中;荷兰人则用羊蹄、牛肝、麦片煮烂,捞出骨头,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