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十八和荔枝故事感慨:神通不能敌业 富贵难免轮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09:25

神通不能敌业 富贵难免轮回

  生死大海,非念佛无由得度。欲知念佛之所以然,不看净土经论,何由而知。固当日诵《阿弥陀经》,常看《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佛经》。此名净土三经。读此则知弥陀之誓愿宏深,净土之境缘殊胜,行人之往生行相。其净土三经之注,并净土诸书宜专精看。此外最亲切开示念佛方法,有《楞严经》第五卷末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又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华严一生成佛之末后一著,实乃十方三世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胜方便也。彼妄谓净土法门为权渐小乘者,皆毁谤华严,及谤佛谤法谤僧之极重罪人也!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无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须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诸佛,烹凡炼圣之大炉韛。九法界众生,无一不入其中,能出其外者。以出则究竟成佛矣。能如是信,方名正信,方名有净土耳。  (印光大师文钞·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神通难免无常
 
   印度王舍城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七日后皆当命尽,欲避死亡,商议各以神通力分别藏住于虚空、大海、大山、大石中。既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故《出曜经》中《无常品》说:“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止不受死。”又第三卷说:“无常势力,不可恃怙,知死命终,然不久住,一切皆尽,无觉知者,为世所毁,流转诸趣。”从以上诸无常偈义,多加思惟,则能引发出离三界的解脱心。
 
  《出曜经》无常品二(原文)
   昔者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所。时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近在不远,却后七日,皆当命终。思共议言:“我等弟兄,五通通达,以己神力,翻覆天地。现身极大,手扪日月,移山住流,无所不办。宁当不能避此难耶?”第一兄曰:“吾入大海,上下平等,正处中间。无常杀鬼,安知我处?”第二弟言:“吾入须弥山腹中间,还合其表,使无际现。无常杀鬼,焉知我处?”第三弟言:“吾处处虚空,隐形无迹。无常杀鬼,安知我处?”第四弟言:“吾当隐大市之中,众人猥闹,各不相识。无常杀鬼,趣得一人,何必取吾四人?”议讫,相将辞王:“吾等计算,余命七日。各欲逃走,欲求多福。”王寻告曰:“善进其德。”于是别去,各适所至。七日期满,各从其处而皆命终。处虚空者,犹如熟果,自然凋落。市守白王:“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乃醒悟祸灾无常。四人避对,一人已死,其余三人岂得免乎?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清净无瑕秽,知四梵志避无常对,各求度世,免济其难。然其宿命终不可避。以此因缘寻究本末,欲使后世人示其大明,亦使正法久存于世。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而说此偈: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脱止不受死


念佛了生死——印光大师法语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但将一个“死”字,贴在额颅上,挂在眉毛上。
※直须将一个“死”字(原注云:‘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可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

※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

※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

※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至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发大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饬终津梁此处原文有‘时间愈多愈妙’。近代大德普遍提倡续助念八小时至二十四小时编者敬注)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现世之施食,皆场面而已。

※丧中一概不可用酒肉。

※人死后,只可念佛,切勿做水陆、念经、拜忏,以此等事,皆是做场面耳,虚张声势,殊少实益。

※将一个死字挂在头颅上。

※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远在生死轮回中受苦,永无出苦的时期了。

※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别念可得。

※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到清净安乐逍遥自在之家乡。

※切不可痴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虚度七十,来日无几,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谢绝一切,专修净土,倘鉴愚诚,是真莲友。
 

 ●印光大师:要常作已死想、将死想、将堕地狱想
    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温州之灾,闻之惨然。天灾人祸,无有底极,实足为“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之证。亦堪为信愿念佛,往生净土之最切警策也。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中屡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惜人不肯真实思想耳!地狱之苦,比水火之惨,深无量无边倍。而想水冲火烧则悚然,想地狱则泛然者,一则心力小,不能详悉其苦事;一则亲眼见,不觉毛骨悚然耳! (增广卷二·致包师贤居士书)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则烹炼之大冶洪炉,反为毒器,为苦具。是在各人能自得益耳。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增广文钞卷二·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铁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肌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所以张善和、张钟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可,否则便与孝道相背。虽曰修行,实违佛教,是又不可不知也。又须以净土法门利益劝父母,令其念佛求生西方。若能信受奉行,临命终时,定得往生;一得往生,直下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海会,亲炙弥陀,直至成佛而后已。世间之孝 ,孰能与此等者?又若能以此普告同人,令彼各各父母,皆得往生佛国;则化功归已,而亲与自己之莲品,更当高增位次矣。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欲孝其亲者,宜深思而力行之。  (增广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所言妄念多者,由汝一向应酬外缘,致心中杂念纷至沓来。当作将死,将堕地狱想,一心念佛,则妄念便可消灭矣。正不在经之生熟也。所言普利佛七,以经相送,此系以佛经超度孤魂,何可云有轻慢罪。此事乃与自己回向功德更大。若无事人不求,而自己强送人,而人尚不在意者,此则实有轻慢佛法之罪。令妹识字通文理,能令其夫与儿女皆生信心,其功德不可思议。何得妄欲回南,以期一见光(大师谦称)面。且见光究有何益。彼果能依嘉言录以自行化他,胜于见光多多矣。修行人外功内功皆当修。汝一向多方帮助各善举,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内功。外功为助行,内功为正行。正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来日无多,固宜偏重内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举所转,终至仍在娑婆轮回也。(文钞三编卷二·复方圣照居士书五)

  参禅不易得益,以五祖戒为证。戒师非常人,尚未断见惑,况了生死乎?东坡守杭时,尚不拒绝娼妓,可知其仍是具缚凡夫。……去腊方慧渊有信来,言汤屡病,且不肯忌生冷,每私吃不宜吃者,则遂发病,病中又常念妻子,念亦无益,可知其人由业力故,竟成颠倒矣。光虽未死,且作已死想。以故一切事,既不能料理,则不过问,以后随师作主办。钱财在上海者,光俱不要。有力多印,无力少印,再无力不印,均随财力为准,切勿负债,以致棘手劳心也。祈慈谅。凡有信心者,令彼一心念佛,不必以光为念,亦勿特来相看,免得费钱费时,了无所益也(大师之高风亮节、慈悲为怀,仰之弥高)。  (文钞三编卷一·致德森法师书四)

  今年之乱,千古未闻,此皆吾人往昔劫中恶业所感。故虽未实受害,而其惊慌惨凄,何可名言?阁下既知气愤为害,何不当发气愤之时,作我已死想;死则任人所为,绝不相争矣。若常时作将死想,则道念自切、情念自息矣。
   今人好发起新章程,彼废伦免耻等,尚可公然提倡,欲推行全国。吾人遵佛教诫,戒杀吃素,又何惧同教中之异议。当仁不让,见义勇为。尚祈以身作则,引彼拘于教者,入大乘法门。以期不孤佛恩,不负己灵,方为救世之道。 老年人固宜一心念佛。看大乘经论,不过明理性,种善根而已。若必欲现生了脱,请如到临命终如堕大水火以求救而念佛,则必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否则难保定矣。祈熟读文钞自知。  (文钞三编卷三·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阁下既相信(光),当依(光)所说,方有实益。否则虽有信心,但作种未来之善根而已。吾人在生死轮回中,久经长劫,所造恶业,无量无边。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灭尽烦恼惑业,以了生脱死,其难逾于登天。若能信佛所说之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无论业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轮船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阁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不可再起别种念头。果能如是,寿未尽,则速得痊愈,以专一志诚念佛功德,使能减除宿世恶业,犹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寿已尽,则即能往生净土,以心无异念,即得与佛感应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阁下若信此话得及,则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瞋心乃宿世之习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涂,于我无干!所有不顺心之境,皆作已死想,则便无可起瞋矣。此即如来所传之“三昧法水,普洗一切众生之结业”者,(光)特为阁下述之,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若不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万不可卑劣自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无真信切愿,无由感佛故也。
   念佛虽贵至诚清洁,然病人做不到,但心存至诚默念,或出声念,功德仍是一样。以佛慈广大,如父母于儿女痛苦时,则不以平常之仪式见责,而且为其抚摩身体,洗濯污秽。若儿女病好,犹然令父母同彼病时一样伺候,则当被雷打。阁下何得谓卧床默念,恐有罪过乎?即无病人,睡时尚宜默念,况病人乎?(增广卷二·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祷鬼,徒增业障,有损无益。阁下素修净业,而且令夫人料理家事,妻贤子孝,心中了无可忧虑者。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尘不染心中,持万德洪名圣号,作将死想、已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痴痴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成寿尽,定随业漂沉,而永无出此苦娑婆之期矣。祈慧察是幸! (增广卷二·与方圣胤居士书) 

  观姚荷生所叙其父节卿临终各节,盖其平日实未决欲往生者。假使决欲往生,何得令家人念观音求病愈,待气绝始念佛乎?念佛之人,有病即作将死想,一心念佛。寿若未尽,反能速愈。若唯望病愈,则是怕死。有怕死之心,便难感佛。节卿临终幸有人助念,荷生不以未竭力助念为歉憾,反以医药未能精到为歉憾,直是无谓之极。其父将终,尚不须请医诊视(因诊视,瞎打差),何可以去后说此种无谓之废话乎?按,节卿临去,得助念之力为多。助念之人,当率其全家眷属,同皆念佛。张居士何得以嫌烦问其子,此皆不知助念之事体者。以后当注意,极力劝其全家,再为专心念佛。节卿因得助念力,故临终有瑞相。火化后骨洁白,又有红若莲华者,此皆佛法因缘与善行、所感致。 (文钞续编上·复曾怡之居士书)

  
  接手书,知治习之心,唯勤唯切,而消习之效,未得未见。其故何也?盖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将此超凡入圣,消除惑业,成就净念,作口头活计,故无实效也。徜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法门更为难闻。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何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贷利消耗殆尽?令自己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直须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凡不宜贪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则断不至如飞蛾赴火,自取烧身矣。凡分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则断不至当仁固让,见义不为矣。如是,则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岂必屏绝尘缘,方堪修道乎?盖心有所主,不随境转,则即尘劳为解脱。所以《金刚经》屡屡令人心不住相,发心度尽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众生,并所得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方为真行菩萨道。若见有我为能度,生为所度,及无余涅盘槃之所度法者。虽则度生,实于一乘实相之道未能相契。以不了众生当体是佛,佛性平等平等,妄起凡情圣解,致无为利益,成有为功德矣。何况声色货利之贪恋粘著乎哉?然人生世间,不可无所作为,但自尽谊尽分,决不于谊分之外,有所觊觎。士农工商,各务其业,以为养身养家之本。随分随力执持佛号,决志求生净土。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赞助。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顺水杨帆,更加橹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
    腊月三十日,乃一岁之尽日。倘预先未曾打叠得好,则债主怨家,群相系缚,哪容你过。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瞋疑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哪肯饶你。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使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轮回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堕落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内之根身,外之器界,五蕴包含净尽。能见其是空,则即五蕴,离五蕴。法法头头,皆是大解脱法门,大涅槃境界矣!  (增广卷二·复宁波某居士书)

     贪瞋痴心,人人皆有。若知彼是病,则其势便难炽盛。譬如贼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认做家中人,则全家珍宝,皆被彼偷窃净尽。若知是贼,不许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须令其远去净尽。庶几财宝不失,而主人安泰矣。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贪瞋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若以贪瞋痴为自家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致消散矣。
    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如是则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则喜怒动于中,好恶形于面矣。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若正念重,则余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炼磨,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工夫。在家人不随众,各人念佛,坐立绕跪,皆无不可,但不可执定一法;若执定一法,则人易劳,而心或难得相应。当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工夫,而取其合宜行之,则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绕念,或立念。昏沉去,常复坐念。宜按钟,不宜掐珠,以掐珠难养心故。(增广卷一·复陈慧超居士书)

  
  汝之所说,乃一切人之通病。欲治此病,非想念苦境不可。经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然地狱之苦,以未曾亲见,无善根人,尚不能顿发出离逃避之心。最切要者,当想两军交战,炮声如雷,子弹如雨,飞艇在上,地雷在下,一时齐发,则两军之人同皆粉身碎骨,随炮子以分散,化作乌有,我亦身预其中。当其将发未发之时,尚知念佛求生之事。此时惶恐万分,而营官指挥,各执枪炮,不敢稍懈,懈则即时见杀。此时断不至事务所牵,恐怖所碍,不能念佛矣。此种境界,不及地狱万分之一,以凡夫心力所能想到,故想时便毛骨耸然,如亲经历也。汝之懈怠,由于不详审未来之苦。倘能详审以思,断不至长时懈怠。至于事牵,亦属浮泛之遮护语,非实情也。今为一喻,如孝子思亲,虽与人百凡应酬,其心中常常有思亲之念,不能暂忘。又如贪淫之人,常想美女,彼虽终日各有事业,而其心中想美女之心,不能一刻相忘。汝能若临阵之欲脱苦,孝子之思亲,淫士之恋女。则一切时一切处,均能念佛,不能间断矣。其余种种法则,文钞悉具。但熟读精思自得,故不多及。   (文钞三编卷三·复智正居士书二)

 
  生死大海,非念佛无由得度。欲知念佛之所以然,不看净土经论,何由而知。固当日诵《阿弥陀经》,常看《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佛经》。此名净土三经。读此则知弥陀之誓愿宏深,净土之境缘殊胜,行人之往生行相。其净土三经之注,并净土诸书宜专精看。此外最亲切开示念佛方法,有《楞严经》第五卷末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又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华严一生成佛之末后一著,实乃十方三世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胜方便也。彼妄谓净土法门为权渐小乘者,皆毁谤华严,及谤佛谤法谤僧之极重罪人也!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故知教人念佛,功德无量。知念佛利益者,皆多生多劫善根所使也。须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诸佛,烹凡炼圣之大炉韛。九法界众生,无一不入其中,能出其外者。以出则究竟成佛矣。能如是信,方名正信,方名有净土耳。  (印光大师文钞·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印光大师自励偈
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
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

苏州报国寺关房题壁偈(1935年)
     虚度七十, 来日无几; 如囚赴市, 步步近死。
     谢绝一切, 专修净土; 倘鉴愚诚, 是真莲友。


     老实念佛。
     尘空法师由苏至黔,创办莲社纪念,以勖莲宗同志数语。
     悲世众生,根钝业重,唯念佛定可克期生死。当观如囚赴市,步步近死。凡我念佛同志,必须念念屏息诸缘。决要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以四字洪名不离念,念佛声不断,佛心自然相契,三昧自成矣。


     凡夫之心,熟处过熟,生处过生。非将死字挂在额颅上,决难令妄想投降。妄想既不能投降,则妄想成主,本心成奴。是以多少出格英豪,被妄想驱逐于三恶道中,永无出期。可不哀哉。念佛一法,为佛法中最易下手,最易成功之法。一切诸法,皆从此法流出,悉皆还归此法。所以名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祈弗以等闲视之,后必有得益之日。光除印书及作公益外,均无须钱。以一无徒众,二无地方,三不喜蓄积无益之物。虽未至死日,然平日固常以死时为念。故不同世之僧,专欲积蓄,以期自己身后用,及子孙用也。(印祖文钞三编卷二)


   印光大师乃近代著名高僧、大势至菩萨应化身,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文钞》三百万言,包罗万象,契机契理,有“小三藏”之美誉,不可不读。弘一大师誉为“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国学大师梁启超赞曰:“古德弘法,皆觑破时节因缘,应机调伏众生。 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天如禅师云: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轮回是个绞肉机,人体是个造粪机,灵魂是个摄像机,宇宙是个放映机,生命是个幻灯机,生活是个粉碎机,一切都是枉费心机,看破放下正合天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千古良机!


净土修行http://www.ygjtxx.com/
高僧大德http://www.xynf.com/12.htm
印祖专辑http://www.lzgh.org/ygds/
印光大师http://www.jingtu.org/ygds
印祖文钞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印祖全集http://a.bonze.cn/wlsjwz/yzwc/index.htm
印祖文集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印祖专题http://www.nmamtf.cn/list.php?fid=13
著作下载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净土资料http://pureland.info/
佛子之家http://www.foz.cn/
佛教医学http://www.hhfg.org/fjyx.html
生命科学 http://www.fosss.org
临终关怀 http://www.lzg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