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哲专卖店:陈永贵从政始于主席要树典型 农民本色从未改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33:22
陈永贵从政始于主席要树典型 农民本色从未改变 2011-01-04 10:32  来源: 《党史天地》

 

核心提示:这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开会期间,26日适逢毛主席71岁生日,他邀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各大区书记到家,还邀了人大代表钱学森、邢燕子、陈永贵等人参加生日家宴。入席时,毛主席拉着陈永贵坐在身旁,笑着说:“听说你42岁才扫(脱)盲,还会讲点逻辑。你是个庄稼专家,领导大寨坚持集体化道路,我们要举起这面旗帜。”毛主席这么一说,算是把陈永贵介绍给了大家,也向人们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

他进了中南海,儿子、老婆仍留在队上挣工分。山西省有关部门将他全家户口办出来,要他带到北京去。他拍着桌子吼:“是谁办的?我不同意,他敢!”结果户口又退了回去。

他吃粮靠队上分给他家的口粮,拿到粮站卖了,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拿到北京用。另外,他还真是一个不拿工资的副总理——每年由大寨给他记满勤,每个劳动日按1。5元分给他家。组织上考虑到他进京后开销大,中央每月补助他36元生活费,山西省每月给他60元兼职补贴,后来提高到100元。他就挣这么些钱!

陈永贵与毛泽东(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天地》2009年01期,作者:袁自强,原题:《陈永贵从政始末》

“文化大革命”中,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曾奇迹般地走进了中南海,并被推上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高位……

毛泽东树典型

1964年3月,毛泽东乘专列南下考察到了邢台,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赶来汇报工作,大讲陈永贵领导大寨人三战狼窝掌(一条小山沟),修田造地,使家家有余粮,为国作贡献的感人事迹。称他是山西改变贫穷面貌的典型。这让为6亿中国人吃粮问题一直困扰着的毛泽东看到了出路,老人家越听越高兴,就问:“陈永贵识不识字呀?”陶说:“不识字,这些年扫盲,能看点报纸,是个大老粗。”毛泽东兴奋地站起来说:“好!山沟里出了好文章。陈永贵识的字不多,做的事可不少。”毛主席听了一天还不够,陶鲁笳又汇报了一天。从此,大寨和陈永贵的名字深深地在毛主席心里扎了根。

当年5月,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毛主席在会上说:“农业要自力更生,要象山西昔阳大寨那样,他们不借国家的钱,也不向国家要东西。”6月间谈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毛泽东又说:“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可见,“农业学大寨”是毛主席在这一年最先提出来的。

这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开会期间,26日适逢毛主席71岁生日,他邀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各大区书记到家,还邀了人大代表钱学森、邢燕子、陈永贵等人参加生日家宴。入席时,毛主席拉着陈永贵坐在身旁,笑着说:“听说你42岁才扫(脱)盲,还会讲点逻辑。你是个庄稼专家,领导大寨坚持集体化道路,我们要举起这面旗帜。”毛主席这么一说,算是把陈永贵介绍给了大家,也向人们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

为此,周恩来在百忙中曾三上虎头山,各地党政领导和媒体记者纷至沓来……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甚至把虎头山选作自己人生的归宿之地。毛泽东虽未亲临大寨,但他认为已经寻找到一个符合自己想法——“政治挂帅、差别不大的劳动记工和分配方法”,又能实现“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村工作典型。大寨就这样按照政治家的需要,不断地被加工改造,大树特树——报纸上登,广播上讲,电影院里映,“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的歌声传遍全国……

客观地税,大寨在前期还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所以,周总理把大寨精神归纳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三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随着“文革”的兴起,大寨就逐渐变成了“极左”的样板,陈永贵本人也被推上了政治舞台,卷进了政治漩涡。

走进中南海

1967年1月,上海的造反派率先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权,成立了“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此后,全国各地“革命委员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陈永贵这个农村战天斗地的带头人,当选为昔阳县革委会主任,不久又担任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可是,在1968年9月填报“九大”代表履历表时,在昔阳县“支左”的军队干部却发现他的历史有问题!

旧社会,陈永贵家是“赤贫”,他本人是穷光蛋一个。可是在他27岁——1942年时,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他曾一边给日本鬼子办事,又一边暗中联络八路军。后来日本宪兵队逮捕了他,所以在日伪特务组织“兴亚反共救国会”的档案里,他留有“归顺释放”的记录。日本投降后,知情人称他是“二鬼子”,并当作汉奸嫌疑予以批斗,差点丧了命。解放后土改,因为他家是“赤贫”、“无产者”,政府才给他分了地和房子,所以他在历次运动中很积极,不但入了党还当上了大队支书。

对于自己“二鬼子”的历史,他心里一向犯虚,也不敢隐瞒。当“支左”的军队干部严肃地过问此事,他顿感问题严重,痛哭流涕地说:“我有罪,我要到北京向毛主席请罪!”“支左”干部不敢马虎,连忙将此事上报。不久,政治局委员、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在极小范围传达说:“陈永贵的历史问题,主席知道了,不要再提了。”因为毛主席保他,他的政审过关了,从此再也没人翻腾。也许毛泽东是认为他是受剥削的穷苦人,也许是“爱屋及乌”,或出于形势的考虑……总之,陈永贵顺利地成为“九大”代表,还成了主席团成员,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多位政治局委员随即被定为反党集团成员。中央“十大”也因此提前召开,在讨论新一届政治局人选时,中央一位领导说:“关于陈永贵同志到中央来,过去几年就考虑过,大寨和昔阳在他领导下,始终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经过考验的。永贵同志去四川、贵州、云南参观访问,敢于直言批评,没有虚辞客套,各地同志都说受益匪浅。”中央委员们二话没说,一阵鼓掌就算通过了。

陈永贵成了政治局委员后,在1975年召开的四届人大上,又被选为国务院副总理,成了共和国历史上的奇迹——一个从虎头山走下来的“泥腿子”进了中南海。后来,他本人回忆此事说:“我当副总理,自己思想上真是没准备,可开会时一鼓掌就通过了!”

当然,从工人、贫下中农中选拔党和国家领导人,并非陈永贵一人。陕西成阳的纺织女工吴桂贤也当过副总理,辽宁蔬菜公司的李素文还当过人大副委员长。这就叫“时势造英雄”,何况陈永贵是毛主席亲自树的典型。

难怪有一次在昔阳干部大会上,陈永贵都禁不住得意洋洋地说:“古今中外还没有把一个农民提到国家领导岗位上的,马克思没有,列宁也没有,可毛主席解决了。这就是毛主席对工农分子的依靠和重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主流思想和价值取向——就一点也不足为怪了!

陈永贵文化水平很低,有时难免闹笑话。一次他在昔阳干部会上说:“我现在民愤很大!”大家都愣了,熟悉他的人连忙提醒:“不是民愤很大,是名声很大!”他才连忙改口。

尽管他文化低,但口才很好,也有些工作能力,还懂点辩证法。他能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新见解和别人不敢说的话,而且语言生动,通俗幽默。只要是农村的生产、工作,他不用讲稿,随口说去,很有吸引力。如果按秘书的讲稿,那他没法念;为此昔阳县专为他印了一种稿纸:格大行稀,一页100字。从县里挑一两个熟悉他的人当秘书,生僻字注上同音字,这他才能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