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硬件坏了表现: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图腾石雕(图片及说明)31—4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04:36

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图腾石雕(图片及说明)3140

  文字资料取自网上两个主要版本,贴出来与大家分享。序号是以汉族开始,逆时针前进排序,为记忆方便而设。各民族人数统计也未知计算截止日,只供参考的参考。

3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嫩江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12135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由于达斡尔族长期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劳动,大部分人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鄂温克语。"达斡尔"是达斡尔族自称,"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在林海莽莽的大、小兴安岭中,嫩江婉蜒奔腾南下,儿人松花江。在美丽富饶的嫩江两岸,生息着一个勇敢善良的民族一达斡尔族。
  几个世纪以来,勤劳、骁勇的达斡尔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祖国东北边疆,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643年,达斡尔族人民英勇击退沙俄殖民者的入侵。1651年沙俄侵略军再次入侵黑龙江流域。面对侵略者的炮火,达斡尔族人民手持大刀、长矛和弓箭进行顽强的抵抗。战士们宁死不屈,61人英勇牺牲,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战役和收复新疆伊犁的战斗中,在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战争中,达斡尔族人民都英勇参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达斡尔是本民族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少数分布在新疆塔城市。
  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已在黑龙江北岸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从黑龙江北岸南迁后,达斡尔族人民开拓嫩江流域的土地,为开发祖国的东北边疆做出了贡献。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达斡尔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行农、猎、牧、林等多种生产活动。他们不仅把这种多种经营生产方式从黑龙江北岸带到了嫩江流域,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给他们的多种经济活动增添新的内容。
  达斡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通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由于居住分散,达斡尔语形成了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但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
  达斡尔族重视教育,在清代就设有满文学堂,20世纪30年代初组织教育促进会,捐款资助办学校,帮助贫困学生深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教事业迅速发展,1990年达斡尔族每万
  达斡尔族有十富的民间文学。内容有关于人类起源的、膜拜大自然景色的,更多的是叙述和赞颂英雄人物的神话传说。清代达斡尔族文人阿拉布丹写有《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深受达斡尔族人民喜爱的《少朗与代夫,,叙述了19世纪后半叶达斡尔族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封建统治者的英雄故事,是一篇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优秀作品。近代达斡尔族文人钦同普创作的《农夫歌》、《打鱼歌》、《伐木歌》等作品,也在达斡尔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
  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有摔跤、扳棍、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更有久负盛名的传统体育活动---一一曲棍球。早在我国辽代,达斡尔族的先民--一契丹人中就盛行与现代曲棍齐。一幢幢坐北朝南的高大的字形草房,内壁和大棚装饰着各种图案,大方雅观。家家户户的院墙围绕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
  达斡尔族喜欢吃加牛奶的稞子米饭和荞麦面、饼等,肉食以晒肉干和煮、烤肉为主,不习惯吃炒肉。节日宴会里待客的珍贵菜有手扒肉。男于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足踏奇卡来(皮靴);妇女穿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欢穿白袜、花鞋。他们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达斡尔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财神、祖神等。由于达斡尔族居住在祖国各种文化交汇和过渡的地带,加之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变迁,因而形成了他们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征。达斡尔族的物质生活、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农、牧、渔、猎多种文化兼容的特点。


32仫佬族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多自称木冷,即伶人,清代有姆佬之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仫佬族。以信奉道教为主。也信佛教。
  仡佬族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
  仡佬族有自已的语言,但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还会仡佬话,汉语已成仡佬人的交际工具。一部分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33羌族


  羌族,有人口约19万人;主要聚居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县。其余散居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等县。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
  羌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另一说为藏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许多人懂汉语。没有文字,长期通用汉文。羌族的祖先党项羌曾创造使用过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少数学者解读。羌族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
  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
  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歌词多为47个音节一句,类似于汉文中的四言诗与七言诗。从内容来说,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庆歌和丧歌等。
  羌族乐器中最著名的首数羌笛。民间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锅庄舞)、跳盔甲(又名铠甲舞)、跳皮鼓兰干寿等。


34布朗族


  布朗族共有约8.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巴达、西定和打洛等地,其余的分布在临沧地区的云县、镇康、永德、双江、耿马和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景东等县。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布朗族是一个善于种茶和制茶的民族。
  布朗族居住的地区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少雨多雾,适宜于种植茶叶。布朗族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在布朗山上广泛种植茶林,制作茶叶,使这个边远的山区成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地,布朗族因此也成为种菜制茶的能手。如果你在采茶季节来到布朗山,定会看到满山遍野茂盛的茶林,看到布朗族妇女那娴熟的采茶技术。
  除了茶山茶林之外,在布朗山一带的丛山峻岭间,还有着参天的原始森林。这里生长着松、柏、红椿、麻栎、樱桃等优质木材和油桐、香樟、核桃等经济林木以及野三七、罗芙木等各种药用植物,栖息着野牛、野猪、虎、豹、虎子、马鹿、猿猴等动物。
  布朗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布朗族由于居住分散,形成了地区间语言的差异,有西双版纳布朗语和镇康的乌语两种方言。布朗人除讲本族语言外,一般还能讲佤语、汉语和傣语,少数知识分子已会使用傣文和汉文。


  35撒拉族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汉文史籍中称"撒刺""撒拉回"等。全国撒拉族有87万多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相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还有少数散居在青海省西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中、伊宁市等地。
  撤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其中借用了一些阿拉伯语词汇。撒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而且十分虔诚,严格地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五大功课。
  撒拉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沿岸,这里气候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适于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长。循化椒是驰名的土特产。"循椒"颗粒丰满,颜色鲜红,香味浓郁,是调味的佳品。"循辣"具有肉厚、油多、籽少、味香和耐贮存等特点,吃一口香辣满嘴,令人食欲大增。
  撒拉族善于从事商业、园艺、采伐、制革等。在湍急黄河激流上扳筏,尤为撒拉人的一手绝技。
  撒拉族的园艺业比较发达,户户擅长园艺,家家辟有果园。走进撒拉族村庄;就像走进百果园:桃、梨、杏、苹果、樱桃、枣子、葡萄、核桃……应有尽有。每当春风暖树,桃花粉、梨花白、樱花艳、杏花红、枣花香;葡萄抽出枝枝新藤,苹果枝头冒出朵朵花苞;家家燕喜,处处蜂忙,身临其间,恍加传说中的仙境……
  到了金秋时节,站在高大茁壮、果实累累的核桃树下,男女老少用满山的笑声在扑打着核桃。撒拉村庄的核桃真好!壳薄、油多、肉脆、味道香,经济价值高,营养价值更高。更奇特的是:孟达山区撒拉村有一棵露仁核桃树,为核桃树中独一尤二的珍奇品种,果实成熟时无硬壳,只穿着一层薄薄的仁衣,用指尖一点即破。


  36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毛南族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植杂粮、少数地区种植水稻。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当地人,说明他们是该地区的土著居民。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拼记过毛南语的民歌等,称““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现通用汉文。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其余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地。毛南族地区紧靠云贵高原东麓,溶岩遍布,青山连绵。中部是茅南山,东北部是九万大山,西北部是凤凰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区,林木苍翠,属亚热带气候,适合于农耕畜牧。
  唱歌是毛南族人最喜爱的文娱活动,民歌形式随编随唱,有昼夜连唱不停的才能。情歌叫,祝贺歌谓,歌手称为近比近欢。此外,还流行毛南戏
  毛南族主要经营农业、雕刻、编织竹器、牧养菜牛。木工、铁工等手工业、副业也占一定比重。特产是毛南菜牛。


37仡佬族


  仡佬族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
  仡佬族有自已的语言,但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还会仡佬话,汉语已成仡佬人的交际工具。一部分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38锡伯族


  锡伯族,现有人口1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屏蔽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锡伯族以勇武骑射著称。
  锡伯族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察尔查尔以种水稻为主经营农业,牧业也比较发达。

 

39阿昌族

  阿昌族人口共有2.7万余人,为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省西部地区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及潞西市,保山地区的腾冲县、龙陵县也有少量分布。陇川县的户撒地区和梁河县的遮岛是最集中的地方。
  阿昌族自古以擅种水稻而闻名,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曾记载的峨昌娥昌莪昌阿昌萼昌等,都是对阿昌族不同时期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分为户撒和梁河两种方言,大多数阿昌人都会讲汉语、傣语,户撒的阿昌族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他们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种语言。这大概是阿昌族在历史上善于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断向别的民族学习的缘故。
  阿昌族聚居区地处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阿昌族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40普米族


  普米族共有约2.9万多人。他们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兰坪、丽江、维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和宁蒗等县。大分散,小集中是普米族的分布特点。普米族自称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称有巴苴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
  普米族各地方言差别不大,一般都能互相通话。过去,宁蒗和木里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来拼记普米语,用以记载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和歌谣等,但流传不广。后来多被巫师用以书写经卷。
  普米族大多聚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这里森林环抱,交通不便,地多人少。普米族擅长饲养家畜和放牧,畜牧业发达。狩猎常常是男子的集体活动,猎物实行平均分配。女子能用构造简单的腰机和水平织机织出图案精美的土布。此外,普米族地区出产的木耳、石花菜、香菇、药材、野藤等,很有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