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系列尺寸: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图腾石雕(图片及说明)51—5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8:58:33

 

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图腾石雕(图片及说明)5156

  文字资料取自网上两个主要版本,贴出来与大家分享。序号是以汉族开始,逆时针前进排序,为记忆方便而设。各民族人数统计也未知计算截止日,只供参考的参考。

 

51独龙族


  独龙族现有人口近六千。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
  过去,独龙人没有统一的族称,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如独龙迪麻等。俅人俅曲曲人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独龙族。
  千百年来,独龙河谷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的封闭状态,保留着较浓厚的原始社会末期特征。独龙人从事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采集和狩猎在家庭副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部分通晓汉语。
  直到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身披自己编织的麻布,有少数人则用树叶、兽皮遮盖。妇女还崇尚文面的习俗。独龙语与贵山怒族语言基本相通,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部分通晓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独龙族勤劳、勇敢,有着优良淳朴的道德观念。重信用,尊诺言,是独龙人的传统美德。他们的住房从不加锁;粮仓门上仅横竖插上几根树枝作记号,从不担心被盗。独龙族还十分好客重友,一家有事,全村来帮,相互馈赠,毫不吝啬。如今,现代生活虽然改变着独龙人的面貌,但这些优良传统却依然保存。 


52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 


53赫哲族


  赫哲族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樟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锅里来来描述这里的富庶。勤劳的赫哲人世世代代生息
  在这里,开发了三江流域的山山水水。赫哲族民谣里说:两块板,可以穿沟跳涧,三块板,可以漂江过海。这是对驰骋游戈在三江流域的赫哲人骁勇性格的写照。
  富饶美丽的三江流域养育了赫哲族人民,使这个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古老民族,这个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仍保留着不少原始渔猎文化遗迹的民族充满了神奇色彩。那圆木叠成的塌古通(鱼楼),那招待客人的刹生鱼,香喷喷的烤鱼;那夜晚渔滩不灭的篝火,动听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民歌:嫁令阔、传说特伦固和重话、寓言说胡力;那各种鱼皮制作的精美服饰,古老的桦皮船、鱼叉;那冬天冰上捕鱼和狗拉扒犁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异彩纷呈,让人着迷。
  早年,捕鱼和狩猎是赫哲族的主要生产活动,鱼和猎获品是赫皙族衣食的主要来源。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日益发展,渔猎的工具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人阶级社会。辛亥革命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濒临灭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赫哲族生产得以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口从1945年的300人增加到1990年的4000多人。
  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有说唱文学、民间故事、音乐和美术等,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艺术宝库。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流传的说唱文学。内容大部分是歌颂英雄好汉的事迹,歌颂家乡的美丽富饶,反映青年男女纯仆的爱情,叙述部落间的战争和兴衰,表现渔猎生产的本领、技能和宗教的流传等。大多数故事都是以胜利为结局,以团圆而告终。故事中的千军万马、男女老幼、飞禽走兽、神仙鬼怪等,通过说唱者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地说唱出来,使听众为之入迷。
  说胡力,是以讲述为主的民间文学,有寓言、童话、传说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短小活泼,通常是老人给儿童们讲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
  赫哲族人民热爱音乐,善于歌唱,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主要有,嫁令阔赫尼哪等,歌词多为触景生情即兴编出的。嫁令阔是一种情感纯朴、轻柔悠扬、流传很广的抒情歌曲,用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的山河、风光、沃土、旷野的无限热爱之情。赫尼哪是一种民间小调,多是妇女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明朗轻快的曲调,它婉转清丽,悠扬嘹亮,旋律优美。空康吉(口弦琴)是赫哲族占代流传下来的乐器,但现今能熟练演奏的人已不多。赫哲族的装饰图案很丰富,他们的衣帽绣着各式各样的云纹图案和各种花朵,构图壮观、美丽。他们的绘画和雕刻也很精美。绘画大多以植物、动物和佛像为题材。家具、器皿,特别是桦皮盒干都刻着精细的云纹、花朵。鸟兽、山水风景等,虚实相间,精致美观。过去,赫皙族信仰多神教,相信万物有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人的宗教观念逐渐淡薄,如今已很少有人信仰多神教了。
  旧时代的赫哲族衣服都用鹿皮和鱼皮制作,鞋用鱼皮及狍、鹿腿皮做成,内絮乌拉草。妇女的衣服主要用色布,边缀铜铃,与铠甲相似。20世纪初,逐渐用布替代鱼、兽皮,一般外衣是皮做的,内衣是布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衣饰多与当地汉族相同。
  赫哲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本民族的优秀人物:吴进才是一代出色的民歌歌手、故事能手和伊玛堪演唱家,他说唱的伊玛堪《安徒莫日根》曾获全国优秀民间文学奖。尤永贵是民俗画家,他的作品有100多幅被国内外有关部门收藏。科学家毕大川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乌·白辛是我国当代才华横溢的剧作家。 


54门巴族


  门巴族现有近八千人。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县和错那县。门巴族先民很早就聚居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用藏历、藏币。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
  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语、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
  门巴族聚居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峰峦重叠,原始森林茂密。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墨脱一带急转南下,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四季常青,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过去,由于山川阻隔,对外交通十分困难,外界人很难涉足,令人们十分向往。
  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著名的诗歌集《仓央嘉措情歌》为六世纪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
  门巴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林业。 


55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历法。由于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动之后。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
  在年节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酿酒、杀猪宰羊,富裕人家还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届时要把宰杀的猪、牛、羊肉连皮切成块,分送给同族的人。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过节时,村落的住户要自带酒肉欢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围坐,或饮酒,或吃肉,歌声笑语不断,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56基诺族


  基诺族有人口近2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5个民族。由于多种原因,基诺族的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直到50年代初期,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是其传统的耕作方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典型的民族服饰是砍刀布和尖顶帽。
  基诺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主要以农为生,旱稻、棉花、玉米是他们的传统农作物。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