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短信导出: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图腾石雕(图片及说明)21—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07:14

中华世纪坛56个民族图腾石雕(图片及说明)2130

  文字资料取自网上两个主要版本,贴出来与大家分享。序号是以汉族开始,逆时针前进排序,为记忆方便而设。各民族人数统计也未知计算截止日,只供参考的参考。


21佤族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盂连等地,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有35.1万多人,其中西盟、沧源两个佤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原称卡佤族1963,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山区气候比较复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栖息着象、虎、豹、熊、鹿、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
  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
  佤族从事农业为主,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
  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舞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22畲族




  畲族现有约63万人。畲族,自称山哈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但文献记载中称畲族为畲人,意思指在山里搭棚而住的人。畲族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
  畲族分布的地区属于东南丘陵地带,境内山岭重叠,海拔都在五百到一千五百米;溪流回绕,短而急湍;地近海洋,气候温和湿润。冬季虽比较寒冷,但霜期很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农产品以稻谷、红薯、麦子、油菜、豆类、烟叶、土豆为主。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是畲族人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木材积蓄量很大,树木种类很多,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土特产非常丰富,有茶叶、油茶、纸、笋干、花生、苎麻、香菇、樟脑、松油和名贵的药材等。福建、浙江的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山区的矿藏也非常丰富,有煤、铁、金、铜、明矾、石墨、石膏、硫磺、滑石、云母石、瓷土以及其它多种有色金属。


23高山族




  高山族现有人口约40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夏人。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秦淮、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等,都有歌舞抒情寄意。因为高山族支系较多,所以表现在音乐歌舞上的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高山族的舞蹈具有集体性的特点,凡重大活动,都集体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高山族常见的乐器有口弦琴、弓琴(方琴)、笛子、叶琴(树叶)、杵乐、臀板、竹鼓(鼓砍)、腰铃、脚铃、口弦琴和鼻箫,常用于青年男女恋爱中呼唤情人和传达爱情。


  2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拉祜族源于古代氐羌系统。清代文献中被称为倮黑。自称拉祜,意为用火烤吃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曾是一个狩猎民族。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拉祜族。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和傣语。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后来,在原有的字母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推广使用。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为虎,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区,以农业为主,1950年以前,拉祜族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已发展到地方经济;有的保存着土司制度的残余;澜沧西南部,孟连、沧源,耿马和西双版纳等地的拉祜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领主所统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残余。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三弦。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创办了炼铁、农机、采矿等,其中澜沧铅矿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业。


25水族



  水族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水族的远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时与壮侗族各民族一起被统称为。北宋时在水族地区设抚水州族之称,最早见于明代史籍。新中国成立后,水族被正式定名。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
  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仅限于宗教活动中使用。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从夏历八月底到十月初有四个亥日,是水族各寨轮流过年的日子。水族过年称借端,十分隆重热闹。届时敲响锣鼓,吹响芦笙,还举行赛马、歌舞等娱乐活动。
  水族擅长农耕,以种植水稻为主。


26东乡族


  东乡族现有人口约37万。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历史上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泛指古代中亚一带的穆斯林。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东乡族。东乡族语基本上同蒙古语相同,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通晓汉语、汉文。
  东乡族因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地区的东乡而得名。旧称东乡回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人蒙古回回等。他们自称撒尔塔,意思是中亚信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境内山峦沟壑,星罗棋布。这里盛产的农作物马铃薯,以沙而甜,含淀粉高而闻名。唐汪川的桃杏,有白兰瓜的醇香。
  东乡族讲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同蒙古语相近。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本民族无文字。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东乡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也占重要地位,东乡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享誉全国。习俗东乡族在进餐时,很讲究礼仪,每一餐饭必须在长辈动筷后,全家才能进餐。长辈不能按时归家就餐,全家必须等候。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围着炕桌盘膝而坐。媳妇在厨房内吃饭。 


27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纳西族讲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种方言。以金沙江为界,西部约20万人,内部能互相通话;东部中又分为三部分,各有土语,互相通话有困难。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人就创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和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文,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还流传的民间活的象形文字。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典籍称为<<东巴经>>,中国藏有9000册左右,世界其它各国藏有1.1万册左右。1957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现在通用汉文。
  纳西族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麦、豆类和棉、麻等。金沙江两岸是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多,被誉为植物宝库。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特产。


28景颇族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及怒江州沪水县的片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缅甸也有景颇族聚居。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20世纪末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景颇族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带,以农业为主,水田少,旱地多,住竹楼。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29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县。柯尔克孜族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济生活。柯尔克孜族,清代,沿用蒙古准噶尔语,称之为布鲁特,意即高山上的居民。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实厥语族。自历史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后,开始创制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许多柯尔克孜族人已兼通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
  我国有一部闻名世界的口头史诗。它规模宏伟:流传在人民中间的约有60多万行。它历史悠久:至今,最少也流传了七八百年。它完整珍贵:在我国流传着前后相连、首尾齐全、内容完备的几部作品,共分为八集;而前苏联仅流传着头三集。现在这部作品已有用多种文字翻译的版本。它主题深刻:从头到尾贯穿着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思想性。它色彩瑰丽: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艺术水平较高。它塑造的上百个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它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联想,生动的比喻,美丽的语言和动听的韵律。与史诗相配的演唱曲调,多达20多种。这些曲调时而高亢豪放,好像万马奔腾的战歌;时而低沉缓慢,如行云流水般抒情。唱述时,再配以十几种民族乐器伴奏,让听众加痴加醉。它是百科全书:反映了本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研究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甚至于这个民族的文学艺术等等,都是名副其实的、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
  这部伟大史诗名为《玛纳斯》,它是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
  史诗《玛纳斯》以第一集的故事情节最为曲折动人,它从柯尔克孜族的族源传说唱起,一直唱完民族英雄玛纳斯反抗侵略者黑暗统治的一生。其他几集,主要讲述了玛纳斯的子孙后代--柯尔克孜族人民与侵略者继续进行斗争的故事,也讲述了歌颂民族团结及忠贞爱情的故事。
  史诗第一集一开头是这样唱的:
  ……奔流的河水,
  有多少已经枯干;
  绿色的河滩,
  有多少变成戈壁滩;
  多少、迹罕到的荒野,
  己变成湖泊水滩;
  平坦的大地冲成了深洞;
  高耸的山崖变低塌陷。
  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
  帷有祖先留下的史诗,
  仍在一代代地)流传。
  据历史学家考证,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最初游牧于西伯利亚西部的叶尼塞河上游。公元840年,建立黠嘎斯汗国,唐朝曾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元朝统一其地后,在此建立廉州,称其为吉利吉斯,并输送大量工匠和农民帮助他们改变叶尼塞河流域的落后面貌。1618世纪,沙皇俄国侵占了叶尼塞河吉利吉斯的大片领土,他们被迫迁往大山西部的伊塞克湖地区。大约在明末清初,发展为柯尔克孜族。进入19世纪后,清朝政府更趋腐败衰落,沙俄又乘机强占了我国在中亚地区的大片领土。从此,柯尔克孜族成了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我国的柯尔克孜族人数较少。全国柯尔克孜族有141多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11万多人,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内有数百人,是200多年前清军强制迁往那里的。
  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来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属于粘着语类型。柯尔克孜族的文字,在叶尼塞河流域时期用如尼文字母拼写的古柯尔克孜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即使用察合对文。1955年经政府批准,用30个阿拉伯字母拼写的现代中国柯尔克孜族文字被正式使用。
  柯尔克孜族有丰富的珍贵文学遗产,其特点是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在口头上世代相传。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体裁多样,五彩斑澜,有史诗、叙事诗、歌谣、传说、故事、谚语、寓言等等。
  史诗在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英雄史诗《玛纳斯》。《玛纳斯》与藏族的《格联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堪称我国三大史诗。
  这是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的又一重要形式。可语称民歌为额尔。柯尔克孜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容易抒发感情。一般都有曲有词,可独唱合唱。历代传唱的民歌都是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和特殊风格的文学佳作。
  流传下来的较有名的乐曲主要有《康巴尔汗》、《苏勒交勒》、《恰衣克玛》、《沁格拉玛》、《纳斯哈提》、《喀齐肯》、《布托衣》、《盖尔别孜》、《穷哈扎提》、《都目布日君》等。 


30土族


  土族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土族191624口人大都居住在这儿。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关于土族的先祖,学术界尚无定论,大多数倾向于吐谷浑说。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族,在4世纪初迁牧今青海省南部和甘肃南部,后逐渐建立吐谷浑王国,公元663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王诺曷钵避走凉州(今甘肃武威),后又迁居今宁夏,其部属之一部分散居祁连山之南也就是今天的互助县一带。后来经过与其它民族融合,在元末明初时形成土族,史书上称之为土人,互助土族则自称蒙古尔察汗蒙古尔。土族具有十分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故事众多,歌谣丰富。
  土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境分山区、浅山区和川水区三种地形。北部山区森林密茂,有广袤的草山牧场。南部浅山,河川交错,气候温暖,遍布良田园林,盛产蔬菜瓜果。
  过去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或相近。过去通用汉文,1979年青海省有关部门制定了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试行推广。
  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土族原信奉多神教,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