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如何清理后台程序:党报刊文称干部须有开放心态 权力运行能公开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8:20
党报刊文称干部须有开放心态 权力运行能公开化//京华时报:权力的放纵遮蔽了人性的善
2010年12月24日 05:10   来源:人民日报   于钦德·“坐牢补偿费”源于“权力江湖化”    2010年10月22日
·给权力套上缰绳    2010年09月07日
·就怕权力代际传递    2010年08月30日
·权力共谋导演才艺招聘大戏    2010年08月21日
·贪官感叹“权力确是一把双刃剑”    2010年08月18日
·“数字造假”拷问权力的自律与他律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一个系统要有生机和活力,就必然要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小到一个细胞,大到整个地球,莫不如此。这启示我们,做工作时,同样要保持开放的状态,切勿“自我封闭”。
有人可能会说,改革开放都30多年了,“开放”二字,早成共识,为什么还要讲“开放”?实际上,经济开放不等于观念开放,口头的开放也不等于行动的开放。现实中,有很多问题,正源于“不开放”。
一些地方把信息锁在“黑屋子”,以“商业秘密”、“情况不便”等推脱公开申请;一些单位关门“创收”,监督针插不进,如小小一个“矿征办”,养出那么多贪官;一些地方拍脑袋决策,造出各种“短命建筑”……
或因思想观念不开放,或因权力运行不开放,或因工作过程不开放,种种封闭的心态,使事前没有调研、事中拒斥监督、事后难听反馈,致使工作远离了群众、远离了实践,产生种种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开放,是工作的要求。有开放,工作基础更稳。听听群众呼声,看看社会诉求,科学决策、合理干事,才能得到最大的支持,达到最好的效果。有开放,工作效率更高。专业社会,分工细致,小组织、小团体力量有限,向群众汲取智慧,从社会获得力量,才能事半功倍。有开放,工作更为“安全”。阳光能杀菌防腐,把工作置于群众、社会的监督之下,不仅是保障群众“四权”的要求,更是对工作人员的一种保护。
开放,也是领导干部须有的心态。没有开放的心态,会拒斥新思想、新观点,凭一己之见、一知半解办事,井底之蛙,怎有进步?没有开放的心态,也难以协同配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拒绝和外界联系,固步自封,怎扩格局?没有开放的心态,还往往意味着责任感的缺失。自我好恶、一己私利成为“世界中心”,不关爱职工,不关心群众,画地为牢,怎开境界?
一些人拒斥开放、自我封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封闭可以带来“权威感”。开放决策,会引来反对质疑;开放监督,会挤压“灰色空间”;开放反馈,也会传出“逆耳之言”。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因为开放而给权力行使带来的种种限制,让自己没有面子、失去权威甚至权力,是自缚手脚、自找麻烦,甚至让个人或单位无法在工作中牟取私利。
开放,不仅靠提升思想,更需制度支撑。需要完善的监督制度、选任制度,也需要有调研制度、反馈制度、考核制度,使政府在决策、执行、管理等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能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让开放成为一种制度安排,让开放的心态成为一种习惯。
领导干部放开手脚,敢干事、愿干事,值得肯定。手脚放开之时,更需要保持心态的开放,这让手使力的角度更好、脚迈步的方向更准,让我们干得更好、走得更远。
京华时报:权力的放纵遮蔽了人性的善
2010年10月24日 07:45   来源:京华时报    陈家兴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原创评论
·四问农民工与大学生“倒挂”现象 ·热情好客向前一步就是贪慕虚荣 ·拒绝高票价,让公平正义飞 ·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重新审视 及时调整 ·春节文化折射的和谐理念
今日看点
·“农民工”称谓终结的意义 ·国人何时不再热衷到海外买“中国制造” ·打击缺德超市不能只打落水狗 ·新规能否保卫婚姻、遏制"小三"? ·“禁查乙肝”禁而不止,违规成本太低 ·切莫让“限塑”又成一纸空文
在一定意义上说,作为权力的“身边人”,李启铭的言行表现得那样嚣张、跋扈、霸道、冷漠,正是权力放纵后果的折射,他自己则正是权力放纵的牺牲品。
5天之后,在央视镜头前,河北大学校园车祸肇事者李启铭及其父亲李刚痛哭流涕,既向受害者家属道歉,又表示深深的自责。对此,受害者家属和公众似乎并不领情,反认为这是在搞“危机公关”。
如果不是在舆论沸腾5天之后;如果不是河北大学疑似发布封锁消息,学生保持奇怪的沉默;如果不是网络强光照射出有关当事方许多可能更棘手的事;如果是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当晚来不及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如果是直接面对受害者家属……我们相信,即使是作秀的流泪道歉,也仍然会博得受害者家属和公众的谅解。
在酿成一死一伤的恶性事件5天之后,即使你的道歉是真诚的,公众也会质疑你行为背后的动机,不大相信你会有人性的善。因为,白白流淌的时间给了公众不信任的充分理由。
在此,我们愿意相信,李刚父子的泪是发自内心的。尽管其来也晚,其善也疑,但这样的表态本身,仍然是对死者和伤者生命的尊重,是对舆论和公众的尊重,是对朗朗乾坤的敬畏,是对正义与道德的敬畏。然而,即使流泪道歉没有迟到,即使释放的是人性之善,这善也来得太迟了。
今天,没有人不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李启铭是成年人,当然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敢醉驾并逃逸,能够说出“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如此嚣张霸气的话语,绝非七八岁小儿的诳言诞行。如果没有平日里言与行的一以贯之,如果不是在其父亲李刚担任副局长的区公安局辖区肇事,如此言行不太可能。硬要说这是酒后的孩子气话,谁信谁都会觉得自己傻。
世间万事,岂有无因之果?有今日之果,必有昨日之因。对于握有权力的人来说,对权力太放纵,权力就会变得随心所欲、无所畏惧。而不对身边人加以管束,身边人也必然擅权弄事,在权力的翼护或光环下快活。在一定意义上说,作为权力的“身边人”,李启铭的言行表现得那样嚣张、跋扈、霸道、冷漠,正是权力放纵后果的折射,他自己则正是权力放纵的牺牲品。
“养不教,父之过。”李刚作为握有权力的人,有其平日对孩子的不教,不严加管束,也便有今日“我爸是李刚”的仗权倚势。而身教重于言传,说的是一回事,做的是另一回事,身教的必然覆盖言传的。如果在嚣张、冷漠的权力运行环境中耳濡目染久了,孩子的言行又怎么可能不沾染权力的习气?权力有多嚣张,倚权仗权恃权的孩子就有多嚣张。今天,连幼儿园都有孩子在比谁的爸爸官大、决定谁能管谁,已经深刻说明,父辈对权力的放纵是最能在孩子身上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身教。
人性的善,就这样在权力的放纵之中被遮蔽了。而人性的恶,便会趁机频频作祟,直到触碰到权力的边界和无法翼护的边缘方始警醒。此时再流露出人性的善来,痛哭流涕一番,已无人肯信,也无减于其罪责,反被认为惺惺作态,徒留“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懊悔。然则,事到临头悔已迟,惟给后来者以警醒,懂得谨慎用权,管教好身边的人。而这,也正是我们期待这一大学交通肇事案能够给权力者以触动和警示的关键所在。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野蛮的“上访者示众”
2010年11月09日 09:01   来源:浙江在线   马涤明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原创评论
·“苹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李稻葵VS许小年:谁是真正的“斯文扫地,学界悲哀”? ·高房价才是对外地人的限制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 ·家乐福门店关门与经济达尔文主义 ·杜绝农民“被上楼”还需从制度入手
今日看点
·乞讨求生不能当成儿童的权利 ·作为农民工与作为明星的旭日阳刚 ·不必揶揄“富豪”余秋雨 ·警惕“疯狂高铁”背后的债务风险 ·“泥水匠月入过万”是劳动价值回归 ·尘肺病背后的制度之失
两名陕西渭南市富平县农民进京上访后,被县政府组织安排了一次公开处理大会,由警察押着胳膊,在广场上接受“公开处理”。富平县官方称,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县里“集体研究的结果”。两名农民的生活从此被改变。她们变得自闭、自卑,唯一希望的事是“恢复名誉”。(11月8日《新京报》
富平县官方称,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县里“集体研究的结果”。“研究示众”,不由得让人想起赵作海那桩“研究出来的罪”;法律上没有的东西,政府一“研究”就能搞定,可见“研究”这东西之了得。实际上,研究不研究,“集体研究”还是个人研究不过是形式,内容是“权力”,当权力足以驾驭一切,以什么方式行使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权力的神圣不可冒犯,权力一生气,还管它什么法不法,什么人权不人权。
套用一句名言说话,这该叫“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野蛮”。权力一旦达到绝对的程度,也就无所不能为了,什么手段更能压制百姓、杜绝权力者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就用什么手段好了。而权力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太多了——不愿看到百姓批评,更容不得举报;不愿看到百姓为难政府拆迁征地;不愿看到百姓上访……于是权力一“研究”,百姓便纷纷“被诽谤罪”、“被敲诈政府罪”、被游街示众,脖子上还被挂上牌子,美其名曰“普法”;这一次将两位农妇示众,有政府人员称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权力一旦绝对化,是绝对不缺少罪名和说辞的。既然罪名可以随意罗织,那么只要权力不高兴,随意整治百姓,以任何手段整治冒犯权力的人,自当不在话下。
文明社会时代,还有比随意将人捆绑挂牌示众、扭着胳膊在广场上“公开处理”更野蛮的事吗?或许不能说没有——权力既然如此“绝对”,而百姓又没有太好的救济渠道的情况下,权力会野蛮到何种地步,今后还会曝出什么样的丑闻来,谁也不敢说。
不管是陕西安康的“挂牌示众”,还是富平的“公开处理”,“普法”与“教育”效果都是不容怀疑的;而“杀鸡给猴看”也正是“公开处理”的意图所在——看谁还敢……这就是尔等的榜样!陕西一代的“刁民”们,我估计一段时间内应该不敢再上访,不敢再为难政府拆迁征地了;如此力度的“维稳”手段肯定能达到官方预期的“稳定”成效。可是,百姓心底的结若越结越实,表面上看不见的矛盾潜层里愈积愈深、愈尖锐,即便百姓都学会了沉默,那些“结”和矛盾就能自然解开、自然消失吗?早有哲人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沉默中死亡,或许是有些人乐见的,然而另一种风险注定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问题,地方官员或许不屑挂于心上,把眼前的“稳定”工作抓好,说不定哪天升迁他处做官,原来的事情与他们无关了。可这个问题总得有人考虑吧?
“小科员大腐败”是个伪命题
2010年11月25日 09:11   来源:广州日报   陈木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原创评论
·“苹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李稻葵VS许小年:谁是真正的“斯文扫地,学界悲哀”? ·高房价才是对外地人的限制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 ·家乐福门店关门与经济达尔文主义 ·杜绝农民“被上楼”还需从制度入手
今日看点
·乞讨求生不能当成儿童的权利 ·作为农民工与作为明星的旭日阳刚 ·不必揶揄“富豪”余秋雨 ·警惕“疯狂高铁”背后的债务风险 ·“泥水匠月入过万”是劳动价值回归 ·尘肺病背后的制度之失
重庆沙坪坝区国土局科员刘勇,在参与该区农村违法建设整治过程中,先后收受开发商等送上的“感谢费”186.1万元。刘勇因受贿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据称,刘勇只是一个科员,但拥有宝马、奔驰等3辆豪车,同时拥有多处房产,包括一套市价过300万元的别墅。(《重庆晚报》11月24日)
一个小小的科员竟如此疯狂收受贿赂,着实令人吃惊。或正因此,这样一则小新闻才会引发眼球效应。有人好奇,有人震惊,更有人试图从报道中探究“小科员何以大腐败”的成因,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个伪命题。
其实,只要有权力,就有腐败的可能——所谓官不在大小,有“权”就灵。权力不在大小,只要制度监管不力,只要权力心态异化,再小的权力都能“腐”出最大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小职员贪污数百万、小会计挪用上千万之类的案例。近年来党和政府重点打击、依法惩办了一批高级别的腐败官员,但一些级别不高的官员以权谋私,胆大妄为,其所犯罪行同样令人触目惊心。2008年年底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资料显示:该法院近三年来审理 “小官员大腐败案”21件,涉及26名被告,涉案金额高达3亿多元。
腐败之“腐”实在没有什么“大小多少”之分,腐败的发生与“权力”有必然联系,但与“级别”却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说大贪就是大官,而小官只能小贪。不论是大官员大腐败或者小官员大腐败,背后无一例外都折射出共同的警示关键词:权力道德的高度沦丧,制度的形同虚设,权力不受制约,公共监督乏力等等。
认为级别高的贪官腐败数量就大,级别低的贪官腐败数量就小,这实在是一种“审视”的错觉。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的宗旨是管理和造福社会,可当权力失去了“公”的属性,蜕变成为以权谋私的个体私器,任何公共财产都可能被疯狂攫取,任何公共利益都有可能被出卖。这一点,必须要厘清。
(责任编辑:李志强)
“小科员大腐败”源于权力失范
2010年11月26日 07:07   来源:红网   高福生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原创评论
·“苹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李稻葵VS许小年:谁是真正的“斯文扫地,学界悲哀”? ·高房价才是对外地人的限制 ·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 ·家乐福门店关门与经济达尔文主义 ·杜绝农民“被上楼”还需从制度入手
今日看点
·乞讨求生不能当成儿童的权利 ·作为农民工与作为明星的旭日阳刚 ·不必揶揄“富豪”余秋雨 ·警惕“疯狂高铁”背后的债务风险 ·“泥水匠月入过万”是劳动价值回归 ·尘肺病背后的制度之失
重庆沙坪坝区国土局科员刘勇,在参与该区农村违法建设整治过程中,先后收受开发商等送上的“感谢费”186.1万元。刘勇因受贿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3年。据称,刘勇只是一个科员,但拥有宝马、奔驰等3辆豪车,同时拥有多处房产,包括一套市价过300万元的别墅。(11月25日《新晚报》)
以“单位要搞活动”为借口拉“赞助”收“感谢费”,让小产权房开发商到自己开的餐馆消费,让开发商到老婆开的服装店高价买衣服……国土局小科员刘勇如此贪相毕露,招儿迭出,上演权力“变现”的疯狂闹剧,着实令人吃惊。因而,这则“小科员大腐败”的新闻格外吸引网民的眼球。有人好奇,有人震惊,也人人质疑,更有人深思,从不同层面探寻着“小科员大腐败”的答案。
其实,“答案”早就有了,虽说不上“标准”,但绝对让你叹服,那就是“权力”。权力有“缝”可钻,诱惑无处不在,监督流于形式,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员,有几人能“出污泥而不染”?从七年贪污受贿达半个亿、平均每天进帐18000多元的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执行员李征,到在北京、海南等地有房产35处,家财达数亿元的山西蒲县煤炭局原局长郝鹏俊……这些“小官大腐”的案例一次又一次对“答案”进行了验证。
对小科员刘勇而言,虽然没有行政意义上的官职,但他戴上了农村违法建设整治“小组长”的帽子,职轻但权不轻——对全区违法建设进行巡查,发现违法建筑就通知各乡镇分管副镇长或者城管办,如手续不全又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就对乡镇下发停工处理意见书,乡镇对违法建筑下发停工通知书,要求停工,并提交拆违办研究讨论,决定处理意见……如此重权在握,那些小产权房开发商哪敢对刘勇说“不”。
一位评论家说得好:腐败之“腐”实在没有什么“大小多少”之分,腐败的发生与“权力”有必然联系,但与“级别”却没有必然联系。窃以为,在新一轮反腐败斗争中,有必要澄清过往种种模糊认识,既要打“老虎”,也要捕“苍蝇”,须警惕“小人物”弄出“大动静”,须防止“小权力”弄出“大腐败”。而如何警惕,如何防止,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密织监督的天网,让权力不再信马由缰,无疑是首选之举。(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