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盲僧出装顺序:高中高二化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38:24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首先,我研究学生,深感文、理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学生分成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阵地。我研究各层教学特点, 对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班级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教材一致 进度统一
我们理科班都采用了学校发给学生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本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从开始到现在2个班都从第一章学到了第八章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进度统一,而且还进行了会考全面复习。这样便于期中和期末学校统一检测。
二、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A层、文班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B层、理班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C层、竞赛班学生更要深挖洞、广积粮。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
比如:在第二章铝教学时,要求文班学生掌握铝的两性及简单方程式、简述实验现象、简单计算,但对理班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上述内容而且要知道铝的两性原因和较复杂的识图计算。
比如:在第三章不同价态铁教学时,要求文班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在学生能接受的前题下简单与高一知识联系,但在理班在教学中将铁与高一知识作了较为全面、复杂的联系。
比如:在第四章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时,要求文班掌握含5个碳原子或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异构,了解位置异构和不同类烃的异构。要求理班学生掌握含10个碳原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位置、不同类三种异构现象。在学习有机物命名时,要求文班学生掌握烷烃的基本命名原则,了解烯烃、炔烃、芳烃的命名,要求理班的学生掌握上述各类烃的命名原则及我自己的延伸扩展知识。
就这样对文班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理班学生采取以纲为纲,适当拔高,弹性调节。让每层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学得有味。
三、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根据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C层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第二类是B层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第三类是绝大多数的文班学生和A层少数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信心没有。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
我在指导第一类学生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同时配以难度较大的练习,让学生学有余味。我在指导第二类学生(理班)时,让他们先做《三级训练》,然后我再评鉴,让理班学生能跳起来摘桃子。我在指导第三类学生时,轻知识的拓展,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只所以成为文班和A层的学生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阅读习惯,不会阅读教材。针对这种情况,我仔细分析会考大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明确、具体、带启发性的阅读提纲,即发给学生的《课堂学案》,以此为依据进行指导阅读。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阅读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学会旁注以备复习和重点学习之用,记下阅读中发现的疑点,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维,认真听课。然后,精选习题,以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地阅读,逐渐养成先阅读、后解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总之,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做课堂学习卷,可改变他们只做题而不看书的不良习惯,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四、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特别我利用自己的电脑优势,做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加强了直观教学,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各层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在如下几点。
1、节奏快慢不同 根据学生情况和目前“3+小综合”的高考制度,理班和B、C层每周比文班多2个课时,而且要拔高难度,所以他们的课堂教学是快节奏、大容量。文班和B、A层稍慢,课堂上给学生一定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竞赛班和C层学生在某些重点和难点的课外活动辅导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时间,有时宁愿多用时间让学生思考、动手,防止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学,学生和我都会很累,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其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反而失得其反;
2、容量大小不同 理班因课堂节奏快,所以课堂的知识容量大,文班容量相应小些。
3、课件使用不同 第一是表现在课件播放速度不同;第二表现在课件播放先后顺序不同,比如学习某种物质的性质时,理班可先放出它的性质再做实验,而文班和A层上课时,我们是先做实验,让学生看书、观察、思考,尽量让学生得出某些结论,再播放课件、纠正学生结论中的错误;第三表现在课件内容取舍不同,也就是课件中有些难度大的内容后两个层次根据文班学生上课情况进行取舍。
五、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我在课后着重培优和奥林匹克辅导;同时我也注意文班化学科较差的学生,平时要求文班较差的同学好好学习,力争化学会考过关。
课后的作业批改,我都采用加注提示,评语或面批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作业其实就是最好的、即时的检测,可以尽早发现各层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单元测试时我一直采用三套题。竞赛班、理班和文班各一套题,A、B、C层各一套题。各层目前水平相差较大,同样一套考试题根本照顾不了全年级。竞赛班的学生感觉每次考试都太简单,而文班的学生又觉得太难,这样不利于教学。上课分层、单元测试也分层,使每一层的学生在单元测试中都有收获、有成就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延续性,便于后几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便于教学。

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二2个理科班化学老师。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高二选修1、高二化学选修4的教学工作,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目前高二学生的教学策略来讲,我的思考是:以素质教育为前提,转变课程理念,积极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看得见、模得着的事实,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激情与原动力。在实践中疏理思路、寻求突破、挖掘本原、激活灵感、疏通链接、创建新起点。在一学期的课程实践中,我在尽力做到“沟通”与“合作”,即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协商、接纳、汲取、共进的教学关系。探讨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原则,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探究,重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
二、教学研究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虽然班级较多力求做到全批全改。
三、课程研究
面临新课改,对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课改就出现新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
本学期在参加了市级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坚持进行个人教育理论与业务研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坚持向同行学习,听课 23 节,参加教研活动 11 次,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教学中对于生成性的资源及时反思和积累。本学期撰写各种教学论文,反思,体会,总结。
通过教学反思与教研活动的开展与积累,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组织与调控能力、学科系统知识水平、教学科研与教育评价理念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化或提高。反思自己的工作,仍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的是坚韧、意志、责任和信念。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线教师的扎扎实实的实践,新课程才会有生命力。
2. 在高二化学的教学中,对少数学生的学习基础的提高做得还不到位,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一直是自己一块心病,但措施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3. 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关系方面还没有真正体验新课程理念。放不开手脚,改革的步子不大,
4. 自身的理论修养与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仍然是自己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断向有特长的同事学习,使自己的工作逐步得到完善。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4 、后进生未抓在手。由于本学期理科学生面临会考文科压力,学生对理科的学习比较松懈。特别是后进生而言,会考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无暇顾及其他高考科目。
5 、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 、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 、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 、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首先,我们研究学生,深感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将学生分成5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阵地。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三位教师坚持集体备课,研究各层教学特点,对同一年级不同层班级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教材一致  进度统一
我们全年级5个班都选用了学校发给学生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本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从署假开始补课到现在5个班都从第一章硅学完了第四章烃,教学进度统一。这样便于期中和期末学校统一检测。
二、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
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A层、5班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1、2班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们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
比如:在第一章二氧化硅晶体教学时,我和何文哲老师要求B、A、5班同学通过日常生活常识,推出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再配用基本练习即可。江伟老师要求1班和2班的部分学生或参加奥林匹克的学生不仅掌握二氧化硅的晶体类型,而且要求他们掌握二氧化硅晶体中的12元环结构.
比如:在第二章铝教学时,要求B、A、5班学生掌握铝的两性及简单方程式、简述实验现象、简单计算,但对1班和2班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上述内容而且要知道铝的两性原因和较复杂的识图计算。
比如:在第三章不同价态铁教学时,要求B、A、5班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在学生能接受的前题下简单与高一知识联系,1、2班在教学中江伟老师将铁与高一知识作了较为全面、复杂的联系。
比如:在第四章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时,要求B、A、5班掌握含5个碳原子或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异构,了解位置异构和不同类烃的异构。要求1、2班学生掌握含7个碳原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位置、不同类三种异构现象。在学习有机物命名时,要求B、A、5班学生掌握烷烃的基本命名原则,了解烯烃、炔烃、芳烃的命名,要求1、2班的学生掌握上述各类烃的命名原则。
就这样对A、B、5班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1班和2班学生采取以纲为纲,适当拔高,弹性调节。让每层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学得有味。在此各层选用的配套资料也就不同,1班用难度较大的《学与考》,2、B、A班用我们自已制定的《学习卷》,5班用经部分删除后的《学习卷》。
三、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根据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1班和C层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第二类是B、A层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第三类是绝大多数的5班学生(罗煜峰、梁彬华属第二类学生)和A层少数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信心没有。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们备课组教师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
江伟老师在指导第一类学生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同时配以难度较大的练习即《学与考》,让学生学有余味。我和何方哲老师在指导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时,轻知识的拓展,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发现5班和A层学生只所以成为5班和A层的学生最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阅读习惯,不会阅读教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分析会考大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明确、具体、带启发性的阅读提纲,即发给学生的《学习卷》,以此为依据进行指导阅读。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阅读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学会旁注以备复习和重点学习之用,记下阅读中发现的疑点,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维,认真听课。然后,精选习题,以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地阅读,逐渐养成先阅读,后解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总之,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做学习卷,可改变他们只做题而不看书的不良习惯,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另外,1班、B、A、5班中各有少数选学化学科的学生,全年级目前有15人。对这15名学生我们教师都作了相应的指导。
四、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三位教师对各层课堂教学逐步研究和磋商,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特别是江伟和何方哲二位老师做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加强了直观教学,减了学生负担。但各层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在如下几点。
1、节奏快慢不同   根据学生情况和目前3+X的高考制度,1班和C层每大周比其它班少1个课时,而且要拔高难度,所以他们的课堂教学是快节奏。B、A层稍慢,课堂上给学生一定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5班在某些重点和难点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时间,有时宁愿多用时间让学生思考、动手,防止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学,学生和教师都会很累,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其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反而失得其反。
2、容量大小不同   1、2班因课堂节奏快,所以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后面层次班级容量相应小些。
3、课件使用不同   第一是表现在课件播放速度不同;第二表现在课件播放先后顺序不同,比如学习某种物质的性质时,1、2班可先放出它的性质再做实验,而5班和A层上课时,我们是先做实验,让学生看书、观察、思考,尽量让学生得出某些结论,再播放课件、纠正学生结论中的错误;第三表现在课件内容取舍不同,也就是课件中有些难度大的内容后几个层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取舍。
五、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江伟老师在课后着重培优和奥林匹克辅导,我和何方哲老师着重补差,同时我们注意各班X科的学生。
课后的作业批改,我们都采用加注提示,评语或面批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作业其实就是最好的、即时的检测,可以尽早发现各层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单元测试时我们采用三套题。一班和五班各一套题,A、B、C层一套题。各层目前水平相差较大,同样一套考试题根本照顾不了全年级。一班的学生感觉每次考试都太简单,而五班的学生又觉得太难,这样不利于教学。上课分层,单元测试也分层,使每一层的学生在单元测试中都有收获,有成就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延续性,便于后几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便于教学。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在本学期中进行分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目前收效不大,但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不断总结、修正,就能形成一整套的分层教学模式,逐步缩小各层差距,最后达到学校提出的优生更优、层而无层。

本学期我任教高二(1)、(2)、(6)班的化学,兼任化学教研组长和高二(2)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努力、扎实肯干,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持课题研究工作,成效显著。
本学期我担任化学教研组长工作,按学校的要求,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我以身作则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课题研究结题中,我撰写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化学实验创新技法浅探》,另围绕研究课题制作了优秀课件,设计辅导一位老师讲授了一堂优质课并获得区优质课辅导奖。
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本学期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联系学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在期末考试中,我任教的3个班级学生成绩人平分都超过了市统考平均分。
三、培优转差工作成效显著。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都较差的实际,而本学期我的工作任务又很繁重,尽管如此,我还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辅导差生,使相当一部分差生得到了转化。在培优工作方面,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本学期我能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通过有关培训以及自己的自学,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新的提高,为进一步搞好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兢兢业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 文 章

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二(5至8班)理科班化学老师。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高二化学选修4的教学工作,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面临新课改,对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课改就出现新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教学研究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虽然班级较多力求做到全批全改。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4 、后进生未抓在手。由于本学期理科学生面临会考文科压力,学生对理科的学习比较松懈。特别是后进生而言,会考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无暇顾及其他高考科目。
5 、教学反思不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 、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 、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 、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组员:郑顺来 马孝臣 陈丹
高二化学备课组根据教务处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和教科室的具体部署,开学初就研究制定了年级备课组的活动计划, 通过年级备课组所有老师的团结合作,顺利完成了上学期的教学教研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现总结如下;
(1)通过研究校情和学情,全体组员明确了本学期年段集备组工作的总体目标:探索在文理分科后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有效的方案,大面积提升化学教学质量,顺利通过文科化学会考。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转变教学理念,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把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作为教研的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
(2)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制度,确定每周六上午为备课组活动时间,备课的内容为落实教学进度,探讨教学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回顾本星期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研讨寻找对策,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分工编写导学案和章测试题,备课效率高和效果好。
(3)本备课组教师都能认真研读新课标、新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从学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编写导学案,认真辅导差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备课组老师间经常互相听课、评课,探讨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4)导学案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整体规划,分工合作,精心编写,实践表明,导学案融教案与学案于一体,精减了作业量,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和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循序渐进,有助于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的树立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各位老师还利用下午四节课和晚自修下班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通过努力使学生减小落后面,顺利完成会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4)加强校际的教学研究,本学期组织全组教师到厦门一中、乐安中学听课、教研、交流,围绕如何实施新课程,如何应对新高考,会考选修课教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使大家加深了对新课程的认识,增强了推进新课改的信心。
(5)精心组织、认真准备,顺利完成了第五届 “激活课堂”活动,本年级的郑顺来老师上了《合成高分子》的观摩课,与来自上海、浙江等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就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等进行了广泛交流。
(6)继续进行 化学竞赛辅导,基本完成了《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

高二化学下教学总结
有机化学规律:  规律1: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为:① 含有n个碳原子的醇或醚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② 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有(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或酮。此规律用于同分异构体的推断。
规律3:由相对分子质量求有机物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① 得整数商和余数,商为可能的最大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氢原子数。② 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
6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2) 有机物燃烧通式的应用
解题的依据是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
烃:4CxHy+(4x+y)O2 ? 4xCO2+2yH2O
或CxHy+(x+ )O2 ? xCO2+ H2O
烃的含氧衍生物:4CxHyOz+(4x+y-2z)O2 ? 4xCO2+2yH2O
或CxHyOz+(x+ - )O2 ? xCO2+ H2O
由此可得出三条规律:
规律1:耗氧量大小的比较
(1) 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决定于 的比值大小。比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2) 等质量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同,比例亦相同。
(3) 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及其含氧衍生物(CxHyOz)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 - ,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等物质的量的不饱和烃与该烃和水加成的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的同分异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即每增加一个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
规律2:气态烃(CxH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100℃):
若y=4,V总不变;(有CH4、C2H4、C3H4、C4H4)
若y<4,V总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
若y>4,V总增大,压强增大。
规律3:(1) 相同状况下,有机物燃烧后
<1 时为醇或烷;
n(CO2)∶n(H2O) =1为符合CnH2nOx的有机物;
>1时为炔烃或苯及其同系物。
(2) 分子中具有相同碳(或氢)原子数的有机物混合,只要混合物总物质的量恒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或H2O)的量也一定是恒定值。
解有机物的结构题一般有两种思维程序:
程序一:有机物的分子式—已知基团的化学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结合其它已知条件
程序二:有机物的分子量—已知基团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式量?剩余部分的化学式?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有关有机物组成和结构部分的题型,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题给某一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结合该有机物性质,对该有机物的结构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推理,从而考查“对微观结构的一定想象力”。为此,必须对有机物的化学式(或式量)具有一定的结构化处理的本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
1. 式量相等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一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从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我所带这个班的化学成绩还是比较好的。本学期,通过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这样,学生渴望上我的课,爱听我的课,想听我的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选修5》课本的三章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越来越多,在知识的熏陶和影响下,在不断进行的教育和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课程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和讲评,注意学生的学情和信息反馈,及时讲评,以增强作业效果。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耐心、少埋怨,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点子、好主意、好想法,再把它们推荐介绍给学生。
总之,我始终认为,只有用心工作,才能做到优秀。

一、总述课程安排情况
高中化学的三个选修模块,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安排顺序,我校的安排顺序延续着上一届的顺序。由于上学期将《有机化学基础》安排在前,加上历史和地理会考的需要,所以将其余两个选修模块放到本学期来。本学期课程按照学初的教学计划圆满的完成了《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原理》两个模块,《物质结构》用了近8周的时间完成,而《化学反应原理》用了近13周时间完成,整体时间安排上有点紧凑,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课程进度符合正常的课时安排,同时对知识点的把握也能比较全面。
二、课程教学过程总结
1.关于《物质结构》的教学总结
《物质结构》作为高考的一个选做题,在今年的高考中的体现是,大部分学校或者学生都是选择该题目,该题目的特点是考查不会很深,该模块的知识点也不会很多,因此比较起有机模块更多考生选择物构。
本学期《物质结构》的教学,用了将近8周时间,时间基本符合教参的课时安排,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基本上能按照预期的得到体现。该模块是一个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抽象的模块,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能借助多媒体或者模型将一些抽象性的东西具体化,对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直观化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建模型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理解上与前面的知识点混淆或理解错误的,比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核外电子排布式(外围电子排布式)的混淆,当然对为什么电子会那样排布的三个依据理论(能量最低原理  泡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学生更是难以理解,以致对电子的排布情况有的掌握不起来;在讲到共价键的类型及分子的极性区分上学生也对其本质理解上感到困难等等。教学过程中,将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及各地区的质检中的物质结构题目让学生利用已经学得知识加以解决,可能是刚学习,学生的完成情况基本上达到教学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高考的信心。在期中考试中也单独以物质结构模块命题进行考试,但是考试情况可时间间隔两三周的缘由,学生考试情况反倒不适很理想,可见我们学生的建忘程度高。
2.关于《物质结构》的教学总结
《物质结构》作为一个选修模块,在高考中确实一个必考点,一道答题,在选择题中一直在考,因此对学生的掌握十分关键。该模块的特点,就是理论性更强,同时知识点也比较多,这一模块比起《必修2》,在深度的变化较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也比较深,考试的层面也比较广。
在该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进度有所放缓,在练习的要求上也有所增加,并对一些典型的练习有进行讲解,对一些补充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补充等。学生对该模块的学习也比较困难,普遍反应学习内容简单,但是练习难得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的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练习。比如学生在学习到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在计算焓变便经常出错,尤其是学生对焓变这个新概念并没有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因此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上掌握不熟悉;在讲到自发反应的判据问题上,学生理解也不是十分透彻,只能进行记忆解答题目;在化学平衡常熟与转化率的问题上,由于涉及到计算,我们的学生也普遍感觉难;在利用水的离子积Kw 求PH值上学生也对含有电解质的溶液的PH值求法感到难以下手;对掌握溶度积Ksp上学生也遇到了和前面一样的困惑….总之在学习化学反应原理中,学生都感觉这方面的内容多,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反应比较慢。为了巩固知识点,也在练习方面进行了加强,尽量减少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或教学过程的遗落。
三.课程教学的反馈总结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由于内容多,学生的掌握情况称为我教学过程中需要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是对每节课课后的练习的把握,本学期教辅材料是福建省新课程办公室编的《名师学案》,该书特点就是由福建省的一些学校的老师执笔的,题目来源也较多来自新课程的筛选题目,题量较少在高考由本省自主命题形势下,相对比较符合福建省,但是里面的题目比较无序,难以程度把握不好没有顺序,知识点的覆盖度比较不全面。由于题量的少,我们的学生好的基本上都能去认真完成,这也能顺着学生的心态,让学生不会见到题目而害怕。完成情况相对以前较好。
其次,平时选择性的出一些针对性的题目或卷子,这里有历年的高考的题目或者质检的题目,让学生接触这些也有助于学生把握高三的难易情况,这也是成为一种辅导优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平时课堂的小册(课前5分钟)也是一种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或者课后复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三,加强在历次月考及其中考的考查度,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的全面性。在几次考试下来,可能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考试的意图基本上都能达到。因此这也成为一个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但是建议每月考试课更改为学科的单元考,这样针对性更强。
四.周日辅导的总结
周日辅导是针对年段前60名,分两个班级,从整体的辅导效果看,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总结几个因素的制约:第一,辅导的计划性不够强,包括教学内容上及名单的及时更新;第二,辅导面过广,如果能缩小辅导面,针对性将更强,这样工作能更好的开展;第三,及时地评价反馈机制不够,阶段性考查或者考试不多,对学生每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第四,辅导时间过于短,再加上平时的停课更影响辅导的效果等。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工作,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新课标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教法,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普通班学生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活动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要提高教学质量外,还要做好课后训练工作。
3、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组的教师学习交流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进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二化学备课组由6人组成,半年来,在化学组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做好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功能,使高二化学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具体工作如下:
一、认真学习教材 ,着眼于学生
我们全组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确立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教学步骤和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全面启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的化学实验资源,把研究性学习贯彻到每一个课堂教学中。我们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典型例题和演示及学生实验、统一单元练习、期中期末统一流水阅卷。
二、相互听课、研课,促进教学
我们通过听课,研课,加强组员间的交流,从个别探讨到小组讨论,十分活跃,不但在教学上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提供了更好的方案,同时,相互学习,促进好的教学习惯在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更快的提高个人在学科上的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的形成。正是这样,才使得全体组员齐头并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向45分钟要质量
半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精心备课,加强了学生的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在大多数学生中进一步体现出来,今后这样的工作还要进一步的做下去,真正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备课组内部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向40分钟要质量。
四、资源共享
本备课组的老师无论是自己制做还是在网上收集到的或在别处得到的教学资料,都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我们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改进数学课教学。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二化学教研组组长。高二化学教研组由6人组成,半年来,高二化学教研组努力做好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功能,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使高二化学教学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如下:
一、定时进行教研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根据目前高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高二化学教研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成员再进行个人二次备课,使得每位老师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相互听课、评课,促进教学
我们通过听课,评课,加强组员之间的交流,从个别探讨到小组讨论,不但在教学上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提供了更好的方案,同时,相互学习,促进好的教学习惯在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更快的提高个人在学科上的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的形成。正是这样,使得全体组员齐头并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在“五严”的背景下,课时较以前少了,所以,半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精心备课,加强了学生的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在大多数学生中进一步体现出来,今后这样的工作还要进一步的做下去,真正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备课组内部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今年的必修班有14个班,必修化学的复习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夯实基础,充分利用好每周二的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课后作业检查工作。(尤其关注音体美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认真编写配套练习,做到精选精炼。虽然困难重重,但高二化学全体同仁竭尽全力使这一届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率达到最大化。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
备课,制定学案后整个教研组共用。制定的学案每人进行,一般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希望在新学期的工作中,全组成员通过努力,继续发扬团结无私协作的精神,培养出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的创新型人才。

高二化学组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备课组成员由陶云、韩春霞、秦英华、冯海涛、甄红敏老师组成。高二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            有计划的安排高二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二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            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二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三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            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安排了秦英华老师的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二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二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高二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一、命题原则
本试卷遵循黑龙江省普通高中的《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教学内容目标与考核要求》以及《黑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中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的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进行命题。考查知识点全面,突出重点,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点贴近教材。试题灵活,基本按教科书所学知识点的顺序编排,思维流畅,语言简洁,试题形式活泼。对学业水平考试有良好导向作用,试题风格接近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关注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特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试题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及内容
全卷分I、Ⅱ两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II卷9道试题,共40分。21—27题为填空题,28题为实验题,29题为计算题。21题为推断题,考查原子结构的问题也是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该题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22题为简单的识记问题,试题较易入手,23题为简单除杂问题,学生较易解答,24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求学生有扎实基本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方程式;25题为选修内容,是对学生常识知识的考查。26题考查浓硫酸的特性,重点考查主干基础知识。 27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28题为实验题,考查有机化学实验,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实验观察能力,并对已知实验的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9题为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但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2、试卷双向细目表
表1   双向细目表
试题
编号
知识点
分项细目
考试水平
分值
A
B
C
1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电解质的概念
A2
3
2
选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维C的特性
A2
3
3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反应类型的判断
A
3
4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实验仪器的使用
B2
3
5
选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A1
3
6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
A2
B2
3
7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A2
3
8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A1
C2
3
9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键
A1
B1
3
10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Al的性质
A2
B1
3
11
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第三节
非金属S和Cl的化合物的性质
A2
3
12
选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蛋白质的性质
A2
B1
3
13
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计量的应用
A2
3
14
选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
A1
B1
3
15
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胶体的性质
A1
3
16
选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污水的处理方法
A2
B1
3
17
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特征
A2
B2
3
18
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
乙烯的重要性
A1
3
19
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
油脂的性质
A1
3
20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B2
3
21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的结构
A2
4
22
选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硅酸盐的元素组成
A1
2
23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一节
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混合物
的分离提纯
A2
B2
4
24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A2
6
25
选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A2
B1
2
26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
浓硫酸的性质
A2
4
27
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得转化
A2
2
28
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A3
B2
C1
9
29
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溶液的稀释
A2
B3
7
3、试题特点:
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意抓住各章节的主干知识点;试题体现出了对高中化学文科教材的适度把握,对高二文科学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4、试题评价
从双向细目表看,本套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在能力水平上,完全参照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要求。基本体现新课程与新教材的思想,既突出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用。覆盖的知识面较合理,试题难中易比例:1:2:7,试题的考查知识能力的分配及赋值基本合理。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表2   齐市民族中学高二文科质量分析
1、选择题
题号
满分人数
得分率
主要失误实例与失误原因分析
1
14
28%
对电解质概念不清楚
6
10
20%
同位素的概念及关系不清楚
8
8
16%
未能掌握元素周期律中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0
15
30%
Al的特殊性质能与强碱反应不清楚
13
15
30%
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公式记忆不清不会用
16
13
26%
对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不熟悉
2、非选择题:(按题号逐题分析)
题号
满分人数
得分率
主要失误实例与失误原因分析
21
0
5%
对10个电子的几种物质的基本常识不能识记
22
0
30%
基本常识未识记
23
3
30%
不会书写NaHCO3的化学方程式
24
0
10%
不能正确书写Cu与HNO3(稀)MnO2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5
17
35%
对于青霉素的有关常识不清楚
26
2
100%
对浓硫酸的特性掌握不清,与铜的反应只答强氧化性而忽略酸性,对其吸水性和脱水性混淆
27
5
15%
放热、吸热反应概念不清楚,答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8
0
30%
对乙酸乙醇及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清楚,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未能掌握,不会书写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29
0
25%
对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公式记不清,尤其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不会,计算能力差
3、成绩分析
从我校四个文科班的成绩来看,总平均分41.85分,及格率1.83%、差生率35.8%。从得分情况看,选择题得分较高,抽样分为29.1分。而非选题抽样得分为12.75分,且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4、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答卷看存在以下问题:
(1)首先对文科学生来说从思想上不重视,所以有少部分试卷得分过低,很多Ⅱ卷为空白卷.
(2)从答卷看,非选择题得分偏低,反映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通过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计算能力很差.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1、重视文科班的化学教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2、切实抓好“三基”,注重知识的理解记忆。
只有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对概念和规律和理解才能正确、深入。
3、重视教材,掌握化学基本方法。
教学中重视教材,帮助学生建立在新情景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思维,正确理解和分析化学仪器、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等化学用语表达的有关化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对例题和书后习题要做到精选精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4、重视实验教学。
结合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相关的实验习题,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5、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联系
6、重视教材,抓好主干知识的教学和复习。
要认真分析研究《黑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把握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趋势,明确考试的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减小练习的盲目性,减轻学生的负担。要明确考试的知识范围和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要让学生清楚哪些是学业水平考试及文科学生应该掌握的化学主干知识。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应达到何种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要求等等。要回归课本,注重教材。必须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用足教材中的所有资源,尤其是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化学课程模块的设置,更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教材,研究《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化学教学内容目标与考核要求》,在充分关注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要关注教材的“盲点”,努力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的基本任务。 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社会的知识联系,例如在讲《化学与生活》这一模块时要让文科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生活处处是化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

一、命题指导思想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改精神,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突出教学重点内容,特别是基本原理的考察。
(3)结合实际,考察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参照2008年《新课程考试说明》,以及新课程实验省区的高考试题的题型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试题总体难度略低于高考要求,易、中、难题的分数比基本控制在5:4:1 。
二、试题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
1、试卷结构、命题范围:
试卷总分100分,选择题占54分,共由18个小题组成,每题3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占46分,由三道大题7个综合题题组成。
本次考试由市教研室组织命题,考试范围是高中化学必修I、必修II和选修IV,其中必修I、必修II占40%选修IV占60%。
2、试卷内容
全卷分I、Ⅱ两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计54分。II卷3道试题。19题为元素周期表填空题,考查元素化学物知识,共10分,试题较易入手,便于学生从客观性试题过度到主观性试题答题;20、21、22题为填空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共14分,综合性较强,有计算和化学用语等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基本功扎实,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23、24题为实验题,考查化学实验,重点考查对已知实验设计的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共14分。25题为电化学计算。Ⅱ卷总分为46分。
3、双向细目表
试题编号
知识点
分项细目
考试要求
分值
A
B
C
1
必修1第4章
环境保护
A2
3
2
必修2第4章
糖类 蛋白质 高分子
A2
C2
3
3
选修4第3章
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
A2
3
4
必修2第1章
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知识
A1
B1
3
5
必修2第3章
有机反应类型氧
A2
3
6
选修4第3章
水解平衡移动
A3
3
7
必修1第3章
离子鉴别检验
A2
B2
3
8
必修1选修4
化学反应
A2
3
9
选修4第3章
水的电离溶液PH值
A2
B2
3
10
选修4第3章
盐类的水解
A2
B2
3
11
选修4第1章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
A2
3
12
选修4第3章
熵变 难溶电解平衡 溶解平衡
A2
3
13
必修1
离子方程式
A2
B2
3
14
选修4
蔗糖水解 影响平衡条件 反应速率
A3
3
15
选修4第3章
弱电解质电离与水解平衡
A2
3
16
必修2第3章
酯化反应
A2
3
17
选修4第3章
盐类的水解、溶液的PH值计算
A2
B2
3
18
选修4第2章
化学平衡计算
A2
3
19
必修2第1章
元素周期表
A2
10
20
选修4第1章
反应热 盖斯定律
A2
B2
C3
4
21
选修4第2章
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状态
A2
4
22
选修4第3章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
A2
6
23
选修4第3章
化学试剂的保存与水解
A2
B2
C1
4
24
选修4第3章
酸碱中和滴定
A2
B2
10
25
选修4第4章
电解池计算
A2
B1
8
4、试题特点、评价:
本试题 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诊断性测试,又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结构沿袭常规试卷的特点(Ⅰ卷为选择、Ⅱ卷为主观题),又颇具新意:题量正常(总共25题),而且试题中涉及知识点多、面广,这样便于对学科水平测试复习内容进行全面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诊断性,其中选择题具有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试题编制对考查能力的问题设置别具匠心(如选择题5、9、15及22题):题型和问题背景学生耳熟能详,平易近人,但问题设置新颖,能较好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总之,本次试卷能较好起到如下的测试功效:
1.对“教与学”基本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2.为下阶段教学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和目标。
3.试题充分体现基础性、科学性、诊断性、创新性。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2009年1月全市高二化学质量检测各校上报成绩统计
序号
学校
考试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生率
1
实验中学
1102
61.7
100
17
19.60%
49.90%
9.00%
2
齐市一中
656
60.3
98
13
15.2%
50.76%
3.5%
3
齐齐哈尔中学
597
62.76
100
36
4
齐市八中
476
51.8
91
16
4.00%
29.50%
7.20%
5
第四中学
38
33.1
74
9
6
讷河二中
360
45.99
81
11
0.28%
18.21%
34.45%
7
泰来三中
188
40.66
79
16
0
12.77
52.66
8
重五中
434
50.1
98
14
7.14
28.8
29.95
9
阳光高中
184
49.6
92
8
5.4
26.6
35.9
10
五十七中
97
36.6
71
11
0
5.20%
55.70%
11
老莱中学
23
58.82
83
41
0
0
0
12
甘南二中
417
68.35
98
39
25
71
8
13
五十一中
304
45.78
84.5
11.5
1.64%
16.78%
36.84%
14
齐市民中
138
42.2
82
12
1.50%
8.80%
16.10%
15
齐市十一中
144
53.2
89
28
3.08
11.23
15.44
16
讷河拉哈一中
341
50.3
92
13
3.81%
31.38%
29.33%
17
齐市二十四中
234
44.2
90
14
4%
18%
45%
18
讷河一中
532
60.86
100
23
18%
51%
10%
19
依安实验
544
61.73
91
17
13.08%
57.09%
9.39%
20
泰来一中
456
57.62
95
38
7.52%
44.47%
15.49%
21
拜泉一中
683
56.6
99
16
10%
42%
16%
22
龙江二中
537
64.3
98
19.181
61.266
总计
8485
52.57
100
8
实验、一中、八中、车一、民中 六所学校抽样试卷分数分析
实验中学
齐市一中
八中
车一
民中
人数
抽样平均分
61.7
60.3
51.8
45.78
42.2
300
最高分
100
98
91
84.5
82
最低分
17
13
16
11.5
12
优秀率
19.6%
15.2%
4%
1.64%
1.5%
及格率
49.9%
50.76%
29.5%
16.78%
8.8%
齐市第一中学试题分析
题号
主要失误实例与失误原因分析
3题
学生错误地认为硫酸钡不溶于水就是弱电解质,缺乏思维的全面性。
5题
对酯化反应综合分析不够,分析不清。
9题
对溶液酸碱性理解不透彻,。
13题
对SO2漂白品红后加热恢复原色未能注意,综合比较能力较弱。
15题
对电解质溶液中的PH、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思绪模糊。
17题
将离子反应问题复杂化,解题方法尚须加强指导。
18题
对等效平衡原理未能把握。
21题
应用新情景问题与已有知识的关联,知识迁移能力不够,造成失分。
24题
对实验题缺乏深入理解和规范文字及表述不清。
25题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记算能力较差。
五十一中试题分析
题号
满分人数
得分率
主要失误实例与失误原因分析
11
25
52%
没有正确的理解中和热的概念
13
30
62.5%
对钠盐的溶解度的规律掌握的不好
14
28
58.3%
对卤素间的置换规律没有很好的掌握
15
23
47.9%
对盐类的水解规律掌握不清
17
28
58.3%
电化学中铁的失电子数目和电离水解式子搞不清楚
9
20
41.6%
对水的电离还是掌握不准确
齐市四中试题分析
题号
满分人数
得分率
主要失误实例与失误原因分析
5
6
16%
对有机反应掌握不扎实
10
6
16%
水解平衡掌握不好
12
7
18.4%
基本概念辨别不清
15
5
13.2%
对水解电离概念概念不清
16
3
7.9%
实验基础知识扎实
17
8
21%
离子方程式书写基本功不扎实
三、今后教学方向及建议:
1、研究教学大纲,把握命题方向
试卷的具体的考查中,考题所涉及的主干知识往往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双基”知识。当然考查主干知识中也有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创新能力而设置有较高要求的试题,如何把握好复习中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如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对高考试题有认真研究,把握主干知识中考点知识深度,试题能力难易程度,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程度,避免制定复习目标的过低或过高,复习知识过深,选择试题、复习资料过难而片面“追高”。
2、研究教材,提高学习效率
对主干知识中的考点的研究,可以预测高考命题趋势,对考点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复习中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深华,同时也对我们把握命题方向有指导作用。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看出,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中有: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平衡、烃的衍生物、化学实验等考点是每年都考,特别是有关元素推断和烃的衍生物是高考必考点。元素推断题涉及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化学键以及分子、粒子结构等,烃的衍生物涉及醇、醛、酸、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等,这样的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能力要求高,赋分也高,对这些考点,复习中开设专题复习,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大面积提高化学成绩非常有帮助,使复习工作尽量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
3、分析学生特点、加强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考生是由“低级错误”造成的失分,所谓的低级错误,无非是审题不仔细、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运算能力极弱、答题不合要求等。其中除了部分考生粗心大意造成的以外,大部分都是由于平时教学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不落实所造成的。“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习惯成就人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逐步明确这些道理,要加强对学生规范化训练,包括化学用语使用规范、化学实验操作规范,解题格式规范,计量单位规范,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些仍然是化学教学中应常抓不懈的环节。
教材是考试命题、复习的依托、蓝本。要及时回归课本,注重教材。必须认真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用足教材中的所有资源,在充分关注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要关注教材的“盲点”,努力完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任务。

一、     试卷分析
1、本次考试化学科采用的是市教育学院的统考试题,试卷总长度为25个题,本试卷未作任何改动。
2、本试卷满分100分,一卷选择题共50分,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3、考试范围为选修4全册内容。
4、年级最高分99分,最低分10分,平均分50.1分,及格率27.4%
优秀率 1.99%
5、试题难度,一选侧重基础知识考查,为容易题;二选有一定的深度,综合性较强;填空题的21.22.23为基础题,24.25为综合题,难度较大,其中有一个知识点属于超纲内容。
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表现在前10个基础题不能得满分,21、22题得分率也较低。
2、计算技能较差,如第17、19、23题,虽然这些计算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应对起来仍觉吃力。
3、许多抽象的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可见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4、化学规律记忆不够扎实,即使记住了,也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5、涉及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或者从未涉及过的知识,显得束手无策,可见年级的优等生在这方面存在缺憾。
三、问题出现的原因
本次考试是在会考之后进行的,时间隔时间较短,前期绝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会考上。
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挤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应对会考,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一些冲击,可以说期末综合训练的时间太短暂。
我校学生的智力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较差,因此问题稍微综合性强一些,就感到应对吃力,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应对策略
1、赏识为主,批评为辅。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对化学感兴趣,学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2、反复强化,加深记忆
实践表明,学生对刚刚学过的知识掌握尚可,而学过一段时间的知识遗忘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良好习惯;二是精力不足没有整理反思的时间。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准备继续采取小卷测试(考试时间在十分钟内)的方式,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难于掌握的知识、容易遗忘的知识进行测试,批改,找学困生当面答疑、纠错。
3、学法指导,授之以渔
许多学生学习方法仅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上,所以记忆的时间短,试题稍加变形就会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培养他们,使其拥有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4、精讲多练,有效教学
对特优班我们的策略是细、深、精(打造精英的教学);对实验班我们的招数是好事多磨;对普通班我们的口号是“你讲得越多,他们知道得越少”(学生理解、记忆不了的内容,你讲给他们,等于负数)。目的只有一个——“人人学习有用的化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化学”。

为了了解高二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下阶段高二教学的思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教学的质量。现就我校高二化学期中考试的情况作简要的分析。
一、总体评价
1、根据学校要求,本次考试由高一年级化学老师命题,选修试卷和必修试卷均由陈红庆老师负责命题,分工明确,组织严密。
2、选修试题在考察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的考察,难度适中。必修试题主要为了学业水平测试的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从试题本身的角度来说,是一份较好的试题。
二、质量状况
1、本次考试,选修班学生的成绩大部分集中在50分-70分之间(总分120分)。第一卷选择题部分学生得分较多,第二卷非选择题部分得分不高,实验题均分5分(总分7分),计算题失分严重,得分者很少。从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知识概念模糊,审题粗心,计算分析能力较差,做题速度较慢。高二两个理科班,相对而言,高二(2)班基础较好,考试成绩较好。而高二(3)班基础较薄弱,班级中存在十几个已经对化学彻底放弃了的学生。所以两个班存在差距,这也预料之中。
2、必修考试面向全体学业水平测试学生,学生的成绩大部分集中在40分-55分之间(总分100分)。由于考试内容主要是《化学与生活》中的记忆性知识,学生平时缺少去记,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加上学生平时在化学学科上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更有少数学生学生态度存在问题,所以成绩考的不是很理想。
三、存在问题
1、学生上课时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时有睡觉、走神现象,部分学生作业存在抄袭现象。
2、必修班的学生学习方式较落后,特别是部分女同学,虽然付出了时间,但是少有回报。
3、选修班的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导致不能灵活运用。审题不清,不能完全捕捉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甚至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4、考试中普遍存在错写、书写不规范现象。
四、改进措施
1、降低教学起点,做好课后作业检查工作。
2、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夯实基础,对必修班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训练,对选修班学生加强计算题的训练。
3、课堂教学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认真编写配套练习,做到精选精炼。

一、试卷特点
本试卷采取自拟自批,试卷是以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为依据而命制的。坚持了“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试题设计原则,体现了“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对高中化学教学起着科学、正确的导向作用。试卷由下列几部分组成: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总共31分;三、实验题,1小题,9分;四、计算题,2小题,共12分。
知识点分布情况如下:环境保护:1;电解质:2 6;化学反应速度:3  8  14 17;氧化还原反应:4;氮族元素及化合物知识:5 7 10 11 12 19;化学平衡:9 13 15 18 21 20 24;电离平衡:23 25 27 28;水解平衡:16 2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6;化学实验:29;化学计算:30 31,知识点的分布达到了100%。
试卷有如下特点:
1、命题人认真研究了会考标准和会考标准释疑,试卷难度系数为0.55左右;
2、试卷中题目再现率高,达到了80%以上,也就是说在平时的练习或测试中都有出现相类似的题目。
3、部分题目与生活、生产、社会联系较紧密,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学习。
二、    学生答题情况
本人任教的是高二两个理科班,学生总共84人。相对而言高二中化学优生全部集中在这两个班级中,但是在这两个班级中也存在十几个已经对化学彻底放弃了的学生。总体上生源的质量与前几届相比有较大的滑坡。
考试结果统计:
班级    实考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数    及格率    优生数    优生率    差生数    差生率    标准差
203    42    50.90    95    23    9    21.43    1    2.38    10    23.81    14.19
204    42    43.45    74    12    6    14.29    0    0.00    16    38.10    13.71
全段    84    47.18    95    12    15    17.86    1    1.19    26    30.95    14.44
班级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    学科水平
203    0    0    2    8    9    14    6    2    0    1    91
204    0    2    5    9    11    9    5    1    0    0    67
全段    0    2    7    17    20    23    11    3    0    1
学生答题情况抽样调查,抽取20份样卷,得分率情况分析:
题 号    选择题 1--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应得分    48    10    6    9    6    7    6    6
实得分    29    7.5    3.4    1.5    3.4    2.3    0.625    0.5
得分率    60.4%    75%    56.3%    16.7%    56.3%    32.1%    10.4%    8.3%
三、试题分析及错误例举:
选择题略
25题考查的水的电离中的水的离子积常数和酸碱性判断知识,属基础题,学生得分率较高,答错的同学基本上集中在由于粗心将其中的-14误写为-4。
26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第一小题可以利用观察法进行配平,学生得分率较高,而第二小题要利用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进行配平,学生得分率较低,反映出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不能及时消化加入巩固,遗忘速度非常快。
27题属于知识迁移题,利用PH的计算方法来求算不同溶液的PD值,属较难题,虽在课堂在已经讲过相类似的例题,但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举一反三,造成了失分。
28题为有关溶液混合的求PH值的计算型填空题,属难题。由于平时此类题目分析较多,所以在解题过程有较多的学生已经列出了相应的公式,却不能利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解题,造成了大面积的失分。
29题为有关实验室氨气的制取,化学方程式两个班还有30个同学写不全,而对于装置的连接得分率几乎为零,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实验的教学。
30题属于化学计算中的过量计算,过量计算属于高中无机化学中两种基本计算类型之一,本题学生失分在两个方面:一、计算中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没有写好,二、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过量判断或判断错误。
31题属于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对于这类计算题,虽然再三强调学生只要按照我的要求写好解题的基本格式,代入具体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相关的计算了,可是解题过程中发现学生总喜欢搞自己的一套,但又偏偏是错误的。两个班仅有2位同学拿满分,是得分率最低的一题。
学情分析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上课时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时有睡觉、走神现象,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2、学生学习方式较落后,特别是部分女同学,虽然付出了时间,但是少有回报。
3、一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导致不能灵活运用。审题不清,不能完全捕捉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甚至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4、不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写、书写不规范较严重。
今后的教学思路:
1、认真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新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做到教学案一体化,科学地设计学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认真筛选各种练习,防止练习泛滥。平时引导学生注重平时课堂知识的积累,要熟记并做到灵活运用。
2、做好新旧知识衔接教学,弥补学生原有知识的缺陷。可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入手。
3、要重视解题规范性的训练。对教师而言,教师对每一类习题都给出规范的板书;对学生而言,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经历,去体验,让学生参与评价,并引导学生寻求合理的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提高准确性。在整过教学过程中,要多强调学生的亲体力行,由此加深对解题规范的理解。
4、要培养学生学会在化学中运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其计算能力,加快解题速度。
5、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用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用分析能力是整体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适当侧重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通过例题审题训练,变换题目要求训练,适当让学生出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通过典型例题的精讲,以及适当强度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用分析能力。
6、切实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实验是化学发展的根基,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是化学教学对学生重要要求之一。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绝不能再依靠纸上谈兵,以“读”代“做”。要让学生真实感受实验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方面,一是要切实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培养实验技能;二是要理解实验的化学原理和设计原理;三是要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设计、解决书本以外的开放性实验。
7、建立会考题库,督促部分成绩中下水平的学生完成,使其能够胜利通过会考。而对于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则利用晚自修或星期六的时间进行强化练习,提高其解题的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科目:      化学         年级:       高二                                填表时间:   2010  年   11 月  10 日 班级
应考人数
实考人数








分数段






任课教师
150
/
140
139
/
130
129
/
120
119
/
110
109
/
100
99
/
90
89
/
80
79
/
70
69
/
60
60以下
二(1)
64
64
3304
73
52
5
15
44
31%
毛位兰
二(2)
65
64
2829
78
44
3
5
56
12%
林静海
二(3)
64
62
3084
86
50
3
5
8
48
5%
26%
叶安静
二(4)
29
29
1854
86
66
2
9
12
6
7%
79%
李加明
li
合计
222
219
11071
86
51
5
22
40
154
2%
31%
二(5)
43
43
3176
96
74
7
13
8
9
6
47%
86%
李加明
二(6)
50
50
3354
99
67
8
12
8
4
18
40%
64%
李加明
二(7)
58
58
3613
98
62
4
7
12
13
23
20%
60%
叶安静
二(8)
51
51
3351
97
66
4
10
8
12
17
27%
67%
叶安静
二(9)
56
56
3798
99
68
3
12
12
13
16
27%
71%
林静海
二(10)
32
32
1249
84
39
1
0
3
28
3%
13%
林静海
合计
290
290
18541
99
64
26
55
48
54
108
9%
63%
试题质量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的考试范围采用本校教师自行出卷、阅卷。试题严格按照我校学生的水平,意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警惕感。理科班估计难度为0.6,文科班的难度值在0.5,实际成绩符合推测值。理科班的考试范围为: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专题4的醇,文科的考试范围为:化学2专题3和化学与生活的专题1。理科班的试卷:选择题20个,每小题3分,共60分;填空题4个,共24分;计算题2个,每小题8分,共16分。
答题情况分析
对两个普通理科班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选择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3和44,得分率为72%-73% 。填空题的平均得分为13.3、14.5,得分率为55%-60%。计算题的平均得分为5.7、6.5,得分率约为6%。从数据分析学生对计算题的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方法不清晰。计算题最后两题是已做过题型的改编,结果学生就无从下手。填空题中的基础知识题如第21题,学生也没有很好掌握,选择题中不乏作业本中的题目11、15题,学生仍然错,且67%以上的学生没有对错题真正理解。在做题习惯上,也有部分学生忘记了后半页的计算题,造成了失分。
存在问题及原因
本次考试中发现学生答卷中存在以下问题: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不能明确知道反应物的官能团和反应物的性质,从而对反应产物的书写错误造成了失分,或者是对反应类型的判断失误,也是对物质官能团的性质的学习不够扎实造成了失分。2.对于做过的相似题型如24题的原因表述,没能从本质原因:放热反应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去分析,而从表观上产生气体的量去看,说明学生对错题没能好好理解木业不够重视,只是机械地订正了错题,没有找到错误的本质原因,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不扎实和学习态度的不严谨。3.学生反映对有机化学有惧怕心理,因而难以学好化学。




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错题的分析,对于错误较多的题型,要准备教师的错题集,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多多让学生总结自己的错误和缺乏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深刻理解知识点,特别是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课堂上也要采取深刻的例子,重在理解知识点,再次是应用知识点。认真指导学生的错题集摘录,不能放松。平时多多给予学生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方面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抓基础知识,牢牢记住:“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在习题方面也要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要加强,经常鞭策学生,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心理素质。
分析人:叶安静执笔

初三
此次初三化学期中考试的题型与中考题型相似,考点与二期课改的考点逐步接轨。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分数比例按照易中难8:1:1的原则分配。知识点考核全面,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审题、观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对此次考试分数不满意,与去年相比名次下降,仔细分析试卷,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分数可以提高。
考卷总共分五大题,第一大题是填表题,得分率86.53%。主要是考察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还有符号的意义以及物质的名称和分子式的书写,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审题不清,写元素符号1.审题不清,元素符号看成元素名称;2.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分子式的意义混淆;3.物质的分子式不会书写。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得分率77.71%,主要考察两种变化、物质的分类、分子原子、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价的计算、仪器的基本操作、氧化反应、元素组成物质、微粒构成物质,出现的错误主要有:1.基本概念不掌握;2.不能灵活运用;3.实验仪器的操作不注意细节。
第三大题是填空题,得分率78.40%,主要考察空气的成分、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实验现象、元素的分布,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掌握;2.空气成分不了解;3.不会看图。
第四大题是实验题,得分率73.92%,主要考察氧气的制取及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气体收集方法,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实验过程不掌握;2.实验操作要点不掌握;3.不会根据已知信息解题;4.不会分类比较和归纳总结。
第五大题是计算题,得分率66.94%,主要考察分子量、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物质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不知道相对分子质量即分子量;2.元素的质量比计算不过关。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研究考纲,仔细研究考点,研究双基内容,让学生做熟考纲上的题目;
紧抓差生不放,争取把知识点日日清;
加强双基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一
一、学生情况:
理科思维不够活跃;
基础薄弱,初中化学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深刻;
学习习惯不自觉,不主动;
由于对学科重视不足,有一定差异。
二、试卷情况:
年级平均分:73.23,标准差:11.55
由于教学进度调整,落后于兄弟学校;
联考会议因故没有参加,虽会后联系,了解大致考试内容,但对考察内容理解不全面(过量计算(得分率:38.44)和差量法(得分率:36)这些高中新计算方法以及实验题比重降低)使学生对于试卷相应部分问题解答情况不佳;
个别题目对于高一新生具有一定难度;
三、答题情况:
除去部分题目为前述原因(如选择题4等);
第二大题前几小题基本计算——学生基本能力练习强度不够;
部分题目表现出学生学习习惯造成结果;
难题理解不足,表现出理科思维上训练不足,体现出学生习惯于初中化学教学,没能适应高中教学中的大思维量;
四、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难度的平衡性的把握;
教学中理科思维的培养,要立于双基的扎实;
教学反馈的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紧抓;
五、解决方法:
1)仔细分析每小题得分情况,寻找到个别学生答题情况,一对一解决疑难;
2)对普遍存在问题的知识环节,进行了复习巩固的课时安排;
3)编制对应的期中考试反馈练习,给学生强化练习;
4)对学生学习理科的方法进行一定指导;
5)针对落后学生,进行补缺补差;
6)在以后教学中,对于习题选择,进一步衡量难度和深度要求,注意平衡性;
7)在教学中继续贯彻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侧重,注重以三年的发展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学习。
高二
本卷均分67.40,从均分看四个班级相差不多,比较均衡。在六校里排名第三,但和前两位差距较大,有8分,却和第四名几乎没有差距,形势不容乐观。从分数分布情况来看,尾巴比较大,主要是借读生和击剑队员。四、五十分的共有17人,是下阶段重点对象。
整张试卷做了每小题得分率的分析,从知识点考察来看,体现出学生单一知识点基础较好,但综合及应用能力欠缺的问题,特别在审题上,跳读及对题意的把握能力很差。
周期表应用共有五题,其中三题得分率不及格,客观原因是进度慢,考试前只讲完了内容,没来得及训练相关题型,主观上分析学生问题就出在审题、回答问题不规范、漏解上。
整张试卷的难点是实验题,也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两题得分率只有0.24,0.30,其原因是1、学生思维不到位,没有思路,即使少数学生有些思路也不能表达到点子上;2、上课时重视基础题的训练,对类似的实验题没有经过练习;3、出题较难,是高考类型的题。
计算题得分率也很低,反映出学生两个问题:1、应试素质问题,前面的题不会做,影响后面的解题思维,2、害怕计算题,索性不做。学生的心理浮躁,懒,不愿意分析题意是重要原因。
措施:差生继续“人盯人”;想方设法要在课堂上进行高考渗透,否则忽略好人,对高三教学有影响。
高三
本试卷均分101.3,最高为126,最低为41,优良率13.2%,及格率79.3%,两极相差悬殊,现分析如下:
本卷主要范围在两大块:有机和原子结构。覆盖面齐全,题目有些难度。整体特点是以高考甚至稍高于高考的要求来考察学生,个别题目条件隐藏的很巧妙,稍不留心就掉陷阱,加之有机的复习已经告一段落较长时间,学生也开始淡忘或生疏,这也是学生感到整张试卷做的不是很顺利的原因之一。
第一大题的5个单选题,是很基础的题目,也就是送分题,同学们做的还不错,得分率较高。第二大题的选择,在个别题目上,同学们的理解和运用相对较弱。例如:第6题相对原子质量和丰度不理解;第9题周期律和能量的结合使之形象化理解有困难;有机物通式的判断规律模糊生疏;13题有机除杂的实验试剂选择欠缺。第三大题的多选题,漏选误选在多项选择中失分厉害,这也是每次测验表现出来的特点。同学们在四个选项中只能排除两个,无法再用所掌握的知识确定最后的正确选项。第四和五、六大题在填空中审题不细不精甚至漏掉限制条件是失分的一大原因。另外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描述上缺乏规范性,在实验题中,看似简单面熟的题目但改变了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学生就回答的五花八门,没有真的从考察点出发抓问题的实质。第七题是计算题,本次计算难度不大,但注重计算方法的考察,基本上把几个重要的方法均概括在内,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分子式(量)法,关系法等。只要能对技巧熟练就不是问题,可反映下来也不尽人意,得分率不高,分数全失的人也不少。
学生方面,我感到本届化学班,虽然属于两大理科班之一,但基础太差和理解力太差的人还是很多,就出现了已经有过的8次大小测验中七人次连续6次不及格,一人次8次均不及格的现象,导致均分拉下很多。针对以上情况,找本人单独讲解辅导,单独谈心,和家长单独交谈等措施,但效果甚微,倍感失望。还有4、5个同学始终不稳,忽上忽下,很难判定最终怎样。在学生的平时练习中,我还发现他们的抄袭现象,这使我思考他们的学习目标真的明确了吗?学习态度真的积极了吗?师生的努力真的同步了吗?
综上所述,让我感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重复已复习过的内容,哪怕已经暂时的掌握也不能掉以轻心。在课堂上理解了但并不等于就能再现卷面上,所以也要加强典型题目分训练,在复习中还要加强学生的表达和分析实验能力。适当的面批和个别辅导还是应该进行下去,对症下药引人而异的讲解是目前时间紧张有限的前体下提高分数的必要措施。当然学生自己的努力和对学习的认识似乎更加重要,学生也要和老师一样倍感时间的紧张而加倍努力。

金博志网址(上面图标)的“教育教学”里面有相关知识点和复习题!
高中高二化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1 高中高二语文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高中高二历史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数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生物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一英语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8 高中高三英语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高中高一政治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6 高中高三历史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一生物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三数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7 高中高二化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初三九年级上学期上册化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一地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高中高一化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高中高一化学上册上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高中高二历史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高中高二语文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2 高中高二数学下册下学期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