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敌3要塞攻略:传承与创新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2:55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是一对矛盾。传承往往意谓着守旧,创新似乎意谓着反判,也许未必。也许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创新。传承与创新犹如父与子,有再大的代沟与冲突,也将一脉相承。无父即无子,无传承亦难创新。

凡事(物)必然都有个(基础)前提。

写文章的前提要先学会识字,跑步的前提要先学会站立……

许多时候,我们会把前提与(结果)目的混为一谈,或者(故意?)忘了前提,而只注重(结果)目的。很能迷惑人。

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提出似乎传承是前提,弘扬是目的。弘扬的前提是传承,这是毫疑问的。没有传承这个前提弘扬也就无从谈起。于是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前提与目的配了套,玩起了文字游戏。

暂且不论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这种提法是否高明。事实上,传承中国文化,必然有个最基本的前提:何谓中国文化。不解决中国文化的属性,传承中国文化可能也就无从谈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提倡:见义勇为。这种提法本身没有错。“见义”似乎是前提,“勇为”是结果,前提与结果配了套,于是很完美。事实上,“见义”必然有个基本的前提,何谓:义。从小方面而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否义?为朋友两肋插刀,是否义?为“哥们”义气赴汤蹈火,是否义?聚众斗殴,是否义?从大的方面而论,三国鼎立瓜分中国,是否义?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是否义?不论、清“义”这个前提,“见义勇为”可能会变质变味的。

前提暨基础。前提零乱松散,大厦摇摆不稳,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的史学界、理论界等,为我们挖掘、考证、解读了中国历史上一场场宫廷内讧、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史实,资料殷实,精彩纷呈,客观详尽,还为我们解读了孔、孟“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使我们明白自已所处的社会地位,进而把“学而优则仕”学习目的,创新成“知识改变命运”的实用理念;更为我们解读了老、庄“逆来顺受,顺其自然”的学说、思想,使我们明白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必然性。才有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呐喊。

我们传承中国文化?我们弘扬“五·四”运动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一个里程碑,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发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提很明确:中国文化是封建,腐朽的文化,于是批判、抨击。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化,犹如我们的股市?也要冲高回落,反反复复“牛市”与“熊市”交替互换。

     存在意味着合理,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了数千年,泱泱大国的历史,必然有其合理性。我们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为回到封建社会中去,没话说。回去就是了,只需引导百姓们重新学会高呼:万岁。即可。

     发生彰示着必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彰示着时代背景的必然。我们今天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五·四”荣传统,批判、抨击封建腐朽文化,更没话说。

     我们学习、传承孔、孟学说,深刻领会“学而优则仕”等经典,前程灿烂。我们当然知道“行行出状元”仅是说说而已,是种对无用武之地者的安慰。于是,我们传承、弘扬中国文化。

人生困惑问老、庄。面对不公与坎坷,我们学会“逆来顺受”,坦坦荡荡,唱一曲“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们很达观。我们无能力改造社会、征服自然,我们可以调整自已,去适合社会、顺应自然。不如此又如何?我们很渺小,实在太微不足道。我们入不了道,当然也就无所谓出道。于是,我们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我们奋斗、拼搏为哪般?我们曾经盼望“直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们曾经努力埋葬“吃人”的封建社会,又何苦?

    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我们不需要这个最基本的前提?于是,我们批判?抨击?传承?弘扬?随心所欲。

找不到工作,“吾日三省吾身”,买不起房,我们“学而优则仕” ;读不起书,我们自嘲“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看不起病,我们顺其自然;三餐不饱的生存压力,我们“君子远疱厨”……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多么底蕴深厚,多么博大精深。

人生困惑问老、庄,越问越玄乎。我们遵循老、庄的思想:不在意我们所追求的,享受我们已拥有的。我们很享受买不起房的乐趣,我们很享受读不起书的乐趣,我们很享受看不起病的乐趣,我们很享受三餐不饱的乐趣……我们与世无争“知足常乐”。

中国(文化)历史波澜壮阔,有其主旨,不是吾等泛泛之辈所能解读,需专家、学者们点拨;孔、孟、老、庄的学说、思想内涵深奥,有其精华,更不是吾等平俗凡人所能解读,更需专家、学者们引导,我们退而求其次找一些简单明了的学说,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来学。

时代不同了,我们早已从封建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经济社会。我们追求效益,需要简单明了。

人生困惑问“达尔文”。我们认识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简单明了。我们拼搏奋斗、竞争进取、强者更强。

人生困惑问谁好?越问越迷糊。迷津不迷人自迷,也许,不问更好。

孔、孟学说以“君、臣、父、子、”为(基础)前提,以迎合封建统治秩序,符合(当)时代特征;老、庄学说以“天、地、人合一”为(基础)前提,以(回归)维护自然、平衡秩序,符合(当)时代特征。今天,我们早已推翻了封建皇朝,正在奉行优胜劣汰的竞争、进化法则。我们传承、弘扬孔、孟、老、庄(学说、思想)文化,是为了与当今时代抗衡?我们让古老的学说、思想与近代的科学理论对垒。实力悬殊?历史不公?社会不公?笔者不公?或者干脆改变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文化本质融入当今时代精神?问苍天。

吾辈井蛙鼓噪。也许误解了中国(文化)历史的本质,更可能曲解了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的学、思想。显然,任何误解或曲解,都可能不利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我们以宫廷内讧、尔虞我诈为前提,客观公正地解读中国历史;我们以封建腐朽为前提,实事求是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或者,我们不需要任何前提,也能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无论糟粕或精华,还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坚信拣到篮子里都是菜,设坛布道,挥舞大旗,稀哩马哈创造奇迹。

传承,意谓着追根溯源,需挖掘、考证,很严谨,往往吃力讨好;弘扬,意谓着彰示创新,“天空行空”很自由,常常轻松又讨巧。

我们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我们跨入了提倡创新的时代。

于是乎:我们(考证)传承了中秋文化,创新成(高价)月饼(商业)文化;我们传承了端午文化,创新成粽子(商业)文化;我们传承了祭祀文化,创新成香烛(商业)文化……这年头,创新的东西实在太多,令人目不暇接。商品经济社会,文化烙上商业印迹,理所当然。

现代人的知识、学识、见识,比孔、孟、老、庄等丰富得多,现代人的文凭、学历,比“诸子百家”过硬得多,当然也就聪慧得多。我们毫不迂腐,我们很会创新。 

我们已经创新出:快餐文化、内衣文化、袜子文化、条帚文化、唯利是图文化、急功近利文化……我们(正在)还将创新出:痰盂文化、马桶文化、无奸不商文化……许多事物,只要贴上“创新”的标签,和文化沾上点儿边,就能创造商机。

创新与文化是两剂“灵丹妙药”,包治百病,奇妙无穷。

创新时代,创新无处不在。我们毫不犹豫地摈弃与废除了:难以考量的、培育出“诸子百家”等迂腐“君子”的(落后?)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太难以考证,更难以施行,且有追随落后的嫌疑,还不如创新,以彰示先进。于是我们创新出:可以用分数、文凭、学历精确考量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先进?)应试教育体系。并且用“公平、公正”作旗帜,逐步加以完善。

如果说过去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为了筛选管理(统治)人才,情有可原。可能落后,却容易理解;那么,今天的应试教育,用“合法”的手段,剥夺一些人受教育的权力,这样的“创新”,是不是有点儿岂有此理,令人费解。也许,还不如“复古”,重拾过去的教育体系,回到培育出“诸子百家”的那个旧时代。

我们快刀斩乱麻。切除了落后(?)教育体系的“毒瘤”,我们创新、发展了先进(?)应试教育体系。阿弥陀佛。

时代确实进步了,已经发展到能够包容青红皂白。

嘻嘻,我们传承中国(封建腐朽?)文化,哈哈,我们弘扬中国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文化,哇噻,我们不论中国文化属何性质,一概传承,弘扬。当年流行批判、抨击,我们也就批判、抨击;现在传承、弘扬是时尚,我们当然也就传承与弘扬。

批判、抨击封建腐朽文化,去除糟粕,在当年是种创新;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彰示精华,在今天也是种创新。无论批判、抨击、传承、弘扬,都是在创新。世道变迁,创新主题一直没改变,我们始终在坚持创新。

文化把人类推向文明,创新把社会推向进步。于是,我们扯文化大旗创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缸满钵溢,财源广进,经济发展,文化获益,昂首挺胸。

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