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煲汤放什么材料:中国民间谜语的传承发展与新时代灯谜的摒弃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7:08

中国民间谜语的传承发展与新时代灯谜的摒弃创新

广东  黄培佳

 

中华灯谜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了。灯谜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人民群众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表现。而这种民间口头文学的谜语,也就是本文所指的民间谜语。据现有古籍史料考察表明,灯谜经历了先秦隐语廋辞、汉魏六朝离合体谜以至隋唐谜语这样长时期的演变、进化的发展过程[1]。直至宋代,“灯谜”之实体开始出现,各种文义谜、离合体谜、诗谜等相继催生。“隐语化而为谜,至苏黄[2]而极盛。”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中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在花灯上写谜语,观灯与猜谜结缘,使谜事活动从文人骚客的狭窄空间回到广大民众中去,这为明代给“灯谜”正式命名提供了事实依据。本文就“中国民间谜语的传承发展与新时代灯谜的摒弃创新”作粗浅的论述。

一、中国民间谜语的传承与发展

谜语也叫事物谜,谜语最早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而成的一种隐语。人们在闲暇时对各种事物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对它们进行另类的描述和精练的刻划而制作成谜语,用以寻开心、消疲劳、测智慧、长见识。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又不断加以修改完善,有些还经过了文人的整理加工,形成文字记录下来。所以大都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句式整齐,韵味协调、朗朗上口、易记易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益智价值、欣赏价值和教育价值,甚而是研究价值[3]。有一谜底为撑船用的竹竿,其谜面的演变便很有意思。

1. 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提起来泪洒江河[4]

2. 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它沉默不语,一提它泪如雨下[5]

3. 在娘家青青幽幽,在婆家面黄肌瘦。插进去颤颤悠悠,提起来水顺身直流[6]。、

4. 在娘家青枝婆娑,到婆家受尽折磨,东点西戳,把铁鞋都磨破,别提起,提起来泪珠滚落[7]

5. 在陆家金枝玉叶,嫁江郎肌瘦面黄,经历了几许风雨,闯过了多少波浪。不提起还算罢了,提起来泪洒江河[8]

6. 自小长在深山窝,长大嫁给打鱼哥,想当年青翠满头,到如今绿少黄多,绕过了多少暗礁,历尽了几许风波,莫提起,莫提起,提起来泪洒江河[9]

7. 忆往昔绿叶婆娑,看今天青少黄多,受尽了风浪折磨,一提起泪洒江河[10]

8. 忆当年,绿荫婆娑,自入郎手,青少黄多。捱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折,莫提起,提起时,泪洒江河[11]

9. 忆当年,绿影婆娑,自入郎手,绿少黄多,历经了几度风雨,几番折磨,到如今,只落得四海漂泊,棱角全无,休提起,一提起泪洒江河[12]

10. 想当年,妾也是,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月娟素影,风舞翩翩。自从入,郎的手,枯黄憔悴、风雨连年,夏受日晒,冬惨风寒。现如今,休提起,一提起、泪雨涟涟,点点滴滴,洒尽千江畔[13]

11. 想当年,柔枝翠叶,绿影婆娑,亭亭玉立,舞姿婀娜。寄意于千里,羡煞情哥哥。人道我,风华正茂,前途广阔。谁料想,拜别青山,走向生活,削我发,剥我衣,牙齿脱落。到如今,孑然一身,面黄皮破。嫁给船老大,命运由他掌握,一脚陷泥沙,踩着石头过。忆往昔,烟云梦,岁月蹉跎,莫提起,一提起,泪洒江河[14]

列举这么多谜底同为“撑船用的竹竿”,记载源于不同区域的民间谜语,不为别的,笔者只想让读者了解一下同一谜底的民间谜语在不同地域口头传承上的差异和演变发展的一鳞半爪痕迹。我们从例子中可以看出,例1至例11制作谜语手法技巧几近相同,入谜思维方式也近乎相同,但文字修辞却不尽相同。笔者虽无法考究其制成谜语时间的先后,却能粗断例10、例11应是在前面几例谜语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成的。而例7至例11则采用仿宋词形式,读起来更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弹琴鼓瑟,令人赞叹。

灯谜,已有不少省市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还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澄海不但荣获全国著名的“灯谜艺术之乡”称号;同时,澄海灯谜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15]。又如石狮灯谜入选福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沈阳民间传统灯谜入选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等等。而民间谜语作为灯谜的一部分,自然而然也纳入其中。

中国民间谜语的传承发展有两张翅膀,一张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民间谜语的挖掘,另一张则是不断推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民间谜语作品。

一)、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民间谜语的挖掘

据笔者所知,1998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古今趣味谜语系列丛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谜苑中,芳中摘芳、艳里撷艳,美中选美、趣里拾趣而成的[18]。该系列丛书分为《漫画谜语》、《花色谜语》、《故事笑话谜语》、《民间谜语》四个分册。而其中之《民间谜语》便是对中国民间文化瑰宝——民间谜语的悉心挖掘。

譬如,张裕生准备编印之《宁德民间谜语集》,便是收集这将要失传的口头文学——民间谜语,以让这谜苑奇葩得以流传。民间谜语在宁德方言谜叫做“魁”,猜射范围叫做“类”,分为事类、用类、食类、天文类、人体类等,以下还可细分。猜谜时谜面出来后都要先问“什么类”,猜不着时还可要求将类讲细一点,加以提示,范围越来越小,直至接近谜底。例:民国时宁德县城一个店铺出一个哑谜,在一张桌子上放一个装了一些银元的小罐,猜《三字经》两句连,奖品为若干银元,引得人们纷纷来猜,猜了很久猜不出。后来一个绰号“大鼻”的人走近前来,伸手摔破罐子,取出其中7个银元就走了。众人大哗,店主笑称猜对了,谜底是:五霸强,七雄出。因为一只手有五个手指,比喻为五霸,打破罐子为强横,故扣“五霸强”,“银”宁德方言谐音近似于“雄”,所以取出七个银元扣“七雄出”[19]。而宁德“银”谐音“雄”这一独特的地方方言,不能不说是对民间谜语的地方特色的挖掘。

又如,鄞镇凯著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潮谜评析八百则》,分为:方言赋体谜、潮州赋体谜、潮汕俗语谜、潮汕土音谜等。赋体谜,实际就是文人化的民间谜。它铺陈其事,通过诗词形式的描写,刻划出事物的形象,着意造境,处处描写谜底;运笔遣词,力求刻划传神。方言赋体谜,是运用民间谜的创作手法,采用潮汕方言,无论谜底或谜面,正字、白字兼用。潮汕谜以母语为语言,通俗易懂,极富趣味性和接近性[20]。这是对潮汕民间谜语的挖掘和传承。

再如许祯祥、陈明雄、方建国编著之《古今名人与谜语的故事》。该书选编了我国古今一百多位名人涉及隐语(含谐音、拆字、梦语、测字、签语、谶语等)和谜语(含画谜、物谜、哑谜、联谜、诗谜等)的故事,全书共198篇。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今名人的广见洽闻、才思敏捷,也反映了另一些名人受到隐与谜的讥讽后的无奈与尴尬。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获得许多知识,并进一步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1]。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民间谜语的挖掘与传承。

二)、不断推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民间谜语作品

谜语也不是一味钻在故纸堆里闲聊,也有跟上时代步伐的,进行宣传教育的,如下面的例子。

例1、日本无良心,炸开我北京,条约二十条,时间四点钟(字)燕[22] (作者:佚名)

这条谜显然是宣传抗日的,谜面讲述了日本占我北京,强订条约的事件,教育人们痛恨日本,表达了人们爱国之情。谜的扣合也是用拆字法,“日无心”为“口”,“北”字“开”,“二十”为“艹”,“四点”象形,组合成“燕”字。

例2、红毛鬼子侵广州,披甲持枪翘胡须,“三元”尽是英雄汉,杀他片甲不曾留。(水果一)番梨[23](作者:鄞镇凯)

谜文咏颂的是三元里抗英斗争事迹。首句以潮汕方言会意出“番(人)来(了)”,别读为“番梨”,叫响谜底。番:指来自外国的人和事。如番批(华侨寄回国内的汇款),番茨(地瓜),番仔(外国人)。次句描写番梨的外状,其皮鳞片排列状似战甲,番梨柄似枪,果顶冠芽,似翘着的胡须。第三、四句喻人们不怕番梨多刺、皮厚,利刀就能把番梨皮削得干干净净。

例3、丑事利是图,深入反贪污,迈步向前进,狠将劣根除(农具一)犁[24](作者:赵松雪)

此谜作于60年代初的反贪污运动中,现在读起来,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为政最忌贪,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防微杜渐,才能保持廉政,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谜文首句叫响谜底,十二地支中,“丑”的所属生肖是牛,扣合“牛”。“事”作动词“服侍”解,撮合之意思,“牛”与“利”撮合,即是“犁”字。其余三句描写犁使用时的状况和犁的作用价值。犁,是深入插进污泥中将土翻过来的,人使用犁翻土时不断前进深翻土的田地,野草旧根都被挖出来。

例4、小小圆圆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分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用物一)表[25](作者:章品)

诸如此类新创作的谜语,多得不胜枚举。这是对民间谜语的继承和创新。正因为有了谜人们的执着追求,才有了民间谜语的传承和发展。

二、新时代灯谜的摒弃与创新

民间谜语幽默谐趣,而灯谜(又称文义谜),它与民间谜语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不同,猜射方法不同,猜制规则不同。灯谜的具体特点有:隐显相协的可猜性,包容广博的知识性,雅俗共赏的艺术性,智趣相宜的娱乐性,灵巧应变的创新性,自成体系的科学性,活泼动人的群众性等等[26]

新中国的诞生,为灯谜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灯谜这种由旧社会少数文人墨客咬文嚼字、吟风弄月的文字游戏,从此步出了狭小的圈子。灯谜从旧时狭窄、内容陈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充实了大量健康向上、与时代结合的新题材、新谜目,淘汰了那些繁杂重迭、艰深生僻的谜格,创造了大量新颖别致的谜种,开创了自然工巧的新风格[27]

当今灯谜法门已从过去较为简单的表现手法演变为花样繁多的表现形式。柯国臻先生推出《灯谜法门100种》,分为:改造谜底法门(16种)、拟制谜面法门(54种)、底面扣合法门(30种)。而我们常见常用的法门有:传神会意、借面会意、章旨会意、推理会意、反射会意、对面会意、侧面会意、指事会意、别解、假借、增损离合、谜面抵销、谜底抵销、问答、象形、训义、底面互拆、白描写真等等。手法形式丰富多彩,形形式式的新谜种层出不穷,如游目谜、离合字谜、同音字谜、拼音字谜、四声字谜;又如哑谜、画谜、故事谜;再如魔术谜、棋牌谜、声像谜等等。大大丰富了灯谜的表现手法,扩展了灯谜的覆盖领域。

一)、对旧灯谜法门某些不科学元素的摒弃

1、摒弃部分谜格,有格化无格

关于灯谜理论中谜格的使用,顾禄的《清嘉录》中提出二十四格,清末的《春雨楼春灯格》列举谜格凡五十八种,灯谜出现了向有格发展的趋势。《中华谜语大辞典》中列举谜格657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用格的谜作数量剧降。

在会意法灯谜中,有一些谜的谜底无法直接扣合谜面,必须借用谜格将谜底予以改造之后,方能扣合谜面。如“丈二和尚(外国名著·卷帘格)高老头”,谜底的“高老头”与“丈二和尚”毫不搭界,无法扣合谜面,必须借用卷帘格,将谜底按卷帘的形式将其倒读成“头老高”才能扣合。谜底经此改读后,“高”由姓氏演绎成了形容词;“老”则由形容词演变成了副词,从年老的“老”转义成了含“很、非常”之义的“老”,将原来单一的一组名词演绎成了丰富多彩的词语。会意谜的谜底,若有字(词)能别义出动词、副词或形容词,或者别义出新的词义,那么,这条谜往往就有灵动之气。该谜借用谜格对谜底的改读,使其中两个字的词性改变,这便是通常所说的“格助谜活”[28]

而应予淘汰的,只是那些不合时宜的、故弄玄虚的谜格,而不是全部。至于“有格化无格”,它比标有谜格的谜要显得隐蔽而有味,故以“天然去雕饰”为妙。以拆字、象形手法成谜的,由于是以部首、字素、笔画等为基础的离损增合,它们成谜后的组词似与谜底的字序无涉,因此不必动用谜格,谜格也在摒弃之列。

现在我们基本不用的谜格有:一气格、一节格、力士格、夕阳格、开花格、比干格、内附格、反本格、丹忱格、双用格等等几近640个。

2、摒弃生僻谜目,

谜目一般由谜底所属类别名称和数量两部分组成。谜目对谜底的范围一方面起限制作用,一方面起提示作用。谜目有一定的伸展性,依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生僻的谜目,如《论语》一句、《孟子》一句、元曲一句、清诗一句、古文一句、四书一句,这些谜目,除谜底为大家所熟悉谜底外,宜少用为妙。

谜目的设置应科学准确,不宜含糊不清,使猜者难以适从。如:移动词一、手机一,比较科学的设置应标为:移动通信名词一、手机品牌一。

二)、对新时代灯谜法门的开拓创新

灯谜创作的一般程序是:选择底材——改造谜底——构思谜面。也有采用逆向思维,先取脍炙人口的典故为谜面,而后按图索骥,选择合适的集锦谜底。不管是采用那种形式,目的殊途同归。

1、谜面的创新

用英语单词作谜面:谜圣张起南首创西文谜,用英语单词作谜面,这是一种创新。

例1. morning(字)谭(作者:张起南)

“morning”意谓西方说早上(西言早)。

例2. TWO(手机通讯提示语)二为英语(作者:黄培佳)

例3. 晚间请君来指点,教读英语一二声(著名商标)旺兔(作者:吴松泰)

此谜虽非用英语单词或英语句子作为谜面,却巧用英语单词的读音(谐音)来暗示谜底。“One”“Two”为英语的“一、二”写法,其读音谐若“旺兔”。

用长短句作谜面:长短句(有人称之为“仿宋词”)挂面,遣词造句,生动活泼,文字润色,富于美感;技巧运用,意境构建,匠心独运。反复品味,魅力无穷。读起来抑扬顿挫,诗韵乐律,美不胜收。品起来如饮甘醇,回味无穷。

例1. 念你、悲你、惜你,你影踪儿全无,心俱碎,残花相依(成语)今非昔比(作者:郭少敏)

此谜荣列“20世纪百佳谜作”。“念你”、“悲你”、“惜你”三个短语中,均有一“你’’字、一“心(忄)”部,因借“‘你’影踪儿全无”与“‘心’俱碎”以排除之,馀为“今”、“非”、“昔”三字。“花”字残破,是“匕”;故“残‘花’相依”得出“比”字。宏观上看,是一幅断肠人思念伊人而不得,唯与残花相伴的春怨图;微观上看,有精妙的拆字离合隐藏于其间,且层层递进,极尽渲染之能事。真乃美不胜收之作[29]

例2. 分一斛新酒,上半壶清茶,酒也罢、茶也罢,那清新自逸(外影目)角斗士(作者:顽石斋)

此谜荣列“2005年度网络十佳谜”。谜面将“分一斛新酒,上半壶清茶”的“酒、茶、清、新”通过“酒也罢、茶也罢,那清新自逸”自抵,余下“分一斛,上半壶”再经增损离合而得出谜底。

用标点符号作谜面:用标点符号或规则图形作谜面,多采用象形、会意的制谜手法。

例1.()(《西厢记》句二)恰似半吐初生月,刚刚的打个照面(作者:蔡经湘)

此谜荣列“20世纪百佳谜作”。“(”真的“恰似半吐初生月”,而“)”与“(”便“刚刚的打个照面”,其思维何其丰富而又形象。

例2. ……!(运动项目冠单位简称)省球队·棒球(作者:黄培佳)

例3. ……(职务二)文书、省长(作者:吴松泰)

此外,各花色谜种也如雨后春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2、谜目的创新:谜目是灯谜中所要猜射事物的属性、分类范围和数量,是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媒介及纽带。谜目是猜谜的索引,每则谜作如果缺少谜目,便如鱼儿没了水,再也无法存活。对谜目的创新,无疑拓展了灯谜的制作空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灯谜创作空前繁荣,而对谜目的设立,更是包罗万象。如各自然学科、社会现象、网络用语、新词语、游目谜、四声字谜等等,乃至各行各业的名词术语,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例1.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五字娱乐界称谓)陈楚生粉丝(作者:佚名)

例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四川地名冠救灾活动)空投映秀(作者:米粒)

例3. 你赠一十,我赠一百,抗灾减灾,同舟共济,你我皆行动(四字5·12地震记者行动)航拍汶川(作者:沧桑股少爷)

例4. 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球类术语)打时间差 (作者:田鸿牛)

例5.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文娱新词)戏说成风(作者:薛道达)

例6.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儿也意惹情牵”(电力管理理念)电网坚强(作者:薛道达)

例7. 棋罢不知人换世(网络操作提醒语)正在下载更新(作者:郭少敏)

例1至例7谜目的设置,充满时代气息,有的涉及社会现象、有的是行业用语、有的是时事新闻或时事新词。

3、谜格的创新

我们常用的骊珠格,在当今全国灯谜事业的列车驶上高速轨道以后,便演变衍生出更多的花样。谜人们在原有某些谜目的基础上,再加创新完善。如从骊珠格上衍生出反探骊、双龙戏珠、探骊双珠、探骊三珠等等。

例1.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探骊)大将·许光达(作者:佚名)

例2. 山翁唯喜习池饮(反探骊)简单爱·流行曲(作者:庄云)

例3. 衣衫脱尽人如玉(双龙戏珠)红·颜色·白(作者:许祯祥)

例4. “白云生处有人家” (双龙戏珠)安第斯·山·阿里(作者:黄培佳)

例5. 李晋琼娇靥微酡(探骊双珠)花·人面孔/一点红(作者:归隐东山)

3、谜底的创新

通过“造底”,使谜底适当延长,反映了当代灯谜创作追求意境营造的创新理念。“造底”谜作的运法特点,体现了当代灯谜创作不忘继承推陈出新的思维模式[30]

例1. “隔户垂杨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商业称谓冠商标)飘柔形象小姐(作者:郭少敏)
   例2. 那扈三娘果真是长得标致(纺织品冠颜色冠量)一丈青色的确良(作者:郭少敏)

例3. “公子亲到孙富船中,回复依允”(七字小食品进货原则)话李要卖相好的(作者:黄冬妮)

例4. 郎君之譬喻恰当(六字电脑品牌比较语)LG比方正好(作者:黄冬妮)

例5. 先探明娘娘情况,再来告诉朕详情(古典小说用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作者:龚贵明)

例6. 白娘娘盗灵芝(电影名四)蛇、精变、红颜劫、昆仑山上一颗草(作者:苏才果)

例7. 画睛破壁(围棋术语七)点、目、墙、崩、龙、飞、空(作者:黄培佳)

例1至例5通过对谜底的延长,使谜作的意境更佳,谜味更浓,耳目顿新。如美味大餐甫现,作者奇思妙想,令人一咏三叹。例6至例7则是以集锦式谜底取胜,就象一串念珠,圆合维妙,脉络贯通。

三)、对谜事活动开展的形式创新

开展灯谜活动需要创新意识,有标新立异的思维。新时期灯谜活动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击鼓报猜、悬谜展猜、函寄会猜等形式之外,谜人们还创造出更为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

如1991年11月在保定举行的“五星杯全国双拥模范城首届灯谜大赛”新颖的活动形式;譬如青澳湾中秋谜会,届届花样翻新,一届比一届精彩;又如首届上海灯谜艺术节的“谜林大会”比赛形式,这些都很有创新意识。“谜林大会”还为竞技灯谜带来更大的悬念,即使最强者也不一定能进入前三甲;灯谜的娱乐本质,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它让参与者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再如第二届上海灯谜艺术节的比赛形式再次进行了创新,将参赛者分成了男子组和女子组[31]

活动形式的创新,丰富了活动内容,突出了艺术特色,拓展了宣传空间,增强了娱乐功能,

在四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许许多多的文娱活动形式,皆遵循其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谜事活动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