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美文小短文100字:高考作文指导训练:议论文写作要有点杂文味-高考作文辅导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4:04:09

高考作文指导训练:议论文写作要有点杂文味

发布:佚名   时间:2011-1-20 17:22:00   来源:京翰教育中心   录入:xin   人气:25
【文字:大 小】   
  十几年前,江苏省高校招生预选考试曾出过一道看图作文题,是要考生对一幅漫画发表评论。漫画画的是,十来个人围着树桩而坐,等待触株之兔;漫画的解释文字是:“听说有人在这捡兔发了财。”
  卷面漫画脱胎于《韩非子•五蠹》中“守株待兔”的掌故,原来是嘲讽“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头脑僵化之人的。后来,人们也用以嘲讽那些不积极主动、抱着侥幸心理坐待意外收获的人。但是,考题跟韩非子的原意有所不同。第一,守株并非“耕者”一人,而是一伙人。人数的增多意味着什么?审题立意时自然是不应放过的。第二,“耕者”原是得兔后再等兔,而这伙人只是因“听说有人在这捡兔发了财”,才纷纷赶来想“发财”,实未见到兔。显然此漫画不仅仅是讽刺侥幸心理,而且更有所指。审题立意时也不应轻易放过。其实,考生只要抓住画中人“一窝蜂”的盲从心理或视偶然为必然的形而上学错误,展开论述,实不难写好文章的。
  参加江都市预选阅卷,我发现不少考生囿于陈见,先入为主地在“守株待兔”这老古董上做文章。还有的考生不知为什么竟写出了不要轻信谣言、要抓住机遇的文字,让人费解。不过,也有相当一些考生的文章颇见功力。而其中得高分的文章,杂文味较浓,读来使人回肠荡气,为之击节。有篇拟题为《可笑的“围”株待兔》的文章在阐述不可人云亦云,“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捉”的道理之后,煞尾之笔写道:“不过细细想来,无论如何可笑,漫画毕竟只是漫画而已。如把画面的场景换一下,我们笑的画中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试问,你可曾有抢购兑奖券而挤得满头大汗的经历?你可曾有醉心炒股票而忙得废寝忘食的感受?作为学生,你是否常在临时抱佛脚的‘秘诀’上下功夫?作为职工,你是否常在随大流、混奖金上花心思?如果我们能从这幅漫画上找到自己,那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幅漫画,才不会去做那‘围’株待兔的蠢事。倘能如此,也就够了——我想。”文笔纵横,不拘一格,意在其中、味在其中矣。
  为了能深入探讨以论文写作要有点杂文味的问题,我想在这里用江都考生一篇完整的应试之作,略加分析评点,以便让同学们学习揣摩,有所裨益。此应试之作的标题是《兔子还回来吗?》。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拟标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训练,而在考试时却是一种能力检测。自拟标题拟得好,犹如“美目盼兮”,勾魂摄魄。使读者欲罢不能,非看下去不可。杂文拟题,亦有此理。它不仅关系到全文的优劣,而且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可见拟题和写文二者应并重,不应偏废。考生用“兔子还会来吗”这疑问句为题,亦初显杂文味。比一般考生拟的《从“守株待兔”说开去》、《等和干》这类标题要生动、有趣、贴切得多了。
  段一:“听说有人在这捡兔子发了财……”消息不胫而走,于是人们便围着树桩分兵把口、安营扎寨,做起了发财梦。看罢这幅令人忍俊不禁的漫画,我不禁要问:兔子还会来吗?
  议论语言的杂文味很大程度表现在一个“简”字上,篇无冗章、章无冗句、句无冗字。本文一开笔就用十分简洁的文字把画面人物的言行勾勒了出来,毫不拖泥带水。“分兵把口,安营扎寨”八个字相当形象传神,而“发财梦”一词“贬褒自有春秋”,考生的观点隐约可见矣。接着,考生漫不经心、就画论画地问了句:“兔子还会来吗?”短短一句,举重若轻,看似闲笔,实显洒脱。这种一反议论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或摆出要批驳的反面论点)套路的写法,确实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读至此,我们还不知道考生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但已经闻出了淡淡的杂文味了。
  段二:诚然,宋国那个“耕者”的确幸运,在树边捡得了兔子,韩非子还为之专门撰文作介绍。可是,这充其量是一次偶然的走运而已。如果我们的先生们冷静地思考一下,是不难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惜,财迷心窍者竟把前人的偶然走运视为必然规律,充当起捡兔子专业户来了,悲夫!退而言之,即便每天都有一只兔子想往树上撞,这么多人围坐在这,它敢撞吗?
  兔子来不来,考生不明说,转笔却说韩非子写的“守株待兔”的故事。这似有“掉书袋”之嫌,其实不然。考生用的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征今”的这种杂文写作常用的手法,体现了一个“活”字,即议论语言的新鲜活泼、多姿多彩。这不,考生没有摘引《五蠹》中的文句,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之,然后引导人们进行理性的思索:“财迷心窍者竟把前人的偶然走运视为必然规律,充当起捡兔子专业户来了,悲夫!”短短一句话,点到为止,然充满了逻辑力量,收到了振聋发聩的功效。而“退而言之”一句,既延伸了韩非子讲的故事,又不着痕迹的对开头一段提的问题作了回答:由“守”变“围”,兔子不敢撞矣。
  段三:不做思考的“守株待兔”人“身为宋国笑。”因这种笑话只出自个别人,他至多也就是脸红一下而已,故不会有多大的危害的。然而,一哄而上的“围”株待兔就不同了。您一定见过群鸡争食而碗破谷撒的景象吧。我们的先生们为了尽快跨入富翁的行列,竟颟顸地围着树桩傻等。假如此时真奔来一只兔子,结果估计跟群鸡争食差不多,兔毛没有抓到几根,却已争得头破血流、数败俱伤了。
  这是味道十足的杂文笔法。按议论的运思方式,“围”株待兔的危害性完全可以列个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可是,考生却用“群鸡争食”幽了一默。其实,议论文语言的杂文化除表现在“简”、“活”以外,还在一个“趣”字上。道理入骨,语言入味,涉笔成趣,趣味无穷!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兔毛没有抓到几根”而“争得头破血流”的“围”株待兔者的狼狈相了。
  杂文是形诸文字的漫画。这里,试卷要求看画作文,然这位考生行文时却能文中有画——杂文味很浓的“争兔毛”漫画,实为不易。这段文字,不仅是使人“忍俊不禁”,而且我想也会使那些“一窝蜂”去争抢者头脑清醒许多的。
  段四:潮来了,会水的自然要下海畅游,否则空怀一身绝技。南京的《周末》曾发过这样一篇评论:《潮来了,你为什么不下海》。一时间,“下海”成了石头城大街小巷内最热门的话题,思考自然先被置于一边了。不管是弄潮儿还是旱鸭子,哪怕是借了件游泳衣也要往“海”里跳,会水的当然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但不会水的呢?旱鸭子岂不要变落汤鸡?
  文章于此展开一笔谈“下海”,体现了杂文是时代“感应的神经”的特点。谈“下海”之文车载斗量,考生没有步人后尘,拾人牙慧,而是另辟蹊径以“旱鸭子”取譬,告诫不是“弄潮儿”就不要一哄而上,否则会成“落汤鸡”的。这段文字看似跟“兔子”不搭界,颇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况味。其实,这种曲径通幽的笔法虽不是杂文所独有,却也是为杂文所常用。细细研读,人们不难从风趣的言语中体味到严肃的主题。不信?请看第五段——
  前几天,江苏电视台播了一则评论,告诫那些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下海”者,喝了几口海水后也该爬上岸来了……为此,我也想向“围”在树桩边的先生们进一言:请动脑筋想一想,兔子还会来吗?
  从报纸的文章到电视台的评论,考生调动了自己的见闻积累,对传统思想方法和现代商品意识之间的碰撞进行由此及彼的推论权衡,从心底发出了“请动脑筋想一想,兔子还会来吗”的呐喊!“待兔”跟“下海”终于在结尾处交汇焊接,完成了主题的升华,恰到好处,毫不做作。收束之句不是“卒章显其志”,而是水到渠成地给读者开辟了一块理性思索的广阔天地。从结构而论,结句呼应开首、照应标题,体现了文章“杂”而不乱、“杂”不离宗的艺术特色。


分页:第[1]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