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字母学习表:谁为谁狂关于大国崛起的评论汇总(2007-20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47:18
● 系列266:谁为谁狂关于大国崛起的评论汇总(2007-2008)【盘点】
    
  狂楼建于2007年,主题是关注球球时事,主线是关注中国崛起,谁为谁狂在狂楼共发表了200多篇超过80多万字的原创评论文章,其中很多都涉及到了对中国崛起这个现象的解读,在2011年伊始的时候,将过去几年里评论文章中的一些与大国崛起相关的评论汇总一下,是一种自我审视,也借此与大家进行交流,本篇汇总2007年至2008年。
  ※※※
  中国的崛起将会有几个阶段性的标志,如果说1997香港的回归揭开了大国崛起的序幕的话,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是一种阶段性的成就,而台湾的最终统一将是一个中华时代真正来临的最好证明,从那时起,中国被自我压抑的力量将会得到真正的释放,中国世纪就在台湾统一时正式开始。(2007年10月22日)
  ※※※
  中国的崛起威胁到了传统列强的利益,所以他们会采取了一些不惜挑战中国甚至激怒中国的措施,当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头号动力的时候,中国与传统的欧美列强之间的博弈已经与民主、人权、意识形态方面已经扯不上多大的关系,有道是“天下熙熙,莫为利来;天下攘攘,莫为利往”,在所谓的民主、人权、意识形态的旗号下面,大国之间心照不宣的进行的是一场因为各自国家核心利益而博弈的政治游戏。
  央视播放了12集记录片《大国崛起》,我们看到九个世界性大国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崛起都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那就是要经历一个从最初被抵制到最终不得不承认前的阵痛期,目前的中国显然正处在这个阵痛期之内,可以预见,这个阵痛期只是刚刚开始,中国的庞大及其“高低端通吃”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崛起面临来自各个强国的挑战与抵制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崛起会更激烈。
  如果问我对中国崛起的其它建议,我又要搬出另一个古人的思路,这个思路是明朝学者朱升向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就是在国家经济实力允许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国防事业,增加国家的军事实力;“广积粮”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经济实力;“缓称王”,并非是要“称王称霸”,而是说要循序渐进的推进国家的崛起,不可脱离实际。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与“尊王攘夷”并无矛盾之处,前者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后者则是对前者“缓称王”的方式与策略的说明,如此组合,相信可给今天中国提供最有益的借鉴,而实际上,这对组合显然显然已经被中国所熟练的用于具体的实践当中。(2007年11月23日)
  ※※※
  我们避免国际贸易摩擦的目的,其希望以此保证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从而确保国家崛起的顺利发展,当然,我们应该明白,中国的崛起所导致与其它传统强国产生利益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没有办法可以根除,只能采取一些措施使得以缓解,针对贸易摩擦产生的不良后果要做好相关预案。(2007年11月29日)
  ※※※
  欧洲各国因为其国土人口所限不具有类似美俄印那样的全球性野心,与中国发生摩擦点相对会少一些,美国在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中国崛起,而欧洲则基本上已经打算承认中国在崛起的事实,所以欧洲国家更多是希望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改变中国,使得欧洲可以从中获益,了解了欧洲国家内部的不同以及与其它政治实体的外部不同,有助于我们采取更有效的对欧策略。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国防是不可能建立在依赖进口武器上的,我们关注欧盟解除军售禁令的目的,因为这是一种打破冷战思路的作法,解除是更有助于推动中欧对话,更有助于建立一种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问题的国际政治模式,这也是在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平稳崛起提供一种良性的国际环境。
  中国有两根可以使国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安如泰山的“定海神针”:一是中国的巨大,近14亿人口,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下来所产生的巨大的向心力,再加上无限的发展空间,当中国处于正常发展阶段,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出与中国直接对抗的决策;一是中国式的智慧,区别于西方智慧那种直接的表达,中国式的智慧更容易适应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实用性与包容性并存将使得中国最终实现到一种全新的大国崛起模式。(2007年12月3日)
  ※※※
  中国自1840年开始的那一场噩梦让我们无法释怀,一个泱泱大国在上百年的历史中处于处处被动挨打的地步,这使得我们在国家实力增强之后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其实证明是应当的,但是如何证明则是一种需要认真考量的,我们不能为证明而证明,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国际问题采取刚性的缺乏弹性的策略,将会使得问题复杂化,不但对国家的崛起无益,甚至会起到阻碍作用。
  对于国家崛起,我认为最佳的策略既不是刚性,也不是柔性,而是刚柔相结合,至刚则四面树敌,至柔则四面受欺,刚柔相结合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比较适合中国的策略,形象地解释这一策略,中国的说法叫作“一手硬、一手软”,美国的说法叫作“美元+大棒”,虽然有一些不同之处,但是在根本上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其实,刚柔相结合的这种策略不仅是在国家崛起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策略,即便国家成为真正的超级强国之后仍然应该采取的策略,人类的历史发展已经用无数个国家崛起后衰落的案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过程都将是沿着一个抛物线的方式,由弱到强,由强转弱,几乎无可避免,如果我们需要自己的国家可以在强大的阶段维持尽可能多的时间,那么就应该采取一种灵活的更容易减少制约力量的策略。
  中国的庞大的人口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要重点关注的,按照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我们的确有可能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在经济总量上超越美国,但是即便那时,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我国的人均收入也只相当于美国的1/4,中国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资本,一个国家强大的最终落脚点是让每个成员都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也就是说为了发展而发展,而不是为了称霸而发展,另外中华文明所代表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存在的明显的不同,如果试图用刚性的强硬策略来推动这种文明的普及,将会遭遇极大的挑战,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极端势力之间的矛盾正是因此而来,美国的刚性策略是导致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生产的根源,美国用刚性为自己培养了一个非对称的柔性敌人,这敌人看似不经一击,但是无处不在,让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找不到着力点,美国只好扩大打击面,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对象由组织扩展到国家,这反过来又继续为恐怖主义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与更大的存在价值,强大的美国由此被拖入到泥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中国应该从世界历史上及现实中的强国称霸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中学习到了足够多的教训。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真正可以靠硬性力量压服所有国家与所有真理的强国:英国被称作是日不落帝国,现在呢?前苏联曾经极其强大,采取了称强称霸的刚性路线,1956年出兵匈牙利、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1980年出兵阿富汗,这种刚性的策略的结果是怎么样呢?美国比前苏联更强大,处理阿富汗问题与伊拉克问题也是够刚性的,但是这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呢?美国期待出兵阿富汗与伊拉克可以为美国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符合美国价值观的国际环境,但是事实上呢,美国人感觉到更安全了吗?
  一个国家的军魂应该具有勇敢和尚武的精神,但是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不应该建立在处处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原则之上,刚柔相结合意味着可以用弹性的柔的策略去尽可能减少国家所面临的各种国际阻力,同时又可以在涉及到国家底线与原则的方面坚定的捍卫国家的利益,刚与柔可以分别应对不同的国家,也可以应对于同一个国家,刚不意味着处处称强称霸,不顾国际形势强硬蛮横,柔也不意味着中庸示弱、多方讨巧、忍辱负重,总之,中国需要一种刚柔相结合的对外策略,避免将国家贴上刚或者柔的单一标签,我们采取任何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国家的长远利益的基础上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不应该将对国际时势的判断只建立在小我的基础之上,而是整个国家的长久利益的基础之上。
  现在已经不是地理大发现时代,我们不可能用冒险、扩张、征服和敢于战斗的这样的方式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保证,中国必定要选择一种非殖民非暴力的实现国家的崛起模式,和平崛起就成为中国的必须选择,和平崛起其实是一种态度而非行动的唯一准则,我们将和平崛起贴上刚柔相结合的标签,这才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最佳策略,即便中国已经实现了国家的真正崛起,那么继续推行刚柔相结合的策略也将是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长久选择。(2007年11月4日)
  ※※※
  如果将美国的全球战略仅仅理解为扮演“世界领导者”与“世界警察”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有史以来,世界上有数十个大国崛起的案例,但是至今为止真正获得全球性霸权地位的国家只有美国,自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改变了自建国以后长期奉行“孤立主义”的超然政策,开始谋求世界霸权,试图建立一种完全由美国主导可以最大程度维护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自二战之后,美国成为西方文明的代言人,也在致力于建起一种单一文明主导的全球性国际秩序,美国的全球性战略并非是称霸,也并非是民主,而是采用各种方式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也导致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美国在全球战略方面采取“美国的与非美国的”、“亲美的与反美的”双重标准。在美国对盟友的判断标准里面,“民主”并非是第一考量因素,“亲美”才是第一因素,这里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全球战略方面的双重性因素,务实性与理想化相结合,以利益为第一取向。
  因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在精神与文明层面缺乏包容性及协调性,导致美国无法建立起一个获得广泛认可的国际秩序,美国在维持这种秩序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建立这种秩序所付出的代价。很典型的例子,美国可以很容易的占领阿富汗与伊拉克,但是要在这两个国家实现美国的最终的目的却似乎是遥遥遥无期。
  美国是世界霸主,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及外交实力,中国与美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国家的综合实力方面,美国不是“纸老虎”,不要轻视美国,中国应该注重与美国的对话与交流,在不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方面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及全面交锋。国性本恶,世界上基本上没有愿意为他国家利益损害本国利益的国家,多是为本国利益而损害别国利益的国家,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是一只“恶老虎”,中国的崛起势必动了美国的蛋糕,所以美国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遏制甚至破坏中国的崛起,对些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与实际准备,随时应对美国的挑战,避免出现美国所期望的局面。(2007年12月19日)
  ※※※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国家的现状,我们仍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我们仍然有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太多的国内问题需要解决,认识到我们需要务实地做事而不是沉迷在大国崛起的旗帜下沾沾自喜;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弹性的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不要僵化地处理一些与中国不合作的国家的关系,对这样的国家,首先是要以争取为主,要通过坦诚地交流与沟通,将中国与各国的关系导入到正轨,当然,对于真正顽固坚持对抗与冷战思路的国家则需要用强硬的立场来回应,毕竟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底气与实力向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2007年12月31日)
  ※※※
  中国要崛起,必然要打破原有的国际秩序及原有的国际财富分配比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然要取得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任何阻止中国通过正当和平的手段获得世界最大的资源分配比例的借口都是苍白且不当的。但是,在任何时候,打破原有的秩序,从既得利益者手中获得本应该获得利益,都必将会受到强大的抵抗,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看到西方传统势力对中国的态度几乎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已经在敌对与仇视的国际环境下生存了这么久,还将在抵制与攻击下继续,这是未来可以预见时间内的必然情况,对此要保持清醒认识。(2008年2月18日)
  ※※※
  理性的说,欧洲诸强均有过暴力崛起的经历,所以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伴随着对这个区域的历史清算以及对于他们固有利益的争夺,他们也厌恶中国在非洲的出现使得这些历史上的真正殖民者失去了居高临下教导非洲人应该怎么做的“道德优势”。这种情绪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会突然消失,我们需要有长期应对的准备。(2008年4月8日)
  ※※※
  国际秩序因为中国的崛起而需要发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优势与劣势所在,扬长克短(注意不是避短),北京奥运会必定像小民从前评论中提到的那样,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见证我们的国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的巨大变化,标志这个伟大国家由任列强鱼肉(他们的炮舰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到为西方所恐惧的(他们只敢鼓动一小部分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对于我们进行示威抗议)一段伟大进程。2008年4月13日
  我们要塑造世界影响,首先就是要创造并维护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局面,我们解决好了国内问题,就是对全世界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好的国家实力证明,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的民族在汉、唐、明等朝代数次经历由盛转衰的过程,根本的原因都不是外敌入侵略,而是首先国家内部首先出现问题给了外部敌人以可乘之机,当我们强大的时候,我们的影响就会超过国界,当我们衰落的时候,外部的影响就会进入国内,这是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一点。
  多难兴邦,不经过灾难考验的国家是无法长久生存的,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汉与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持久的王朝,就都是多难之后兴起的王朝,我们今天就走在类似的路上,512大地震的确是一场大灾难,但是这样的灾难击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地震也许可以晃倒我们,但是我们不会一直倒下,我们会站起来,在坚强中继续前行。(2008年6月11日)
  ※※※
  在今天中国的国际政治中,最困扰中国的问题是与领土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英国人导演了藏南问题,美国人导演了台湾问题与钓鱼岛问题,而前苏联一手导演了蒙古从中国领土的分裂。我们当然有理由痛恨上述三国的行为,但是,我们必须也要弄清楚一个事实,这些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发生的本质原因不在于外界的鼓弄,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实力不足,这三个国家正是不同时期世界霸权国家的三个代表,而这三个地方也正是这些不希望中国强大的国家插入中国制约中国崛起的三个有效的楔子。(2008年11月25日)
  ※※※
  世界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提示我们,有两个环节无法绕过,一是拥有走向强大的正确方式,一是拥有保护强大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前者,改革开放是一个正确方式,问题是我们还不具备完全保护自己强大的能力,这方面俄罗斯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警示,尽管俄罗斯看似很强大,但是其命运是掌握在美国手里的,美国如果把油价压到40美元以下,俄罗斯会发现他们面临的头号问题将不是美国的压力,而是国内的动荡。(2008年12月5日)
  ※※※
  战争贯穿于人类的文明史,在人类进入到大同社会之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避免战争形式的出现,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在急速崛起的大国,与其它国家的矛盾必然会导致摩擦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战争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应该避免主动挑起战争,当然这种不挑战不代表不先发制人,我们应该将战争做为捍卫权利的手段,而不是作为解决复杂国际问题的常规选项,更不应该将战争作为转移国内矛盾焦点的选择,我们是贸易大国,人口众多,和平的环境对于中国很珍贵,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不要轻言战事,战事一起,普通民众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应该谨慎面对战争,不要轻言战争,不到最关键时候,不要挑起战争,这决不是惧怕战争,逃避战争,中国的利益只有一个,全体国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这个利益底线受到真正挑战时,我们拥有采取任何手段进行捍卫的权力。(2008年12月27日)
  (谁为谁狂整理于2011年1月13日)  ● 系列267:谁为谁狂关于大国崛起的评论汇总(2009-2010)【盘点】
    
  狂楼建于2007年,主题是关注球球时事,主线是关注中国崛起,谁为谁狂在狂楼共发表了200多篇超过80多万字的原创评论文章,其中很多都涉及到了对中国崛起这个现象的解读,在2011年伊始的时候,将过去几年里评论文章中的一些与大国崛起相关的评论汇总一下,是一种自我审视,也借此与大家进行交流,本篇汇总2009年至2010年。
  ※※※
  中国积极推动领土争议的解决,是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获得全球影响力的一个必然环节,因为存在太多的领土争议,中国就不可能在周边地区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盟友阵营,一个与周边国家充满领土争议的国家是不可能获得世界领袖地位的。(2009年1月2日)
  ※※※
  三亿美国人无法阻挡十三亿中国人前进的脚步,我们最大的对手是我们自己,缺乏足够公平的财富分配体制需要调整,缺乏足够力度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完善,无法更有效约束贪腐行为的政治体制需要改革,只有在这些问题上取得良好的进展,我们才可以战胜自己,而当我们战胜自己,就不会有其它任何力量可以阻碍我们到达胜利彼岸的脚步。(2009年3月13日)
  ※※※
  现在的中国的确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上,前面有三条路,三类人有三种不同的主张:一类人主张走〖回头路〗,夸大改革遇到的问题,否认改革取得的成果,要中国倒退回改革前的阶段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在他们眼里,三十年前的中国所走的那条路才是正确的;一类人主张走〖照抄路〗,贬低改革取得的成绩,夸大存在的不足,要求中国全盘照搬西方的制度来 “实现完美的发展”,只要中国“民主”了,“自由”了,中国就可以解决一切国内问题,中国的那些欧美竞争对手们就会“愉快的”接受中国崛起,中国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发展;一类人则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路〗,走继续改革开放之路,既不停止改革,也不照搬西方,借鉴西方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一个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2009年3月25日)
  ※※※
  与我们的邻国相比,虽然崛起都是由弱变强的过程,但是崛起的影响是不同的:日本是一只狼的崛起,日本从过去到现在,即便是最强大的时候,无论用强硬还是和平的手段,都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由日本主导的东亚秩序。中国不同,中国是一只龙的崛起,必然会在崛起的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中国将要改变的不只是整个东亚的局势,甚至会对整个世界格局带来更大的变化,为自己寻找到更多的发言权,中国的庞大与改革的坚定使得中国的崛起是一般的风浪无法阻挡的,一般的力量无法逆转的。
  可以判断,未来的崛起之路上,美国必然会采取更多敌视措施,中国对于和平崛起的方式选择不会在短期内做大的改变,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要使自己相信对手会乐于让我们有一个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中国必须要做最坏的准备,也只有打算了最坏的方面,我们才可以有效的应对各类骚扰与遏制,才可以为中国的崛起提供最有效的保障。(2009年3月30日)
  ※※※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世界范围内的大国用他们的崛起经历为今天的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他们提供的是一种不同于中国国情的崛起,他们的崛起更多是借助军事掠夺手段,借助经济垄断而获得的崛起,他们的崛起往往建立在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掠夺压榨上面,我们要借鉴他们在制度创新、军事技术、贸易经济、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有益之处,同时,我们更要向我们的历史寻找借鉴,寻找历史的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以人民的诉求的为最终落脚点,当历史机遇再一次被中华民族所把握的时候,中国将创造出一个更辉煌的中国时代。(2009年6月2日)
  ※※※
  中国的崛起是一种西方体系外的崛起,西方既担心中国崛起对本身利益的直接冲击,又担心中国崛起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效应导致它们要受到更多的冲击。中国崛起的两难选择:如果采用美国的模式,就是对美国的直接挑战;不用美国的模式,则是对美国的直接威胁。事实上,中国不可能采取美国的模式取得美国式的成功,所以,中国的崛起必然是中国模式的崛起,这必然意味着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中国无从躲避,中国只有承受住了这种压力获得成功,才可以证明中国崛起的真正生命力,以及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强大不是一夜间可以实现的,需要一个过程,而没落却有可能带有某种突然性,换个角度,再英明的决策也只能推动国家一步步强大,而失败的决策则可以导致一种突然的崩溃局面。(2009年6月15日)
  ※※※
  中国的崛起不是西方的崛起,中国可以借助西方的有益之处,中国更应该向自己的历史学习,尊重历史的规律,借鉴历史的经验,汲取历史的教训,能够给今天我们看待中国的崛起提供一点启发,能够让中国少走些弯路。(2009年7月4日)
  ※※※
  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强大的时候不嚣张,在衰败的时候不放弃,除了贪图安逸与陷入内争,没有人可以打败我们,没有人可拦住我们前进的道路,所以,我们需要自强,愤怒与抱怨是发泄不满的方式,不是强国的方式,我们需要付出建设性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实力争夺话语权,我们才有实力重整世界秩序,才有能力让那些做恶者以背后的支持者鼓动者获得最终的、最全面的惩罚与打击。(2009年7月9日)
  ※※※
  中国模式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模式。中国模式是借鉴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有益经验,将国家效率及市场调控的手段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国情之上,摸索出的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而不是通过对外非法掠夺现实财富增长、实现国家实力跃升的模式。中国模式是尊新中国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一种继承,纵观中国的强汉盛唐富宋,这些具有标本意义的民族辉煌历史都是依靠本国的资源与努力实现的,中国模式的一个标签是“和平崛起”,这说明今天以中国模式的崛起是以往民族盛兴历史的一种升级版本,具有历史烙印与时代特色。(2009年9月30日)
  ※※※
  美国做世界领袖时,是三亿人做六十亿的领袖,自然缺乏底气,只能采取把水弄混,拉一部分打一部分的方式,细数西方列强,基本都是这样做的,他们这样做的后果,短时间内维持了其统治地位,却给世界留下了纷争的隐患,我们看今天世界上的多数冲突,几乎都是这些国家在强大时代埋下的引子。对于中国而言,为什么会提出和平崛起,主张和谐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十四亿人口作为伟大后盾,中国在主张国家的权利声张时有十足的底气,同时,因为中国也会因为自身的规模而不会采取极端路线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假如有一天中国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世界多数国家会发现,这是一个绝对比史上任何国家都适合做世界领袖的国家。(2009年10月15日)
  ※※※
  总结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共识,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统一,包括国土的统一、思想的统一、经济市场的统一、体制的统一,这些国家无一不是在内部统一的基础上向外扩张;一是创新,比如,葡萄牙、西班牙在航海与贸易上的创新,荷兰的贸易、金融创新,美英的制度、技术、经济创新。(2009年10月25日)
  ※※※
  德日是美国的盟友,它们采用的是美国的模式,它们的崛起只是在美国体制内的经济崛起,而不是政治崛起,不会冲击美国营造的国际体系,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美国的力量,而中国的崛起则不同,中国拥有灿烂的历史,巨大的国家规模,中国的崛起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在崛起,这种崛起带着鲜明的中国烙印,中国崛起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就必然要求改变现有的美国秩序,中国的发展为全球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美国的路径选择,这就对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来遏制中国、迟滞中国。(2010年1月12日)
  ※※※
  在一个秩序下面,如果每个参与方的力量是相对稳定平衡的,那么,这个秩序就是稳定的,如果参与方的力量都不变化,或者同步增长,或者同步减弱,总体上的秩序不会有大的变化,而现在的世界秩序所面临的情况显然并非这样,中美两个参与方是两个巨大的变量,都在发生变化,中国在变强,美国在变弱,这二者一起发生时,美国就有双倍的被超越压力,自然会有焦虑感,即便美国完全走出此次危机的影响,重新实现正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其相对优势仍是在减弱的,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必然要采取更多措施遏制中国以维持现有的符合其利益的秩序。
  可以这样说,美国所主导的全球秩序是一个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少数国家对多数国家指手划脚的秩序,少数决定多数,这恰好是对美国所倡导民主体系的最大讽刺,美欧加起来不过数亿人口,却在不停的要求数十亿人按照它们的意愿行事,而中国的崛起将改变这种局面,西方曾经用在全世界范围内强行推行自由贸易的方式实现更多利益,现在它们先面临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要求自由贸易的挑战,接下来还要面临着占人口多数与国家数量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要求更大政治话语权的挑战。
  中国要尽可能创造适合继续发展的内外环境,努力解决国内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大国崛起既无从谈起,也无从证明,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崛起在国内一片烂摊子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国家的崛起不能建立在更好维护国家利益更多提供民生福利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崛起就是在自掘坟墓。(2010年1月18日)
  ※※※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始终不放弃冷战心态,采取种种手段遏制中国,既有军事方面的硬性遏制,又有舆论方面的软性遏制,总之,美国是不择手段的。事实上,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秩序是一个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少数国家对多数国家指手划脚的秩序,美国不过数亿人口,却在不停的要求数十亿人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少数决定多数,这恰好是对美国所倡导的“民主”体系的最大讽刺,但是,奉行双重标准的美国显然不会对此有什么心理压力。(2010年2月2日)
  ※※※
  谁为谁狂眼里的中国模式,就是用偏左的意识形态团结组织国民,用偏右的经济路线增加国家财富,用中庸的文化传统来加强国民的思想认同感,一方面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一方面大搞市场经济,一方面大力弘扬中华文明的精髓,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精华之所在。中国能够把中华传统(中庸的思想文化体系、开明的政治威权主义)、社会主义(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各自优势之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中国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中国的发展与崛起,诠释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模式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不必标上姓资或姓社的西方理论标签,中国模式走的就是中国式的道路,中国创立的是借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益经验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的主体是中国传统精华一面的延续与发展,而非某一种西方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完全重现。(2010年3月18日)
  ※※※
  对于中国来说,崛起的中国必然不会满足于被困在两个岛链之内的现实,中国需要突破,而这种突破就必然要打破美国对东亚及西太洋地区的控制,可以这样说,中国要争取多少的海权,基本上就必须要美国让出多少的海权,中国没有可能从别国获得,中美也不可能共享,不过,中国清楚自己的份量,在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与美国全面对抗显然并不合时宜,但是,这不代表中国就需要继续全面隐忍,中国需要有所突破,而中国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在维护本国的核心区域利益,这些海洋上的区域包括黄海、东海、南海及周边地带,中国要获得与国力相符合的海权,首先要先保障在这些核心区域的海上控制权。(2010年7月10日)
  ※※※
  回顾历史,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大国能够崛起在一片和风细雨当中,今天的中国也是如此,大国崛起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文尔雅,固然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中国不一定需要动用大规模战争的手段来维护本方本应有的利益,但是,在崛起的进程当中,必然会经历种种来自外部的强烈干扰,中国也必然要采取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和谐的举措。
  面对中国的崛起以及自身的下滑,美国的失措及剧烈反应是可见的:一方面,中国要求改变秩序,无论这要求是多么符合现实状况,都必然引起既得利益者美国的强烈的反对;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可以打的牌实在不多,中国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些国家与中国贸易额往往都超过了与美国的贸易额,东亚的多数国家都把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市场上,美国想要联合这些国家来共同遏制中国显然有着巨大难度。(2010年8月30日)
  ※※※
  在中美大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原有的平衡开始被打破,中方不甘于被围困,美方不甘于从既得利益上退缩,中间各方力量也都充满不安,都在寻找新的平衡点,在新的东北亚秩序重塑成型的过程当中,就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出现一些局部的摩擦,虽然这些摩擦不一定是我们愿意面对的,但是却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对于中国来说,应该坚信这样一点,如果能够保持我们的继续发展,这些问题就只是成长的烦恼。在中国崛起的路上,美国人在不停的给中国下拌脚石,对于中国来说,则要努力寻找把这些拌脚石变成垫脚石的可能。(2010年12月6日)
  (谁为谁狂整理于2011年1月13日)  系列273:对于某教授被自杀一事的两个看法【短评】
  
   最近关于某城市某大学某教授的自杀一事传得纷纷扬扬(请原谅我用某来代替他的名子,因为我怕玷污汉字),我的第一反应,这应该是一种被自杀,网上一查证,果然如此,这个人太招网民恨了,所以被自杀也是必然的,谁为谁狂也想对这件事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很短,两条:
  第一、某教授的问题,绝不是他一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问题。这几年里,因为评论国际时事,我接触了太多这类的观点,这类人绝大多数也不是想要卖国的人,但是却往往干着“吃里扒外”的事。往往生活在北上广这样的精英城市,往往具备硕士博士等高等学历,往往具备国外学习生活经历,往往工作在知名大学及研究所这样的体制内单位,往往是研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往往发布出一些祸国殃民的观点,是这个群体的共同标签。这类人因为接触到了国外强大的地方,所以就容易忽略中国的现实,就认为中国应该向强者不加条件的妥协,进行不加判断的学习,所以,这群人始终是主张“全盘洋化”的主力,因为他们是与西方距离最近的中国人,如果中国全盘西化,他们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这就是他们的原动力。在他们眼里,自己是精英人士,理应获得更多利益,至于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民族利益?已经被个人的现实利益完全模糊了。
  第二、某教授的问题,绝不只是学术的水准问题,更是做人的品质问题。如果他是历史学者,是领土问题研究专家,他能通过现有的证据,通过大家认可的论证方式得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判断,无论是属于中国的,还是不属于中国的,这都是学术范围的论证,谁为谁狂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会尊重他的研究,不过,他并不是这样做的。在日本,以井上清为代表的多名日本教授通过多种论证的方式认为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领土,这就是一种学术层面的讨论。某城市某大学的某教授却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领土争议对于中日关系大局有影响,所以就要放弃,这是正常的学术观点吗?美国人认为中国不应该造航母,是不是中国就不造了?美国不愿意中国冲出第二岛链,是不是中国海军就要只做近海海军?某教授这种人往往以学术的名义夹带了太多个人的私货,担心国家利益受损是假,害怕个人的利益受损是真。他担心孙海英夫妇的爱国行为给未来的中日谈判增加障碍之前,为什么不去问问早就那样做了的日本人为什么不担心给中日关系大局造成影响?某教授这种人,吃着中国人的粮食,却把屁股坐在日本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中国有这种鼠目寸光、追逐蝇头小利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真是家门不幸。(2011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