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电子厂招聘:“中国”的身份危机与历史解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38:34
dr.bear的博客 学习自然,研究自己,创新世界。
  • 博客
  • 相册
  • 报栏
  • 左邻右舍
  • 留言
.cc {clear:both;display:block;padding:0 0 15px;text-align:center;white-space:pre-wrap;line-height:150%;}.ll {padding:0 16px 16px 0;float:left;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white-space:pre-wrap;line-height:150%;}.rr {padding:0 16px 16px 0;float:right;white-space:pre-wrap;line-height:150%;}.insertpictext {text-align: center;}

“中国”的身份危机与历史解题

2011-02-06 00:54:27

归档在 谈中华文化 | 浏览 4383 次 | 评论 10 条

时下,“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已多有议论,有关“经验是什么”、“模式是什么”的争鸣蔚为大观,围绕着中国有何特殊性有何普遍性,各门各派聚讼不休。“中国是什么”?史学家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一书,就是要从历史中发掘答案。

“中国”的身份危机

“我”是谁?关于中国的反思,古已有之,而“我者”之确认,往往需要外在的“他者”作为参照。如果说儒家长期以来的“内华夏、外诸夷”的夷夏之辨为过去提供了有效的“中国”认识,那么历经一百七十余年的欧风美雨后,“中国”身份再次模糊起来,我们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身份困扰。

今日之身份危机固然没有鸦片战争后“亡国亡种”乃至被“开除球籍”般严峻,但于我们安身立命需要的迫切性依旧不减。亨廷顿说,非西方国家要成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推进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西方化,抛下自身传统模仿西方,努力向西方看齐;一旦在第一阶段里很好地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后,这些非西方国家又会强烈地回归传统,即过渡到第二阶段的“去西方化”和复兴“本土文化”中去。愈来愈多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处于两个阶段交接时期,官方文件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知识分子呼吁社会科学“中国化”,普通大众已经平常看待舶来之物,海外人士也努力调整心态重新审视中国。于是,“天下观念”、“朝贡体系”在讨论国际关系时不断被重提,“文明―国家”图式被想象成与“民族―国家”相对,“天人合一”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冲突的良方。

只是往者不可及、他者犹难追,先哲的旧思想尚未创造出合宜的新形式,外来的新思想也没完全被吸收内化,“当代中国”成了一个非古非西的观念,既无法用超国家体系的文明体来概括,也不能以民族自决的主权国家来描述,它所呈现出来的还主要是基于近代独立富强要求的政治共同体。

“中国”的历史解题

许倬云先生说过,“历史的演变未必有任何天定的规律,却仍有若干找寻的轨迹”,“以史为鉴”之要义就在于认清自己,它也是治疗集体健忘症的药方。如果我们暂且抛开现世的纷扰而进入长时段的观测,“中国”在不断变动的内外分际中依稀可辨,“我者”总在众多的“他者”间显现,并且一脉相承。

在许倬云的历史叙事中,“中国”是以文化为内核,以亲缘团体、精细农业与文官制度为三原色,又如有机体一般沿着“接触→冲突→交流→适应→整合”五阶段循环演进。“中国”这个“我者”靠着连绵不绝地吸纳“他者”,才会像梁启超所言,从上古的“中原之中国”扩大到战国时期的“中国之中国”,再到秦汉之后的“东亚之中国”,直至乾隆以降的“世界之中国”。各种文化间即便有政治与经济上的对立与斗争,也抵挡不了因频繁接触而引发的交流与融合。许倬云正是按照历史中的我他互动思路,重新勾勒了“中国”主体的轮廓。

先看文化之间的“我者”与“他者”。至史前时代起,华夏就不是“中国”之惟一,其与夷狄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转化,蛮可化华,华亦可变蛮。殷商是诸夏的“他者”,“楚秦吴越”是周人之“他者”,它们又先后融入中原,成为华夏文明的一员。秦汉是“中国”主体形成时期,隋唐则在一波长达三百年的我他大混合之后,成为“中国”之集大成者。自宋代以后,“中国”开始偏重内向凝聚,无法像往前那般开张堂皇。普世性的“天下”观念在汉唐时期或可有较具体意义,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仅为亚洲诸文化之一,“天朝上国”理想孕育的只是列国体制下的国族认同。及至近代经过八个项目的改辙转舵,“中国”看上去已是面目全非,以至于要问“原来的‘中国’是否还存在?”

再看文化之内的“我者”与“他者”。即便是大一统时期,“中国”文化亦可按照中央与地方、上层与下层、正统与异端等方式分出异质性的“我者”与“他者”。许倬云认为,佛教传入前“中国”文化体系以儒家为主,佛教进入之后转为多元。陈寅恪先生曾言,“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现有伊斯兰文化、蒙藏文化等诸多“他者”同列“中国”之内,我他之分更是无法一言以蔽之了。在许倬云看来,无论文化之间的“他者”,还是文化之内的“他者”,其最后都进入“中国”之内,老树开新花,熔铸出下一阶段的“我者”,此亦即每一时期我们所要寻找的“中国是什么”。

许倬云好以江河汇流来比喻文化之融合,对“我者”之“中国”持续接纳“他者”的能力赞誉有加,认为“中国”文化之要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而是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这也正是其如此推崇儒家思想之所在。然而许先生并非意在为保守主义张目。作为一名“学术界的世界公民”,他追求于这种文化上的包容性,在自身文化与西方文化双双陷入僵化之期,试图为解决当前此起彼伏的“文化冲突”提供历史借鉴,而当前之要务,是文化大中国理念与人文普世价值的重建,以使中国“融入世界未来的共同文化,使其内涵更丰富,更开阔。”

这一点,或可以我与网友在文化史考:从夏代疆域,到“现代羌人”的对话来佐证。

蚊子点蚊香[2010-05-05 10:25:35 PM] 1995年历史,考古,天文等专家学者达200人搞了一个"断代工程"到2000年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应该最有权威性!

dr.bear [2010-05-06 12:55:44 12:55:44 PM]断代工程不过是新的学术整理,我老师是参与者之一,我也是关注者之一。但在政治文化和近代错误传播的强势下,所谓最有权威性是个伪命题!至少在国际上。如,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等等。而且,最后公开的版本,可以说仍然是“比神话还神话,比戏说还戏说”?本文已隐晦地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你的说明,让我想到一则趣事,在美学术会上,某知名学者也如此,我当时就不客气说,我们之间就不必如此了吧?他笑了!可见,宣传与学问不是一回事,中国近代解读历史有太多为民族团结的功利东西,学术上不值一驳,也驳不得,至少在国内。

dr.bear [2010-05-08 02:38:42 PM] 又及,对于所谓权威性!两弹元勋周光召曾对中国自然科学界提出批评,他说有两个是致命的,一个是剽窃造假,一个是无法交流。社会科学界的问题也一样,无法交流现在是普遍现象,这比剽窃造假危害更大?

比如,炎帝与黄帝并非一个时代?

据《史记》记载,黄帝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曾经先后打了几仗,炎帝被黄帝征服,而后,黄帝又擒杀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

对于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古书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如《国语》云:“少典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

但是,从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处了解到《史记索隐》指出:“少典,是诸侯国号,非人名。……炎、黄二帝虽则相承,但根据《帝王代(世)纪》记载,中间相隔八帝,五百多年,如果少典是他们父名,那么岂不是黄帝经五百多年后取代炎帝成为天子?那他的寿命也太长了!”

李学勤认为:第一,少典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方国部族的称号,炎帝、黄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来。第二,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早于黄帝,其间共历八世。

李学勤先生认为,古史传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表现了中华文明萌芽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而《史记》沿用的是《大戴礼记》所收《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本纪》记载的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而且,以炎黄二帝的传说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说法。很明显,这指出了炎帝和黄帝兴衰上的先后列序。

另外,根据南京市六合区文物保管所所长蔡明义的研究,黄帝是南京六合人的女婿,考证黄帝的岳父敕封六合方山的课题,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少典,是少典氏部落的人,太昊伏羲氏(伏羲、燧人、神农为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三皇)的后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6000年前生活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省东部)境内,其部落后裔东徙姜水(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一带定居,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后代即为黄帝轩辕氏。姜雷是炎帝第11世孙,因此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之间相差11世。炎帝早于黄帝,其间共历八世,五百多年。(参考:中国人到底是熊还是龙的传人?

参阅:“中国”是一个文化,却假装是一个国家?

为何中国“汉族”,在DNA检测下不复存在

中华五千年文明,其实是近代真实的谎言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人”终极价值

中国人没有教养源于没有文化

“中华”“中国”考

 

6上一篇 << 兔国、兔年及兔斯基主义的随想      下一篇 >> 美国革命合法性来源:无代表权需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