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工业园区公安局:从林黛玉“裸死”说开去 探秘中国古代丧葬礼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40:20

       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在各地播出后,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昨天又因为林黛玉“裸死”的场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林黛玉会赤身裸体躺在床上,尸体任贾母等人观瞻,有人给出的解释是,紫鹃正在给林黛玉擦洗身体,洗到一半的时候贾母来了,便退到了一边,所以黛玉会赤身裸体的躺在床上,露出白花花的胸和腿,但到底是不是呢?

        小编在这里整理出了一些古代丧葬的习俗,供读者参考。

  我们的先民对于死的观念是很质朴的,这一点从“死”字本身可见一斑。《说文》:“死,澌也。人所离也,从步从人。”段玉裁注:“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步入。”死的甲骨文字形为,左边是残骨之形,右边是一个人在凭吊。可见,古人已经意识到死是生命的终结,出于对死者的爱或者尊重。埋葬凭吊死者的习俗由来已久。一些古文字为我们保留了古代丧葬习俗的特点及其沿革轨迹。

 

 

“苇”(吊)、 “葬”与原始的野葬习俗

 

  作为一种民俗现象,丧葬习俗的形成取决于该民族所处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上古野蛮时代,人们通常将死者的尸体弃置野外,野葬成为上古社会最原始的丧葬习俗。“弔”(吊)、“葬”反映了这一习俗。《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從人持弓敺禽也。”弔的甲骨文字形为,人身上佩戴弓箭之形。上古时候,人死之后抛尸于野,用薪草覆盖尸体。因为野外野兽出没,所以送葬的人要佩戴弓箭,随时准备射杀袭击人的野兽。凭吊结束后,送葬的人返回。死者的遗体则任凭野兽叼食。这种处理尸体的方法,就是野葬。《说文》:“葬,藏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葬的甲骨文字形为,像人身上覆盖着柴草之形。葬的目的就是掩藏尸体。和“弔”反映的情形类似,野葬没有葬具(棺材)和墓穴,也没有随葬品和丧葬仪式,这反映出上古社会人们对尸体处理方式的随意性。 【阅读词条:天葬

  古代典籍中也有这一习俗的记载。《易经·系辞》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 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孟子·滕文公上》:“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这些记载都说明野葬习俗的存在。“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相传到黄帝时开始使用棺椁。将遗体深埋。让逝者“入土为安”的习俗已见端倪,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关阅读:大曝光:曹操脸被砍遗体遭拖行

 

 

墓、坟、茔、棺、椁、饭、含、殡、敛与土葬习俗

 

  随着人类情感意识的增强和灵魂不死观念的产生,土葬逐渐替代野葬。成为农耕社会最正统的葬法。也是中国人“入土为安”丧葬习俗的源头。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先民对土地有着深切的依恋。生于斯长于斯,死后也要安于斯,人土便是灵魂最终的归宿。一些汉字清晰的保留了这种习俗特征。

  1、墓、坟、茔

   坟墓是土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坟墓被看做人生的最后归宿,汉字中“墓”、“坟”、“茔”三个字,反映了这一习俗。《说文》“墓,墓丘也。从土莫声。”“坟,墓也。从土贲声。”“茔,墓地。从土营省,亦声。”从字形分析,三字都与土葬有关。《礼记·檀弓》记载:“孔子曰:‘古者墓而不坟。”’可见,虽然都指墓穴,“墓”、“坟”是有所区别的。“土之高者日坟,葬而无坟谓之墓。”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墓而不坟”的,墓而坟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的。《札记·檀弓》记载了孔子寻找父亲墓地的故事,孔子幼年丧父,长大后想去祭奠父亲,却找不到墓地,后费尽周折才找到。为了便于日后祭奠,他就在父亲的墓上培土垒坟并种树作为标志。到了汉代,坟和墓已经没有分别了。【相关阅读:孙中山陵寝设计背后秘密相关阅读:清明话题:殡葬价格上涨为何这么快

  2、棺、椁、饭、含

   随着土葬习俗的兴起,人们开始对葬具、随葬品有所需要,“棺”、 “椁”、“饭”、“含”几个字记录了这种习俗。棺椁,指装殓尸体的器具。内棺称作棺,套棺(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称作椁。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记载:“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椁、绞衾、圹袭之度。”可见古代棺椁是用来显示死者身份地位的。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丧葬习俗已经带上了一层政治色彩。饭、含也是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即将米、贝、珠、玉等物放入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称为饭。放入珠、玉称为含。饭含的作用在于“实亲口”,“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何休注)是生人尽孝道而已。 阅读词条:棺椁】【相关阅读:古代尸体防腐八大秘籍

3、殓(敛)、殡

   土葬习俗中,殓和殡是死者安葬前的两个重要环节。《说文》:“敛,收也。从攴僉声。”后来用殓替代了敛。人死后首先要入殓,即为死者清洗身体,放入饭含,最后放入棺材。这一习俗至今还保留在各地的丧葬习俗中。尸体入殓后至下葬前要停放一段时间,称之为“殡”。《说文》:“尸在棺,将遥葬柩。”我国古代,从 “殡”到“葬”时间按照等级和身份的高低有严格的区分。现在的丧葬民俗中多为三五天。【阅读词条:殓】【相关阅读:豪华神秘的地下宫殿 世界十大古墓秘闻】

 

 

殉、俑、偶与殉葬习俗

 

  殉葬习俗起源较早,在我国古代延续了很长时间。“殉,用人送死也。”(《玉篇》)即以活人殉葬。考古和文献资料表明,人殉制度在商代已经盛行,晚商时期的贵族和商王的大型墓葬的殉人可达百人之多。秦汉以后代之以偶和俑。俑,是古代用来陪葬的塑像。主要是陶瓷、泥土或木质作成人的形像。以偶俑殉葬是人殉的延伸和进化。

  关于殉葬习俗,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左传·文公六年》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铖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诗经·黄鸟》以写实的手法记载了这次人殉事件,控诉了其残酷性。孔子对这种殉葬习俗极为愤怒,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即便用偶俑殉葬,孔子都极力反对。 【读词条:殉葬

  从本质上讲,丧葬习俗的沿留。反映出人们追求未来幸福的理念。“慎终追远”,善待生者,追念亡人,保留我们丧葬习俗中善良纯朴的一面, 剔除其丑陋糟粕的一面。这才是我们对待古老习俗的应有态度。 【相关阅读:残忍到极点 朱元璋陪葬妃子究竟怎么死的?】

 

 

触碰尸体就是惨毒虐待

 

        另外,对于笃信佛法的人家来说,人死之后还有一套需要遵循的礼仪。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换衣、化装等,也有少数人16小时后才会完全离开...

  人去世后全身冰冷,但唯独有一个地方发热,8-16小时神识离开躯体后可触摸判断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

  脚心发热:地狱   膝盖发热:畜生   腹部发热:鬼道(人死后大部分腹部发热)   胸口发热:人道   眉心发热:天道   此为五道,因阿修罗五道皆含有,共称六道。   顶门发热: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瑞相:身体柔软如棉、头顶门发热、面色红润、散发檀香(此香非人间那种,但可清楚闻到),火化后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相关阅读:十八层地狱层层详解

  病人临终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相对而视,以免病人生起爱恋之情。如家人信佛,念佛时切不可带著哭泣的音调,以免病人引起悲伤之心,而失去正念也。家属万万不可哭泣,致增情爱牵连烦恼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堕恶趣,岂不贻误往生大事么!病人临终前后,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则病人易失正念,会堕三恶道的。

 

 

组图详解地狱

 

 

          病者气绝之后,以神识尚未离去,仍然是有知觉的。须经过一段时间,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寿、暖、识都离开了身体,方算死亡。在气绝之后,神识未去之前,心灵正是很痛苦的时刻。且有因感伤往事而流泪的,亦有因贪恋世间情爱子孙财宝而难割难舍的,或有因心愿未了竟遽然离世而悲伤苦恼的,复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故此时此刻,正是悲苦交集。若又被搬动,又闻哭声,岂不更使将去未去的心灵,受极大的刺激,生者能这样忍心害理吗?世人不知,认为气绝就是死亡,往往因这种误解而铸成大错,病者家属及孝顺子女,不可不知也。

  以一般错误举动来说,只要病人一断气,马上就悲哀啼哭,或抚搂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动强其正寝,或趁身体未冷先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强心针,或注射防腐剂,或方断气立即被送太平间,或当天被移殡仪馆。或更有两三天即行火葬者。这些残忍举动,对神识未去仍有知觉的病人,可算受尽惨毒虐待了。生者所行所为,实贻害临终人不浅,将使死者痛苦堕落,爱之反足以害之,这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