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方装饰城:名制·专业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1:14

什么是禅

  禅

  目录

  什么是禅

  禅的历史

  禅的内容

  禅的修法

  禅和老庄

  禅语数则

  电影:《禅》

  

  什么是禅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禅”是禅宗所传的禅,与六度中的“禅定”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与“禅”相联的有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法、禅风、禅机等由禅引伸出来的禅语,真是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式,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禅宗兴起之后,它所提倡的“禅”与原来的“禅观”或“禅定”虽有其相同的一面,更有其不同的一面,对于相同的一面就不去说它,那末不同的是什么呢?

  第一,禅宗的“禅”是一种认识。与其说它是六度中的“禅定度”,还不如说它是六度中的“智慧度”。

  第二,禅宗在方法上重视学人与其师的直接对话,以启发学人的智慧。

  第三,禅宗的目的第一步是开悟,认为只有“悟后起修”,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禅宗的修行是将日常生活与人心的净化紧密结合,认为“平常心是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随神做入世的事业。

  关于禅的种类,《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

  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什么是禅

  [禅] 佛教“禅那”的简称,巴利语 Jhāna 的音译。梵语是 Dhyāna。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

  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这就是禅,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

  一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百岁高龄的老赵州像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边走去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刚走到门口,赵州忽然又停止了脚步,扭头对禅僧说:“你看,老僧一把年纪了,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么一点小事,还必须亲自去,无法找到任何人代替。”

  禅僧恍然大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

  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禅的历史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可是,这些无数的文字般若,与禅宗的起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印度禅师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来,时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当达摩祖师见梁武帝时,梁武帝问他说:“我所做的这些佛教事业有无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劳,怎么会毫无功德?所以,他对达摩祖师的回答,并不满意。

  其实,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在禅的立场看,达摩祖师所说,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却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达摩乃转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是与开悟的道无关。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后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不准许,神光遂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腰。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允许入内。并问他:『汝究竟来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达摩喝道:“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这时居然说道:“吾与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是即正觉,就是佛道。若能会心,佛性当下开显。

  我们一般称达摩为中国禅宗始祖,而慧可就是二祖。

  后来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

  神秀博通三藏,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当时的人,莫不以其为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根性甚利,虽处南蛮犹獦獠之地,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

  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姓,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

    少林禅宗潘国静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于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于今天谁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而现代在少林寺众多的禅武修炼者当中,释延武,俗名,潘国静就是其中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人物,他参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 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

  禅的内容

  古今禅门公案皆为禅师考验或印证弟子悟道的对答,其实这种对答,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考试”。不同的是,它是随各人的根性与时间、地点而变化,它没有明确的划一标准答案,也不是从思考理解得来的。所以,如果不是禅门的师徒,有时候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而且,如果用常人的想法来推敲,往往会发觉“公案”之违背常理。

  禅是离语言对待的,是不可说的,一说即不中;可是,究竟真理固然如此,但对一般人如果不说,岂不是永远无门可入吗?所以,我们见到禅宗的语录居然也相当多,就是这个缘故。现在,我们就禅的内容特色列举几点,以为入门的契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禅门的风光。

  (一)禅与自我

  在佛教的其他宗派中,有些是依他力的辅助始得成佛,而禅宗则是完全靠自我的力量。如净土法门持诵佛号,密宗持诵真言,都是祈请诸佛加被,配合自力而后得度。在禅门里有一警语:“念佛一句,嗽口三天”!禅师们认为成佛见性是自家的事,靠别人帮忙不可能得道,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证。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具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宋朝时,大慧宗杲禅师要道谦外出参学,道谦不肯,后来宗元与他同往。宗元曾告诉他说,有五件事别人不能帮忙:走路、吃饭、饥、渴、排泄。

  有人问赵州禅师道:“怎样参禅才能悟道?”

  赵州禅师听后,站起来,说道:“我要去厕所小便。”

  赵州禅师走了两步,停下来,又说道:“你看这么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

  求法也如是,别人何尝帮得上忙?言下道谦恍然大悟。

  从前父子两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同往一个地方作案。到那个地方时,父亲故意把儿子关在人家衣橱内,随后就大喊捉贼,自个儿却逃走了。儿子在情急之下,乃伪装老鼠叫声,才骗走了那人家的主人,终于逃了出来。

  当他见着父亲的时候,一直不停地抱怨。

  父亲告诉他说,“这种功夫是在训练你的机智,看你的应变能力,偷的功夫,而这种应变的智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别人是没有办法帮得上忙的。”

  这一则故事,虽然不一定是实有其事,但正可以比喻禅门的教学态度。禅师们常常将其弟子逼到思想或意识领域的死角,然后要他们各觅生路。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能够冲破这一关,则呈现眼前的是一片海阔天空,成佛见性就在此一举。“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这种披荆斩棘的创发宏愿,在禅门中可说是教学的基本宗旨。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这是禅的最大特色。

  (二)禅与知识

  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也更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为邪知邪见所掌握,形成危害众生的工具。所以,禅首先要求追寻自我,其过程和手段,往往不顺人情,不合知识,违反常理。

  因为在禅师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红的,柳不一定是绿的,他们从否定的层次去认识更深的境界。他们不用口舌之争,超越语言,因而有更丰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在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著。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一个更真、更美、更善的心灵境界。禅语是不合逻辑的,但它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六祖曾说:我有一物,无头、无脸、无名、无字、此是何物?

  神会接口答道:此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

  六祖不以为然,明明告诉你无名无字,什么都不是,偏偏你又要指一个名字相(佛性)出来,这岂不是多余。禅的教学是绝对否定一般分别意识;不容许意识分别来参杂其中。

  在佛门中,被人们赞美为知识广博的智闲禅师在参访药山禅师时,药山问他:“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愕然不能回答,于是尽焚所藏经书,到南阳耕种。有一天,当他在耕地时,锄头碰到石头,铿然一声,而告顿悟。“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这就是药山不用知识来教授智闲的原因。他要让智闲放下一切知识文字的迷障,来返求自心。这种超然的教学,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这在一般知识界里,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这是禅的另一项特色。

  (三)禅与生活

  人整天忙碌,为的是生活,为的是图已此身的温饱,可是这个“身”是什么?

  禅师说:“拖着死尸的是谁?”

  这种问题,在一般人是不容易体认得到的,人们辛苦地奔波,饱暖之外,又要求种种物欲;物质可以丰富起生活,却也常会枯萎了心灵;口腹之欲满足了,却往往反而闭锁了本具的智慧。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推动着。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没有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以这一时代的人们,往往感觉到,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这是现时代的人类的悲剧。事实上,人们也逐渐地觉察到这一危机,也曾设想了许多补救的办法,社会哲学家,也提出了改良的方案,虽是改善了一部份,但对整个泛滥的洪流,似乎也无济于事。

  禅,这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类生活意志的萎靡。

  禅并不是弃置生活上的情趣,确切地说,它超越了这些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他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如有僧问道于赵州禅师,赵州回答他说:“吃茶去!”吃饭、洗钵、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何须另外用功?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凡圣相通的。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

  (四)禅与自然

  何谓禅?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机;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

  但是,今天的人类,与自然是站在对立地位的,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均衡,把自然生机摧残殆尽,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一切,都靠人为的障碍机械操纵,而告僵化、机械化。这样生活下去,怎能感到和谐,怎能不感到空虚,使精神烦忧而痛苦呢?“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它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他如天上的白云,让你飘流四方,任运逍遥。

  (五)禅与幽默

  悟道的禅师,不是我们想象中枯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而且更具幽默感。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然,因此,纵横上下,随机应化,象春风甘霖一般地滋润世间;有时具威严。有时也至为幽默,这正是禅门教化的特色。

  温州玄机比丘尼,参访雪峰禅师。雪峰问她:

  从何处来?

  从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

  如果日出,早这溶却雪峰。(这是说我若悟道,则盛名必将雪峰禅师掩盖,哪需来向你请教)

  雪峰又问:叫什么名字?

  玄机!

  日织几何?

  寸丝不挂!

  雪峰心想,你真有这个本事吗?随口说道:

  汝袈裟拖地了!

  这时玄机猛然回头,雪峰大笑说:

  好一个寸丝不挂!

  太监鱼朝恩,权震当朝,一日,问药山禅师:“《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请问什么是黑风?”

  禅师并未正面回答,只是不客气直呼:“鱼朝恩!你这呆子,问此何为?”鱼朝恩听了勃然变色,正要大怒,药山禅师笑道:“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了!”

  灵圳禅师参访归宗禅师,问道:“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不可语汝,汝不信;汝若信,过来吾告汝!”

  然后细声贴耳地告诉他:“汝即是!”

  这些弘化教导的手段是何等的幽默!

  学禅,要有悟性,要有灵巧,明白一点说,就是要有幽默感!古来的禅师,没有一个不是幽默大师,在幽默里,禅是多么活泼!禅是多么锐利!

  禅的修法

  以上仅是就禅的历史和禅的内容特色,向诸位作简单介绍,现在我再进一步来告诉各位禅是如何修法。

  古代禅师的棒喝,那是在教禅;禅者的扬眉瞬目,那也是论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在参禅,赵州八十行脚,这是在修禅;这些典型,都留给后人很大启示,现分叙几点,略加介绍。

  (一)提起疑情

  世界上的大部分宗教,最重视的是信仰,而且不可以用怀疑的态度去追觅教义,但是禅宗在入门时,首先须提起的便是疑情。尤其禅门,更是要有大疑,才能大悟,若是没有疑情,则等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绝不会有开悟的时候。“如何是祖师西来大意?”“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是谁?”……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学禅的人去找资料写论文,它只不过是要提起禅和子的疑情而已。

  (二)参究下去

  疑情起了以后,进一步要用心去修,所谓迷者枯坐,智者用心。用心是随时随地,用全副精神去参,并不是在打坐时才是用心参禅,这么追本溯源的疑下去,问下去,一直到打破沙锅问到底,则豁然大悟,这种开悟的境界能描述吗?很难。只能告诉大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三)身行力学

  本来禅是不可说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我今天在这里说了许多许多,已有画蛇添足之嫌,事实上,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生活上去实践,衣食住行处寻个着落。那么,一屈指,一拂袖,上座下座,无一不是禅,各位,若要再问什么是禅,我告诉你:“睡觉去!”懂不懂?不懂!不懂!参!

  禅和老庄

  胡适曾说:“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铃木大拙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证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他说:“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像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救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禅宗的形成最早是受到大乘佛学的推动,由于大乘佛学的推动使老庄的透彻见解,以禅的方式上获得了复兴和发展。Thomas Merton 曾说:“唐代的禅师才是真正继承了庄子思想影响的人。” 可以说,禅师们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庄的见地一致的,道德经的第一、二两章便说出了禅的形而上基础。至于禅和庄子的关系,铃木大拙分析得非常清楚,他说:“禅师的最明显的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是如出一辙的。” “坐忘”两字的原意,可以说是坐于忘,或沉入于忘的境界。这个忘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忘己和忘物。下面是庄子描写有关坐忘的故事:有一次,颜回告诉孔子说他的功夫大有进步,已忘了仁义,孔子认为他还不够深刻。过了几天,他告诉孔子说他已忘了礼乐,孔子仍然没有加以赞许。再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告诉孔子说他已“坐忘”了。这境界连孔子也有所不知,反问颜回,颜回解释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开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心斋”见于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和颜回的一段对话,据说颜回有一次要到卫国去游说,孔子浇了他一盆冷水,认为他还没有做到纯一不乱的境界,如果贸然去谏,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是颜回便向孔子请教方法,孔子告诉他要“心斋”说:“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心。” “朝彻”是道家修练的一种境界,庄子曾描写过一段有关朝彻的故事。有一次,有人问女偊,为什么他年纪那么大了,但容貌还是嫩得像小孩一样,女偊告诉他这是得了道的功效。那人又问女偊:他是否可以学道呢?女偊坦白的说他不是学道的材料;接着便把自己教学生卜梁倚的经过告诉他说:“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我们不能否认禅师们都是佛家,但他们对于老庄思想的偏爱,却影响了他们在佛学中选取了那些和老庄相似的旨趣,而作特殊的发展。

  禅语数则

  【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悟性如光】

  读佛经。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打破碗 】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惹尘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放下】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

  讲师:释果宁

  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大师弘法于海内外,广受欢迎。目前大师以弘扬佛法禅学为己任,旨在帮助大家认清自己和人性,解脱痛苦和纠缠,寻求人生的智慧。

  主要作品

  《禅—生命的和谐》

  内容大纲:

  果宁大师告诉我们,在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要再不断一味地喂养那个难以喂饱的头脑乃至欲望,要对我们的心灵加以重视,让我们的心灵不断净化,重新获得属于我们生命的那份和谐……

  第一讲: 理性、情感、本能三者在生命中的关系

  第二讲:禅----需要与欲望的区别

  需要是此时此刻的需求,是自然的需求;欲望就是你的欲念,向着未来在运动

  第三讲:禅----男人与女人的和谐关系

  “爱”是占有,“情”是享有

  第四讲:家庭和谐的要素

  “丈夫”:一丈以内是你的夫!女人应该多绐自己的男人一些空间…..

  第五讲:生命的和谐

  心灵是慈悲和爱的源泉

  第六讲:上善若水(一)

  水---可柔可刚;水---不变随缘

  第七讲:上善若水(二)

  水---居高居低皆平;水---无分别心

  第八讲:做好今天的你

  因是今天 果是明天

  第九讲:禅 修

  宽恕别人 善待自己

  第十讲:感恩之心

  常怀感恩之心 人生就快乐无比

  第十一讲:什么是禅?禅是什么?

  真正的善恶在你的心里,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在做这个事情很重要

  第十二讲:禅不是宗教 禅是生命的和谐

  心静则土静

  分集介绍:

  第一集:

  果宁曰:

  当你处在内外的冲突中,同时被撕得四分五裂,内心充满了压力、苦闷、 孤独 ,感到身心疲惫,难以承受时,.首先要弄清楚怎么迷失的,是如何被撕裂的,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说杀人的屠刀,而是指执着这个念头,一旦放下就能彻悟…...

  第二集:

  果宁曰:

  头脑是理性,要是过分的理性,缺乏心灵的感受和情爱,那么这种人是非常冷酷的……

  需要是此时此刻的需求,是自然的需求…..

  欲望就是你的欲念,向着未来在运动,这就是欲望….

  尚若我们生命的能量都被欲望所消耗掉了, 忽略了这个可以满足的东西,那么我们终究不会满足,只因欲望是无法满足的……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第三集

  果宁曰:

  现在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了,可见幸福的含义不是外面能拥有的,还是在于你心灵的感受…….

  古人的智慧:

  “男”=田+力:用力量去征服土地

  “安”=宀+女:房子里有个女人就安定了

  “家”=宀+豕:房子晨养头猪,就是家了

  “婚”=女+昏:男人遇到女人昏头了,就结婚了

  “情”=心+青:人只要时刻有情,就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

  果宁曰:

  “爱”是占有,“情”是享有,只要婚姻能够按照“情→爱→欲”的方向发展,那么家庭就会和谐美好……

  第四集 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古人的智慧:

  “丈夫”:一丈以内是你的夫!女人应该多绐自己的男人一些空间

  “妻子”:妻子像孩子,男人对待自己的女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果宁曰:

  你真的想找到那份和谐吗?夫妻之间真的要找到长久的恩爱吗?我们不但要理解到古人给我们的这些智慧,而且要从中去不断的感受,最终找到那个和谐的钥匙…….

  庭是这个社会组织的小单元,要是家庭和谐了,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

  知己就是智慧, 所以一个人想要拥有智慧,不但要拥有知识,更应强化对自我的认知。

  组建一个家庭或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把你的心性找到,看清楚自己……

  第五集:

  果宁曰:

  头脑 心灵、本能三者的相互包容相互接受,就产生了人的和谐。心灵是慈悲和爱的源泉……

  当一个人孤独,焦虑、无助时,不是别人忽略你,也不是社会抛弃你,而是你还没有绐自己的心灵找到家,即:宁静、安详、自在

  第六集:可柔可刚、不变随缘

  古人智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在禅者的眼中看来,每一个季节都非常的好,禅者懂得顺应,顺应自然、顺应天地的变化、顺应社会。。。。

  果宁曰:

  当你需要表达你的情爱的时候,需要表达你对他人的关怀的时候,你要柔情似水;当你要断掉自己邪恶的念头,或是一些举止的时候,要像种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把它冲洗干净…….

  水,因为它从来没有固执己见,它会顺应你,但是当它顺应你的同时,它却把你给改变了。

  仁者为什么没有敌人,并不是说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树立对手和敌人。

  倘若你还有对手,那只能说明你自己还有问题,还有障碍还没有超越……

  第七集 水,居高居低皆平 水,无分别心

  果宁曰:

  当你事业、人生处于处于一个比较成功的状态的时候,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我的这个成就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得意,而断送了自己…….

  当你事业平平,一事无成时,应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去看世界,要相信机遇对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要自卑,自信就是成功的保障。高低贵贱存在于自己的心灵……

  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安?因为我们分别,分别你我他,分别是好是坏,分别是得是失……

  第八集:因是今天 果是明天

  果宁曰:

  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来,未来还没有到来,是虚无缥缈的。在时间的长河中,唯有今天,唯有这个当下,是值得你好好去活的…….

  明天是因为今天才产生的,每一个明天都是因为今天变成的。所以明天的花朵开得怎么样,要看今天的根扎的怎么样,肥施的怎么样,才能看到明天那美丽鲜艳的花朵,那就是收获……

  万事万物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只是个有形的东西,那个有形下面的无形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世界的本源……

  第九集 宽恕别人 善待自己

  果宁曰:

  人生就像一幅油画,近看全是色块,但是远看却很美。这是由于有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当你隔得远再去看它,再去回味它,你会发现回味无穷……

  宽恕他人就是在善待自己,要懂得怎么样去求得觉悟,怎样打开你的心量,破除我执……

  第十集 常怀感恩之心 人生就快乐无比

  果宁曰:

  夫妻之间一定要相互感恩,哪怕对方在你饥饿的时候,只给你做了一次饭;在你寒冷的时候为你披过一次衣;在你病痛的时候, 为你递过一次药;在你无助的时候,曾牵着你的手给你过温暖和勇气。你都要身怀感恩,感恩你的另一半。因为夫妻之缘是一生当中最大的因缘…

  一个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珍惜自己的人,他就懂得怎样去爱别人,珍惜别人。爱从爱自己开始,爱是不能占有的……

  第十一集

  果宁曰:

  凡人与圣人的区别:圣人的心是能转境的,凡人的心则被境所转……

  改变一个人不是改变他的行为,而是要改变他的头脑

  真正的善恶在你的心里,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在做这个事情很重要…..

  果宁小故事:

  过去有个大文豪苏东坡特别好禅,又很喜欢跟一个名叫佛印的禅师斗智。有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诗请禅师欣赏,当禅师正在欣赏他所写的诗时,突然东坡先生发现有条狗正在咬骨头,苏东坡跑过去就把骨头从狗嘴里边抢出来,顺手扔在旁边的那条河里。狗马上冲过去,跳入河里继续去咬那个骨头。东坡拍一拍禅师的肩膀说:“狗咬河上(和尚)骨”。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佛印禅师面不改色,顺手就把他的诗扔在水里边说:“水漂东坡诗(尸)”,佛印禅师同样也哈哈大笑……

  第十二集:心静则土静

  果宁曰:

  人生有两个命,一个命就是生命,就是你的身体。你的身体灭了,这个命就没了。但是还有一个命不是身体的,是心灵的,是智慧的慧命,这个命不在这个生死之中。倘若你真的懂得禅修,你就能找到这个命……

  不要一生去获取那些都带不走的东西,我们可以去奋斗,去获取。但是不要把所有的生命能量,全耗到上面去了。留一点点给自己,这就是你善待自己的充分表现……

  《果宁话西游--禅悟人生》

  《果宁话西游--禅悟人生》各集主要内容:

  公元627年,玄奘师徒启程西行,踏上漫漫取经之路。途中历经磨难,终得真经...

  今天,让我们随着释果宁大师,穿越时空 ,漫话西游禅悟人生!

  第一集:唐僧师徒各自代表了儒、道、释思想的哪些含义

  一、《西游记》里面所表现的心性学思想,即儒、道、释三家的思想

  1、释(佛):西游代表走向西方,离苦得乐

  2、儒家:治世的思想,即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3、道家: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二、《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小龙马各代表着怎样的含义

  1、孙捂空--人的心

  2、猪八戒--人的情

  3、唐僧--人的身体

  4、沙和尚--人的本性

  5、小龙马--人的意志力

  第二集:心猿归正--心正齐天,心斜压山六贼无踪--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

  一、唐僧收服悟空(心猿),归正自己的七十二班变化的“心”

  二、孙悟空将六贼打杀

  1、六贼: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

  2、悟空杀六贼,代表要做大事,首先要用心来克服自己的六欲

  第三集:意马收缰--成大事之人,意志坚韧也悟空收八戒--成大事之人,要做到八戒

  一、唐僧收服小龙马,达到心意合一

  1、小龙马代表唐僧的意志力,此谓意马。

  2、我们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进的目标,才能专心专意的取得真经。此谓收缰

  3、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

  二、悟空收八戒

  1、猪八戒代表唐僧的习气和情欲,最终被悟空收服并另取名为“八戒”,意在人生的历程中要时刻用心来遵守人生的戒律,做到心与性的合诣,最终成就自己...

  第四集:本性现前--沙悟净,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份净土团队完成--心、性、情、意、身一个完美的团队的组成

  1、悟净代表我心乃净,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真性,倘若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能够保持那份真性,心地明亮的为人处事,那么真经将近在咫尺

  2、一个完美团队的组合:心、性、情、意、身合一。对于企业而言,唐僧师徒等人的组合,也不失一个好的团队:唐僧代表董事长;孙悟空代表总经理;猪八戒代表销售、公关;沙僧代表人事、财务;小龙马则代表企业的龙马精神...

  第五集:三打白骨精--断掉情、爱、欲葆赤子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一、三打白骨精

  1、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了唐僧的情、爱、欲

  2、代表唐僧心的悟空将它们全部打死,说明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爱、欲,不要让其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

  二、葆赤子之心

  1、赤子在《西游记》中指的是红孩儿,在现实生活中则代表的是每个人的那份童心。一旦人生的路上遇到了适,那么我们一定要认清现实,要顺应事态,千成不要动被自己的“三昧真火”烧毁了

  2、亲子之道--要成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融合到一起来教育孩子,帮其保住那份童心

  第六集:真假猴王--自己的真心与假心

  一、真假猴王

  1、真假猴王指的就是自己的真心和假心,真心一失,假心就起,所谓恶从心起。这也就引出了唐僧取经路上的又一劫难

  2、这个故事所揭示出来的道理是一定要为了自我而活,要对自己真实,不要被所谓的虚荣心害了。只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才能助我们战胜一切障碍...

  第七集:除蜘蛛精--断灭七情喜、怒、忧、惧、爱、恶、欲除却众心--人生成功的关键就是一心一意

  一、断灭七情

  1、《西游记》中的七个蜘蛛精指的就是七情,即:喜、怒、忧、惧、爱、恶、欲

  2、这个故事绐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做任何事都要身心合一,不要像蜘蛛一样左牵右挂...

  二、除确众心

  1、《西游记》中众心指的是唐僧取经到时遇难比丘国,国王受妖精蛊惑要唐僧的心来做药引子,结果被悟空打杀。。

  2、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心一意

  第八集:九思成圣(上)--视、耳、色、貌、言、事、疑各自所思

  九思指的是唐僧师徒将到佛国时遇到的九头师

  1、视思明:当我们看事物时,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

  2、耳思聪:如果我们能管住我们的耳朵,辨别出真假是非,那我们将不再被外物所伤

  3、色思温:色代表情绪,温代表喜怒哀乐皆不发。成大事,情绪控制要达到喜怒哀乐皆不发

  4、貌思恭:貌代表形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应有一份恭敬心去对待

  5、言思忠:言代表言语。此句意为不说谎话

  6、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应全心全意的去做

  7、疑思问:“君子不耻下问”就为此理

  第九集:九思成圣(下)--忿、见各自所思

  1、忿思难:忿代表忿忿不平;当我们遇到别人对自己发火时,换位思考一下他的难处,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见得思义:君子看到的都是义,小人看到的都是利。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3、道(仙):人+山,所以道家倡导的是就不食人间烟火,脱离现实

  儒:人+需,人所需要的,是现实。是治世的思想

  佛:人+弗,有和无的概念

  第十集:即心即佛--历经艰险,终得真经

  当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克服了自身的种种习气,终于成佛了

  1、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只要懂得约束自己,终可成圣...

  2、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用以警示大家,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终得真经

  3、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因为至终未戒掉吃欲,所以最终吸被封为使者

  4、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因沙和尚代表人的本性,像金一样真贵,所以被封为金身罗汉

  5、小龙马被封为天龙八部护法,小龙马代表人的意念,我们要时刻捍卫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为天龙八部护法

  《果宁话西游》内容介绍:

  第一讲:唐僧师徒各自代表了儒、道、释思想的哪些含义

  第二讲:心猿归正---心正齐天,心斜压山

  六贼无踪---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

  第三讲:意马收缰---成大事之人,意志坚韧也

  悟空收八戒---成大事之人,要做到八戒

  第四讲:本性现前---沙悟净,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份净土

  团队完成---心、性、情、意、身一个完美的团队的组成

  第五讲:三打白骨精---断掉情、爱、欲

  葆赤子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第六讲:真假猴王---自己的真心与假心

  第七讲:除蜘蛛精---断灭七情喜、怒、忧、惧、爱、恶、欲

  除却众心---人生成功的关键就是一心一意

  第八讲:九思成圣(上)----视、耳、色、貌、言、事、疑各自所思

  第九讲:九思成圣(下)----忿、见各自所思

  第十讲:即心即佛—历经艰险,终得真经

  [编辑本段]

  电影:《禅》

    禅中文片名:禅

  英文片名:Zen

  原文片名:Zen

  国家地区:日本首映网

  影片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9年01月10日

  导演:高桥伴明

  主演:中村勘太郎

  剧情

  2009年初值得期待的高桥伴明新作。

  什么是禅

  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义译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禅,也是“禅定”的略称。“禅定”一语是梵语“禅那”的略称“禅”和梵语“三摩地”意译(略译“三昧”)的“定”的梵汉结合而成。“禅”是汉语中的外来语。禅那和三摩地都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术语。禅定还有瑜珈、止观等异称。  

      由禅引申出来相关联的禅语是很多的,诸如: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风、禅机、禅悟,以至禅诗、禅画,等等。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法,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的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关于禅,历代禅师和古今研究禅的学者有关论述很多。很多论述对现今修习者的心理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感染力。  

      台湾耕云先生讲禅是“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是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而非舍弃正念、正思维、无相,并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牵制。无住,是不让心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而产生执着,念起即觉,觉之即忘,活泼无染。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禅宗六祖如是说。  

      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禅是一种“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的内容,则是很难用言语文字表达的,必须亲身去体证。  

      对于没有修过禅的人,很难理解禅的内容,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椰子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椰子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  

      对于尚未进入禅门的人,禅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东西,也无法依靠语言文字的说明来了解它。但语言文字却能引导或指示初学者如何去亲自体验它。因为禅的经验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靠自己品味。

  

  什么是禅?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

  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这就是禅,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

   

  一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百廿高龄的老赵州像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走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刚走到门口,赵州忽然又停止了脚步,扭头对禅僧说:“你看,老僧一把年纪了,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么一点小事,还必须亲自去,无法找到任何人代替。”

  禅僧恍然大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

   

  唐肃宗问慧忠国师:“你跟随六祖慧能学到了什么禅法?”

  慧忠指着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云说:“陛下,您看空中那片白云,是钉着的呢,还是挂着的呢?”

  云,因其没有挂碍,没有羁绊,所以能够自由舒卷,任意飘游,随时变化。同样,禅无定法,因此而自由,而活泼,而生动;禅者的生活洒脱,逍遥,自在。

   

  黄檗禅师对祖师爷马祖道一的禅风十分敬佩,师父百丈怀海问他是否要继承马祖?黄檗大摇其头:“我若继承马祖,会葬送我的儿孙!”

  对于这样欺师灭祖的话语,百丈却大加赞赏:“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黄檗故意用一个无理的问题勘验师父。

  百丈招招手,说:“你走近一些,我来告诉你。”

  黄檗那样问话,是要挨师父的巴掌的。然而,他却一个箭步过去,反而闪电似的给了百丈一个响亮的耳光!

  更奇怪的是,百丈不但不恼,反而拍掌大笑:“莫道胡须赤,更有赤胡须!”

  棒下无生忍,当机不让师。禅,超佛越祖,历久弥新,风流千古。

  禅,就是这样生机勃勃,意趣昂然。

   

  达摩面壁,六祖顿悟。慧能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一举改变了汉传佛教的格局,他所创建禅宗流派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所谓中国佛教,特质在禅。禅宗在盛唐时期异军突起,使得整个东方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引得诗风嬗变,画意超然,文人骚客纷纷归敬,士大夫阶层以谈禅为荣……它的影响无所不在。甚至,有人说,没有禅宗,就没有宋、明时期的新儒家学说。他们评价宋、明理学,是“儒外禅里”,“儒表禅骨”……禅,禅宗,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影响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

  禅,早在唐、宋时期便开始向我国周边国家传播。在日本,禅宗被认为是其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可以说,禅的精神,渗透到了日本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禅,更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超然物外的飘逸洒脱,不可思议的睿智心慧,漂洋过海,风靡了西方社会。欧美各地坐禅中心如雨后春笋,相继建立,一波又一波“禅学热”,经久不衰。

   

  禅,何以有如此的魅力?

  因为,禅的精髓是智慧,禅的实质是智慧——东方文化特有的大智慧。

  禅的智慧,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本源,就是对社会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禅,可以滋润我们的慧根,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与机趣。

  禅,之所以被称为东方大智慧,关键是它的思维方式。我认为,禅之思维,是超越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直觉思维,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思维、顿悟思维。它直探心源,契入事物的内核,把握本质,与自然发展之客观规律统一律动。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过直觉的神奇与灵感的美妙,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受——这,就是禅力图赋予我们的、并使之经常化、实用化的智慧。所以,禅的智慧,是宇宙真谛在人的精神中的直觉感应,是人与自然之理的应合,是天地大道的体现。禅之思维并不神秘,每一个人,都能将这种直觉显发出来。因此,禅,不是赠给我们一支美丽的花朵,而是为我们播下智慧的种子,只要我们愿意,它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达摩西来,禅的种子与古老的东方文化相即相融,绽放出最为璀灿的智慧花朵——禅宗由此而诞生——《禅东禅西》。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古代禅师草鞋为船,竹杖为马,在九洲大地上游方参学。他们像清风,像白云,把禅的雨露撒遍大江南北——《禅南禅北》

  一山一水一净土,听风听雨听禅声。峰峦起伏云为带,清漪微漾月成船。高峰有高峰的峻峭,土丘有土丘的平易,何处青山不道场?碧潭幽静,小溪清灵,大江奔涌,海洋辽阔,哪方水波无禅机——《禅山禅水》。

  长天空阔,日月星辰尽收其中,任你风云变幻,我自湛然不动,不动湛然;大地厚重,负载山川草木万物,不贪鲜花之美,不嫌污浊之垢——《禅天禅地》。

  ——打开这套《禅机·智慧》丛书,可以使您与古代禅者共同漫步,与人类大智慧把臂同行。她,或许可使您紧绷着的神经得到一些放松,少几分焦虑,多几许清凉,充分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两千五百年前,灵山法会上,佛祖释迦牟尼手里拈起一支优钵罗花(金莲花)默然示众。千百万人莫明其妙,惟有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最神奇、最微妙、最不可思议的禅,从此诞生了。

  禅为佛之心。

  禅,心有灵犀一点通。

   

       什么是禅

          (一)

          禅,是梵语Dhyana的译音,意为“深思,静虑。”

        禅的究竟是达到真三昧的境界,三昧是梵语Samadhi的译音,“定”的意思,禅与三昧从“定”的意味来说可以是同义语。

        所谓禅定,便是达三昧,即超越个人意志,同时又否定超越个人意志而达到纯净无我的境界。

        华严宗五祖将禅分为五种,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如来最上禅,其中小乘禅说四祥八宝,大乘禅说顿渐二修,如来最上禅就是禅宗的禅。

  

                                         (二)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法统始自拈花,传承则在心印”。

         佛法为不二之法,“禅是佛教的法源”,它既不依附于佛教,又离不开佛教,

         所谓不立文字,并不是绝对的不用文字(否则唐三藏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圣土做什么?到女儿国会见网友吗?一笑),万千语录,莫非佛法,三藏经教,尽是禅机。文字是载体,我们研读经文,又不拘泥于文字,注重参证修悟,才有所得,所以说禅不可说,可说的不是禅,禅的传承也讲心印,就是无传无说,会者自得,全在你的参悟。。。。我们写学禅的心得,并不是传承(那可是高山仰止啊),而是给众善男女提供一个方便的法门(这帽也不小啊)。

          学禅的人都知道,心即是佛,性即是佛,即心即佛,即性即佛,每个善男女的自心即是禅,所以有“禅不远人,人之为禅而远人”之说。

         禅本来不玄妙,宗亦不神秘,都是诸如蝈蝈儿这类刻意为禅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敢乱说乱写(嘿嘿),再加上人们不愿学佛参禅,或欲学无门心存疑惑,故使之显得玄秘,或孤芳自赏,或敬而远之,造成宗门冷落,圣脉悬丝,实在是罪过罪过。。。。

         其实“师姑原是女人做,佛祖原是凡夫作”,圣凡无异,佛与众生亦无二,能够自识本心自悟自性就是即心即佛。  “禅以心为宗,以无门为法门”,佛在我心,本自现成,只是你蒙蔽未识,同理,人心也是佛心,佛心亦是人心,所以禅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也即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

    

                                         (三)

         禅以无门为法门,并非真的无门,山川大地草木河流,万物生灵阿猫阿狗,处处尽皆佛门,同理,尽人皆可成佛,我们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在此理,平常心即道,平常人即佛,故曰“佛即众生,众生即佛”,能祛恶从善,能本分平实做人,则担水砍柴莫非佛事,下棋作画尽是禅工(包括上网,呵呵),全在自心自悟,如果你天生慧根,佛性具足,还需要什么老师点拨,悟者接引?如果不具备佛性,不能够自识本心,再怎么参禅打坐,研读经卷,还不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学佛参禅,不离心性,所以参须真参,悟须实悟,必须脚踏实地的去下功夫,自修自得,自成自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四)

         禅,超越一切行的范畴,“三学功德,六度万行,无不涵摄其中”,它既超越一切,又融于一切之中,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如来拈花,就是全提正令,迦叶微笑,就是心印正受。

         禅,非有修,也非无修,非有得,也非无得。

        说禅是什么,禅就什么都不是,说禅什么都不是,禅又什么都是,禅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非可说,也非不可说。。。。。

        若你说,说了半天,也不知道禅是什么,等于白说———这也是禅......

    禅 意 人 生

    作者:林子笑笑生  

      时下精神压抑、心灵空虚的人不在少数,社会物欲膨胀,人心浮躁而冷漠,功利主义侵蚀着每一个人,已经是显而易见的现实。我们很少有闲暇去探索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已渐渐成了物质的奴隶,漠视自己的心灵已到了不可理喻的境地。而古人传承的智慧,却能帮助我们去掉身上的浮躁气。

      禅是什么?禅是探索人生命意义的极高智慧,可以用其特有的方式打开一条心灵解脱之道。是超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说到禅,不得不说说苏轼东坡先生。

      苏东坡对佛教有兴趣,拜佛印禅师学禅,学习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写了首诗,特派书僮送与镇江金山寺主持佛印,期望得到好评。诗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指:哀毁讥苦称誉利乐)。佛印禅师看后,只批了两个字,令书僮带回诗稿。苏东坡的诗文在宋朝是天下闻名,听惯了歌颂。看了大师的批语,苏东坡大怒,“你不认我的诗,也不该写‘放屁’两字骂人啊!”

      佛印哈哈大笑,“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怎么一打屁就过了江呢?”

      苏东坡听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习禅需要修身养性,需要清心寡欲,需要脱胎换骨。

      禅往往要一种经历了地狱般煎熬后的解脱;需要一种历尽千辛万苦登上绝峰后的升华;需要一种品尝人间百味、经历世态炎凉后的平淡。我想,连苏东坡那样有才华有修养的人都难以登门入室,那一般众生想习禅是很难的

  其实禅又是顿悟。

      我在佛典经书上读到这样一件事:五祖弘忍大师欲从弟子中觅一衣钵传人,便向众人道:“每人写一偈语,挂于壁上。”大弟子神秀悟性在众弟子之上,其偈语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大师看了道:“美则美矣,了却未了。”似乎还未真正参悟佛理。慧能和尚虽在寺里八个多月,却不是诵经修课,每日干些打扫寺院的杂活。他听了神秀的偈语不以为然,也口言一偈,叫人写了挂在壁上。其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师看了不语,却向他伸出三个指头,慧能明了意思,三更之夜便一人来到大师禅房,大师把袈裟传与他成为了六祖,并嘱他星夜逃离,越远越好,免受其害。慧能离开了寺庙。

      就这两句偈语,后人便把神秀定为渐悟派,慧能定为顿悟派。

      中国儒学文化常常把禅学揉为一体: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的“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白居易的“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水浪覆虚舟”;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弘一大师的“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这些诗句充满禅意禅境禅声,极尽人间沧桑,表述了禅的极高境界。

      可以说,没有禅韵的诗文是上不了品味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也离不开禅,世界、觉悟、命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头一棒等佛家话语,都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禅是什么?是老子描绘的道,大法自然;是庄子的浑沌世界,是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禅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态度。禅的思想学说和一些典籍故事,深深烙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和语言行为之中。

      禅又是人生的一种态度。

      修身养性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世的基础,禅宗是佛教的重要门派,是中国化的佛教,但是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禅是对社会的无奈,是对生活和生命的调侃,是阿Q的修养途径,是一味麻醉的良药!实际上,这都是一种偏激的说法。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行义,定会自毙。人啊,有时真的抗不过天,抗不过命,好多事,退一步还真的天地宽阔。

      据经书记载:青源禅师习禅三十年,有“三关”之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空闲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现在对此说,已经成为哲学界的一个命题,实际上是认知的三种境界。

      禅学禅意如此空泛、玄奥,要想说得清还真有点难,我也没说清,甚至越说越糊涂,看来在今后的人生中,还是靠悟字吧。

  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 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 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禅意人生(三)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搜集

  听世间喧哗,品生活百味,感凡尘悠远,悟静颐禅意。

  

  静颐茶馆的禅

  禅来自何方?自在自喜乐,我摸索着让自己生活得自然而快乐,生活就变得随意而自在。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吃喜欢的地方菜色,或和有趣味的朋友清茶几杯的畅谈,那是最简单的自由,如果问我,有哪个地方是我喜欢一去再去的,我想非静颐茶馆莫属了,静颐茶馆对我来说,充满着无名愉悦的小天地。

  记得静颐茶馆的环境非常的幽静,一出电梯门,你会发现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门的两边排放着檀木架子,架子上密密麻麻的放满了莲花的各种的蜡制品,还有很多的装饰的挂链手镯的物品在陈列着,这些都是在佛门开过光的,会给用者带来祝福平安的。非常的精致和美丽,谁在哪天看上了那个小小的链子什么,那也是自己的偶然的缘分,我相信某些随意的感觉,遇到喜欢的就买走,感觉很美。你一走进静颐茶馆,你会看到那宽敞的大厅里充满着雅致平和的气氛,随身带来的凡尘细雨都在一刹那消散,身心会慢慢交融着某种愉快的情绪。茶馆里悠扬放着自然静心的音乐,穿着自然朴实的服装,那细细的淡淡的花布衣穿在身上,格外的和善和亲切。我喜欢看她们身上的唐装碎花布衣裙,让我一看再看,这样的唐装不象旗袍那么的庄重和贤淑,不会有让感觉不可接近的高雅,玲珑细致显得活泼而实在。有时候会想,我也穿上该是怎么样?我喜欢淳朴的自然的事物。而当时我的职业关系,我也是穿着优雅迷人的套装裙子,只是简朴是我所喜欢而已。

  茶馆里分了几个不同功能的是使用区域,在大门的右边是用来专门品茶的一排席座,那是靠近窗户边的,经常都有阳光照耀过来,夜晚还可以感受月色的迷朦,在这样的位置上品茶,很亲近自然,阳光,花香,绿草,围绕着身边。品香茗,谈诗画,和知己朋友坐在这里,一枝一叶道人生,一茶一几观实相。人生的乐事!我是很少坐在品茶席上,因为我太爱吃静颐茶馆里每种不同的食品,吸引我不断往来的除了环境的意境还有那美味健康的素食。

  在静颐茶馆的中间部分是摆放很自然的竹椅子,宽宽大大的竹椅放着白色的坐垫,如果你了坐上去,真的舒服得不想站起来。这里主要是让一些休闲的人来喝茶下棋打牌的,最让人迷恋的是那里摆放着一张幽雅的古筝,我偶尔也会听到某佳人传神的弹奏着幽深哀伤的乐曲,那幽幽传来的琴声轻轻的敲打着迷失的心。宽大的竹椅带我回到在我童年的时代,那时候的人们生活比较简单,对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能给家里做上竹椅的家具已经是很奢侈的,新做成的竹椅表面是很不光滑的,很容易让磨损人的皮肤,但只要用久了,竹椅那天然的光泽就会慢慢的出现,坐上去感觉它们象老朋友般熟悉自然,越久越实在耐用。让我想起小时候,我那老奶奶坐在竹椅上,手里那着大蒲扇,自在的扇啊扇,那是多么温暖的记忆。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给这些的简单的布置装饰给吸引了,整体都是那竹或者木的材料做成的桌面和椅子,也许很多人也象我那么喜欢自然的材料家具,我一看到就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快乐,那投缘的http://www.sanwen8.cn/sanwen/xinqing/'>心情无法描述,静颐茶馆里很朴实,没有任何豪华的设计,也没有代表着现代的电器的痕迹,看出静颐的主人是多么的尊崇自然,向往单纯的生活,平凡里流露着不平凡的设计。看那挂在天花上的圆圆的和长长的灯,散发着迷朦的灯光,随意摆放的小小绿色植物盆载,还有那摆在很多角落的陶瓷小作品,在从前这里还有个可以亲手制作陶瓷的小作坊,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偶尔也会看到有小朋友在这里玩陶瓷,然后把做好的陶瓷给静颐茶馆烧好了再回来拿,随自己喜欢来玩弄,很有趣。这个陶瓷作坊还在吗?但那些小小的陶瓷作品还是依然随处可见,点缀着静颐的平凡。而静颐茶馆正面的收银台旁边有这样一幅对联:静坐观妙象,颐居味天和。好一对静颐两得的对联,让看者慢慢的细味人生百象,意味悠长。

  静颐里有个佛堂,佛堂的圆门上横联是福慧门,下左联是品茶喝茶福加慧增,下右联是喝茶品出茶德进性明。左边有个无忧门,右边是自在门。在我的眼中隐约看到凡尘世俗的隔岸地,曾经我很认真的深思那对联里隐藏的意义,其实在现在社会里,谁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追求和标准,忙忙碌为生活为事业的人啊,有谁可以做到真正的自在和无忧?谁人风雨往返品茶香?谁人春秋来回拾禅章?难得有个收藏风雨的小地方,繁忙的都市里,莫说知音难求,宁静也是难求啊!平生偷得半日闲,心灵里总有让你释放和逃离的片刻。

  静颐的主人是个虔诚的佛教人士,所以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和尚和哪嘛来这里聚会聚餐笑谈风月佛缘,每逢是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或者其他的佛教的节日,静颐茶馆都会举行一些放生和祭典的仪式,和丰富的自助餐,这时候的静颐就无法安静了,喧哗吵闹充满着整个茶馆,来这里用餐的人的笑声和说话声在拥挤着流淌着,热闹非凡。我吃过几次这样形式的自助餐,如果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来,那种活跃的气氛让你的胃口很好,感觉全部来这里的人是为了共同的意愿,就是大吃大喝,把美味的感觉充满整个身体和思想,因为这时候的谈话是多余的,太多人了,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就用我们的身体来感受那是最自然的享受。能够全然的做一件事情,已经是很难得的自在快乐了。

  佛堂里供奉了很多不同的佛相,我不是很懂得佛家礼教的人,但中国人的家里一般都是供奉着观音或佛祖的,以前一来到这里,很自然和朋友们就洗了手,然后脱了鞋子走入这个佛堂,燃几支清香,拜拜那供奉的众多神像,暗暗说了些虔诚的祝福话,有时候思想很混乱的时候,我还会在里面静坐一会儿,接受那佛家焚音的洗礼,或者让自己找到倾诉和寄托的对象也是很愉快的事情。那感觉非常的安定,安详,你很难在这个烦躁的城市里找到一个的酝含宁静,幽寂的地方。神台上总是放着很多鲜美的花朵,淡淡的芬芳随意的飘动着,闻香者自得其乐。蒲团花自开,焚音分秋明。

  时间长了,自己的思想改变了,对生活多了些随意,以后来到静颐我喜欢拜奉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去洗手然后走进去,点香明心志,佛修有缘人,如果我不想进去的时候,我也不会再让自己进去,我明白,人如果进去了佛堂心还没有进去,那去是为何?很多事情随心随意就是喜欢,大欢喜佛不就是这样来引导迷惑的众生吗?做真性情的事就是欢喜的事。万事随缘,一切皆空。不是吗?我们不断的寻找着自己的快乐,你会珍惜每一刻里的美妙吗?你会感受佛家里的无常吗?处在充满着禅意的静颐茶馆里,也许会让你慢慢察觉某些生命里深层的意义。

  在佛堂的左右旁边有几间小包间,每个包间的门口都挂了个小小木牌,有的写着凤凰天池,樱花时节,高山流水,楚河汉界,之类的名字,很别致的称号,而里面的布置和装饰的字画和工艺都不相同,我想对主人来说,每个名字都有着它代表的含义,我无法知晓其中的意思,以前刚看到的时候,总喜欢去推敲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现在呢?那管身边的事物是怎么来怎么去,来去自有道理,能有缘看到,能看在心里已经是一种机缘,懂得珍惜也是种缘分。偶尔还会对这些小木牌有自己的想法,凤凰天池是否代表着主人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高山流水是否代表着主人琴艺的情操?樱花时节是否收藏了很多关于生命荣华如梦的缤纷美丽?

  我最喜欢的是那最小踏踏米的小包间,想起第一次来到这里,就是坐在那里面,我们很多女朋友一起围着说话,聊天,其实最让我惦记的是带来到这里的Helen老师,我和她在静颐结下了很多很多的情缘,关于生活工作的,关于自然生命的,很多很多,其实人生是否需要去认识那么多,了解那么多呢?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但如果没有经过复杂的学习体验,你也许就没有机因接触而了解,你就无法清晰,哪一些是你所需要了解的,哪一些是你所需要去放弃的,我想学习生活的过程也是个学习选择的过程。因为简单的籍由复杂来体现的,而现在我的生活也是越来越简单自然。

  什么禅,佛

  人的欲望源于人的渴望,

  渴望有知却始终无知。

  渴望得到却终会失去。

  一切烦恼因之而明灭。

  没有佛。佛是一切欲望的极至。

  战斗的极至。运动的极至。

  智慧的极至。自私的极至。

  能摆脱个体生命的就是佛。

  没有禅。禅是自欺欺人的产物。

  它宣言平等又强调因果。

  它重视自我而忽视他人。

  它故弄玄虚。它莫名其妙。

  它孤立众生与自我。它永不协调。

  没有必要执着。什么禅,佛。

  那只是思想长河中渺小的一滴。

  这滴水许会湿润寸土。

  也许人有时比寸土还渺小。

  人心就是世界。

  永远跳跃。它无须安抚。

                        ----------- 卧龙 著

  什么是禅 什么又是佛

  我有个疑问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  动物是 植物亦是   可悲的是植物不能用行动或者表情 来表示它的不满  放一植物算不是救了一命 ?

  还有 现在好多寺庙吃鸡蛋  我想问鸡蛋是命也不是?

  对于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这句话 跟佛门戒律是不是可以并行

  一个人是修行对  还是修心是对的

  用那么多少戒律来节制门徒 是否能表达他们对这些戒律是诚心自愿是心修到了那一层上 

  佛的最高境界是不是无欲无求 无私无我的付出 一切普度众生  还是让自己的精神与自然相结合 

  当一个人无欲无求的时候是不是代表他已经超脱了 但是没有这些还算是人?还是说成佛了,

  无私付出普渡众生是不是也是一种欲?

  为什么我所理解的是随心所欲才是最自在的我 有道不是追求大自在吗 

  我所认为的人就是佛有错吗? 佛是不是魔? 人是不是这三者的结合才算是人?

  虽然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但是我还是想知道你们的看法

  因为我从没正式进入道

  只不过多次经历生死 在生于死当中

  在世俗当中 生活当中体会到的

  我体会的这些算是佛学吗

  算是禅吗 什么是禅  什么又是佛

  参学正眼

  

  耕云先生讲述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五日于台南市松柏育乐中心

  

  一、禅究竟是什么?

  二、谁能学禅?

  三、参学的最佳时间、地点

  四、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

  五、什么是参禅的大根器?

  

  今天是台南禅学研究会成立两周年大会。这不但在法界是一件大事,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如果我们用常识的眼光来看,禅学研究会跟国家、众生,似乎无关宏旨,但人类的命运最早的枢纽是看不见的,所以管它叫做‘机’。

  

  两年来,禅学会会务可以说是蒸蒸日上。有些会友已经证得了生命的真实,也有很多会友已经品尝到法的真正滋味,这不是书本上可以得到的,也不是没有用的废知识所能比拟的。

  

  在这两年里,我接到很多来信,提出了很多问题,因为我的视力不好,回信回得很简单,藉这个机会做一个总的答覆。归纳起来,两年来大家问我的问题:

  

  第一、‘禅究竟是什么?’我们看公案、看语录,不晓得禅是什么?禅除了名词,我们把捉不到它的真实的内涵。

  

  第二、‘谁能学禅?’我是学禅的根器吗?禅重根器,不是上上根器不能学禅,因此他怀疑他自己是否可以学禅。

  

  第三、‘修禅、参禅,什么是参学的最佳时间?什么是参学最佳地点?’

  

  第四、‘既然禅找不到它真实的内涵,好像跟自己格格不入,有没有什么方便可以使我们接触、进入禅的领域呢?’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参禅什么法门最契机?最稳当?只成不败,耕耘必有收获,有没有这个法门呢?’

  

  以上的这些问题,是我两年来接触最普遍、百千个问题归纳出来的几个重点。我想这也是各位很有兴趣,或者是比较关心的问题吧!

  

  一、禅究竟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关于禅究竟是什么?

  

  各位看过指月录、五灯会元这一类的禅宗典籍,就知道所有禅宗的问答,弟子问禅师的问题,在基本上都不外禅是什么?尽管他们用的辞汇、语句不同,但它的目的都在问:禅是什么?

  

  比方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达摩祖师从西方到中国来,他主要的目的及所带来的是什么?这不就是等于问禅是什么吗?

  

  也有些禅宗的学人问佛法的大意、佛法的的大意,也是在问禅是什么?因为谁都知道‘禅是佛心,教是佛口’,这话怎么讲?禅宗所传的是佛的心印,是把佛的心态传给你;而教就是佛的教诲,教导弟子记录下来的经典。那么难道佛的心口不一,心口有两种吗?不是心口不一,佛不可能有双重人格。教与宗为什么有差距呢?释迦牟尼佛自己说过: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到一个字。问题就在这里,说了四十九年,没有接触到法的实体;那也就是说,佛的教诲虽是金口亲宣,唯独禅才是佛心真传。

  

  我们看一两千年以前,就有太多的人问‘禅是什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什么是佛法的旨趣?’这些问题所指向的,都是问禅的内涵,但是答案如何呢?

  

  有的人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答:你为什么不问外面那个柱子?

  

  有人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现在太忙,没有时间告诉你,等没有人的时候,我再悄悄跟你说。这个人就开始紧迫盯人了。有一天老和尚一个人在散步,他就盯上了:师父啊!现在没有人,你跟我讲吧!

  

  那位老和尚悠然地说:你看!那丛竹子怎么那么长,这丛竹子又怎么这么短。

  

  这是答案吗?确实是答案。

  

  又有人问:什么是西来大意?答:你为什么不问自己的意,管他东来、西来干什么?

  

  有人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说:庭前柏树子!

  

  靠我们的表层意识,我们习惯用了二、三十年的这种表层意识,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人们都以为这老和尚‘爱说笑’,问这个答那个,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嘛!何必指东话西呢?其实不然。我们为什么说他答得对,等一下再跟各位讲。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读过信心铭的就应知道‘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说‘是’就必定有‘非’,不离二边,是相对不是绝对。真理是绝对的,你有了二边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就起了混乱,起了混乱就叫戏论。戏论是什么?就是概念游戏,是接触不到真实的。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

  

  各位也知道,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有所谓科学的语言。近代的逻辑学,也有不矛盾律──是说你要讨论一个问题,不可以模棱两可。还有范畴说──要有一定的范围,你谈什么问题,先确定范围再进行讨论,你不能海阔天空乱扯一通吧!就现在的逻辑学来讲,你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答:庭前柏树子。你必定是无法接受。

  

  假如我们说是什么,一定会有人说非什么,那就‘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这个心就乱了。倘使我们不说它是什么呢,恐怕你连边都摸不到,又从哪里著手呢?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呢?

  

  (一)禅是生命的永恒相

  

  尽管提到禅,没有开口处,为了不舍方便,我甘冒大不韪,在禅学会成立的时候,我就说‘禅是生命的永恒相’,这是一个参究的线索,虽然有点著相,有点违背古人的风范,但是可以给你一条线索,让你去抽丝剥茧地慢慢发掘。

  

  我也说过‘禅是生命的共相’。生命有别相──个别的生命相。蚂蚁那样小,人比较大,大象又比人大,相传喜马拉雅山的雪人,又比人大十倍。但不管众生外形如何千差万别,却有其共同点,生命之所以为生命,就奠立在生命共同点上,所以说禅是生命的共相。

  

  (二)禅是自他不二的所以然

  

  自己跟别人原本不二,众生与佛原本平等。何以说众生与佛平等?众生烦恼垢重,诸佛光明解脱,自己是自己,他是他,说是自他不二,没这回事。为什么有这种论题呢?这个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所以然就是禅。契合、悟入了禅,就会亲切地感受到自己跟别人果然不是两个,佛跟众生也原本是完全一样。

  

  刚才我们说过关于‘禅是什么?’一两千年来有成千上万的人发问过,也有成千上万个答案。我们在后面讲到跟这个问题有关时再讲。

  

  各位有的是今天下午才到达,有的昨天我们就聊过天,聊了五、六个钟头。有的今天聊了一个上午,各位应该感受到禅不是抽象的,不是概念游戏,不是不能通过实验的,禅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禅是心的原态

  

  禅是什么?勉强地说,禅只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我明知故犯地下了这么一个界说,甘愿下阿鼻地狱,只要大家能直趋禅境,不再向外驰求沦入外道,我都感觉心满意足。

  

  我们为什么不说禅是一种心态呢?因为心态包括了心灵的状态和心的表层。而所谓心的表层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积的本心上的污染层面。

  

  刚刚出生的婴儿,在育婴室里时,只有最低的、微弱的本能,肚子饿了就哭,他不会思惟、没有感情、没有理性、没有智性,也就是说他根本还没有形成表面意识,长大了以后,他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他有第七识,有了我的执著,然后突出自我意识,在根尘相对中吸收、累积,成了本心原无的一层尘垢。

  

  我们的听觉很接近答录机,耳朵要不具答录机的功用,就没有办法学习。老师教你,你若录不下来,怎么记它啊?大家都会唱‘青海的草原’、‘我从山中来’,我相信会唱这个歌的人未必读过曲谱,也有很多人没有见过歌词,他为什么会唱?耳朵是答录机嘛!那么眼睛是录影机喽!这个人我曾经见过和经人介绍过,下次再见面就会打招呼说:老张你好!你好!好久不见。为什么这样?彼此已经感过光了。

  

  这些东西累积多了以后,越积越厚,这是表层意识。既然心上面又加了一层叫做表层,于是本心就被盖住了。所以我记得禅学研究会成立的时候,我跟大家说:禅是什么?禅是心的原态。是没有加表层意识,去掉表层意识以后心原本的状态,也是六祖坛经讲的本来面目。

  

  所以这个问题讨论到这里,我肯定地讲:禅是原本心灵的状态,不是知识──不涉能知,没有所知,离能所、绝对待,亘古未失,悟亦无得,一切具足,不假外求,人人本有,无须外求,只是圣主未蒙尘以前,心灵的原态。

  

  (四)禅是宇宙的唯一真实

  

  在禅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中,我就曾提出了前面这三个界说,而且我恐怕大家摸不著方向,研究时还很难著手,所以我又说:禅是宇宙的唯一真实,是佛经所讲的实相,也就是真相。

  

  什么叫真相?什么叫幻象?真相是原本的、不变的、永恒的,幻象是过程的。不管你接受创世纪的说法,或者你接受星云说,你都会肯定地球是无中生有的,原本没有的,它只是过程的暂时呈现,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没有人坚持说地球是永恒的吧?用大宇宙的无限时空来衡量这个地球,的确太短暂了,以人的眼光看昆虫,其生命不也太短促吗?

  

  佛陀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完成了生命的觉醒,若问佛陀悟的是什么?只是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而已,绝不含神秘的成分。就是说凡是靠条件的组合而成立、显现的,都是原本不有的,凡是原本不有的,当条件消失、条件改变时,它也同时消失。

  

  在座各位很多是学自然科学的专家,我们也知道虽然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原子,而原子却不是单一的。当你把电子、质子、中子分开的时候,你将发现实在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原子;电子、中子瞬间即逝,质子跟著也会消失,为什么它会空无所有?因为它原本不有,只是因缘所生的假合体而已。这说明靠条件组合的东西,一旦条件分离了,它也消失了。

  

  过去我读中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什么叫分子?分得不能再分,小得不能再小,叫做分子,现在证实没有这回事,没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再分,原子还可以再分。了解了存在的实相,就会了解释迦牟尼佛所悟的法,没有什么神秘的色彩,也没有不可理解、晦涩难明的理论,而是宇宙的真相、生命的实相,是迈向生命圆满的途径,促使生命觉醒的方法。

  

  二、谁能学禅?

  

  有人问:我可以学禅吗?我是学禅的根器吗?

  

  我可以讲,愿意学禅的人就能学禅。是不是大根器,并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的,根本没有人能主宰你的命运,没有人能够评定你的价值,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你是学法的根器吗?你自己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这话怎么讲呢?只要是人,都可以学法,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一切动物、昆虫,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也都是众生,为什么它们不能学法呢?

  

  经上有一句话说‘因地倒,因地起。’你因地而跌倒,离开这块地面你也无法爬起来,你还是得在原处爬起来。人为什么迷失?为什么堕落?因为有了表层意识,假使你不善运用这表层意识作理性的思考,你就不可能有真实觉醒的时候,也不可能抹掉心头的污垢,绽放出原本的心的光明。

  

  昆虫、野兽、家畜虽也是众生,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因为它表层意识的结构不健全。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有情感、本能、理性、智性和思惟五种作用及功能,而一般的动物,只有本能比较突出。

  

  比如我们说这个人好吃懒做,说他像只猪,为什么呢?猪除了吃就是睡,如果你不把它去势,它还可以当种猪,传种也是本能,除了本能,它还能做什么呢?它有思惟吗?它有理性吗?它有智性吗?它有真情感吗?为什么没有真情感?比如两条狗,公狗跟母狗刚才还是好朋友,难舍难分,不一会儿,居然会为了一根骨头,抢得头破血流,这算什么嘛!人们讽刺那些只重本能,没有真情感,没有真智慧的人为蝇营狗苟,他所热衷经营的也不过就像苍蝇、野狗那样肮脏苟合而已。所以说人身难得,因为人有理性、智性可以自觉,有超越生死的真情感生起大悲情怀,肯为了众生,把全部生命投入正法。

  

  不管你是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你必须知道人的情感是很可贵的,情感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没有情感的人就是不道德;一个生性冷漠、性情冷酷的人就是魔鬼的同道。这话怎么讲?倘使你不爱你的父母能算孝子吗?不爱儿子算是慈父吗?不爱国家算忠良吗?不爱朋友符合义的要求吗?不爱自己的名誉会有信吗?所以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真情感的发挥与扩张。什么叫真情感?就是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大慈是无条件的同情,大悲是感同身受的同感。

  

  什么叫无条件的同情?这个人有烦恼,尽管他跟我无关,既不是我亲人或朋友,也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自然会产生同情心。

  

  什么叫感同身受的同感?看见他人长了疮,我就觉得心痛,这才是真情感。假如说感情不出于一家,爱老婆、爱孩子那也并不算错,只是范围太狭窄。生命的开创是以情感为动力的,一个爱家庭的人才能齐家,爱国家才能治国,爱众生才能成佛,爱人类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视一切众生跟自己为一体毫无差距,这就是大悲佛陀。

  

  所以只有人才有真情感,真情感比真理智更可贵,而真情感常常跟真理智的秉赋成正比。一个情感冷漠、意志消沉的人,不可能是天才,一个热情洋溢而又无私、无我的人,才是菩萨的典型。我们一般人的热情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菩萨热情很高,却没有自我,当他到火里救人的时候,却忘掉了自己的危险;当他去水里救人的时候,忘掉自己不会游泳,他是无我而热情的。

  

  各位无须浪费时间看那些名相,古德说‘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你转弯抹角,从名词上动脑筋,那就累了啊!直说无繁重,直截了当地说,既不累人,也并不复杂。

  

  我们讲到这个地方,各位就知道了,为什么众生皆有佛性,而众生并不皆能成佛,唯独人可以,因为人的表层意识的结构比较健全,而动物没有思惟、没有理性,也没有智性。动物除了母子的天性以外(应该说是一种高级的本能),不会有真情感。我们勉强地说,动物有薄弱的情感,有突出的本能,而绝对没有理性、智性和思惟;尽管它有记忆,但是它没有思惟,它不能推理,否则的话,今天地球的主人不会是人类了,应该是恐龙才对,各位同意我的说法吧!

  

  所以说人身难得,各位应珍惜人生,因为倘使你没有得到人身,你就不可能有生命的觉醒。为什么禅宗古德皆重根器,我却说根器由你自己决定呢?

  

  什么是大根器?有大信心、大诚敬、大肯决就是大根器。尽管他有聪明、智慧,学问也很有基础,如果没有大信心,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人云亦云,自己没有判断能力,而且他既不能择善,也缺乏对正法的固执,不能发长远心,这就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什么是轻?就是不尊重,不诚恳;什么是慢?就是懈怠、不敬。所谓小德小智,德是什么?不专指好也不是指坏,是指一种特质、风范,好的风范是美德,坏的特质是恶德,也就是说你凭著一点点小聪明,既不尊重,又很懈怠,佛法不是你这样的人可以学的。什么人能学法,到这个地方就有了结论。

  

  什么人不能学法?凡是小聪明、小智慧,又轻浮、又懈怠、不能忍耐、不能吃苦,碰到困难就退转,这类的人绝不能学禅。

  

  所以二祖见达摩祖师学法,达摩祖师说‘以往的圣人,难行能行。’他说这个很困难,但是他不怕,他要突破。‘难忍能忍’,这个痛苦、这个羞辱是很难堪的,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但是他可以忍。

  

  什么人能学禅?能将全部感情、全部理智、全部人格都投入的人。并不是说不要工作,而是说除了工作以外,我们还有休闲活动,休闲活动的内容就是你的生活兴趣。有的人下了班培植盆景;有的人下了班先看看热带鱼,没有跟太太打招呼以前,先跟热带鱼打招呼,嘿!这就是生活兴趣。有的人太太尽管抗议,偏要找几个朋友打桥牌。也就是说你要能够把学佛法取代像养热带鱼般的兴致,又没有东西可以取代你这种兴趣跟注意力,长时不改变的话,一定会成功。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作个小小的结论:凡是肯把全部情感、全部理智、全人格投入佛法而又坚定不移、绝不退转,他就是最适合参禅的上上根器。倘使参禅不是你唯一的兴趣,而只是兴趣之一,把参禅跟打桥牌、养热带鱼、打麻将等重,等量齐观,一视同仁,没有什么轻重,那这样子你就不是参禅的根器了。因为古人集中毕生的精力,尚且不能突破这个难题,而你只是附带地把禅作为一种生活中的调味料,我看是没有办法的了,还是不要浪费光阴轻渎大法吧!

  

  有人学禅多年没有个入处。什么叫做入处呢?借用一句军事术语,就是进入状况。想进入禅的境界,领会禅的心态,的确是个难题。很多人学了一辈子还在外面晃,没有进入,要想进入是需要有方便的。方便的可贵在于它虽然不真实,只是一个工具,但却很有用,这就叫做善巧方便。古人的方便很多,是极为高明的。

  

  如问什么是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看来简直荒谬绝伦,我问祖师西来意,他答‘庭前柏树子’,是故弄玄虚?故作奇特?不!绝不!其实那是禅的人格化以后的自然反应。

  问这句话的人经过思考,鼓起勇气,充满了期待的心情,而答话的人却并不透过大脑,没有经过思考,脱口而出,为什么脱口而出?因为古人说:思而中,虑而得,那是鬼家活计。什么叫做鬼家活计?就是在黑山鬼窟里做计较,也就是指靠色、受、想、行、识的作用,表层意识的五阴的产物,不是本心的发露。

  

  僧问赵州: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不假思索地立即答以庭前柏树子!真是殊胜的方便。何以是殊胜方便呢?我们两个不妨表演一下,我是赵州,你问我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我答:庭前柏树子!你要是修行有素,才一反观自心,你就知道答案的落处,问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任你用思惟去分解也解不开,用智力去啃它却啃不动,想放下嘛!又放不下,这庭前柏树子既不是个东西,又不是个道理,在那里一横,你愣一下,蓦地碰上了真实活跃著生命力的答案,于是表面意识迸裂了,你那原本只有光明、只有知觉、没有分别、没有想念的心态,就立即呈现了出来。你问祖师西来意,赵州告诉你就是这,不在中间及内外,只是你当下的心态。

  

  但是也须是个汉始得,如果你一向惯于向外面寻觅,庭前柏树子便成了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一招很绝,若非答他庭前柏树子,答他烧饼油条,就联想到吃,联想到肚子饿,吃饱了才真爽快!这庭前柏树子,让你既没法联想,你又不能突破;想分别,意识没法子活动;想运用思惟,没有你著力处,若是参学有素的,当下就会桶底脱落;若是驴汉,忒煞辜负他老赵州也。

  

  佛经上说的本心,是指无念心体。心的本体,原本无念;婴儿有念吗?念是以后累积的。所以真正高明的大智慧者,只消赵州说个庭前柏树子,理合当下澈了。如果像僧问大梅: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大梅说:祖师无意。试问你怎么悟?你就悟不了啦!

  

  所以赵州这话才是胜方便。什么叫胜?用本省话就是‘足赞’──真行!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级、更好、更绝的了!他怎么想得出来呀!(他岂用想)只有这个答案使你无法分别。你说用你的世智,用你的表面意识,都用不上;好像汽车发不动,你想放也放不下,你问的这个人,就在你面前,你怎么放啊!一定有含意,怎么想,越想它念头越不动,想久了以后,只要回光返照,就发现它的答案只是在揭发、揭开你本心的原态,这才是典型的殊胜方便。

  

  你若问我:什么是禅?我没有赵州那么高明,你们若问我如何才能得个入处,我有四句稀松话,你若能当下理会得,保你先断法执,后断我执,二执俱断,圆证解脱,从此断惑。我的方便就是:‘热了出汗,冷了打颤,渴了喝水,饿了吃饭。’

  

  就这四句话,假如你们认为我这是开玩笑,我是很诚恳的,不是开玩笑。你们要会得这四句话,你马上断法执,就进入离执禅定,这是一块敲门砖。我再说一遍:热了就出汗,冷了就打颤,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我这个没有赵州那个绝,你们还可以用思惟,赵州那个连思惟都没有地方用,你想啃一口,也没有地方下口。

  

  所以参禅不难得个方便。如想得个入处,古德留下的公案很多,随便拿一条去参,都可以进入,那就是钥匙。如果你认为古人的太陈旧,不够新鲜,我这个是刚出笼的。假如这四句话你会了,不须开口,你做个动作,比个手势,我就心照不宣了。还有不用开口说话的吗?禅原本是这样的,原本是脱离语言文字的。

  

  三、参学的最佳时间、地点

  

  有些人对我说:老师,我是想修行啊!可是我没有时间哪!我说不然!不要说给你八小时,给你四小时,没人打扰你,关在你房里,你就会感觉到难过了,一会儿想打电话问候老朋友,一会儿又想写信……简直受不了,果真没时间吗?不相信试试看,你就知道。

  

  学法不是时间多寡的问题,有的人有时间他不修行,他活得很难过。我讲一个笑话:我有一个朋友在上班时工作很忙,退休回到家里不几天就生病了,总是感到很无聊,生活方式突然改变,好像处处不对劲。他坐在沙发上喊不舒服,躺在床上喊头痛。他太太很聪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他在客厅旁边摆个办公桌,准备了笔、纸、墨盒、印泥盒、卷宗等一应俱全。早上在卷宗里写个签条:谨检呈老大、老二本次月考成绩单乙份,恭请核阅。他看了以后说:大宝此次功课退转,酌情减发零用钱一半。二宝此次平均超过八十分,多发奖金五百元。晚上的卷宗里写的是:谨拟具明(星期二,十八日)菜单乙份,是否可行,恭请核示。他看呀看地点点头,拿笔批了个可字。翌晨,夫人又来了个:谨检呈本日中央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各一份,敬请钧阅。(哄堂大笑)他很高兴,当然每天都给他泡杯茶摆到办公桌上,他腿一翘,嘿!健康恢复,情绪也好了,的确生活方式跟过去差不多嘛!批阅卷宗、呈阅报纸、泡茶、照样发号施令或奖或惩,有啥不对?这虽然是个笑话,显然人闲了也不是件好事。你说你因为忙而不能学法,这是遁词。你说需要时间多才好,时间多了,你受得了吗?

  

  也有人问我:什么地方学法最好?你看到处灵气很坏、空气污染、噪音太多,怎么能修行?定、静、安、虑、得嘛!他说:我想到山上去修行好不?我说:我赞成你去,但是你必须要最少一个礼拜不回家,若能做到,我发一千元奖金。这家伙是到山里去了,不过未到一个礼拜,两天就回来了。他解嘲地说:你看!晚上找不到一个人聊天,蚊子又多,很多不知名的小虫,打死了又来一批,坐在里头也没人理我,看书嘛!看不进去,打坐嘛!腿酸腰痛,这怎么个修法嘛!于是我就回来了。所以修行不应该选择时地。

  

  你若问我什么时候好修行?就是现在!什么地点好修行?就在眼前!眼前你不修行,现在你不修行,你便永远都不可能修行了。

  

  一个人在深山里修行,这的确是好,但要有这个福气,如果没这个福气,很难。记得读小学时教科书有一课,大家做馒头,叫这个挑水,那个磨面,大家都分工了,只有猴子不肯做事,最后蒸熟了大家都吃,猴子也要吃,大家说不给你吃,为什么?不做工的没饭吃。你不做工,你光修行,谁给你饭吃?所以要有这个福气。

  

  总而言之,十字街头好修行。古人大澈大悟以后,回到城市向酒楼、赌坊、戏院、花街来验心,看在这些场合心是不是会动、会乱,定力会不会退失?你我如果在自己的岗位上素位而行,随时修行、随地修行、有空就修行,这就行了。

  

  关于修行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位老和尚在深山古庙坐在蒲团上,正襟危坐,眼睛半开半闭,灯光半明半暗,这是‘黑白来’,这不是修行,这样子既不卫生,也容易心乱。若说修行是打坐,那也不然,有个故事说:

  

  马祖当初只管打坐,谁来了也不理。一天南岳怀让大师走到山上,看到这个山上有一股灵气,发现有真修行的人,就问附近的僧人:此地有没有修道的人哪?答说:哪个不是修道的人!那个和尚以为出家就是修道,不然!其实还没有见到道怎么修?‘听说后山有个和尚,平常人们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这个家伙怪怪的,恐怕与众不同吧!’

  

  南岳禅师是六祖的首席大弟子,到了后山,跟他(马祖)打招呼,他也不理。南岳这老头很绝,你不理我,我有办法!就拿个砖头在他旁边磨呀磨的烦死人。不理不行了,不理他不走啊!于是问道:师父!你磨砖头干什么?大师说:我磨它作镜子啊!马祖说:砖头怎能磨成镜子呢?那么你打坐干什么?我打坐成佛呀!我磨砖不能成为镜子,你打坐又怎么成佛呢?佛无定相嘛!马祖说:那我就不懂了,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我打个比方:如果车要是不走,你是打车,还是打牛?马祖说:当然打牛呀!你这样打坐却是在打车嘛!马祖当下豁然。

  

  各位由此可以知道,真正修行,像马祖那样在深山里结庵,身心不动,谁来也不理,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尚且不是修行,怎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在能平等的普度众生;菩萨的可敬,在于热情炽然而又超越自我,完全为众生而献出心力。离开本来面目的参究,离开对众生的悲悯,根本就不是修行,若是心灰意冷,果然败种焦芽。

  

  在深山修行固然不是好地方,等到老年退休以后再修行,表层意识已经硬化,修行就来不及了。各位看到很多老年人罹患失心症,什么是失心症?跟小朋友抢糖果吃,在马路上解小便,你见过没有?像这样老了以后,脑细胞僵化了,还能修行吗?

  

  如果你问我什么时间修行最好?什么地点最好修行?这无须找风水先生。我看到报上说一个人为了修行,找了一个风水最好的地方,活人住在那里就长生不老,死人埋葬了,下一代会大富大贵,没有这个事,当初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没有看风水。所以修行不是个神秘的名词,不是限定物件的一种行为,而是人人可以修行,人人应该修行,人人有责任修行。因为,修行只是修正你的想念与行为,也就是孟子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你做一件事情,做不通的时候,不要向别人抱怨、发牢骚,应该反过来向自己求答案,为什么他做得通,我做不通?一定是我错了,一定是某些地方不合适。

  

  所以修行的时间是现在,修行的地点是眼前,修行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四、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有很多人问我‘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方法是什么?’我告诉各位,是观心。

  

  有些人根本是门外汉,他说观心是古老的禅,达摩祖师那几代才观心,到唐朝中叶以后,一花五叶,只见棒喝交驰,击石火、闪电光,举拂、擎拳、瞪目、竖指……那些才真够奇特、奥妙,也才是禅的独特风格;至于观心一法,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太古板、太简单,那不是禅。像这种知见的人,永劫不会开悟。

  

  不必说各位开悟、见性了,如果你真正看懂了那些禅籍,就该知道达摩大师当初传法给二祖后,想印证二祖的境地,二祖运用了种种的辞汇和表达方式,尽在说心、说性说了一大堆,达摩大师都不置可否,说你这些玩意等于没讲,因为他要的是你见性,不是要你的分别心和知解,要的是你摩诃般若的现量,而对于表层意识的闲知解并不认可。

  

  直到二祖说:我现在已息诸缘。达摩祖师问:是不是断灭呢?意思说是不是无记、没有知觉,跟死人一样?二祖说:没有无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是死人,只是无念,不是不觉。然后初祖才印可说:如是、如是,只此是诸佛所传心印,善自护持。

  

  我请教各位:如果二祖当初不观心,怎么知道已息诸缘?他若不察知自己的心态,又怎么知道并不断灭?我们再看看六祖坛经,惠明为了夺取衣钵追赶六祖,因为他是武将出身,当然跑步要比一般和尚高明,别人远落在后面,他第一个先追到。六祖对他说:衣钵表信,只是法统的征信,可以力争吗?惠明用手提也提不动,然后见风转舵地说:我不是为衣钵,我是为求法来的。六祖说:你既然为法来,现在坐在那里,善恶都莫思量,好的、坏的你都别想。调心调了半天,六祖在旁边观察,发现他的心态到达有心无念的时候,说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惠明一听,恍然大悟,感动得痛哭流涕。他说:我在黄梅几年,不知道本来面目,现在行者(没有出家受戒,他只是一个烧火的工人,寺里的工人就叫行者)就是我的师父啊!六祖说:不必客气啦!我们都是五祖的弟子,你不能这样啊!不过惠明还是认他为师,把名字改成道明。试想,离开心态,什么是禅?

  

  再说六祖

  从五祖开悟后,五祖以金刚经为六祖印证心态,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遂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若不观心,怎么知道本自清净?怎么知道本自具足?

  

  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试问:不观心如何‘识心达本源’?难道是向外觅佛法吗?证道歌说‘但得本,莫愁末。’只要你认识本心,那些枝枝节节,神通妙用都会次第发露出来的。

  

  我们常说保任,保任个什么?说管带,怎么个管带法?也只是要你在待人接物、语默动静之际,要留意自己的心态。显然所谓管带不就是秒秒观心吗?若不观心,请问你怎么管带?

  

  说到照顾脚下,则又低头看水沟,其实它的意思是提醒你照顾自己的心态,不要被外物换去了所保任的心态。倘若连这句话都不会,妄议观心不是禅,那才真是荒谬绝伦。可知唯有观心,才是修禅最稳妥、最殊胜的方便法门。

  

  大家也知道禅宗有个野鸭子公案。百丈随侍马祖散步,前面一群野鸭子飞过,马祖问:是什么?百丈说:野鸭子。马祖又问:到哪里去了?百丈答:飞过去了。于是马祖把他的鼻子用力捏,百丈痛得大叫。马祖道:你再说飞过去了!百丈有省。有什么省?省的只是不该离心外观,不觉心为物转。很显然马祖是在纠正百丈不观心而观野鸭子。

  

  佛学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叫做内学,又称内明。内明个什么?曰‘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若不观心,如何明心?不观到本心绽现,如何见性?

  

  当知唯有观心才是禅宗的不二法门,禅宗的真血脉。离开观心就没有什么叫做保任,就没有什么叫做管带,也没有你学禅的入手处。若果成天把公案背来背去、解来解去,俨然是在埋没祖师心,与禅有什么交涉?有些人专务解释公案,什么拈古啊!评唱啊!古人讲的话我们不懂,他唱的比古人讲的更晦涩。有的时候我们看古人的话,还可以明白一半,经他这一评唱,我们对那一半也糊涂了。运用这种方法,不但是浪费时间,也浪费了生命,驴年能够开悟!

  

  我们常说观心可以入禅,不是一种推断而是一种实证。禅学研究会成立两年,明心见性者大有人在。我昨天还跟人家说笑话,说虽然我们不能转物,但我们可以改变物质的结构式,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确有太多举不胜举的实例,足可证明观心才是禅的最佳方便法门。

  

  南岳怀让大师在六祖身边追随了十几年,有一天六祖蓦地问:什么物?恁么来?南岳毫不思索,脱口而出:说似一物即不中。你说是什么都不对。你想想南岳大师若不观心,怎知道六祖在问什么?凭空而来,根本没有来龙去脉嘛!突然的:什么物?恁么来?是个什么东西,从哪里来的?你指的什么嘛?因为怀让大师秒秒观心,他知道不是指别处,才立即回答:不论你说它是个什么都不对。

  

  有太多的地方证明只有观心才是参禅最契机、最稳妥的修行法门,不肯观心,绝难入真正的禅。

  

  各位应该知道一个最现实的事实,佛法是内明之学,内明者,明心见性,离开自心、自性,向外求玄,向外找道理,显然就是外道。

  

  马祖的大弟子百丈,那个被捏著鼻子喊救命的小和尚,大澈大悟以后,也升座教导弟子,有百丈上堂句,这是很有名的。大家翻翻指月录,能把他那几句印在心里,你就可以说:我即是佛,自他不二,生佛平等了。百丈还有一个下堂句,也含蓄甚深悲心。一个真正说法的人,是可以唤醒别人原本的心态的,是可以使人的无师智、自然智当下发露,而展现出生命的光芒的。百丈说法的上堂句是:

  

  灵光独耀──只有一片光明,没有别的。

  迥脱根尘──六根六尘与我无关。

  体露真常──我的生命的当体就是永恒、就是真实。

  不拘文字──这些文字不足以拘限。

  心性无染──只要我的心、我的本心、自性,不被污染的话。

  本自圆成──本来自己就是圆满、成功的。

  但离妄缘──只要你不黑白(乱)想。

  即如如佛──便跟佛一样。

  

  这叫上堂句。你看说得多么真实,没有废话。

  

  百丈还有个下堂句更绝,什么是百丈下堂句?他每次讲话完毕以后,等大家都散去时,他突然又招呼,喊道:各位!大众闻听回头时,百丈问:是什么?

  

  是什么?这三个字就叫下堂句。为什么问这句话呢?消耗了老和尚半天的精神,每个人接受他的启发,心灵引起共鸣,这个心态多好,只要留意一下,很清醒,没有睡著,但是确实是已经离念了。那个时候的心态已经没有念头,纵然想来个妄想,妄想也起不来了。当他一问:是什么?你只要自己一观心就知道了,只要保持这个心态就已尽修行之能事了。语言文字顶多是指月的手指,并不是月亮本身。

  

  可惜古人与今人大同小异,当百丈问‘是什么’时,大家有的看脚下:我该没有踩到狗大便吧!有的看旁边猜想:可能是谁掉了钱吧!谁捡到是谁的,都养成向外寻觅的习惯。如果你是习惯于秒秒观心,时时内观,那你就跟怀让大师一样,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了,你就马上知道应该保任了。

  

  五、什么是参禅的大根器?

  

  真理是一般的,是普遍的,不是特殊的,不是局部性的,没有什么难懂,而且也勿须用懂。各位都具备参禅的根器,什么是大根器?大信心、大诚恳、大尊敬便是。

  

  我们经常讲诚、敬、信、行,大家以为说诚就是有求必应,心诚则灵,不是!诚就是纯一。我们读书经,说‘文王纯亦不已’。大禹谟‘危、微、精、一、中’就是诚,诚就是全感情、全理智、全人格、全生命的投入。

  

  什么是敬?不是说每天拜拜,洋洋乎如在其上,敬神如神在,不是这回事。敬是不散漫、不随便、不吊儿郎当、不马马虎虎,简单地讲就是很认真、很庄重。如果大家认为嬉笑怒骂、讲笑话、骂大街就是禅,吃狗肉、饮烧酒就是禅,那是变调的禅,绝不是常态的禅。

  

  道济禅师表现的禅是变调的、是降D调,失去C调的庄严华丽,不足为法。所以真正的禅是要敬,敬就是不放逸、不散漫、不吊儿郎当,很认真、很庄敬。

  

  讲到信,若对于自己亲身体验的、深深感受到的、深得我心又深入我心的法,而不抱定‘只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的坚固信念,这叫信不具。不信就是不相应,就是无缘,修学就不能够成功。

  

  什么叫做行?古人说:说食不饱。你到我家来玩,我正在吃饭,我问你:吃饭没有?你说:吃过。其实你没吃饭,那我坐在那儿吃饭,你在那儿等,结果你就流口水,我吃得很饱,你还是肚子饿,这就是说食不饱,你说吃了,那并没有饱。所以你要想得到法的利益,一定要行,不但要行,还要发为正行。

  

  有很多人一谈到禅,就联想到指月录那么难懂。那些不是要你懂的!是要你悟。我已经给你们割破了一个谜题──庭前柏树子,大家明白了吧!它是引发、激起你契合佛法的心态,而不是给你什么知识。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讲一番道理,对你有什么用?没有用的。

  

  禅学研究会成立已经两年,我看在座的各位,每个人都是福智具足,都是大菩萨相。也许你谦虚地说:我不敢!没有什么不敢,菩萨就是人,菩萨跟人不同的就是无私无我、大慈大悲而已。

  

  各位有很高的学历,有很丰富的同情心,各位也都决心追求真实,现在有很多光明磊落的朋友来和我们一齐同见同行,今天的成果已在许多会友们的心地上显现出来了,我今天有机会跟各位报告一下禅的一般概念,非常高兴。我们大家共同来参学安祥禅,什么叫参?参就是参详,参就是商量,我非常乐意跟各位共同来参详。愿大家都达到生命的圆满。

  

  谢谢各位!

  人生如水  禅意如歌

                                               ------杭法基抽象水墨画《心语》系列

     人生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禅意如歌,作为在佛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禅文化,也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劳动人民长期来一种智慧的积累与创造,即使在今天,它依然有着一种超然自乐、慰藉心灵及战胜自我的现实价值。如果说中国有宗教,禅可以说是一种本土有着某种入世精神的宗教文化。

     “世间大多名利场,人间尽是利己事”。此乃人性使然,基督教中称“原罪”,佛教中叫“业障”,由此也构成了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或许, 淡淡的禅意, 倒象一股清泉,或多或少能够荡涤人心中的那种污垢,平息一些“心魔”欲火。

     禅的主要特点是不可言传,谓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姑且不谈禅是否有玄虚之处,但是任何艺术形式如果想表达禅的某种内涵,就如同水中捞月,只会隔靴搔痒,言不达意。但是一种生活与创作的状态与过程,作品中那种淡然、简泊、随意的平常心,说不清道不明的潜意识中的疏朗与偶然之得(偶然中也有一种必然性),不能说与画家涉足不深但却有些偏爱的“禅意”无关,在这方面达到什么程度,如人饮水,冷热自知。所谓“心语”就是心境之语,逸笔草草,无刻意之痕,看似简单,但要画出切入那种语境与视觉体验的令人满意的作品并不容易。极简常常比极繁更难,经历者刻意而为的过程常遭屡屡失败,有亮点的作品倒是常在不经意之间得之,这种不经意可能就是经意后的一种积累。

     抽象水墨《心语》系列的简淡与画家创作的厚重理性的巨幅《魔方》等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也显示了画家坚持多种形式与手法进行探索的一种心路历程。著名美术理论家范迪安在《杭法基抽象水墨画集》序言中曾指出:“他的作品看上去画无定法,随机应变,形态多样,但贯注了饱满的人文关怀,让人从外在的形式中感受到内在的文化品质。可以说,这是一种以抽象形式为表现语言的文人画。”在《心语》系列中,有许多作品就是有抽象文人画的特色。

     画家对自己是不满意的。即使一幅画刚完成时他自己非常喜欢,但在不断审视的目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逐渐的感觉不满意了。一种不断追求完美的心境,使他在艺术上似乎永远都处在一种难以满足的状态,由此又将希望寄托在未来新的努力之中。这种默默而行似乎无所求又似乎有所求的创作生涯,早已成为他自得其乐的一种生活方式。名也罢,利也罢,终究是过眼烟云,成败都在一笑之中,是“魔”是“佛”皆由心造。而不断努力战胜自已,保持某种激情与诗意,实实在在去体验与享受一种平常的心智劳作过程中的快乐与痛苦,倒是一种充实而真实的活法。我们相信,秉持一种精神与生存意志,无所顾忌一路走来的画家,在已过花甲之年后依然会“衰年求变”,在艺术这条路上会走得更远。                                                           (佳崚)

  关于禅的故事举不胜举。有的人说,禅是一种智慧;有的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有的人说,禅是一种哲学;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

  至今为止,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家都来描述它,但没有人能够定义它。而且,直到将来,禅都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就是错!”。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只可“以心传心”。因为一旦定义了它,说它“是什么”,其实就已经说它“不是什么”了!禅没有是与不是,去看看六祖慧能大师所谓“不二法门”,或许能有所感悟。

  辩证法中有关于矛盾的说法。矛盾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对立和统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分别心”使得事物中对立的一面过于被强调,而统一的一面往往被忽略。“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其实就是让人们消除“分别心”。不要只看到风和幡,而应该去关注自己的心灵,关注自己只看到风或幡的原因!所以,“凡者见二,智者了达!”,对于所谓的“矛盾”本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了“矛盾”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分别心”了。

  禅不试图用定义和概念去说明什么。禅关心的不是“外部事物”,而是“人的心灵”。外部事物固然纷乱芜杂,但这些外部事物对人的心灵的作用却是一样的。因此,从人的心灵的角度去看外部事物的影响时,当然可以把外部事物看成是一个同一的没区别的东西。比如看山、看水,如果只看山、水本身,山当然是山,水当然是水;但如果从山、水对人的心灵的影响来看山、水,其实山、水没什么区别,山也不是山,水也不是水,都只是“这个”或“那个”而已。如果心灵不再被任何外部事物所影响了,到达了“如如不动”的境界,此时再去看山、水,山也只是山,水也只是水。

  禅只是对需要禅的人才有用!这样的机会称作“缘”。有句话叫“佛度有缘人”。佛从来没有主动去对谁说过这样的话:“让我来度你吧!”总是众生自己有很多无明烦恼,痛苦不堪,好像一些生病的人,去寻找解药,此时如果机会合适,正好遇到佛或佛经,则得以解除烦恼。所以,药只对生病的人才有用,如果这人没有病,药是没用的!所以如果一个人觉得他自己生活得很快乐,没有任何烦恼,那他根本不必要去学禅!

  从禅的角度出发,看红尘众生,都有自己的因缘。而众生自己却浑然不知。据说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禅师在讲禅,说:“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这时有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

  禅师说:“这么简单愚蠢的问题你也能提得出?”

  这人立刻恼怒起来,理直气壮地说:“你不回答也就算了,为什么要侮辱我呢?”

  禅师笑了一下说:“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这样产生的!”

  有些人往往会把禅和气功等同起来,其实禅和气功是两回事。气功仅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而已。它以修身、修心为目的,身心合一是修炼气功的正确的方法。当然,如果以禅的观点去练气功,效果会很好,这是因为禅关注人的心灵!

  禅不是迷信。迷信是盲从,迷信是错误的信念。禅不赞同迷信,得悟的禅师有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实在的,客观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禅师的心灵自在活泼,轻松舒展,但如果你选择了你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些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透过禅的训练,心的效能就会提升。我们是历经心识的不断提升,才有成功的人生、喜悦的生活,从而找到生命的归宿。心的效能决定个人的思考、情绪和回应能力。禅即是心的效能训练。

名制·专业主义·... 零容忍 - 全球化影响 - 百科全书 -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实名制·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激情 专业精英主义 论企业中的仪式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 刘志迎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将有更多真金白银投入水利 - 资讯分享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最恶劣的公司治理安排 - 刘振华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激励下属需要不断增加正面反馈 - 柳瑞军 - 职业日志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山西平遥古城旅游营略分析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21世纪的赢之道---专业主义 吴澧:恐战主义愤子本·拉登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专业买手?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专业买手? ■名典八字专业测试■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专业买手? 中游投资逻辑:宏观缩影,择时为上 - 主题研究 - 《证券市场红周刊》 - 杂志汇(品牌杂志荟萃)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湘财证券 股权贱卖之谜 - 公司调查 - 《证券市场周刊》 - 杂志汇(品牌杂志荟萃)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湘财证券 股权贱卖之谜 2- 公司调查 - 《证券市场周刊》 - 杂志汇(品牌杂志荟萃)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业新媒体(金融投资·新兴战略产业)- 实名制·专业主义·股权共享 唯美主义画派——John Atkinson Grimshaw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 【Alexander Wang】实穿主义也有不羁内心!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 亚当·斯密的道德观和市场观 : 薛兆丰 新制度主义时代cvb 维克多·斯波朗迪:《专业投机原理》精选 ■名典八字专业测试■11 求职必读本:名企钟爱高校七大专业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