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炎之轨迹下载:《论语》是读不尽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40:36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语》是读不尽的

徐世平


  新民晚报资深报人、高级编辑白子超先生写了一本有关论语的书《说论语》,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其实,这本书,亦可叫“《论语》新读”,是他退休后潜心研究《论语》的心血之作。

  这些年,国学之风渐行于世。孔子和他的《论语》,则是关注焦点。

  其实,什么是国学?学界有不同说法。用什么名称,并不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并不因为“称呼”而有任何内涵的改变。只不过,“五四”的时候,许多东西,都被生生割断了。《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而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儒家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于,我们这一代人,骂过孔子,批过《论语》,却不知道,孔子说过什么,《论语》又有什么内涵?这确实是可悲的。

  孔子和《论语》的重新价值发现,还是近些年的事情。一个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新型社会,太需要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了。这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环节。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一种历史的深厚积淀,自有顽强的生命力。任何东西,都是无法割断的。

  孔子和《论语》的重新认识,媒体的作用相当重要。太多的历史割断,使得大众对孔子和《论语》徒生兴趣。当然,也有不少人,借国学一举成名。于丹则是其中之一。她讲的《论语》,我听过不少集;她的书,也翻过。总的感觉,有点过于世俗和实用主义。

  不过,《论语》绝对不是一本童蒙读物。按许多专家的观点,《论语》是要学一辈子的。

  我年过四十,才去读了《论语》20篇。许多地方,至今似懂非懂。《论语》之艰深,可见一斑。关于《论语》的书,也读了不少,比如,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我就是经常带在身边的。坐飞机的时候,常常拿出来读。这种时候,既可以消磨时间,也有闲可以读得进去。

  有专家说过,任何人都可以去解释《论语》,但决不可以阉割或者说糟蹋《论语》。像南老先生这样的大家,也是向来毕躬毕敬并小心翼翼的。当然,多元社会,各色人等,想法并不一样。当于丹等人在电视上大卖《论语》的时候,也有许多人,穷毕生心血潜心研究孔子和《论语》。这样的学者,耐得住寂寞,甘愿清贫,其治学精神,叫人肃然起敬。在这群人中,有一个普通人,同样值得尊敬。他叫白子超,一位普普通通的报纸编辑。白子超比我年长,我尊其为师兄。此公为人耿直,且治学有道。2003年,他从编辑岗位上退休之后,便潜心研究先秦史,特别是先秦思想史,读诸子百家学说。其中,关于儒家学说,他更是专心致志。这些年来,他已写了许多有关《论语》的短文。这些文章,曾在有关报章刊登,篇幅虽短,却是其读《论语》之心得,处处折射出思想的光芒,深受读者好评。

  老白读的《论语》,自谦仅仅是读《论语》的体会,大都是兴之所至,以“后学身份”谨慎治学而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形象地说,宛若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后来之人,即使是大家名家,也仅仅是添一两根枝桠而已,更多的人,至多也是就添一片树叶。用老白说法,能添一片树叶,也非常不简单了。他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想添一片树叶,能不能添上,不好说。不过,依我的看法,老白笔下的《论语》之语,还是有系统的、有想法的、有见解的和有功力的。

  老白读《论语》的文章,是我强烈建议他结集出版的。老白这个人,向来以读书为乐,读《论语》,则是他退休生活的重要精神消遣之一。他说了,他读《论语》,写文章,是一种精神享受,从来没有想过要出书。但是,我觉得,这些书稿,倘若他一人自娱自乐,未免有点可惜了。《论语》是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论语》的研究,可说是浩若烟海,于丹的东西,扔进去,有了波澜;老白的东西,扔进去,或许连浪花都没有,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博大皆由点滴而成,有道理的。

  《论语》是读不尽的。《论语》的解读,自然也会没完没了。倘若,国学因此而发扬光大,这便是一大幸事。

  《说〈论语〉》序(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