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国国歌是哪首:道不尽的毛泽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9:01

电视专题片《走近毛泽东》对毛泽东这样评价:

他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最大的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他最艰辛的探索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他最伟大的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百度搜索,点击“毛泽东”三个字,便会出现27,600,000篇相关网页。人们喜欢津津乐道毛泽东,是因为他改变了中国屈辱的历史,为中国赢得了尊严。中华民族的肌体里,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他的烙印。他是胜利的化身,品读他的历史,让人感到气壮山河,荡气回肠,扬眉吐气,他是当代中国走向强大的代名词。能治民族的抑郁。尽管毛泽东已成一个时代的背影,然而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却远未消失。

毛泽东在许多方面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中国政治。如他亲手搭建的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仍是主要的政治制度。后毛泽东时代形成的理论,没有直呼……思想,而是称呼……理论、……代表、……观;“主席”已经成为毛泽东的代名词,后毛泽东时代的领导人只称“总书记”。

在商品经济大潮下,毛泽东成了一块金字招牌,生前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身后许多人靠他谋生,带来了种种民间文化现象:韶山、井冈山、延安,他的乡亲们借助红色旅游富了;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靠写他的著作发了;商人把他当成了财神;他还成了汽车司机保平安的护身符。

☆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近10个月。1999年12月,静安区甲秀里茂名路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正式开放。

这里周围都是高楼大厦,地价飞涨,均价在M22万元以上。开发商们对于旧居相当看重,他们都觉得这里有灵气,是个福地,心存敬畏。这里的商品房,只要建好了就能出手,行情越来越好。由台湾投资商开发的高层写字楼晶采大厦,最近的建筑距离甲秀里不到2米,主体大楼也只相隔15米。2001年修建时,为了甲秀里的保护,额外多投资了1000多万元用于地下灌浆,这些钱造10幢同样的房子都够了。

2003年冬天,有个台湾老板来参观,看到房间里主席曾经坐过的单人沙发,要求让他坐一下,给多少钱都可以。不让坐,他就瞅空坐了上去,沙发上全是灰,都沾到大衣上了,但他一脸的满足,还不让人帮他拍灰。

从2004年开始,有一家英国公司已经连续两年,年底时把这里包下来一天开年会,价格是2000元。选择的理由,就是看重这里有灵气。

真个是一言难尽毛泽东!追寻毛泽东的成长历程,我们会感慨万端,会学到很多,会深受启发。

一、毛泽东——时代造就的英雄

1、少有大志

伟人自小即非比寻常。以下是他早年写的几首小诗。诗虽小,但抒发了一个青少年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读来意蕴隽永。

诗一 赞井诗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

永远养不长。

诗二 咏 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诗三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1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几个月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失败,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毛泽东生逢乱世,自小接触许多进步书籍,中国被列强瓜分的事实让他很痛苦。湖南这个地方,自古人杰地灵,古代有屈原、贾谊、李白、杜甫、范仲淹、辛弃疾、王夫之等在这里留下足迹,近代更有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宋教仁等。中国的近现代史,如果缺了湘人,几乎不可想象。岳麓书院门前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他立志读书,改变中国。山川资俊杰,时势造英雄。

韶山冲东北距长沙90公里,东南距湘潭45公里。当时这里没有铁路、公路,也没有通船的河道。如果过湘潭县城,就要从天亮走到天黑;如果去长沙,就要走1天半的路。毛泽东从这里出发,走进中南海,走向世界。

2、信仰坚定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之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当时毛泽东27岁。从此坚守信仰50多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期间,毛泽东经历过革命的低谷,遭受过党内政治斗争的打击,参加过长征,还经历过其他种种磨难。特别是为了追求真理,他的家庭牺牲了6位亲人。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20年《湘江评论》充满了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酷爱读书

毛泽东一生嗜书。他读书专心致志,虽在闹市而不受影响。读书经常废寝忘食。但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他读的书有两种:有字之书和无字天书。如果只读前一种书,那毛泽东将只能是一位学者。但毛泽东读书不是为了求取功名,他思考的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把读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经常深入农村,真正读懂了中国社会这本天书。毛泽东也非常关心时事政治,通过报刊杂志,了解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读书,不看报”,后来成了他批评那些忽视学习的部属的特定用语。

毛泽东从小学到中学,写的文章都是全校有名的。1912年在省立中学写的一篇史论文章《商鞅徙木立信论》被国文教师批了100分,并批示“传观”。这篇文章只有571字,眉批和总评却有150字。在评语中这样称赞:“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1927年1月,用一个月的时间,毛泽东深入湖南5个县农民中进行调查研究。3月,在《向导》周报上,发表了他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开始探索,这在中**内是最早的。这篇文章很快译成俄文和英文。共产国际的译文称之为“在已发表的英文报告中,对中国农村的状况揭示最深刻的一篇”。

4、卓越才干

毛泽东小时候是个农家娃,13岁前放过牛、砍过柴,种过田,读过私塾。没有大学学位,没有社会地位,就是个中师毕业的师范生,做过小学教师。纵观中共早期领袖及后来的核心领导人,大抵都喝过洋墨水,然而历史最终选择了毛泽东。这和他的卓越才干是分不开的。

毛泽东是一介书生。1921年初,他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 他没有想到一生中最重要的年华会在打仗中度过。 1965年3月,他在会见叙利亚客人时坦率地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是革命战争形势的需要,告诉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从未学过军事的毛泽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后来成为一名天才的军事指挥员、一代叱咤风云的战争大师。

☆让毛泽东名标青史的军事著作是《论持久战》

这是抗日战争发生10个月时,他在延安窑洞里用了9天时间,写成的。被誉为当今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西点军校教科书之一。

指出:“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历史的发展证明,毛泽东的分析判断与抗日战争的进程完全对应。此文奠定了毛泽东军事家、战略家、哲学家的地位。

《论持久战》成为一部超越党派的光辉文献。蒋介石以国民党军委会名义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国民党还破例将该书出版,每个士兵人手一册,在国民党军队中,奇迹般地出现了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高潮。

1939年,《论持久战》英文版出版向海外发行,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史迪威将军读了《论持久战》,认定这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季米特诺夫在共产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高度赞扬道:“有史以来,还没有人把军事问题、战争问题说得这样透彻,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十分佩服。他说:“关于共产党军事思想的最好阐述,不见诸苏联的著作,而见诸中国的著作。”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说: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非常好的战略著作在日本是没有的。日本军事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都优于中国,武器优越于中国,但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日本的军队是速决战,中国的战略是持久战,结果,日本被中国的持久战打败了。

凤凰网评论:如果将毛泽东比之于像秦始皇那样的千古一帝,恐怕是不合适和不恰当的。但就毛泽东在军事上对人类的贡献而言,他决不比古今中外的任何军事家逊色,说他在军事上是“千古一人”恐怕不算溢美之辞。其智慧、谋略、胆略、气魄都是超乎常人的。我们很难设想,三湘四水是如何孕育出这个伟大的军事家的。正因为他的伟大,对他在人类军事史上的贡献和在军事理论上的成就的评价或许还要待多少年后才能看得更清晰。

☆毛泽东运筹帷幄,打败蒋家王朝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31岁的毛泽东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37岁的蒋介石担任了黄埔军校校长。仿佛是历史的有意安排,让两个后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一个去抓笔杆子,一个去抓枪杆子。

毛泽东一生都不像一名军人,他不会神气十足地阔步行走,也不注重仪表和通常军事意义上的军纪。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是这样评价两人的:蒋介石举止刻板,重风纪,住处井然有序,书法也是笔直正方。而毛泽东则躺坐漫无拘束,常常龙飞凤舞,信笔成书,房间也显得杂乱无章。

长征路上毛泽东开玩笑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毛泽东和蒋介石斗法13年,完胜了这位军校毕业的专业对手。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都把目标对准了东北。双方调往东北的将领都名震中国当时。共产党方面日后出了林彪(黄埔四期、战区统帅)、罗荣桓两名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多如过江之鲫。国民党方面的杜聿明(国民党数一数二的战将,黄埔一期)、郑洞国、卫立煌、孙立人、廖耀湘等也都声名显赫。东北的战略价值可见一斑。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时就说:“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辽沈战役开始了国共两党的大决战。1948年9月12日爆发。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仅存于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大“孤岛”。辽沈战役的核心问题是到底先打哪一个。林彪谨慎地选择了长春。以东北野战军的实力,由北向南逐一攻克,是稳妥而不败的策略。而毛泽东的眼光却盯住了锦州,因为它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他督促林选择锦州。他意识到东北的迅速胜利,将会在未来一年内促使全国解放,他要提前结束全国战争。大格局、大手笔。11月10日,辽沈战役结束。

后来,国民党锦州守军范汉杰回忆,毛泽东的选择,是令双方所有将领都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高亨诗颂毛泽东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美国人评论说:在决战时刻,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最大区别,在于蒋介石有铺满地毯的总统府和“美龄号”总统座机,可以飞来飞去地指点部下作战。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的毛泽东,却是在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土“司令部”里,用手写电文指挥着一场世界上罕见规模的人民解放战争。

二、当代中国需要毛泽东精神

1、放羊娃的故事想到的

问:你为何放羊?

答:养大了卖钱.

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羊.

放羊娃的故事让我们感到悲哀。人生的天地这样狭小,人生的目标何其短浅。多么可怜的没有追求的生命!但痛定思痛恍然,其实我们都是放羊娃,我们的追求比放羊娃高不到哪去。假如问话的对象换成了我们,我们的追求可以用以下对话来反映:

问:“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答:“考文凭。”
  问:“考文凭做什么?”
  答:“找工作。”
  问:“找工作做什么?”
  答:“赚钱。”
  问:“赚钱做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做什么?”
  答:“养娃。”
  问:“养娃做什么?”
  答:“读书。”

2、改革开放以来,物欲横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另外一种力量比经济发展速度还快,那就是宗教势力的快速扩张。据《瞭望》(2007)记者在我国中西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亿多人信教。

在我国中西部部分农村地区,各种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寺庙“修建热”和农民“信教热”。

这种现象说明,出现了信仰危机。

这种现象也说明,快乐与物质是不成正比的。灵魂不能饥渴。当灵魂饥渴的时候,是需要东西填塞的。

3、近年央视革命传统剧热播现象。

《长征》、《亮剑》、《潜伏》,大家很喜欢看,深深地被感动着。它们的主题其实只有2个字,就是信仰。这些令我们感动的故事都发生在毛泽东时代。反映了我们对那个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代的缅怀。也反映了时代对信仰的呼唤。

《长征》在韩国播出过三遍。这个用脚步仗量出来的征程,是世界绝无仅有的传奇、神话。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说,过去只知道毛泽东伟大,看了《长征》后,才真正明白中国人为什么热爱毛泽东。

4、南海群岛面临虎狼之争

最近,马来西亚、越南、文莱、菲律宾等国都提出了在中国南海的主权,美国、日本干预。

BBC(英国广播公司)认为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陷入被动,是几十年来执行“韬光养晦”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

南海面临的虎狼之争告诉我们,应该有毛泽东敢于碰硬的精神。1950年,新中国一穷二白。中美两国实力对比:美国钢产量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美国军队一个军有1500门火炮,我们志愿军每个军才有36门火炮。但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敢和美国交手。如今经济发展,生活改善,面对挑衅却不敢“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如何认识毛泽东

1、俄罗斯历史教科书重新评价斯大林给我们的启示

俄罗斯官方新闻媒体报道:即将投入使用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重新评价斯大林的历史作用,一改以往的批判态度,给予斯大林伟大功绩充分的肯定。教科书评价称:“斯大林当时所作的一切,是完全合理的。斯大林作为一个面临战争的国家领袖,在带领国家走向工业社会方面做出了正确选择。”在民调中,斯大林已经被当今俄罗斯人绝对支持为最杰出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人物。俄罗斯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特别是经过了前苏联解体后的痛苦实践,终于重新认识了斯大林。

2、对毛泽东的认识

毛泽东是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史学家,是伟人,是巨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人能够和他相媲美。毛泽东所给予我们的精神遗产太丰富了。他的思想博大而精深,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影响了世界。有网友称:毛泽东有多伟大?这根本就不是我们这些人敢去评论,下结论的事情。我们应该对他老人家怀有敬畏之心。这既是对他个人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他或否定他。现在给他盖棺论定还为时尚早,因为带着个人的恩恩怨怨去评价他,难保客观、公允,还是把他交给历史,由历史来评价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