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娃娃换衣服视频:价值与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03:36
继续探讨:价值与成长(2009-11-10 20:28:39)
分类:股票 继续探讨:价值与成长2009-11-10
有博友说,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有个定义,好!现在我就先给个定义吧:
1,价值投资,净资产收益率在15%以下,经营利润的年均增长在10%以下,市盈率在15倍以下的高分红公司就可以定义为价值投资,因为其投资回报已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率,完全可以做到资产的增值保值。
 2,成长投资,净资产收益率在20%以上,经营利润的年均增长在20%以上,市盈率在20倍以上的低分红公司就可以定义为成长性投资。
 遗憾的是这个话题的探讨并不热烈,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大家都在心里考虑该怎么办的问题,也许大家觉得这个东东没必要探讨,也探讨不出个名堂来。是的,在证券市场,有些概念确实是没办法探讨个子丑寅卯来,就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是,我个人认为不等于作为个人就没必要去思考这个话题。所以,我还是让有志于价值投资的朋友们有必要去思考一下这个话题。所以,我还是就固执的让大家继续!继续探讨!
 博友创造晴天先生的留言很不错的,我就放在这里吧,希望朋友们继续探讨。
创造晴天(第57楼)
这个案例用来比较价值和成长其实是一个“伪证”,就像让万米长跑高手和百米高手赛跑一万米,而现实情况是跑百米的不会去万米比赛,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可以100*100(一百个人接力跑,每人一百米)。投资股票呢,成长型投资者不会53年持有一直股票的。因为每个行业有生命周期,每个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创业期、扩张期、成熟期、衰退期,成长型投资者主要是抓住扩张期阶段来投资,然后等一个企业高速成长结束后就换到另外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老股民好似就是这么做的,佩服),它是接力跑!
 这个案例中 ibm股价年复合增长11.36%,美孚石油是9.45%,这巨大么?不大。53年下来一个300倍,一个120倍,这个案例用来说明复利的威力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用来比较价值和成长却是一个“伪案例”。因为成长型投资者的根本是用“接力跑”。比如老股民们都知道的中集集团,接力苏宁电器,而不是拿着中集集团53年的价格年均复合增长率用来代表成长型投资的效果。
 再接着57楼说:
 1、如果抛开具体的公司,那么就是数据计算的问题,简单假设,a公司为成长性公司,股价每年增长20%,没有分红;b公司为价值公司,股价每年增长10%,每年年底分红5%(全部投入b);初始投资每个股1万元,那么,投资b股票永远也赶不上a股票;第10年,a回报6.19倍,b为4倍;第30年a回报237倍,b为72倍;这样下去b永远改不上a 。从数学上讲,这个假设下这两个数列差是发散的,而不是收敛的。有朋友说巴菲特的公司不分红,就是属于a 类公司,正常情况下,b类公司是无法跑过他的。
 2、如果,把b股票的股价增长率调为15%,其他不变,则在第9年b就超过a了。但是这个现实中15%的增长,5%的分红,估计没有这样的公司。这个也说明了ibm和美孚石油案例的问题,就是两个的年均增长率过于接近,也只有股价增长率比较接近,再加上分红b才可以跑过a.
 3、如果,把b股票的分红率改为10%,增长率还是10%,那么在第12年b超过a.不过常年保持这个分红的公司应该没有。
(2009-11-10 16:05:14)
  wo91888(第135楼)呵呵。。。。
这个53年的时间确实太长了。“成长”股已经不再高成长了,相对于“价值”股的市场估值长期平均比较稳定而言,“成长”股大的市场估值的降低也是不小的一块损失。
说穿了,要拿几十年、上百年的一个企业股权,风险其实是比较大的,或者说拿“对”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从这个角度看,老股民先生的腾挪术在依据比较扎实的基本面分析和估值对比的基础上,阶段性(其实持股时间也比较长,操作很少——稳定)换股的方式,确实是最佳的办法!
 ※是的,关于IBM还是美孚石油的案例可能时间太长,在我们实际探讨的时候就觉得意义不大。但是,假如我们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这里很轻松的得出几个结论:
1,对于长期的投资,只要你投资的企业不会倒闭,那么虽然说投资收益并不怎么出色,但保证资本的升值保值、抵御通货膨胀应该没问题,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说,这依然是投资回报最高的一种模式。高于任何一种可交易的投资品。
 2,作为自然规律,任何一个伟大企业都不可能长期高速增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无论它如何优秀,如何高速发展,最终的结果必然将回归这个经济体的平均增长。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任何行业都有着其天花板。时间这个媒介会抹平初期的高速发展。
 3,鉴于以上的事实,作为一个证券市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价值投资者,费尽心机去寻找所谓的伟大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就显得微不足道,不值得也难以奏效;还不如去寻找未来三年能够高速增长的标的阶段性持有。何况长期高速发展的伟大企业凤毛麟角,未来两三年高速增长的企业却比比皆是。当然,这个也取决于个人的预期收益率去取舍。 
比如说在20年前你能看明白今天华为的如日中天而不是胎死腹中?天方夜谭吧。比如说三年前的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谁能看清楚今天的此消彼长?所以,有些事物只能事后总结而难以事前判断的。
  附件:探讨:价值与成长2009-11-9
※博友转来一篇东东,很有趣的问题,就是选择买IBM还是买美孚石油的问题,这就是个成长与价值的问题。说实话,我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这个平衡点。不是找不到,而是并不实用。
 从理论上来说,在这个方面是可以有个公式来平衡这个问题的,但由于我缺乏数学知识,所以就还没有摸索出这个公式。当然,我采用我的土八路方式,还是可以找到这个理论上的平衡点,但似乎有点并不实用,而且也上不了台面,在目前反对者不少的情况下,我也就不愿意显丑了,望大家见谅。所以,就放上来大家探讨一下。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作品,但道出了一个投资的深层次话题:价值与成长!
我希望,有志于价值投资的朋友重视这个话题。
  东财网友(第50楼)
回到1950年,我们可以有两个选择,买IBM还是买美孚石油?相信大部分现代人会选择前者,IBM是一个时代的科技象征。来个比赛吧,两只股各投资 1000美金试试。哗哗哗,53年过去了,IBM的股价涨了300倍,美孚石油的股价涨了120倍。在涨幅这一项上,IBM获胜。但投资呢,当初美孚石油的1000美元现在变成了126万美金;投资IBM的1000美元,变成了96万美金。两者相差24%,咋回事儿?明明IBM的涨幅大啊?
 原因很简单:定价和股利。IBM的定价太高了,但发放的股利却没有美孚石油高。53年来,大家不断地分红,由于股价低,美孚石油的投资者可以拿分红继续投入,几乎可以积累到原有股票数量的15倍;而IBM的股东仅能积累到原有股票数量的3倍。因此,尽管IBM在涨幅上击败美孚石油,但加上分红积累股票的价值,美孚石油在投资收益总额上却轻松打败了蓝色巨人。
 由此引出西格尔投资收益基本原理:一只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该公司实际的利润增长率,而是取决于该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
 根据这个原理,不管股票的利润增长率是高是低,只要它超过市场预期水平,投资者就能赢取高额收益。比如,人们对IBM的预期较高,IBM的增长率虽然高,但股价当然也高;人们对美孚的预期低,美孚的股价也低。即使是同样的分红,再投入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美孚股票,美孚就是靠着这些多出来的股票,打败了IBM。
 简单说,从长期来看,投资的收益取决于股价的高低和分红的多寡。如果股价低,分红多,即使没什么增长,也能赚大钱;股价高,同样的分红却不能买更多的股票,到头来还不如分红多的低价股。
(2009-11-09 11:39:51 IP:116.24.112.*)
  ※我本来准备把这个计算结果放在前面的,但想想还是放在后面吧,这可以让朋友们在惊喜以后再冷静的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计算结果就是:在53年之中,假如你长期投资,IBM的投资年均收益是13.83%,美孚石油是14.42%。
 呵呵,也许大多数朋友想不到是如此的年均收益吧?同时,我在这里向大家暴个料:我们尊敬的巴菲特老先生的实际投资收益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当然,这里还有着当时的美国股市处于底部的原因,所以,其实际收益还可以提高一点,但对于53年的年均收益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附表:年均收益计算表 
 IBM
 美孚石油
 
1950年
 1000
 1000
 
2003年
 960000
 1260000
 
53年累计利润
 95900%
 125900%
 
年均收益
 13.83%
 14.42%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考虑两个方面:
1,价值与成长的问题。
2,长期投资的收益率问题。
 其实,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还会涉及到有效市场与无效市场的问题。当然,这个深层次话题就不在今天的探讨此例。
 
该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网博客继续探讨:价值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