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火龙岗中学电话:周洪立---《援外手记》5、初试牛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19:18

周洪立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nryzhoubj


个人资料 周洪立  

《援外手记》5、初试牛刀

(2011-01-27 17:00:49) 标签:

杂谈

分类: 回忆录

          波音七三七飞机呼啸着腾空而起,离开了首都机场,一路朝西飞去,从窗口望下去,脚下是京西起伏的山岚和早春光秃秃的原野,不时还能看到星星点点的村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飞机,自然也是第一次乘坐喷气式客机,一切在我眼里都非常新鲜。飞机发动机声音之大(波音七三七飞机的噪音比较大,现在已经被麦道、空客和波音747等新的机种取代)、速度之快,空中小姐整洁的工作装和脸上挂着的笑容,还有机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外国乘客,这一些都让我感到新奇。

          正在我歪着头看着窗外,陶醉在首次乘坐飞机的兴奋之中时,有人轻轻拉动我的肩膀,口里叫着,“ 周翻译,周翻译”。我回头一看,是医疗队的一名女医生。我问她什么事, 她不好意思的说,她的旁边坐的是一位外国人,她的英文不好, 两个人不能说话,很别扭,想同我换座位。 我半开玩笑的同她说,那不正好借机会练习一下英语吗,她最终说了实话,说那个外国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她受不了。我义不容辞,或者说正中下怀,马上答应同她调换了座位。我还巴不得有机会同外国人聊聊天呢。

          我大学学的英语,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专业课并没有完整的学完,更多的知识在后来的日子里,依靠坚持不懈的自学得来的。出于对外语的兴趣,加之对未来事业的憧憬,我从一开始就对外语学习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学的非常认真,非常刻苦。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最为轰轰烈烈的那几年,我也从来没有中断过英语学习,当然是偷偷摸摸的学,背地里学。

          为了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我在不同的阶段背过不同版本的字典。找不到别的教材,我就读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我还背诵过英文版的大型历史史诗《东方红》。为了练习听力,我专门买了半导体短波收音机,收听短波的外语广播。那时候,中央台每天有几个小时的短波英语广播,但语音语调有明显的中文味道,用词也带有明显的文化大革命腔调,觉得不是正宗英语,所以后来我常常在夜里偷偷收听国外电台的广播,主要是听新闻广播。

          这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叫做“收听敌台”,搞不好是可以定罪的。文化大革命中间那几年,起初我会收听北朝鲜的英语广播,他们当时的英语广播很特别,很有趣,像是在喊口号。偶尔我也会收听日本和韩国的英语广播。说心里话,我对当时日本和韩国的英语广播更不敢恭维。七十年代初在北大荒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期间,由于离苏联较近,能清楚听到苏联的俄语广播。起初感到很新鲜,苏联男女播音员那种特有的、浑厚的嗓音和浓重的鼻音,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同中央台的英语有明显的不同。但听来听去,发现他们的广播也有明显的俄语口音,也不是很标准。再后来,胆子逐渐大了一点,夜里同学们都睡下之后,我就开始短时间的偷听美国之音的英语广播。那时美国之音有针对中国的慢速英语广播,播音速度比较慢,吐字非常清楚,听起来特别舒服。所有这些,对培养我的听力,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虽然相信自己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英语,但是,却从来没有使用或者验证的机会。文革大串连期间,我和我的一个同班同学专门到青岛或者大连等港口城市去,目的就是希望能在那里见到临时上岸的海员,以便找机会搭上几句话。几次下来,效果不佳,要么很难碰上他们,要么他们根本没有兴趣同我们对话。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大连的一个足球场外足足等了两个小时,终于等到他们踢完一场球出来,我凑上去搭话,问他们对大连的印象如何,一位说不清国际的海员很不友好,回答我说Rubish(垃圾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主动找外国人搭讪。

          这一次不一样,我不再是个穷学生,我是作为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的翻译,同外国客人乘坐同一个航班,因此底气比较足。非常自然地,我门两个人便了聊起来。对方是一位欧洲国家驻中国的外交官,十分健谈,一路上七个多小时的航程,除了飞机飞越喜马拉雅山上空时,听到飞机上的广播,说飞机正在飞越喜马拉雅山,我低头看了脚下的喜马拉雅山珠母朗马峰之外(飞机飞行高度将近一万米,喜马拉雅山高度将近九千米,所以,飞机离主峰很近很近,几乎就在脚下,这使我深感震撼),其他时间,我们两人断断续续,几乎一直在聊天。

          我们从中餐聊到西餐, 从文学聊到历史,涉及许多话题。关于那一次的经历, 我在早期关于英语学习的文章里曾经专门介绍过(我的Techweb 博客里也有收录),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读。这次聊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正式同一位讲英语的外国人交流,不但检验了我的语言,同时也建立了我的信心。

          至于那位女医生说的外国人身上的味道,其实没有那么不可忍受。在我看来,不过是他用的一种香水的味道,而且很淡、很淡。多少年后,我接待一位外国朋友时,收到了一个小礼物,打开一层又一层精美的包装一看,是一瓶男用香水。打开瓶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我突然觉得,这股香味很熟悉,似曾相识,好像在什么地方闻到过。现在我知道,那位先生用的就是这种香水,很高档的。 阅读(658) 评论 (2) 收藏(0) 转载(0) 前一篇:《援外手记》4、踏上征程后一篇:《援外手记》6、走进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