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兴铸管2015裁员:宿命中的自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33:31

 

道学和管理
Taoism and management

宿命中的自由

最高的善就是幸福

 

后世欧洲哲学家虽然有许多新论调,但都出不了希腊哲学的框架。所有人都想找到人类的"自由意志",如果他们脱不了"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点,完全的"自由"恐怕永远就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人生在世到底有没有"自由巧如果把这个问题再深化一点,问题就变成:人有没有"自由意志"?这就成为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人类这样问自己,已经问了至少有几千年了.在西方,"自由意志论"总是与"宿命论"(predestination)相连的,而二者却又不能共存。主张自由意志论的绝对不能容纳宿命论:主张宿命论的也同样绝对不能容纳自由意志论。不过奇怪的是提自由意志论的时候,也必定会提起宿命论:提宿命论的时候也必定会提起自由意志论


主张自由意志的人们觉得人为万物之灵,人类自己可以作主决定自己的事。人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主张的本身有一个自己排除不了的矛盾,就是如果人能够随心所愿,去做一切爱做的事,而对后果无须负责的话,那么人就真的有自由了。如果人必须对自己所选择的行为后果需要负责的话,那么早已根本没有自由可言了.不幸宇宙间有一个基本的客观规律一一因果律,早在有人类以前就已存在的了。


西方在古希腊时代,智者辈出,为了这个问题,绞尽了脑汁,也伤透了脑筋。现代人嘴边挂的口头禅,什么自由、民主、人权、法 、制度、正义、、诸名词,古希腊人早就都彻底讨论过了。最早的如希罗多德(Herodotus)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了:"七个波斯人聚在一起讨论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制度的优劣。君主虽好,但易沦为专制,而民主虽然较为平等,但易变成暴民统治。只有由好人组成的政府最为理想。”

公元前425年就有人写了《雅典宪法》。同时亚里斯多芬斯(Aristophanes)写了一幕喜剧,以妇女人权与废除婚姻制度来争取真正自由,激进地表达了民主乌托邦的愿望。此后,索伦(Solon)主张以"立法"的手段来达成贫富和谐与均衡。阿功拉克西曼德(Anaximndr)认为自然就是正义,因为物质的对主称与和谐就是自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以数学的2×2=4、几何学的正方形来说明本身自明、客观的正义。因此,正义不能因个人的主观、喜欢或厌恶来作决定。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或正义负责,也就是要对天地自然大法负责。人若违反正义,必须受到惩罚。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提出"万物流转说",主张一切物质由其互相对抗的力量而产生更强大的物质,故"斗争为一切物质之父"。人类对此宇窗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并依照规律行事,才有"幸福"可言。以上诸家大体都被称为:客观主义或客观相对主义。


于是,辩士派(Sophists)的首脑人物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tagom)出来,大事抨击客观主义者,说他们并不能提出对任何东西作出任何普遍妥当存在的证明。他主张个人的"心"才是对于事物的认知的机关。"真"是个人的"真":"恶"也只是个人的"恶"。因此,人是万物存在的衡量,天下绝无万人共通的真理存在。他的后辈葛吉斯(Gorgis)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主张:正义不过是强者的利益,法律只是强者的表现口这
个理论便成了后世实践哲学里实力主义者的先河。因此,人生在世,若不能谋取强权,则应以享乐为目的。所谓享乐就是纵欲,而有强权的人们也无非比别人更能自由享乐而已。这是主观主义的纯粹感觉论。


苏格拉底(Socrate)看到世界成了洪水猛兽,于是挺身而出,要挽狂澜于即倒。建立了他的"超个人客观的主观主义"。他认为:个人为万物存在的衡量,应该改为"以人类来看人类,才是万物的尺度。“道德以同等程度深度藏于人们心中。他强调:道德就是知识,是可以传习教育的。人由知识达到真知,道德必随真知而实现。同时,人的内在有一个"良心,的指教。他谴责辩士派的怀疑主义实力论必然自陷于危险的主观主义独断论。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成为后世康德批判哲学的先驱。由于苏格拉底主张不以个人来看万物,而每个人的观点又都不一致,必然发生多数压倒少数的现象,或是强者压倒弱者的局面。因此,在法律和道德的名义下,自由就要受到限制或牺牲。苏格拉底是个名留千古的大哲,就因为他自己的哲学,主张:善人服从恶法:恶人违反善法。于是以身作则,服从恶法,以致葬送了他自己的生命。生命都失去了,匡论自由?这时已是公元前399年了。


比较与自由接近的还是辩士派的纵欲论。不过为了能够享乐,就先要得到强权。要得到强权谈何容易!即使通过千辛万苦得到了强权之后,享乐的后果又是什么?乐极生悲,后果将是失去强权的痛苦。如果享乐的定义只限于性欲的话,立时就会因性病或免疫系统亏损而痛苦不堪,甚至于死亡。因此,人坚持主观,即使真的有了自由,转眼亦必失去自由人;若坚持客观,又必须为道德或法律而牺牲自由。


柏拉图(plato)认为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概念一一道德,其定义若何?并无满意的答案。于是提出了他的"观念论",把人的结构分成三部分:一个构成部分叫做"感觉活动"(包括情感和欲念),另一个构成部分叫做"理性活动"(观念),再一个构成部分叫做"心灵",心灵站在前两者之间,助人脱离低级感觉活动的束缚,进入观念的神圣活动灵"又再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不联接肉体的纯粹观念部分;二是联接肉体的部分。这第二个联接肉体的部分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冲动(情欲)部分:二是气慨部分。理性之德是"智慧",气慨之德是"勇敢",情欲之德是"节制"。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道德论"。上三种"道德"发挥配合适当时,心灵便得其"正",是谓个人的"正义"。但如果仅有个人的正义是不完整的,必须要超越个人,进入社会的全体的正义才对,是谓真正的正义.真正的正义的定义是:“人人各尽其责,各得其分。”从而导出柏拉图共产主义。他渴望建立一个“理想的天国”。

"理想的天国"应该是这样的: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哲学家国王",相当于人的理性部分。其次是武士阶级,相当于人,的气慨部分。由优秀军人组成,上佐国王执政,下保人民安全。其次是庶民阶级,相当于人的情欲部分。由工农商人所组成,一面从事生产,一面负担上两个阶级的经济需要。人自出世起,立即进行严格教育,然后加以鉴别,编入适当阶级。务使各人能充分发挥其阶级性,是谓:"各尽其责"。除了庶民以外,一概不准有私人财产和家庭生活。婚姻亦由国家严格管制。是谓:"各得其分"。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又站了出来驳斥柏拉图,不承认他的理想国之可被称为理想。亚里斯多德说:在一个国家中,圣人也有他的弱点。只有"法律"才配做国家的最高主权者,因为"法律"的优越性正因为他是法而不是人,法律没有七情六欲。同时法律具备"超然性",虽圣人也未能企及,何况即使是圣人执政,也不能不凭借法律。柏拉图的国家是人治的,至少也意味着人治和法治可以相互替换的。而亚里斯多德的国家是法治的民主国,至少也带着很浓厚的民主气味。


亚里斯多德把法律分成两类:一为"自然法",是宇宙最高原理,与诸神同在。既不能以强力迫其显现z却亦无法抗拒。这个理论成为后世自然法学派的根据。二为"制定法",是人为的,经过立法程序,具有一定人为的内容的法律。而制定法以不违反自然法才算合法。他主张:人民集体的智慧优于最明智的立法者,同时他推崇"习惯法",因为习惯法是人民恒久以来累积的智慧,优于明智的制定法。然而,不论制定法或习惯法,都是人为的法律,凡是人为的就必有缺陷。如何来补救这项缺陷,这就要靠司法者的"衡平理念",对具体的事物作合理的判断和处理了。

正当他大谈唱主"、"法治"的时候,突然一个急转弯,说:法律只能相对地保证"善",而法律有时可能很"不善"。因此还得回头来靠人。他认为:人除了具备动物的机能外,更有思维活动的理性。因此,人类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的获得是以理性为指导而过规 的生活,尽量节制肉体的

机能一一冲动、意志和情欲。人的最高幸福是:"达到完全的自由"。也就是理性与智慧结合的快乐,是超感宫的,是不受身体缺点束缚的,也就是:得到了神性的认知。又因人是"政治的动物",故国家是保证人民幸福的要件。在国家社会里.最要紧的是"公平"。"公平"分两种:一是人的价值各有差等,故其荣誉、财产及其他利益分配时,应该按几何级数来分配;二是人人平等,各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应该按数学级数来分配。如果两种分配在社会里,相互交用,相辅相成,真正的公平就可以实现。这是亚里斯多德哲学的一个特色。从而导出他的"中庸民主论",就是z最低文化阶级的人民,应该由"有能者"来统治,是谓:"君主政体"。不过,假使君主化"有能"为"暴庚"时,则沦为:"专制政体"。次高文化阶级的人民应该从专制里解放出来,受贵族统治,是谓:"贵族政体"。不过,假使这时政局被权阀所把持的话,则沦为:"寡头政体"。如果这时被愚妄之人所操纵的话,则沦为:"愚民政体"。这时必须要等待一个"有能者"出来,整顿乱局,于是又回到了"君主政体"。如此轮回,暴乱相循,人民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最后他说出一个面面俱到的解决办法来了。他说:最好是由多数贵族来统治,就是:"立宪政体",也是他的"中庸民主论"。

亚里斯多德论到咽果律",有他独到的见解,很值得一提。他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比较简单朴素的单线而直接的说法,更复杂化了一点。由于种瓜有时可能得不到瓜,是因为还有其他条件没有成熟。亚里斯多德的说法就显得比较合理些。他肯定因果律的存在,但把"因"分析为四个部:

1.材料;
2.形式;
3.目的;
4.动力;
这四部分的因,缺了一部分就都不可能有"果飞因此这四个因的部分,又可分别称为四个因,就是:材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譬如:我们如果造一个图书馆,必须要
准备好造图书馆的建筑材料,然后我们必须有一个什么样的图书馆的设计,包括图书馆的本身,这是在造图书馆,不是在造工厂。所以,如果没有图书馆确定的形式,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图书馆。我们要建造的是图书馆,其目的是用来当图书馆用,不是当工厂用。所以目的如果没有确定,也是不可能有我们所要的图书馆。最后是动力,没有会建造图书馆的工程师和工人,不过是纸上谈兵,也不可能有一个图书馆落成。因此,要有一个图书馆的"果",就必须材料、形式、目的、动力四成"因"具备,缺一不可。这也帮助说明了为什么种瓜并不是一功定能得瓜的道理。


公元前323年,亚里斯多德的得意门生亚历山大大帝死,越年,亚里斯多德死。自此,希腊逐渐衰亡,罗马大帝国兴。在这二百年间,虽然希腊哲学渐趋式微,但具影响力的还有三个人必须一提的。第一个人是伊壁 鲁(Epicurus),他是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原子唯物论"的发扬者,主张:除"快乐"以外别无实质的价值和道德可言。他说: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凡人所寻求的"善"都是个人的"善",从而,"我"很可能被他人同样的自私行为所侵害。于是,人类各为其本身的利益,相约成立一种协议一一不侵害,也不受侵害。所以,道德、法律、正义、政府、国家等等也都不过是为这一个目的而存在。法律的制裁固然可使不正当的行为得不偿失,但有时法律的制裁并不一定能制止罪行。同时,因时势不同,法律的本身也会起变化。原来本是正当的法律也可能变成不当,因而法律的本身就可能不合法。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法律根本就是"徒有其表",纯粹是一种政治上"权宜"的东西。他把亚里斯多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建立起来的"法律超然论",一下子全都推翻了。他认为要一个有能而安定的国家,其政府形式还得是"君主制"。此论遂成为后世国家契约论的先驱。在希腊哲学中,与其说苏格拉底是集大成者,不如说伊壁坞鲁是集大成者比较更恰当。


伊壁坞鲁的"快乐论",照他本人所说,应该是:"并非懒惰、愚昧、或伴有痛苦恶果的感官上的快乐。"他一再主张一种"明智的宁静",并去过"隐居式的生活",因为他自己就是采取这种生活方式的。可是,有些弟子们却把它诠释为"纯粹”
直到如今。
第二个人是芝诺(Zmo),因他在斯多亚(Stoa)堂讲学,人称Soicism(斯多阿学派)。这个学派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和不少学者的努力,才正式成为一家之言。它又参合了犬儒学派(TheCynis)一一代表当时异邦人、逃亡者和奴隶们的思想,是一种明哲保身,也有点是规避现实的思想。斯多亚学派主张:所谓"幸福"是排除一切违反自然的东西,使"心"不被任何外务所搅扰,完全达到"平静"(不动心)的境界。一般人所追求的健康、荣誉、财富、地位和生存都并没有任何道德价值,所以根本不能称为:"善";而疾病、屈辱、贫穷、低贱和死亡反而代表了道德,决不是"不善"。因此,一个人活着能尽义务,同时有着"克己"的功夫,才算有道德。由此导出:尊贵的是人的"内在人格",人人在神前和法律的面前完全平等。这种思想帮助了罗马帝国的征服与统治,后来成为一种政治目的和信仰,一直传到现在.

第三个人是西塞罗(Cicem Mmus TLaius),他很有口才及文才,在罗马做宫,是个"包青天",因为秉公惩治贪污渎职而声名大噪。他又是罗马首席法学家,创造了世界著名的罗马法。他对罗马的最大贡献是把所有希腊哲学通通拉丁化,翻译成了罗马文,把原来强盗式的无文化的罗马装饰成了文武双全的文明大帝国。一面把希腊哲学一律占为己有:一面彻底绝灭了希腊文化。
总而言之,后世欧洲的哲学思想虽然还有许多新论调,其根基都渊源于此。举一反三,到底出不了希腊哲学思想的框叫架。所有的哲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地讨论了"自由意志"的命题,所有人都想找到人类的"自由意志",如果他们脱不了"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点,完全的"自由"恐怕永远就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好像在说人的不是

犹太人自诩"上帝的选民",来建立自信,凭借此种自信,虽然流散世界各地,却建立起了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希特勒则说,犹太人是魔鬼的种子,杀掉犹太人六百万。可见宿命论被如何利用,完全存乎于心,到头来实际上都市事在人为。

"宿命论"是宗教的产物,特别是一神教的产物。一神教所信奉的神是自在永在、自有永有、全知全能、专制独裁的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犹太的耶和华口天地是他造的,万物是他造的,人类也是他造的口在未造天地之初,他早已准备了天地的毁灭。人刚刚被造,他早已知道人要堕落,早已准备了耶稣来拯救。早已就准备好了天堂和地狱。谁上天堂?谁下地狱?也都是早已计划好的。从基督教的观点来说,旧约四千年都是讲神如何创造,预知人要堕落,用四千年的世界来预表,有一个人的名字叫耶稣,是神准备好了为人赎罪的牺牲。新约两千年是讲耶稣的救赎工作,直到现在。未来便是神早已定好的大灾难和地球的毁灭。以上是"大局"。


至于个人的"小局",其生死贫贱富贵都是神的意思预先定妥,不能由个人意志有所改变的。主要的根据是新约《罗马书》第九章第十一节:"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做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神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喜爱的;以扫是我所厌恶的。……如此看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么?"同书第十三章第一节:"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哥林多前书》第二章第七节:"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二章第十一节:"神给他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都被定罪。"保罗自己也说:他在母腹之内已被神拣选。
如果有人"自以为是",不服神的安排或规定,而产生逆反的心理或行动,那么结局会怎么样呢?《罗马书》第十三章第二节:"……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遭刑罚。"《希伯来书》第六章第七节:"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神得福;若长荆棘和襄寨,就必"预定论",不胜枚举。而最完全而显明的宿命论,表现在旧约.〈约伯记》的全部文字里.根据考证,《约伯记》也是旧约最先翻'
日最早的一部书,是全部"圣经"之祖。


"宿命论"这个中文的名词在原意上并不恰当。英文的
Predesitnation是预定的意思。要预定,必先有个有权柄、有计划、有执行能力者,这当然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人,必须是一神教里唯一的神才行。因此,基督教是唯一最合适谈"预定论"的。当然基督教里并非没有人争论,神曾赐予人有"自由意志”。人之所以堕落是人自己的愚昧,自由选择了堕落的途径,与全善的神无关。世界的毁灭不是神残忍,而是人的自由意志所召。这个说法最矛盾的地方就是z好像是在说人的不是,但如是人为神所造,却正说明神自己的不智和不完善。另一方面,"全能的神"下面谈如此渺小局限性的人的自由意志,简直好像是在说,被人放在滚筒里的小老鼠,有它的自由奔跑的意志S一样无聊。在"预定论"的面前,根本就不在乎人的行为如可,你做得好,是神预定你作好的。你做得坏,也是神预定你故坏的。正如以扫和雅各这两个双生子,还未出生,已被预量,以扫是坏的,雅各是好的。以后无论以扫怎么样去努力,去做正确的事,做出来的都是坏的,是神所厌恶的。雅各(又-名以色列,就是犹太人的先祖。〉欺父灭兄,到处诡计多端、撤谎料骗,无论怎么样坏,也都是好的,是神喜爱的。只有窑匠的权柄,器皿是绝对没有自作主张的余地的了。

基督教统治欧洲一千五百年,欧洲人也就是在这样指导原理下活过来的口旧约里说:只有以色列(雅各〉和他的后裔以色列人〈犹太人〉是神所喜爱的,最后必统治全世界〈做世界的王),是神预定的赏赐。这就是他们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量督教继承了旧约的犹太教,根据耶稣说:"儿女吃剩下的也可以给狗吃。"儿女的意思是正统以色列人,是犹太教徒;狗的意思是信了犹太教的非犹太人,是基督教徒。欧洲人是最先做基督教徒的,便优先成为犹太的"狗",也有分跟在犹太人后面或前面"统治世界"。这是白种人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

这种"预定论"也并非无一定的积极作用。譬如:犹太人不论受过多少次亡国之痛,在世界上到处受漂流之苦,竟然在经济上甚至于政治上居于垄断世界的地位。这很可能与他们的“自信"有关,而自倍的由来是相信自己是神的选民。可是到希特勒手里,以其人之法炮制其人。创造出来一种新理论,说.:犹太人是魔鬼的种子,也根据旧约圣经,证明犹太人是神在第五天创造出来的兽类的后裔。他们贪婪、狠毒、无耻,都
是兽性的充分表达。他们又黑,又矮,又丑,大鹰钩鼻子代表了魔鬼的模样。德意志民族才是神在第六天创造出来的人类,才是真正的选民,他们既聪明优秀,又美丽好看。神与魔鬼势不两立,于是杀掉犹太人六百万。杀了犹太人的人还在其次成伤了犹太人的心真是非同小可。兵法云:"攻心为上飞希特勒功这点是做到了。犹太人的意识形态也好,希特勒的意识形态也好,可见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到头来,实际上又还是事在人为!

在"读书"与"颜如玉"、"黄金屋"之间往往有很多"条件":人不一定有钱读书;有了钱读书的人,不一定把书都读好了;即使读了,也不一定榜上有名;即使榜上有了名,自己,不圆滑,不会巴结也不行;会巴结但巴结错了对象,转眼树倒,猢狲散,还是不行……道学是讲科学的,从来就没有像基督教的那样一个神,自然不会产生那样的"预定论"来。即使到了后来,东汉末期,中国有了道教,道教里也有神抵。可是中国土产的宗教也和别人不同。别人的宗教是神造人,自然人的命运就落到神的手中;道教的特色之一,是人造神。连神都是人造的,那么神只许保佑人,如果对人不好,人就可以把它换掉。因此,中国人对于命运的看法,和西洋的宿命论是非常不同的。中国人说的
"宿命",是人从八字里算出来的命,还是"人的意思",不是"神的预定"。

不过,从哲学上来说,很古以来,中国人也不断问自己"自由意志"的问题。

必然论

庄子在《人间世》中写道:"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z其二,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这里的"命"是必然的意思,因为亲子之情是心连心的,不可解的。即使生气的时候,要脱离亲子关系,甚至登报声明,而真正实际的亲子关系,到死也是解不了的。因此,必然的关系并不是可以随意自由选择的。又《大宗师》:"死、生,命也。"一个人被生出来,出生在哪家?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品,家境如何,……都与自由选择没有关系,就这样被生出来了。正如清人沈三白说:父母之生我,非为生我而生我。父
母对谁来做儿女没有选择,和儿女没有预先选择父母才出世一样的没有自由选择。人生虽然"生"的事是不能自由选择的,不过严格地说来,也并非完全没有商榷的余地。譬如:张三与李四结了婚,本来他们可以生张五,张六,张七、、、,但是在他们生了张五之后,决定节育,从而张六,张七……就失去了生 "机会。又如:张三和李四因生理故障本是不能生育的,二后来决定以人工受孕的方法,生了张五。又如z张五在出生之后,张三和李四立即故去,张五由赵六领养,张五变成了赵七,赵七终生只知道赵六是亲父。诸如此类,一样有些人为选择的因素参杂在里面,特别是现代基因工程再继续发展下去,"生"也很可能变成不是完全必然的了。

应然论

"义"是应然的意思,行而宜之之谓义。虽然无处可以逃避,到底"君"还是可以选择的,所谓良臣择主而事,还是有的。这里说"君臣",应该包括国家、政府、法律、正义等概念在内。也包括就业,主管和下属的概念在内。孟子在《万章章句下》说z伯夷是一种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的"圣之清"者,别人听到他的作风,顽夫会变廉,懦夫有立志。伊君是一种何是非君,何使非民,治 进,乱 进的"圣之任"者,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柳下惠是一种不羞 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的”圣之和“者听到他的作风的人,鄙夫变宽大,薄夫成敦厚。孔子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的"圣之时"者。是个集大成的人。在这里有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气派,不同作风的人,对于"仕进"都有不同的自由选择。

孔仲尼在前面说过:"臣之事君,义也口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论到他自己的就业问题,却不像他说得那么简单。他在鲁国被迫下岗了以后,离职而去的时候,孟子说他:"迟迟吾行也"口一步一回头,一步比一步慢。希望有谁跑来再请他回去。失望之后,就花了几十年功夫,周游列国去寻找就业机会,却一事无成。有的时候人家还追着他杀,穷得就教训他一定要桂除他身上的四个大缺点:1.骄气(自视、偏见),2.多欲(太在乎物质与虚名),3.态色(假冒伪善的虚礼〉,4.淫志(膨胀的野心)。老子一眼能看得出来,别人恐怕也能察觉,所以他的求职是一败涂地的。可见虽然用心求待君,由于"条件"不适合,就失去了机会。

孟子对于就业还有:"三就三去"之说:1.迎之致敬以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2.虽未行其言,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3.君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然使其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受其周济,亦可受也,免死而已。如果那个土地上没有救穷的计划和经费,虽要想得到周济也不能够,该怎么办呢?孟子没有说了口如此说来,即使是应然,也是附有条件的。


人人最后虽然免不了一死,每个人最后都要死,谁也躲不掉。再不想死也得死,与自由选择也没有关系。但是对死来说,与生就有点不同了。人有自由选择早死或迟死的能力。要..早死,自杀或自作孽,都不可活。老子说:"不道早已(死)"。同时如果人不想早死,想要长生久视,人是有自由选择的。如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或然论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是或然的,如:贫富,贵贱,穷达,毁誉,宠辱,贤不肖等。贫的人不是绝对不能富z富的人可能转眼变成贫。譬如,贫的经过努力奋斗,就成为富的。这个命题是说:努力奋斗是因,富贵是果。但是有的人经过努力奋斗就富贵了,有的人经过努力奋斗却没有富贵。从因果律来看,用毛皮磨搓玻璃棒则生电。毛皮磨搓玻璃棒是因,生电是果。不过,有的时候,毛皮磨搓玻璃棒并不生电,因为毛皮或玻璃棒是湿的因此毛皮与玻璃棒都一定要是干的才能生电。这个干和湿是其中的"条件"。在化学里的化学变化,有时必须中介一一触媒剂,不然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再如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的人读了书,后来得到富贵,而有的人书是读了,却没有达到富贵。在古代,读书的人并不是个个把书都读好了,即使读好了,不去考试就不行。去考试,没有考中还是不行。中了秀才,没中举人不行。中了举人没中进士还是不行。中了进士,自己为人不圆滑,不会巴结也不行。又圆滑,又会巴结,巴结错了对象,树倒猢狲散,更不行。就算颜如玉、黄金屋都到手了,转眼成空,保不住还是不行。因此,读书和颜如玉、黄金屋之间有层层的条件在,一环扣一环,少了哪一环都不行。许多事物因果之间的中介非常繁复,一般人很难弄得清楚,故列子《力命篇》只好说:"联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联岂能识之哉?胶岂能识之哉?"用两个"联岂能识之哉"来作结论。

适然论

还有一种是适然,也是不得不然。列子在他的《力命篇》里说了两个故事。其一:"……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实无善交,实无善用能也。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小白非能用仇,不得不用。、、、及管夷 有病,、、然则管夷非薄鲍叔也,非能用仇,不得不用。……及管夷吾有病,……然则管夷吾非薄鲍叔也,不得不薄;:非厚 朋也,不得不厚."


其二:"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当子产执政,作竹刑,郑国用之。邓析以数难子产之治,子产屈之。子产执邓析而戮之。然则子产非能用竹刑,不得不用z邓析非能屈子产,不得不屈;子产非能诛邓析,不得不诛。"

上两则故事说明事物的发生或进行有其必不得已的苦衷。表面上看好像完全不能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似乎是命定的了。可是仔细一琢磨,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譬如:令人羡慕功的管鲍之交,是当时管、鲍两个人,再找不到比这个交情更好主的交谊了,所以管、鲍才成为至交。换句话说,如果管或鲍中的一个人,还有比管鲍两个人的交情更好的张三的话,很可能历史记载的是管张之交或鲍张之交,而不是管鲍之交了。这是管鲍二人经过比较和思考以后,任何别的朋友都不如管鲍二人,所以决定二人为至交。虽然是有点无可奈何,究竟还是经过选择的。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意思。当然管鲍二人还是可以选其他朋友为至交的,例如隙朋就是一个。


再如:"不得不"。上述故事,有好多个不得不。表面上看是无可奈何的样子。事实上,他们还是经过思考选择的。例如齐桓公小白,可以不用自己的仇家管仲的,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例子是这样的。不但不用,还捉来杀掉报仇的,比比皆是。小白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霸主,就是因为他与一般人不同,他有用仇的度量。他用管仲是因为他有比报仇更大的目的。为了达到那个大目的,他需要大有才学的管仲。所以不得不用管仲,这是他的选择。那些"不得不"背后都是有选择的,多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都是经过详细的思考后觉得这样做比那样做更合适,更有利,所以才决定这样做。老子喜欢用这样的句子:"吾何以……哉?以此。""故去被而取此。"这是说明,经过选择后这样虽不是最好,但比较合适。


超然论

列子在《说符篇》里说:"人所忧者,莫急于死,己所重者,莫过乎生。"这是一般人的观点和执着。而庄子在《齐物篇》里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列子在《天瑞篇》中说:

"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死人为归人,生人为行人。"、"死之与生,一往一反……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力命篇》中说:"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

人有生,也必有死。相反的,人有死,也必有生。好像昼夜的循环,睡了醒了一样。这是很自然的事,何必斤斤计较。倒不如坦然处之,顺其自然来得妥当。死有轻于鸿毛,死也有重于泰山。一个人能经过智慧的思考和选择,死得其时,而死得其所,是千古以来最难能可贵的事。所以老子教人要"大无畏",死得其时,而死得其所。这种人就是:"死而不亡者寿"。

人能对国家、社会有贡献,让人永远感念,就是不朽。就是死而不亡。等于永生。


自古人生谁元死?

留得丹心照汉青!

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超脱!就像庄子《逍遥篇》的那只大水鱼,一下子升华而成为大鹏鸟,背负青天,扶摇直上。水击三千里,风斯九万里。一个渺小短暂,如白驹之过隙的人生,如果能悟到这个层次,便是正果!


风是自由的象征

熏风是柔软的、可令人陶醉的风,对人也是有医疗作用的。从它的哲学意义上来说,人当体会熏风的启示,做个柔顺、和谐、经常体恤人、帮助人的人。同时,无论我自己有多么刚强,也需要身旁常有"熏风"在。

翼下断为风。风是空气的流动,天有不测风云,象征风是自由的。风所以为风,是空气受压力的影响,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移动,由是而成风。因此,自由是离不开条件的。

翼卦群里的卦首翼为风卦(总论)的《象》是:"随风,翼。君子以申命行事。"空气的本身是绝对自由的,但在一定的压力下而成风。意思是:人本身是绝对自由的,这是个事实;但人生须接受一定条件限制(如,经济、亲戚、朋友、道德、法律、社会等),有时是必然的,有时是应然的,有时是或然的,有时是适然的,也有时是超然的,这也是事实。风是永远常在的,持续不断的。风虽然有强风、飘风、暴风、里风、冷风……,但是经常人类赖以生存的是阵阵的微风、熏风。熏风是柔软的、可令人陶醉的风,对人也是有医疗作用的口从它的哲学意义上来说,人当体会熏风的启示,做个成柔顺、和谐的人,经常体恤、帮助人的人。同时,无论我自己?有多么刚强,也需要身旁常有"熏风"在。人生在世,如果不愿意作行尸走肉,与草木同枯的"死之徒"(老子语,等于活着的死人),那么就必须体悟"黑"的道理,努力造好"因",尽量创造好的"条件",行事之前一定要作详细、周全的思考与明智的选择,使凡事得到对国家、社会有益,有建设性的效"果"。这才是人生运用自由的权利。也是唯一的权利。


翼卦群里变出来的第一个卦是风天小畜D小畜是使物资和精神丰富起来的意思。要有丰富起来的经济成果,必须要培养自己的开明思想,能驾驭新形势的能力。如果犹豫不决,没有选择果断的能力,就会彻底失败。如果得到了物资和精神的丰富,而不能与别人分享,也会遭遇失败。所以说:"君子以 文德"。

第二个变卦是风火家人。家人顾名思义是家庭。在中国,家庭是国家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才最贴切的处所,历史上的每一个名人都有他们关于家教的轶事。家教中最主要的原则是z言有物,行有恒,重感化,防闲小,严门户,倡勤俭。也是为一个有用人才创造条件的基本要求。家也是人无所逃的地方。

第三个是风雷益卦。益是帮助、泽惠的意思。为建树一个对人有益的人,必须创造能见善则迁,有过即改的条件。原则是:益人益己,中庸施惠。


第四个是天雷元妄卦。无妄是不轻举妄动的意思口为茂盛合天,生育万物创造条件,原则是:只问耕耘,不间收获。正是老子所说:"大智若愚"的辩证原理。

第五个是噬瞌卦。噬瞌是法律,刑罚的意思。法律和道德,是可执行(强制)的道德;道德是不可执行的法律。可是,法律是可执行(强制)的道德;道德是不可执行的法 。可见法 如果没有好人去执行,就等于没有法律。因此,人离不开法;法也离不开人。人治与法治应该相辅相成,才能奏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初犯的人,应该宽恕,还给他悔罪的自由。再犯则应该对他加强教育,帮助他能自制。三犯则是峻恶。证明他根本无能悔改,对社会有害无益。对于这种屡次滥用自由的恶人,就绝不能把他放回社会之中,作害群之马。应该当作毒草祛除。

(原来美国对自由有曲解,对罪大恶极、不知泼悔之人,以自由、人权为名,让他自在逍遥,反而成了犯罪有理,鼓励犯罪,危害社会甚巨。自拙著《大道》一书于1985年出版,依道学原理,提出了三次屡犯的论点。加州政府认为很有道理,可以匡救时弊。于是冠以棒球常用,容易明白的名词:"三振出局",成为口号。通过立法施行。以后别州也纷纷效尤。附带一提。)

第六个是山雷颐卦。颐是节制养生的意思。原则是慎言语,节饮食。弓i而伸之,是人贵自力,不劳动,不得食。依照劳动量分配。

最后是山风蛊(结论)卦。蛊是预防的意思。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虽然十分短暂,但是能创造建树的还是很多,成功不朽的机会还是很大。因此,人要把生命看成至宝至贵。除了要不断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外,还得预防不利条件的产生口病(怯除)病,是以不病。不整伤就一定有败坏,从而导出道学的预防艺术。


预测与预防

如果不希望什么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不把自己放到那种状况里头去。在西方观念里这种想法几乎是不存在的,认为冒险才有意思。链而走险成了可歌可颂的事迹。因此社会里无由生出许多伤心伤身的事端来。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愁缪。如果不希望什么事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不把自己放到那种状况里头去。在西方观念里这种想法几乎是不存在的,认为冒险才有意思。旧约《但以理》书中的故事,但以理把自己技进大火窑里,却相信神会救他。果然神救了他,证明耶和华比别的诸神更有能力。虽然这是神话,但是几千年来不断地说,由于"谎话说了十遍就变成了真理"的缘故,在潜意识里这些就都成了牢不可破的东西。键而走险就变成了可歌可颂的英雄事迹了。从教会到剧院,都在有意无意地宣扬冒险。因此,社会里就无端生出许多伤心伤身的事端来。美国人自己的事不管,专门爱管别人家的闲事。美国人自己也觉得厌烦不过,潜意识里不知不觉就自然流露了出来,根本就控制不在。在政治上也处处表现出这种心态,管别国的闲事,闹得鸡犬不宁,他们还自鸣得意。就是别人骂他,也毫在意,反说人家不对,说人家不识他的好人心。

西方哲学自来是把一个外面的框架搭了起来,以为在其中的人会自然就范,自然就变好了,变顺了。故此哲学家花毕生精力去,讨论什么政治制度与什么法律制度。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原本讨论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希腊的学者们总是在人以外去摸索。费了许多精神去搭那些框框架架的东西。如苏格拉底在街上走路的时候都会碰到石头跌一跤,因为他在构思,根本忘记是在走路。他这一个最重视人的主观主义的哲学家,可惜并没有留下多少使人完善的道理和方法。还是在什么法律,什么主义里面打滚。那些"制度"的框架,一个人千辛万苦地搭了起来,马上就有另外一个人把他的拆了。正是所谓:操两可之词,设无穷之辩。

直到如今,美国人在潜意识里,还是不管大事小事,只要立个法,就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归法,议会里争得彼此不共戴天。过了一阵子,发现那个立法不中用,于是就再立一本法。因此形成法令如牛毛,都没有发生真正的效果。虽然也有智者明白,这种办法是自欺欺人的唱主制",如伊壁鸠鲁就说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法律无非是徒有其表,纯粹是一种权宜。"可是,西方注重外在的、机械的制度架构,而一直忽略培养完人的方法。所谓惊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意识几乎是不存在的。

美国人的无端冒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举一个例子来说,因演《超人》(Superman)而出名的明星,跑马游戏,马把他甩了下来。好不容易,救活了一命,只是从颈子以下全部瘫痪。他不能说话,现用电脑替他说。他不能动,电脑替他动。虽是坐在轮椅上,全身都用钢架撑着。从前潇洒英俊,现在活像做楼一具。他受活罪不说,仅他的医疗费就是天文数字,社会的经济负担非常沉重。

又如,我有一个病人,经过诊断,他的肾脏很衰弱,我劝他必须休息,暂时不可作长途滑雪的运动(这是他的嗜好)到了冬天,他忍不住,还是去长途滑雪。于是立即病倒,靠洗
肾度日。后来他的妹子捐了一个肾给他。到此地步,他还是去滑雪。第三年,他死了。社会福利金支付了他的所有医疗费和生活费,有好几十万。

七八十岁的人连路都走不全,却偏要去爬山,结果滑进了山沟,军警花了三天三夜搜索,才把他救出来。

诸如此类,每天都发生好几宗。为什么?就是要链而走险。根据调查统计,目前美国的小学生,百分之六十都由学校建议服用阳山这种镇静剂,不然就闹得周边所有的人都不得安宁。可是这种镇静剂副作用也厉害,以后能导致残暴心性和行为,所以频传小学生杀父母、师长、同学的惨案。


当美国人听到了道学的时候,不论他们是哪一个阶层,都不禁感叹,说:"我们听到道学注重人的培育和修养,好像有一阵甜蜜充实了我们空虚的心灵。"匡救时弊的办法:第一就是要教育美国人味人险地"的思想。

老子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见虎,人军不避甲兵。兜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何以故?以其无死地。"不是见虎或甲兵不会伤人,是人预先有万全的防备。 如果预防不能万全,就根本避免到兜虎或甲兵的地方去。

其他,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强梁者不得其死";"勇于不敢则活":"去甚、去奢、去泰"。都应该是座右铭。


@@@@

从精神病学来看,根据《黄帝内经》,人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五脏的健康状态有密切关系。五脏的健廉与否,直接表现于心态与行为。因此,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不正常的话,追本溯源,找到了病因的脏腑,加以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亚里斯多德说过:即使是圣人,也有他的弱点。因此他认人为人是不可靠的,即使是哲学家来做国王也不可靠。人的确都有一定的缺点,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从黄帝的观点来说,其原因是每个人的脏腑机能可能并不一定都平衡运作,无论是先天或后天,某一两个脏腑可能带有功能衰弱或病变。例如:一个人有胃病,肝脏机能必然因之而呈亢进状态,从而这个人必然肝火旺盛,容易发怒和神经过敏,过分忧虑。假如这个人是
一个机构的领导人,他就可能无故地得罪很多人,办事就可能很不顺利。他也可能明知自己不该无故发怒,但是他并无法控制自己。因为这不仅只是一个"脾气"的问题。

再如:一个人患有前列腺的毛病,影响到肾脏的功能亢进或衰弱,于是他的意志力或决策力都受到影响,而容易作出不该作的决定。

因此,一个人的五脏机能的健康平衡是他精神能力的基础,特别是肩负重任者更加要紧。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如何,就得先诊断他的脏腑功能。如果发现脏腑功能有偏颇,就要马上加以治疗口这是预防铸造错误的重要而实际的方法。

如果为了保证一个领导人有完全平衡的领导能力,单靠脏腑保健还不是万全的办法。必须配备一些幕僚人员帮助他作好完善的参谋作业。这些参谋作业也是对他起平衡作用的功能。譬如:唐太宗和明太祖都是有为的好皇帝,他们两位的皇后对他们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等到长孙皇后和马皇后不幸早逝以后,他们的英明作风一下子都急速地起了变化,几乎否定了他们以前的功绩。

另外,成为历史美谈的"房谋杜断"也是这样。唐太宗下面的房玄龄,他的肝机能和脾机能可能特别好,而肾功能比较差。他的理念、计划和考虑都作得特别周详,可是没有决断的能力。杜如晦的肾功能特别强,而肝、脾机能差,由是决策的能力特别强口两个人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一个谋,一个断。加上在上的领导虚己而言听计从,就助成了极大的功业。这是另外一种预防铸造错误的重要而实际的方法。

对个人来说,预防和治疗保健的原理和方法,前章里已经有过不少论述。不过还有一个整体性的方法——既简便又速效的“华佗捏脊法”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人体内部所有的脏腑都经由神经和经络连接于脊椎骨上。因此,对脊椎骨的适当剌激,有平衡脏腑和强健脏腑的特殊效能。脏腑与脊椎骨的关系,见下图。


操作法:令接受保健者面向下,平卧以舒适为度,双臂朝

后放松。操作者用两手从尾处开始凤尾处开始,用三个手指(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捏起脊椎骨上的皮和肉,慢慢朝头方卷动。边捏边捻,-直达到颈椎为止。再回头从尾间开始重复捏捻。以重复三次为准。如果中途遇到某处皮肉特别坚硬,那就是相当内脏的病变处,就要小心仔细,慢慢多次重复地捏。每天定时治疗,直到恢复柔软,内脏的病变也因此消除。感觉头痛时,手势就要轻巧。华陀的记录称捏脊可以起死回生。据我个人的经验,对于预防非常有效果。治疗感冒,可以说是手到病除。请参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