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招聘会:大公無私!揭秘周總理的(五子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21:19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人民群眾關注的「五子」(位子、孩子、票子、房子、車子)問題上,表現了他一貫的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堪稱各級領導幹部學習的楷模。

對待位子  

周恩來同志參加革命工作數十年,從不爭權爭位,即使在他本來可以受任於更高的職位時,他都讓位給他人。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周恩來同志從黨的最高利益出發,自動退居助手地位,讓毛澤東同志指揮紅軍的軍事行動,從而保證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這對實現黨的歷史性偉大轉折起了特殊的作用。

海外學者普遍認為,周恩來一生中有許多次機會可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頭號領袖,可他虛懷若谷,甘居次位,從不謀取那些唾手可得的最高權力。30年代初,他退居李立三之後;1945年黨的「七大」後,他極力舉薦老同志朱德和有能力的劉少奇同志,退居朱德和劉少奇之後。西方學者在《中外學者論周恩來》一書中這樣讚揚道:「周恩來小心謹慎地避免強求任何個人權力,而在努力貫徹與實行國家與革命政權的政策時,則一向是個熱心的工作人員。」

日常生活中,周恩來總理將名、權、利看得很輕很淡,他多次告訴記者,要多宣傳群眾,不要突出他自己。1955年,鄧穎超同志參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發現紀念館內周總理的像比別的教員的像大一些,就向總理反映了這一情況。周總理便委託鄧穎超轉告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同志,把他的像放成同別的教員的像一樣大,並深情地說:「那幾位同志都為革命犧牲了,我們的像不應當超過他們。」

   

 

對待孩子  

周恩來同志雖無子女,但卻有不少侄子和侄女,而他從不利用職權為他們謀私利,有時甚至合理的照顧,也不接受。他的一個侄子在北京鋼鐵學院任教員,因兩地分居,組織將其愛人從淮安調到北京。周恩來知道後,耐心地勸他們說:「我是負責城市人口精簡工作的,這個政策不能帶頭違犯,為什麼不調回淮安,而要調到北京呢?」經過一番開導,侄子和侄媳收回已辦好的手續,又一起調回了淮安。圖為與美國總統尼克松經典握手,開啟中美關係正常化之門。圖為1925年8月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廣州結婚時的合影。

周恩來同志曾經說過:「對親屬到底是你影響他,還是他影響你?一個領導幹部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如果解決得不好,你不能影響他,他倒可能影響你。我呼籲,我們的領導幹部包括我在內都應該做出一點表率來。」為此,他對自己的侄子侄女要求特別嚴格。1968年侄女周秉健到內蒙古去插隊,臨走時,周總理親切地握著侄女的手說:「你到內蒙古牧區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團結,虛心向他們學習,做貧下中牧的好女兒。」到草原後,秉健牢記伯伯的教導,吃苦耐勞,很快得到了群眾的信任。1970年冬天,她報名應徵入伍,並獲得了批准。

1971年元旦那天,秉健穿著軍裝高高興興地去見伯伯和伯母。不料,一進門,周總理就衝著她說:「你能不能脫下軍裝回到內蒙古草原上去,你不是說內蒙古天地廣闊嗎?」他見孩子有些想不通,又親切而嚴肅地對她說:「你參軍雖然符合手續,但內蒙古這麼多人裡面挑上了你,還不看在我的面子上?我們不能搞這個特殊,一點也不能搞,應該讓貧下中牧、工人的子女到部隊去,你在邊疆是一樣的嘛!」秉健完全想通後,經部隊領導同意,重新回到了草原。後來她又被推薦上了大學,周總理堅持讓她學蒙文,畢業後繼續回草原為牧民服務,長期在那裡扎根。秉健不負伯伯的願望,就一直留在了內蒙古。

   

 

對待票子  

周總理雖然是全國的當家人,可他向來都是公私分明,兩袖清風。出國訪問,按規定外交部都發服裝費,但從實行工資制後,總理都不領,不用公款制裝。對外國送給總理個人的很多禮品,如高級照相機、精美瓷器、獵槍、運動手槍、地毯等等,總理都轉交給有關部門公用。一次他去外國大使館開會,中途用了一下北京飯店的衛生間,出來付了4元錢,收款人很為難,總理解釋說:「我怎麼可以白白享受呢?」圖為1958年11月23日,金日成(左)在周恩來總理陪同下乘坐清華大學師生設計的微型轎車。

總理外出到各省視察,每次都按標準合理付清飯錢,就連泡茶的費用他都如數付錢。一次他去上海視察,每天只准警衛人員給他泡一杯茶,經常是端著這杯茶從辦公室走到會議室,從樓上走到樓下,直到茶的顏色沒有了還在喝。警衛人員想替他倒掉,再泡一杯,他也不允許。泡茶的費用,不准警衛人員報銷,堅持從自己的津貼中開支。總理說:「不這樣做,我的津貼要來幹什麼用?」

周總理不但不佔公家便宜,也不接受別人送的禮品。有一次,他過去的秘書、當時的福州軍區副司令員龍飛虎給總理送來一筐新鮮的橘子,想讓老首長嘗個鮮。總理知道後說:「我不需要。」他讓問一下橘子多少錢,問了是25元,總理說:「給他寄50元錢去。」秘書說:「是25元,你寄去50元。多餘的他會退回來的。」總理說:「多餘的讓他處理,不這樣做就制止不了他,這樣以後他就不再送來了。」從此以後,龍飛虎再不敢送東西來了。

總理對自己要求嚴格,生活克勤克儉,對別人的疾苦卻關懷備至。身邊的一些工作人員經濟上有困難,他多次慷慨資助,還收養了十幾個烈士的子女。他還將節省的錢交了黨費。據他侄子回憶,交得多的有三四次,每次都是交幾千元,最多一次交了7000元錢。

   對待房子  

在對待房子問題上,周總理同樣表現出一個革命者應有的高貴品質。他的辦公室是中南海三間舊式平房,從1949年進北京城直至他病重住院的26年裡,都是在這間辦公室度過的。這間平房,油漆脫落了,地是磚地,窗戶裂著大縫子,還是用紙糊著。1959年初,身邊的工作人員乘他外出,對房屋進行了簡單維修,鋪了地板,改了頂燈,換了白色窗簾。周總理對此進行了嚴肅的批評,然後自己付了維修費,為此事三次在國務會議上作了自我批評。

1958年,北京市給總理送了一個遠景規劃模型,一直放在西花廳,其中有國務院辦公大廈、各部辦公樓的規劃。總理明確表示,在他任職期間,不蓋國務院辦公大樓。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為國家和民族建立的豐功偉績彪炳青史。他不僅為中國人民所敬仰,同樣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敏捷機智和人格魅力可以說,無處不在。  

周總理出差或到外地視察,堅持住普通招待所,而不住賓館。1973年6月9日,周總理回到闊別26年的延安。同志們看到周總理回來了,恨不得把心掏出來迎接親人。可是總理謝絕盛宴,不住賓館,硬要住普通招待所,睡硬板床。負責接待的同志看到總理生活這樣儉樸,感動得都流下了熱淚。

   

對待車子  

新中國建立後,周總理一直堅持私人用車交費的規定。工資下發後,他總要檢查是否扣除了用車費。他把看戲、跳舞、到公園散步、到醫院看病及私人訪友、接送親戚用車,都算作私人用車,堅持交費。並且幾十年不間斷地提醒司機記賬,每月總是督促司機及時清賬,絕不能少交一元一角。

同時,周總理是我國第一個乘國產紅旗車的人。紅旗車剛研製出來,他就將這種車定為自己的專車。他說:「別人不坐我坐,我喜歡坐國產車。」

有關部門想給總理換一輛奔馳車坐,他嚴肅地說:「那個奔馳車誰喜歡坐誰就去坐,我不喜歡,我仍坐紅旗。」他還說:「我們國家底子薄,還是一窮二白,在相當的歷史時期裡都要堅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光榮傳統。外匯很寶貴,要用在建設上,不該花在消費上。」

  

 

2010年1月8日,一個特殊的日子,一個不能忘記的日子,是中國人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34週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