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衍含邓紫棋:论“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真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3:28
论“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真谛
  关于净土存在的揭示
  恒  毓
  摘  要:净土的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是与人们对它的信与不信相联系的。因为人们以信乐为基,而行愿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感受到净土的存在。否则,人们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更没有修行过,人们当然就领略不到净土的庄严和净土的存在。因为,即使它存在,那也只是诸佛的存在,同人们自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那毕竟不是人们自己的净土。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净土?这一直是很多人最感困惑的问题。对此,佛教虽然给出了各肯定的回答,但不管怎样回答,避免不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你说有,你倒是让我看看呀?如此一来,原先说“有”净土的也往往心里发慌,无所适从。为什么呢?因为净土毕竟不是供人玩赏的。怎么办呢?于是,  “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回答便应运而生。是的,这一回答的确巧妙,至少,它可以避免使自己陷人窘境。因此,  “信则有,不信则无”也就成了佛门最常用的解脱词。
  然而,这样的回答真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我不敢这么认为。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回答势必给人以无奈的印象:你信了,净土就存在;我不信,净土就不存在。既然同样是净土,为什么只能存在于信的人那里而无法普遍存在呢?难道这样的一种存在还不足以说明净土其实是子虚乌有的吗?
  的确,作为学佛之人,我们不可能回避这样的情况,揭示其中的来龙去脉也是义不容辞的。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来看待这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现象呢?
  我认为,这里有两件事需要澄清:其一,要肯定“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正确性;其二,要认真说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内在逻辑,使其“有”与“无”这种字面上的对立显示出内在的统一和相辅相成。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净土有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旷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  “信则有,不信则无”这一判断通常只是被作为对付那些对佛教不甚了解、不愿了解而又喜欢发表议论缺乏自知之明之人的一种手段来使用的,其间所体现出来的通常只是回答者的不屑一顾的心态和极不耐烦的情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自己往往对“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真谛缺乏必要的把握和足够的重视。当然,这样的现象谈
  不上有什么坏处,但是至少可以肯定,无论对佛教还是对回答者个人来说,都绝对是没有益处的。
  《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中说:“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修行的核心是心而不是物,作为佛门弟子,不见得只有禅堂或念佛堂才是修行的地方,随时随地都可以是佛门净地,都可以修习广大行愿,关键就在于他的心处于什么状态。虽然佛门弟子的首要任务是身体力行,而不是夸夸其谈,但认真对待每一个人其实也是修行的范畴。如果按佛经所说,修行.人当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则佛门弟子对待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必然反映出他的内在的修养。既然如此,不屑于同一般人打交道是不是合适呢?而其间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是不是也反映出他的心还不够清净呢?我想,《维摩诘经》的说法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只有心净的人,功德才会清净,佛土才会庄严;反之,如果功德不够清净,佛土不够庄严,经常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就说明他的心还不够清净,还缺乏必要的智慧来抉择是非、善恶,因而他对于身边的种种问题也就只能是尽可能的回避,缺乏正视的勇气。
  根据佛教的观点,不管人们的问题是出于何种目的、何种情形而提出的,只要能够同佛教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就是同佛教有缘,所以佛教所说的增上缘才会有顺增上缘和逆增上缘之分。顺增上缘也好,逆增上缘也罢,对于学佛者来说,都是必然要面对的。在这个问题上,学佛之人的态度和做法其实就是他品德修养的体现:如果能够将逆增上缘转化为修行的动力,将问难的人度入佛门,就说明他具备足够的胆识和智慧;反之,如果遇到一点逆增上缘就畏缩不前,甚至连连退却,这哪里是勇猛精进的菩萨所,为呢?而且,对“信则有,不信则无”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是同佛陀的教诲相违背的。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世间净眼品第一之一》说:“一切众生有缘者,闻佛功德发菩提,消除尘垢成最胜,如世界海微尘数。”这就是说,佛门弟子不但要自己修行,而且还要设法救度一切有缘众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缘众生在见闻了佛法的殊胜之后能发心修道,不会有任何的勉强,而无缘的众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心的。使众生发心修道,这不但能成就发心的众生,而且也照样能成就他自己。为什么呢?因为佛道的修行有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一,修习智慧而自觉;其二,修习福德以成佛。佛门弟子救度有缘众生就是修习福德,是自己成佛所必需的两种资粮之一。学佛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解脱和成佛所不可缺少的,认真地善待所有的人更是学佛之人所必备的修养,决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佛教数千年的实践也证明,学佛不一定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只要从一点一滴的琐事做起,于日常生活中就能够修炼出不坏的金刚之身。而这才是佛法所真正需要的,即所谓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佛门弟子就应当做那晶莹透亮的一滴水,于平凡的生活中时刻体现出佛陀的伟大精神来。
  不过,要肯定“信则有,不信则无”对净土的正确也着实不是简单的事。为什么呢?因为这需要自信,充分的自信。而这样的自信如何产生呢?我认为,这样的自信当建立在对“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内,在逻辑的深刻理解和切实把握上:只有准确理解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逻辑内涵,才能把握它的奥妙;”而只有把握了它的奥妙,,才能树立起足够的自信,以无碍的辩才化导有缘之人。在这个过程中,认真理解“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内涵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内涵,我想,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首先,必须明确“信”与:“不信”的内涵是什么;其次,必须明确“信”转化为
  “有”的前因与后果;第三,必须明确  “不信”与“无”的客观必然性。
  在佛教中,不论哪个宗派,对于“信”都是非常重视的。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一》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信是一切善法的根基,只有把这个根基扎得坚不可摧,解脱的高楼大厦才能逐步得以建立而不致于中途坍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一》接着解释说:  “信是宝藏第一法,为清净手受众行,信能舍离诸染著,信解微妙甚深法。信能转胜成众善,究竟必至如来处,清净明利诸善根,信力坚固不可坏。信永除灭一切恶,信能逮得五师宝,信於法门无障碍,舍离八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境,示现无上解脱道,一切功德不坏种,出生无上菩提树,长养最胜智慧门。信能示现一切佛,是故演说次第行,信乐最胜甚难得。……若身功德智慧具,深解一切诸法实,十地十种自在力,皆悉究竟胜解脱。若十地种自在力,皆悉究竟得解脱,授记庄严悉具足,无量法门得自在。若记庄严悉具足,无量法门得自在,尽为一切十方佛,皆与授记无有馀。若为一切十方佛,皆与授记无有馀,甘露法水灌其顶,十方诸佛授记竟。若甘露水灌其顶,十方诸佛授记竟,法身充满遍虚空,安信不动十方界。”这里,“信”字一连出11次,而与此相关的“若”字则出现了5次。由此,我们不难想见佛教对“信”有多么不可思议的重视!而之所以如此,并非是佛教对“信”有意地夸大,而完全是因为它在人们修学佛法和解脱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决定的。   
  信的重要性如此,而信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我们说,能信的是人,所信的是法。这个所信的法,对于学佛来说,包括佛、法、僧三宝在内。这里,佛和僧同属于一般意义上“人”的范畴,法属于一般意义上“非人”的范畴。“非人”的法有两个层面:其一,是道的层面;其二,是果的层面。在道的层面上,法是解脱和成佛所必须的手段和途径,是诸佛之法和成佛之法;在果的层面上,法就是解脱和成佛后的种种境界,是纯粹的佛法,是诸佛净土中的一切现象。人们所熟悉的极乐世界作为诸佛净土的一种,一种同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分的净土,当然,也是法的一部分。
  诸佛但为度化众生而出世,不为众生之供养而来。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说:“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馀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我即自思维:‘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於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人於涅槃!’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可见,佛法是佛教的核心所在,是佛教之为佛教的根本标志所在。佛教的四依法中之所以有“依法不依人”这一基本原则,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佛法具有无可争辩的真理性和现实操作性吗?因此,信的首要内容是佛法而不是请求佛法的人。这一点,即使是强调念佛的《佛说阿弥陀经》也足以证明。  《佛说阿弥陀经》只有两千字左右,却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和种种功德,而其劝导人们念佛的文字却不是很多。虽然佛陀对极乐世界的赞叹就是为了让人们念佛往生,但经中极为明确的是,人们之所以要念佛,是因为人们向往无比庄严的极乐:世界,向往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和种种功德!也就是说,修习念佛法门的人,与其说信的是佛,不如说信的是极乐世界的殊胜佛法!极乐世界有三不退,而娑婆世界却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注定能够成佛,永不堕落于轮回,这才是人们所追求的。试想,如果极乐世界不能使人解脱,无法使人成佛,佛陀即使把阿弥陀佛形容得再怎么伟大,恐怕信阿弥陀佛的人也多
  不了,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人或许就见不到了,至少,像目前这样普及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佛陀说法只是为了众生的解脱和成佛,众生怎么样才能解脱、如何才能成佛始终是佛陀开示的中心所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典籍,哪一部不是对解脱手段的揭示呢?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不论是极乐世界还是净琉璃世界,在解脱的意义上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样的真实存在不是上帝所创造的,也不是诸佛所创造的,更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们都有自己产生的因缘。
  我们不妨以极乐净土为例来说明其中的因缘。
  根据净土三经的说法,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同时也是阿弥陀佛用来度化众生的场所。在极乐世界,人们“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都是永不退转的菩萨。尽管如此,他们却没有成佛,也没有自己的净土,极乐世界只是他们继续修行的地方,他们必须努力修行,尽早将自己的净土庄严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极乐世界不是大家的净土,大家又是如何来到极乐世界的呢?
  《佛说阿弥陀经》告诉我们,极乐世届的众生是凭借特殊的善根因缘而往生极
  乐世界的。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是什么样的“善根、福德因缘”呢?佛陀接着解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很明显,这往生极乐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缘”不是别的,而是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名号的一心受持!只要受持阿弥陀佛名号而至于一心不乱的境地,命终之时又能正念分明,就一定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念佛者往生的地方,说明极乐世界在人们念佛往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那么,极乐世界为什么能够存在,人们又为什么能够凭借念佛的功夫而得以往生呢?
  原来,这极乐世界是十劫之前才产生的一个净土,它的产生完全是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功德圆满的结果。阿弥陀佛做法藏比丘的时候曾经立下四十八种大愿,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所有的大愿都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只要四十八愿没有圆满,他就决不成佛!而四十八愿的具体内容则决定了最终成就的极乐世界的种种属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就绝不会有极乐世界的出现,是法藏比丘的愿力和功德最终造就了“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
  在极乐世界产生之后,众生之所以能够念佛往生,其原因也在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发大誓愿第六》记载,当年,法藏比丘曾经发过这样的大愿: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
  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现迎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一不得是愿,不取正觉。我做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只要这些大愿还没有成就,法藏比
  丘就决不成佛,这是前因。目前的事实是,法藏比丘已经成佛,现在的阿弥陀佛就是当年发愿的法藏比丘。因此,不难断定,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早巳圆满成就,如今释迦牟尼佛所极力赞叹的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则是法藏比丘行愿的后果。不容置疑,这样的后果当然也包括念佛往生在内。
  不过,念佛往生,说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这需要对阿弥陀佛的一切功德“至心信乐”,做不到至心信乐,往生就无从谈起。而这需要有两个方面的实践:其一,要坚信不移;其二,要乐此不疲;以坚信不移为前提,以乐此不疲为手段,以至心受持为标准,这是容易的吗?我们不要说做到至心,哪怕是能使自己的心猿意马安宁三分钟,恐怕也很少有人能做到。连三分钟都安静不了的心,又怎么能一心不乱地念佛呢?念佛念不到一心不乱的境地,又怎么能奢望往生极乐世界呢?而这仅仅是就信佛、念佛的人而说的,至于那些从来不修佛法的人,他们又怎么可能与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有缘呢!同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没有缘分,又怎么能见到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呢?如果连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见不到,对于他们来说,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当然也就是无稽之谈。在这个时候,极
  乐世界和阿弥陀佛被认为是纯粹的佛教“杜撰”的存在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可是,他们感受不到净土的存在,除了说明他们缺乏善根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难道不知道就可以成为不存在的根据吗?如果真是如此,那才真的是无知呢!
  信也好,不信也罢,任何时候,净土本身都不会因为人们相信与否而存亡。不只是极乐净土如此,其它的一切净土也莫不如此:因为人们以信乐为基,而行愿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感受到净土的存在,所以它的“存在”(深入众生心目中的存在)必然是同人们的?信”相联系的,如果人们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更没有如法修行过,人们当然是领略不到净土的庄严和净土的存在的。感受不到的,谁也不会承认它的存在,这是人之常情。而愈是不承认,愈是不信,也就愈是感受不到净土的庄严和净土的存在。从而,不知不觉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净土的“无”(于众生心目中不存在)肯定是与人们的“不信”相辅相成的。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切净土,只有人们切切实实地信了,认真地受持了,才有可能成为人们现实的存在——否则,即使它存在,那也只是诸佛的存在,同人们自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那毕竟不是人们自己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