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之光芙蕾雅超限:总理首次“接访”为领导干部广纳民谏作表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59:51

总理首次“接访”为领导干部广纳民谏作表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下午前往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这是共和国总理首次与来京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2011年1月26日《人民日报》)

    温总理这次走进国家信访局,是建国以来共和国总理第一次与来京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充分体现了温总理以人为本的情怀和贴近群众的作风,意在告诉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做信访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必修课”、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检验民心向背的“大考场”,视信访群众为自己的亲人,把群众诉求作为自己的大事,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和谐,努力推动科学发展。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温总理开启共和国总理接访之先河,首次与信访群众面对面交流,不只是简单地处理几个信访个案,而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听取民意、接受监督、改进工作。众所周知,今年3月要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除了总理要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议程就是审议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就在一周之前,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听取各地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会后刚一结束,温总理便走出中南海,来到河南省鹤壁市、安阳市的一些社区和农村,走村入户,与群众座谈,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深入广泛地了解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

    不可否认,与总理坦诚接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干部认为群众的信访会损害自己的权威、阻碍工作的开展、破坏社会的稳定,因而对信访群众总是耿耿于怀、严加防范。在倾听群众呼声中,有的干部习惯于只听掌声、笑声、歌声,热衷于听唯唯诺诺之声、觥筹交错之声、赞美叫好之声,而对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声,却两耳塞豆、置若罔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愿望上心、对群众生活关心、对群众疾苦动心,是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温总理这次亲自“接访”,主动与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领导干部如何倾听群众的呼声、面对群众的批评作出了表率、树立了导向,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并善于倾听各个层面群众不同的意见和不同呼声,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努力,听出鞭策和警戒,真正做到群众有苦干部心里难甜;群众有难干部心里难安;群众有冤干部心里难平,真正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可以说,总理首次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导向。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敢于面对的勇气、善于倾听的大气,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多听“难听的话、批评的话、挑剌的话”。一方面要访怨问源为民安,重点走访意见大、怨言多的信访户、上访户,问他们上访的原因,寻找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听其对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了解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解剖麻雀、解开麻团,化解矛盾隐患。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给每位信访户认真的答复,认真做好疏导解释工作,促其终访,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另一方面,要访弱问难解民困。通过走访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重灾户、特困企业职工、下岗困难职工、残疾人家庭、重病患者家庭、城镇拆迁户和贫困党员等弱势群体,问其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对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和无岗位、无保障、无住房的困难群众,要通过送技术、送信息、送物资、送医药的方式,帮助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技术、资金、销路等群众忧虑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总理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不是一次简单的“接访”,而是为领导干部广纳民谏作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温总理与信访群众面对面交流中深受启迪,主动到偏避的地方察民情、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听民意、到困难的地方解民忧、到贫困的地方帮民富,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始终将权力的运作置于群众监督的阳光之下,让政府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