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式的审美意义:蒋介石最倚重的两大“文胆”(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0:17:42

蒋介石最倚重的两大“文胆”(3)

  秦孝仪最为人知的传奇,在于他在蒋介石去世之际,以党国要人、蒋家家臣、蒋介石文学侍从等多重身份,承宋美龄之命,记录并撰述了蒋介石的遗嘱。这篇以“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破题的短文,在国民党一党专制时代,各级学校曾规定学生背诵,也让秦孝仪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近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人物传》,将秦孝仪誉为“国民党的第一支笔”。

  1975年3月29日,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之前手术、阳明山车祸意外的重创,让这位曾经纵横中国的老人已然没有精力再与死神搏斗,虽然国民党把消息掩饰得相当紧密,但多数人都有了心理准备——蒋介石恐怕辞世在即。由于蒋介石已然无法视事,因此秦孝仪便受命为蒋介石预立遗嘱,由回光返照时的蒋介石大致口述草稿再加以修订。

  秦孝仪在拟妥遗嘱后,便送请宋美龄先行过目,没想到笃信基督教的宋美龄,却指示秦孝仪要将原先遗嘱“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总理信徒自居”的初稿,从中插入“耶稣基督”4字,“说明他是信基督的”。使得蒋介石的这段遗嘱,变成“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平添许多史家议论,当时在内幕不明的情况下,秦孝仪也背了一段时间的黑锅。同时秦孝仪模仿孙中山遗书后有“汪精卫记”的前例,在蒋介石遗嘱后加上“秦孝仪书”4字,也引来许多非议。

  1975年4月5日深夜11时多,蒋介石病危,出现瞳孔放大、心跳减弱的征兆,但在宋美龄指示下,医疗小组仍不放弃抢救的希望,曾数次注入心脏刺激剂,也曾用电极直接电击刺激,但仍无力回天,于当晚11时50分左右宣告不治。当时台北市区实施宵禁,严家淦、杨亮功、田炯锦、余俊贤、倪文亚等5院院长紧急奉命赶赴士林官邸,为蒋介石遗嘱签字并瞻仰遗容。根据蒋经国事后的自述,他当时“极尽悲哀,头昏不支倒地跪哭”。因此当秦孝仪要他在《遗嘱》上签名时,“余手发抖写不成书。向长辈答礼时亦不记得来者何人……”

  在蒋经国主政后,当时的总统府副秘书长张祖诒、文工会主任周应龙等,都是著名的重要文胆,有一段时期,前总政战部主任王也曾为蒋经国的重要幕僚,因此秦孝仪的心力逐渐转往故宫博物院发展,原来当时85高龄的故宫老院长蒋复骢因中风准备退休,因此由代总统严家淦出面,找蒋经国当说客,说服秦孝仪接任。秦孝仪原先只打算做两年,结果自1983年开始,他在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位子上一干就是18年!

  2003年,宋美龄辞世,秦孝仪与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一同飞往纽约为宋美龄致祭,在奔丧途中彻夜未眠,还提笔挥就《蒋夫人挽歌七绝句》。至于李登辉在宋美龄过世隔天,批评她用金钱买美国外交,平常已不过问政治的秦孝仪也忍不住跳出来痛斥李登辉“无耻、无聊”。他并称,台湾今天时局变成这样,李登辉要负最大的责任和做最多的反省。

  政党轮替执政后,秦孝仪卸下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职务,随即纵情书画山水,更常回到故乡探望,也曾到湖南举办个人书画诗词展。事实上,早在两岸恢复正常交流后,秦孝仪积极推动北京与台北故宫的互动,为两岸良性交流贡献良多。

  2007年1月5日晚间,秦孝仪在台湾病故,享年87岁。与陈布雷相比,他的命运无疑要好得多:早年就得以参赞机要备享荣耀,晚年执掌故宫期间,又得以优游浸润于艺术与国宝之间,卸任后安度晚年并得以善终。

  知名收藏家王度曾形容,他一生最羡慕的人是乾隆皇帝与秦孝仪,因为秦孝仪当了近1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看遍无数历史珍宝,是相当有福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