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色欲天天影视:十年不足论英雄: 从电子杂志鼻祖说起 - DoNews.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57:27
一本名为《Slate》的电子杂志被评为2005年仅次于《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第四大媒体,这让众多坚信博客和维基会改变未来媒体的人眼前一亮。而柳传志和施振荣联手向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lus的注资,以及凯雷出手千万美元投资Zcom,一夜之间让电子杂志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复苏了。

  2005年12月,《Slate》和《Salon》这两个电子杂志的鼻祖,世仇兼难兄难弟分别迎来了它们的十周年庆典,尽管华尔街上的经济和媒体分析家们仍然和往年一样在发布网络杂志撑不下去的高论,但它们倡导的精神和书写方式已经成为E时代新媒体争相相仿的样本。

  前美国《新共和》杂志的编辑迈克尔·金斯利在十年前创办《Slate》时,他的想法只不过是想在方兴未艾的网络空间里圈块地,以实现自己的传统新闻理想。由于金斯利的背景,《Slate》一开始就专注于阳春白雪的文化评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路易斯·莫南德探讨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或杰拉德·厄雷点评拉尔夫·艾利森的小说。纽约评论界惊呼,以花边新闻和耸人听闻的满足低级趣味的网络上,诞生了一本严肃到可以与《纽约书评》或者《新共和》相比的电子杂志。不过在热闹了一阵以后,无论是金斯利还是创办《Salon》杂志的大卫·塔尔博特都尴尬地发现自己以往的从业经验在这里不管用了,两本杂志都有了一个不大、相对固定的读者群,然而却无法再向前一步,前《Slate》杂志文化编辑茱迪·舒尔维茨一语中的:“在这里,任何人都没有耐心阅读长篇大论。”

  为了赢得这场“眼球争夺战”,两本电子杂志不得不向公众的趣味做一点妥协,终于在1998年9月,《Salon》打了一场翻身仗,成功地披露出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亨利·海德自1965年开始和一位有夫之妇发生过长达5年的婚外恋的内幕,这份报告立刻使网站获得了每分钟近千次的点击,甚至使技术副总裁查德·迪克森和手下的技术人员不得不每隔几小时重启一次服务器。相对之下,《Slate》的春天来得稍微晚一些,“9·11”事件使它长年坚持的政治文化评论在一夜之间大受欢迎,著名数字媒体调查公司Media Metrix估算,从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Slate》的注册用户从220万暴涨至420万,使它从读者数目上可以与《时代》周刊或者《华盛顿邮报》平起平坐。借着这股东风,自2002年4月起担任总编的雅各布·维斯伯格在招牌性的新闻分析外,不失时机地添加了运动、旅游、美食、科技等多元内容,终于把它的读者群由傲慢保守的哈佛毕业生逐渐扩大到普通网虫,在2004年初使《Slate》拥有了600万注册用户。

  有了那么个大盘子,维斯伯格和塔尔博特顺理成章地开始揣摩蛋糕的尺寸,当然,形势也迫使他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已经让两本杂志不可能再拿到大笔投资。2002年,《Slate》的广告收入只有可怜的100万美元,还不到它运营年开支的1/5,每年亏损额倒是达2000万美元。似乎剩下的就只有“内容收费”这一味猛药,谁都知道这条路肯定是电子杂志的未来,但谁也不愿意第一个跳进这个鳄鱼池,当竞争对手的垫脚石。2002年初,《Salon》宣布实行付费注册,年费30美元,普通用户只能浏览有限的文章或内容提要,塔尔博特估计,只要注册付费用户达到30万,就能使《Salon》实现收支平衡:“既然传统媒体巨人能够依靠其他方面的利润在网络平台上坚持免费服务,这就意味着新媒体必须从它的读者群中盈利才能发展。”然而把所谓免费浏览内容取消,就能迫使《Salon》的50万用户中的大部分乖乖掏腰包无疑是个简单天真的想法,《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倒是拢住了54万名付费用户,不过那是因为大量金融证券业内人士的工作需要造就的辉煌,专注于新闻分析和文化评论的《Slate》,《Salon》和《Inside》可就没那么好命了。著名独立调查企业Forrester Research早就预言,对于《Slate》这艘泰坦尼克来说,付费注册就是它航线的巨大冰山,因为网虫根深蒂固地认为,免费是网络信息的天然属性。果不其然,《Salon》折腾了一年,才遮遮掩掩地承认付费用户突破了5万大关,而《Slate》狠心割肉式的19.95美元年费会员制也没能拉来太多读者。

  然而,似乎正当第一代技术和知识精英打造的网络新媒体跌到谷地的时候,另一场来自草根阶层的网络革命拯救了它。这场运动的兴起同样要归功于两个人,“个人博客之父”贾斯汀·霍尔,以及UserLand软件公司的CEO,成就了网络脚本软件Scripting News的戴夫·温纳。强调交互与个人书写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为奄奄一息的电子杂志指明了斗争大方向,正如约瑟夫·派因在他那本《体验经济》中论断的那样,任何行业都应该成为一个能够被体验的主题公园,作为当今大众接受信息来源“元媒介”的媒体也不例外。《Slate》终于开始跳起了大象之舞,将米奇·考斯等政治评论博客收归门下,并尝试把Flash、播客等元素融合到传统报道中去,不过它已经不再是同行当中的先锋,取代它地位的是Backfence.org,这个日浏览量达到5万,借助博客兴起的最成功的电子杂志,曾被《福布斯》评为2005年最热门的电子杂志和最佳媒体博客的玩意儿。

  相对于金斯利的显赫背景,它的创办人埃里克·奥尔森和菲利普·温不过是两个默默无闻的网虫,Backfence一开始也不过是个专注于报道毗邻华盛顿特区的费尔法克县鸡毛蒜皮小事的网站,然而它却打败了财大气粗的《华盛顿邮报》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新闻媒介,理由很简单,后者在这里统共只有12个记者,还必须盯着华府政坛的风吹草动,哪里比得上Backfence发动的人民战争。Backfence精心地把博客与维基两种Web2.0时代的书写方式集于一身,谁都可以登陆上去爆料,所有的文章都可以通过RSS方式无偿预订。

  当然,相对于《Slate》和《Salon》的小小落伍,传统媒体的日子也不好过,《商业周刊》在一篇名为《新时代,新媒介》的报道中说,报纸和电视都在面临着“失去下一代”的危险,因为年轻人只热衷于博客,Myspace,Msn即时聊天和电子杂志,道-琼斯在2005年5月宣布把《华尔街日报》的版面缩减了整整一栏,为的是每年从纸张成本里省出1800万美元来,第二天,纯收入已经比去年缩水了52%的《纽约时报》也随即跟进。这笔钱用来干什么?不用说,肯定是投到网络上,一个月后,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奈特瑞德,Gannett以及论坛公司一起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提供ODP公共网页搜索的Topix.net 75%的股份,似乎已经准备在网络媒体这趟火车上提前占座了。

  一群蜂拥的中国电子杂志狂人

  1900万人次的读者,这是让Zcom创始人黄明明洋洋自得的统计数字,尽管很多人都对这种网络版电子杂志的数据真实性保持怀疑,但是投资者似乎根本不信邪。由大陆和台湾地区两大IT教父柳传志和施振荣联手注资,网络杂志发行门户Xplus毫不费力地就拿到了450万美元,IDG投资POCO,凯雷出手投资Zcom,总量近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统统砸向了中国的电子杂志界。面对这种疯狂的局面,也许没有人会记得2000年索易和博大这两家电子杂志的先行者了,尽管今日电子杂志盛事重现与5年前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生在一个博客书写与分众传播的WEB2.0时代,似乎时机更决定一切。

  几乎采访所有涉足网络电子杂志的人时,都能在他们的办公室看到杰·尼尔森(Jakob Nielsen)那本《传统媒体的终结》的影子,“未来的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它们将被以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取代”,这则杰·尼尔森的预言在采访中无时无刻不成为对话的潜台词。“没有刊号的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费用,发行成本非常低廉,较低的运营成本无疑是这种网络电子杂志在中国一夜爆发的主要原因。”清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说,“只要网络上的一份电子杂志有超过50万人订阅,那么它就能暂时生存下来。”实际上对于新媒体与老媒体的争论,在2000年互联网热潮时候曾经引起过诸多口水,而随着博客野心勃勃的试图颠覆传统媒体叙述方式的时候,网络杂志和手机媒体似乎更想充当新媒体闹革命后的拾荒者。

  电子杂志能够成为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不停唠叨的“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吗?“我们并不想颠覆老媒体”,目前手握现金储备最多的黄明明是目前中国网络电子杂志界的典型人物,他在采访中解释说:“总是有很多人寄希望于互联网成为传统媒体格局的革命者,不论是互联网刚刚出来的时候,还是博客开始火热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技术将是改变媒体的手段,为什么电子杂志不能成为媒体方式的渐进改良者呢?”拿到IDG投资的POCO总是以真正的电子杂志作为自我定义,其CEO姚鸿指着2005年11月份的PCOC音乐杂志说道:“我们可以让这一期的杂志做成真正的多媒体状态,杂志主题是歌手香香的新专辑,读者就可以直接看到歌词和动画,然后在线收听每首新歌,甚至制作花絮,这是传统电视媒体线性灌输所不具备的,每个读者可以自我选择的按需索取。”

  陈必涵是发行量颇高的《男人志WO》和《爱美丽ME》的主编,他更强调摆脱传统杂志的技术性影响,他在采访中解释道:“我们所有选题策划都是围绕网络电子杂志的特性来进行的。不同于很多传统翻版于平面媒体的电子杂志,《男人志WO》和《爱美丽ME》更像多种表现形式结合的舞台节目,传统媒体上一幅图片可能只能正视,而我们却可以提供360度的视角。”实际上2002年现代艺术类视觉网络杂志《风格癖》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网络电子杂志的一个技术标志,其第一次让多媒体形式成为了电子杂志的核心,而不再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风格癖》应用了先进的P2P发行技术,集Flash动画、视频短片和背景音乐于一体,在线离线都可以任意阅读,甚至为延展到手机平台做出了预留。

  当2005年传统纸媒体发行量停滞不前,收入锐减的时候,南方报业集团却投资了一本叫《WOW!ZINE.物志》的电子杂志,就如同“WOW!ZINE”这个英文名字意思一样,很多人发出了“看到它的第一眼的惊呼声”。《物志》被当作传统媒体涉足电子杂志最典型的例子,《物志》的主编易海燕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物志》更像一种多媒体的集合,4个月时间读者要超过200万”。时尚和瑞丽两大杂志集团似乎也蠢蠢欲动,在2005年10月份不约而同地悄悄加入到这场电子杂志洪流中,《时尚炫妆》似乎要保守得多,所有内容均来自《时尚》系列纸媒杂志,并不摄取重点与大部头的东西,而更多是撷取图片,以及诸多非常精彩却因为篇幅阅读时易被忽视的内容,将这些素材通过Xplus的网络阅读器来传播。而《瑞丽网刊》独立的内容制作部门完全是按照创立新媒体配置的,甚至单独成立了广告部门。借助广州的网络杂志门户VIKA合作,瑞丽拥有自己的网刊阅读器,用户可以从《瑞丽》网站和VIKA平台上下载到《瑞丽Pretty》、《瑞丽JM》和《瑞丽Goo》。

  更多的中国电子杂志尝试者都热衷谈起电子商务顾问拉夫·威尔森博士,他1997年8月推出的收费的半月刊网络杂志《今日电子商务》被普遍视作电子杂志的理想化模版,每年49.95美元,正式职员只有威尔森一个人。“网络电子杂志更大意义是解决了传媒发行问题,”李希光在采访中说,“电子杂志借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以及多媒体化的表达书写方式,降低的只是成本和准入门槛。”在李希光教授看来新媒体和老媒体在电子杂志上是可以联手的,他解释道:“一旦一个在线杂志在网上获得成功,网上读者甚至会提出希望看到一本纸质杂志的要求。”

  美国的在线杂志《Nerve》在发展到了280万订户后,许多在线读者纷纷要求要看到一本下线的《Nerve》杂志,于是纸版的《Nerve》杂志在2005年4月出现了,创刊号一下子就卖掉了5万册。投身电子杂志的人如果看过2005年7月出现的一部关于Google的Flash宣传片,也许更期望预言中2007年索尼电子纸已经比实际纸张便宜,而让其中预言2014年《纽约时报》在无力的抗议中变成一份专为年长精英读者出版的报纸成为现实。

  拍客:把Lomo精神带到Web2.0时代

  Lomo摄影协会曾经把由无数抓拍照片组成,象征“随走随拍”精神的Lomo墙带到了北京,不过真正的激进分子早已经放弃了这款赝品古董式的相机,“真正的Lomo主义应当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技术或产品”。PC杂志的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主张,在数码时代成为Lomo分子的真正途径就是随便抄起一部数码相机,甚至没有焦距设定,像素不到百万的拍照手机冲上街头,而时兴的摄影博客和各种个人化的图片站点则是Web2.0时代的Lomo墙。

  如果说到世界各地数码Lomo分子交流的平台,第一个想到的无疑就是在2005年4月被雅虎收购的加拿大网络图片服务Flickr:它为用户提供照片上传,分类,浏览与修改服务,并忠实地记录那些评论。根据创始人斯图尔特·伯特菲尔德的统计,在Flickr网站上多达200万张的照片中,71%的照片拥有评论并被分类,而根据这些类别标签,超过80万的用户在Flickr上形成了近7000个兴趣讨论小组,从2004年底开始,用户更可以通过手机Wap网络直接向Flickr输送图片。中国的Lomo分子在等待一年后也有了自己的据点:2005年12月20日,北京智通无限科技宣布开设了自己的“拍客”业务,允许用户通过彩信或电邮把照片上传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好玩,而且门槛很低”,是智通无限总裁黄明明提出发展这一业务的理由,“我们预计到明年,拍客的用户就能达到1000万,因为中国网民有1亿,但是手机用户近4亿,从没上过网但是他可能喜欢拍照。而且只要发送照片,我们就会在网站上生成你的拍客账号和个人空间。”黄明明对记者说,“现在玩拍客是把照片发送到P@Zcom.com,但我们以后会和SP运营商合作,你发信息的时候只要打上几个数字就可以了。”

  不过对于温凌这样的专业“拍客”来说,似乎并不满足于把自己的作品扔在一堆无意义的瞬间记录中,再被网络运营者按照主题内容简单地归类,2005年10月份,他和几个朋友开设了自己的摄影博客搜索站点www.photoblogchina.com,可以搜索到200多个全国各地的摄影博客。“我的目的是为网络上志同道合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跨平台的交流方式,下一步希望能为photoblogchina找一家技术公司做支持,能让用户以RSS方式订阅。”

  温凌表示:“我们不想太受网络运营商服务的限制,我自己也上Flickr,只不过把它当作一个网络硬盘,但不对外公开,只是放点资料图片和画。”

  然而,摆在温凌和黄明明面前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自己专注的事业继续发展下去。Lomo协会可以通过出售相机、胶卷、手册甚至T恤来赢利,然而“拍客”的收益来自哪里?“这一块,利用SP服务,未来可能有许多利润增值点,因为手机是互联网上最畅通的一个收费渠道。”黄明明对这项新兴业务的未来显得信心十足,但记者问他是否考虑会把“拍客”逐渐发展成为移动和影像博客、个人空间的大集合时,黄明明承认他一直在推敲Flickr,Myspace等模式在中国的可能性,然而拍客肯定不会用许多繁琐的功能,这也许是因为自己做软件产品设计出身的背景:“专注和简单这两个单词算是智通的企业文化,现在我们的用户常用手机型号有四五百种,每一款的适配、移动、网关的调试都是很艰巨的工作,我不希望拍客光有一大堆眼花缭乱的功能,结果连照片的上传都有问题。”当然,“拍客”的繁荣似乎不仅仅意味着智通一家名利双收,黄明明透露,智通已经和一些传统媒体的图片库联系,让他们从自己海量的照片中选取有新闻价值,有趣味的作品,利润由用户和网站分摊:“这不仅让我们的用户参与了媒体的书写,也为我们提供了商业机会。你看印度洋海啸最初的一批新闻图片,就是出自Flickr上的几个数码Lomo族的即时拍摄,拍客业务一开张,就等于为智通在各地发展了上千万个兼职的摄影记者。”

  蠢蠢欲动的手机新媒体

  2005年11月18日,《无极》开通了手机官方网站,能用WAP上网的手机都可以直接在这个官方站点上欣赏或下载《无极》的片花、剧照、配乐,以及访谈花絮。12月15日,《无极》正式上映,同名手机游戏同步发行,花12块钱就可以从掌上灵通的WAP网站下载《无极》游戏。

  12月16日,走出电影院的韩寒在BLOG上写了一篇言辞犀利的影评——《〈无极〉观后感:原来我们错怪了张艺谋》,好事者经过缜密计算,这篇BLOG至少将让《无极》损失30多万票房。很快,这段不长的影评被编成短信,在无线互联网上口耳相传,不知又要让《无极》损失多少票房。

  这几段小花絮在《无极》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战中也许并不起眼,但对于手机来说,却是意味深长,因为它们见证了一种前途未可限量的新媒体正在浮出水面。在媒介史上,从来没有一种媒介比手机更具媒体的整合性、兼容性与互动性。从来没有一种媒介比手机与人们的关系更加亲密——24小时不敢离身。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像手机这样,将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如此紧密的合而为一,人们走在世界的个个角落,既生产信息,传播信息,又消费信息。

  2004年,全球手机多媒体用户已由2003年的8600万上升到1.1亿人,预计到2008年,3G多媒体手机的销量将达到3.8亿部。“手机媒体市场即将进入‘大迸发’时代,并有望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投资热点之一。”在不久前由路透社发起的广告及媒体峰会上,世界各大传媒业巨头纷纷表述了如上观点。

  2005年照相手机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3亿台,早已超过了数码相机不知多少倍,一些高端照相手机甚至比专业数码相机更厉害。从南亚海啸、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到新奥尔良飓风,人们在“正确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手机拍的照片成了2005年媒体的一个异象,它以令人不安的数量与速度显示了“沉默的大多数”参与公共话题的热情——12月11日伦敦北部班斯菲尔德(Buncefield)燃油库事件,BBC竟在两天之内收到了6500多张手机照片和视频。

  手机视频在酝酿一场新的视觉革命。英国最大的移动公司Vodafone与20世纪福克斯影视公司在2004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制作了一个名叫《24》的手机电视剧,在13个国家播出,很受欢迎;英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商I-Mate推出了10集伴有视频的恐怖小说《Cjaq》,讲述被虚假短消息引诱的5个年轻人在一个未来的夜总会的经历。2005年秋天,MTV推出了专门为手机用户制作的一系列幽默短剧《头与身体》。

  早在1996年,时代华纳旗下的CNN就成立了CNN Wireless,专门从事手机媒体业务,并在美国总部投巨资专门成立了两个针对手机媒体的研发实验室。1999年,CNN与诺基亚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AP网络的手机新闻服务CNN Mobile,覆盖12个国家,3000多万用户,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放CNN的新闻、天气预报、商务信息和体育节目。如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都不敢忽视手机的潜力,纷纷推出手机新闻服务。

  曾经在互联网热潮中被GO.COM烧掉上亿美元的迪斯尼,在新一轮的手机媒体热潮面前芳心大动,四处撒钱,部署自己的手机互联网计划。迪斯尼旗下的ESPN将在2006年2月正式推出ESPN Mobile的手机视频服务,用户能在手机上直接欣赏ESPN频道最激动人心的体育新闻、视频片断、进球瞬间等。鉴于手机媒体的特性,这些视频内容将被制作成2~3分钟的长度。从11月开始,ESPN已经开始在自己的网站上兜售399美元的ESPN品牌手机,外加每月65美元的收视费,就可以尽情收看ESPN Mobile的节目了。根据ESPN的官方数据,目前每月用手机登陆ESPN网站的人数已经达到400万,因此,他们对ESPN Mobile的前途可谓自信满满。

  互联网时代的头号明星公司Google已经迫不及待要进军手机平台了。早在2004年,Google已经在推出了手机短信查询搜索结果服务,2005年6月,Google又通过无线网站Google Mobile向手机用户提供上网搜索服务。11月,Google推出了手机无线专用的Google卫星地图搜索服务,将其2005年最得意的地图技术用到了手机身上。一个月后,他们又推出了手机版Gmail,可在手机上访问Gmail电子邮箱,浏览附件中的照片及文档,并可对邮件进行语音回复。由于运营商与机型的限制,Google一些手机版服务尚不能惠及美国之外的人群,但是Google对手机平台的热情显而易见,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把互联网上的Google帝国直接搬到手机上。事实上,有不少人都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把互联网上的应用一点点搬到手机上,这也许是一条必经之路,如果能从互联网搬50%到手机就很了不得了。从2004年开始,一个叫Florian Amrhein的法国人开始推出维基的手机版——Wapedia,将维基百科搬到手机和PDA上。

  在国内,尽管3G一直处于慢热的状态,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不高,用手机上网或下载视频都还是奢侈行为,但大部分手机都已经有彩屏,能拍照和接收图片。“从2002年起,运营商开始启动2.5G的相关业务,彩信平台能承载的多媒体形式比短信要丰富得多,用户对手机的理解也逐渐从简单的通话变成一种多媒体终端的概念。”空中传媒的总经理王毅在“第一届无线互联网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空中传媒是最早在国内鼓吹“手机新媒体”概念的。在他们看来,手机媒体在内容上可以分为资讯与娱乐,其中资讯应是免费的,娱乐内容才是摇钱树,就像彩铃下载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传统唱片业,也是支撑目前众多SP生存的主要支柱。音乐之外,空中传媒格外注重与电影业的联姻。“电影和明星永远是最吸引人的,也最容易引发社会话题,利用他们的知名度,手机媒体的概念也在大众中会变得越来越清晰。”空中传媒主编尚文告诉记者。三年前,经历互联网泡沫低潮之后的空中网,正是靠《英雄》的无线版权翻身。当时《英雄》的制片方还不明白“无线互联网”为何物,抱着“能赚一点是一点”的心态将手机版权廉价卖给空中网,而名利双收的空中网则以此为契机涉足电影,从《功夫》、《指环王》、《神话》以及《无极》的无线版权中获得的巨额利润让他们更加相信手机媒体在未来娱乐业的发展潜力,“现在还是2.5G时代,好玩的好在后头呢”。

  面对一个新媒体的崛起,谁也不愿意放过“玩”的机会。年轻的张向东与好友邓裕强在2005年拿到数百万美元风险投资,他们一手创办的“3G门户网”如今已经积累了800多万用户,立志要在手机上打造一个新浪、搜狐那样的门户,而新浪、搜狐早已按捺不住要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12月6日,搜狐推出手机搜狐网,新浪则同步推出了国内首个集网页、新闻、本地搜索于一体的手机搜索引擎“爱问WAP”,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后已正式开通。“我仿佛看到了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搜狐的高级副总裁龚宇感慨道,“现在手机互联网用户有2000多万,如果增长到4000万~5000万用户的话,这个市场就会被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