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基本信息查询:佛教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50:45
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都是在探讨宇宙和人类的关系,而佛教更是在解决人生的问题。 佛教的内容范围是阐释宇宙现象、人生真相,进而示导解脱,以达究竟安乐的方法。因此,对于物与物、心与心、心与物的种种关系,都有精辟的理论。狭义的科学通常是指自然科学,即研究自然物质及其现象的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矿物学等,其研究对象,只限于物与物的关系;广义来说,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就是除了自然科学外,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学科也包括在内,最近更扩大到人类精神上的探讨,故有“精神科学”、“身心医学”等学科的开发。在世界各大宗教的教义中,可以发现科学越发达时,“天启式”的宗教教义愈受动摇,佛教教义却愈见契合,这是因为佛法深知“精神是物质的内涵,物质是精神的作用”,所以科学的发现,是不断的印证佛法的合理性、真实性。 佛教是指引科学的明灯 古代的人类迷信神巫之说,凡“神”所说的都是事实;现代的人类却又迷信科学,凡被科学证实的,都认为是真实不虚。表面上看来,现代人似乎是比较聪明、理智,但又忽略了科学上的知识都是从官感而来的,仍然是变幻无常,今日的定律也会被明日的定律所推翻,并非永远不变的。佛教所说的种种教理,却是透过佛陀,以他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所发现的自然法则,这个“法”是宇宙本有,历久弥新的。所以,佛学的提倡不仅与科学没有牴触,反而对科学的方法与效用上,提供更精确的检证。科学愈进步,与佛教的教义愈见契合,科学愈发达,愈能证明佛法的精微高深。 教义合乎科学的辩证 佛陀说法最重视的就是契理契机,为了让一般人能了解佛法真义,以启发正信,必须应机立说,以配合时下的需要。今适值此科学发达之世,若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说佛法,应是契理又契机之道。实际上,今日科学的若干发现,正可以解说科学家的精神方法和佛法最为相近,而且佛法是殊胜的科学。兹列举一、二说明如下: 佛教的时空观 佛教对时空的看法是:时间是古往今来,竖穷三际的;空间是百界千如,横遍十方的。在佛教里,时间的一念、刹那、一昼夜是非常短暂的。在佛教里,说明长时间是以“阿僧只劫”来形容,意思是无穷无尽,不可言说的;至于空间,大的空间叫佛刹、虚空、法界,说有多大就有多大,是无量无边的。 佛陀说:“宇宙是无边无量,重重交参,自在无碍。”《华严经》云:“众生心量局于见闻,不知法性无边无界,今欲开演,先从小世界始,此图外圈应作浑圆如球。”这是说宇宙是由一个小世界开始,集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由这样的无数个大千世界,总成为一大圆相的宇宙。所有小世界在这圆球形的宇宙中自在运行,各不妨碍。佛陀早已知道世界是圆的,也知道天体运行的秩序与系统。佛教认为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在成、住、坏、空的四劫中循环,这都与科学理论所说的宇宙论不谋而合。 佛陀对整个时空的体认是“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虚空相”、“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换句话说,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唯有在时空一体的时候,一切法的真相才能显现出来,这与爱因斯坦发表的相对论:宇宙是三度空间一度时间的四度时空连续区,如无时空的标准,宇宙并没有客观的存在的理论是相同的。 从前科学家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独立的,不受其他的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展,人类了解由于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回溯历史并进入未来。这是因为时空受到物质和速率的影响,使原先距离遥远的二点,会变得很近。可以瞬间离开某一星球,到达另一星球。佛教认为时空不是常住不变的,时空不光是受到物质速率等的影响而起变化,同时也随着我们的心念而起变化,如《楞严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可见佛法有一部分的理论是可以用科学来解说的,而另有一部分则已超过了科学的领域,所以说,佛法是殊胜的科学。 在佛教里面,小的空间叫微尘,所谓微尘,就是现代物理学上把物质分解成最小最小的单位,叫做原子、电子、中子,而微尘是比中子更微细的。这就像牛毛是很微细的,可是牛毛的尖端用高倍度的显微镜放大来看,还可以发现更多更小的成份,这种比一般观念还要微细几万倍的情形,就是微尘。一只小小苍蝇的眼睛,由四万个小眼组成,这些空间都是极微极微,是人眼所不能见的。佛陀说:“阿那律见阎浮,如观掌中菴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科学的理论同样认为官感的能力非常有限,人的确只能洞视分寸,视域以外的景物,即使眼前全无阻碍,也看不见;人的确不能超越光谱的七色,紫以外及红以内的光线,人的肉眼都看不见。人的耳朵构造所能接受的音波,只限于一定的频率范围,而狗就能听到较高频率的音响。所以,人官感能感知的仅是虚假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仍大有距离,唯有佛陀从觉而得知一切真相。 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科学的,是辩证的,是合乎真理的,因此,佛教的人生观能引导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境地。例如佛教的重要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非常科学的。 诸行无常:诸行,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可以从两个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生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如《阿含经》云:“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而宇宙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句话说,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也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气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何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一朵花,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织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 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是从“纵”的时间上讲,世间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从“横”的空间来说,世间上万有诸法,没有一样是独自存在的东西。人,都喜欢执我,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我的头,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儿女,从这上面生出自身的“自我爱”,和我所有物的“境界爱”。凡事都以我为主体,好像离开了这个我,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佛法对诸法做理性的透视则说无我,在一切诸法中,没有一个常住不变,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为可以称为“我”的,必须具有恒常的、主宰的、不变的、自在的四个定义。但是,现在被我们认为是“我”的这个身体,数十寒暑,从生而老,无时不在生灭递嬗,那里是恒常的固定不变呢?身体是四大所聚、五蕴结合而成,缘聚而生,缘散而灭,那里是自主的呢?身为众苦所聚,生理上有饥、冷、疾病、疲劳等苦,精神上有憎怒、哀惧、失意等苦,当为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那里有自在可言?由此可知,一切诸法中,所谓的“我”是无法成立的,故说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涅槃寂静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来说,达到涅槃的境界,已寂灭了一切烦恼和生死,而到了离苦得乐的境地,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果位。 有云:人生如大海。人海茫茫,恰如大海中的水浪波涛汹涌,一浪推一浪。大海的汹涌可喻人生的诸行无常,动荡不止。若能以圣贤的眼光来看,则知海浪虽汹涌,其水性却是永远寂静的;恰如人生,虽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但人的真如本性却永远涅槃寂静。 依量子论的观点,我们也能体会到一切事物本性空寂、无有常性的真义。一切物质可以完全变换成能量,储藏于空间中;同样的,空间中弥漫的能量经过聚集后,也会形成物质。犹如水遇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又变成冰,水、水蒸气、冰三者的外在表相不一样,但其内在的本质是一样的。因此,我们知道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变换,在转变中,质量并没有丝毫消灭,也没有丝毫成长,只是方式上的转变。 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因此和其他物质一样,可以转变成另一形式存在,但这转变并不代表断灭,如佛教所说六道轮回,即是说明此理。所以,在现象上,人与畜生是不同的,但本体上则完全平等,诚如明代陶望龄<戒杀诗>云:“物我从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 由此可见,佛教的人生观是科学的,是符合人生实际情况的,它可以引领我们圆满无上的佛果,因此,佛教不但为现时所需要,更是未来一切众生的希望。 佛典合乎科学的验证 科学是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它的研究方法不外逻辑学中的归纳和演绎,而研究科学的精神在于客观,重分析,凭实证,以求出研究的正确结果。佛教经典的组织、结集与传译的作业方式、注疏分析的精密、科判的严谨等,都合乎科学的精神。兹分述如下: 佛经的组织合乎科学的精神 东晋道安大师将佛教经典的组织,做适度的区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称为三分科经。 序分:述说一经教说产生的由来。   正宗分:论说一经的宗旨。 流通分:述说受持本经的利益,复劝众等广为流传。 其次,诸经的通序“如是我闻”等语,具足有六种成就: 如是: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陀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就。 我闻:闻成就。阿难亲闻佛陀的说法。 一时:时成就。指说法的时间。 佛:主成就。指说法之主。 在某处:处成就。指说法之处。 与众若干人俱:众成就。指闻法的大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众成就。 此六成就恰与今日新闻学上的六何: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等相似,又与科学上作者写实验报告相同。实验报告开头必须将实验主持人、共同实验者、时间、地点、实验目标,使用仪器材料一一列明,再记录实验的本文。所以要这样写,是表示此报告的准确性。此种叙述法在二千多年前,已为佛教所采用。 佛经的结集与传译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 佛经的结集是由于佛陀入灭之后,僧团中有不守戒律者破坏佛教,为防止此等垢渎佛法的事情继续发生,于是有会众编纂佛语,流传后世之议。佛陀的遗教,经过数次结集,每次与会者都在五百人以上,在会中诵出三藏,复经大众同意,定为佛说。   中国的佛经,多由梵文翻译而来,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翻译,人员多达三千,译场中有主译、证文、证义、译语、笔受、缀文、刊定与润文等职别。每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组织严密,合乎科学的作业方式。 注疏分析的精密合乎科学的方法 科学家是最注重分析的,经由分析而后有归纳,归纳之后而有条例,而后能推演,乃至以简御繁,设计制造,形成现代的各种工程。佛教经论的注疏分析十分缜密,较之科学分析,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科文,是为方便解释经论而将其内容分成数段,再以精简扼要的文字标示各部分的内容。科图,则是将科目全部以图表示。此外,经论注疏内容繁复者,往往将全书分为若干卷,又将全经三分,再以天干地支细分为若干目,其分析之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佛教修行合乎科学的精神 佛教一向注重“解行并重”、“知行合一”。在经文的流通分大都记载有“信受奉行”之文,可见佛教崇尚实践,经由实践而与理论相互印证,这是相当具有科学精神的。 以佛教的修行而言,它是有层次的,有系统的。例如: 禅者修行的层次:禅门有句话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又常听禅宗祖师们说“要提起疑情”、“要大彻大悟”,这正是科学家的研究精神。禅者的修行是身心相应的全一之修行,禅门将参禅证悟的境界分为三关,即三个阶段。禅宗的祖师们多运用三句问题,反覆探测学人的境界,称为三关。最显明的是黄龙慧南禅师,他常问学人道:“上座生缘在何处?”学人还没能够回答,禅师又问:“我手何似佛手?”接着又问:“我脚何似驴脚?”学人如坠五里雾中,都认为是黄龙禅师的三大难关。后人即以三关用为三段证悟的境界,命名为初关(又名本参)、重关、牢关。有些禅门的行人,利根者一悟即三关透彻,有的一次透破二关,普通则继续的参,逐一的破,并没有固定的阶段,只看各人的根机如何。 净土修行的层次:“净土”这个法门,易行难信,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亦说念佛法门为世间难信之法。因此,要修持净土法门,当先建立信心,依信心为支柱,然后才能生起行动,才会因果圆满,否则佛门虽大,不度无信之人。有了信心,而后发愿,由愿生行,所谓信愿行三为净土三资粮,譬如离家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缺此二事,则难到达。 净土的修持法门很多,可大致分为三类,即:一、持名;二、观想;三、实相。修此三种法门,都可以生于净土。此中,持名念佛一法,经过千余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最深入民间的佛法。虽然有人误认此念佛法门是迷信的,可是经过现代科学家以科学的道理验证,净土法门是正确的,是科学的,并非迷信。 一般修行的层次:除了上述修禅、修净土者有其修行的层次外,有关一般修行的层次,则是以皈依三宝为首,三宝是佛法的总纲,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课。一个发心学佛的人,第一步必须先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皈依三宝以后,除尽形尽以至诚心来受持外,进一步还要受持五戒。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净的,可说是众福之所归。由于能持净戒,现生不犯国法,且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是人天爱戴,天龙护持。从受三皈而持五戒,可说在修学的路程上又进了一层。 佛法中,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皈依三宝,进而受持五戒,是修持的表现。《大毘婆沙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这是说明发心学佛,除了信仰以外,解行并重,更是重要的阶段。从受持五戒,进而受持八关斋戒,这是更向佛道前进一步。 在佛法中,佛陀曾依修学者的环境、根性而制订不同的规律,除五戒、八关斋戒外,有十善业为德行的根本。十善业,在大乘佛法中,属菩萨戒,亦为人、天、声闻、缘觉等一切善行的根本。 在家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有发心修持菩萨行者,即发心护法,协助法务进行,或作利益他人事业。所谓修菩萨行,不出六度。至于出家学佛,则有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等戒法。 总之,佛教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就是在实践的法门上,也是循序渐进,相当缜密而科学化的。 尽管现代的科学多么的进步,甚至把人送上月球,但是能登陆月球,却无法登入人的心上;尽管现代的医学科技进步到可以替人换肾换心,物质的心脏可以换,但我们的本性真心却丝毫无法更替。   近代西方科学的反思,已经察觉到“精神”与“物质”的不可分离,也相信世间万象(物质)的内涵,还有很多是目前科学未能解开的谜底,是未来科学研究努力的目标,但是这些努力仍然是在佛教所说的“缘起性空”的法则下进行。如果这些科学的成就偏重“物质”的研究发展,只能造成人类心灵的空虚与失控。佛教强调行解并重,并不单是着重在知识的累积,而是在精神意识的豁达与智慧的开展,因此,能防治“科学主义”的弊病。
出处: 作者: 时间:2002/03/11
相关连接:
网站简介|网站导航|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招聘|帮助信息
Copyright (c)2001 News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香积世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