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5点是指哪里:中国、美国的财富观 - BLANCH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38:15

中国、美国的财富观

记事本_美文收集 2007-10-20 09:03:38 阅读6 评论0   字号: 订阅

作者:孙贵颂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 2004/12/22    
  

  有钱的人,中国人叫“大款”,美国人称“富翁”。这两种称呼,虽说不出孰优孰劣,但凭感觉,“大款”有点张狂浮漂,而富翁却显得平易得体,虽然“大款”兜里的钱要比富翁少得多。
  最近新华社报道,随着《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上报到国务院,国内不少大款纷纷把名下的财产转让给自己未成年的子女,更有人直接用襁褓中婴儿的名义购置物业,以便在将来节省一大笔遗产税金,由此催生出了一大批“娃娃业主”。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富翁对待遗产税的态度。美国总统布什2001年上台后,宣布10年之内废除遗产税。在美国,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遗产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最高可达55%。布什给富翁们送了这么贵重的一个大礼,他们理应感恩戴德。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富翁们并不领情。2001年2月,美国120位最有钱的富翁,主动上书国会请愿,要求国家继续征收遗产税。

  中国人常对那些不讲道德、不讲信用、不守规则而获取不义之财的人说:“你穷疯了!”如今,美国的富翁们放着天大的便宜不占,却联合上书,硬“逼”着国家往自己的口袋里掏银子,这难道是富疯了么?

  毛主席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么?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那么,美国富翁们的觉悟,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是美国人的传统影响。美国的富人一直有向慈善事业捐款的习惯。现在通用的“商人”(businessman)一词,起源于美国,1830年左右开始使用。这些商人,是美国特有的社群创建者和社群领袖。他们对公共事业怀有极大的兴趣。美国的很多大学、医院、博物馆、音乐厅甚至铁路,都是商人们赞助或创建的。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公私繁荣的融合。“在这种城市里,个人和公共的发展,个人和公共的繁荣,已如水乳交融,汇合在一起了。” 社群的命运,就是他们自己的命运。所以在美国,商人往往被称为“社会赞助人”。(见丹尼尔.J.布尔斯廷著《美国人建国的历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这样的一种传统,被美国的商人阶层一直继承下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富翁比尔.盖茨,财产超过400亿美元,但他仗义疏财,大搞慈善事业,迄今为止已经捐出了250亿美元。对这些善举,盖茨并没特别张扬,只是说自己热心慈善事业是源于父母的影响。

  二是美国人的财富价值观。美国富翁们挣钱的目的,大都为了造福国家,造福穷人。许多美国富人都认同这样的观点:“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卡耐基语)在美国有一种说法:“没有人能够豁免赋税和生死”。美国人把纳税看成是一种义务,富翁自然更不例外。他们十分体谅国家,认为政府也像一个家庭一样,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花费以及对社会的投资。为此,国家一定要有收入,征税是必需的,而逃税是一种耻辱。

  三是美国富翁的创业观。美国很多有钱人都不把遗产传给自家子孙,而年轻人也对继承遗产不很感兴趣,他们更崇尚白手起家,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被誉为“股神”的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说:“我希望我的3个孩子有足够的钱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而不是有太多的钱却什么都不做。”美国商人认为:父母如果溺爱孩子,让孩子只会享受,可能是一生中做得最糟糕的事。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失去经历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机会。他们不想让孩子成为坐享其成的富翁。因为担心让孩子轻易得到巨额财产,会抑制孩子的才能,使子女成为只会守财、享乐而不具有创造财富能力的人,甚至会将他们推向堕落的深渊。捐赠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的发展。

  四是美国人的公平理念。美国商人认为,他们的家人已经生活得很好了,而“财富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在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巴菲特曾当着他的孩子的面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他宣布,将自己超过30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出99%给慈善事业,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这些行为,真正体现了先富者帮助贫穷者的平等意识,而看不到一有钱就张狂、就瞧不起穷人的迹象。




写给儿子的忠告
查斯特菲尔德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是英国著名外交家。以下是他写给自己儿子的人生忠告。

为自己立定目标

成功对我而言是快乐的基础。但要做个有成就的人,必须知道自己想成就的是什么?否则就会像在太平洋中驾船却没有指南针一样,随风飘荡,虚掷一生,却哪儿也没去成。

成功并不是做做梦就能达到的。定下目标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与第一步同样重要,就是计划如何达成目标。这计划必须谨慎构筑,有力执行,以取得成果。这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世上只有很少人认清:为自己制定目标及执行计划,是唯一能超越别人的可行途径。

持续不断

我不知是否有人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从未跌过跤。有些人之所以比别人成功,在于当他们失败时,他们有毅力及勇气爬起来,重来一次。他们很早就从生活中学会没有“错误”这种东西,而只有“学习机会”。失败之所以是失败,是因你不再重新开始,而使失败成为定局。我常常失败,但那是我达成既定目标过程的一部分。

与其只为失败犯愁,不如仔细研究它们,其后,再试一下,直到做对为止。那可能会花上一段时间。举例来说,灯泡是个简单的东西,不过,爱迪生却试验了上万次才成功。

你能否想象告诉自己上万次:“我今天失败了,但明天我会成功!”

紧守诚正之心

有人曾经问我,在我写给子女的信中,如果只能给他们一章,会是哪一章?我说:“很容易,那一定是谈到诚正的那一章。因为不诚不正,你就没有人格,不会吸引我或千百个像我一样的人去理睬你。”我常和大学生谈话,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对诚正的重要性的认识是那么不足。他们认为必须走小路才能在事业上成功。我建议他们和那些在事业上已取得成功的人士多聊聊。对我而言,不管在生命的哪个阶段,你能拥有的最伟大物质,就是诚实。

果断下决定

最擅偷时间的就是“迟疑”,它还会偷去你口袋中的金钱。你得想得快一些,行动得快一些。然而,迅速和草率决定是不同的,对于前者,你得尽快得到必要的资讯,以协助你的决定。为了让资讯有助于决定,我常拿一张纸,从中间划一条线,正面因素放一边,负面因素放另一边,之后,以一到十来替每个因素打分数。它虽然不是一套很聪明的方法,但的确让我的脑袋清楚很多。

终生学习

希腊作家索伦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一直以这句话勉励自己。但令我惊讶的是,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再学习了,正如他们所说:“我已学完了足以让我生存下去的所有知识。”这话或许没错,但生存却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如果我们希望成为能干而快乐的人,就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

不管何时我碰到要解决的问题,我都不会焦虑不堪,我会随时汇集手边任何可得的资讯,把它装进我的脑中,随着时间的进程消化,沉淀这些想法,直到解答从我清晰的思虑中跳出。我所面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唯一令我遗憾的是,我不是在18岁,而是到48岁时,才学会这法子。

学习从来不会停止,除非你打算脑袋空空地过完一生。



———把这首诗送给所有的孩子们!———
     如 果……
  (英)吉卜林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时,

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在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日,

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

又不迷失自己;

如果你有神思,

又不致走火入魔;

如果你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

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听到自己说出的奥秘,

被无赖歪曲成面目全非的魔术而不生怨艾;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

受天灾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

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

还要冒险一搏,哪怕功名成乌有

即使惨遭失败,也要从头开始;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气;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意志,

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作答对,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而你,就是那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我的儿子!


(这是英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写给他年仅12岁的儿子的一首诗。)

“如果你在每天清晨读一遍这首诗,你将成为高尚的人;如果你每天晚上读一遍这首诗,你将成为圣洁的人。”(吉卜林)

http://www.zxsyd.com/jyqb/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

 

标   准      江恩

     坚强,以至于你的平静不被任何事情所打扰
     让你所有的朋友看到其中的价值
     看看所有可笑的事情,最终使你的乐天的梦想成真
     善于思考,善于工作,善于期待
     对于别人的成功就像对自己的成功一样热情
     忘记过去的错误,努力争取未来的伟大成果
     善意地对待世间的所有生物,你就会赢得微笑
     花费所有的时间提高自已,以至于没有时间批评别人
     强大到不用忧虑,高贵到不会发愁,强壮到不需恐惧
     幸福以至与麻烦都不能出现
     用伟大的行动而不是高昂的声音,表现你自已
     忠实地生活,整个世界都会站在你的一边

 

积极和消极的道德——给亲爱的安德烈

安德烈:

在给你写信的此刻,南亚海啸灾难已经发生了一个星期。我到银行去捐了一笔款子。菲力普(作者的小儿子,这是作者给大儿子安德烈的回信)的化学老师,海啸时,正在泰国潜水。死了,留下一个两岁的孩子。我记得这个年轻的老师,是汉堡人,个子很高,眼睛很大。菲力普说他教学特别认真,花很多自己的时间带学生做课外活动。说话又特别滑稽有趣,跟学生的沟通特别好,学生觉得他很“酷”,特别服他。我说:“菲力普,给他的家人写封信,就用你的话告诉他们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好不好?”

他面露难色,说:“我又不认识他们。”

“想想看,菲力普,那个两岁的孩子会长大。再过5年他7岁,能认字了,读到你的信,知道他父亲曾经在香港德瑞学校教书,而他的香港学生很喜欢他,很服他———对这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会不会是件很重要的事?”

菲力普点点头。

安德烈,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

我的消极道德大部分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我知道地球资源匮乏,知道20%的富有国家用掉75%的全球能源,所以我不浪费。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在家中房间与房间之间穿梭时,我一定不断地开灯、不断地关灯,不让一盏灯没有来由地亮着。你一定记得我老跟在你和弟弟的后头关灯吧──还一面骂你们没有“良心”?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室内若开了暖气,我进出时会随手将门关紧。浇花的水,是院子里接下的雨水。你和菲力普小的时候,我常让你们俩用同一缸水洗澡,记得吗?

我曾经喜欢吃鱼翅,但是有一天知道了鱼翅是怎么来的。他们从鲨鱼身上割下鱼鳍,然后就放手让鲨鱼自生自灭。鲨鱼没了“翅膀”,无法游走,巨大的身体沉到海底,就在海底活活饿死。我从此不再吃鱼翅。

菲力普说:“唉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

我不管。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

你一定知道一些不肖商人是怎么对付黑熊的。他们把黑熊锁在笼子里,用一条管子硬生生插进黑熊的胆,直接汲取胆汁。黑熊的胆汁夜以继日地滴进水管。年幼的黑熊,身上经年累月插着管子,就在笼子里渐渐长大,而笼子不变,笼子的铁条就深深“长”进肉里去。

我本来就不食熊掌或喝什么胆汁、用什么中药,所以也无法用行动来抵抗人类对黑熊的暴虐,只好到银行里去捐一笔钱,给保护黑熊的基金会。消极的道德,碰到黑熊的例子,就往“积极”道德小小迈进了一步。

你穿着名牌衣服,安德烈,你知道我却对昂贵的名牌服饰毫无兴趣。你想过为什么吗?

去年夏天我去爬黄山。山很陡,全是石阶,远望像天梯,直直架到云里。我们走得气都喘不过来,但是一路上络绎不绝有那驮着重物的挑夫,一根扁担,挑着山顶饭店所需要的粮食和饮料。一个皮肤黝黑、眼睛晶亮的少年,放下扁担休息时,我问他挑的什么?一边是水泥,一边是食品,旅客要消费的咖啡可乐等等。他早晨四点出门,骑一小时车赶到入山口,开始他一天苦力的脚程。一路往上,路太陡,所以每走十步就要停下喘息。翻过一重又一重的高山,黄昏时爬到山顶,放下扁担,往回走,回到家已是夜深。第二天四时起床。如果感冒一下或者滑了一跤,他一天的工资就没着落了。

他的肩膀被扁担压出两道深沟。那已不是人的肩膀。

挑的东西有多重?90公斤。他笑笑。一天挣多少钱?30块。

安德烈,你知道30块钱是3欧元都不到的,可能不够你买3球冰淇淋。

到了山顶旅馆,我发现,一杯咖啡是20元。

我不太敢喝那咖啡。但是不喝,那个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难呢?

这些思虑、这些人在我心中,安德烈,使我对于享受和物质,总带着几分怀疑的距离。

那天和菲力普到九龙吃饭,在街角突然听见菲力普说:“快看!”他指的是这样一个镜头:前景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弯身在一个大垃圾桶里找东西,她的整个上半身埋在垃圾桶里;刚好一辆RollsRoyce开过来,成为背景。菲力普来不及取出相机,豪华车就开走了,老妇人抬起头来,她有一只眼是瞎的。

香港是全世界先进社会中贫富不均第一名的地方,每四个孩子之中就有一个生活在贫穷中。我很喜欢香港,但是它的贫富差距像一根刺,插在我看它的眼睛里,令我难受。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不能给那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妈妈任何东西,因为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能做什么呢?

我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我演讲,鼓励年轻人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改造社会的首要任务。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拒绝奢华,崇尚简单,以便于“对得起”那千千万万被迫处于贫穷的人,但是我不会加入什么扶贫机构,或者为此而去竞选市长或总统,因为,我的“道德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

在你的信中,安德烈,我感觉你的不安,你其实在为自己的舒适而不安。我很高兴你能看见自己的处境,也欢喜你有一份道德的不安。我记得你7岁时,我们在北京过夏天。蟋蟀被放进小小的竹笼里出售,人们喜欢它悠悠的声音,好像在歌咏一种天长地久的岁月。我给你和菲力普一人买了一个,挂在脖子里,然后3个人骑车在满城的蝉鸣声中逛北京的胡同。到了一片草坪,你却突然下车,然后要把竹笼里的蝈蝈放走,同时坚持菲力普的也要释放。3岁的菲力普紧抱着蝈蝈怎么也不肯放手,你在一旁求他:放吧,放吧,蝈蝈是喜欢自由的,不要把它关起来,太可怜……

我想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到你的性格特质。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的,也有7岁的孩子会把蜻蜓撕成两半或者把猫的尾巴打死结。你主动把蝈蝈放走,而且试着说服弟弟也放,就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积极的道德行为。所以,能不能说,道德的行使消极或积极存乎一心呢?我在生活层面进行消极的道德———不浪费、不奢侈,但是有些事情,我选择积极。譬如对于一个说谎的政府的批判、对于一个愚蠢的决策的抗议、对于权力诱惑的不妥协、对于群众压力的不退让……都是道德的积极行使。是不是真有效,当然是另一回事。

事实上,在民主体制里,这种决定人们时时在做,只是你没用这个角度去看它。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社会福利占了欧陆国家GDP的45%而美国却只有30%?这和他们对贫穷的价值认知有关。60%的欧洲人认为贫穷是环境所迫的,却只有29%的美国人这样看。只有24%的欧洲人同意贫穷是个人懒惰所造成的,却有60%的美国人认同这种观点。比较多的人认为贫穷是咎有应得,或者比较多的人认为贫穷是社会责任,就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制度。

海啸的悲惨震动了世界,国家在比赛谁的捐款多,背后还藏着不同的政治目的。真正的道德态度,其实流露在平常时。我看见2003年各国外援的排名(以外援经额占该国GNP比例计算):

1 挪威  0.92

2 丹麦  0.84

3 荷兰  0.81

4 卢森堡 0.8

5 瑞典  0.7

6 比利时 0.61

7 爱尔兰 0.41

8 法国  0.41

9 瑞士  0.38

10 英国  0.34

11 芬兰  0.34

12 德国  0.28

13 加拿大 0.26

14 西班牙 0.25

15 澳洲  0.25

16 纽西兰 0.23

17 葡萄牙 0.21

18 希腊  0.21

19 日本  0.2

20 奥地利 0.2

21 意大利 0.16

22 美国  0.14

你看,22个对外援助最多的国家里,17个是欧洲国家。前12名全部是欧洲国家。为什么?难道不就因为,这些国家里头的人,对于社会公义,对于“人饥己饥”的责任,对于道德,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这些国家里的人民,准许,或说要求,他们的政府把大量的钱,花在离他们很遥远但是贫病交迫的人们身上。他们不一定直接去捐款或把一个孤儿带到家中来抚养,就凭一个政治制度和选票已经在进行一种消极的道德行为了。你说不是吗?

所以我不认为你是个“混蛋”,安德烈,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你可以具体着力的点。但你才19岁,那个时间会来到,当你必须决定自己行不行动,如何行动,那个时刻会来到。而且我相信,那个时候,你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做什么。

MM来源:博客中国

中国、美国的财富观 - BLANCH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锰还原的动力学 - BLANCH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高次谐波 - BLANCH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 BLANCH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感性电路和容性电路 - BLANCH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0.4%家庭占70%财富 财富日益向富人集中 - 真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专利法 - 专利申请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穿越事业的障碍财富 - 有码阿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财富是个什么玩意儿 - 信力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为何国人开始仇视财富 - 童大焕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通信兵记录中国远征军 称美国罐头“顶好” - 真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食品安全放心的是美国,而伤心的却是中国 - 汪华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院士和中国院士的待遇PK - 佛罗里达的阳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和美国,谁的历史更悠久? - 胡荣荣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对中国可能存在的阴谋 - 靳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女性应该向美国女性学习的美德 - spring823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美国洗劫中国的惊人阴谋大曝光 - 鹞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绝美中国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绝美中国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三招定乾坤,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噩梦来临 - 浪八圈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震撼;美国宣布拉登死亡背后的真相! - “中国军事”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视频曝光:美国承认绝不还中国的钱 - TA小王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资料 - 笙盈泓旸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国戳痛中国一览表及其他 - 称阳龙王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