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d大调专辑下载:每个人心中都有棵山楂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38:34

 

 

 

 

▲爱德华八世与沃利斯·辛普森

关山远

 

  一部名叫《山楂树之恋》的小说搬上了银幕,全国公映,万众瞩目。在它还是小说的时候,很多人就为之痴迷癫狂。现在,它经过精密的商业计划的锻造,变成了电影。很多导演都曾经想到来把它变成电影,很多演员想饰演其中的男女主角,最终,张艺谋捷足先登,在经历了江湖武侠、宫廷帝王之后,在浓艳喧闹的《三枪》后,张艺谋又回到了文艺片。

  其实,这并非回归,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张艺谋商业境界的一次提升,从恨不能咯人夹肢窝来逗人笑,到寻思着如何不动声色地让人发自内心地哭一场。他聪明地选择了《山楂树之恋》,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与守望。

 

纯真是爱情的稀缺品

 

  《山楂树之恋》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文革”后期,小说女主角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这位家庭成分不好的高中女生下放到西坪村编写教材,邂逅父亲为部队高级干部的勘探队员“老三”,两人的爱恋因懵懂而愈见纯真。然而,他们忍受了清贫,克服了特殊时代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却仍无力迎来幸福的结局……静秋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小说结尾,已经移居海外的静秋带着孩子来给老三上坟——曾经有一个男子,这样深切地爱着她,一直到永远。

  西谚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伟大的作品,从来不是人人看完都只说一个好字的。区别于单调的宣传品,它总是能给人情感的激荡与丰富的想象。不同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人,能够从中发现不同的观感与答案,并从中收获奇妙而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效用,浇自我胸中之块垒。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人的梦想也不一样,而且,每个人每个时期的梦想也不一样。

  其实,每个人心中何曾不是同样有棵山楂树?

  稀缺的总是珍贵的。在一个“不谈感情”论调甚嚣尘上的物欲年代,《山楂树之恋》先经网络传播,就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出版后,首印数高达惊人的80万册,一本网络小说,一个并不知名的作家,可谓创造了近年的文学奇迹。纯净的爱情,与其说是最大的卖点,还不如说是突破了当下日渐粗糙的心灵外壳,直抵灵魂深处,这里,有一棵寂寞已久的山楂树。

  当然,每个人看《山楂树之恋》的收获不同,有的看到了纯爱,有的看到了禁欲。出版社为了推广此书,找了一些名流推荐,观点各异,附于书后。比如王蒙说:“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愿这样的爱情故事已经绝版。”刘心武则说:“把这部作品与30年前的‘伤痕文学’联系起来不无道理,但它具有当下性:极端环境下的性爱压抑被‘现在我们’打量,会产生出比反思更丰富的憬悟。”这是老一辈的观感。年轻一些如苏童则评价道:“老三如此完美,堪称中国情圣!”作家熊召政说:“打开这本书,初看是酸,后看是痛,最后是痛彻肺腑。”更年轻一些的,曾子墨说:“老三静秋离我们很远了,但我依然羡慕他们的爱情。”陆川说:“这样的作品可以把人们的心灵深处那份雪藏的纯真之心,再次唤醒。”而年轻演员赵梓昕表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感。前所未有的震撼,那就是心灵的纯洁。

  这个年代不缺乏爱情,但假若爱情失去“纯真”,还会是爱情吗?为什么纯真的爱情这般难得?无论是读者还是观众,看完《山楂树之恋》,都有这般感慨。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

 

  爱情,从来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从古至今,无数人歌咏颂扬,留下灿若星海的动人故事,梁祝的凄楚,《钗头凤》的惆怅,“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痛……爱情悲剧,震撼着一代一代的人心,但一代又一代人,却如飞蛾扑火般去寻求自己的爱情。

  很多人在探讨爱情是如何产生的。德国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曾给出了详细解释:爱情其实由三种需求而生,一种是“性”的需求,它激发你去寻求那些“合适”的人;另一种是“渴求浪漫”,类似于那种初恋时的眩晕感觉,但这种感觉大多数人只能珍藏于求爱时期;第三种对于爱的需求,是由人们大脑里的“婚姻系统”发挥作用,那就是对生活伴侣的深深依恋。

  人们常用“心有灵犀”“心心来印”来形容相爱的人之间的默契。事实上,现代精神生理学研究表明,互生爱慕的男女双方,所发出的脑电波频率是大致相同的,爱得越深,则和谐共振的频率图谱就会越优美。中国古代有“夫妻相”一说,用科学解释,相爱的双方在精神气质上有相当符合的地方,以至于他和她在外表容颜上也体现出惊人的一致。当然,爱情往往会破裂,但大脑的神经活动或相关记忆并不会随之消失,这也是失恋者痛苦的根源。

  笔者曾经看过一部有趣的美国纪录片,从神经化学过程来阐述爱情的秘密——多巴胺是与爱情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当人们感受到爱情萌动时,大脑腹侧被盖区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高浓度的多巴胺让人感到极度的快乐甚至心醉神迷。大脑内分泌多巴胺主要负责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和愉悦的信息,也与上瘾有关。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与兴奋——因此,沉浸爱河的人往往无法自拔,事后回忆,就如同中毒一般。

  所以,恋爱中的人常常会有惊世骇俗之举,例如著名的爱德华八世,甘愿放弃英国王位,也要娶一个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妇女辛普森,成就了一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奇。当时这位国王的婚姻问题引发了英国的宪政危机,他的政府、人民、教会均反对他迎娶辛普森夫人,他如果违背民意引起政府辞职,即违背了作为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保持政治中立的基本宪法方针,所以,爱德华八世选择了退位,他成为英国和英联邦历史上唯一自动退位的国王。

  英国人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屡屡让世界动容——“泰坦尼克号”就是从英国起航前往美国的——查尔斯王子当年与戴安娜王妃曾经演绎了二十世纪的童话,但童话往往是不真实的,美丽的姑娘却不是幸福的新娘,最终以悲剧结束,而查尔斯王子冒着巨大压力,迎娶了已经相爱35年的卡米拉。很多人把卡米拉与戴安娜相比,然后叹息。但是,爱情岂是简单以容貌来判定?如饮水者,冷暖自知。

  其实,爱情是无法具体描绘的,用科学来精确地解释爱情,是件相当无趣的事。但是,在今天,我们又真正认识爱情吗?我们看到了电视相亲节目的尔虞我诈,看到了商人拼命鼓吹的“以物质来衡量爱情”,我们还看到了关于感情的种种不甘、焦虑与或明或暗的博弈……

  在纯真尽失的乱象中,《山楂树之恋》必定成为一本特别的书、一部特别的电影。当我们的电影技术,已经将色彩、造型、特效、拍摄、剪辑等等最炫技的视听语言,运用到近乎极致的时候,《山楂树之恋》突然反其道行之,简单的故事、干净的角色、纯洁的爱情、清新的色彩,一切如雨后竹林般恬静,在这个红尘滚滚的喧嚣年代,让人们突震慑与痛悔——我们如此双眼灼灼孜孜以求,到底在追求什么?

  静下心来,才会发现,心中那棵山楂树,才是真正值得去追求与呵护的。但是,合上书,走出电影院,再投入现实中,我们又会做何种选择?纯真,终究离现实如此遥远,只在心里,只在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