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液压压床:孔子"走进"天安门广场 创作者透露仅铸造用铜就达17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7:03:3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的模样,吴为山说,他只能突出孔子的儒雅之气。左图为天安门广场的孔子像,右图为清华大学内的孔子像。CFP供图
◆我专门找到了孔子嫡传后代的照片,但令人失望,并不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相。倒是冯友兰、匡亚明身上有这种影子,特别是冯友兰由内到外的一股儒气,浓密丰茂的胡须,匡老饱满的天庭,这是儒家精神熏陶出来的。
◆我的压力很大,如果只是做一个孔子像,就像大家曾经在很多地方参观时见到的,那就不难。这不是室内雕塑,难题就在于如何让雕塑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协调,也要考虑造型和风格,要和以往做的孔子像有所不同。
◆今天立孔子像远非塑像的意义,更在于立碑。立意既定,形式天成。故而,孔子的造型便在人的生理结构与山体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孔子面含春风,满怀慈爱,智者仁相,巍然山巅。这种文化与自然的双重意象使得它与现代都市环境虚实共存,古今相融,这是自然之法。
1月11日,总高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亮相。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是重要的观众出入口,它面向著名的长安大街,并与故宫面对,其地理位置足以说明它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地位。
孔子雕塑创作者吴为山,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雕塑家,代表作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群》等,其作品广为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收藏。近10多年来,吴为山先后塑造过多尊不同造型的孔子塑像,立于英国菲兹威廉博物馆及世界许多文化教育场所。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就雕塑的创作过程对吴为山进行了采访,他表示,立孔子像远非塑像的意义,更在于立碑。
不是要还原孔子真实的外貌
南方日报:创作历经多长时间,辛苦吗?
吴为山:这尊雕塑创作历时8个月,当时我整个人都扑在雕塑上,最长每天工作9个小时。因为雕塑体积巨大,需要在脚手架上进行创作,光铸造用的铜就有17吨,非常辛苦。然而雕塑的每平方毫米都留下了我的指纹。现在大家看到的孔子不是我唯一的作品,只是不同创意稿中的一个,也是最终定稿。
南方日报:谈谈这个雕像的基本创意吧?
吴为山:新落成的孔子青铜像整体为绿色,人像高7.9米,石头基座高1.6米。为了与周围的国家博物馆建筑融合,塑像又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几何状构成。整体上以山体的形象作为造型参考,意在表现孔子的正大气象;其次,在人物姿态上又借鉴了孔子的写实性造型,通过人物造型的谦恭、和善、仁义、智慧气质来表现孔子的内在文化精神。
南方日报:创作的挑战和难度在什么地方?
吴为山:其实,我的压力很大,如果只是做一个孔子像,就像大家曾经在很多地方参观时看到的,那样就不难。然而只是单纯让孔子穿着古代服装站在长安街上,在国家博物馆的前面就不是很协调。这不是室内雕塑,难题就在于如何让雕塑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协调,也要考虑造型和风格,要和以往做的孔子像有所不同。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孔子生活的时期也没有照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的形象,所以我不是要还原孔子真实的外貌,这个谁也还原不了,而是要突出这个人的内核和精神。
面对长安街雕塑要大气
南方日报:因为是室外作品,所以孔子的形象才更高大更抽象吗?
吴为山:室内雕塑与室外雕塑有别,不仅仅是尺度差异。关键在于室外雕塑的参照对象是天、是地,这约8米高的孔子像背靠雄伟高大的国家博物馆,面对众生川流的长安街,它应当元气淋漓、壁立千仞。故雕塑必须大,所谓大,不只是尺度的概念,更多是气象、气度。它体现在雕塑自身各部分造型的体量对比关系以及轮廓线的角度、线面交接关系的塑造。当然本质是孔子的胸襟,胸纳乾坤,天地为塑。否则,尺度再大,也只是小模型而已。
南方日报:您有没有想过从孔子后人的身上去找出孔子的特点?
吴为山:我专门找到了孔子嫡传后代的照片,但令人失望,并不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相。倒是冯友兰、匡亚明身上有这种影子,特别是冯友兰由内到外的一股儒气,浓密丰茂的胡须,匡老饱满的天庭,这是儒家精神熏陶出来的。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化的源流、渗透是何等的潜移默化,甚至影响到人的长相。仔细回味,我所熟悉的大文化人,几乎或多或少有孔子的影子,未必全在长相,有的体现在举止言谈中,即我们所说的“儒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