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韧带断裂:《东方文化周刊》之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53:10

《东方文化周刊》之九

(2010-11-02 23:24:3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写过的文章

(这篇是临时接到的赶稿请求,匆匆赶的,字里行间别有意味,不知道你们能读出来吗?)

刑天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在《山海经》中,记录了一些众神争夺天下的故事,而其中最激烈的争斗就是炎帝和黄帝的战争。

炎帝是比黄帝更久远的神,黄帝轩辕氏崛起后,打败了原本统领中原地区的炎帝神农氏,又打败了炎帝的下属——有战神之称的蚩尤,随着炎帝部族的一个个被歼灭,黄帝统一了天下,称中央天帝。

那个时候的黄帝,大概有一点像一统七国的秦始皇,纵横六合,一统天下,没有一个神敢逆其锋锐,都在天帝的威严下俯首称臣,但是,八荒六合之内总有些不识时务的神。

炎帝有一位近臣,叫刑天,身高几丈,力大无比,对黄帝的统治不服,借着黄帝出巡的时机,刑天孤身一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执利斧,砍倒众人,直杀到天帝的车舆前,想要刺杀黄帝,逼得黄帝与他对决。记载中,没有写明刑天如何输给了黄帝,是人多不敌,还是力气耗尽,技不如人,反正这场刺杀的结果是:刑天不敌黄帝,被黄帝斩下了头颅。没想到没了头颅的刑天却依旧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停,想要刺杀黄帝。黄帝惊惧中,生怕刑天找到了头颅再来杀他,下令把刑天的头颅埋在常羊山中。(《山海经·校注》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刑天刺杀黄帝,大事不成,固然悲惨,可大概因为最后的画面凝固在没有了头颅的刑天依旧左手持盾,右手持斧,四处砍杀,所以更让人有心惊胆战的敬畏感。
刑天,大概是所有刺客中最执着勇猛的刺客,以致于千载而下,陶渊明仍然在盛赞:“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的这句“猛志固常在”并不是虚赞,绚烂的华夏文明中一直有着刑天的精神,甚至这种精神在一直在支撑着炎黄子孙世代繁衍。

中国自汉朝以后,皇权越来越集中,天子威严不可冒犯。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现实诱惑下,在三纲五常的道德束缚下,随着科举考试,选拔出一批批儒家大臣,忠君、顺君的儒家思想广泛地在我们的文化中根值,稍有越轨者必被口诛笔伐,可即使这样,上至名人雅客,下至贩夫走卒,仍会或多或少地追寻着另一种思想,和忠君、顺君截然不同,对强大权势绝不顺服的思想。

天子君王的威严的确不可冒犯,但“侠以武犯禁”,纵是天子,有一类人也会凭借一身悍力去冒犯,他们就是刺客。

刺客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市井、微贱、贫寒,不被君王所喜,在一个远离庙堂的角落里默默无名着。可从古至今,在每个历史的间隙中,他们却会突然出现,如流星,爆发出最灿烂绚丽的光芒,映照千秋,逼得那些正儿八经的史官不得不记载,彰显出人性中最华贵却也最朴素的品质。荆轲图穷匕现刺秦王,专诸鱼藏剑刺吴王僚,侯赢以死酬报信陵君,元朝时王著刺杀阿合马,清末时义劫法场的镖师大刀王五……他们出身微贱,多是贩夫走卒屠狗辈,可在乱世中,他们或为民,或为恩,或为义,凭一己之力,以武犯禁,不惜血洒天地。

司马迁在记述君王天下大事中的《史记》中给了他们专门的刺客列传。李白用最风流倜傥的文字为他们写下了:“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明朝学士曹学佺高声感慨“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如果把历朝历代的刺客绘制成卷轴,将是一卷很长的画卷,在这幅波澜壮阔、血泪交染的刺客图卷中,第一位刺客当属刑天,而最后的,并没有完结,直到今天,民众依旧用自己的方式在绘制这幅图卷。

从民国的还珠楼主到梁羽生、金庸、古龙,刺客精神一直被不断地被绘制。例如《射雕英雄传》一开篇时,丘处机手刃恶官,被官兵追杀,结识杨铁心和郭啸天,就是一幕从刺客开讲的故事。

侠以武犯禁,所代表的是弱小对抗强大,是无论贫富贵贱的平等,是一种对没有天家威严束缚的自由的追求,所有这些都是人性中对美好、对正义的向往,最平凡朴实,却也最宝贵珍惜。

不管现实如何,教化如何,在市井中,平凡的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心秤,所以,刑天的“猛志”只怕永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