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脱皮不痒是脚气吗:“官”学家在科研项目里飞呀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12:31
“官”学家在科研项目里飞呀飞
2011年01月07日 09:25:4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有媒体统计了113项将于2011年开始实施的973项目,发现其中剔除官员和海归,剩下的本土培养和成长的专家不到30人,占总人数不足10%。这就意味着,“本土成长,又不带‘长’的教授,很难拿到大项目。”(《中国青年报》1月6日)
科研项目“官”气盎然,早就成为当下我国学术生态中的“寻常一景”。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这个定位大约就是说,此类研究课题恐怕不是三五天或三言两语就能结题的。值得关注的是:就是这样的项目里,几位重点高校校长赫然出现在“主演”的行列。分身乏术的高校行政官员,竟然有精力悉心于如此耗时耗力的重大科研项目?其实,只要晒晒“官学家”们一年的行程表,答案自然水落石出。
首席“官”学家在科研项目里飞呀飞,失范的资源配置在他们身后追呀追。类似的传奇,早就有很多意味深长的注脚:譬如在2009年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中,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管理人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85%以上是现任官员,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都是带“长”的人物。再譬如,2010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经统计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和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九成,不带任何“长”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这样的比率,既“一脉相承”又“绵延不绝”。
飞来飞去的“官”学家,既像学者,更像官员,一人分饰两角,顺风顺水得心应手。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而我们的科研投入也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本应体现科学精神、科学规律的科研资源,却成了“官”学家们的囊中之物,科研资源最终沦为他们一次冠冕堂皇的财力分配。
搜索更多科研项目 科研 的新闻
今天的学生抄袭就是未来的学术腐败
黄建钢:一个有思想追求的学术人
官员作家走红与官场小说热销
台州倒卖“房票”官员就这样轻松过关?
官员倒卖房票岂能“罚酒三杯”
“照顾”官员子女 有领导批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