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手术风险:最早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五个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3:23

最早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五个中国人 

 

二十世纪初,《共产党宣言》刚刚传入中国时,多为英文版、德文版和日文版,但就是没有经过翻译的中文版。此时正在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创始人,虽已都读过了《共产党宣言》的英文版,但一致认为应当尽快将此书译成中文。

当时思想颇为激进的戴季陶曾买到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也打算将它译成中文。但他还是放了下来,因为翻译此书要求译者不仅要谙熟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有相当高的中文修养。戴季陶便开始着手物色合适的中文翻译者,邵力子得知了此事,就向戴季陶举荐陈望道。于是,陈望道也就成了第一个把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生于浙江义乌县,早年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留学期间他结识了日本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均等人,并阅读他们翻译的日文版马克思主义著作。1919年6月,陈望道从日本回国后在浙江一师任教。
    据史料记载,正是戴季陶向陈望道提供了《共产党宣言》日译本,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共产党宣言》的英译本,然后提供给陈望道对照翻译。当时,中国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但都是仅仅翻译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译的都不准确,甚至谬误百出。

1920年2月,陈望道在老家浙江义乌县分水塘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版时,主要是依据《共产党宣言》的英译本,但同时也参考对照了日译本,并也将以往各家所译出的节选找来作为参考。大约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就拿出了《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稿。
  1920年4月,陈望道携《共产党宣言》译稿来到上海,恰在这时,陈独秀的《新青年》编辑部也刚到上海不久,于是陈望道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当时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经常在一起讨论马克思主义和建党问题,于是便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印行《共产党宣言》成了当务之急。由于当时印刷经费十分困难,陈独秀就跟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商议,最终由魏金斯基当即就筹措一笔经费。随后在今上海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厂,取名“又新印刷厂”。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就是在又新印刷厂承印的,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共印了一千册,很快售尽,随后又于同年9月第二次印刷,又印了一千册,依然很快售完。到1926年5月止,已经重印17版之多。
  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是竖排平装本,用5号铅字排印,报纸印造,全书内文共56页,竖版直排,页侧印有“共产党宣言”的页边字,字下注有汉字小写页码,全书专有名词均在词后括号附注英文原文,以供读者对照。封面红印是1875年马克思半身肖像,肖像下面自右向左横题“马格斯”三字,肖像上面大字横题书名《共产党宣言》。《宣言》上面用小字标注“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字样,下面标注“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等字样。

据说,目前在全国发现的中文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只有11本,他们分别珍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文物局、上海图书馆、上海党的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档案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浙江上虞市档案馆、温州图书馆、山东东营历史博物馆。

 

华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

 

  第二个把《共产党宣言》(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叫华岗。华岗,1903年6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庙下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3月,华岗离开团中央,专门从事党的宣传和组织领导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组织局宣传部长和华北巡视员。早在1924年,华岗还在宁波四中读书时,就听过陈望道的课,后来成为第二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人。1930年,华岗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完整译本问世,该书由上海华兴书局出版,华兴书局是我党领导的地下出版机构。
  华岗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初版采取了伪装本的形式,书名为“《宣言》”,出版社署名为“上海中外社会科学研究社”。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1872年序言》、《1883年序言》、《1890年序言》及《共产党宣言》的英文本。

华岗译本的《共产党宣言》还开创了5个第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第一个以共产党员身份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该书附加的三个德文版序言是第一次与我国读者见面的;该译本附加的《共产党宣言》的英文全文,采用的是恩格斯亲自校阅的1888年英文版本,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出版的英文本《共产党宣言》;华岗的《宣言》译本还是第一次采用英汉对照形式出版的,更利于《宣言》思想的准确传播。

与陈望道译本相比,因为华岗对《共产党宣言》已有了很深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华岗本译本的用语更加准确,文字更为流畅,该本发行后销路很好,很快又重版两次,在30年代印刷多次,印数也很多,现今北京图书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编译局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均有珍藏本。

 

成仿吾(1897年—1984年)

 

  第三个把《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为成仿吾和徐冰。成仿吾,1897年8月24日生于湖南新化县知方澧溪村, 1928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巴黎和柏林主持西欧中共支部机关刊《赤光》杂志,担任社长兼总编辑,他还随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海尔曼·冬克学习马恩德文原著。当时,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蔡和森知道他知识渊博,而且通晓5种外国语言,就从莫斯科给他来信,要他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说莫斯科外文出版社准备出版,成仿吾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的德文《共产党宣言》版本,参考英、法文译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译出后,他找了德共中央,请一个德国共产党员将《共产党宣言》中译稿带往莫斯科交给蔡和森,由于蔡和森已奉命回国担任广东省委书记,不久就牺牲了,所以这译稿也就丢失了。
  1931年秋,成仿吾由欧洲回到上海,在长征时,他担任干部团政治教员,1938年,成仿吾在延安陕北公学任校长,徐冰在《解放日报》任编辑,中央宣传部得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德文小册子,就让他们二人利用业余时间合作翻译该书,他们把该书分成两部分,成仿吾翻译前半部,徐冰翻译后半部,当时条件很差,不仅资料缺乏,甚至连一本像样的德文字典都找不到,译完后,成仿吾把全部译文又通读一遍。该译本又被称为成、徐译本,同年8月该译本首次在延安刚成立的解放社作为《马恩丛书》第4种出版;9月,又在武汉和上海由我党领导的中国出版社、新中国出版社、新文化书店等出版。
  在成、徐译本之前,已经有陈望道和华岗的两个译本,成、徐译本同华岗译本内容一样,都收入了《宣言》的正文和三篇德文版序言,但也有其自己的五个特点:第一,这是由中共公开组织翻译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第二,它是首次根据德文原文译出的新本子,因为1846年2月在伦敦初版的《共产党宣言》为德文,因而更准确地传达《宣言》的思想;第三,1938年,由新文化书店出版的成、徐译本还第一次在书前刊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幅照片,也就是今天常见的马、恩标准像,对人们直观地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重大意义;第四,该译本不仅语言更接近于现代汉语,而且除竖排版外,还采用横排版,开始向现代书籍形式过渡;第五,该译本还首次在香港的“中国出版社”出版,初版时间是1947年10月,还由乔冠华(署名乔木)依据英文校订,在文尾有《校后记》并注有“1947.10.乔木”字样。在抗战期间,成、徐译本不仅在各抗日根据地广为传播,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区也传播很广,甚至还传到敌占区。成、徐译本还曾作为当时陕北公学马列主义课的教材,也是当时中共干部的必读书籍,对提高中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起了巨大作用。
   1975年,已78岁高龄的成仿吾,在毛泽东的关怀下,被调任中央党校顾问,并给他配备了几名助手,组成校译小组,有计划地校订和翻译马克思主义原著。在助手们的协助下,成仿吾再次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严格的校正工作,于1976年在中央党校印出试用,并呈报了中央政治局。1976年5月18日,成仿吾将重新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转送给朱德委员长,朱委员长看了很高兴。5月21日,朱委员长不顾90高龄亲自来到中央学校成仿吾的住处来看望他,对新译的《宣言》高度称赞,并说“做好这个工作有世界意义。”
  如今,成仿吾、徐冰的《共产党宣言》译本的1938年版(包括延安、武汉本)、1939年版、1947年香港版等,在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都有珍藏。
  第四个把《共产党宣言》(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人为陈瘦石。陈瘦石,1908年2月生于江苏无锡东港镇南陈巷村,1929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 1933年毕业后在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任秘书, 1949年后,他先后在上海、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国外局任科员、副股长,工作之余,他自学俄语、法语,外语水平较高,并翻译了苏联的小说《迦尔洵》,该书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1976年3月,陈瘦石病逝,享年68岁。

    1949年前,还出版过陈瘦石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该书为非共产党人翻译、在国民党统治区合法出版的唯一版本,该书的封底上印有“重庆市图书杂志审查处,审查证世图字第3400号”。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北京图书馆均有陈瘦石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译本,陈瘦石译本的特点是:64开本竖排版,封面中央是书名《共产党宣言》,左上部有红星,红星下边是中国共产党党徽,右部是“陈瘦石译”字样;全书用铅字印刷,纸质很差。该译本作为当时大学经济学基础理论教材《比较经济制度》第一个附录文件翻译的,由商务印书馆于1943年9月初版印行。

 

博古,原名秦邦宪(1907年6月24日-1946年4月8日)
  第五个把《共产党宣言》(俄文版)翻译成中文的人为博古。1942年10月,为配合延安整风运动,中宣部成立了翻译校阅委员会,因为博古精通俄文,所以他是当时的成员之一,他根据俄文版《共产党宣言》对成、徐译本作了重新校译,并增译了该书1882年俄文版序言。博古译本出版后,被中共中央指定为五本(《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左派幼稚病》、《两个策略》、《国家与革命》)“干部必读书”之一,在各解放区广泛印行,成为解放前影响最大的中译本。
  博古译本的《共产党宣言》增加一篇序言,在译法更接近于现代汉语, 因而成为1949年前流传最广、印行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版本,不仅广泛流传于解放区,还流传于白区、敌占区,该译本的翻印本就有几十种,如华东新华书店本、胶东新华书店本、华北新华书店本、(大连)东北书店本、学习出版社本、大岳新华书店本、中原新华书店本、华中新华书店本、西北新华书店本等等,其发行量自1938年到1949年估计在几百万册。所以,今天该译本在我国各图书馆、博物馆都还有大量珍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