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刺痛怎么回事:【文化名人录】:文史学者彭斌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39:21
作者:admin    古泽文化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73    更新时间:2008-5-13    
 
【文化名人录】:文史学者彭斌武
彭斌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39年生于云梦义堂,1956年参加工作,曾供职于义堂供销社、义堂乡党委办公室、县粮食局、县财办、道桥公社管委会、县经委、县供销社,1994年主动要求调入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直至1999年退休。历任云梦秦汉文化研究会理事、政协云梦县第五届委员会常委、文史委员会主任、《云梦文史资料》主编、湖北省政协文史研究会理事。组织出版了《义堂春秋》、《强本之路》、《百业金桥》、《梦泽明珠》、《金色隔蒲潭》、《沧桑道人桥》、《胡金店史掇》等专著,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八篇。
 
彭斌武主编的文史资料
 
彭斌武的读史手记
 
彭斌武的画作
 
著名书法家陈义经题赠的楹联
历史,用真实教育人
——文史学者彭斌武访谈录
采访时间:2008年5月2日晚
采访地点:梦园小区彭斌武家
现场摄影:李海清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张宏奎  郑梦枭
编者手记:
上个世纪末,随着《云梦文史资料》系列的编印以及《沙河帆影》等乡镇专著的出版,云梦人才算全面认识了彭斌武。原来,这个做了几十年政治、经济工作的老干部生平最大的爱好是文史研究。
进入本世纪,彭斌武致力于云梦本土历史的挖掘和研究。他从大量的文献资料入手,借助大量文物的考证,对云梦历史进行真实的还原,纠正了前人对云梦历史的误解,填补了云梦历史研究的空白。
彭斌武的系列学术论文引起广泛的关注,他的《〈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被中国社科院录为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作为中华孝文化研究的优秀论文,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选登。在学术界,彭斌武被同行公推为求真务实的学者典范,但他本人自谦地说自己仅仅是个文史爱好者。
问:来之前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但公开的文献中关于您生平的介绍几乎是空白,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您的履历吗?我们也想填补一下这方面的空白。
答: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是一粒尘土,不过你们几位都是我的忘年交,我有义务向你们交待我的过去(笑)。我1939年3月出生于义堂黄孝;1956年参加工作,在义堂供销社,当时的文化程度是高小肄业,后来通过长期的自学,考上省委党校函授班,专业是行政管理;57年,调入乡党委办公室;63年进城;70年调入粮食局工作;82年到县财办;83年到道桥公社任管委会主任;84年回城任经委副主任;86年到经济工作部;88年担任县供销社主任;94年到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直到99年退休。
问:您几十年都在从事政治、经济工作,为什么突然对历史研究产生兴趣呢?
答:我出生前,父亲一直在汉口拉黄包车为生,1937年日军侵华,1938年,国民党政府动员市民疏散,我在母亲肚子里开始逃乱。那时候日本人已经侵占云梦城,我们一家躲到义堂乡下草堂彭,我睁开眼睛就看到日本人,那段屈辱的历史铭刻终生。我这一生见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自然而然会关心中国历史。随着东汉陶楼、秦简等大量珍贵文物的出土以及楚王城遗址的发现,云梦开始被广大学者、专家关注,作为一个云梦人,我深受震撼,开始对云梦的历史着迷;但真正从事文史工作是94年开始的,我三次向组织申请去政协文史委员会,终于如愿以偿。
问:当时您在供销社的工作顺利吗?
答:88年到94年,我主管供销社工作,供销社从农村包围了城市、占领城市市场,首开云梦夜市的云台商场就是我筹建的。我离开时,供销社是一个4000人的经济实体。
问:您在政协文史委员会工作期间,主持编写了八本专著,这样骄人的成就是得益于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经济条件吗?
答:云梦近年来的经济状况你们都清楚的。之前,文史研究会确实有专项经费,但我去的时候已经取消。无奈之下,采取联合出书的方式,在同一本书中揉合出资人和自己的观点。
问:支撑您坚持研究的力量仅仅是源自个人爱好吗?
答:最初是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热情去做一件事。但随着不断的深入,就有一种责任感,对传承历史的责任。魏征让后世之人明白:“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这说的是历史对国家民族兴衰的借鉴作用。对个人而言,历史是一种教化,历史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评价,记录评论人物事件的是非功过,传承历史就是传承道德价值;和平年代容易粉饰太平,所以还原历史的真实,用真实教育人,尤为重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乐趣,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东西,这种乐趣让我爱不释手。
问:您说到“真实”一词时,有点痛心疾首,这其中有什么隐忧吧?
答:应该说历史就是历史,它不同于文学艺术,历史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但我们的史书中不乏虚假成份,仅就云梦的县志来说说。云梦在先秦、魏晋时期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但真正拥有第一本县志是明朝末年的事,那时候云梦已经衰微,一些史学家攀引附会,制造假史。造假有多害人?年龄稍长的人都记得58年大炼钢铁、浮夸风,亩产三万六就是你老家麻城的事,结果呢?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啦!三年自然灾害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更近一些的,你们都知道伍子胥、韩信在云梦的故事吧?云梦的百姓甚至官员都把这些故事当作云梦的骄傲,更甚者,云梦的学者也不问是非,津津乐道。这些故事取材于《东周列国志》那样的小说,小说怎么能等同历史呢?假作真时真亦假。当人们的眼睛被假史蒙蔽的时候,真实就会被忽视。抛开真实误解云梦历史,会在学术界留下笑柄,贻笑方家的。
问:您如何鉴别史料的真假?如何保证您的研究成果就是真实的?
答:治史者最基本的素质是鉴别史料,要去伪存真。早在民国初年,王国维就提出二重证据法,既重文献资料,又重考古发掘资料,提出了“使文献与考古合为一家”、“使考古为历史服务”的学术主张。当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不符时,当仔细对比甄别,分析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史记》明确记载秦始皇37年南巡云梦遥祭舜帝,所以研究秦汉历史的学者们认为秦始皇只来过一次云梦。但睡虎地出土的《编年纪》载:“廿八年,今过安陆。”“今”是秦人对秦始皇的尊称,安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在今云梦城。《史记》对28年这次南巡线路的记载全是郡名,未提及安陆(今云梦)是因为安陆当时够不上郡的级别,不过分析28年南巡的线路也可以看出云梦是必经之地。关于这一发现,我在《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中有详细论证。(注:该文见《国学网》、《简帛论坛》及本网/gzwh/hdt/200805/330.html)
问:您认为云梦历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答:云梦的历史专著,在明以前是空白,而考古发掘证明,云梦历史的辉煌时期在先秦魏晋,研究云梦历史,重点和难点都在填补历史的空白方面。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还原历史,把一个完整真实的云梦呈现在世人面前。
问:研究云梦历史,是否需要研究中国史?
答:这是博与专的问题。研究历史,要先博而后专。比如我们研究云梦秦汉史,就必须清楚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知道汉承秦制。另一方面,地方史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史的补充,二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问:您已近古稀之年,打算在本土文史研究方面走多远?
答:我有生之年都会坚持,不能完成的工作肯定会有人继续,眼前就有一位,宏奎这些年给我不少帮助。
问:您还喜欢艺术?我看到您的国画,别具神韵。
答:我的画上不得台面,只是自娱自乐。在政协的时候组织了一个书画院,受书画家们感染,学了点毛皮。画得好写得好的是左德承、杨克勤他们。
问:您学画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答:还是那个字——真。研究文史求一个真实的结论,学习国画求一种认真的态度。做人做事,真是根本,真了才能善,善了才能美。
附:彭斌武治史二三事:
1、 同行的张宏奎说起一件事:90年陪同学参加供销社招工考试,其中有一道试题是——今年是鸦片战争多少周年?彭主任笑言,那是他亲自出的考题。
2、 借到《云梦县志略》,看不懂文言文,特意到武汉花500元复印了一套,然后再从头学习文言文。
3、 退休前夕,在整理义堂的文史资料,得知90高龄的老新四军陈克明病重,自己分不开身,请水利局吴金铎走访陈克明,整整用了一周时间与陈克明交谈,留下一份珍贵史料。
 
本站管理员采访彭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