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碎大石下一句:【文化名人录】老年书法家杨克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23:45:10
作者:admin    古泽文化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10    更新时间:2008-4-1    
  
云梦书法名家——杨克勤
杨克勤,男,1946年生,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孝感市老年书法协会副会长、云梦县老年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云梦县文化馆原馆长、书记,云梦享有盛誉的书法名家、《中国书法家名人大词典》的入选人物,曾主持编辑云梦跨三世纪的大型名人书画集《古泽墨韵》、云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作品选》。
他书法功底深厚,尤工行、隶。近年师法清人金农“漆书”,精心研习,融会贯通,更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成果丰硕,2006年荣获湖北省首届老年艺术节书画摄影诗词大赛三等奖、湖北省“老人家杯”第二届书画大赛铜奖、孺子牛艺术奖全国书法大赛金奖、庆香港回归全国书法大赛金奖、第二届唐诗宋词全国书画大赛金奖、翰墨情深全国书法大赛金奖,隶书小品入选《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集》,2007年,隶书作品《录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入选全国老年首届书法大展。
近年来,他培养的“新人”屡创佳绩,30余人次在各级书画比赛中获奖。2006年,有4人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举办的首届“少儿金蕾杯”书画摄影作品大赛,获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醉墨堂前客,抱秦楼上君
——访老年书法家杨克勤
三月,日暖风和,在博物馆张馆长的引领下,登门拜访了著名书法家杨克勤。轻轻叩开杨老师的家门,雅洁的客厅显得十分宁静,墙上悬挂着杨老师自己的书法作品,厅中摆设非常简朴,但透着浓浓的书香味。
年过六旬的杨老师平常深居简出,固定的社交活动是打理老年书画协会的日常工作,每周给老年班的学生授两次课。书画协会的另一位文化名人经营了一家醉墨堂,卖书画用品,也卖协会老书画家们的作品。杨老师的作品也在其中,比较受欢迎。问及杨老师对作品市场的态度,他谈谈地笑道:“并不是想靠这个挣钱。作品有市场、有需求,书画艺术才有前途。”
杨老师的根据地是他的书斋,一间连着阳台的房子,对着窗户的一面墙上是一排书柜,靠窗户一边是一张长桌子。柜子里、桌子上到处都是杨老师的字稿。他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写字,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他给这间书斋取名“抱秦楼”(秦代是云梦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每当他坐在窗前,展开宣纸,醮取墨汁,这个小小的世界里便只有翰墨生香,他是君是王,指挥着横竖撇捺,构架出楷、隶、行、草的方阵。
杨老师一辈子与书法结缘,与教师职业结缘。他六岁开始自习书法,到初中就开始崭露头角,由于功课好、字好,他的考试答卷经常被老师当作标准答卷;高中时期,学校开设书法课,他就是代授老师,给自己的同学讲课。1965年高中毕业,开始到城关中学执教语文,这一教就是十一年。退休后,许多家长慕名送孩子来学习书法,为了传承书法艺术,他一一耐心、细心地教授着,把一批批的孩子引入颜精柳骨的世界,领略笔墨的风姿。教学相长,他教授的学生屡屡在各级书法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他自己的技艺也日益精进。
文革期间需要大量的大字报,杨老师整天埋头写语录、写批斗标语,他把这当作练习书法的机会。正是那些大字报,让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1976年文革结束,他被调入文化馆,直到1998年内退。文化馆的工作给他极好的环境,他开始潜心研习书法理论,大量接触名家碑帖。由于工作需要,他开始学习摄影,经常外出采风,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审美能力,为书法由实用性走向艺术性打下坚实的基础。1983年,杨老师参加了湖北省首届书法研学班的学习(孝感市仅取2名),开始偏重于行、隶书;近年师法清人金农“漆书”,精心研习,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几十年的书法生涯,给杨老师最深的感触是:书品就是人品。年轻的时候,他也习狂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笔锋越来越稳拙。步入老年,他对书法的热情更加高涨,但面对笔墨时心情越来越平静。他的案头摆着一幅刚写好的字——宁静致远,是书法爱好者托朋友向他求的,杨老师说,这四个字在书画创作中尤其重要,抛弃名利心,自甘淡泊,只有这样做人,才能在书法创作上达到更高更远的境界。
整个上午,听他满怀深情地谈论着书法人生,即兴处,运笔走锋,力透纸背,稳健而又潇洒。书写时,他象个君王;书家中,他是个君子。我再三要求他介绍所取得的成绩,他都摆着手说:“那是身外物。”末了我在柜子的一角,看到一堆散乱的信涵,来自全国各地书法大赛组委会,打开来,里面都是获奖证书和作品样刊。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杨老师一生以德成就自己的书法艺术,以德教书育人,成就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成就了艺,最终德艺双馨。
临走的时候,我冒昧地请杨老师给规划网题一幅字,他思索片刻,说:“我现在跟官方跟媒体很远,但既然你们规划网致力传播本土历史文化,我们也算是一家了,希望大家一起,把老祖宗的好东西一代一代传下去。”
采编:郑梦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