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堡血案 枪 fn:恶搞,拿什么拯救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37:36

恶搞,拿什么拯救你?   

六亿神州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1011/196123.html 

     前一段,网络上风传一部“恶搞版《长征组歌》”,制作者截取曾经流传神州大地的红色经典《长征组歌》,配上诸如周杰伦等流行歌曲,极尽搞笑夸张之能事,将好好的一部《长征组歌》弄成了“恶搞的经典”,下面跟帖的年轻人,大都拍手叫好,“狂顶”之风响彻云霄!《长征组歌》,我们的父辈在这部作品成长,里面或者威武雄浑,或者悲壮婉转的旋律,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可这样一部可以流传下去的经典,怎么在“文艺大发展”的今天,被“八九点钟的太阳”糟蹋到如此境地?  

     《长征组歌》的主角是红军。当年破衣烂衫的几万红军队伍,为了改变人欺负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为了让这个国家不再有穷富,不再有高低贵贱,不再有仇恨,为了让他们的子辈真真正正做人,他们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本应令后人永恒的凭吊和怀念。当年冒着长征路上的枪林弹雨,披着巍巍太行的滚滚风雷,踏着长江天险的狂风激浪,创立了新中国的革命先烈,为什么会在他们作古以后多年,被他们的后辈如此“追怀”?  

当我们连恶搞红军的时候都理所当然,那我们还有什么不敢“恶搞”呢?  

恶搞红军只是中国当代“恶搞文化”的一个缩影,只是冰山一角!君不见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很难再严肃起来了吗?  

是啊,今天,还有什么是严肃的?《中国队勇夺世界杯》,这个几年前风传网络的恶搞视频,将中国队恶搞到了极限,其中“黄赌毒”无一不包。  

大众的眼光由“审美”到“审丑”,芙蓉姐姐、凤姐横空出世,台上的恶搞自己,台下的傻乐捧场。  

一个被无意间拍下的乞丐,竟然可以在几天内蹿红网络,“犀利哥”的名字背后,是多少无聊的“人肉搜索”,又有谁真正想过当事人“犀利哥”的感受?  

相亲节目,一句“我宁愿在宝马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又一次开启了“恶搞”先河,马诺现恶搞了媒体,媒体又恶搞了马诺。               

就连大地震,这个民族的剧痛,却成为了“范跑跑”们恶搞社会道德的天堂,再然后就是“嫁人就嫁范跑跑”的“二次恶搞”,你搞我,我搞你,搞出了媒体关注,搞出了“名声”,搞来了人气……  

……  

这个社会,已经娱乐化了,没有了正经的东西,没有了崇高,没有了敬畏,那么剩下的,就只剩下“恶搞”了。  

于是,有人说,80后、90后堕落了!  

可是,根源在我们吗?  

没完没了的官八股  

民间流传过形容我们新闻报导的段子:“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 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 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领导没有不微笑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事情没有不瞩目的,会谈没有不坦诚的;反对没有不强烈的,交涉没有不严正的; 中日没有不友好的,中美没有不合作的……”  

你现在问一个年轻人,你爱不爱看新闻?估计那人不会回答你的问题,而会诧异地看着你,然后诧异地离开。  

新闻,应该是最严肃的东西了,可在民间,新闻本身也成了“恶搞”的对象。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恶搞版《新闻联播》”,里头都是模仿播报新闻的腔调,用的是极其“正经”的语气,可是这种“严肃”“正经”,却是地地道道的“恶搞”素材。  

毛主席写过《反对党八股》,可是在我们的新闻报导中,八股习气仍旧有泛滥的趋势。尽管,这些年,我们的新闻媒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和尝试,比如更换了新闻频道的版面,显得更加“亲民”。但是,仍然有许多空洞无物,简单罗列的东西在媒体上大行其道。  

“主流媒体”宣扬的不是“主流价值观”  

     根据定义,“主流价值观:世上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事有矛盾才为事,物无阴阳不为物。因此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完全正常。但社会大众对同一类事物的不同价值判断会有倾向性取舍,即会赞成一种,而反对另一种。当一种价值判断成为多数人的看法时,便形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就是说,“主流价值观”应该是社会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体系。那么,在培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上,“主流媒体”是很重要的力量。  

   我们国家规定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呢?著名电视人老梁曾经说,中国的一些地方电视台兼顾了“政治导向”和“提高收视率”两个任务,所以搞得“四不像”。其实,今天的一些地方媒体,哪里还有“政治导向”作用?除了一通官八股糊弄上头以外,其余的就只剩下了“收视率”,只剩下了“钱”。中国一些国营电视台名义上国家经营,实际上已经拜倒在“收视率”的石榴裙下。类似马诺这种“拜金女”,类似凤姐这种“恶搞狂”,居然可以在“主流媒体”上大展宏图,这还哪像以宣扬“主流价值观”为目标的“国营电视台”。可恰恰这些电视台,在捧红了马诺凤姐的同时,也在另一些地方大唱“主流价值观”的官八股,这种类似“冷幽默”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恶搞”。  

     还有,一些媒体有意无意地在整日宣扬“富人故事”,动辄请来一些名人富人,让这些人在媒体上大秀“个人奋斗史”,有的甚至大秀个人财产以显示其“成就”。在这些节目中,“钱”成了唯一的判断标准!唐骏曾经多少次上主流媒体大谈特谈“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黄光裕也曾是多少人心中的典范?以经典网游《传奇》名骚一时的陈天桥曾多少次被主流媒体吹捧成英雄,而《传奇》背后多少荒废学业的中小学生,多少为了上网而违法犯罪的失足少年,多少熬夜上网而突然猝死的“祖国花朵”,都被我们的媒体“忽略不计”了。  

郎咸平先生在《财经郎眼》里面呼吁,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马诺,要搞清楚,是谁创造了马诺?当遍地都是怀着“马诺情怀”的80后、90后的时候,除了孔方兄,哪个东西还能让人们肃然起敬呢?理想?信仰?红军?统统可以恶搞!  

重庆卫视目前正在开拓一条塑造“主流价值观”的路子,在重庆卫视,看不到了选秀相亲,看不到了富人故事,却看到了革命历史,看到了对信仰的宣传,看到了民族的情怀。也许,当我们的年轻人真正有所敬畏,有所敬仰,才会摆脱“恶搞”的泥淖!  

对民族认同的颠覆  

“恶搞”绝不是起源于80后。  

“70后”的袁腾飞一本《历史是个什么玩意》,红遍大江南北。“什么玩意”这种典型的“恶搞语言”,堂而皇之地摆在了畅销书的题目上,从此书店里面一片“什么玩意”的海洋。  

一部煌煌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一部凝聚着奋斗的泪水、伤痛的鲜血和抗争的壮怀的长河,在袁腾飞眼中是个“什么玩意”呢?在由袁腾飞主讲的《两宋风云》里面,居然引用了别人网络小说里面虚构的历史,而且整部讲座因为平均几秒就有一个错误而打破记录。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袁腾飞用他那京片子语言,将共和国的革命、建设描绘成了一团漆黑,对已经作古的共和国领袖出言不逊,而下面的中学生们却不断以哄笑迎合着,就像鲁迅笔下围观的看客。  

袁腾飞以其幽默的讲课风格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但幽默不等于恶搞,幽默历史不等于颠覆历史、解构历史。我一直在想,当那些哄笑的学生长大了,还会有对于祖国的情感吗?还会在提到我们民族的流血与奋斗的历史的时候心怀敬意吗?如果不会,那么恶搞红军岂不是后继有人?恶搞红军岂不是一个开始?  

我们从小参观过烈士陵园,那个时候的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对于先烈还是充满了感激的。我们的小学作文里,一定写过“没有烈士的流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我一定踏着先烈的足迹,将祖国建设的更美好”这样稚嫩的宣言。可是,后来我们听到了旁边人讲的笑话,说“黄继光堵抢眼是因为要上厕所”,说刘胡兰的“我就是共产党”其实是想说“我舅是共产党”,还有 “董存瑞为什么牺牲?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起初,我们可能听上去别扭,但是说的人多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了,“纪念碑的碑文都该铲了”,所以也就欣然接受了,于是,70后的“袁腾飞”造就了80后的“袁腾飞”、90后的“袁腾飞”,出现点击量剧增的“恶搞红军”还是咄咄怪事了吗?  

空虚的精神世界需要恶搞来填充  

 我们年轻一代,从刚一出生就要经历“竞争”,幼儿园的时候和小朋友抢书,上小学了参加奥数、英语班为了上一个好的初中,上了初中为了中考,中考完为了高考,上了大学要忙着考研找工作,找了工作要买房,结婚,买了个房子便透支了大半生的积蓄,紧接着升职、评职称……  

人如同机器,不能总是在高速运转,总要停下来,想想内心的慰藉。什么可以慰藉我们?  

爱情?算啦吧,现在上哪儿找到纯洁的爱情去?拍拖成了“你泡我,我也泡你”的游戏,要结婚?你有房吗?没有就没戏!婚姻成了“经济共同体”的代名词,维系它的只剩下了存折。  

信仰?信啥呢?我们这一代越来越实际了,让我信仰宗教?谁会相信这世界真有天堂地狱上帝,虚无缥缈的东西,只能是饭后的谈资。信仰共产主义?那是父辈的、祖辈的、过去的事情了,“往事不可追”。  

理想?理想一步登天,理想“知识改变命运”?杨元元的吊绳还在眼前,富士康的年轻的惨呼也还在耳边。而且我们的专家教导我们,年轻人不要期望太高,任志强不是说了吗?80后比长辈不幸福的原因是期望太多。换句话,只要不想得精神分裂症,就不要幻想太多。  

那么,还有什么填充我们?只有一样了,网络。于是有了网游,有了偷菜。当然也有了“恶搞”——人迟早要死,干吗搞得那么严肃呢?能乐就乐吧!于是,“恶搞”起来毫无禁忌和底线,都是图一乐,你乐我乐大家乐,岂不是美事一件?  

   

应该承认,当一股风潮来临的时候,很难不被卷进去。我本人也是“恶搞大军”中的“小兵”,我在上学时也没少恶搞过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学校,甚至一些经典。但是,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恶搞不能填充心灵,只能象毒品一样,令我们更加空虚。恶搞让我们不再敬畏,从而拒绝崇高,而真正能够填充心灵的恰恰是崇高!  

我们个人诚然需要反思,但是我认为社会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宣传是如何被形形色色的八股拖下水的?我们的部分媒体又是如何被绑上金钱的战车而跌入炒作拜金的山沟的?我们对于颠覆历史、否定历史的思潮又是怎样的纵容乃至迎合?我们的社会有没有为年轻人提供理想的空间、信仰的平台,从而填充我们的内心世界?  

恶搞,这个时代的怪胎,我们拿什么来拯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