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种植:西路军被俘将士有多少人被解送青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00:01:54

史海钩沉:西路军被俘将士有多少人被解送青海?


2010年08月30日 10:15 凤凰网历史

 

本文摘自《西路军·生死档案》作者: 冯亚光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1937年4月6日《青海日报》:“……此次俘获男女共匪六七千人,内有伪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团营长约17人,迷信共产主义甚深,不易感化已分别枪决外,其余解送到省。”从这条消息看,西路军被俘将士解送青海到4月6日为止已至6000多,其后该报还陆续有所报道。4月7日报道:“俘匪380余名,昨晨由甘州解抵省。”同日又报道说:“男匪280余人,昨由甘州解来省。”4月8日报道:“在甘州搜获女匪14名,于昨晨由甘州派员解抵省。”5月18日报道:“匪伪军长孙玉清等昨押解抵青。”《河西日报》4月27日报道,原西路军组织部部长张琴秋已被“解送青海”。

 

如果把4月6日的六七千人折中计算为6500人,再加上380余和280余,被俘解青的红军就超过了7000人。

 

马步芳在吞并许多私窑的基础上,成立了他独家经营的“大通公平煤窑”。煤窑里的工人一是原来私窑上的,二是抽来的壮丁,三是捉来的路人和盲人,四是被俘红军。其中主要是壮丁,因而煤工便被称为“煤兵”了。盲人一般是在井上摇辘轳。

 

总窑把马如林,经常持有两支手枪,可以任意捕人杀人。每个把头都有单梢鞭、双梢鞭、三环鞭、拱套鞭等多种皮鞭。他们吊打煤兵至死,叫做神仙不落地;把左手和右腿绑起来吊打,叫做凤凰单展翅。此外还有坐板凳、拔断筋、砸骨拐、倒吊葱、鸭子浮水、兔儿蹬鹰、鲤鱼翻身、张飞挂肉等名目繁多的毒刑。

 

公平煤窑用残酷手段强迫煤兵劳动,并且规定,父亲死了要儿子顶替,哥哥跑了要抓弟弟。实际上,煤兵成了世袭的奴隶。一旦进煤窑当了煤兵,就很难活着回来。当时大通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进了公平煤窑,一个抓去当了兵。人们问老人,你两个儿子到哪里去了?老人回答说:“一个埋了没死,一个死了没埋!”“埋了没死”形象地说明了煤兵的悲惨处境。

 

独此一家的公平煤窑,垄断着青海的市场,煤的售价往往为成本的10倍,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据一般估计,它每年可赚银币50万元,成了马步芳掠夺人民聚敛财富的一个重要基地。

 

苏永贵——

 

我是四川南江县人。部队到达甘肃临洮,我在送信时遇马步銮骑兵,左肩和后颈被匪兵砍伤,昏倒后被俘。我与同时被俘的七名战士一起被押送到河州,经循化、化隆、平安驿等地押到西宁,被送往大通县桥头小煤洞煤窑做苦工。

 

马匪军将我们八人押送到煤窑,交给一个姓马、一个姓牛的两个副官。煤窑规模不大,只有几十名当地工人和我们八名红军战士劳动。每天弯着身子到30丈深的井下往上背煤,劳动时间很长,每天都在14个小时以上。砸伤、生病,煤窑概不负责。窑长、副官的任务就是监视和看管工人与红军战士。服此折磨摧残人的苦役,仅仅换得一点粮食,维持生命。

 

1938年底1939年初,我们八名红军战士又被送到乐家湾,编入工兵营。当时工兵营的营长是马德林,副营长是由二连连长提升起来的宋占彪。

 

义源工厂是马家军的军需物资制造厂,地址设在西宁东关。生产各种服装以及鞋、袜、鞍鞯、皮件、炊具、毡衣、毛口袋、车马挽具、铁木用具等产品。民国十九年,马步芳只拥有军队4000人,成立陆军第一百师后扩充到23000人,至民国二十七年又扩充到42000人。因之,厂内的工人人数,从14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每人每月工资平均二三十元,但不发现金,多数以青盐顶替,有时也给些茶布之类,作价高于市值30%~40%。民国二十七年11月,冶成荣担任厂长后,为适应军需物资的供应,扩大生产设备,增加了工人。由部队中调来士兵200多人,名义上拨充为工人,实际是进一步对该厂所有工人进行监督,实行军事化管理。原来的车间小组,改为营、连、队组织,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

 

义源工厂厂长吴志明——

 

马步芳原在化隆当营长,我在化隆开铺子,他经常来买东西,我们比较熟悉。1930年8月成立义源工厂时,马步芳让我当了厂长。

 

义源工厂开始还有商业性质,给别人做些活,以后随着马步芳部队扩大,需要的东西多了,工厂人又少,就专门为部队服务了。义源工厂开始时100多人,有24盘做衣服机子,到1938年我不干时,人有200多,机器有30盘左右。我不干以后,厂长由冶成荣接替,冶以后交给赵焕然,赵以后又交给马俊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河西战役被俘的女红军被马步芳分配到义源工厂,最早是1936年11月来的,分几批共有41人。她们吃住在工厂,住集体宿舍。因她们没有被褥衣服鞋袜,来工厂后我们给发了被子(羊皮的),三人一床,每人发了鞋袜,衣服实在不行的也给发了衣服。她们到工厂后主要是纳鞋底,纳衬底,装棉衣,锁扣眼等。

 

这41人中,有三人经我同意找了对象,离开了工厂。一个姓王,叫王世莲,找了义源工厂的一个铁匠;一个姓什么记不清了,找了该厂的石印学徒工,新中国成立前死了;还有一个姓陈,好像是个大学生,有二十二三岁。她曾要求我准她回湖北老家,看望老母亲,说她母亲80多岁了。我没有同意,怕马步芳追查。我给她出了个主意,说找个对象离开义源工厂我就不管了。她后来找了马步芳的汽车司机袁师傅。我开始不敢同意,经请示马步芳同意后,通知他们可以结婚。他们结婚时,因我和袁师傅熟悉,给姓陈的女红军送了一套衣服和一床被子。听说他们结婚一个月左右就走了。

 

有一次,马步芳通知我,叫剩下的38个女红军停止干活,收拾一下到别的地方去。三四天以后马有侠来领这38个女红军。一个月以后,有一天我见到马有侠,问他把她们送到哪儿了。他说送到西安胡宗南长官公署,还说路上一人生病死了。

 

义源工厂厂长马俊寿——

 

1944年到1949年我在该厂任大队长、厂长。该厂是以供应马步芳各部队被服鞍鞯为主,兼制昆仑中学及各小学学生冬夏服装的综合性军工厂。

 

厂长直接领导三个大队,每大队分三四个连,每连分三个排,每排三个班。各级均以大队长、连长、排长相称,都有军衔。每大队人数400—500不等,以军事编组进行生产。

 

工人来源,以河西酒泉平民学校为基础,各部14—15岁的不能当兵的小兵和藏民娃、哈萨娃等组成。与1937年被遣送的红军战俘统统组成各种产品的手工生产徒工。

 

1944年到1949年,被俘红军剩有侯进忠、董朝兴、马友仁、曹喜武、刘秉贵、袁庆德、刘X。刘XX长期病休中,乘机逃跑了。被俘红军战士分别编入军鞋、皮革等生产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