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边裁规则:有多少记者被领导潜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38:46

有多少记者被领导潜规则

原创:庞祝

领导“潜规则”记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硬潜”,一种是“软潜”。

“硬潜”。两名记者近日到河南郑州市,对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采访。本来这是一次很正常的新闻采访,但因为是报忧,首先遭到规划局的“空城计”,然后是该局副局长检查记者采访设备,在拔掉采访机话筒后,第一句话居然说:“你们广播电台管这闲事干什么?”随后又说:“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作为领导干部的副局长为什么这么牛A?看看他的简历就清楚,他历任市委办公厅处长、局长、办公厅副主任。人家原来是围着领导转圈圈的,平时在工作中学会了应付各种场合的奥秘,今天用霸道的语言对待你区区电台记者只能说是小菜一碟。这只是普通领导惯用的硬“潜规则”,如果记者吃软怕硬,就会一走了之。可这两名记者就是不被领导的“硬潜”所吓倒,你硬我更硬,我干脆将事情的真相和你的简历以及你照片晒在网上,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软潜”。我知道前不久,一位分管意识形态的领导到一个单位调研,在会上,领导对记者说:“今天我来调研,你们不要作什么报道,留个资料就行了!”某媒体一位新来的记者在听完领导的讲话后,认为领导说“只作资料,不作报道”就没事了,于是就回报社上班。回到报社后,新闻部主任催他要稿子,问他:“怎么没写稿子呢?”记者说:“领导在会上对我们记者说这次不作报道,只作资料留存就行了,所以我就不在意,没有记也没有写!”主任说:“你这个傻冒,领导的话是有艺术的,难道他说要报道你们才写文章吗,真幼稚!你不仅要写,而且要写得最好!你赶快给我写出来,人家晚报说不准都排版了,写好点,争取上头版!”记者悟出其中的道理来了,赶紧要材料,写了篇报道才算了事。这位管着一面的领导很文明地当众“潜规则”一回记者,其中话中有话,让人看出他的领导水平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咋一想,你不写有可能吗?报社的领导不急出神经病才怪哩!因为这位领导掌握着新闻媒体核心人员的生杀大权。不过,报社新闻部主任还是被这种“软潜”所吓倒,扎扎实实地为领导的“软潜”打基层铺路一路前行。如此之人,中国又有多少呢?

众所周知,率领一群人去达到目标的才是好领导,领导要做表率才能令部属信服,没有下属或追随者,没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就不是好领导。“潜规则”记者的领导是好领导吗?就在领导们“潜”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到记者的感受?

一篇稿子见报(台、刊、网)后,记者担心文章有没有副作用,因为这种副作用产生的后果就好像不戴套爱爱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在高兴的时刻,把那看不清摸不透的快乐倾间变成永远的悲哀。

两名敢“深入虎穴”采访郑州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记者我认为是优秀的记者,所谓优秀就是在媒体的新闻取向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及时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报道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弘扬新闻自由的价值观,以此促进党委、政府、人民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社会和谐,而不是在替谁说话。

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人民自然会高兴,可领导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报道一个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如果是一件群情激怒的大事,领导的前程说不准因此而玩完。

记者是什么?记者是一条狗?是一只猫?是一只老鼠?记者在宣传领导出席各种会议、蹲点、到基层调查研究、解决群众疾苦的时候是狗;扑捉到一条有灵性的新闻是猫;揭露领导腐败和政府不作为是老鼠。

我跑过新闻,知道做记者的艰辛。一篇稿子写好后,要经过编辑(夜班编辑经常换稿、撤稿、压缩稿)、值班主任等,有时候挨枪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不过,也有一些记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编造假新闻;一些记者索要被采访对象的钱财……这些事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令人深恶痛绝。

诚然,记者作为人民大众的新闻发言人,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特别是法律方面的知识。新闻的准确性和大众化给人民带来的是精神食粮,远比一个领导坐在主席台上的夸夸其谈更有实际意义。

记者,你敢写什么?是写实实在在的新闻还是跟着感觉走写太极式的新闻?记者,你怎么啦?你怕了吧?记者啊,原来你也是经常被领导“潜规则”的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