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吸收不好吃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2:20:30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词研究作业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坛上一朵瑰丽的奇葩。无论是他的文学作品,还是他的人格品质,都令后人望尘莫及。

在古代文学史上,对苏轼和柳永词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评价:柳永的词只好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显而易见,两人词的风格完全是不同的。

文学作品出自创作者自己。作品就好比是创作者孕育的一个婴儿,他无不隐藏着作家内在的气质,思想,或者生活态度等等。从作家中心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作品看成是作家内心世界的一个映射或者是一种反映,尽管这种反映可能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从此角度看,我们读苏轼的词,也可以说是在读苏轼本人。

蔡嵩云对苏轼的评价精辟极致,他说:“东坡之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做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的气象。若徒袭其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A,雅人深制,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嘱。”《柯亭词论》

这段话旨在说苏轼创作风格与他的胸襟有密切的相关性。苏轼广阔的胸襟和旷达的人生态度在创作中表现出豪迈和大气。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如兄,不能以移子弟。苏轼的气就在于洒脱,豁达吧!

苏轼的豪迈之气让人艳羡,也让人引发深思。枉自满腹经纶,无人赏识;枉自一腔报国的热情,无处施展。超人的才华和抱负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贬谪。是什么让苏轼一次又一次的走出困境?是什么让苏轼潇洒的面对人生的低谷?

苏轼年轻气盛时,怀着远大的抱负。他和众多的文人一样,有着“达则接济天下”的积极入仕的心态。他发奋读书,二十一岁时,与父亲及弟弟从眉山起程前往京城。此行的目的就是进入仕途,辅君治国。苏轼受到了欧阳修的高度赏识,在京城声名大振,顺利进入了仕途。可好景不长,苏轼和推行新法的王安石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碰撞,遭到了贬谪。

从此后,苏轼的仕途都是坎坎坷坷。在仕途不顺之时,苏轼没有选择“穷则独善其身”,更没有像陶渊明一样选择归隐。

在官场失意起初,苏轼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他一方面忧国爱民,另一方面寄情山水,表现在词中,既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积极进取,也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的悲凉感慨。他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表面上,对官场争名逐利的现实已经看透,可似乎对官场还有一丝的留恋和不甘心。因为仕途不济,所以说“浮名浮力,须苦劳神”,“蜗角虚名”,给自己一种心理安慰。苏轼有“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的愁绪之情。也有“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闲适生活的向往。他的思想极为矛盾。最终,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中,苏轼成熟了起来,他的诗词也随着成熟起来。

苏轼《灵璧张氏园记》中“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几句词中,可以读出苏轼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与佛教修禅的方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佛教修禅的方法是“不修之修”,书上说,修禅时不必刻意按照信佛的人理解的那样去修,目的性极强的修行只能称为“有为”的修行,而有为的修行也只能产生一些功效,不能持久。

苏轼在“仕”与“不仕”中选择了顺其自然。仕,无需高兴;不仕,也无需强求﹑悲伤。他摆脱了功名利禄和得失荣辱的羁绊,近乎达到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努力做好平凡的事情,在平凡中寻求精神的食粮。苏轼顺其自然的生活姿态不能代表他失去了自我。在这种自然中,苏轼不失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做事原则。苏轼刚步入仕途时,和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和,遭受打击。后来,苏轼又对旧党偏执的思想有所不满,再次受到打击。苏轼在黑暗的官场,执着的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为权贵屈服。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轼后期生活的写照。他在乌台诗案和贬谪黄州两次大的打击中“顿悟”了。书上说,顿悟是一种类似跳过悬崖的内心经验,人只有经过这样的内心经验,才可以成佛。我想,跳过悬崖的内心经验犹如“从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过程。首先,从“生到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于死亡,每个人都害怕面对。死亡往往是被迫的,跳过悬崖要有很大的勇气,再跳之前,必须要有死的准备。其次,“死到生”是生命重生的过程。

顿悟,禅师们用一个比喻说:“如桶底子脱。”人在修禅的过程中,到一个时候,心里的种种负担,会像是忽然没有了,各种问题都自行解决了。苏轼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他不再把小得小失放在心里,生活中的问题在苏轼看来“不再成其为问题”。苏轼的一生经历了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经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禅定的境界。

从道家的角度讲,苏轼做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他选择顺应自然,自然而然的生活。他用平常心做平常事,在平常事中获得乐趣。他已经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获得了一份纯然的快乐。

苏轼安之若素,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在于道家和佛教的思想把他引向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态度之中。顺意的时候是儒家,失意的时候是道家,痛苦的时候是佛家,苏轼就是这样自我摆脱,自我安慰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就是这样一个豁达乐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