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开提·依明的女儿:科学规划种树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23:56
  

科学规划种树莓

 (主持人)咱们先回到八年前,也就是2002年的夏天。话说美国前总动老布什夫妇访问北京,他们随行的厨师提出要200克新鲜的树莓作为布什夫妇的早餐果品。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可让美国大使馆发愁了。为什么呀?那时候,树莓才刚刚被引进中国,很多人见都没见过,就更别说种植了。经过好一通折腾,才终于在中国林科院的引种基地里找到了它。人们大喜过望,凌晨打着手电赶着采摘,才算是赶上了那顿早餐。

时间一晃就是八年,直到今天,树莓在咱们国家还算是新鲜事物。可是毫不夸张的说,在欧美国家,以树莓为原料加工的果汁,果酱,果酒,糖果却几乎遍及超市和餐厅。

    长期以来,树莓果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奇货可居。按照市场行情来看,一吨红树莓速冻鲜果相当于30吨苹果原料的价格。这样巨大的利润空间,让很多人对树莓的种植充满期盼,跃跃欲试。

    这树莓是真好,可实话说,自打被从国外引种过来之后,在它们身上上摔跟头的果农就一拨接一拨的没断过。

    这些种树莓的人到底是被绊在哪儿了呢。

    七月,辽宁的法库正赶上树莓的成熟期,抢收成了头等大事。

    (采访)熟到这个颜色的时候采收,这是商品价值最高的时候,熟到这个颜色。那么稍迟一些就是这个颜色采收,你看这个颜色,这个已经就没有商品价值了,现在这个只能眼睁睁的挂在树上扔掉。这个东西就是鲜果它不耐储藏,这小浆果的特点就是在这块。

    (采访)这果熟大了还烂糊。轻拿轻放还得。再紫一点就没法用了。

    同样是在树莓的成熟期,北京延庆的一个树莓园里,人们要赶在气温攀升前完成当天的采收。

    怕热的不是田里的人,而是这些摘下来的果。

    (采访)娇嫩,鲜果的远途运销有困难,很难储存,货架期很短两天,有的地方才有一天,即使好果,也就是四天到五天,这是它的一个弱势。农民你去贩卖的话要解决这些比较难,它损失比较大。

    采下来的果子在一两个小时后就已经蔫头耷脑,运输途中稍加颠簸就烂成一团,搁上一两天后就开始发霉腐烂。

    (采访)我甚至把果采下来以后用电风扇吹,用吹风机烤,要解决水的问题都不行。货架去了,就会出水。

    种树苺,难就难在这收了果之后的事上了。

    明明是丰收了,可是怎么把自己丰收的成果完好无损的尽快运出去,销售掉,变成真正的收益,而不是让它们白白烂在田边。这成了种树莓的人们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正是这娇滴滴的果肉,它们成了果农们最大的绊脚石。

    (主持人)尽管很多水果都面临着储藏和运输的难题。但是还没有谁娇气到像树莓这样的地步。有人会问了,这么各色的水果,干嘛非要花这么大力气侍弄它呢,值吗?要说值不值,咱们真得了解一下这些小果子,再做定论。

    虽然树莓是个外来的洋品种。可要追溯到它的身世上,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洋树莓和咱们中医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覆盆子,那可是同宗同源哪。

    树莓的祖先原本就是一种不起眼的小浆果,野生的树莓分布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当然也包括咱们中国。

    (采访)这是前年我们在华山的时候采的,海拔一千多米,特别的多,用塑料袋拿回来的。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野生树莓。它分布的非常广。全世界已经坚定的野生种有五百个,咱们国家占了200种。

    咱们的祖先很早就对野生的树莓加以利用了。《本草纲目》中对它的药性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可遗憾的是,中国人始终没有让野生树莓走出大山。野生种必须要经过驯化育种才能变成适合人工种植的品种。在欧洲,人们对野生树莓的研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对它们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中,培育出了数以百计的栽培品种,孕育出了一个庞大的种植家族。

    要说这树莓风靡国际,可不仅仅只是好吃这么简单。

    除了诱人的色泽和独特的口感以外,树莓更有非同一般的营养价值。在各类水果中,它的抗氧化能力名列前茅。

    (采访)这个树莓它跟其他的第一代水果,像苹果、梨不一样,就是因为它有特殊的营养。老百姓为什么这么种呢,国际上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就是它有独特的、其他果不能代替的保健营养作用。

    我们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是引起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而食物中的抗氧化物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在格外重视健康饮食的今天,树莓更被人们视作黄金一代的新型水果。

    毫不夸张的说,在果业大家族中,树莓处于最顶端的地位。可是长期以来,在全球市场下都凸现出树莓资源的稀缺性。

    (采访)只要我们有好果,也就是说有机栽培的,好的肯定你都能国际市场很缺的,现在全世界大概如果达到平衡,从全世界来说好多国家,主要是欧美国家,。就这消费大国,现在如果达到完全平衡,正好平均需要200万吨,现在缺口多大呢?现象只有40万吨,就整个的产量,就整个的产,缺口很大,所以这样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遇。

    全球市场的供给量远远赶不上需求量,这将近160万吨的巨大缺口,给树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您瞧瞧,无论是从自身的营养价值还是带来的经济价值来看,树莓都有这么大的潜力可挖,确实值得咱们为它费心。可归结到头,首先要面对的,还是这小浆果柔嫩多汁的特性带来的麻烦。

    但俗话也说了,没有迈不过去的槛。这不,人们琢磨来琢磨去,发现这树莓果纵然再娇贵,可就有一点,它不怕冷!

    (采访)全世界的消费,由于他有这个特点就形成了它是以速冻果的消费为主。速冻果如果按照规范的话,它可以储存两年,没有一个水果可以储存这么久,所以说它既是鲜货期最短的,又是经过冷冻后储存最长的水果。

    树莓虽然被采摘下来,但是它的呼吸作用却仍然在进行。在这个复杂的化学过程中,挤在一起的树莓果继续继续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在这样的环境里,娇嫩的果实很快变质,一切风味也随之改变。要改善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迅速冷却降温。

    速冻了的树莓果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颜色,香气,而解冻后的浆果也接近鲜果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在国际主流市场上树莓的主要消费都是作为深加工原料来使用的,而冷冻后的树莓完全可以满足这种加工的需求。

    这么一来,鲜果速冻的环节就让树莓的储运和加工都顺利的实现了。所以说,妥善解决鲜果冷藏保存的后顾之忧,才是种树苺的人最该重视的首要问题。 采下来的树莓会在第一时间被小心翼翼的分装,准备进入冷库保存了。这么漂亮的果子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打入冷宫,看起来可惜,却是对树莓果最好的保护了。

(采访)所以要捉住它的这个特点,如果你把冷藏问题解决了,销售就比较主动了。就不是在三天两天了,你的果就尽可能先采下来储起来,最后不是市场实现不实现,而是以什么价钱实现的问题。他就不会烂掉了。

    只有解决了冷处理这个最基础的环节,才能对这种金贵的小浆果扬长避短。运输和买卖才变得方便和现实。

    (采访)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树莓收下来以后要颗粒归仓的问题。这个仓是个冷仓。农民一家一户的小冰柜是不够储藏的。要找到一个途径把这个仓给建起来。是一个具有公共职能的仓。

    在第一时间对鲜果进行冷处理是必须的步骤,可要每家每户都置备一个冷仓,这种投入确实不是单打独斗的种植户个体都能够承受得起的。

    这时候,由“分散”到“集中”,由“个体”到“联合”的规模化种植就显现出优势来了。在这一点上,辽宁的法库人就深有体会。

    登仕堡子镇位于辽宁省法库县。这里从2003年开始大面积发展树莓的种植,到2009年末,全县的树莓面积达到3万多亩。登仕堡子镇的树莓规模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的“公司加协会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这3万亩的树莓园,每到收获时节,如果没有足够的冷库,单靠农户们的一己之力来解决这么多鲜果的储藏问题,几乎不可想象。于是协会和政府共同出手,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在周边建起了几家有速冻冷藏能力的公司。

    (采访)后来经过协会和合作社引进来不少厂子,就是加工厂,他们收购果了,我们才敢栽的。我们属于产业链条化了,工厂加农户,属于链条关系,如果没有我们工厂这一块,老百姓种这么些果,卖不出去。

    冷链条的完善,缓解了果农们最大的风险和压力。果农安心种树莓,到了采收的时候,每家每户的树莓直接从田里进了收购公司的冷库。这收成也就变成了踏踏实实的收益。

    (主持人)看来,对于种树苺的果农来说,首先解决鲜果冷冻的环节,才是让自己的小树莓走进大市场的保障和前提。法库人在和树莓磨合的这十年里,清楚的意识到解决冷链环节的重要性,他们的树莓种植因此站稳了,也壮大了。可是,这市场对他们的考验却一刻也没停下。

    有了冷库的基本保障以后,并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

    七月末,法库的树莓正处在盛果期。

    法库这里大部分的树莓品种,盛果期就集中在短短几天里。同一片果园里,往往是上午刚刚采完一批,下午就又熟了一批。树莓的娇嫩决定采摘它们只能是靠手指头的高强度劳动。果园里的人们是在抢时间。

    (采访)咱们看到这个果,这就是最佳采收期的果。像这样的,这就是过熟的了。做个试验就看出来了。这果硬度非常好,加工也非常好,厂家也要,像这样的果,过熟的,这个已经失去了商品价值了。果严重变色,变软,甚至发霉,。这个只能扔掉,眼睁睁的扔掉。

    在一些树莓园里,熟过了头的紫褐色的果子密密麻麻的挂在那里,早已经没有了商品价值,让人看了心疼。

    表面上看是采收不及时的后果。可这背后藏着的是法库人不得不面对的品种老化的苦衷。这成片的树莓都是正在被国际市场淘汰的老品种。

    (采访)这个品种它的栽培期年龄已经10年了。作为一个果树的品种要想和国际市场接轨一般的情况下5到8年,最多不超过8年就要更新,这个已经10年了。

    (采访)像这个果,这个果实际上咱们看着好像挺好的,那么按照国际标准,国际树莓要求标准这个果现在市场上都是不要的,国际市场都是不接收的果,最老的品种,这个只能淘汰掉。几年的心血全费,损失巨大。

    不被市场接纳,就算是及时采收也见不到效益,就只能任它们烂掉了。

    (采访)现在随着世界各国树莓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国内的面积逐渐扩大,新品种不断往外出,新品种逐渐开始投放到田间,新品种的果实也逐渐上市,那么老品种它就要以质论价了。那么也就是说外商从中国进口树莓果的门槛现在相继在提高,相对的提高。提高了,我们老品种,以前做过贡献的,现在它就只能完成历史使命了,只有新品种来代替了。

    除了市场的因素之外,这个老品种的成熟期恰巧有何法库当地的雨季赶在了一起。如果采摘不及时的的话,果子很快就会霉烂。

    市场在变,气候又没法改变。面对这样的现实,合理的进行品种的更替,就成了法库人,也是所有树莓种植者都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问题了。

    实话说,关于树莓的品种,还真是一个庞杂的概念。从栽培上看,有红莓和黑莓两大类群;在特性上,又有单季莓和双季莓的区别;有适合鲜食的也有适合加工的。细到具体的品种又有林林总总上百种。

    当初,很多人误打误撞的选种了某个品种,可是因为国内的树莓奇缺,所以也都尝到了甜头。可如今市场逐渐成熟,如果再抱着吃定一个品种的心态,那么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掉了。

    说到底,果农们在品种的选择上最关键的到底是要把握住什么呢?

    七十多岁的张清华是最早把树莓从国外引进中国的人,也是专门研究树莓品种的老专家。对于这品种怎么换怎么选,也最有发言权。

    (采访)现在人都喜欢秋果型,也就是双季莓,它就是种完很简单管理。但是在东北呢,你像黑龙江,如果选秋季果它下霜比较早,虽然这个果很好,但是下霜比较早,产量跟不上,所以东北黑龙江它用夏果型,像辽宁它的温度高一些,它可以用秋果型,所以品种就不一样。

    (采访)同样的品种在黑龙江采果25天,在辽宁采果是40天。如果是到了华北,像河南这个地方同样一个品种,它采果可以达到两个半月,这样的话,产量就大大提高了,所以品种非常重要。  在树莓园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土专家,他们的实践经验同样有说服力。

    (采访)我的结论就是一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品种,因为人改变不了自然环境,你也改变不了物种自然的属性,您想在这两方面去改变是很困难的。所以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就是选择这个物种本身和这个天地的条件相吻合的。这样的思路比较好一点。

(采访)选择品种,第一个注意自己的条件,这是第一位的。再一个你的目的是什么?。各个地方你是出口的目的,你还是加工的目的,你还是为了鲜果的目的,要搞清种植的目的,这样才能能够效益。根据出口的需要,根据加工的需要,根据鲜果的需要,不停地的在调整。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选择品种才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思路。在选择的范畴上,专家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中原地区,普遍适合红莓和黑莓。气候严寒的东北地区适合红莓。气候湿热的长江以南只能种植黑莓。

    适合华北及西北地区发展的树莓品种:

    黑莓类:那好,萨尼,阿甜,三冠王

    夏果型红莓类:克拉尼,拉萨木,米克,来味里,夏蜜,维拉米

    秋果型红莓类:海尔特兹,诺娃,波鲁德。如贝

    树莓的品种五花八门,但是一个品种到底适不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适不适应收购市场的需求,这些都需要综合信息来权衡和评估。

    (采访)有很多农民他听都没听说过树莓,那么更没看着过,把一个品种拿过去之后,几个假品种拿过来,张冠李戴,那么农民根本就分不清,所以说农民要想准确选择品种,一个到科研院所,再一个是科研院所下试的实验示范基地,这个地区他是要对社会负责,可信度非常高,他是对整个农民负责的。

    在品种的更替上,法库人也已经行动起来。

    (采访)咱们现在看到的眼前的这片地不是正常修剪的地块,这是原来的老品种刚好采收完之后,利用这段时间,把它彻底清掉。清除之后,重新旋耕,在这个季节重新栽上新品种的树莓,那么这个季节移栽,刚好到封冻能长到将近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时间,它的根系和新栽苗的枝条都发育得很好,到明年,又正是丰产了。

    紧挨着这里的,就是即将要更新的新品种的试验田。

    (采访)这就是老品种的果实,这是新品种的果,它们差异很大。新品种果的价格现在在国际市场上,就这个品种来讲,现在国外的客商非常喜欢这个品种,而且它价格是最高的,价位非常高。这个老品种和新品种的价位能差多少呢?能差一倍,那么也就是新品种的果现在在市场上卖,A级果能拿到2.4万一吨,这个品种的果,现在出口价格也不会超过8000块钱。差异就这么大。

    市场就是硬道理,花同样的心血力气,因为品种选择的滞后,就会造成收益上一倍的落差。

    (采访)“可不是新品种咋的,这不是老何引进来的新品种吗?人家厂家就得意愿意要这样的品种,果质好,果质好人家厂家就出高价钱。

    更换的新品种,结果期还错开了雨季,而且成熟的果实可以在树上保持四五天的品质。这无形中就大大减少了采收期过于集中的压力。在品种选择上调整思路,带来的也许就是突破性的改变。

    (采访)树莓这个产业是一个非常阳光的产业,非常朝阳的产业。那么在咱国内是刚刚起步,刚刚起步在一些农民眼睛里,我们这次大面积淘汰老品种,来一个品种革命,有部分农民他不接受,不理解,他好像认为遭受了一些打击,实际上错了,。正是淘汰老品种增加新品种的一个好机会。这么多年各级科研工作者和农民从田间大量栽植看,这个品种问题就是现在咱们国内,从南方到北方,整个黑龙江、新疆、内蒙和吉林那边,整个品种面临的都是一个,大浪淘沙后剩下的是金子。

    (采访)张清华:我总结是,就是说你这个政府要有支持,农民要有联合,土地要有规模,这几个字要能够做到,这个树莓能够做好。

    (主持人)从1999年国家林业局将树莓列入948引进项目开始,树莓的种植在全国迅速铺展开。2007年,温家宝总理对发展树莓产业作出了重要批示。因为国外对树莓有一定的饮食习惯,一直以来,我国种植的树莓都是以鲜果冷冻外销为主,由国外企业进行加工。作为新兴的第三代水果,研究适合我国饮食习惯的树莓加工新方法,必将会带领国的树莓产业走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