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北民航大厦小姐:新机制的威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32:26

    孙振华

    在多年的找矿空白地带,短短几年就发现了资源量达30多万吨的有色金属矿产,且即将步入产生效益的采矿阶段,这一过程比传统找矿模式缩短了2/3的时间。这,无疑显示了新机制的威力。

    地质找矿并不是一个“吹糠见米”的活,需要巨大的投入、投资风险较大;更要耗时间,找矿分3阶段,首先是对成矿带进行地质大调查;然后对具备成矿条件的矿区进行地质勘查——预查、普查与详查;然后进入开矿阶段。

    按传统的找矿模式,从地质大调查,到预查、普查、详查,财政投入大包大揽;而且地勘单位在完成大调查、递交调查报告后就拍拍身上的灰尘走人,后面的勘查环节得另起炉灶。这种模式,给国家财政增加了压力,也拖延了找矿的时间。

    而锡田地区找矿,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机制。国家投资进行前期公益性地质大调查,成果出来后将探矿权有偿转让给地勘单位;地勘单位再以探矿权与社会资本合作,联手进行商业性预查、普查、详查、采矿一条龙开发。这一模式,国家节省投资,找矿进程大大提速。

    锡田找矿新机制,之所以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威力,一是国家财政的“杠杆”效用得到充分显现,公益性地质投入在减少找矿风险的同时,撬动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跟进;二是彻底调动了地勘单位的积极性,从纯粹作为课题性的地质找矿,到作为产业经营的找矿、开矿一条龙运作;从“打工”角色,摇身一变为找矿、开采主体;三是地质找矿技术与社会商业性资本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地勘单位与社会企业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四是充分发挥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找矿与资源有序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硬约束将日益凸现,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大矿、找好矿,已是当务之急。显然,按传统的找矿模式,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国家财力上,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创新找矿机制已是时不我待。正如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所言,我国地质找矿潜力大,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强化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加快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高水平开发利用资源,夯实国内保障基础。“锡田模式”的成功,无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