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爱马仕表带价格:现代汉语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14:39

第一章 绪论

  绪论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和地位。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要求学生对现代汉语和本门课程有初步的认识。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现代汉语不同于古汉语和印欧语的特点及汉语规范化的有关内容。

  一、现代汉语

  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指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现代汉民族的各种方言。

  狭义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共同语即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是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它在全国范围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
第四章 词汇

  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用词的能力。本章学习的重难点是合成词的构词法。

第一节 词和词汇

  一、什么是词?

  词,从词汇的角度说,可以定义为“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是一个句子,它就是由“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五个词组成的。这五个词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都能分别和其他的词组成另外的句子。五个词中,“的”和“更”无法再拆开,“祖国”、“明天”、“美好”似乎可以拆,但是它们的意义不是两个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已经紧紧地凝结在一起。在这个句子里,它们都分别是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表意单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当句子的成分的。

  二、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和词的主要区别在于不能独立运用。以前面所举的“祖国”为例,如果分开成为“祖”和“国”,各自也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不能自由运用,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说,不能独立地用来组成句子。这就是说,词和语素虽然都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但词是造句的单位,而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词和语素有的有交叉的情况,即一个语素可能也是一个词。例如在“西湖的景色很美”这个句子中,“美”有声音有意义,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见是一个词。在“你真好”这个句子中,“好”有声音有意义,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见也是一个词。但是在我们前面举的“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个句子中,“美好”已经结合成为一个不容随意拆开的整体,是句子中一个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以只是一个词。在“美好”这个词里,“美”和“好”各自都是一个语素。我们在鉴别一个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词还是语素的时候,不考虑别的,只考虑它是否能独立运用,能独立运用的是词,不能独立运用的是语素。

  语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能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如“吝”、“崛”、“胚”、“懑”等。以“吝”为例,可以和“惜”结合成“吝惜”,可以和“悭”结合成“悭吝”。另一类本身就能成为一个词,前面我们所分析的“美”、“好”就是如此。再如“海”、“说”、“暖”、“块”等。它们也能作为语素同其他语素结合成另外一个词。以“海”为例,可以和“洋”结合成“海洋”,可以和“沧”结合成“沧海”。

  三、字和词、语素

  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汉字来说,一个个方块形体就是一个字,它是书写和印刷的单位。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有的字有意义,又能独立运用,这样的字既是语素又是词。有的字有意义,但不能独立运用,只能作为构词的成分,这样的字只是语素不是词。要指出的是,有的字既不是词,也不是语素,只表示一个音节,例如“玻”、“橄”、“琵”、“葡”等。但是这些有音无义的字可以和其他字分别结合成“玻璃”、“橄榄”、“琵琶”、“葡萄”,这都是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它们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在“他喜欢橄榄,我喜欢葡萄”这个句子中,“橄榄”、“葡萄”都是能独立运用的单位,是组成句子的成分,所以是词;在“橄榄枝”、“葡萄酒”中,“橄榄”、“葡萄”只是组成词的成分,所以是语素。

  四、什么是词汇?

  词汇顾名思义是词的总汇,是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现代汉语词汇基本成分是词,也包括其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熟语,如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

  汉语是高度发达的语言,词汇极其丰富。《汉语大词典》所收词语达37万条。《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语为主的中型词典,所收词语也有5万余条。我们应该努力掌握更多的词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构词类型

  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如:“笔、电、走、逍遥、秋千、可口可乐”等。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

  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内部语素之间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

  (一)词根和词缀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两个语素都是词根,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从词根之间相互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偏正型 前一词根限制或修饰后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后一词根为主,前一词根只起附加作用。例如:

  崭新 鲜红 细心 气功 雪白 笔直 火红

  (2)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例如:

  理事 举重 签名 下海 招生 冒险 司令 管家

  (3)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前一词根为主。补充型词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这一类较多。例如:

  证实 纠正 震动 充满 放大 推广 降低 压缩

  第二类:前一词根表示物件,后一词根是物件的计量单位,对前一词根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我们也把它们归入这一类。例如:

  车辆 人口 书本 信件 纸张 船只 花朵

  (4)主谓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表示陈述的情况。例如:

  事变 心得 体贴 神往 年青 面熟 心慌 人为

  (5)联合型 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根据两个词根意义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

  人民 朋友 功劳 语言 拼搏 污染 答复

  以上这些词,并列的词根意义上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

  第二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反。例如:

  老小 今昔 表里 奖惩 彼此 高下 迟早

  以上这些词,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仍然保留着,组合成的词包含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义,如“表里”、“迟早”。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出现了变化,组合成的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动静”、“反正”。

  第三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关。例如:

  口齿 血汗 心胸 江湖 河山 水土 形容

  以上这些词不能从词根的字面意义来解释,已经具有新的意义。

  第四类:这一类与前三类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是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但其中一个的意义已经消失了,所以这类词又称偏义词。例如:

  国家 人物 窗户 质量 恩怨 忘记 好歹

  2.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 例如:

  老——老乡 老师 老总 老虎 老倭瓜

  阿——阿爸 阿哥 阿姨 阿毛 阿猫

  小——小张 小伙子 小两口 小狗 小聪明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 例如:

  子——孩子 脑子 帽子 椅子 日子

  儿——瓶儿 事儿 花儿 鸟儿 个儿

  头——石头 苗头 看头 奔头 甜头

  家——大家 作家 儒家 科学家 老人家

  性——感性 弹性 重要性 积极性 创造性

  化——美化 深化 强化 淡化 多样化

  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 例如:

  雄纠纠 亮晶晶 绿油油 病歪歪 慢腾腾

  美滋滋 火辣辣 喜洋洋 气呼呼 差答答

  3.重叠式:由相同的语素重叠组成。例如:

  爸爸 哥哥 星星 饽饽 恰恰 仅仅 纷纷 滚滚 巍巍

  炯炯 断断续续 口口声声 形形色色 原原本本

  由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内部关系一般比较复杂,它们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逐层地构造起来的。分析这一类词时,必须一层一层地将结构关系弄清楚。如“高科技”一词,由“高”和“科技”组成,为偏正型合成词。但是“科技”是两个语素,为联合关系。所以“高科技”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关系。

  (三)简称

  长的词语、名称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常常加以简化。这种简便称呼就是简称。常见的方式有:

  1.减缩。从原词语或全称中截取关键性语素。例如:

  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
  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紧缩。从原词语或全称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语素。例如:

  高等教育——→高教
  彩色电视机——→彩电
  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3.标数概括。用数字概括标示几项具有共同特点的成份。例如: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

  汉语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不分阶级一视同仁为汉族全体成员服务。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是基础,是书面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依据,而书面语对口语的统一和发展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富有表现力。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它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共同语的这种选择是以语言的发展规律作为依据的,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有“雅言”、“通语”、“官话”、“国语”等说法。早在数百年前,以北京话以代表的北方方言在整个社会就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金元以来,北京就成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所以共同语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方言本身也是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相互对立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现代汉语的七大主要方言区:

  北方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以北京话为代表。

  吴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杭州话为代表。也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2%。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民族总人口的3.2%。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3%。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民族总人口的3.6%。

  闽方言:主要分布区跨越六省。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民族总人口的5.7%。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

  五、现代汉语的特点

  同别的语言作比较,现代汉语有它的特点。同印欧语(以英语为例)相比,它的突出特点有:

  (一)语音方面(音乐性强)

  1.没有复辅音: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音节的界限分明,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

  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不少,元音收尾的音节多,乐音成分大。

  3.有声调:使音节和音节之音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如“人,手,走,语,言”等都是单音节语素,能独立承担语义。可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合起来构成合成词。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由于汉语词缀语素少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

  3.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又音节化。古汉语的许多单音节词(如目、日、石、木)被双音节代替。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减为又音节词。(如“外长”、“非典”、“彩电”、“外企”等)。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词。(如“弱智”、“菜鸟”等)

  (三)语法方面 (缺乏形态,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1.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怕辣不”表示的程度和语气不同。“的、地、得”“着、了、过”等虚词数量有限,但却是语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地震”、短语“工作顺利”、句子“我们出发了”都是主谓结构。

  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汉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比较复杂,同一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如“给您添麻烦了”、“老麻烦您,真过意不去”、“这事太麻烦了”,在不同的句子中,“麻烦”可兼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类。

  同一个句子成分也可以由几类词充当。如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以充当谓语。

  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不同方言区的人要避免用错量词。

  六、现代汉语不仅是我国汉语族人民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交际工具。

  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七、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树立并推广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须进一步消除分歧,树立规范。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八、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

  

第二章 语音

  语音这一章,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工具,并辅以国际音标,详细讲述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等,使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并具有熟练准确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以及运用汉语拼音方案来分析普通话语音结构和推广普通话的能力。掌握声韵母发音的方法,培养说普通话的能力,是本章的重点。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一)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外。音色是语音中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在普通话中,音高的作用也特别重要。

  (二)生理属性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肺和气管

  2.喉头和声带

  3.口腔和鼻腔

  发音器官示意图:
  
             图1-1-1

  1.上唇 2.下唇 3.上齿 4.下齿 5.齿龈 6.硬腭 7.软腭 8.小舌 9.舌尖 10.舌面
  11.舌根 12.鼻腔 13.口腔 14.咽头 15.会厌 16.食道 17.气管 18.声带 19.喉头

  从前往后看,口腔上部可分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六个部分,口腔下部可分下唇、下齿和舌头三大部分。舌头又可分舌尖、舌叶、舌面三部分,舌面又分为前、中、后三部分,舌面后习惯称舌根。

  (三)社会属性

  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要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汉语时的同音字和多义字特别多)各种语言和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属性的角度看在甲语言中是不同的音,在乙语言中可能认为是相同的音。(如福建某些地区n、l不分,平翘不分,前后鼻音不分)

  二、语音单位

  (一)音节、音素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例如“需要是发明之母”xūyào shì fāmíng zhī mǔ七个汉字就是七个音节。只有少数儿化的音节,例如“花儿”写作两个汉字,却是一个音节huār。

  音节不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音节是由音素组成的。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在汉语里,少数音节是由1个音素构成的,例如“阿”ā、“鹅”é等;大多数音节是由2~4个音素组成的,例如“大学校”中的“大”dà是由d和a两个音素组成的,“学”xué是由x、ü、ê三个音素组成的,“校”xiào是由x、i、a、o四个音素组成的,这些音素都是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根据不同的发音性质,音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辅音,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一类是元音,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马”mā,m是辅音,发音时双唇形成阻碍,让气流从鼻腔发出,形成鼻音,而a是元音,发音时口腔大开,让气流顺畅地通过口腔。

  (二)声母、韵母、声调

汉语传统音韵学,把汉字的字音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这叫音节的三要素。它们的关系如下:
      

  声母是汉字字音开头的辅音。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韵母是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元音是韵母的主要成分,韵母中出现的辅音只限于鼻音n和ng两个,而且只能在元音之后。

  声调是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三、汉语拼音方案(见教材第32页附录一)

  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第二节 声母

  一、 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它们是b,p,m,f,d,t,n,l,z,c,s,zh,ch,sh,r,j,q,x,g,k,h。

  普通话里还有一些音节是由元音音素开头的,这些音节开头没有辅音作声母,被称为零声母音节。例如“武艺”wǔ yì 、“安稳”ānwěn等,它们都是零声母音节。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共有以下7种不同的发音部位。

  1.双唇音b,p,m:发音时,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发音时,由上齿和下唇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尖前音z,c,s:发音时,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4.舌尖中音d,t,n,l:发音时,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ch,sh,r:发音时,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舌面音j,q,x:发音时,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前音”。

  7.舌根音g,k,h:发音时,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又叫做“舌面后音”。

  (二)声母的发音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考察:

  1.看阻碍的方式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将普通话声母分为五类:

  (1)塞音b,p,d,t,g,k:发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塞,阻住气流,然后猛然放开,使气流爆发成声。

  (2)擦音f,s,sh,r,x,h:发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接近,形成窄缝,使气流从中通过时摩擦成声。

  (3)闭塞音z,c,zh,ch,j,q:发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塞,阻住气流,然后慢慢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4)鼻音m,n:发音时,口腔通路完全闭塞,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发出完全的鼻音。

  (5)边音l:发音时,舌尖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阻塞气流,然后让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

  2.看声带是否颤动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不颤动的是清音。浊音只有m、n、l、r四个,其余声母都是清音。

  3.看气流的强弱

  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的叫送气音(p,t,k,q,ch,c),比较弱的叫不送气音(b,d,g,j,zh,z)。

  普通话声母表

  

  下面对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逐一描写说明,并举例练习:

  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举例:标兵 奔波 背包 报表 半边 颁布

  p 双唇、送气、清、塞音 举例:乒乓 偏僻 拼盘 琵琶 澎湃 批判

  m 双唇、浊、鼻音 举例:美妙 面貌 眉目 命名 买卖 门面

  f 唇齿、清、擦音 举例:奋发 非法 芬芳 反复 防范 丰富

  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举例:总则 最早 自尊 藏族 祖宗 造字

  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举例:参差 层次 从此 残存 粗糙 草丛

  s 舌尖前、清、擦音 举例:琐碎 洒扫 色素 诉讼 松散 思索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举例:电灯 大胆 带动 道德 地点 顶端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举例:探讨 天梯 团体 铁蹄 妥贴 淘汰

  n 舌尖中、浊、鼻音 举例:泥泞 牛奶 农奴 男女 恼怒 能耐

  l 舌尖中、浊、边音 举例:浏览 老路 拉拢 轮流 罗列 料理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举例:茁壮 庄重 挣扎 主张 郑重 真正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举例:出差 长处 铲除 乘车 驰骋 春潮

  sh 舌尖后、清、擦音 举例:双手 上山 事实 受伤 少数 声势

  r 舌尖后、浊、擦音 举例:仍然 软弱 荣辱 忍让 柔软 容忍

  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举例:积极 经济 进军 急件 究竟 嘉奖

  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举例:确切 轻巧 亲戚 前去 请求 弃权

  x 舌面、清、擦音 举例:相信 现象 消息 虚心 学习 先行

  g 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举例:巩固 改革 规格 灌溉 骨干 高贵

  k 舌根、送气、清、塞音 举例:可口 开阔 刻苦 慷慨 空旷 旷课

  h 舌根、清、擦音 举例:含糊 和缓 浩瀚 绘画 欢呼 黄河

  二、声母辨正

  要重点根据自己的方言的特点确定声母辨正的重点,闽方言区的人重点辨正zh、ch、sh和z、c、s,f与h,有些地区的人还有注意区分n和l,总之,要严格按照声母的发音方法,找准发音部位,发好每一个声母。

第三节 韵母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它们是a,o,e,ê,i,u,ü,-i(前),-i(后)er,ia,ua,uo,ie, üe,ai,uai,ei,uei,ao,iao,ou,iou,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韵母可以由一个元音充当,也可以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充当,还可以由元音加鼻辅音充当。这样,韵母的构成要比声母复杂得多。构成一个韵母的音素中,开口度最大、声音较响亮的叫韵腹,韵腹前面的音素叫韵头,韵腹后面的音素叫韵尾,例如韵母iang,a是韵腹,i是韵头,ng是韵尾。韵母只有一个元音音素,这个元音就是韵腹。韵母中可以没有韵头,例如ao,in,也可以没有韵尾,例如ia,uo,但必须有韵腹,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

  韵母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是按照韵母的内部成分分类,把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二是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类,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统称“四呼”。下面先按韵母的内部结构给韵母分类。

  一、单元音韵母

  单韵母是由一个元音音素充当的韵母。普通话共有10个单元音(也是基本音),它们是构成韵母的基础。这10个单元音都充当了普通话的单韵母,它们是a,o,e,ê,i,u,ü,-i(前),-i(后),er。

  分析、描写元音音素要依据三个条件,即舌面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根据10个单元音舌位的不同,又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三类。

  (一)舌面元音单韵母

  可以根据三个方面来观察元音:

  第一,看舌位的高低。(也可看开口度的大小,舌位越高开口度越小,舌位越低开口度越大)

  第二,看舌位的前后。

  第三,看唇形的圆展。

  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

   


  普通话有7个舌面元音单韵母。按照分析元音的条件,可以分别描写为: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举例:发达 大妈 刹那 沙发 打靶

  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举例:薄膜 磨破 默默 勃勃 婆婆

  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举例:合格 特色 客车 色泽 割舍

  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举例:欸

  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举例:利益 集体 笔记 毅力 奇迹

  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举例:突出 诉苦 嘱咐 服务 鼓舞

  ü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举例:雨具 区域 旅居 豫剧 絮语

  (二)舌尖元音

  普通话有2个舌尖元音,它们是由舌尖起节制作用构成的元音。舌尖前元音写作-i(前),只与辅音声母z,c,s相拼;舌尖后元音写作-i(后),只与辅音声母zh,ch,sh,r相拼。按照分析元音的条件,可以分别描写为:

  -i(前)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举例:自私 此次 恣肆 字词 四次

  -i(后)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举例:知识 史诗 事实 支持 值日

  (三)卷舌元音

  普通话只有1个卷舌元音er。发音时,让舌头平放后,舌尖向上卷,形成一个特殊的元音。这个卷舌音特殊在只能自成音节,而且在汉语中,也只有“而、儿、耳、尔、二”等几个字。它的发音特点可描写为:

  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举例:而 儿 尔 耳 饵 二 贰

  二、复元音韵母

  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音素构成的韵母。普通话共有13个复韵母,它们是ia,ua,uo,ie,üe,ai,uai,ei,uei,ao,iao,ou,iou。

  按照复韵母中韵腹所在位置的不同,复韵母又分为前响、后响、中响三类。前响、后响都是由两个元音构成的;中响是由三个元音构成的。

  (一)前响复韵母

  前响复韵母是指两个元音中前面的元音开口度大、发言清晰响亮的韵母。普通话共有4个,它们是:

  ai 举例:开采 白菜 海带 晒台 买卖 摆开 灾害 爱戴 彩排

  ei 举例:配备 肥美 黑煤 非得 蓓蕾 狒狒 北飞

  ao 举例:高潮 报告 早操 劳保 牢靠 招考 号召 宝刀 吵闹

  ou 举例:欧洲 守候 口头 收购 漏斗 瘦肉 丑陋 抖擞 后楼

  (二)后响复韵母

  后响复韵母是指两个元音中后面的元音开口度大、发音清晰响亮的韵母。普通话共有5个,它们是:

  ia 举例:加价 家鸭 假牙 夏家 掐下 加压 恰恰

  ie 举例:贴切 结业 铁鞋 节烈 切切

  ua 举例:花袜 挂花 瓜花 抓蛙 耍猾 挂画

  uo 举例:硕果 过错 国货 堕落 懦弱 活捉 剥夺 骆驼 陀螺

  üe 举例:雀跃 决绝 约略 缺雪

  (三)中响复韵母

  中响复韵母是指三个元音中中间的元音开口度大、发音清晰响亮的韵母。普通话共有4个,它们是:

  iao 举例:萧条 缥缈 巧妙 逍遥 渺小 笑料 叫嚣 吊桥 苗条

  iou 举例:悠久 优秀 求救 久留 有求 油球 绣球 牛油

  uai 举例:摔坏 乖乖 外踝 怀揣 外快

  uei 举例:水位 摧毁 溃退 归队 追随 汇兑 灰堆 回味 鬼祟

  三、带鼻音韵母

  鼻韵母是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加上一个鼻音(n或ng)音素构成的韵母。普通话共有16个鼻韵母,它们是: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

  (一)前鼻音韵母

  前鼻音韵母是指由元音加前鼻音n构成的韵母。普通话共有8个,它们是:

  an 举例:展望 灿烂 肝胆 谈判 汗衫 单干 散漫

  ian 举例:片面 先天 简便 连绵 艰险 前线 变迁

  uan 举例:婉转 贯穿 专断 转换 酸软 宦官 川湾

  üan 举例:源泉 全权 圆圈 全员

  en 举例:认真 本分 振奋 神人 根本 深圳 人参 愤恨

  in 举例:信心 拼音 亲近 殷勤 金银 民进 尽心

  uen 举例:昆仑 温顺 春笋 论文 温存 困顿 混沌 馄饨

  ün 举例:均匀 逡巡 军训 运云

  (二)后鼻音韵母

  后鼻音韵母是指由元音加后鼻音ng构成的韵母。普通话共有8个,它们是:

  ang 举例:厂房 苍茫 帮忙 党章 螳螂 长方 上当 烫伤

  iang 举例:响亮 想象 两样 向阳 枪响 洋姜 将相 湘江

  uang 举例:矿床 狂妄 状况 装潢 双簧

  eng 举例:丰盛 风声 更正 登程 横生 整风 正逢 猛增 风筝

  ing 举例:情形 命令 清醒 轻型 庆幸 兵营 明星 叮咛 姓名

  ueng 举例:嗡嗡 蓊蓊 (老)翁 蕹(菜) 瓮(城)

  ong 举例:隆重 工农 从容 空洞 中东 冲动 公共 葱茏 通融

  iong 举例:汹涌 穷凶 茕茕 熊熊 炯炯

  四、韵母辨正

  南方言方言区的人最大的困难是分辩前后鼻韵母的不同,在这方面要加强训练。

第四节 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分析。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二、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于四种基本调值。

  (一)阴平(第一声):调值55,又叫高平调。

  (二)阳平(第二声):调值35,又叫高升调。

  (三)上声(第三声):调值214调,又叫曲折调。

  (四)去声(第四声):调值51调,又叫全降调。

   

  (为了详细而准确地描写声调的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画一条竖线作比较线,分成四格五度,分别用1、2、3、4、5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再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横线、斜线、曲线表示声调的音高变化。有时也采用两位或三位数字表示。 )

  普通话调值五度标记图 ( 选自黄伯荣、廖序东, 1997 :《现代汉语》)

第五节 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从表中,可以看出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

  (一)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

  (二)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三)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四)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二、拼音

  (一)声母和韵母的配合

  普通话音节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是以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为主要依据的,超越这种规律的,就不是普通话语音了。

  

  由上表可以看出,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有如下特点:

  1.双唇音声母可以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只限于u)韵母相拼,不同撮口呼韵母相拼。

  2.唇齿音声母可以同开口呼、合口呼(只限于u)韵母相拼,不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

  3.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三组声母可以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

  4.舌尖中音声母分为两组:一组d,t可以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不同撮口呼韵母相拼;另一组n,l可以同“四呼”所有韵母相拼。

  5.舌面音声母可以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不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

  6.零声母可以同“四呼”所有韵母相拼。

  (二)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1.音节的拼读

  拼读就是拼音,就是按普通话语音的结构规律,将声母和韵母拼合成音节。

  普通话的22个声母比较单纯,韵母比较复杂,拼音时要掌握如下要领:

  (1)声母要发本音

  所谓发本音,是指拼音时辅音声母不用呼读音,也不用字母名称音,而是要用不甚清晰、较轻、较短的本音来发音。只有准确掌握每一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才有可能发准本音,即“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要读准韵头,韵母要整体认读

  音节中韵母的韵头、韵腹、韵尾也是一个整体,拼读时不可停顿或延长。例如“强”qiáng要一下读完,不要读成q-i-a-ng。

  (3)要读准声调

  声调既然在汉语语音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 拼读时调值不准,意义就会改变,从而影响我们的交际。

  2.音节的拼写

  用汉语拼音拼写音节,《汉语拼音方案》已作了明确规定,这里分别说明如下:

  (1)y和w的用法

  y,w既不是元音,也不是辅音,它们可视为隔音字母,拼写时放在以元音音素i,u,ü开头的音节前。

  ①以i开头的音节,逢i,in,ing加y,例如yi,yin,ying;其他的把i改为y,例如ya,ye,yao,you,yan,yang,yong等。

  ②以u开头的音节,只有u要加w,例如wu;其他的一律把u改为w,例如wa,wai,wang,weng等。

  ③以ü开头的音节,一律在ü前加y,同时省写ü上的两点,例如yu,yue,yun等。

  从拼写的角度来看,y,w作为部分零声母音节的标志,更好认识一些。例如“丹阳”写成daniang,就会误认为“大娘”,如果正确书写成dānyáng,绝对不会认错。

  (2)隔音符号的用法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组成的词语,需要弄清音节间的界限。y和w解决了i,u,ü开头的零声母问题,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在组成词语时,也容易产生误会。例如“档案”dangan,有可能读成“单干”。因此,《汉语拼音方案》规定:“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的形状像个逗号,标在易混淆的两个音节的上方。例如“饥饿”ji’ke、“深奥”shen’ao等。

  (3)韵母iou,uei,uen的省写

  iou,uei,uen三个韵母自成零声母音节时, 写作you,wei,wen; 当它们与辅音声母相拼时,就要分别省写韵腹o或e,例如:“牛”niú、“晖”huī、“春”chūn等。

  (4)ü上两点的省写

  按照普通话声、韵的配合规律,j,q,x不同u相拼,所以ü遇到j,q,x一律省去两个点,例如ju,qu,xu,juan,quan,xun等。ü省去两点后,不会和u发生混淆,还能够提高书写速度。

  (5)标调

  ①声调符号要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即韵腹)上。例如:“道”dào、“路”lù、“畅”chàng、“通”tōng等。

  ②iou,uei,uen三个韵母省写韵腹后,iu、ui标在后面的元音上,un标在u上。

  ③若声调符号正好标在i上时,i上的点要省写,这样既能够提高书写速度,又显得美观。例如“机器”jīqì。

  ④轻声是普通话的一种变音现象。 轻声音节不标调。例如:“我的”wǒ de、“孩子”háizi、“姐姐”jiějie等。

  ⑤轻声之外的音变现象,拼写时一般标本调。例如“领导”lǐngdǎo、“一个”yīgè中,“领”、“一”可以读得像阳平,但不标阳平的声调符号。

  (6)连写和大写

   按词连写。在句子中,每一个词作为一个拼写单位。例如:

   我们 学习  现代 汉语。
   Wǒmen xuéxí  xiàndài hànyǔ。

   大写字母的用法。有两种情况:

   ①句子中头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例如:

   我们 是 师大 的 学生。
   Wǒmen shì shdà de xuéshēng。

   ②专有名词头一个字母(或全部)用大写字母。例如:

   北京清华大学
   BěijīngQīnghuádàxué
   BEIJINGQINGHUADAXUE

第六节 音变


  这里谈的音变不是因时的语音变化,而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包括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七、八、不”的变调,“啊”的音变等。下面着重讲“轻声”和“儿化”这两种音变现象。

  一、轻声

  北京话中有些词语的音节改变原有的声调,读得又轻又短。这样的语音变化叫做轻声,读轻声的音节叫做轻声音节。例如,“玻璃、桌子、舌头、聪明、喜欢”等词里的第二个音节就是轻声音节。

  轻声的性质和声调的性质不同。声调决定于音高,轻声决定于音强和音长。轻声音节都有它原来的声调,例如“们”永远读轻声,可是单独读这个字时要读阳平。“桌子”的“子”读轻声,“孔子、孟子”的“子”读上声。由此可见,轻声和声调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语音现象。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轻声音节不标声调符号,而非轻声音节要标声调符号,两者不同。例如,“我们”要拼作wǒmen ,“去吧”要拼作qù ba。

  轻声并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它和语法有密切关系,而且有比较强的规律性。下列一些语法成分都读轻声(下面加点的字读轻声):

  (一}语气词“吧、吗、呢、啊”等。例如:吃吧、走吗、去呢、跑啊。

  (二)结构助词“的、地、得”。例如:我的书、慢慢地走、跑得很快。

  (三)动态助词“了、着、过”。例如:走了、看着、去过。

  (四)名词的后缀“们、子、头”。例如:你们、房子、石头。

  (五)名词后面表示方位的“上、下、里”。例如:桌上、地下、院里。

  (六)单音节动词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例如:看看、说说、问问。

  (七)作宾语的人称代词“我、你、他”。例如:找我、请你、麻烦他。

  有的轻声音节和非轻声音节构成对比,区别意义。例如:

  买:生意。      买卖:买和卖。

  地:纯粹,真正。   地道:地下通道。

  大:疏忽,没有注意。 大意:主要的意思。

  东西:泛指各种事物。  东西:东面和西面。

  有些词语里的轻声音节并不区别意义,只是语言习惯。像下面这些词语的第二个音节,北京话里如果不读轻声,听起来很别扭:“衣服、豆腐、薄荷、扁担、认识、打听、拾掇、漂亮、干净、凉快”。此外,还有些词语在北京口语里可以读轻声也可以不读轻声,例如:“丁香、芍药、通知、预备、颠倒、打扫”。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所以普通话要有轻声,这是就语音系统来说的。但这并不是说北京话里所有读轻声的词语,都应该原封不动地被引进普通话,而是要区别对待。像上面说的,一些读轻声的语法成分,读轻声能区别意义的词语,都应该引进普通话,以丰富普通话语音的表现力。像“衣服、豆腐”那一类,读或不读轻声既不表示语法意义,也不区分词汇意义,就不一定进入普通话。至于像“丁香、芍药”那些词语轻声的读法可以归入北京的方音,不必进入普通话。

  二、儿化

  “儿化”是北京语音里的一种十分突出的语音变化。我们学习汉语语音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北京语音里读“儿”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儿童、儿女、婴儿、幼儿”里的“儿”,有具体意义,独立构成音节;另一类指“花儿、鸟儿、玩儿、今儿、明儿、遛弯儿、大院儿、片儿汤、馅儿饼”里的“儿”,没有具体意义,也不能独立构成音节,只表示它前面韵母带有卷舌作用。“儿化”指的是后一种的“儿”。

  北京话里的“花儿”不是两个音节,而是一个音节。在读“花”的韵母ua时,不等读完,舌尖就开始逐渐卷起来,使韵母ua改变了音色,带有明显的卷舌色彩。这种语音变化就叫儿化,带有儿化的音节就叫儿化音节。用汉字书写时,在儿化音节的后面加一个“儿”,例如“花儿、玩儿”。不过这个“儿”可以不出现。就是那些一定要儿化的音节,在书写时常常不写出“儿”来,例如“大院、遛弯、豆馅、焦圈(一种油炸的小食品)、馅饼、片警”。这是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不一致的一个突出了例子。汉语拼音规定,用-r表示儿化,就是在儿化音节的后面加上个-r。例如“花儿”要拼作huar,“一点儿”拼作yidianr。

  儿化音节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书面语词很少有儿化的。一个词儿化后,常常就有了“小”的意义,而且有喜爱的意味,例如“小孩儿、小猫儿、小刀儿、小碗儿、小玩意儿”。

  不过这个现象并不严格,“老头儿、老伴儿、大院儿、东边儿”没有小的意思,“小偷儿、小流氓儿”也说不上什么喜爱的意味。

  在北京话里的儿化从作用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儿化能区别意义。例如:

  信:信件。       信儿:消息。
  头:脑袋。       头儿:首领。
  盖:动词,打上,蒙上。 盖儿:名词,盖子。
  尖:形容词,末端锐利。 尖儿:名词,锐利的末端。
  白面:小麦粉。     白面儿:毒品,海洛因。

  第二类,虽然不能区别意义,但在北京话里一定要儿化,不儿化就不像北京话,北京人听起来很别扭,不容易接受,例如“冰棍儿、三轮儿、汽水儿、小孩儿、拐棍儿、摆摊儿、包干儿”等。第三类,有些词语可以儿化也可以不儿化,表示的意义和色彩没有明显的差别。例如:“上班、写字、作文、帮忙、打铃、冒烟、逗哏”。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所以普通话要有儿化,这是就语音系统来说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北京话里的儿化词都要进入普通话,既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可能。有些方言区的人学习儿化十分困难。从原则上说,上述的第一类,也就是能够区别意义的儿化应该进入普通话,第二和第三两类不一定要进入普通话。最近几十年,北京话受普通话的影响,儿化音节也有减少的趋势。在北京话里,原来说“干劲”一定要儿化,可现在变得也可以不儿化了。

第三章 文字

  《文字》这个章节,要求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形体构造、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的水平,为将来研究或教学现行汉字打下基础。本章的学习难点是运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重点是学会规范地使用汉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1.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突破了语言在时空上的限制,文字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规范化。世界上约有七八千种的语言,最重要的却只有两百多种,都有自己的文字。文字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是世界上起源较早的文字之一。

  人们对汉字的起源充满好奇,但后人只能通过一些考古发现和古籍来进行推测,其中一些推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1)仓颉造字说最为流行。汉字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人造出来的,是由千万个“仓颉”创造的,但需要有人作搜集、整理、统一的工作。据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看东西非常清楚。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弯,低头看见地上鸟兽的脚印各式各样,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这个行动惊动了天地鬼神,“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上天感动得投下了大米白面,鬼神吓得夜里哭叫。(2)结绳说。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法,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一些民族至今仍有彩结绳法来帮助记忆事情的。从古代南美洲秘鲁的印第安人那里能了解到古代结绳的一些情形:用一根木棒,棒上拴着长长短短的像缨子一样的绳子,绳子上面打着许多结头。结头离棒越近,所指的事越紧要。黑结表示死亡,白结是银子或和平,红结是战争,黄结是金子,绿结是谷类:单结是“十”,双结是“百”,三结是“千”。人们把绳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人类创造记事的方法与发明文字的想法是很一致的。原始社会的人群活动范围还不很大,对记事符号的交际功能要求不高,结绳可作为原始的记事法,但它不具备文字的性持,从结绳到文字,又发展了几千年。(3)刻契说。所谓刻契,是在木版或竹片上刻些缺口或其他记号,用来记载财务的数量;或向别人传达什么事情,留作记忆的凭借;或作为向有关人员作解释的依据。刻契有一方独存的,也有两方共有的。两方共有的,把竹木板两半,各拿一半,并以齿的互相吻合为依据。木契上的划划道道,只起帮助记忆的作用,当然不能算是文字。但它比结绳更具有促进文字产生的条件。(4)图画记事。世界上几种古老文字,如古埃及的文字,它的字形的原始形式,都和汉字一样,是图画性的。这说明人类文字起源有共同的规律,都是脱胎于图画。但图画与文字有本质的区别。大量研究表明,人类完成从图画到文字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图画文字。

  3.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

  记录音素、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素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人们可以较容易地听、读、记写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则相反,它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或区别不同的语素、词的意义,表同一语素的文字在不同的方言区或民族语中可代表不同的语音。

  现行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形旁表示意类,声旁表示读音。所以现行汉字也可称为意音文字。但声旁本身也是表意字,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字母,虽然汉字有大量的形声字,但仍然可以看作表意体系的文字。

  由于汉字不是直接表音的,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中华民族的光辉文明靠汉字记载下来,传播四方。汉族历史悠久,古代典籍丰富,地域十分广阔,方言分歧很大,表意体系的汉字能较好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言之间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现在,汉字是各民族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对促进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也有重要作用。汉字曾被临国借用,至今还在使用。联合国把我国的规范汉字作为工作用的六种文字之一。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参看教材上册170页):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书: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狭义的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又叫古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秦隶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象形的转折点。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草书和行书:一直是辅助性字体。一般说的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今草产生于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狂草是唐代产生的。行书产生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简化趋势: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的。表现在四个方面。

  二、现代汉字的形体:楷书和行书。行书是楷书的辅助性字体。

  印刷体: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按字体大小分成不同的字号。从大到小有初号、小初号、一号……七号等。

  手写体是指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以行书为最多,其次是楷书。根据运用的工具的不同,手写体可以分成软笔字和硬笔字两类。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汉字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横包括提,点包括捺。前四种是单一笔画,后一种是复全笔画。)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复合笔画有撇类、点类、提类、折类、钩类、弯类等六类二十五种。(见第179页“现代汉字笔画表”)

  笔画组合有三种方式:相离、相接、相交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现行汉字中的偏旁,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1)按照现在能否独立成字划分,可以分为成字偏旁和不成字偏旁两类。成字:构、界、式;不成字:汉、位中的“氵、亻”(2)按照能否再切分成小的偏旁划分,可以分成单一偏旁和复合偏旁两类。单一:独、类。复合:型、照、指。(3)按照偏旁切分的先后划分,可以分成一级偏旁、二级偏旁、三级偏旁等。如“湖”字,“氵、胡”是一级部件,“古、月”是二级部件,“十、口”是三级部件。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分为540部,《辞源》214部,《新华字典》189部,新《辞海》250部,《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200部。

  二、笔顺

  笔顺是指笔画的书定先后顺序。汉字笔顺依照《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规定来定。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人),从上到下(二,草),从左到右(川,江),从外到内(月,肉),从外到内后封口(四,回),先中间后两边(小,水)。较为特殊的见第182页。

  三、造字法

  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古代讲的“六书”,还包括转注、假借两种,它们并不能产生新的汉字,所以只是用字法。

  “六书说”还有缺陷,是先有汉字,然后才有总结汉字构造规律的“六书”理论,所以在分析汉字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一)象形

  象形是比照实物形体模拟描画成字的方式,所造的汉字具有十分明显的图画特征。例如:

  伞:像一把伞撑开的形状。

  山:像绵延起伏的山峰形状。

  人: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的形状。

  羊:像突出双角的羊头的形状。

  雨:像空中落雨的形状。

  木:像一棵树的形状。

  象形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构字方法,许多民族在最初造字时都使用过这种方式。这种造字方式虽然简单但却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客观事物既多又复杂,任何一种文字符号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事物都用一个符号表示, 也不可能都可以描画成字; 同时,语言中有许多概念,如思想感情、行为方式等,根本就无形可象。所以汉字系统中象形字比较少,自汉代以后几乎就没有出现新的象形字。

  (二)指事

  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构字,或者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指示性的符号来构造新字的方式。例如:

  一:用一条横线表示。

  三:用三条横线表示。

  本: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部加指事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是“树根”。

  刃:在象形字“刀”上加一点,表示一点之处就是这个字的意义。

  寸:在象形字“手”的基础上加一符号,表示人手腕边按到脉的地方,即所谓寸口

  末:在象形字“木”的上部加一指事符号,表示树梢。

  指事造字法虽然比象形进了一步,但是局限性也比较大,因为许多事物不是用简单的指示性符号就能表示出来,所造的字也就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的用字需要。

  (三)会意

  会意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为偏旁,组合成一个新字的方式。原来的象形字、指事字作为新造字的构成要素,其意义与新造字的意义有某种联系,可以意会。例如:

  吠:从口从犬,表示狗叫。

  林:用两个“木”字构成,表示树木多就是“林”。

  从:两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

  休:从人从木,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益:从水从皿,表示溢出,这是“溢”的本字。

  烦:从火从页(页是人头形),表示发热头痛。

  会意方式可以造出表示抽象意义的字,选用偏旁可以用相同的符号,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构字方式可以左右并列,也可以上下重叠。这种造字方式比象形、指事无疑要优越得多。

  (四)形声

  形声就是用已有的汉字充当形旁或声旁来构成新字的方式。形旁和声旁都是原有的字,用作形旁的那个字,表示新造字的意义类属; 用作声旁的那个字, 表示新造字的读音。例如“柑”字,其中的象形字“木”是形旁,表示“柑”字的意义同“木”有关;“甘”是声旁,表示“柑”字的读音与“甘”相同。又如:

  姨:从女夷声 糕:从米羔声

  案:从木安声 岭:从山令声

  牦:从牛毛声 蜘:从虫知声

  坊:从土方声 喑:从口音声

  形声造字法同象形、指事、会意相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因为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方法所造出来的汉字,字形结构只与所记录的语素或词的意义相联系,没有考虑到读音;形声结构方式则考虑到了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两个要素,所创造的形声字,既能表示字的意义,又能表示字的读音,无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形声字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汉字不表字音的局限,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使汉字由过去的纯粹表义过渡到音义兼表阶段,创造了全新的汉字结构模式,强化了文字的符号特征。形声字将语素的读音、意义巧妙地统一于一体,为人们的识读、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正因为形声这种结构方式的先进性、优越性,所以发展成为汉字的主要结构方式。后来许多新字,几乎都用形声方式创造,甚至原有的非形声字,出于强调音义或分化字义的需要,有的也加上形旁,变成了形声字。例如“益——溢”、“莫——暮”、“羞——馐“等。

  现代汉字系统以形声字为主。这众多的形声字,都是由数量有限的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构成现代形声字的形旁约有250个,声旁约有1300个。这些形旁、声旁互相配合,就构成了汉字的形声字系统。

  形旁和声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6种:
  
  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

  左声右形,如:功、领、救、战、郊、放、鸭、飘、歌

  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

  上声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盒

  内形外声,如:闻、闷、辫、辩、问

  外形内声,如:圆、阁、衷、病、赶、厅、近

  形旁、声旁也有它的局限性:形旁可以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声旁可以帮助纠正方音。但由于古今语言的演变,有些形旁变得不易理解、辨认。而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有的声旁不容易辨出来,所以要避免读半边字。(“摄影”读成“聂影”。“尴尬”读成“监介”。)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中国的文字改革工作经历了一个很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研究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促进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等,这是当前汉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汉字的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简化笔画。一个是精简字数。《汉字简化字总表》包括以下几种简化方法:(1)简化偏旁,(2)同音代替,(3)草书楷化,(4)换用简单的符号,(5)保留特征或轮廓,(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三、汉字标准化

  定量:现代汉语常用字大约有三四千个。

  定形:为保持字形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应该对汉字进行笔画的简化。汉字定形的重要任务,一是进一步整理异体字,别一个是整理异体词。

  定音。定音就是规定每个汉字的标准读音。

  定序:有义序法、音序法和形序法三大类。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主要可分为笔画法、部首法和号码法三种。

  汉字编码也属于汉字定序问题,是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汉字输入码的编制。汉字编码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字形编码法(形码)、字音编码法(音码)和形音结合编码法(形音码或音形码)三类。

第五节 正确使用汉字(实践重于理论)

  当前通用的规范汉字的形体是以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为依据。

  一、掌握规范汉字

  (1)掌握简化字。学习《简化总表》。

  (2)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整理异体字的三个原则:从俗、从简和照顾书写方便。

  (3)区别新旧字形。

  二、纠正错别字

  (一)注意字形。盲、肓;茶、荼;炙、灸。

  (二)注意字音。用声旁来纠正错别字。但要注意形声旁的表音往往不准确。要记住多音多义字。如担、好、教、单。掌握多音同义字:巷(大街小巷,巷道),吓(吓人,恐吓)。

  (三)注意字义。为虎作伥、班门弄斧、暴殄天物。第四章 词汇

  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用词的能力。本章学习的重难点是合成词的构词法。

第一节 词和词汇

  一、什么是词?

  词,从词汇的角度说,可以定义为“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是一个句子,它就是由“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五个词组成的。这五个词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都能分别和其他的词组成另外的句子。五个词中,“的”和“更”无法再拆开,“祖国”、“明天”、“美好”似乎可以拆,但是它们的意义不是两个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已经紧紧地凝结在一起。在这个句子里,它们都分别是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表意单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当句子的成分的。

  二、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和词的主要区别在于不能独立运用。以前面所举的“祖国”为例,如果分开成为“祖”和“国”,各自也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不能自由运用,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说,不能独立地用来组成句子。这就是说,词和语素虽然都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但词是造句的单位,而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词和语素有的有交叉的情况,即一个语素可能也是一个词。例如在“西湖的景色很美”这个句子中,“美”有声音有意义,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见是一个词。在“你真好”这个句子中,“好”有声音有意义,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见也是一个词。但是在我们前面举的“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个句子中,“美好”已经结合成为一个不容随意拆开的整体,是句子中一个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以只是一个词。在“美好”这个词里,“美”和“好”各自都是一个语素。我们在鉴别一个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词还是语素的时候,不考虑别的,只考虑它是否能独立运用,能独立运用的是词,不能独立运用的是语素。

  语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能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如“吝”、“崛”、“胚”、“懑”等。以“吝”为例,可以和“惜”结合成“吝惜”,可以和“悭”结合成“悭吝”。另一类本身就能成为一个词,前面我们所分析的“美”、“好”就是如此。再如“海”、“说”、“暖”、“块”等。它们也能作为语素同其他语素结合成另外一个词。以“海”为例,可以和“洋”结合成“海洋”,可以和“沧”结合成“沧海”。

  三、字和词、语素

  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汉字来说,一个个方块形体就是一个字,它是书写和印刷的单位。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有的字有意义,又能独立运用,这样的字既是语素又是词。有的字有意义,但不能独立运用,只能作为构词的成分,这样的字只是语素不是词。要指出的是,有的字既不是词,也不是语素,只表示一个音节,例如“玻”、“橄”、“琵”、“葡”等。但是这些有音无义的字可以和其他字分别结合成“玻璃”、“橄榄”、“琵琶”、“葡萄”,这都是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它们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在“他喜欢橄榄,我喜欢葡萄”这个句子中,“橄榄”、“葡萄”都是能独立运用的单位,是组成句子的成分,所以是词;在“橄榄枝”、“葡萄酒”中,“橄榄”、“葡萄”只是组成词的成分,所以是语素。

  四、什么是词汇?

  词汇顾名思义是词的总汇,是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现代汉语词汇基本成分是词,也包括其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熟语,如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

  汉语是高度发达的语言,词汇极其丰富。《汉语大词典》所收词语达37万条。《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语为主的中型词典,所收词语也有5万余条。我们应该努力掌握更多的词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构词类型

  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如:“笔、电、走、逍遥、秋千、可口可乐”等。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

  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内部语素之间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

  (一)词根和词缀

  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两个语素都是词根,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

  (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从词根之间相互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偏正型 前一词根限制或修饰后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后一词根为主,前一词根只起附加作用。例如:

  崭新 鲜红 细心 气功 雪白 笔直 火红

  (2)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例如:

  理事 举重 签名 下海 招生 冒险 司令 管家

  (3)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前一词根为主。补充型词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这一类较多。例如:

  证实 纠正 震动 充满 放大 推广 降低 压缩

  第二类:前一词根表示物件,后一词根是物件的计量单位,对前一词根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我们也把它们归入这一类。例如:

  车辆 人口 书本 信件 纸张 船只 花朵

  (4)主谓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表示陈述的情况。例如:

  事变 心得 体贴 神往 年青 面熟 心慌 人为

  (5)联合型 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根据两个词根意义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第一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

  人民 朋友 功劳 语言 拼搏 污染 答复

  以上这些词,并列的词根意义上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

  第二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反。例如:

  老小 今昔 表里 奖惩 彼此 高下 迟早

  以上这些词,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仍然保留着,组合成的词包含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义,如“表里”、“迟早”。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出现了变化,组合成的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动静”、“反正”。

  第三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关。例如:

  口齿 血汗 心胸 江湖 河山 水土 形容

  以上这些词不能从词根的字面意义来解释,已经具有新的意义。

  第四类:这一类与前三类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是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但其中一个的意义已经消失了,所以这类词又称偏义词。例如:

  国家 人物 窗户 质量 恩怨 忘记 好歹

  2.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 例如:

  老——老乡 老师 老总 老虎 老倭瓜

  阿——阿爸 阿哥 阿姨 阿毛 阿猫

  小——小张 小伙子 小两口 小狗 小聪明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 例如:

  子——孩子 脑子 帽子 椅子 日子

  儿——瓶儿 事儿 花儿 鸟儿 个儿

  头——石头 苗头 看头 奔头 甜头

  家——大家 作家 儒家 科学家 老人家

  性——感性 弹性 重要性 积极性 创造性

  化——美化 深化 强化 淡化 多样化

  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 例如:

  雄纠纠 亮晶晶 绿油油 病歪歪 慢腾腾

  美滋滋 火辣辣 喜洋洋 气呼呼 差答答

  3.重叠式:由相同的语素重叠组成。例如:

  爸爸 哥哥 星星 饽饽 恰恰 仅仅 纷纷 滚滚 巍巍

  炯炯 断断续续 口口声声 形形色色 原原本本

  由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内部关系一般比较复杂,它们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逐层地构造起来的。分析这一类词时,必须一层一层地将结构关系弄清楚。如“高科技”一词,由“高”和“科技”组成,为偏正型合成词。但是“科技”是两个语素,为联合关系。所以“高科技”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关系。

  (三)简称

  长的词语、名称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常常加以简化。这种简便称呼就是简称。常见的方式有:

  1.减缩。从原词语或全称中截取关键性语素。例如:

  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
  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紧缩。从原词语或全称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语素。例如:

  高等教育——→高教
  彩色电视机——→彩电
  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3.标数概括。用数字概括标示几项具有共同特点的成份。例如: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

包修、包退、包换——→三包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四美

第三节 词义

  一、词义的性质

  词的声音是词的形式,词的意义是词的内容。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词义是词的意义的通称。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关系。除声音、意义外,还有客观的事物、现象。这是形成词义的基础。举例来说,“山”这个词的语音形式是
shān,它的意义是“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山这种客观存在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来,我们就用shān这个声音来表示它的意义。因此可以说,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

  所谓词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它不能是主观的,必须有客观基础;另一方面是说它有可能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对于同样的客观事物、现象,人们的认识、评价、喜怒爱憎有所不同。例如同是表示死亡,“逝世、谢世、仙逝”等就带有肃穆、哀婉的情感,而“呜呼哀哉、翘辫子、蹬腿”等则带有轻蔑、嘲讽的意味。对事物、现象的客观反映是词的理性意义,附加在它上面的主观态度是词的感情色彩。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词的感情色彩我们也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等几个性质。

  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词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成为概念,同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将它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词义。比如学生,有男学生、女学生,有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有中国学生、外国学生,总之有种种差别。但是“学生”这个词在反映这类事物时,把一些具体的、个别的特点舍弃掉了,只留下本质的、共同的特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在学校读书的人。”这样就能把这一类人和其他类别的人区别开来,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上午”与“下午”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美”与“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词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比如汉语里为什么要把“物体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叫作huǒ(火)呢?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道理,而是人们相约命定,后来长期习用,为社会所公认,因此固定了下来。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荀子就曾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荀子·正名》)词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虽然不是必然的,但是一经确定,对社会成员便具有强制性,不可随意改动,以保证社会语言交际的正常进行。

  二、词义的构成

  1.理性义: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概念义。

  2.色彩义:色彩义是附属于理性义上的,也可称做附属义。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形象色彩参见教材上册第270页)

  三、语义场

  1.定义

  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2.语义场的层次:上位词、下位词(人——男人,女人)

  3.语义场的种类: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

  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等(见下文)。

  四、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义发生了变化。在语言发展的历史中,词义处于经常演变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词义也包括语素义,有些原来为词,现已成为语素。

  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扩大

  有些词的应用范围原来比较狭小,后来包含了更多的意义,应用范围便比以前广泛。例如“航”,原指船,后指船在水上行驶。现在飞机、飞船等飞行器在空中飞行也称航,如航空、航天等。又例如“开发”,原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现在也指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产品等供利用,如开发人才资源、开发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等。再例如“战略”,原指作战的谋略,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现在广泛用指决定全局的策略。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等。

  2.缩小

  有些词的应用范围原来比较宽泛,后业被比较狭窄的意义所代替。例如“爱人”,原指可爱的人;后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或已婚男女的一方。现在一般指丈夫或妻子。又例如“经理”,原指经营管理;现在多指企业中负责经营管理的人。

  3.转移

  有些词原来的意义转移,出现了新的意义。其中有的是理性意义的转移。例如“书记”,原指文字、书籍、文章等,后指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现指党、团组织和某些团体的负责人。有的是感情色彩的转移。

第四节 同义词、反义词和同音词

  一、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同义词可以使表达精确严密,富于变化,气势充畅。

  汉语的同义词非常多,这是语言高度发达的表现;但也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善于辨析,从而准确地加以运用。

  一般说来,同义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

  1.意义方面的差别

  (1)表现重点不同。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再如:“生命”和“性命”都指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意义范围较广,而且引申用于政治、艺术、体育运动以及其他有活力的事物,如“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同样值得学习”。“性命”多指人,也指动物,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口头,如“亏得躲闪快,要不我这条性命就没了”。

  (3)语意轻重不同。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如“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如“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如“党纪国法不容违犯”。“违抗”强调对抗、抗拒,是蓄意的行为,性质恶劣,如“胆敢违抗政府法令的人,定将受到严惩”。再如:“指摘”、“指责”和“指斥”都有指出错误批评否定之意。“指摘”表示指出缺点错误,进行批评,语意较轻,如“他说话随随便便,伤了一些人,受到了大家的指摘”。“指责”强调责备,语意较重,如“对酒后驾车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应该加以指责、处罚”。“指斥”强调斥责,多用于性质严重的事情,语气很严厉,如“这种荒谬论调理所当然地为人们所指斥”。

  2.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同义词它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态度却不相同,也就是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带有赞许的意味,叫褒义词;有的带有贬斥的意味,叫贬义词;有的不带褒贬意味,叫中性词。例如:“结果”、“成果”和“后果”,都指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其中,“结果”中性词,可以用于好的事物,也可以用于坏的事物。如“他们商谈的结果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结果”用于好的事物;“我们商谈的结果崩了”,“结果”用于坏的事物。“成果”,褒义词,意思是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是一种好的结果,如“祝贺你们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后果”,贬义词,意思是后来的结果、结局,多用于坏的方面,如“滥伐森林的行为再不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再例如:“巨大”、“宏大”和“庞大”,都有很大的意思,其中,“巨大”中性词,如“对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工程,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巨大”用于好的事物;“要防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巨大”用于坏的事物。“宏大”,褒义词,有雄伟、壮阔之意,如“这是一个宏大的规划,真鼓舞人心”。“庞大”,贬义词,常含过大或大而无当之意,如“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的状况应该改变”。

  (2)语体色彩不同。这里主要指书面语和口语的色彩不同。书面语一般经过文学加工,有的受古代文学的影响还比较大,所以跟平时口头说的话有些不同。书面语和口语各有自己的色彩特点,适用的语境、场合也不相同。例如:“儿童”和“小孩儿”都是指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人,但前者比较庄重,后者比较亲切。在“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里,如换用“小孩儿”就不协调;而在“瞧,这位老爷爷在逗小孩儿呢”里,如换用“儿童”,也会失去原有情味。再如“恐吓”和“吓唬”,“吝啬”和“小气”,均为同义词,前者多用于书面,后者多用于口头。

  3.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别

  有的同义词虽然意义、色彩方面相同,但语法功能方面存在差别。例如:“刚才”和“刚”、“刚刚”,都有不久之前的意思,但“刚才”是时间词,可以做主语(刚才下了一阵雨,现在停了)、定语(刚才的电话是找小王的)、状语(你刚才上哪儿去了);“刚”和“刚刚”则是副词,只能作状语(他刚下课、小张刚刚还在这儿)。又如:“愿望”和“希望”都有想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但“愿望”是名词,可以做主语(愿望是好的,做法不可取)、宾语(他终于实现了当一名医生的愿望);而“希望”是名词,又是动词,作为名词,可以做主语(希望寄托在年青一代)、宾语(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我们的希望);作为动词,可以做动语(希望大家事业有成)。

  二、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例如“冷”和“热”,“进”和“出”,“美”和“丑”,“多”和“少”等。这些都是意义相反的反义词,它们是客观事物、现象矛盾对立的反映。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鲜明的对比,新闻标题就常常加以运用。

  反义词数量很多,其中有表示性质状态的,例如:新——旧、强——弱、宽——窄、整齐——凌乱、坚强——脆弱、正确——错误等。有表示动作行为的,例如:来——去、奖——罚、涨——落、回归——脱离、超前——滞后、积压——脱销等。有表示事物名称的,例如:战争——和平、内政——外交、硬件——软件、主观——客观、现象——本质、起点——终点等。有表示方位、处所、时间的,例如:前——后、左——右、天上——地下、古——今、晨——昏、现在——将来等。

  一个词通常只有一个反义词,但也存在复杂的情况。一个多义词同时有几个意义,因此它的每一个意义,都可能分别同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反义配对关系,也就是说,形成一个词和几个反义词对应的情况。例如:“正”,表示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时,反义词为“歪”;表示位置在中间时,反义词为“侧、偏”;表示正面时,反义词为“反”;表示正确时,反义词为“误”;表示合乎法度、端正时,反义词为“邪”;表示职务是第一把手时,反义词为“副”;表示大于零的数时,反义词为“负”;等等。再如:“进步”,表示向前发展、比原来好时,反义词为“倒退、退步”;表示积极进取时,反义词为“落后”;表示对新事物勇于接受时,反义词为“保守”;表示顺历史潮流而动时,反义词为“反动”;等等。以上是从多义词这个角度讲的,倒过来说也是一样,即几个词可以和一个多义词的几个不同意义分别构成反义配对关系,形成几个反义词和一个词对应的情况。反义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语言运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三、同音词

  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同音词按书写形式是否相同又分作两类:

  (一)书写形式相同。例如:

  huì 会1——我今天上午有一个会。

    会2——你会英语吗?

    会3——我会(付账)过了。

  shēngqì 生气1——年青人生气勃勃,充满了活力。

      生气2——他半天没说话,准是生气了。

  (二)书写形式不同(多音节词含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例如:

  gōnɡguān 攻关——重点科研项目要组织人员协作攻关。

      公关——她是一名公关小姐。

  héfánɡ 何妨——机遇还是有的,何妨试试。

      河防——要吸取历史上的水患教训,加强河防。

  ɡuān’ài 关爱——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增强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隘——这一处关隘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关碍——这次事故对公司信誉大有关碍。

  同音词必须是声母、韵母和声调全都相同的词,音近的词不是同音词。例如:

  圈quān——文件阅后请画圈。

  圈juān——别把孩子圈在家里。

  圈juàn——过去农村很多人家都有猪圈。

  要注意把字形相同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区别开来。多义词是具有几个意义的一个词,这些意义相互有一定联系;而同音词则是没有意义联系的几个词,各自独立存在。例如:“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花很美),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火花),烟火的一种(礼花),花纹(白地蓝花),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花篮、花灯),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花绿绿),等等。这些意义之间有相通的地方,是多义词。可是另外还有一个“花”,表示用、耗费(花费、花钱)。它与前面那个“花”没有什么联系。所以这两个不同的“花”就是同音词。

第五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包含的词比较少,却很重要,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

  二、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外来词

  (一)古语词

  古语词是指古代、近代汉语的词汇。古语词中的很大一部分已作为传承词为现代汉语所吸收,这里所谈的是其他通常不再使用的词。这些古语词情况不一样,大致可分成历史词和文言词两类。很多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事物、现象,现在已不存在,反映这些事物、现象的词叫历史词。历史词如今很少应用,有特殊需要涉及历史的表述时,才会用到。文言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但已由其他的词所代替。文言词虽然被取代,但其中很多成了现代汉语多音词的构词语素,如:目——眉目、履——履历、食——食品、甘——甘甜、遣——派遣、弛——松弛。

  (二)方言词

  方言词是指流行于某个地区而普通话里并不使用的词。例如: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上海叫“打烊”;冰棍儿上海叫“棒冰”;上衣厦门叫“外衫”;月亮广州叫“月光”,福州叫“月”。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形成的。它以北方方言的词汇为主,同时也吸收了某些其他方言区的方言词。例如“尴尬、垃圾、懊恼、货色、龌龌、面孔、把戏、煞有介事”等就是从吴方言吸收的。但是某些过于土俗、没有特殊表现力的词语应该舍弃。

  (三)外来词

  外来词是指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又叫借词。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等原因,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出现词的借用。

  汉语外来词根据吸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译音词。例如:

  雷达、戈壁、扑克、逻辑、香槟、迪斯科、模特儿、英特耐雄纳尔

  2.译音兼译意词。例如:

  幽默、引擎、绷带、黑客、的确良、乌托邦、俱乐部、可口可乐

  3.译音加译意词(译音+表明类别的汉语语素)。例如:

  啤酒、卡车、卡片、霓红灯、摩托车、沙丁鱼、雪茄烟、芭蕾舞

  4.字母外来词。例如:

  MTV CT CD KTV WTO

第六节 熟语

  熟语是习用的定型词组,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熟语内容丰富,形式精练,很有表现力,为人们喜闻乐道。从结构上看,它是词组,但作用相当于词。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

  一、成语

  成语是一种简练精美的固定词组,它是在社会演进和语言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是人们长期的语言实践的认识结晶,是我们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精华。

  (一)成语的特点

  1.意义的整体性。成语和一般的词组不同,它的意义不是各个词的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各个词所融合成的一个含意深刻的整体。例如“痴人说梦”,从字面看,是傻子说自己做的梦,实际上是讽刺人凭着妄想,说根本办不到的话。再如“问道于盲”,从字面看,是向瞎子问路,实际上是比喻向根本不懂的人请教,不能解决问题。

  2.结构的凝固性:成语的整个结构是定型凝固的,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的位置,更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例如“见仁见智”,不能说成“见智见仁”;“惊涛骇浪”,不能说成“狂涛骇浪”;“开源节流”,不能说成“开源并节流”;“侃侃而谈”,不能说成“侃侃谈”。

  (二)成语的来源

  1.神话寓言:例如“夸父逐日”,语出《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大意是说:夸父(神话中的英雄)和太阳赛跑,追赶上了太阳。他渴极了,想喝水;喝了黄河、渭河的水还不够,又到北边去喝大湖的水,人还没有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他的木杖也丢弃了,后来变成了一片树林,叫做邓林。这个成语比喻决心大,也喻指不自量力。又如“叶公好龙”,语出汉代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大意是说:叶公子高特别爱好龙,钩形的刀具上刻上了龙,凿子上刻了龙,凡是房屋卧室雕花的地方都刻上了龙。天龙知道了就下到叶公住的地方,把头伸进窗户探望,尾巴拖在厅堂上。叶公看见龙,掉头就跑,吓得失魂落魄,脸色都变了。可见叶公并不是真爱好龙,他爱好的只是外表像龙实际上并不是龙的东西啊。这个成语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爱好。

  2.历史故事:例如“唇亡齿寒”,语出《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大意是说:晋国的献公第二次去打虢国,又向虞国借路。虞国的臣子宫之奇向虞公劝说道:“虢国是虞国外面的一层保护,虢国一亡,虞国一定跟着灭亡。晋国永不满足,不可助长他这个念头,就像强盗不可不在意一样。一次失着已经足够了,还可以来第二次么?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相互依存,没有了嘴唇牙齿就要觉得冷了。这句话正是说的虞国和虢国呢!这个成语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又如“图穷匕首见”,语出《战国策·燕策》。其中说,战国时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秦王,荆轲以献燕国督亢(地名)的地图为名,预先把匕首卷在图里。到了秦王座前,慢慢地把地图展开,展到最后,露出了匕首。后以此比喻事情发展到最终,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3.诗文语句:例如“未雨绸缪”,语出《诗经·豳风·鸱鴞》:“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大意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剥些桑树根儿的皮,把巢室有缝隙的地方缠缚紧了(后多指修理好门窗)。这个成语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又如“水落石出”,语出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花开)而幽香,佳木(美好的树木)秀而繁阴(浓密的树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现。

  4.口头俗语:例如“利令智昏”、“亡羊补牢”、“众志成城”、“投鼠忌器”等都是古时的俗语俚词;“改头换面”、“拐弯抹角”、“七手八脚”、“平心静气”等都是后世流传于民间的口语。

  除以上所说外,也有一些是从外语吸收来的。如“昙花一现”,源于佛经,从梵语来。“天方夜谭”,来自阿拉伯民间故事;“火中取栗”出于法国文艺作品。

  (三)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1.言简意赅。例如:

  (1)沈雁冰同志把个人的名誉、地位、“实惠”等等都看得很淡薄,犹如过眼云烟,而把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强信念看得高于一切。(雷克《追求·奋斗·理想》)

  (2)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我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居世界前列

  例(1)“过眼云烟”,简洁而形象地描述了沈雁冰对待个人名誉、地位等等的“淡薄”态度,它与“忠心耿耿”一起,表现了沈雁冰的高尚品德。例(2)“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成语,将二者连用,既符合标题文字简短的要求,又十分精当。

  2.语含警策。例如:

  (3)倘若走下车去,越过这些“屏障”,深入到腹地一看便会发现,有的整座山岗被砍伐成了“癞痢头”,树桩累累,枝干横陈,狼藉满地;有的连同主干被放火“烧荒”,黑烟弥漫,终日不散;有些虽然种植上了甘蔗、香蕉、菠萝等经济作物,但与那些被连根铲除的珍稀树种相比,有如焚琴煮鹤,实在是得不偿失!(吴学良《哭泣的原始森林》)

  “焚琴煮鹤”是说把琴当作柴火烧,用来煮鹤吃,谁都会认为这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作者以此喻指毁林行为,具有促人深省的效果。

  3.流畅和谐。例如:

  (4)“国”字从玉,古已有之,顺应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中,玉是美好的象征。“玉洁冰清”、“璞玉浑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词语,都含有高贵、纯洁、坚定之意。“国”字从玉,正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赞美。(黄勤信《国庆读“国”》)

  “玉洁冰清”、“璞玉浑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由四字构成的成语本身各自就很匀称,这里连用,读来琅琅上口,和谐悦耳。

  运用成语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及其结构,以防出错。例如:

  (1)*当年鉴真和尚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这一壮举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习作)

  (2)*北京这许多年发生了翻天地复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面貌大变,不用说外地人,连本市居民也都认不出来了。(报)

  例(1)“一衣带水”意为一水相隔,如同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是强调距离近。这里和“生命危险”、“壮举”不能搭配。可改成:“……冒着生命危险,渡过东海,前往邻邦日本”。例(2)“翻天地复”,应为“天翻地覆”,由两个并列的主谓词组组成。

  二、谚语

  谚语是在群众中口头流传的通俗而深刻的句子。它是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认识,凝结着集体的智慧,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谚语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非常丰富。其中:

  有寓含哲理的。例如:

  满架葡萄一条根

  不嚼碎,不知味

  有讲工作方法的。例如:

  急走冰,慢走泥

  骆驼脖子再长,也吃不了隔山草

  有勉励人勤奋的。例如:

  笔勤能使手快,多练能使手巧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谚语语意深刻,简明通俗,活泼生动,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常常运用。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设谜和解谜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是谜面,后一部分是谜底。平时说话,常常只说前一部分,而将后一部分藏着不说,让听话人去猜测体会,所以显得幽默风趣,歇后语的名称也正由此得来。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活泼形象,富于趣味性。

  歇后语可以分为两类:

  (一)喻意歇后语。它的前一部分往往是一个比喻,后一部分字面上是对前面的解释,实际上言在此而意在彼,另有含意。例如:“六窍皆通——一窍不通”,人有“七窍(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表面上说的“六窍”怎样,实际上暗指“一窍”怎样。

  (二)谐音歇后语。前一部分说出一件具体的事情,后一部分加以解说,这是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出深层的意思。例如:“老虎拉车——没人敢(赶)”,后一部分的解说借助于“敢”、“赶”谐音,来表示“没人敢”。

  四、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意义整体化了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的意义大都由比喻来。例如“吹鼓手”,原指旧时办喜事丧事时吹奏乐器的人,现表示吹捧某人的人。又如“当耳边风”,其中“耳边风”原指从耳边吹过的风,“当耳边风”,表示对别人的劝告、嘱咐根本听不进去。

  惯用语在结构上,多数为三音节的词组。例如:

  走过场、放空炮、敲边鼓、打头阵、赶浪头、翘尾巴、过电影、和稀泥、
  夹尾巴、嚼舌头、开绿灯、开夜车、两面光、关系网、老大难、凉半截

  非三音节的数量较少。例如:

  卡壳
  抹黑
  婆婆妈妈
  唱独角戏
  脸红脖子粗
  七大姑八大爷

  惯用语在结构上具有定型性,但使用时可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碰钉子”,可以说成“碰了个大钉子”、“碰了个软钉子”。又如“打光棍儿”,也可以说成“打了半辈子光棍儿”。词,下同]

  能作动语,后面或能带宾语,或能带补语。例如:

  看书 吃生鱼片 喝啤酒 喜欢京剧 喜欢游泳

  看清楚 吃完 喝下去 喜欢得不得了

  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看 不吃 不喝 不喜欢 [黑体的就是受“不”修饰的动词]

  汉语里的动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游泳有好处 抽烟不好

  喜欢游泳 禁止抽烟

  有一部分动词能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第二个音节读轻音),如“看看”、“想想”、“听听”、“走走”等;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如“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商量商量”等。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一般根据能不能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小类──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如“看”(看书)、“吃”(吃面条)、“喜欢”(喜欢京剧)等;绝对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游泳”、“合作”、“咳嗽”等。

  三、形容词

  从意义上看,形容词都表示事物的性质。

  从语法功能上看,形容词最大的特点是,能受“很”的修饰,而在受“很”修饰的同时不能带宾语。例如“干净”能受“很”修饰(如“很干净”),但不能同时带宾语,不能说“*很干净衣服”,所以“干净”是形容词。有一些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喜欢”、“爱”等,也能受“很”修饰(如“很喜欢”、“很爱”),但同时能带宾语(如“很喜欢京剧”、“很爱他”),所以“喜欢”、“爱”等仍是动词,不是形容词。有一些词,如“团结”、“丰富”、“方便”等,能受“很”修饰(如“很团结”、“很丰富”、“很方便”),有时也能带宾语(如“团结多数人”、“丰富精神生活”、“方便顾客”),但不能同时既受“很”修饰又带宾语,我们不说“*很团结群众”、“*很丰富文娱生活”。像“团结”、“丰富”这些词,一般把它们看作形容词兼动词──当它们带宾语时是动词,其它场合都是形容词。

  形容词也能作谓语。例如:

  个儿高 眼睛大 这苹果甜 那衣服干净 态度认真

  能带补语,例如:

  高极了 大得很 甜得不得了 干净极了 认真多了

  能作补语。例如:

  抬高 放大 变甜 洗得干净 看得认真

  一般都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高 不大 不甜 不干净 不认真

  汉语里的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虚伪不好

  爱干净 喜欢安静 要虚心 以为好

  有一部分形容词能重叠,单音节形容词有两种重叠形式:如果重叠后不儿化,形式是“AA”(第二个音节念本调),如“好好”、“大大”、“高高”、“慢慢”等;如果重叠后儿化,形式是“AA儿”(第二个儿化音节念阴平),如“好好儿”、“大大儿”、“高高儿”、“慢慢儿”等。

  四、区别词

  区别词是指下面这样一类词:

  公 母 雌 雄 男 女 荤 素 阴 阳 金 银

  微型 巨型 急性 慢性 彩色 黑白 公共 私营 野生 切身 初等 ……

  从语法功能上看,这类词只能直接修饰名词,或加结构助词“的”形成“的”字结构。例如:

  公山羊 母山羊 男宿舍 女宿舍 金项链 银手镯 微型电脑 私有财产

  公的 母的 男的 女的 金的 银的 微型的 私有的 ……

  从所表示的意义来看,这类词大都表示事物的区别性特征。因此,现在都称之为“区别词”。

  五、数词

  数词,有基数词和序数词两小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三”、“十”等;序数词表示事物排列次序的先后。例如:“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十六”等。

  汉语中最基本的基数词有以下一些:

  一 二 两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O 半 [个数词]

  十 百 千 万 亿 兆 [位数词]

  汉语中所有的数目都由这些基数词构成,不管是整数(如“十四”、“四十”)、分数(如“二分之一”)、小数(如“三点一四一六”)。

  序数词头上大都有“第”(如上面所举的“第一”、“第二”),也可以没有“第”,在形式上跟一个表示整数的基数词一样。例如:

  三年级(=第三个年级)、五层楼(=第五层楼)

  一百五十三号(=第一百五十三号)、公元一九九九年(=公元第一九九九年)

  六、量词

  量词用来表示计量单位。在汉语中,无论说明事物的数量、行为动作的数量、时间的数量,也无论说明事物的次序先后、行为动作次序的先后、时间的次序先后,一般都不能只用一个数词来表示,一定得用上一个表示数量单位的词,即本小节所要说的“量词”。例如:

  三本书(*三书) 五个学生(*五学生)

  去了三次(*去了三) 玩儿了两回(*玩儿了两)

  住了三年(*住了三) 工作了三天(*工作了三)

  汉语里的量词可以分为三小类:

  (一)名量词(也叫物量词),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如“个、支、条、张、块、封”等。

  (二)动量词,表示行为动作的计量单位,如“次、下、遍、回、趟”等。

  (三)复合量词,由两三个不同的量词复合而成,如“人次、艘次、吨海里”等。

  从语法上看,量词的最大的特点是,它只能跟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或疑问代词“哪”相结合。例如:

  三个 这个 那个 哪个

  三次 这次 那次 哪次

  五天 这天 那天 哪天

  七、代词

  代词具有指代功能。汉语代词按指代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小类。下面略作说明。

  (一)人称代词。现代汉语里的人称代词主要有以下17个:

  我 咱 你(您) 他(她、它)

  我们 咱们 你们 他们(她们、它们)

  人家 别人 大家 自己

  关于人称代词,需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需注意“咱”、“咱们”跟“我们”的区别。用“咱”或“咱们”一定包括听话人在内,例如:

  (1)山本先生,咱(们)该走了。

  例(1)“咱(们)”就既包括说话人在内,也包括山本先生在内。而“我们”可以不包括听话人在内,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在内。例如:

  (2)山本先生,我们该走了,过些日子再来看您。
  (3)山本先生,我们该走了,您的行李我帮您拿。

  例(2)里的“我们”不包括听话人山本先生在内,而例(3)里的“我们”就包括听话人山本先生在内。

  第二、“您”是“你”的敬称,例如:

  (4)李老师,您说得真好。
  (5)奶奶,您慢点儿走,别摔着。

  “您”的复数形式是“您们”,不过只偶而在书面上用(主要在写信时用);在口语里不用“您们”,一般用“您几位”这类格式。例如:

  (6) 您二位要喝点儿什么?
  (7) 让您三位久等了,真对不起。

  (二)指示代词。汉语里的指示代词可以分“这”系和“那”系两组:

  这 这儿 这里 这会儿 这些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 那儿 那里 那会儿 那些 那么 那样 那么样

  “这”系的指示代词表示近指,“那”系的指示代词表示远指。例如:

  (1)“那三位同学坐我这儿来。”张教授指着站在那边的三位同学说。
  (2)我身边的这个孩子是大哥的儿子,靠窗口站着的那个孩子是我们家的小铁蛋儿。

  例(1)所说的“那三位同学”原先一定不在张教授跟前,所以张教授说到他们时用“那”来指明,而说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就用“这”指明。例(2)对自己身边的孩子用“这”指明,对不在身边而靠窗口站着的孩子就用“那”指明。

  (三)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主要是用来表示疑问。现代汉语里的疑问代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谁 什么 哪 哪里 哪儿 多会儿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几 多少 多

  关于疑问代词,主要需说明这样一点,疑问代词有时在句中并不表示疑问。例如:

  (1)他什么都不吃。
  (2)那个人好面熟啊,好像在哪儿见过。
  (3)今天不怎么冷。

  例(1)-(3)里的疑问代词都不表示疑问──例(1)“什么”表示任指,含周遍意义,泛指吃的东西;例(2)“哪儿”表示虚指,相当于“某个地方”的意思;例(3)“怎么”表示一定程度。疑问代词的这种用法一般称为“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八、副词

  副词是只能作状语的词。例如“已经”,它在句子里只能作状语(如“已经上课了”、“已经放假了”),不能作别的句法成分。前面讲过,部分形容词也能作状语,例如“认真”可以作状语,如“认真学习”,但是它还能作别的句法成分,如“态度认真”(作谓语)、“认真的态度”(作定语)、“写得很认真”(作补语)等。显然,副词和形容词是有区别的。只能作状语的词才是副词。

  副词常见到的有以下几类:

  (1)表示程度,如“很、挺、太、最、更、非常”等;称之为“程度副词”。
  (2)表示范围,如“都、全、只、仅、仅仅”等;称之为“范围副词”。
  (3)表示时间,如“正在、刚、就、才、马上、常常、曾经、已经、忽然、终于”等;称之为“时间副词”。
  (4)表示否定,如“不、没(有)、别、甭”等;称之为“否定副词”。
  (5)表示重复、追加或频度,如“重新、又、还、再、再三、屡屡”等;称之为“频度副词副词”。
  (6)表示方式,如“悄悄、亲自、一起、互相、死死”等;称之为“方式副词”。
  (7)表示语气,如“却、偏、偏偏、难道、简直”等;称之为“语气副词”。

  注意,有的副词,意思单一,只是属于某一小类的。如“不”只属于否定副词的范围;“简直”只属于语气副词。可是有的副词能表示多种意思,所以可以兼属几个不同的小类,如“还”,有时表示程度,可看作是程度副词,如“他比我还高”、“这个地方还干净”。

  九、介词

  介词主要是指以下一些词:

  把 被 从 对 对于 关于 跟 除

  连 向 往 自 自从 在 到 比

  介词都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等句法成分,它后面总得跟上一个别的成分(大多是名词性成分),组成一个介词结构,例如“把书”、“被他”“从北京”“对你”等。介词结构本身也不能单说,也不能作谓语,例如我们不能单独说:

  (1)*把我的书

  *我把书

  介词结构在句中主要是作状语,例如:

  (2)我把书还了。
  (3)他从北京来。

  有少数介词形成的介词结构带上“的”之后,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例如:

  (4)对考试的意见

  十、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一类词。例如:

  和 或 或者 还是 以及 并 并且 而

  尽管 即使 哪怕 只要 只有 不论 不管 然而

  可是 否则 况且 何况 如果 因此 由于 即使

  从连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看,连词可分为两小类:

  (一)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其中

  有的表示并列关系,如:和、跟、同、与、以及 ……

  有的表示选择关系,如:或、或者、还是、与其、宁可 ……

  有的表示递进关系,如:不但、不仅、并且、而且 ……

  (二)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其中

  有的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为、由于、所以、因此 ……

  有的表示假设关系,如:假如、如果、要是 ……

  有的表示让步关系,如:虽然、固然、尽管、固然 ……

  有的表示让步假设关系,如:即使、哪怕、就是 ……

  有的表示条件关系,如:只有、只要、无论、不论、不管 ……

  有的表示转折关系,如: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

  有的表示推论关系,如:既然、可见 ……

  辨似:连词“和”与介词“和”的区别(见教材下册第40页)

  十一、助词

  助词是附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一类词。助词可以分为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数量助词(如“来、等、等等、左右、上下”等)三小类。其中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比较重要,下面特别介绍一下。

  动态助词有“了、着、过”三个,它们主要用在动词之后。“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的持续;“过”表示有某种经历。例如:

  (1)吃了一个苹果
     买了一件衣服

  (2)外面下着大雨
     他在床上躺着

  (3)学过英语
     去过北京

  结构助词有“的、地、得、所、似的”几个。

  “的”和“地”,读音都是“de”(轻声);它们附在修饰语后面标示前后成分之间是修饰关系;但二者有明确的分工:定语之后用“的”,状语之后用“地”,前者如“聪明的孩子”(不能写成“*聪明地孩子”),后者如“仔细地看”(不能写成“*仔细的看”)。“的”字还有一个用法,那就是附在实词性词语之后,组成一个可以指代事物的“的”字结构。例如“木头的”指用木头做的物品,“便宜的”指价格便宜的东西,“骑车的”指骑车的人。“的”字结构是名词性的,在用法上大致相当于一个名词。

  “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引出表示可能、状态或程度的补语,例如:

  (4)吃得完 爬得上去 [可能]

  (5)洗得很干净 笑得直不起腰来 [状态]

  (6)好得很 苦得不得了 [程度]

  “所”,加在及物动词头上,形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如“所见所闻”、“所答非所问”。“所“字结构是古汉语里遗留下来的。在现代汉语里,“所”字结构单独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已很少见,更常见的是,“所”与“的”配合使用。例如:

  (7)他没有去过那里,所说的只是从诗赋中、历史上得来的印象。(朱自清)

  (8)这半年来,我们所见的,却只有他的静默而已。(朱自清)

  “所”字结构多用于书面语,口语里很少用。

  十二、语气词

  语气词主要用在句尾,表示某种语气。例如:

  (1)她多漂亮啊!
  (2)你去吗?
  (3)快走吧!

  其中的“啊”“吗”“吧”就是语气词,它们在上面的句子里分别表示感叹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常用的语气词主要有:

  啊 吗 吧 啦 呢 了2 罢了……

  语气词“了2”和助词“了1”字形、读音相同,但用法和意义都不同。语气词
“了2”只用在句尾,表示变化和肯定;助词“了1”只用在句中,表示行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例如“他吃了饭了”,前一个“了”是助词“了1”,后一个“了”是语气词
“了2”。

  十三、有的词可以兼不同的词类——词的兼类

  语言里绝大多数词都可以按照语法功能的异同分别划入不同的类,但有少数词既具有这类词的语法功能,又具有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意义上有联系,这样的词一般称为兼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的兼类现象。例如:

  代表 (1) 我们选了三位代表. [名词]

     (2) 他代表我们发言. [动词]

  科学 (1) 学习自然科学. [名词]

     (2) 这个方法很科学. [形容词]

  热 (1) 今天很热. [形容词]

    (2) 你热一下饭. [动词]

  注意: “开会”的“会”(名词)和“会唱歌”的“会”(动词)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因为这两个“会”在意义上毫无联系,只是字音、字形相同而已。临时活用也不看作词的兼类,例如:

  (1)那家伙比秦桧还秦桧。
  (2)他这个人是很唐·吉诃德的。
  (3)你也太近视眼了!

  例(1)-(3)都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例子。例(1)里的“秦桧”,例(2)里的“唐吉珂德”,例(3)里的“近视眼”都是名词,按说它们都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这里分别受程度副词“还”、“很”、“太”的修饰,似乎变成形容词了,其实都只是临时活用为形容词,并不真成了形容词。它们都不属于词的兼类。

  十四、常见的词类误用毛病

  所谓词类误用,是指错把属于某类词的词当作其他词类的词来用。例如:

  (1)*中国这20年来的变化真是惊人,就拿电视机、洗衣机、电话、电脑来说吧,在20年前,平常百姓家对这些是想都不敢想的高档商品,如今在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都已成为日常的必须日用品了。

  例(1)里的“必须”应改为“必需”。“必须”是副词,它只能作状语。现在把它误作为动词去修饰名词“日用品”了。这可能是因为“必须”和“必需”是同音,而且还部分同形,所以把它们搞混了。这就是词类误用的实例。

  词类误用有多种情况。

  (一)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例如

  (2)*叶莹兰是个很智慧的孩子。

  (3)*女子举重运动一直是我们很优势的项目。

  例(2)-(3)里的“智慧”、“优势”都是形容词,它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2)里的“智慧”宜换成“聪明”。例(3)或在“优势”前加个“有”,说成“……是我们很有优势的项目”;或干脆把“优势”前后的“很”和“的”删去,在“我们”后加上一个“的”字,说成“……是我们的优势项目”。

  (二)名词误用为动词。例如:

  (4)* 在他心目中,古陵县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缩影着整个省。

  (5)* 当他知觉王守忠欺骗了自己,他怒火中烧,……。

  例(4)-(5)里的“缩影”、“知觉”都是名词,它们都不能带宾语。例(4)可改为“……古陵县的变化可以看作整个省的缩影”。例(5)宜将“知觉”换成“觉察”。

  (三)形容词误用为动词。例如:

  (6)* 她并不害怕嘲讽,但她怯懦人言杀人。

  (7)* 有的黑白照片,其摄影效果优越彩色照片。

  例(6)-(7)里的“怯懦”、“优越”都是形容词,它们不能带宾语。例(6)宜将“怯懦”改为“害怕”。例(7)可把“优越”改为“优于”。

  (四)名词误用为副词。例如:

  (8)* 他兴致地观赏着每一件展品。

  (9)* 这种治疗方法确实效力地遏制了流感的蔓延。

  例(8)、(9)里的“兴致”、“效力”都是名词,不能作状语。例(8)可改为“他饶有兴致地观赏着……”,或改为“他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例(9)可将“效力”改为“有效”。

第三节 最常见的词组

  词组是语言中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组成的语言成分,例如“学生学习”、“吃香蕉”、“红苹果”、“努力学习”、“爸爸和妈妈”等。词和词按照不同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就造成不同类型的词组。下面介绍现代汉语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五种类型的词组。

  一、偏正词组

  偏正词组,按它的语法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定中短语

  名词性偏正词组,即在语法上大致相当于名词。例如:

  白衬衣 漂亮的衣服
  木头桌子 不锈钢的勺儿
  学校的房子 我的书

  (二)状中短语

  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性的偏正词组,即在语法上大致相当于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例如:

  刻苦学习 仔细地听讲
  慢慢走着 轻轻地敲了一下
  已经走了 正在吃饭

  二、动宾词组

  动宾词组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任,表示某种行为动作,一般称之为动语,这是整个词组的核心;后一部分常见的是由名词性词语充任,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充任,它是受前一部分影响、支配的对象,称之为宾语。动语和宾语之间是一种支配关系。例如:

  吃米饭 写了篇文章
  去北京 逛公园
  看打球 学过游泳

  三、中补词组

  中补词组也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动语,只能由动词或形容词充任,是整个词组的核心;后一部分是补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或状态词性词语充任。彼此之间是补充关系。例如:

  洗干净   煮熟     走进来
  学得很认真 洗得干干净净 白得像雪
  干净得一点灰尘都没有

  四、主谓词组

  主谓词组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是陈述的对象,一般也可看作话题;谓语是对主语所提出的对象加以陈述,或说明主语干什么,或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说明主语是谁、是什么。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例如:

  他去    我喝
  心情舒畅  环境优美
  他的脸通红 眼睛大大的

  以上举的都是主谓词组,只是作谓语的成分有所不同。例(1)是动词,例(2)是形容词,例(3)是状态词,例(4)是由动词“是”带上名词的述宾词组。

  五、联合词组

  联合词组有三个特点:第一,各组成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第二,各组成成分的词性一般相同;第三,组成成分可以不止两项。例如:

  爸爸和妈妈 长江、黄河、淮河 真善美 听说读写 又高又大

  联合词组各成分之间,有时候没有语音停顿,有时候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顿号(、)表示,如上面举的“长江、黄河、淮河”。联合词组各成分之间往往可以用一些关联词语,如“和”(爸爸和妈妈)、“并”(研究并决定)、“又”(又好又便宜)、“或”(今天或明天)、“还是”(喝咖啡还是喝茶)等。

  从各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看,联合词组可以具体表示三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爸爸和妈妈”、“研究商量”“真的、善的、美的”等;

  (二)表示选择关系。如:“今天或明天”、“棉的或者毛的”、“米饭还是面条”等;

  (三)表示递进关系。如:“妈妈甚至奶奶(都同意)”、“研究并决定”、“多而好”等。

  六、几种特殊的词组

  (一)连谓词组

  几个动词性词语连用而彼此不形成主谓、述宾、述补、偏正或联合关系的词组就叫做连谓词组。连动词组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由同一主体发出的,例如“我写信告诉他”里的谓语“写信告诉他”就是连谓词组,其中的“写信”和“告诉他”这两种行为都是由主语“我”发出的。下面再举些连谓词组的例子:

  (1)(我们)下了课打篮球
  (2)(他)低着头想问题
  (3)(他们)去上课
  (4)(我们)出去看电影
  (5)(他)有事儿没有去

  下面的词组也可以看作连谓词组:

  (6)一看就明白
  (7)不问不知道
  (8)越学越有兴趣

  例(6)-(8)跟上面举的略有些不同,那就是前后两部分由连接成分连接。例(6)是“一……就……”,例(7)是“不……不……”。例(8)是“越……越……”。因此也有人把这些词组叫“连锁词组”。

  (二)递系词组(兼语词组)

  递系词组,也有人称为“兼语词组”,其特点是:第一,只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一定是一个述宾词组,后一部分常见的是一个动词性成分,有的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性成分;第二,作为前一部分的述宾词组,其宾语在意念上一定是后一部分中的主要动词的施事或后一部分中的形容词所说明的主体;前者如“请他来一下”,后者如“称赞他勇敢”。前一个递系词组由“请他”和“来一下”两个动词性成分组成,前一部分“请他”是述宾词组,其宾语“他”在意念上是后一部分中动词“来”的施事;后一个递系词组由动词性词组“称赞他”和形容词“勇敢”组成,前一部分的“称赞他”是述宾词组,其宾语“他”在意念上是后一部分中形容词“勇敢”所说明的主体。下面是类似的例子:

  (1)请你提意见 派小李去 有人找你 让他先走 推选他当我们的代表
  (2)称赞她聪明 嫌他脏  怪他太慢 夸她勤奋 羡慕她有一个好丈夫

  (三)同位短语

  多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一样,共作一个成分。例如:

  首都北京 我们大家 游泳这个项目

  七、多义短语

  只有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单义短语,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多义短语。形成多义结构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结构有限而语义无穷。多义短语在具体的语境一般能显示确定的意义。(例子见教材下册第68-70页)

 


第四节 句子里的主语和谓语

  一、关于主语和谓语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里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存的两个主要的句法成分。主语是说话人所要陈述的对象,谓语是来陈述主语的。

  在汉语里,主语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话题。例如(黑体字部分是主语):

  (1)弟弟在看电影。
  (2)寄走了。
  (3)很聪明。
  (4)她的眼睛大大的。
  (5)他家里有一只猫。
  (6)今天是星期三。

  由于汉语里的主语一般可以理解为说话的话题,所以句子的主语从语义上来看,可以是谓语动词(即谓语部分的核心动词)的施事(即动作者),如例(1);可以是谓语动词的受事(即受动者),如例(2);也可以是谓语所陈述的主体,如例(3)、(4);也可以是事物存在的处所,如例(5);也可以是判断的对象,如例(6)。主语通常是由名词性词语和名词性代词充任。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因此谓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性词语充任。例如(黑体字部分是谓语):

  (1)他
  (2)同学们都听懂了
  (3)他是医生
  (4)小华很聪明
  (5)这儿真美!
  (6)她的脸通红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名词性词语一般不作谓语,但有例外,表示日期、节令、天气、人的籍贯或描写人的外貌特征的名词性词语,有时也可以作谓语,特别在口语里。例如:

  (1)今天星期二。
  (2)六月一日儿童节。
  (3)今天晴天。
  (4)他四川人。
  (5)那孩子红红的脸。

  在汉语中,数量词,以及由数量词作定语的名词性偏正词组,也可以作谓语。例如:

  (6)一斤一百元。
  (7)黄瓜两斤,西红柿三斤。
  (8) 一个人两个苹果。
  (9)我们组五个人,他们组六个人。

  主谓词组也能作谓语,这也是汉语语法特点之一。例如:

  她呀,心地特别善良。

  二、施事主语句和受事主语句

  谓语如果是由动词性词语充任,那么从意义上看,主语一般说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施事主语 主语是施事,即主语所指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例如:

  (1)他写了一封信。
  (2)爸爸在修理汽车。

  (二)受事主语 主语是受事,即主语所指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接受者。例如:

  (3)今天的报纸看了。
  (4)作业都交了。

  (三)当事主语 主语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这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作谓语的动词性词语不表示具体的行为动作,如:“她是会计。”其中的谓语动词“是”不表示具体的行为动作,作为主语的“她”很难说是施事还是受事。类似的动词如“有、像、属于、包括、当作、成为”等等。第二种情形是作谓语的动词性词语虽然表示具体的行为动作,但是这个行为动作既不是主语所发出的,也不是主语所承受的。例如:

  (5)这件事不怪他。
  (6)前面来了一个人。
  (7)昨天下雨。

  三、在主谓组合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主谓组合中主要得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一)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配合

  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两个最重要的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句子时,首先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配合,使谓语对主语的陈述尽量做到准确、恰当。例如:

  (1)旧社会的苦力愁眉苦脸去典当,新社会的工人眉开眼笑跑银行。

  这是一张宣传储蓄的招贴画上的文字说明,两个分句的主语和谓语都配合得很好,收到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如果不注意主语和谓语的配合,就会犯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

  (2)*《光明日报》改版后,版面热气腾腾,报纸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3)*当年周恩来总理在这里所作的数小时的报告,仍在这里回响。

  (4)张学思同志离开我们八年多了,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例(1)“热气腾腾”不能用来陈述“版面”,宜换成“生动活泼”一类的词语。例(2)主语是“当年周恩来总理所作的数小时的报告”,谓语是“仍在这里回响”,报告怎么能回响呢?例(3)主语“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跟谓语“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不能搭配,如果要保留原主语,谓语可改成“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果要保留谓语,主语宜改为“他那高大的形象”。

  (二)要避免残缺

  残缺主语,这在写作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毛病。例如:

  (1)*从他们的成长和工作将证明这一点,那就是在新中国的摇篮里,也能够产生
“人类智慧的挑战者”。

  (2)*通过四水村由穷变富的变化,清楚地表明了当前在农村中建立各种类型的生
产责任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例(1)和(2)都缺主语,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是滥用介词,它们本来是有主语的,例(1)的主语应该是“他们的成长和工作”,例(2 的主语应该是“四水村由穷变富的变化”,现在分别被加上了介词“从”和“通过”后,就使它们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从而造成句子残缺主语的毛病。因此分别删去介词“从”和“通过”就行了。

第五节 句子里的动语、宾语、补语

  一、汉语里的动语和宾语

  动语和宾语是句子中两个重要的句法成分。动语表示行为动作,宾语是行为动作所支配、影响或涉及的对象。不过,这是一种概括的说法,其实汉语中动语和宾语在意义上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宾语是动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这种宾语一般称为“受事宾语”。例如:

  (1)(我)看书 (姐姐)洗衣服 (他们)买房子
  (2)(他)写书 (妈妈)做衣服 (工人)盖房子

  例(1)和例(2)里的宾语都是受事,但有些不同:例(1)里的宾语所指的事物是在动作行为发生前就存在的,例(2)的宾语所指的事物在动作行为发生前并不存在,而是在动作行为发生之后所产生的结果。

  (二)宾语是动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这种宾语一般称为“施事宾语”。例如:

  (3)(这房子)住人 (我们家)来客人了 (门口)站着个孩子

  (三)表示施事、受事以外的宾语,称“当事宾语”。包括各种类型,例如:

  1.宾语表示处所。这种宾语一般称为“处所宾语”。例如:

  (4)(我)去天津 (他)回北京了 (李老师)来学校了

  2.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这种宾语一般称为“工具宾语”。例如:

  (5)(我)吃大碗 (你别)洗凉水 (他)写毛笔

  “吃大碗”就是“用大碗吃”的意思。余者类推。

  3.宾语表示数量。这种宾语一般称为“数量宾语”。例如:

  (6)(他)买了/两个 (我)写了/四篇 (客人)来了/三位

  4.宾语表示领有或存在的事物。例如:

  (7)(他)有两个弟弟 (桌上)有一本书 (门外)是一条河

  宾语可以是施事、处所或工具,这也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二、在动宾组合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动宾组合中主要得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要注意动语和宾语的配合。

  动语和宾语也是密切相关的成分,一定要配合好。如“鱼水情深传佳话,军民团结谱新歌”这两句话中的“传佳话”和“谱新歌”,动宾搭配得很恰当;可是像“*传说着他的先进事迹”这样的说法,动宾搭配得就不当。

  动宾措配不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意义上不能搭配。例如:

  (1)*有老船长掌舵,我们一定能冲过暗礁险滩,取得航行的胜利。

  (2)*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的师资水平。

  例(1)“暗礁险滩”,航船只能“绕过”去,“冲”是冲不过去的。应将“冲”改为“绕”。例(2)里的“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在语义搭配上有毛病。“提高师资水平”是可以说的,“培养师资水平”就不能这样说。从整个句子看,宜将“培养和”三字删去,在“提高”前加“努力”。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当动语或宾语是联合词组时,更要注意相关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

  另一种情况是语法上不能搭配。例如:

  (3)*今年大白菜大丰收,每亩收成了一万五千斤。

  (4)*黄教授带着怎样防治棉铃虫,怎样提高棉花产量,深入棉区进行调查研究。

  (5)*这些问题难道还不值得领导的重视吗?

  例(3)“收成了一万五干斤”里的“收成”是名词,它不能带宾语。“收成”应改用动词“收”。例(4)“带着”后面只能跟名词性宾语,而“怎样防治棉铃虫,怎样提高棉花产量”是个动词性词组,显然不合要求。在“......产量”后面加上“的问题”三个字,转化成名词性词组就行了。例(5)则相反,“值得”后面要求带动词性宾语(或由动词性词语作谓语的主谓词组充任的宾语),而“领导的重视”是名词性词组,不合要求。“领导的重视”里的“的”去掉,变为主谓词组,句子就通了。

  (二)要注意结构的完整。

  在动宾组合中,还要注意结构的完整,如果缺少了必不可少的成分就会造成残缺的毛病。下面是残缺动语的例子:

  (1)*现在这些娃娃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成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坐汽车,进门看电视的生活。

  (2)*他的表情冷漠,若无其事的样子。

  例(1)、(2)都把动语动词落(l3)了。例(1)应在“成天”后、“衣来伸手……”前补上动语“过着”。例(2)“若无其事的样子”前面缺动语,应加上“显出”。

  更常见的毛病是残缺宾语中心。例如:

  (3)*这些名贵的树种,多具有木质坚硬、致密,结构均匀、纹理交错,切面光滑油润,干燥后不翘不裂,有特殊香昧,不为虫蛀,是造船、雕刻、弯曲构件和高档家具的上等用材。

  (4)*用在医药上的高分子材料大致可以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

  例(3)、(4)都犯了残缺宾语中心的毛病。例(3)动词“具有”后面要求带一个名词性宾语,现在它后面所跟的“木质坚硬、致密,结构均匀、纹理交错,切面光滑油润,干燥后不翘不裂,有特殊香昧,不为虫蛀”是个动词性成分,不合“具有”的要求。应在“不为虫蛀”后加“等优点”。例(4)动词“分为”后面也要求带名词性宾语,现在他后面所跟的“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是个动词性成分,也不合要求。在句末应加上“两种”。

  三、汉语里的动语和补语

  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带上补充性说明成分便构成述补词组。例如“洗干净”里的动词“洗”是动语,“干净”是补充性说明成分,是补语;“洗干净”就是一个述补词组。

  动补词组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词组。这实际是一种缩略型的词组,其中实际包含有两重语义关系。最明显的是,当述补词组充任谓语时,由此造成的主谓词组实际上是由两重主谓词组缩略而成的。例如:

  (1)我走累了 ← 我走+我累了
  (2)衣服洗干净了 ← 衣服洗了+衣服干净了
  (3)我把黑板擦干净了 ← 我擦黑板+黑板干净了
  (4)他热得头上直冒汗 ← 他热+他头上直冒汗
  (5)我走出教室 ← 我走+我出教室

  补语前面的中心语是谓词性词语,补语可以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补语的类别:结果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间处所补语、可能补语。

  一个中心语动词带两三层补语,它们的排列顺序是:结果补语最靠近动词、处所补语或数量补语次之、趋向补语总在最外一层。

第六节 定语、状语和中心语

  一、定语和状语的不同

  真要严格区分汉语中的定语和状语,必须考察整个偏正词组的性质。如果偏正词组是名词性的,那么其中的修饰语是定语;如果偏正词组是动词或形容词性的,那么其中的修饰语是状语。对于汉语里的定语和状语,大致可以这样来定义:

  定语——名词性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是定语。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定语大致可以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两大类。

  状语——动词或形容词性偏正词组里的修饰语是状语。状语的意义类别可粗分为限制性和描写性两类。

  二、在修饰语和中心语组合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修饰语和中心语组合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配合。

  定语和状语都是修饰中心语的,修饰语和中心语配合得好,就会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看下面一段话:

  (1) 周总理以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卓越的外交才能,丰富的斗争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精力,赢得了世界革命人民的爱载和敬佩。(《人民日报》1976.1.11二版)

  这是周恩来总理逝世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所发布的讣告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修饰语和中心语配合得非常恰当――用“崇高”来修饰“革命精神”,用“卓越”来修饰“外交才能”,用“丰富”来修饰“斗争经验”,用“渊博”来修饰“学识”,用“非凡”来修饰“精力”。五个修饰语和五个中心语都各得其所,配搭得十分精当,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周恩来总理伟大的精神和杰出的才华,让读者深深感到周恩来总理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佩是理所当然的。

  在组织句子时,不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配合,会使文句语义不通。例如:

  (2)*让我们在通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航道上阔步前进!

  (3)*金色的秋风送来了粮食增产的喜讯。

  例(2)“在通向现代化的航道上”是个介词结构,作状语,修饰“阔步前进”。“航道”是指水上或空中的通道,在“航道”上是没法“阔步前进”的。如要保留“阔步前进”,应将“航道”改为“道路”;如要保留“航道”,则将“阔步前进”改为“奋勇前进”或“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例(3)秋天是稻米等收获的季节,所以人们常常用“金色”来形容秋天。但是秋风是不会呈现颜色的,所以不能用“金色”来形容。“金色的秋风”显然不通。改法有二:如要保留“金色”,可改为“金色的秋天传来了粮食增产的喜讯”;如要保留“秋风”,可改为“十月的秋风送来粮食增产的喜讯”。

  (二)要注意修饰语的位置。

  一个修饰语该放在什么位置,这对语言表达很有影响。有的时候,位置不同,意思就很不一样,例如“不完全对”和“完全不对”,这两个偏正词组所用的词都相同,但意思却相差很远,这就是因为修饰语“不”和“完全”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有些病句是修饰语的位置摆错了。例如:

  (4)*在职工们倡议下,勤丰购物中心建立起来的劳资双方每半年举行一次协商会议的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

  (5)*考古专家和史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例(4)是某报新闻报导中的一句话。按现在这个句子构造,似乎“劳资双方每半年举行一次协商会议的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是在职工们倡议下才实现的。这与整篇报导的内容不符。从整篇报导内容看,作者是要告诉读者,勤丰购物中心“劳资双方每半年举行一次协商会议的制度”是在职工们的倡议下建立起来的,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显然,现在这个句子没有组织好,不该把介词结构“在职工们倡议下”放在句子头上,而应该将它放在主语“勤丰购物中心”之后,“建立起来……”之前。例(5)文物是属于两千多年前的,但不是在两千多年前出土的。“两千多年前”这个修饰语应是“文物”的定语,不应放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三)要注意书面上“的”和“地”的正确使用。

  在本章第二节里我们说过,结构助词“的”和“地”读音相同,都是[te°],但用法不同:定语后面用“的”,状语后面用“地”。但是,现在常常有人把状语后面的“地”写作“的”。例如:

  (1)*在北京,历史上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除长城外,像紫禁城故宫、天坛、颐和园、雍和宫、碧云寺、白云观、地坛等,都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了。

  (2)*宏志班的同学都能刻苦的学习,在老师们热情、耐心的指导帮助下,学习成绩都很不错。

  像上面这两个例子,都错将状语后边的“地”写成了“的”。不过,这还不至于造成读者对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有时会因为这一字之误,而造成读者误解句义。例如:

  (3)*大家在海滩上又唱又吼又跳,疯狂的跳了一夜。

  例(3)按小说内容,“疯狂”该是状语,大家都在海滩上疯狂地跳了一夜,所以应将“疯狂”后的“的”改为“地”。由于作者误将“地”写成了“的”,会让人误解为“其中疯狂的人跳了一夜”。书面上修饰语后面的“的”和“地”的区分是人为的(因为实际读音是一样的),但这种区分有利于正确理解,已为大家所接受,并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的”和“地”的不同用法。

  (四)不要堆砌修饰语。

  在写作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使用修饰语,就会使意思表达得准确、生动。但是,如果不管有没有必要,不管恰当不恰当,一味堆砌修饰语,那就不好了,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下面的例子都犯了堆砌修饰语的毛病:

  (4)*收音机里传来了振奋人心的令人兴高采烈、欣喜若狂的特大喜讯。

  (5)*我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宽广、辽阔、庄严、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

  例(4)有了“振奋人心”这个定语就够了,“兴高采烈”是多余的,“欣喜若狂”根本就用得不是地方。例(5)“天安门广场”前堆了那些修饰语,有的语意重复,有的也不恰当,读起来很别扭。全句宜改为:“我终于来取了盼望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它是那样的宽广、雄伟。”

第七节 句子成分划分

  在“词组”一节里,我们曾说,分析复杂词组,用层次分析法。对于句子,我们如要对它的结构进行分析,也是用层次分析法。试以“我弟弟正在做英语练习”为例,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它分析为:

  我 弟弟 正在 做 英语 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主谓关系 3-4 “定-中”偏正关系

  5-6 “状-中”偏正关系 7-8 述宾关系
  9-10 “定-中”偏正关系

  句子成分分析详见教材下册第134页-141页。

  第八节 关于复句

  一、关于复句

  汉语里的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较复杂的句子,这种句子叫复句。复句内部的各个单句叫分句。例如:

  (1)她病了,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上面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复句,它包含两个分句,这两个分句是按照因果关系组合在一起的。注意:两个单句要是在意思上没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就不能组成复句。例如:

  (2)*他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她今天没有来上课。

  例(2)“他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她今天没有来上课”,没有什么逻辑联系,它们不能组合成一个复句。

  二、复句的分类

  根据分句间的逻辑联系,或者说意义上的联系,复句可以分成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主从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的各个分句地位平等,主从复句的分句有主要和次要的分别。(参见教材第160页-170页,了解各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

  三、关于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的总的特点是,各分句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但是联合复句内部各个分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还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联合复句还可以分为不同的小类。下面分别进行介绍、说明。

  (一)并列复句

  并列复句表示并列关系。有的并列复句,各分句分别说明或描写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情况。例如:

  (1)你讲你的,我们讲我们的。
  (2)我每时每刻在找她,她日日夜夜在寻我。
  (3)紫的是葡萄酒,红的是樱桃酒,黄的是柠檬酒。

  有的并列复句,各分句说明或描写同一事物或同一事件的几个方面。例如:

  (4)生活里的惊涛骇浪击不碎它,砍不断它。
  (5)这个女人太阴险,太毒辣了!
  (6)她的个子娇小玲珑,皮肤白晰,声音甜甜的,嘴角常蕴着笑意。
  (7)这是个可爱的小岛,这是个幸福的小岛。

  上面所举的并列复句,都没有用关联词语。并列复句中也经常用关联词语,有的只在后一个分句里用,有的前后分句都用。例如(关联词语用黑体字标示,下同):

  (8)我们自己要生活得快乐,也要让别人生活得快乐。
  (9)她既要服侍公婆,也要服侍丈夫。
  (10)小黑狗又是蹦,又是跳,又是在主人的脸上乱舔。

  (二)顺承复句

  顺承复句表示事件或行为动作的先后连贯关系,所以这种复句总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或接连进行的几个行为动作。例如:

  (1)小红笑着把盒饭推给洪经理,顺手递过一双筷子。
  (2)林美枝她突然冲过马路,截住一辆“的士”,钻入车厢里。
  (3)他上了活动中心,找到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翻开夹着书签的那页,开始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三)选择复句

  选择复句表示选择关系,各个分句分别说出不同的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其中,有的表示“或此或彼”的意思。常用的关联词语是“或”、“或者”、“或是”、“要么……,要么……”以及“还是”等。例如:

  (1)看来他们彼此互不认识,或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2)这个时期,他或者到同学家里玩乐,或者跟同学三五成群地去逛街。

  有的则表示“非此即彼”的意思。前后所用的关联词语常常是“不是……,就是……”或“不是……,便是……”。例如:

  (3)他不是静静听老师讲课,就是自己默默地自修。
  (4)她每看到我时,不是叫我用功念书,便是说要送我到外地去读书。

  还有的表示“衡量得失而后选择其一”的意思。这类选择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与其……,不如……”、“与其……,勿宁……”等。例如:

  (5)与其让别人道听途说胡乱报道,不如由你根据事实写一篇比较有意义的报导。
  (6)与其将来后悔,倒不如现在慎重地考虑。

  (五)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表示递进关系,即表示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在意思上进一层。根据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又可分为两小类:

  第一类是前一分句不用关联词语,只在后一个分句里用“而且”、“更”、“尤其”、“甚至”或“何况”、“进而”等关联词语,以显示递进关系。例如:

  (1)我不认识他,而且我父亲也不认识他。
  (2)他不懂得爱惜自己,更不懂得照顾别人。
  (3)他完全秉承了他父亲的性格,尤其是那一股倔强劲儿。

  第二类是前一分句用“不但”、“不仅”、“不只”等关联词语,后一个分句用“而且”、“同时”、“还”、“更”、“也”等关联词语。例如:

  (4)现在的手表不但款式繁多,而且设计也十分精巧。
  (5)这山是座矿山,我们不仅能从它那儿开采出优质的铁矿石来,同时能在它上面种果树,种庄稼。

  有时,递进复句也用“尚且……,何况……”来连接两个分句,这种递进复句含有逼进一层的意思,后一分句通常是一个反问句式。例如:

  (6)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

  (六)解说复句

  解说复句表示注解关系,即后一分句是对前一分句作注解。例如:

  (1)大海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精灵。
  (2)村子里的神庙有好几座——关帝庙、天公坛和包公府等都是。
  (3)它说明了一个真理: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例(1)后一分句“都是生命的精灵”对前一分句“大海和人一样”作注解性的说明。余者类推。

  四、偏正复句(主从复句)

  主从复句都有两部分组成。最简单的主从复句只包含两个分句,表示次要意思的分句称为“从句”,表示主要意思的分句称为“主句”。主从复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有时,从句也可以在主句后出现,这通常是为了突出主句的意思,而让从句只处于补充说明的地位。例如:

  (1)我必须去闯荡一番,虽然未来依旧茫然不可测。
  (2)她今天下午不能来上班了,因为她要去小学参加家长会议。
  (3)他特别爱吃素菜,不管是大白菜、油菜、菠菜还是圆白菜。

  例(1)是让步转折复句,表示让步的从句出现在主句后;例(2)是因果复句,表示原因的从句出现在主句后;例(3)是无条件复句,表示无条件的从句出现在主句之后。这些倒置的从句,在表达上都含有补充意味。

  主从复句内部也还可以分为不同的小类。下面分别进行介绍、说明。

  (一)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都表示转折关系,即主句不是顺着从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口气一转,说出与从句相矛盾甚至相对立的意思来。例如:

  (1)他薪水比人家低,工作却做得比人家多。

  例(1)就是转折复句。按说薪水比人家低,工作应该比人家做得少,而例(1)说的情况不是这样。所以从意思上看,它后一分句显然不是顺着前一分句说下来的,而是与前一分句的意思相矛盾的。

  有些转折复句,转折的意味相对说来略为轻些,所以一般把这一小类转折复句称为“表示轻转的转折复句”。

  有的转折复句,从句里先用“虽(然)”、“尽管”、“固然”等关联词语来表示让步的意思,主句里再用“却”、“但(是)”、“可(是)”、“就是”等关联词语表示转折,这一种转折复句一般称为“让步转折复句”,也叫作“表示重转的转折复句”,因为这种转折复句的转折意味比较重。例如:

  (2)花园中野草虽经常请人拔除,可是过不了几天就又长得老高老高了。
  (3)他们对人性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都相信教育能使人向上向善。
  (4)方法虽然不同,目标和理想却是一致的。

  (二)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表示假设与结论的关系,从句提出一种假设,主句说出根据前面的假设所推出的结论。假设复句,也可以在从句和主句中都不用关联词语。例如:

  (1)你有本事,你去报考好了。
  (2)酒喝多了,会伤身体。

  也可以只在主句中用“就”、“便”等来表示这种假设与结论的关系。例如:

  (3)他能找到工作,我就定心了。
  (4)搬到新居,便不能种那么多仙人掌了。

  但常见的是,从句里用关联词语“如果”、“要是”、“假使”、“假如”、“倘若”等,主句里用“就”“便”、“那”、“那么”与之呼应,来表示假设与结论的关系。例如:

  (5)如果想尽快学好汉语,就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6)要是你早一天来,便能见到他了。

  (三)条件复句

  条件复句表示条件和结果的关系,从句在前,提出条件,主句在后,说明结果。具体说,条件复句还可以细分为以下三小类:

  1.表示要讲条件的条件复句。从句里主要用“只要”、“只有”等关联词语,主句中分别用“就 ”、“才”与之呼应。例如:

  (1)只要你坚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就一定能学好汉语。
  (2)只有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经济才能搞活。

  这两个例子虽然都讲要有条件,但一句用“只要”,一句用“只有”,二者有区别。从意义上看,用“只要”表示条件宽,有句中所说的条件就行;用“只有”表示条件严,非得具备句中所说的条件不可。从用法上看,用“只要”,后面只能用“就”或“便”与之呼应;用“只有”,后面只能用“才”与之呼应。下面的实例很说明上述意思上的差别:

  (3)只要考70分,你就能被录用。
  (4)只有考70分,你才能被录用。

  例(3)用“只要”,表示在说话人心目中,考70分这个条件不算高;例(4)用“只有”,表示在说话人心目中,考70分这个条件是比较高的。

  2.强调“无条件可讲”的条件复句,简称“无条件条件复句”。从句里主要用“无论”、“不论”、“不管”等关联词语,主句常常用“都”、“也”、“还是”、“仍然”等关联词语。例如:

  (5)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谦虚谨慎。
  (6)不论是干部或是普通老百姓,都要遵纪守法。
  (7)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也要想办法克服。

  所谓“无条件”,实际是说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一般说,书面语上,“无论”、“不论”用得多;口语里,“不管”用得多。

  3.表示排除条件的条件复句。从句里用连词“除非”,有时不用;主句里用连词“否则”或“才”。例如:

  (8)除非你亲自去请,否则他是不会来的。
  (9)除非你亲自去请,他才会来。
  (10)你得亲自去请,否则他是不会来的。

  例(8)、(9)里的“除非”如改用“只有”,句子意思基本一样,请看:

  (10)只有你亲自去请,否则他是不会来的。
  (11)只有你亲自去请,他才会来。

  但角度不同:例(8)、(9)是从排除条件的角度说的,而例(10)、(11)则是从强调唯一条件的角度说的。

  (四)因果复句

  因果复句,顾名思义,是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从句在前,说原因;主句在后,说结果。在口语中,因果复句里可以不用关联词语,例如:

  (1)她孩子病了,一早就抱着孩子去医院了。
  (2)我今天酒喝多了,脑袋有点儿疼。

  但是在书面语里,因果复句的从句中常常用“因”、“因为”、“由于”等连词,主句中常用“所以”、“因此”、“因而”等连词。例如:

  (3)因为他肯下功夫学,所以他的汉语成绩一直很好。
  (4)由于他烟酒过度,因此患了严重的心脏病。
  (5)由于他平时不努力,因而考试成绩很差。

  (五)目的复句

  从句说明目的,主句指出为要达到那目的所采取的行动。目的复句也可以从句在前,主句在后,其格式是“为了……,……”。例如:

  (1)为了帮助黄昆松重返社会,曾家成积极活动四出奔走。
  (2)为了找回自己,我最近细心地读着这一本本在八十年代推出的诗集。
  (3)为了教育下一代,我们曾请了三位还健在的老红军战士,来给孩子们作报告。

  可是,更多的是主句在前,从句在后。分句中可以不用任何关联词语,例如:

  (4)工会应监督顾主,使他们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5)我必须在清晨六点钟前起身,帮忙父亲准备早餐。

  但也经常在从句里使用“是为了”、“为的是”、“目的是”、“以”、“以便”、“以免”、“免得”等关联词语。例如:

  (6)许多人不远千里而来,是为了要听林肯的演说。
  (7)他们长年累月地工作,省吃俭用,为的是维持唐山的父母和亲人的生活。
  (8)艺术家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为的就是要把美丽、真理和幸福带给人们。

  五、多重复句

  上面我们在介绍各类联合复句也好,主从复句也好,所举的例子一般都只包含两个分句。一个复句如果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而且这些分句不在同一个构造层面上,这样的复句就称为多重复句。例如:

  (1)①江水很深,②水流又急,③只身游过去是很危险的。

        1              2       1-2 因果关系
       3     4                  3-4 并列关系

  例(1)就属于多重复句。在语言里,特别在书面上,大多数复句都是多重复句。事实上,无论在口语中或是书面语中,常常是一个复句包含许多个分句,以表达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

  分析多重复句的基本方法也还是层次分析法。下面列举的都是多重复句:

  (2)①有些适婚女子找不到老公,②原因之一是过于保守,③因此缺少社交机会。
  (3)①你比我先走,②是你的福;③要是我先死啊,④你才惨呢!
  (4)①孟子相信人性是善的,②所以要人发展善性,③以达到至善;④荀子相信人性是恶的,⑤所以要人节制恶性,⑥以由恶变善。

  对于例(2)-(4),我们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将各复句的组合情况分别分析如下: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1      2          1           2  
          3   4        3   4     5   6  

  1-2 因果关系 1-2 并列关系
  3-4 因果关系 3-4和5-6 假设关系

  (4)①……,②……,③……;④……,⑤……,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并列关系,3-4和5-6 因果关系,7-8和9-10 目的关系

  学会分析多重复句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很有帮助。分析多重复句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总是按一定的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因此在分析复句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并把握好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复句里各分句在组合上是有层次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一个复句时一定要有层次观念,以便看清复句的脉络。

  第三,复句里往往含有像“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即使”、“也”等一类关联词语,它们是分句间逻辑关系的一种标志,我们在分析复句时就要充分利用句中所包含的关联词语。

  (多重复句分析参见教材第172页-174页)

第九节 值得注意的一些虚词

  关于各类虚词的一般特点,在第二节里已作了介绍,这一节主要介绍汉语里一些常用而重要的虚词。

  一、把

  “把”是介词,在现代汉语中用得很多。例如:

  (1)小宝帮着把灯芯草剪成细末子,又把采来的野花揉碎。(茅盾《春蚕》)
  (2)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孙犁《荷花淀》)
  (3)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手里。(王愿坚《七根火柴》)

  用“把”的基本格式是“A把B怎么样”,一般称这类句子为“把”字句。“把”的宾语B通常是后面动词的受事,如“我把香蕉吃了”。“把”字句在意义上主要表示处置。试比较:

  (4)我洗了两件衣服。
  (5)我把那两件衣服洗了。

  例(4)是一般的“主——动——宾”句子,是要告诉听话者“我”洗了什么;例(5)是“把”字句,则是要告诉听话者“我”对“那两件衣服”怎么处置了。因此,从意义上说,不表示处置意义时,不用“把”字句。例如不能说“我把钱有了”,就因为它不表示处置意义。

  用“把”的格式要受到一些限制,主要是:

  第一,受“把B”这一介词结构修饰的中心语不能是单个儿动词,它前后总得跟着一些别的成分。例如可以说“把门一关”、“把门关上”、“把门关紧”、“把门关了”,可是我们不能说“*把门关”(除非在诗歌或唱词里)。

  第二,句中如果需要出现助动词(如“能够、可以、应该”等)或否定副词,一定要放在“把”字前面,不能放在“把”字后面。例如:“你应该把书拿来。”“他没有把话说清楚。”这些话不能说成:“*你把书应该拿来。”“*他把话没有说清楚。”

  第三,如果动词后面带有趋向补语,那么“把”的宾语(即B)不能是表示处所的成分。试比较:

  (6)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7)把书拿过来。
  (8)*把门槛跨过去。

  例(6)“把”后的宾语虽然是表示处所的成分,但后面动词所带的补语不是趋向补语,所以能说;例(7)动词虽然带上了趋向补语,但“把”的宾语不是表示处所的成分,所以也能说;例(8)情况不同,动词带上了趋向补语,而“把”的宾语“门槛”在意念上是表示动词“跨”的处所,所以不能说。

  现在,许多人不了解“把”字句的这一表意特点,将“把”字句用得很不恰当,或者该用“把”字句的地方倒没有用。例如:

  (9)*当年,在马洪匪帮的蹂躏、掠夺下,西山乡农村呈现一片荒凉的景象:把村
舍烧了大半,空气里充满了难闻的焦味儿;把成材的、未成材的树木几乎都砍光了;把耕牛抢走了,或者宰来吃了;把土地都荒芜了;在每个村子看不到中青年男子或妇女,见到的只是骨瘦如柴的老人和孩子。

  (10)*周总理的关怀给了方凌轩以极大的鼓舞,他决定把有生之年全部贡献给中西医结合的事业。但是“四人帮”在卫生部的那个亲信对他进行百般刁难和打击:支持方凌轩的院党委书记李光被撤职下放了,方凌轩的助手,青年西医郑松年被调离了冠心病组,并强迫方凌轩把医案的写作纳入“批判大儒”的轨道。

  例(9)冒号以后的部分,是要具体描绘在马洪匪帮蹂躏、掠夺下西山乡农村的荒凉景象的,按说应顺着上文的意思,用“被”字句或受事主语句,不宜用“把”字句,可是作者却用了好几个“把”字句,从马洪匪帮如何蹂躏、掠夺的角度来写了,使前后文气很不连贯、很不协调。宜改为:

  (11)当年的马洪匪帮的蹂躏、掠夺下,西山乡农村呈现一片荒凉的景象:村舍被烧了大半,空气里充满了难闻的焦味儿;成材的、未成材的树木几乎都给砍光了;耕牛不是被抢走了,就是被宰来吃了;土地都荒芜了;在每个村子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中青年男子或妇女,见到的只是骨瘦如柴的老人和孩子。

  例(10)的毛病是该用“把”字句而没有用。冒号前的那一句说“四人帮”对方凌轩进行百般刁难和打击,下文就该顺着上文的意思,用“把”字句具体写出他们如何刁难、打击方凌轩,而不应该忽然转用“被”字句,从方凌轩如何受刁难、打击的角度来写。“但是”以下宜改为:但是“四人帮”在卫生部的那个亲信对他进行百般刁难和打击:把支持方凌轩的院党委书记李光撤职下放了,把方凌轩的助手,青年西医郑松年调离冠心病组,并强迫方凌轩把医案写作纳入“批判大儒”的轨道。再如,在1999年12月12日某报的一篇报道中就一连出现了两个跟“把”有关的病句:

  (13)*各区县图书馆在村里设立分馆,这就使图书馆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4)*分馆制无疑是把图书馆走到农村的一个好措施。

  例(13)的“使”该换成“把”;而例(14)倒不该用“把”,倒可将“把”改为“使”。

  二、被

  “被”也是介词。下面是由介词“被”构成的“被”字句:

  (1)杯子被弟弟打破了。
  (2)羊被狼吃了。

  “被”字句是跟“把”字句相对立的,例(1)、(2)的意思似乎也可以用“把”字句表达:“弟弟把杯子打破了”“狼把羊吃了”。但二者有明显区别:

  第一,“把”字前的主语在意念上是后面动词的施事,“把”字的宾语在意念上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而“被”字前面的主语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被”字的宾语在意念上是后面动词的施事。

  第二,从表达的角度看,“把”字句强调主动性,说明主语把这个受事怎么处置;而“被”字句强调被动性,说明主语受到什么遭遇。

  不过,有一点它们是共同的,那就是如果句中使用助动词或否定副词,都不能紧挨着动词,而得放在介词“把”或“被”之前。

  使用介词“被”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当无需特别指明动词的施事时,“被”字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被”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例如:“杯子被打破了”“羊被吃了”。第二,“被”字句表示被动,但在汉语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不一定用“被”字,受事主语句就是被动句,这是汉语语法特点之一。例如:

  (3)电影票买着了。衣服做好了。

    房间打扫干净了。文章写完了。

  这些句子都是被动句,但都不能用“被”,用了“被”句子反而别扭,这是因为汉语里的“被”字句多用来表示不如意的事情。有的句子似乎可以用“被”字,也可以不用“被”字,但是用不用“被”字,句子的感情色彩不一样。试比较:

  (4)a.麦子被他们运走了。
     b.麦子他们运走了。

  a.句用“被”,含有说话人不乐意的感情色彩;b. 句没有用“被”,只是客观地报道一个事实。

  现在,“被”字句使用不当的毛病也很普遍。请看:

  (5)*这个能容纳两万人的大厅,已经被装饰得富丽堂皇。
  (6)*在这些被安装好的彩车中,有一辆是由我们公司负责制作的。
  (7)*这种舞厅,还容易被一小撮坏人乘机搞犯法活动。
  (8)*胜利在望的时候,他不幸被敌人的子弹牺牲了。
  (9)*想要被大风不卷走,一定得加粗缆绳。

  例(5)、(6)的“被”字都应该删去。现在“被”字句虽然也开始用在对主语成分来说是如意的事情上,例如:“姚二婶被大家选为人民代表。”但这种用法还不普遍。例(7)“乘机搞犯法活动”不能支配主语成分,即主语成分不是“乘机……”的受事,应在“被一小撮坏人”后被上动词“利用”。例(8)“牺牲”虽是及物动词,但主语“他”不是受事,而是施事,应改为:“他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牺牲了。”例(9)否定词“不”应放在“被”字之前。

  三、对、对于

  “对”和“对于”是介词。它们的作用是引进关联的对象。例如:

  (1)对这一带情况,他一点也不了解。
  (2)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要深入研究。

  例(1)的“这一带情况”、例(2)的“这个问题”都分别是“了解”“研究”的对象。

  “对”和“对于”在很多场合可以通用,如例(1)的“对”可以换成“对于”,例(2)的“对于”也可以换成“对”,意思不变。但是,它们的用法还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例如:

  (3)有什么想法,可以对我说。
  (4)他只是对我笑了笑,没有说话。
  (5)我们都对打麻将不感兴趣。
  (6)你应该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这四个句子中的“对”都不能换成“对于”。例(3)、(4)中的“对”是表示“向”的意思,“对于”没有这个意思。例(5)、(6)的“对”表示“对待”的意思,“对于”虽然也有这个意思,但它不能用在副词或助动词之后,“对”没有这个限制。这两句里的“对”都分别在副词“都”、助动词“应该”之后,所以不能换成“对于”。

  “对”和“对于”是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两个介词。在使用中常见的毛病有两个:

  第一,谁对谁的关系弄错了。例如:

  (7)*这段历史对我们很感兴趣。
  (8)*墨西哥是我们的友好国家,墨西哥电影对我国观众并不陌生。

  例(7)“我们”才是动作的主体,应改为“我们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也可以说成“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很感兴趣”。同样,例(8)的后一分句应改为“我国观众对墨西哥电影并不陌生”,或者说成“墨西哥电影对我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

  这里要注意分清“甲对乙怎么样”和“甲对乙来说怎么样”这两种格式在表意上的区别。这两种格式表示的意思正好相反。试比较:

  (9)             
  ①他对吃馒头不习惯。*他对吃馒头来说不习惯。
  ②*吃馒头对他不习惯。吃馒头对他来说不习惯。

  第二,漏用或滥用。

  用“对”“对于”,目的是要突出动作的关联对象,指明对这个对象已经或将要采取什么行动或态度。但在写作中,常常出现该用“对(于)”时不用,不该用“对(于)”时乱用的毛病。前者叫漏用,后者叫滥用或错用。先看漏用的例子:

  (10)*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会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1)*在教学中,他很注意因材施教,不同程度的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

  例(10)展开热烈讨论的是参加会议的考古工作者,而不是“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应在句首加介词“对”或“对于”。例(11)采取不同方法的是“他”,应在“不同程度的同学”前加“对”或“对于”。

  滥用或错用的情况更为普遍,例如:

  (12)*如果不用或用错了标点符号,对句子的意思就会产生歧义。
  (13)*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重。
  (14)*事故发生后,工厂领导决定对安全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例(12)“对”后面的宾语“句子的意思”并不是“产生”的关联对象,这里的“对”应该删去。例(13)的“对于”也用得不恰当。运用介词“对(于)”,往往意味着要对某人某事采取什么态度或措施,因此句子总是采用主动句式。而例(13)是个被动句式(“受到……”)。这样前面就不能用“对于”。或将“对于”删去,或保留“对于”,后面改为“国家和人民应该尊重他们”。例(14)“安全问题”不能成为教育的对象,这里可能误将“对”作“针对”讲。将“对”改为“就”或“针对”,都可以。

  四、和、或(或者)、还是

  在比较“和”、“或(或者)”、“还是”之前,先说说连词“和”跟介词“和”的区分。

  现代汉语中的“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试比较:

  (1)师傅和徒弟都爱下棋。
  (2)你和他好好说说。

  例(1)的“和”是连词,例(2)的“和”是介词。由于两个句子里的“和”的词性不同,句子结构也不同:

  (1)师傅 和 徒弟 都爱下棋。
        1     2      1-2 主谓关系

     3    4          3-4 联合关系

  (2)你 和 他 好好说说。

      1    2       1-2 主谓关系
      3      4     3-4 “状-中”偏正关系
      5  6         5-6 介词结构

  要辨别句子里的“和”是连词还是介词,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察:

  (一)连词“和”前后的成分可以颠倒,如例(1)也可以说成“徒弟和师傅都爱下棋”,颠倒后意思基本不变。介词“和”前后的成分不能随意颠倒,颠倒后意思跟原来不一样。“你和他好好说说”跟“他和你好好说说”表示的是两回事。

  (二)连词“和”前不能插入任何修饰语,例(1)不能说成“*师傅先(今天/马上)和徒弟都爱下棋”;介词“和”前边可以插入各种修饰语,例(2)可以说成“你(不妨/马上)先和他好好说说”。

  (三)作为连词“和”有时可以用顿号(、)替换,而意思不变,如例(1)也可以说成“徒弟、师傅都爱下棋”。介词“和”则不能用顿号替换,例(2)就决不能说成“*你、他好好说说”。

  汉语中还有“跟、同、与”,它们跟“和”意思、用法一样,也是既可用作连词,又可用作介词。例(1)、(2)中的“和”都可换成“跟”“同”或“与”。现在,在口语中,无论作连词用还是作介词用,多用“跟”,也用“和”;在书面上,多拿“和”作连词用,“同”、“与”作介词用。

  “和、跟、同、与”可以连接名词性成分,也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可是用“和”等连接的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往往不作谓语。例如:

  (3)*他勤奋和踏实。
  (4)*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和分析了各种情况。
  (5)*他德语学得不好,至今他不能看书和不能会话。

  例(3)习惯的说法是“他又勤奋又踏实”,或者干脆说成“他勤奋、踏实”。例(4)“和”宜换成“并”。例(5)“和”宜换为“也”。

  下面比较连词“和”“或(或者)”“还是”的用法。

  “和”表示并列几项都包括在内,项与项之间是加合关系;“或”表示在并列的几项中选择一项,项与项之间是选择关系。试比较:

  (6)他好像买了个书包和一个本儿。
  (7)他好像买了个书包或一个本儿。

  按例(6)他买了两样东西(一个书包和一个本儿),按例(7)他只买了一样东西(在书包和本儿中任选一样)。有时,句子用“和”用“或”意思似乎差不多。例如:

  (8)年老体弱的同志和小孩儿可以乘轿车。
  (9)年老体弱的同志或小孩儿可以乘轿车。

  但说话的着眼点不同:例(8)用“和”,着眼于总的方面,强调可以乘轿车的是年老体弱的和小孩儿这样两种人;例(9)用“或”,着眼于个别的方面,强调可以乘轿车的是那两种人中的任何一种人。

  现在“和”、“或”不分而错用的病例,时有所见。下面的句子,该用“或”的地方用了“和”,而该用“和”的地方却用了“或”:

  (10)*这里有个挺不小的庄子,名叫郭家庄,庄里大约有九百户和一千户人家。
  (11)*进入本游泳池一律凭本校师生员工的工作证和学生证。(某游泳池通知)
  (12)*各地区的人对食品味道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我国,……最爱吃辣的则要算四川或湖南这两个省的人了。

  例(10)是说郭家庄可能有九百户人家,也可能有一千户人家。对同一事物所作的不同估计之间总是一种选择关系。应将“和”改为“或”。例(11)学生凭学生证,教职员工凭工作证,不是同时要两种证件,应将“和”改为“或”。例(12)既然已说明最爱吃辣的要算这两个省的人了,那么“四川”“湖南”之间当然只能是加合关系,不可能是选择关系。应将“或”改为“和”。

  “还是”和“或(或者)”一样,表示选择关系,例如“你或他”“你还是他”都表示在“你”和“他”这两项中选择一项。但“还是”带疑问语气,一般用于疑问句;“或”、“或者”则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陈述句。例如:

  (13)今天晚上我们或者看电影,或者看戏。
  (14)今天晚上我们看电影还是看戏?

  这两句的“或者”“还是”不能互换。有些句子,就全句看是个陈述句,但句子里所包含的表示选择关系的联合词组却是含有疑问语气的,这时也得用“还是”,不能用“或者”。例如:

  (15)他去还是你去,我心里已经有数了,你就不用管了。
  (16)我记不清那天是阴天还是晴天。

  下面句子里的“或者”“还是”都用错了:

  (17)*他很少和别人来往,虽然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年,还不知道他的邻居是工人或者教员,是南方人或者北方人。
  (18)*我记得她是1986年还是1987年入学的。

  例(17)“或者”应改为“还是”。例(18)是个肯定的陈述句式,不能用“还是”,宜改为“或者”,也可以改为“也可能是”。另外,“或者”有时可用来表示前后两项所指相同,只是说法不同,这时“或者”相当于“即”。例如:“名词性词语,或者名词性成分都不能作补语。”这里的“或者”也绝对不能换用“还是”。

  五、“的”、“地”和“得”

  “的”、“地”、“得”都是结构助词,而且读音一样,都是读轻声(·de)。它们在书面上“的”被看作“定-中”偏正词组的标志,“地”被看作“状-中”偏正词组的标志,“得”被看作述补词组的标志。在早期白话小说中,这种分工不是很严格。譬如说,在鲁迅的作品中,状语后边多数用“的”,有时也用“地”,甚至在同一篇文章里。请看:

  (1)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鲁迅《药》)
  (2)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鲁迅《阿Q正传》)

  (3)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鲁迅《论睁了眼看》)

  (4)……。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三番五次,三番五次地说。(鲁迅《藤野先生》)

  (5)自然,这样一移,比较的好看些。(鲁迅《藤野先生》)

  现在,书面上“的”、“地”、“得”的分工比较严格——状语后边用“地”,述补结构的动语后、补语前用“得”,定语后边以及其它场合用“的”。例如:

  (6)高高地举着 [ “地”处于状语末尾]

  站得高高的 [ “得”处于动语之后、补语之前;“的”处于补语末尾]
  高高的个儿 [ “的”处于定语末尾]
  个儿高高的 [ “的”处于谓语末尾]

  现在,把状语后边的“地”写成“的”,把述补词组中的“得”写成“的”,常有所见。关于把“地”写成“的”的毛病,我们在本章第七节第七小节里已经谈到,这里不妨再举一例:

  (7)*他把我们五个人叫到一起,满怀信心的说:“这一回那老狐狸跑不了了。”(刊)

  例(7)“满怀信心de”作状语,应将“的”该为“地”。下面举些把“得”误写成“的”的病例:

  (8)*他每天都起的很早,去公园打太极拳。
  (9)*这家酒店不论是内部的管理或外部的联系都搞的很好。
  (10)*一看见酒,许多人就围了过去,大口大口地喝起来,不喝的东倒西歪地躺倒在地,不会罢休。

  上面三例中的“的”都应改为“得”。这里特别要注意例(10),按现在的写法(将“得”写成了“的”),会让人误认为“不喝的”是个“的”字结构,作“东倒西歪地躺倒在地”的主语。

  有的句子似乎可以用“的”,也可以用“得”,例如:

  (11)他说的大家都信了。
  (12)他说得大家都信了。

  其实,意思上是有差别的。例(11)是说“他所说的话大家都信了”;例(12)则是说他很会说话,某情况原先大家不怎么信,经他一说大家都信了。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助词“的”的使用。常见的毛病是该用“的”的地方不用,不该用“的”的地方却用了,有时甚至造成表达上的混乱。下面是不该用“的”而用了“的”的病例:

  (13)*小生后起之秀的常建忠在新编历史剧《凤求凰》中扮演司马相如。
  (14)*十一二岁的孩子,学习负担竟如此之重,这难道还不值得教育部门的重视吗?
  (15)*“四人帮”疯狂破坏的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民族政策,在各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例(13),从文章内容看,“后起之秀”就是“常建忠”,“常建忠”就是“后起之秀”,彼此是同位关系。而在同位结构中是不能用“的”的,例如,我们不能把“中国总理周恩来”(这是同位结构)说成“*中国总理的周恩来”。应将“后起之秀”后的“的”删去。例(14)动词“值得”要求后面所带的宾语得是动词性的,而不能是名词性的。“教育部门重视”是主谓词组,本是动词性的,可以作“值得”的宾语。现在由于作者在“教育部门”后多加了一个“的”字,变成名词性偏正词组“教育部门的重视”,使句子不合语法了。应将这个“的”删去。例(15)作者的原意是要说“四人帮”疯狂破坏党的各项政策,造成了严重的恶果。可是由于下笔时不慎,在“破坏”之后多用了一个“的”字,意思就完全拧了,变成了那恶果是由被“四人帮”破坏的政策所造成的了。“破坏”后的“的”必须删去。下面是该用“的”的地方却漏了“的”字的病例:

  (16)*赵芝圃老人身居国外,心向祖国,当他今天在异邦亲眼看到祖国自己制造( )精密机床,激动得热泪盈眶。
  (17)*县委领导对护林员揭发( )林业局局长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气
愤。

  例(16)赵芝圃老人在异邦只能看到祖国制造的精密机床,不可能看到“制造精密机床”这具体事情。“制造”和“精密机床”之间的“的”不能少,应补上。例(17)根据报导的内容,县委领导是对林业局长带头偷运木料的行为感到气愤,而不是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长问题的行为感到气愤。现在少了个“的”,意思也全拧了。应在“揭发”后补上“的”。


第十节 常见的语法错误

  我们在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是各种各样的。有些语病,我们已经在有关章节里谈得比较集中,比较充分,在这一节里就不再谈了。这里再重点分析几种常见的语病:

  一、句法成分搭配不当(略)

  二、句法成分残缺

  句法成分残缺是指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句法成分。例如:

  *这几年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必须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开发新产品,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

  这个例子中的“树立起”要求后面跟一个名词性宾语,而现在后面所跟的“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开发新产品”是个动词性词语,显然不合要求,原因就在于犯了残缺的毛病,缺少了宾语中心。应在“……新产品”后面加上“的观念”三个字。

  残缺有多种类型,下面分别介绍。

  (一)残缺主语

  这是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这多半是滥用介词和使动句式造成的。像下面这种说法在目前的报章杂志上随处可见:

  (1)*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

  例(1)逗号前是个介词结构“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逗号后是的使动句式“使他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整个句子没有主语。从内容上看,那主语可以是“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但由于滥用“在……下”这类介词结构,这使“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也可以让“他的学习成绩”作主语,但由于用了使动句式,“他的学习成绩”也失去了作主语的资格。可以有两种改法:一是将“在”和“下”删去,保留使动句式;一是保留“在……下”的说法,把“使”字去掉。下面再举些类似的病句:

  (2)*在数学界老前辈的热情指导下,使杨乐在数学科学研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3)*从上述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充分证明案发时王永明并不在案发现场。
  (4)*通过今年八月二十五日凌晨在哈尔滨铁路局绥佳线上发生的“130重大交通
事故”,给了各列车段的各级领导以深刻的教训:“层层不负责任,就没有交通
安全保证!”

  例(2)的毛病跟例(1)一样。改法也是或删去“在”和“下”,或删去“使”。例(3)、(4)都是由于在句子头上用了介词“从”、“通过”,句子就残缺了主语。例(3)宜将“从”和“中”删去;如要保留“从……中”的说法,也可在“充分证明……”前加上“我们可以”之类的词语,不过这种改法从表达上看不如前一种改法好。例(4)也宜将介词"通过”去掉,这样句子就没有毛病了。下面是不注意使动句式的运用所造成的残缺主语的病句。例如:

  (5)*听了刘大妈的诉说,使他激起了对往日的回忆。
  (6)*高老大看到了儿子的亲笔信,才使他放下心来 。
  (7)*每当我看到江姐英勇就义的镜头时,免不了要使我流泪。

  例(5)“使他激起了对往日的回忆”的是“刘大妈的诉说”,而不是“听了刘大妈的诉说”这一行为。就全句意思看,宜将“听了”删去。例(6)、(7)毛病跟例(6)类同。例(6)宜将“使”删去,把“才”挪到“放下心来”的前面。例(7)宜将“使我”二字删去。

  在复句组织中转换句式或转换话题之后,滥用省略,也会造成残缺主语的毛病。例如:

  (8)*这几年来,①北京大学加强了教学管理,②严格了教学秩序,③一旦发现谁考试时作弊,④就会被通报批评或被记过处分,⑤直到不发给学位证书。
  (9)*在1978年于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他的论文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0)*我们曾将这些信转给陶斯亮同志,因来信很多,不能一一复信,因此写了这篇文章,对广大读者表示谢意。
  (11)*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北京的烤鸭技艺越来越精湛,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特地用烤鸭来宴请他的随行人员。

  例(8)、(9)是随意转换句式并滥用省略而造成主语残缺的病例,例(10)、(11)是转换话题并滥用省略而造成主语残缺的病例。例(8)这个复句包含了五个分句,除第一个分句出现主语外,其余分句的主语都省略了。而在句式上,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分句都是主动句式,这三个分句的话题相同,都是“北京大学”;第四个分句是被动句式,而且改换了话题(从上下文看那话题该是作弊的学生);最后一个分句又是主动句式,并又换用了跟第一、第二、第三个分句相同的话题。所有改换的话题在分句中都给省略了,以致造成残缺主语,结构混乱的毛病。例(8)可以有两种改法:一种改法是都采用主动句式,全句改为:

  (12)这几年来,北京大学加强了教学管理,严格了教学秩序,一旦发现谁考试时作弊,就对他进行通报批评或者给以记过处分,直至不发给学位证书。

  另一种改法是“一旦”后的分句都采用被动句式,全句改为:

  (13)这几年来,北京大学加强了教学管理,严格了教学秩序,如果谁被发现考试时作弊,谁就会被通报批评或收到记过处分,直至不被授予学位。

  根据例(8)的内容,前一种改法要好一些。例(9)这个复句的前一分句用的是被动句式,后一分句用的是主动句式,而且话题也变了,但变了的话题却随便省略了,致使残缺主语。宜在“给予”前补出主语“大家”;另一种改法是将“受到”改为“得到”。例(10)从文章内容看,第三、第四、第五个分句的主语都该是“陶斯亮同志”,现在文章作者由于转换话题后随意省略,致使让读者搞不清“不能一一复信,……”是“我们”呢,还是“陶斯亮同志”。宜在“不能一一复信”前补上主语“她”。例(11)谁“特地用烤鸭来宴请他的随行人员”呢?按原句的写法,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了。其实从报道看,是我国政府进行宴请。应在“特地”前补出主语“我国政府”或“周总理”。

  有时,复句中各分句的主语虽然相同,但也不能随便省略。例如:

  (14)*清华有数以千计的人,或者直接聆听过周总理的教诲,或者同周总理亲切座谈过,或者向周总理汇报过工作,受到了周总理细致入微的关怀。

  这个复句一共包含五个分句,其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三个分句是分述,最后那个“受到了……”的分句是总说。那个总说的分句主语不能随便省略,省略了就会使句子不通畅,意思也不清楚。按现在的写法,读者可能以为受到周总理细致入微关怀的只是“向周总理汇报过工作”的那部分同志。其实,作者的原意并不是这样。宜在“受到”前加上“他们都”三个字。除此之外,在句子组织上也还可以进一步推敲。

  (二)残缺谓语

  残缺谓语的毛病比起残缺主语的毛病来要少得多,但是有,这多半是因为急于往下写,一时疏忽所所造成的。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句子长,写到后面忘了前面,把整个谓语漏掉了。例如:

  (1)*唐总经理一听说×国厂商不顾信义,单方面撕毁合同,停止供应汽车零件,就怒火中烧。他由于按捺不住怒火而折断了手中的铅笔这个动作,如果唐总经理不发火、不激动,倒是不符合他的思想性格的,这丝毫谈不上有什么鲁莽之处。

  例(1)这一段话是用来反驳别人意见的。显然在第二个句子的“他……这个动作”之后落了谓语。宜补上“是合乎情理的”一类谓语。

  另一种残缺谓语的情况是,指残缺谓语中心动词。例如:

  (2)*对于县委关于扩种省里推广的新的棉花品种的决定,反应不一,有的甚至抵触情绪。

  例(2)主语“有的”后的谓语不是整个儿都漏了,而是在名词“抵触情绪”前漏了个动词“有”。这个“有”是不能省的,省了句子就不通了。再如:

  (3)*你想想,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成就一番事业,这不也是很自豪的吗?

  (4)*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临窗望着天穹上的一弯新月,千里共婵娟的你,我双手合十,虔诚地为你默默祝福。

  例(3)残缺了谓语中心动词“值得”。“自豪”只能用来说明人,不能用来说明事件;说明事件得用述宾结构“值得自豪”。应在“自豪”前补上动词“值得”。例(4)“远在大洋彼岸的我”是不可能“望着”“千里共婵娟的你”的。在“千里共婵娟的你”前宜补上动词性词语“思念着”或“想着”。

  (三)残缺宾语中心

  汉语里的及物动词大部分要求带名词性宾语。可是,常常见到该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后面却带上了非名词性宾语,这种毛病大多数表现为残缺宾语中心。例如:

  (1)*他又组织技术人员改装了那条豆腐生产线,并把另一间空房改造成生产豆腐。
  (2)*这种创作思想,造成了我们的文艺作品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3)*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不少售货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4)*张洪友站在被告席上,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放弃往上申诉。

  例(1)宜在“生产豆腐”后补上“的车间”三个字;或者干脆把“生产豆腐”换成“豆腐房”。例(2)宜在句末加上“的局面”或“的现象”。例(3)可在“为人民服务”后添上“的思想”三个字;也可以删去“树立”,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直接作“谈不上”的宾语(“谈不上”后面可以带动词性宾语);例(4)应在“往上申诉”后补上“的权利”三个字。

  (四)残缺必要的虚词

  在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虚词,是残缺的另一种常见的毛病。这里只谈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少了助词“的”。在汉语里,动词性成分和主谓词组一般不能直接作名词的定语,中间非要用“的”不可。少了“的”,实际表示出来的意思跟想要表示的意思会出入很大。例如,要是把“他要我吃的碗”中的“的”落了,说成“他要我吃碗”,就会闹笑话;而如果把“我偏支持他反对的那个人”里的“的”丢了,说成“我偏支持他反对那个人”,则正好跟原意相反了。句子如果比较短,一般不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句子一长,前后照顾不周,就往往容易把“的”漏掉。例如:

  (1)*我会相信他散布谣言而跟我的女朋友分开吗?
  (2)*他身为商场总经理,不但对多数售货员坚决反对出售伪劣产品的不良做法丝毫不加制止,反而指责那些坚持原则的售货员是“拆商场的台”,是“不顾大
局”。

  例(1)应在“他散布”和“谣言”之间加上“的”,变主谓词组(“他散布谣言”)为偏正词组(“他散布的谣言”),因为“我”不相信的不是“他散布谣言”这件事,而是“他”所散布的“谣言”。例(2)作者的原意是批评那位商场总经理对“出售伪劣产品的不良做法”不加制止,但由于在“多数售货员坚决反对”之后缺少了一个“的”,意思就全变了,变成批评那位商场总经理不去制止“多数售货员坚决反对出售伪劣产品”的那种行为。那个“的”一定得补上。

  另一种情况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在汉语的复句里,有时可以不用关联词语。特别在口语里,常常是能不用就不用。下面是老舍作品《全家福》剧本里的一段对话:

  (3)唐大嫂由乡下来看她爱人,把住址条子丢了,她只粗粗地记得唐大哥在南河沿肥料厂,找了半天也找不着,急得直哭,交通警把她交给了我,我帮着又找了一阵子,也没有用,我就把她领到这里来了。(老舍《全家福》)

  这段话一共包含九个分句,中间几乎没有一个关联词语(最后一贯分句里的“就”可以算一个),也不必给补上什么关联词语。但是,有时如果在前面的分句里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了关联词语,那么往往要求在后面的分句里用上与之呼应的关联词语。如果不慎漏用了,就会使句子脉络不清,甚至使句子站不住。例如:

  (4)*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明,国外已出现了“电子手”,但因为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作精细动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由连词“因为”带起的原因从句到哪儿为止?就到“没有感觉”这一分句为止,还是到“灵敏度差”这一分句为止,还是到“不能作精细动作”这一分句为止?光就这个句子本身判断不了,因为“灵敏度差”和“不能作精细动作”这两个分句,既可以分别看作是前面分句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后面分句的原因。从原文内容看,得在“远不能……”之前补上连词“所以”。下面的句子毛病相同:

  (5)*美国的公共交通并不发达。我们到过的几个城市,几乎都没有无轨或有轨电车,公共汽车的线路和车辆也较少,等十多分钟不见车来是常事。地下铁道全国只有很少几个城市有。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你上班地点就在住宅附近,那就只好自备汽车了。

  (6)*吉林省磐石县曾经是多年无森林火灾的先进县,该县县委主要负责人无视国家法令和合理的规章制度,纵容一些人进入林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搞副业,使一个好端端的林业先进县城变成山林火灾最多的一个县。

  例(5)最后一个分句“那就只好自备汽车了”头上要有连词“否则”来和“除非”相呼应。现在缺少了这个关联词,不仅语气脱节,而且意思也变得含混,叫人费解。例(6)第一个分句的意思和后面分句的意思显然是正好矛盾的,应该在第二个分句“该县县委主要负责人……”前面加上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但是”或“可是”,这样就使句子语气连贯,意思清楚了。

  三、词语的位置摆得不是地方

  句子里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当,造成结构混乱,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例如:

  (1)*为推进国营企业的改革,有人提出可考虑推行股份制。为慎重起见,许多领导同志就该不该实行股份制的问题,深入各方面听取了广泛的意见。(报)

  例(1)作者本意是要说许多领导就该不该实行股份制问题广泛、深入地听取了各方面意见。但由于作者把“深入”、“广泛”、“各方面”这些修饰成分放得不是地方,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混乱,使句子意思含混不清,甚至会让人误解为“深入”是动词,“各方面”是作“深入”的宾语。

  (一)修饰语位置不当

  修饰语位置不当也是比较常见的毛病,如例(1),又例如:

  (2)*据美国报纸最近报道,多个病例表明,大量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胡萝卜、西红柿、青菜等,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3)*10岁的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学生,每天晚上都还得由他母亲半夜起来为他接尿。
  (4)*这个成人教育教材编写会议是由教育部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联合于今年五月在苏州举办的。
  (5)*老李吃力地托着被淹的孩子的身体,老林也奋力游去抓住孩子的手腕,他俩合力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终于托出了水面。
  (6)*你做了这么一件大的事情,怎么不跟你丈夫商量商量呢?

  例(2)、(3)是名词前几个定语的顺序有问题。例(2)“好的”和“治疗癌症的”这两个定语应互相换个位置。一般说,如果名词前有一个由形容词带“的”的定语,有一个由动词性词语带“的”的定语,那么通常是动词性词语带“的”的定语放在前面。例(3)主语中心名词“学生”前的几个定语的顺序很不合适,整个作句子主语的偏正词组宜改为“一个十岁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例(4)、(5)是同时出现的几个状语的排列有问题。例(4)状语“联合”应贴近动词“举办”,句子改为“……于今年五月在苏州联合举办的”。例(5)在动词性词语“托出水面”前有三个状语――“合力”、“终于”、“将……孩子”,但全给作者放乱了。应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他俩终于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合力托出了水面”。例(6)是把该作状语的成分错放到了定语的位置上,应把“这么”放在“大”之前作状语。

  (二)前后互相对应的词语对不上号

  前后互相对应的词语,次序不一致,彼此对不上号,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词语位置不当的毛病。例如:

  (1)*饰演这男女主人公的是人们熟悉的陈冲和高飞。
  (2)*郑敏之是同林慧卿作了长时间的“对磨”后才以2∶3败北的,第五局的比分是23:21。
  (3)*这篇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劳动教养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政策上对劳动教养工作中的各个基本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阐明。

  例(1)不熟悉陈冲和高飞这两位演员的人,看了这句话会以为陈冲是男的,高飞是女的,其实正相反。应把他们俩的名字倒换个位置,说成“高飞和陈冲”。例(2)包含两个分句,前一分句是从郑敏之的角度说的,说郑敏之跟林慧卿打了五局才以2∶3败北,那么后一分句在说明她们的关键性的第五局的比分时,应将郑敏之的得分数排在前面,林慧卿的得分数排在后面。可是,作者摆错了她们两个人得分数的位置,说成了“第五局比分是23∶21”,似乎第五局是郑敏之赢了。这就造成了前后语义矛盾。应将“23:21”改成“21:23”。例(3)应该把“深刻的阐明”放到“详细的规定”前面,使“从理论上”这一个状语跟“深刻的阐明”相对应,“从政策上”这一个状语跟“详细的规定”相对应。

  (三)某些词语的位置跟介词的要求不合

  有些介词在使用上对某些词语的位置有特殊要求,譬如在前面我们讲过,使用介词“把”,要求否定词放在“把”之前。我们只能说“他没把信交给我”,不能说“*他把信没交给我”。不注意这一点,也容易犯词语位置不当的语法错误。例如:

  (1)*我们年青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把自己的一切应该无私地献给祖国,献给人民。

  例(1)助动词“应该”要放在“把”字之前。上面说的是使用介词“把”中出现的位置问题。

  使用介词“对”或“对于”时,必须注意主、客的位置问题,否则也会出错。例如:

  (2)*古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个道理对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龙须沟的巨大变化,对于我们这些“老北京”都是非常了解的。
  (4)*赵丹是中国最著名的电影演员之一,他的名字无论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是非常熟悉的。

  使用介词“对”和“对于”时,行为动作的主体要放在主语的位置上,客体要放在“对”或“对于”的后边。以上三例都犯了主客倒置的毛病。一种改法,干脆将“对”或“对于”删去;另一种改法,保留“对”或“对于”,调整主、客位置――例(2)宜改为“对这个道理我现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3)宜改为“我们这些‘老北京’,对于龙须沟的巨大变化都是非常了解的”。例(4)宜改为“无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于赵丹这个名字都是非常熟悉的”。

  使用其它介词时,也需注意位置问题。例如:

  (5)*听说他的棋艺很不错,跟他你不妨比试比试。
  (6)*他是有名的“往里扒”,跟这种人你别打交道。
  (7)*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空难事件都在显著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由介绍“跟(和、同、与)”组成的介词结构不能放在主语前面。例(5)“跟他”要放在“他不妨”之后;例(6)“跟这种人”要放在“你别”之后。由介词“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不能放在主语后面。例(7)“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空难事件”这一介词结构不能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要保留介词“关于”,那就得把“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空难事件”移至主语“世界各大报纸”的前面。也可以有另一种改法,那就是把“关于”换成“对于”。

  (四)词语位置不当破坏句式的对称

  有的情况,词语位置不当,从句法上说不好说有什么问题;但是汉语在表达上常常要求句式整齐对称,词语位置不当有时会破坏句式的对称,让人读着感到很别扭,因此也需要注意避免。请先看实例:

  (1)*他们尝到了公路建设的甜头,大家觉得,一旦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就会使山区经济进一步搞活,使山区的土特产就能畅通地往大城市运,就会使山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2)*在浦东十天的考察中,浦东今天崭新的发展面貌,上海人观念上的深刻变化,既使我们惊叹,使我们又感动,也使我们领悟到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真正含义。

  (3)*当时班上王敏玟、张莹玉和我是大家公认的尖子,我们三个,谁都想赶在最前面,可是不知怎么的,我这个男子汉怎么赶,总不能跑在她俩前头,几何考分不是比王敏玟差一两分,就是物理考分比张莹玉差两三分。

  (4)*论学习,小燕比她哥要强多了,不仅比她哥学得扎实,而且学得比她哥活。

  例(1)-(4)孤立地一个分句一个分句看,语法上都没有错,但整个句子一看,会发现毛病都出在句中某些成分放得不是位置这上面。例(1)第一个“就会”放在“使……”的头上,第二个“就能”放到“使……”后边去了,第三个“就会”又放在“使……”头上,这就破坏了表达上句法格式的对称性,让人读着不顺。应该把第二个“就能”放在“使山区土特产”的头上,使“就会”、“就能”、“就会”这三个成分所处的位置一致起来。例(2)的毛病与例(1)类似。改法有二,或者把“既”、“又”、“也”都分别放在“使我们”前边,或者把“既”、“又”、“也”都分别放在“使我们”后边。如果采用后一种改法,干脆把中间那个“使我们”删去,改成“使我们既惊叹,又感动,而且使我们也领悟到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真正含义”。例(3)“不是……,就是……”要求处于对称的位置上,宜改为“不是几何考分比王敏玟差一两分,就是物理考分比张莹玉差两三分”。例(4)宜将最后一个分句里的“比他哥”挪到“学得”的前面。

  四、句法成分杂糅

  句法成分杂糅也是一种常见的语病。这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两种格式各取一半搀杂糅合

  要表示一个意思,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使用不同的句法格式。下笔的时候,想用某种说法,写着写着却换用了另一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两种句法格式搀杂糅合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例如:

  (1)*这种款式的女大衣一上市,就受到广大女青年所欢迎。

  这个句子就是把“受到……的欢迎”和“为……所欢迎”这两种说法混杂在一起了。可以将“所”改为“的”,也可以将“受到”改为“为”。下面的例句犯的是同样的毛病:

  (2)*难道这不都是说的我又是说谁呢?
  (3)*工作再重再忙,越要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4)*他为了说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时,特意举了国内外许多由于破坏生态平衡而造成灾难的实例。

  例(2)可以在“难道这不都是说的我吗?”和“这不都是说的我又是说的谁呢?”这两种说法中任选一种。例(3)或者将“再”改为“越”,采用“越……越……”的说法;或者把“越”改为“也”,采用“再……也……”的说法。例(4)把“为了……”和“在……时”这两种句法格式混在一起了。改法有二,或将“为了”改为“在”,采用“在……时”的说法;或将“时”删去,采用“为了……”的说法。

  为帮助大家防止出现这类杂糅的毛病,这里不妨列举一些我们所搜集的比较常见的杂糅格式:

  [1] 关键在于……
    ……起决定作用
    → *关键在于……起决定作用

  [2] 目的是……
    以……为目的的
    → *目的是……为目的的

  [3] 是为了……
    是以……为目的的
    → *是为了……为目的的

  [4] 他的死是为了……
    他是为了……而死的
    → *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

  [5] 以……为宜
    ……即可
    → *以……即可

  [6] 是由……决定的
    是出于……
    → *是出于……决定的

  [7] 是由……造成的
    是因为……
    → *是因为……造成的

  [8]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减少了……
    比去年同期增加/减少了……
    → *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减少了……

  [9] 本着……原则
    以……为原则
    → *本着……为原则

  [10] ……的特点是……
    ……有……独到之处
    → *……的特点是……独到之处

  [11] 深受……的欢迎
     深为……所欢迎
     → *深受……所欢迎

  [12] 听到……噩耗
     ……噩耗传来
     → *听到……噩耗传来

  [13] 奔向……
     向……奔去
     → *奔向……奔去

  [14] 以……为幌子
    打着……的幌子
    → *打着……为幌子

  [15] 以……为名
    借口……
    → *借口……为名

  [16] 经过……
     在……下
     → *经过……下

  [17] 对于(关于)……问题,……
     在……问题上,……
     → *对于(关于)……问题上,……

  [18] 由于……的领导(帮助)
    在……的领导(帮助)下
    → *由于……的领导(帮助)下

  [19] 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
     以……为例来说明……
    → *举了一个……为例来说明……

  [20] 为……所欢迎
     受到……的欢迎
     → *受到……所欢迎

  (二)本应分开说的两句话人为地糅在一起

  这是杂糅的另一种情况。例如:

  (1)*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一方面要学好本民族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2)*当上级决定把12月19日夜里在天安门“澳门回归倒计时牌”前舞龙的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立刻产生那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这两个例子是把本来应该分开说的两句话“焊接”在一起,硬凑成一句。例(1)宜在“要学好本民族语言”之后点断,并在后半句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加一个代词“这”,使另立为一个分句。即全句改为:

  (3)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一方面要学好本民族语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2)也应分成两句话:“当……时,我们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写作中不留神,把标点符号丢了,也会造成类似的杂揉毛病。例如:

  (4)*他的名字叫张慧芳在牡丹电视机厂工作。
  (5)*堂屋的左边是书房大约有十平方米。

  例(4)应在“张慧芳”后面加上一个逗号;例(5)应在“书房”后面加上一个逗号,这样便都没有毛病了。

  (三)前后该用同一种句式而杂用不同句式

  前后两个分句该用同一种句式而杂用了两种不同的句式,我们也把它归到杂糅的语法错误里。例如:

  (1)*现在我们研究所有PC电脑18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2台,以及两台扫描机、一台刻盘机等。

  例(1)是在一个联合词组中把不同的格式杂糅在一起了。在列举事物时,既可以采用“有+名词+数量词”说法,也可以采用“有+数量词+名词”的说法,但不能在同一个联合词组中混着用。修改时,如采用前一种说法,宜将顿号改为逗号,并将句末的“等”删去,全句改为:

  (2)现在我们研究所有PC电脑18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2台,以及扫描机两台,刻盘机一台。

  如采用后一种说法,全句可改为:

  (3)现在我们研究所有18台PC电脑、2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以及两台扫描机、一台刻盘机等。

  下面是犯同样毛病的例句:

  (4)*我去采访的时候,学校正进行大扫除,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刷墙,有的擦玻璃窗,也有在操场上拔草的。

  (5)*在汉语里,作主语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能充任。

  例(4)“有的……,有的……”是对一个群体里的个体逐一分述的一种句式,“有……的,有……的”是另一种分述的句式。现在这句话把这两种分述句式混用在一个复句里了,造成杂揉的毛病。宜将最后的那个分句改为“还有的在操场上拔草”。例(5)孤立地看,前后两个分句都没毛病;前后联系起来看,就不妥了。既然前一句说“作主语的成分可以是名词”,那么后一句应顺着上文,说“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可是作者忽然改换说法,致使句子语气脱节,让人读着感到别扭。此句可改为:

  (6)在汉语里,作主语的成分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

  或改为:

  (7)在汉语里,名词可以充任主语,动词、形容词也能充任主语。

  上面第四小节曾讲到“词语位置不当破坏句式的对称”的问题,其中所举的病例,如“不仅比她哥学得扎实,而且学得比她哥活”,从某个角度说,也可以看作这里所讲的“前后该用同一种句式而杂用不同句式”的杂揉毛病。这里不妨再举一例:

  (8)*他是一个典型的“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干起事来,他比谁都说得动听,可是做得比谁都差。

  例(8)前面用“比谁都说得动听”,后面用“做得比谁都差”,前后不相称。如保留前面的说法,后一分句应改为“可是比谁都做得差”;如保留后面的说法,前一分句应改为“说得比谁都动听”。

  五、代词指代不明

  在说话写作中,运用代词可以避免重复罗嗦,同时能保证语言的连贯性。但是使用代词一定要做到指代明确无误。可是不少人在写作中常常犯指代不明的毛病。在分析这种语法错误前,有必要先交待一个概念,那就是“前词语”。

  “前词语”是指“代词所替代的词语”。当句子里要用到除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如“我、我们”和“你、你们”等)以外的代词时,一般必须先出现“前词语”。例如:

  (1)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孙犁《荷花淀》)

  (2)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马南邨《杂文四则》)

  例(1)“女人”是代词“她”的前词语,“丈夫”是代词“他”的前词语。例(2)“陶渊明”是代词“他”的前词语。

  在指代不明的语法错误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在同一个句子或同一段话里,用几个相同的代词来指代不同的前词语,即指代不同的对象。下面是这方面的两个典型病例:

  (1)*陈刚心里明白,如果徐鹏飞真正知道了他们地下工作者的的名单,就不会跟他1这么费事了,正因为他2不知道,所以他3说“知道了”。

  (2)*徐书记推门进实验室,李教授也正好要推门出实验室,他1立刻把买实验仪器的事告诉了他2。

  例(1)根据句子的内容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他1”是指代陈刚,“ 他2”、“ 他3”都是指代徐鹏飞的,但都用“他”来指代,会让人读着一时搞不清“他1”、“ 他2”、“ 他3”都分别是指代谁的。宜将“他1”改为“自己”。例(2)根据句子的内容也没法搞清楚“他1”和“ 他2”是分别指代谁的。从小说内容看,是徐书记把买实验仪器的事告诉李教授,因此应将“他1”改为“徐书记”。下面例子里先后用了七个“他”,每个“他”指代谁,更让人弄不清了:

  (3)*梅厂长不知道怎样答复好,他1不敢让韩云程发言,万一他2说出原棉的秘密,那不是全被揭穿了吗?徐总经理看出他3难于应付,他4知道他5被于静将了军。这时候除了冒险没有第二个办法了。因为如果不让韩工程师发言,本身就暴露了其中必有问题,只有鼓励他6说话,才有可能挽回这难堪的局面。他7给韩工程师做好了答案……。

  例(3)一共用了七个“他”,分别交叉指代梅厂长、韩云程和徐总经理。读者读着感到费劲,要来回细细捉摸,才能搞清每个“他”之所指。这样的文字是很要不得的。“他2”可删去,“他3”宜改用“梅厂长”,“他4”也宜删去,最后一个“他7”宜改用“徐总经理”。全句改为:

  (4)梅厂长不知道怎样答复好,他1不敢让韩云程发言,万一说出原棉的秘密,那不是全被揭穿了吗?徐总经理看出梅厂长难于应付,知道他2被于静将了军。这时候除了冒险没有第二个办法了。因为如果不让韩工程师发言,反倒会暴露其中的问题,只有鼓励他3说话,才有可能挽回这难堪的局面。徐总经理给韩工程师做好了答案……。

  还有种情况,代词虽只有一个,但可以被看作前词语的名词不止一个,这样,也可以造成指代不明。这种毛病也较为普遍。例如:

  (5)*天刚拂晓,联军部队急行军赶到了卡萨布莱桥,守在桥东头的两个团的敌人惊恐万状,他们立即抢修工事,组织好队伍,准备强夺卡萨布莱桥。

  (6)*林虹那天独自一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正好遇到初中同学顾晓莹跟她学画的胡絜青老师。

  例(1)“他们”是指代“联军部队”呢,还是指代“敌人”?要读到最后一个分句,才知道是指代“联军部队”。这里的“他们”宜改为“联军指战员”。例(2)里的“她”是指代“林虹”,还是指代“顾晓莹”,还是指代胡絜青老师?林虹到底遇见了两个人,还是一个人?都不清楚。要搞清楚,还将涉及到“她”前面的“跟”该理解为连词还是介词的问题。如果要让读者理解“她”指代“林虹”,“林虹”遇见的是“顾晓莹”和“胡絜青老师”两个人,那么宜将“跟”理解为连词(这种情况,“跟”最好改为“和”),将“她”改为“自己”,而且最好在“学画”后加个“时”字,这样意思就清楚了。即全句改为:

  (7)林虹那天独自一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正好遇到初中同学顾晓莹和自己学画时的胡絜青老师。

  如果要让读者理解“她”指代“胡絜青老师”,“林虹”遇见的只是“胡絜青老师”一个人,“跟”得理解为介词,那么干脆将介词“跟”和“她”都删去,而且最好将“胡絜青老师”改为“老师胡絜青老人家”,这样意思就清楚了。即全句改为:

  (8)林虹那天独自一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正好遇到初中同学顾晓莹学画的老师胡絜青老人家。

  如果要让读者理解“她”指代“顾晓莹”,“林虹”遇见的是“顾晓莹”和“顾晓莹学画的胡絜青老师”两个人,“跟”得理解为连词,那么宜将连词“跟”改为连词“和”,将“她”改为“顾晓莹”,这样意思就清楚了。即全句改为:

  (9)林虹那天独自一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正好遇到初中同学顾晓莹和顾晓莹学画的老师胡絜青老人家。

  有时,前词语和代词的位置摆得不当,也会造成指代不明的毛病。例如:

  (10)*一天,她在火车站里被沙皇暗探发觉了,母亲在被捕之前,迅速打开皮箱,把所有传单散发给了大家。

  例(10)会让读者误认为“她”和“母亲”是两个人,其实是指一个人。应该前面用“母亲”,后面用“她”来复指“母亲”。

  也有这样的情况,文中用了代词“他”或“他们”,而前词语在文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这也是指代不明的一种毛病。例如:

  (11)“妈,他哪儿去了?”志刚一进门就问。“你说谁啊?”妈反问了一句。(书)
  (12)*编辑同志:你们转来的信我都看了,意见提得很中肯,在此我感谢他们指出了我的疏忽之处,纠正了我的错误。

  例(11)“妈”为什么会反问呢?就因为志刚在问话里用了第三人称代词“他”,前后却没出现前词语,叫志刚妈摸不掌握头脑。例(12)读者当然会按常理推断出信中所说的“他们”是指写信提意见的人。但那是读者按常理推断出来的,不是信中说清楚的。

  六、数量表达混乱

  数量表达混乱,也是常见的一种语法错误。

  在讲到数量减少时用了倍数的说法,这是数量表达中最常见的毛病。例如:

  (1)*由于加强并改善了交通管理,广泛开展了“防事故,保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本市交通事故只发生了五十七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将近一倍。

  “本市”去年发生了多少起交通事故?光凭例(1)这个句子所提供的数据是推算不出来的。好在“防事故,保安全”的宣传材料中曾有过透露,说去年“本市”发生了一百一十八起交通事故。可见,例(1)的表达法很不恰当。应将“减少了将近一倍”改为“减少了将近一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说数量增加多少也好,说数量减少多少也好,指的都是差额,而差额都要以原来的数量作为基准,因此,讲到数量增加时,可以用分数,也可以用倍数,而讲到数量减少时,只能用分数,决不能用倍数。有的人所以会犯错误,就在于讲差额时以减少后的数量作为标准了。下面的例句犯了同样的毛病。

  (2)*沈阳粮食公司的职工研究出先进的保管方法,囤粮用的席子比过去节省了将近一倍。

  (3)*这就是说,质量如太阳大小的恒星,它的半径如果从目前的七十万公里缩小到三公里,即缩小二十多万倍,就要演变为黑洞。

例(2)“节省”也是减少的意思,应将“节省将近一倍”改为“节省了将近一半”(或“节省了将近二分之一”)。例(3)“缩小”也是减少的意思,“即缩小二十多万倍”宜改为“即只为原来的二十多万分之一”。

  说明数量上的增减可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增减了多少;一是说增减到多少。这两种说法所指内容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明增减的那部分数量,后者是指明增减以后的实有数量。混淆这两种不同的说法,也是数量表达中常见的毛病。例如:

  (4)*今年蚌埠站到6月份已超计划完成了2.4万吨集装箱运输任务,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到50%。

  (5)*中学民办教师原来全省只有二千二百多人,现在则有七万一千七百多人,增加了三十二点六倍。

  (6)*这个区的菜地面积不断减少,也是蔬菜供应紧张的一个原因。据金刚、张北、花台三个大队报告,他们原有菜地二百四十多亩,由于市城建局频频征用土地,两年来减少到八十来亩,现在菜地面积只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例(4)既然是“超计划完成了”任务,显然不会是“提高到50%”。应将“到”删去,也可以将“到”改为“了”。例(5)七万一千七百多人当是二千二百多人32.6倍。“增加了三十二点六倍”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应将“增加了三十二点六倍”改为“增加了三十一点六倍”,或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是原来的三十二点六倍”。例(6)按“减少到八十来亩”的说法计算,现有菜地面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按“现有菜地面积只为原来的三分之二”的说法算,两年来菜地应是减少到一百六十多亩。看来百分数是可靠的,“减少到……”的说法出了毛病。应将“到”改为“了”。

  “甲比乙大/多/高三倍”和“甲为乙的四倍”,说法不同,意思一样。常常有人把这两种说法混起来,说成“甲比乙大四倍”而出错。这也是数量表达上的一种毛病。例如:

  (7)*木星绕太阳公转一次,约需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二倍。

  (8)*现在去境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就北京来说,去年去境外旅游的旅客只3000
多人,而今年增至30000多人,比以往多十倍。

  (9)*鱼虾的价格涨得更惊人,八十年代初,太湖螃蟹每斤只卖三元多,现在涨到
六十多元一斤,价格比过去高二十倍。

  例(7)应改为“大十一倍”。例(8)或改为“比以住多九倍”,或改为“是以住的十倍”。例(9)或改为“价格比过去高十九倍”,或改为“价格为过去的二十倍”。

  “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多少”这类说法是有歧义的。因为由“超过”带上数量宾语所形成的述宾词组本身就是一个有歧义的格式。例如,“超过六个”,那“六个”可以理解为超出的数量,例如:“我们每人每天定量二十个,小李今天超过六个。”这实际是说小李今天完成了二十六个。那“六个”也可以理解为是被超过的数量。例如:“定额并不高,只要求每人每天编十个筐。可是小李哪一天都完不成任务,能超过六个,就算不错了。”这就是说小李每天至多只能编七、八个。

  “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多少”实际就是上述的述宾词组。假定年计划为60吨,那么“年计划的百分之四十”,就是24吨。“超过24吨”的说法是有歧义的。不少人不了解这一点,滥用“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多少”这一说法,造成数量表达模糊的毛病。例如:

  (10)*一车间去年的产量超过年度计划的百分之九十,是全厂完成生产任务最好的一个车间。

  一车间的年度生产计划到底完成了没有?就这个句子本身无法判断。如果全厂完成任务的情况都很好,那么一车间当然是大大超产了;如果全厂完成计划的情况不怎么好,那么一车间在全厂虽名列前茅,也还是个没有完成生产计划的车间。例如:

  (11)*今年元旦,永安矿务局夺得开门红,生产原煤二千五百六十多吨,超过日产量的两倍。

  永安矿务局肯定是超产了。但是,原定日产量多少?元旦那天的产量比原定的日产量高多少?不清楚。因此,这类格式使用时要谨慎。只有在不致产生歧义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这种格式。例如:

  (12)煤炭工业传来捷报,今年一月份产量超过了去年十二月的百分之十。

  因为前面已经说明是捷报,所以“超过去年十二月的百分之十”不会引起误解。不过最好还是采用“超额(产)百分之多少”的说法。上例也可以用“比去年十二月超产百分之十”的说法。没锁链的奴隶。(夏衍《包身工》)

  3.借喻

  本体不出现。它不用“像”、“是”一类词语,干脆把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当作被比方的事物来说,即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比起明喻、暗喻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关系最紧密,表达深厚而含蓄。例如:

  (1)人生终点站的服务员——访八宝山殡仪馆整容工刘瑞安

  (2)他想回头看看离油库多远了,汽油桶爆炸对油库还有没有威胁,但是身后驼着一个大火球,挡住了视线。(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3)傅家杰是体贴的。他在屋里拉起一块绿色的塑料布,把三屉桌挪到布幔后面,希望能在这瓶瓶罐罐、哭哭啼啼的世界里,为妻子另辟一块安定的绿洲,使她能像以前一样夜夜攻读。这谈何容易!(谌容《人到中年》)

  以上数例中,本体均未出现。例(1)“人生终点站”代替了“殡仪馆”。例(2)“一个大火球”代替了“着了火的汽油桶”。例(3)“安定的绿洲”代替了“安静的地方”。

  (三)比喻的修辞作用

  1.说明事理

  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浅显,使艰深的问题变得通俗平易,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从而打动对方,说服对方。例如:

  (1)“你疲劳了。”“不,我一点也不疲劳。”傅家杰斜躺在床边,一手撑着自己的头,望着她说:“金属也会疲劳。先产生疲劳显微裂纹,然后逐步扩展,到一定程度就发生断裂……”(谌容《人到中年》)

  这是傅家杰和妻子陆文婷的一段对话,陆文婷因过度劳累而病倒,傅家杰劝说她要注意休息,长期劳累会出现严重后果。但是这个意思并没有去讲一般的道理,而是用了一个“金属也会疲劳”由渐变到断裂的比喻。金属是坚硬的,尚且如此,何况血肉之躯的人?由于比喻说服力强,所以小说接下去说,陆文婷觉得它“仿佛有着千钧重量”,“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论说文中,比喻更是常用的手段。例如:

  (2)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成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到达彼岸。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在这段文字里,毛泽东同志向红军指挥员提出了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为了使大家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以游泳作譬,亦喻亦议,并据此作出结论:“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真是通俗而透辟。

  比喻通常是由语句来表述的,有时也可以是一则带有情节性的故事、寓言等等。例如:

  (3)有些人手里的权力虽不很大,却特别善于滥用。别的单位要经过他们的手办点事,本来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应该尽力办好的,他们却要拿一手,从中捞点油水。你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处处刁难,使你“行不得也哥哥”。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雁过拔毛”……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个嘴巴馋得厉害的人,实在弄不到肉,就去咬自己的胳膊,虽然一时应付了馋虫,但不久就因失血过多而呜呼哀哉了。这自然是人们编造出来用以警世讥俗的,但今日之热衷于“雁过拔毛”者,其短见和无知,与这种“啮臂自啖”的蠢人相去能有几许?戕害着自己的生命而自以为得计,够可悲的了。(谢云《谁家的“雁”,拔谁的“毛”?》)

  “笑话”虽然荒诞可笑,但蕴涵丰富犀利,发人深思。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雁过拔毛”者“啮臂自啖”的短见和无知,贪婪和愚蠢。以致作者无需作更多的分析,就阐明了个人、小团体和国家,当前和长远关系的深刻道理。

  2.描述事物

  运用比喻描述事物,可以使被描述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提高人们的感知度。在景物描写中,比喻用得很多。例如:

  (1)汽车大转弯上雪山了,像雄鹰在苍空盘旋,越飞越高。眼看被我们超越过的一辆辆载重汽车,深远地落在后边,就像甲虫似的爬行在崖谷底下。雪山上冷气逼人,副师长和我都穿上了随身带的大衣。公路穿行在雪山的半山崖壁上,崖边竖立着成串的黑白相间的防护桩,像标兵似的屹立着,不许汽车往崖边越过一分一寸。随着汽车的哮喘声,高插在路边的警语牌越来越多了:连续转弯!鸣号!限制车速!路滑!车轮加铁链!(碧野《雪路云程》)

  例中的比喻不仅逼真生动,而且信息丰富。“雄鹰”喻,表现了汽车在高山迂回曲折的公路上飞驰的景象;“甲虫”喻,表现了从高处俯视载重汽车行进的情状;“标兵”喻,把一个不起眼的物体写活了,那么威严地忠于职守,从而反衬出了峻岭之险;而一个“哮喘声”则又写出了机械动力居然也“体力不支”,登山艰难。作者以其神奇之笔,仿佛把我们带上了雪路云程。

  在其他记述性文字里,比喻也常常可见,下面是一则报道:

  (2)一种新式的“导弹”诞生了。它不在深山丛林的发射场,而在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瞄准着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癌。说它是“导弹”,因为它具有极高的“命中率”——一旦进入人体,即绕过各种不相关的组织细胞,直捣“敌巢”——隐藏在肝脏深处的肿瘤。它还装有杀伤力很强的“弹头”——蓖麻毒蛋白,一个毒分子就可消灭一个癌细胞。它,称为“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简称“肝癌单抗”。(《文汇报》)

  这是关于抗癌新药“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的报道,如果平直叙来太无味了,作者以奇突的想象,把它比作“导弹”,那种神奇的手段、效果,写得多么有趣。人们惊喜于药物疗效的同时,又得了语言艺术的享受。

  3.刻划人物

  运用比喻刻划人物,可以使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例如:

  (1)老通宝看着那些桑树,心里说,拿起身边的长旱烟管恨恨地敲着脚边的泥块。太阳现在正当他头顶,他的影子落在泥地上,短短地像一段乌焦木头,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躁热起来了。(茅盾《春蚕》)

  作家对勤劳朴实而饱受生活折磨的老通宝,并没有就他的音容笑貌作工笔画式的描绘,只是借助于比喻,摄取他在太阳下的投影:“像一段乌焦木头”。这是写形,却又以形传神,淡淡一笔,活画出了一个油尽灯枯近于麻木的中国苦难农民的形象。贴切而深邃的比喻,可以取得多么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家刻划人物时,除了运用比喻写他的外在形体特征,更重视写他的意志品格、精神风貌。例如:

  (2)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岩升登……餐霜饮露,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他气喘不已;汗如雨下。时常感到他支持不下去了。但他还是攀登。用四肢;用指爪。真是艰苦卓绝!多少次上去了摔下来。就是铁鞋,也早该踏破了。人们嘲笑他穿的是通风透气不会得脚气病的一双鞋子。不知多少次发生了可怕的滑坠!几乎粉身碎骨。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一次;前进一步。失败是前进之母;成功由失败堆垒而成。他越过了雪线,到达了雪峰和现代冰川,更感缺氧的严重了。多少次坚冰封山,多少次雪崩掩埋!他就像那些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登山运动员,爬呵,爬呵,爬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享誉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为了攻克二百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拿下的一道国际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但是对这个精神领域里的劳动怎样去表现呢?作家徐迟创造性地运用了人们所熟悉的比喻:攀登科学高峰。他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部“艰苦卓绝”的登山纪实片。一切抽象的词语在这里都化成了可视的具体形象,人物为夺取祖国荣誉而顽强拼搏的精神,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使人肃然起敬。

  (四)运用比喻的要求

  1.贴切。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共同之处,这是构成比喻的基础;而要有共同之处,就要求比喻贴切。钱钢《唐山大地震》对我们很有启示。作者在地震后曾去灾区访问,一些灾民谈到当时的声响、身体感觉以及景物时,各自用了这样一些比喻:

  (1)这时我就听见了“呜——呜”的巨响,像百八十台汽车在同时发动。

  (2)我紧紧抱住大树。黑暗中,只觉得大地晃晃悠悠,我和大树都在往一个万丈深渊里落、落、落。

  (3)猛然间,像当头挨了一个炸雷,“轰隆隆——”地动山摇!我像让一个扫堂腿扫倒在地,往左翻了个个儿,又往右,打了个滚,怎么也撑不起身子。

  (4)我们闲聊了几句,刚刚摆开架式想打拳,就听见“呜——呜——”声响,像刮大风,又像旧社会矿上的“响汽”……就觉一阵子“噜松”——人像搁在一个大筛子上一样,被没完没了筛着!

  (5)那摇晃刚停,我就从车上滑下来。这时候车头大灯还亮,往前一看,天呐!溜直的铁道,都拧了麻花,曲里拐弯像大长虫。

  (6)话还没说完,就听:“咣!!!”那声响啊!把人都震懵了。我觉得是两个高速行驶的车头对撞了!

  (7)光是晃,天旋地转,晃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再就是,脚底下像过电似的。

  (8)全厂的空气都紧张到了极点,房在倒,地在颤。蜂鸣报警器“嘟!嘟!嘟!”地响,还有电铃,小喇叭,都一齐发疯似的叫。最怕人的是几台锅炉发出的排气声。由于安全阀这阵儿起作用了,锅炉里的水蒸汽,以每平方厘米一百公斤的压力猛劲喷射出来,发出扎耳的尖声。所有的人都被这尖声惊呆了,它比几百台火车头一块喷气的声音还要响,就像要把人的心切烂撕碎!

  以上被访者所用的比喻各不相同,但因为他们是亲身经历的,都十分真切,使人们感同身受,从而重现了1976年在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历史性浩劫。

  2.新颖。人云亦云的比喻会使人厌烦,而新颖的比喻则能引起人们的兴味。例如:

  (1)给沙漠“锁边儿”,内蒙自治区伊克昭盟的群众正在这样做……年复一年,树和草向沙漠反蚕食。现在,沙漠边已被锁住了,农牧民衣食丰足,有的户已开始富起来了。(《人民日报》)

  (2)《张(张协状元)》剧产生于南宋中期,是中国戏曲形成阶段的作品。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戏曲剧本,可以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徐雪梅《戏曲活化石(张协状元)》)

  例(1)人们缝制衣服时怕纤维散落,所以要“锁边儿”,如今为防止沙漠蚕蚀,也给它来个“锁边儿”——植树种草,真是新奇有趣。例(2)一提起化石,人们就会想起坚硬的石块,如今南宋时期的一个剧本竟成了“活化石”。细细品味,可不是!“化石”者,深藏之古遗物也,实在妙绝!

  3.精巧。用譬之道,不在量多,而在精巧。精湛工巧的比喻会使人玩味沉思。例如:

  (1)过去,在说明我国古代文化发生发展的渊源问题上,考古学界长期持一个中心向外扩展、蔓延的观点,随着近些年考古新发掘的新材料出现,这种观点被质疑、动摇了……我国古文化的发生不是一堆篝火,而是星火点点。(《光明日报》)

  (2)目前,在群众中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在歪风邪气面前,现在瓦匠多了,木匠多了,铁匠少了。”笔者问其何意,原来群众把瓦匠喻为“和稀泥”,把木匠喻为“睁只眼,闭只眼”(为了找平面和取直线),而认为只有铁匠才是“硬碰硬”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例(1)把扩展、蔓延的古代文化喻为“火”,而且把一个“中心”和多个“渊源”分别喻为“一堆篝火”和“星火点点”。遥想远在那蛮荒时期,东方大地上已经遍地亮起瑰丽的文明之光,作为中华儿女能不自豪?例(2)人们把“和稀泥”的人喻为瓦匠,“睁只眼,闭只眼”的人喻为木匠,“硬碰硬”的人喻为铁匠,并以此区分“在歪风邪气面前”的三种不同的人,通俗形象,耐人寻味,表现了群众的创作智慧。

  下面的例子在比喻的运用上有缺点:

  (1)*看球赛的人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个水泄不通。站在后面的人都踮起了脚,脖子伸得老长,仿佛许多鸭子要抢盆里的食,拼命地往前挤。

  “仿佛许多鸭子……”比喻欠妥。作者以此作譬,可能仿自鲁迅小说《药》。鲁迅那样比喻是有用意的。反动统治者杀害革命青年,而一些小市民却挤在刑场上围观,鲁迅是讽刺他们的麻木、冷漠。这里用于比喻观看球赛的观众,显然不很恰当,尽管他们不够注意文明礼貌。

  (2)*已经是深秋了,未名湖一派肃杀气氛。湖边垂柳叶子稀稀拉拉,像是病后女人的头发。

  “像是病后女人的头发”,欠妥。比喻对女性不够尊重,感情色彩也显得消沉。

  (五)比喻的辨识

  以下诸例中的有关词语不是比喻:

  (1)社会呼吁给小学生松绑,他们的作业负担太重了。

  (2)你看她今天老板着脸,好像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3)王大爷七十多了,每天上山下山噔噔地,一点不显累,就像三十来岁的人。

  (4)我们这一代人,像插秧、采煤、修路等等,什么苦活儿没干过?不过说实话,对自己倒也是个锻炼。

  例(1)“松绑”是运用多义词的比喻义。这个词原指解开捆绑在身上的绳索,由此转化喻指放宽约束限制。它已经固定下来,成为词的义项之一。所以这里说“松绑”,不是临时性的打比方,不是运用修辞手法“比喻”。例(2)“好像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是猜度。例(3)“像三十来岁的人”是同类比较。(4)“像插秧、采煤、修路”是例证。这些都不是修辞方式比喻的运用。

  二、借代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被代替的事物称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称借体。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借代用得很多。例如:“皓首”代老人,“红颜”代少女,“长缨”代贵人,“短褐”代贫苦人,“管弦”代音乐,“杜康”代酒,等等。现代用得更为广泛。

  (二)借代的方式

  1.以部分代全体

  (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红军歌曲《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2)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强拿人家一草一木。(姚雪垠《李自成》)

  例(1)中的“一针一线”和例(2)中的“一草一木”原本指某种东西,这里用指一般的东西。

  2.以专称代通称

  (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

  (2)一对老八路 两个白求恩 任永志岳进夫妇离休后到山区义务行医(《光明日报》)

  例(1)中的“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在民间传说中,他料事如神,被视为智慧的化身。这里代指充满智慧的人物。例(2)中的“老八路”,指八路军;“白求恩”,是抗战期间援助我国的著名的加拿大医生。这里,“老八路”、“白求恩”分别代指革命战士和救死扶伤、乐于助人的医生。

  3.以特征代本体

  (1)“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鲁迅《药》)

  (2)一撮毛噗地坐倒在地上,“那不成……还是把我留在这里,你们不是优待俘虏吗?”(曲波《林海雪原》)

  例(1)以“花白胡子”这一特征,代指“花白胡子的人”。例(2)“一撮毛”指特务刘维山,他右腮上长着二寸多长的一撮黑白间杂的毛,人称“一撮毛”,以此代指其人。

  4.以具体代抽象

  (1)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搞好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北京晚报》)

  例(1)旧制一市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代指“差不多”。例(2)“菜园子”指副食品生产基地,“菜篮子”指居民能购买到的副食品品种。

  (三)借代的修辞作用

  1.简洁形象。例如:

  (1)一个真正牧马人的自述(《光明日报》)

  通讯开头的“编者按”说:“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曲啸有着和电影《牧马人》主人公相似的经历。他先是被划成右派,继而被送去劳动教养,‘文革’中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坐牢十余载……”“自述”十分感人,读来催人泪下。“牧马人”即代指身处逆境,蒙受冤屈,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对马列主义信仰不动摇这样不平常的人。这里运用借代手法,不仅符合标题语言要高度简练的要求,而且对人物,对自述内容,也起了形象的概括性介绍作用。

  (2)子女争为父母做“红娘”,单位邻里为老人“搭鹊桥”,这是海淀区老年婚姻发生的可喜变化,老年人再婚人数,正逐年增长。(《北京晚报》)

  《西厢记》中的“红娘”和牛郎织女七夕“搭鹊桥”的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这里用以代指婚姻介绍者,语言给人以形象感,并带有美满幸福的喜庆色彩。

  (3)斗笠村不大不小,东西长南北短。穿村而过的京塘公路两旁,各有人家几十户,家家都经营小买卖。有的开茶馆,有的开饭铺,有的卖杂货,还有两家客店。这一方之地,形成一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市街,便是斗笠村的大栅栏或王府井。(刘绍棠《不虚此行》)

  “大栅栏”和“王府井”都是北京有名的商业区,斗笠村市街以此指代,可以使人感知到它在村中的地位,以及热闹繁忙的景象。

  2.新鲜风趣。

  例如:

  (1)国产“蜜蜂”编队飞万里(《光明日报》)

  这是一则标题,报道的是我国取名“蜜蜂”的超轻型飞机编队万里飞行(自乌鲁木齐至哈尔滨),胜利归来,标题以品牌型号名称指代飞机,富于趣味。再如:

  (2)拉萨街头出现英语热 年轻喇嘛也念ABC(《人民日报》)

  标题第二句以英语字母代英语,既可避免与第一句用词重复,又可使人感受到琅琅书声,这出于成天价诵经人之口,不能不使人觉得新鲜。笑语实行改革开放,真是一切都变了。

  (3)盛夏的清华园,行人寥寥。绿树掩映的校园里,格外安静。炎炎酷暑中,却有八位身份独特的“学生”,端坐在近春楼的教室里,听汉语教授细说“主谓宾”。他们,就是来自香港的八位法官。(《北京青年报》)

  例中的“主谓宾”如写成“现代汉语语法”就流于平实了,而以“主谓宾”代指,则给人以新鲜形象之感。

  (4)刘思佳真的是为了多捞几个钱?难道他还会缺钱花吗?谁不知道两年前他就成了钢厂的第一个“七机部长”……(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七机部”是国务院过去所属的“第七机械工业部”的简称。此处以“七机部长”代指他“家有电视机、录音机、电唱机、照像机、洗衣机、袖珍计算机、电冰箱”,别有趣味。

  3.含意丰富。例如:

  (1)没有句号的人生——空军英雄于福海事迹之三(《人民日报·海外版》)

  “句号”原指一个陈述句完了以后所用的标点,此处指代为人民服务终止之时,标题表现了人物高贵的品格。

  (2)“祥子”的后代(《人民日报·海外版》)

  “祥子”是老舍《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的名字,一名饱经苦难的人力车夫。这篇报道所写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三轮车工人的幸福生活。此处以“祥子”代指三轮车工人,可使人联想起“祥子”所处的悲惨社会和不幸遭遇,从而构成对比,感受到两个不同时代的深刻变化。

  (3)“闰土”用上程控电话(《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是一则摄影标题,表现的是浙江绍兴农民生活中的新鲜事。“闰土”是鲁迅《故乡》中所写到的一个贫苦农民,因为闰土是绍兴人,作者构思巧妙,用以代指绍兴农民。读者细细欣赏着照片中人物拨打电话时的兴奋心情,品味着蕴涵深厚的标题用语,心头几多喜悦,几多感慨!

  (4)“四二幺综合症”是独生子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这种病症目前有蔓延之势。(《光明日报》)

  “四二幺”分别指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父母,独生子女。“四二幺综合症”是说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都对孩子溺爱,因而养成了孩子任性、胆小、不爱劳动、不合群、大手大脚等毛病。这里以“四二幺综合症”代指独生子女的种种不良习性,并说它是独生子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不是值得人们反思么?

  (四)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有一共同点,即本体都不出现,借另一事物代替本体。例如前面所举的例子:“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半斤八两”是借代,代指“差不多”之类意思;而“小放牛”和“人、手……”则是借喻,前者喻指通俗文艺(小型演唱),后者喻指识字课本里的汉字,即初级文化学习教材。

  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以此喻彼,而且可以改成明喻。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仅仅是相互有关的事物,以此代彼,不能够改成比喻。简单地说,借代就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而换用的另一种说法。

  三、比拟

  (一)什么是比拟?

  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一个事物来描绘、说明。人们长期传诵的一些古典诗词名句,就是运用了比拟手法。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二首》之一)诗人把《折杨柳》曲调的羌笛之声人格化,巧妙地说它也在“怨杨柳”,从而深刻地表现了玉门关外的荒寒,和边远征夫的离恨。

  (二)比拟的类型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述叫拟人。拟人手法让物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动作神态,其表现形式有:

  把无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例如:

  (1)硬币正悄然“退休”(《文摘报》)

  (2)浙江重新审定茶叶品牌 名茶不搞终身制(《每日电讯》)

  (3)前不久,武汉锣厂制造了直径一点四二米,重五十六公斤,音响可闻数十公里的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大抄锣。这锣即将“应邀”东渡日本,与世界上最大的鼓匹配。(《人民日报·海外版》)

  (4)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可能有一个甚至几个“兄弟”,但当它们以很近的距离掠过木星或其它大行星表面时,由于引力作用被抛向了外太空。(《科学时报》)

  把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例如:

  (1)水族“移民”——记罗氏沼在广东省落户(《光明日报》)

  (2)西伯利亚来客——红嘴鸥重游春城(《人民日报》)

  (3)小松鼠,谢谢你这顽皮的播种家。(黄宗英《大雁情》)

  (4)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蚊子叮咬的最佳人选是那些能为它们带来丰富胆
固醇和维生素B的人们,这两样物质为蚊子等令人讨厌的昆虫生存所必需,而它们自己又不能产生。(谷利源《最受蚊子青睐的人》)

  把抽象的概念、事物当作人来写。例如:

  (1)科学技术进入农村千家万户 亿万农民正向贫穷愚昧告别(《人民日报·海
外版》)

  (2)……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朵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鲁迅《伤逝》)
  (3)玻璃窗上的冰花已给太阳晒化了,窗外的积雪还是厚厚地盖在地上,对面的
屋顶也是白皑皑的。冬天全没有离开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长久赖下去似的。(艾芜《屋里的春天》)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某物当作其他物来描述叫拟物。它可以使描述具有新的寓意和色彩,其表现形式有:

  把人当作物来写。例如:

  (1)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2)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3)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

  (4)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梨《荷花淀》)

  把一种事物当作另一种事物来写。例如:

  (1)崇明岛越“长”越大(《人民日报》)
  (2)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3)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
上几百年,几千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杨朔《雪浪花》)
  (4)送粪的大车,在大道上,穿梭似的来往,人喊马嘶,鞭子在天空里呼啸。(周立波《暴风骤雨》)

  例(1)是指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由于长江每年挟带大约5亿立方米泥沙滔滔而来;滩涂不断淤积,所以面积逐年扩大。

  有时,把抽象的概念、事物当作物来写。例如:

  (1)把天真活泼还给孩子(《人民日报》)
  (2)美的耕耘——访大陆第一个专业美容师连梅痕(《人民日报·海外版》)
  (3)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
科学。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4)前面并肩站着两个人,乔光朴穿浅色西装,俊美潇洒,显得很年轻,脸上的
神情却有些不安。他旁边那个妩媚秀丽的姑娘则神情快乐,正侧脸用迷人的目光望着乔光朴,甜甜地笑着。仿佛她胸中的幸福盛不下,从嘴边漫了出来。(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三)构成比拟的几种方式

  1.把适用于其他人或事物的动词性词语用于被比拟的人或事物,使具有前者的动作、行为。例如:

  (1)目下,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紧紧裹住,真是寸步难行!(杜鹏成《夜走灵官峡》)
  (2)二兰刚把炕桌摆好,“老牛筋”也进来了,他一声不响地坐到了我对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眉眼:长方脸,络腮胡,额头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纹。(马烽《结婚现场会》)

  2.把适用于其他人或事物的形容词性词语用于被比拟的人或事物,使具有前者的特征、情状。例如:

  (1)清晨,天有点儿阴。清除废墟的起重机,已经在火车站广场的两侧轰轰隆隆工作,不时吊起一块块形状狰狞的楼板。(钱钢《唐山大地震》)
  (2)风一吹,朵朵白云从我身边飘浮过去,眼前的景物渐渐都躲到夜色里去……山头上忽然漫起了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悄地挤进门缝来……(杨朔《泰山极顶》)

  例(2)中“躲到”、“悄悄地挤进”均为比拟词语,其中“悄悄”为形容词。

  3.把适用于其他人或事物的名词性词语用于被比拟的人或事物,使具有前者的特性、品格。例如:

  (1)我国食品中又出一批“状元郎” 青岛啤酒等十三种产品被授予金质奖(《工人日报》)

  (2)名闻中外的武昌鱼有了一群“混血儿”。这种杂交鱼,既保持了武昌鱼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又具有胖头鱼肉质肥厚、个体大、生长快的优点,能在湖田、水库里放养。(《文汇报》)

  (四)比拟的修辞作用

  1.富于情趣。报纸标题常常采用比拟手法,以吸引读者。例如:

  (1)《睡美人》再度访华(《北京青年报》)

  (2)元素周期表又添新兄弟 俄罗斯合成第114号元素(《北京晚报》)

  (3)产品不打扮难与外商竞争(《文汇报》)

  (4)小企鹅 “满月”了(《北京晚报》摄影标题)

  2.使情感表现多样化,即可以使描述的事物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思想情感。例如:

  (1)血雨腥风时,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袁鹰《井冈山散记》)

  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竹的描写,赞颂了革命者不屈不挠、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

  (2)夏天棉田干旱,他宁可自己忍着干渴,把老伴给他准备的水,都偷偷给这两株试验苗喝了。(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吴吉昌,劳模,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他为了完成周总理嘱托的任务——培育不落桃的棉花,坚持进行试验。此例中一个“喝”字,写出了人物视棉苗如亲人的亲昵和爱护之情,表现了人物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3)周冲:对了,我同你,我们可以飞,飞到一个真真干净、快乐的地方。(曹禺《雷雨》)

  一个“飞”字,表现了人物冲破封建藩篱,追求幸福爱情的美好愿望。

  (4)他有一点醉意,可是规规矩矩的把酒放在老车夫面前:“我的请,您喝吧!我也四十望外了,不瞒您说,拉包月就是凑合事,一年是一年的事,腿知道!再过二三年,我也得跟您一样!您横是快六十了吧?”(老舍《骆驼祥子》)

  “我”不直说拉车已体力不支、日渐衰老,而说“腿知道”,反映出人物忧虑、回避而又不能不承认的复杂心理。寥寥三字,传达了人物内心的深深伤感。

  (5)“做人的尊严,当领导的资格,不能仰仗别人施舍,更不是党委所能任命的……”刘思佳嘴里的酒气伴着他的话扑到解净的脸上。(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解净原是厂党委办公室的女秘书,文革后党委派她去汽车队当领导。刘思佳是汽车队颇为自负的骨干,此处人物不直说领导应该带头干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拥护,而是运用比拟手法,说“当领导的资格”不能“仰仗别人”“施舍”、“任命”,话语尖刻,含有讽意。

  (6)地壳运动产生着的强大地应力长期集中造成的巨大弹性应变能,正在岩石中积聚着,贮蕴着。岩石痛苦地支撑着自己,直至岩石强度被突破的那个灾难性时刻。(钱钢《唐山大地震》)

  一个“痛苦地支撑着自己”,表现了“岩石”为免遭毁灭的挣扎;作者借物传情,实际上反映了人在这不可抗拒的灾害前无能为力的沉痛心情。

  3.使抽象道理通俗形象。例如:

  (1)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空洞抽象的调头”、“教条主义”都是抽象的概念,毛泽东同志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少唱”和“多唱”、“休息”和“起床”,来表明正确的原则立场和少数人反其道而行之的错误态度,深入浅出,是非分明。

  (2)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分别说成姓“社”和姓“资”,并指出深圳特区属于前者,回答简短有力而又形象幽默。

  四、夸张

  (一)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对描述的客观事物故意“言过其实”,加以夸大或缩小。夸张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式,例如:“北冥(通“溟”,海)有鱼,其名为鲲(传说中的大鱼),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传说中的大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发的样子)而飞,其翼若垂天(挂在天空)之云。”(庄子《逍遥游》)“白发三千丈,缘(因)愁似个(这般)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像秋霜一样)!”(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民谚中也很多,例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汗珠子掉地摔成八瓣”、“怕树叶掉下来打破头”、“笑掉大牙”、“一回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等等。夸张的事物虽然不是生活真实,却源于生活真实,超出生活真实,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力度,取得突出的修辞效果。

  (二)夸张的类型

  1.扩大夸张,即把事物的某种属性加以放大。例如:

  (1)前面隐隐有人影,玛金更加小心了。她站在暗处不动,满身是耳朵,满身是眼睛。(茅盾《子夜》)

  (2)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周立波《暴风骤雨》)

  (3)从黄山发出最高音的是瀑布流泉。有名的“人字瀑”、“九尤瀑”、“百丈瀑”并非常常可以看到,但急雨过后,水自天上来,白龙骤下,风声瀑声,响彻天地之间,“带得风声入浙川”,正是它一路豪爽之气。(菡子《黄山小记》)

  2.缩小夸张,即把事物的某种属性加以缩小。例如:

  (1)小王没念过书,在部队里学习了八个来月,现在呢?他说:“能识半拉字了。”(周立波《暴风骤雨》)

  (2)但是那些陷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他们。(孙犁《荷花淀——白洋淀记事之二》)

  (3)袁天成说:“不行!满喜你也请回去歇歇吧!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赵树理《三里湾》)

  (三)夸张的修辞作用

  1.形象鲜明,印象深刻。例如:

  (1)……这老汉年纪已将近六十。贫农成分,抗日时期当过兵,土改时期是积极分子。出身好,劳动强,为人正派。就是脾气有点犟,外号人叫“老牛筋”。平素少言寡语,说出话来能冲倒墙。你要他往东走,他偏要往西行……(马烽《结婚现场会》)
  
  “冲倒墙”,那粗大的嗓门,逼人的气势可以想见,使形象刻划又添了传神的一笔。

  (2)老王又指点西边墙上的两张图表——洛南县历年药材生产发展示意图和洛南县历年药材收购计划与完成金额对比示意图。箭头一年比一年往上窜得高。我赞叹地说:“今年的箭头要窜透房梁了吧!”(黄宗英《大雁情》)

  “要窜透房梁”,可以使人想象到图表上箭头直线上升的情状,一句诙谐的夸张用语,胜过多少赞美之词。

  漫画艺术中的画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有的漫画就运用了夸张手法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批评。例如有一幅题为《老师的点名册》(《中国人口报》)的漫画,画的是课堂上老师在点名,口中念出一连串的名字:“张招弟!李来弟!赵盼弟!王思弟!孙念弟!肖想弟!杨希弟!龙望弟!唐引弟!金要弟!黄等弟……”漫画没有任何解说,只是把某一类名字夸张地罗列在一起,其背后“重男轻女”的错误生育观念,便清清楚楚。从一个家庭来说这似乎是一件小事,但一经集中,便不能不使人意识到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这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2.情感突出,感染力强。例如:

  (1)这种人(小资产阶级)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垂着一尺长的涎水”,活画出了小资产阶级急切地想向上爬,也成为“小财东”的丑态,有力地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对这些人嘲笑厌恶之情。

  (2)黑暗里有人问我:“团长,雨这么大,还继续前进吗?”

  “前进,落刀子也要前进!”(李天佑《首战平型关》)

  “落刀子也要前进”,表现了我抗日战士一往无前歼灭敌寇的坚强意志。

  (3)但,不管怎么说——张老师想到这儿,忍不住对谢惠敏开口分辩道:“这本《牛虻》可不能说成是黄书……”

  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激烈地质问说:“怎么?这不是黄书?!这号书不是黄书什么是黄书?”(刘心武《班主任》)

  这里,作家没有用“双眉紧锁”一类词语,而是夸张地形容人物“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活画出了人物对老师看法的不以为然和政治上不信任的神态,同时也含蓄地表现出了作家对这名左得可爱却无知得可怜的姑娘的微讽。

  (4)莫夸财主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刘三姐》)

  歌词夸张性的描述,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财主豪富的狠毒凶残,同时也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对地主阶级的深仇大恨。

  3.语言有味,引人入胜。例如:

  (1)您打开地图就可以发现,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四千二百公里,而东西宽度却非常狭窄,最窄处只有九十公里。怪不得有人说:“你把头枕在东部的安第斯山上,脚就会伸进太平洋里去。”(《电视周报》)

  “你把头枕在东部的安第斯山上,脚就会伸进太平洋里去。”夸张的想象奇突而有趣,一段原本会显得平淡乏味的地理介绍,却突然显出了诱人的魅力。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语,其实夸张的手法是用得很多的,它增添了生活的斑烂色彩,给人们带来了轻松愉快。例如:

  (2)北京公共汽车的“咏叹调”是有名的。一次,一辆公共汽车挤得关不上门,一个小伙子嚷着:“嘿!别挤啦!再挤成照片了!”哄笑声中,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工人日报》)

  “再挤成照片了”,真是新奇,读者也会给逗乐了。

  五、双关

  (一)什么是双关?

  双关是借助于语境的特定条件,故意让语句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即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后一个意思往往是主要的。

  古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运用这一手法。刘禹锡的《竹枝词》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其中“晴”暗指“情”,双关。歇后语中有一种就是利用谐音构成了双关,例如:“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荷花塘里着火——偶然(藕燃)”、“冻豆腐——难办(拌)”、“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二)双关的类型

  1.语义双关。例如:

  (1)我从昆明到重庆是飞的。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因此以为坐海船坐飞机是“不亦快哉”!(朱自清《飞》)

  (2)(匪徒)为了不露出他们的马脚印,想了个“雪里埋死尸”的穷点子,把马蹄全部用破麻袋片、破布、乌拉草包裹起来。妈的!他想的倒周到。可是匪徒们走这十几里的大山背,他没想到包马蹄的麻袋片全踏烂掉在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例(1)“不亦快哉”的“快”原来是痛快、高兴的意思,这里指速度快。例(2)“露出了他们的马脚”,一方面实指马的脚,一方面又与惯用语“露马脚”双关,指诡计败露。

  2.谐音双关。例如:

  (1)周恩来深谋远虑,费尽心思。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各民主党派的主要领袖或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差不多都安排进了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许多民主人士对此十分感动,称赞道:“周总理不愧为‘周’总理啊!”(南山《周恩来筹建新中国首届内阁纪实》)

  (2)1938年冬天,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转移到茅山抗日根据地一个小山村。负责分房子的同志找遍全村也找不到一处适合司令员住的房子,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土地庙,谁知司令员却不见了。他们找呀找,终于在村后一间破旧的羊圈里找到他。只见他盘腿坐在草铺上,正就着马灯微弱的灯光,低头批阅文件呢!身旁,两只山羊还在安详地嚼着草……负责号房子的同志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而难过得流下泪来。陈毅同志却风趣地说:“这儿不是很好嘛!我陈毅革命还没有成功就先住上‘洋’房罗!”(史齐《从陈毅住羊房谈起》)

  例(1)“‘周’总理”,表面指周总理的姓,暗地指周到。例(2)“‘洋’房”,表面为“洋房”,实际为“羊住的房”——羊圈。

  (三)双关的修辞作用

  1.语意丰厚,余味深长。例如:

  (1)此刻,当货轮离开了海岸,李四光在轮机的轰轰声中看了一下表:这正是格林威治时间深夜十二时。李四光在海轮调头之时朝那遥远的东方看了一眼,计算了一下西欧和亚洲的时差,欣喜地想到:现在好了,东方已经破晓,中国已经天亮了。(黄钢《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从李四光的道路看新中国地质科学的跃进》)

  (2)沐浴春光 凌云直上——访潍坊杨家埠风筝厂(《人民日报·海外版》)

  例(1)“中国已经天亮了”,字面上指时间,深层指中国人民的解放,表现了这一位杰出科学家即将回到祖国的喜悦激动之情。例(2)潍坊杨家埠是我国风筝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杨家埠风筝厂屡获全国比赛大奖,产品远销欧、美、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沐浴春光”,既指风筝的放飞,又指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凌云直上”,既指风筝,又指生产经营。

  2.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一些报纸标题常常运用这一修辞方式。例如:

  (1)长虹异彩映万家(《人民日报·海外版》
  (2)服务要到“家”(《人民日报》)
  (3)南昌解百姓燃“煤”之急(《每周文摘》)
  (4)葫芦岛不作“闷”葫芦(《人民日报》)
  (5)打开天门天地宽——天门市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纪实(《人民日报·海外版》)
  (6)洋贵妃醉酒(《工人日报》摄影标题)

  例(1)长虹,既指这一品牌的彩电,又指雨后的彩虹。例(2)“到‘家’”,既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又指上门服务。例(3)既指燃“煤”之急,又指燃眉之急。例(4)“‘闷’葫芦”,既指果实,又指闭塞的葫芦岛。例(5)天门,既指湖北省天门市,又指天宫之门。(6)“洋贵妃”,指美国夏威夷大学演出团用英语表演京剧《贵妃醉酒》,“洋”与“杨贵妃”的“杨”谐音双关。

  3.犀利深沉,鞭辟入里。例如:

  (1)调“茶”团不要再来了(《人民日报》)
  (2)成都正在变“尘”都 大气污染高于五大城市(《人民日报·海外版》)
  (3)新疆企业痛失“疆”场(《中央电视台》)
  (4)钓鱼(《人民日报》)

  例(1)是反映湖北竹溪县茶乡新茶刚刚上市,上级各种调查团就纷纷前来“调查”,临走总要以极低的价格“调”走一些名贵茶叶,甚至白拿,使茶农叫苦不迭。“调茶团”与“调查团”谐音双关。例(2)“‘尘’都”与“成都”谐音双关。例(3)指新疆的企业不注意注册商标,结果本区盛产的产品反被外省产品占领了市场。“‘疆’场”既指角逐之场,又指新疆的市场。例(4)是“于是”所写的一篇思想评论的题目,是说“城里的干部”到农村去钓鱼,作者以为当地干部对此一定很反感,可他们说:“他钓我的鱼,我也钓他的鱼。”指利用“城里的干部”的权力,为他们小集体和私人服务。作者尖锐而痛心地问道:“大家都钓鱼,而且大家都钓到了‘鱼’,究竟钓了谁的‘鱼’?”“钓鱼”,既实指,又暗指让“城里的干部”上钩。

  六、仿词

  (一)什么是仿词?

  仿词是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仿词这一修辞方式的运用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二)仿词的类型

1.相类仿词,即临时仿造的词语和原有词语的某个成分在意义上类似或有关。例如:

  (1)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鲁迅《阿Q正传》)

  (2)高考落榜不落志 回乡务农作贡献(《光明日报》)

  (3)“民意测验”岂能“名义测验”(《工人日报》)

  2.相反仿词,即临时仿造的词语和原有词语的某个成分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例如:

  (1)所以当天从大伯父家吃晚饭回来,他醉眼迷离,翻了三五本历史教科书,凑满了一千多字的讲稿,插穿了两个笑话。这种预备,并不费心血,身血倒赔了些,因为蚊子多。(钱钟书《围城》)

  (2)“对嘛,文化革命就是改造人的大革命。那几年,我不就被改造成家庭妇男了吗?不信,你们问文婷,我什么不干?什么不会?(谌容《人到中年》)

  (三)仿词的修辞作用

  1.映照对比,言简意赅。例如:

  (1) 不能忽视“集智”(《人民日报》)

  在市场经济中,“集资”一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所以这里强调的人才、技术力量的“集智”就易于为人们所了解。

  (2)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因经常采播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件,给某些阴暗现象曝光,也为一些含冤受屈的团体和个人鸣冤叫屈,主持公道,所以很得群众拥戴,颂之为“焦青天”。(《讽剌与幽默》)

  “包青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里人们把一个旗帜鲜明、与腐败现象坚决斗争的电视栏目,别开生面地称作“焦青天”,其中寄托了人民群众多么丰富的情感。

  (3)夜深沉。草原上乌云密布,寒气袭人。叶剑英来到磨房附近,杨尚昆已在那里等他,两个人既紧张又兴奋,急忙赶路。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高兴地说:“我们开小差跑出来了。”叶剑英风趣地说:“不!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北上的方针。”(范项《壮丽史诗的一个篇章》)

  “开小差”,贬义词语,仿此新造出的“开大差”则具有褒扬之意,语言简洁,蕴涵丰富,是非分明。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题在府衙内用以自勉的一付堂联……说是无欲,其实还是有欲的——无蝇营狗苟之私欲,有富国强民之“公欲”。(杨东光《无欲则刚》)

  作者依据“私欲”仿造出“公欲”,以此说明没有什么,有什么,相互映照,深刻地表现了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崇高的精神境界。

  2.语言新鲜,风趣幽默。例如:

  (1)60年代初,毛泽东就意识到,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实现现代化,中国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可惜,后来的政治运动走上了一条缘木求鱼的歧途。(《人民日报》)
这里不说“难以在世界上生存”之类的话,而是仿照“国籍”创造“球籍”,说明有被开除的危险,饶有风趣,却又发人深思。

  (2)在旧金山唐人街,也曾巴巴地寻到一家卖炸酱面的中国餐馆,搓着手口咂着舌要了一碗炸酱面。但端来以后,看不中看,吃不中吃,总觉得是赝面。(刘心武《炸酱面》)

  “赝面”,据“赝品”仿造。作家不用“不够味儿”之类词语,而用此仿词,其对中华文化钟爱之情可谓忠贞不渝,即使饮食文化亦不例外。用语新奇,富有趣味。

  3.尖锐辛辣,语含警策。例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文摘周报》)

  “官宅”,据“民宅”仿造。标题不用“住宅”,而用“官宅”,其“官”与“民”之不同,之对立,十分鲜明。

  (2)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的各级干部纷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办实事,得到广泛的好评。但也有少数干部却把下基层当作权宜之计,甚至是个人捞取实惠的机会。对于这种人,群众形象地说他们把党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变成了“鸭水关系”。(《人民日报》)

  “鸭水关系”据“鱼水关系”仿造。表示这些干部不是把下基层看作是“如鱼得水”,自己和群众是“鱼儿离不开水”;而是像鸭子一样,虽然下水了,但总是浮在面上,沉不下去。

  运用“仿词”这一修辞格时,要注意自然、贴切,不能乱仿乱造。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几种辞格,还有“层递”、“拈连”、“顶真”、“回环”、“通感”等辞格大家可以参看教材。

  不同的辞格可以综合运用。综合运用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三种基本类型。

第五节 语体

  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根据交际的目的,语体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四大类。文艺语体又可分为散文体、韵文体和戏剧体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