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手抄报:[转载]阑珊集(补佚)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9:27

阑珊集(补佚)-----韩嗣煌

前言

阑珊集(补佚)实为韩嗣煌先生著《阑珊集》中之部份,不知为何未见在香港意拳学会出版之《意拳汇宗》中刊出。韩先生前后来港授拳三次,停留了一段颇长时间,亦未见将之补回,我当年在北京,曾将誊正稿件影印一份给他,或许没有带来香港。

韩嗣煌先生,河北省霸县人,生于一九三三年,殁于二OO三年,清华大学机械硕士,曾留学欧洲。韩先生于少年期间即随王芗斋先生及姚宗勋先生学习意拳,大部份拳艺则得自姚先生。据王玉祥先生说,此《阑珊集》是韩先生与姚先生共同发展的,韩先生根据姚先生的拳术与拳理,做出理论推演,而姚先生又就此类理论从事实践体会,方置可否或作出修改等等。两人经常聚会讨论拳道,一个是边说边写,一个是边说边练,相互讨论,揣摩实践,然后才下结论。不单止拳理有所发展,拳术技艺亦有所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姚系意拳,故今日姚系意拳之演练,与本《阑珊集》之理论,如乳之入水,浑然一体即源于此。

最近我回北京,在存书旧稿中翻出我整理的稿件,对比之下,才发觉《意拳汇宗》欠缺以下部份,文字为本人抄誊于原稿纸上者。此阑珊集原稿分别得之于王玉祥先生及韩嗣煌先生,而两位先生的原稿均有脱缺,可能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寝食不安,惶恐终日,两人成份都不好,还受过抄家之累,稿件有所遗失也不一定,且原稿为简体字,中间多有删改增添穿插等,经本人校对互补重抄,大致已经还原。为使此宝贵的意拳研究文献得存完璧,故在此重新打录,并由下期开始在武林报上连载,以飨同好。

 

 

论试力〈壹〉
凡在运动过程中,培养拳劲的训练统称试力。就其本质而言,乃是把相对静止状态中,求得的矛盾,转移到相对运动状态的过程之中。试力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姿态变化的过程中,求得力量谐调与运动谐调的统一,为进一步的拳劲运用打好基础。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强调过,通过运动,也只有通过运动,才能使有效的攻击力量得到发挥。尽管这运动的幅度可以有大小之分,运动的速度存在着快慢的差别,运动的生理反映可以是有意识或下意识的,但运动毕竟是力量发挥的必要手段。
做为试力训练的关键,首先在于明确过程中的矛盾,并由此提出恰当的意念活动,使练拳者能够沿着正确的途径稳步提高。为此应当明确指出:
1、
在试力训练中所要求的矛盾乃是整体矛盾,但初学者可以从局部矛盾入手,以便由简而繁,由易而难。
2、
在试力训练中所要求的矛盾乃是身外矛盾,但初学者可以从自身矛盾入手。
3、
在试力训练中,要求达到运动谐调与力量谐调的统一,但初学者可以从侧重于运动谐调入手。
总之,为了达到既定的训练目标,应当遵循先易后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途径循序渐进。没有目标则方向不明,训练目的不明,无以规定正确的训练方法,有了目标也不能一步登天,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
不同拳术派别各有自己的动作练习,而大部份研究拳劲的派别,都从轻缓的动作入手,有的派别有一定的套路,有的派别则集中训练某几个姿态,这些姿态大都是战斗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或是在训练中有其特殊意义的,我们这里不准备对套路训练方法的优劣表意见,这些问题早在三十年前已有著名的武术家论过了,在此,只讨论试力训练的原则问题。
一、
轻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从轻缓入手,就难以细致地体察运动的整个过程,难以从神经支配方面去控制肌肉,其结果,则是在动作的起始与终结之间造成大段空白区,使练拳者永远停留在粗糙,动作幅度过大,准备动作过大的阶段。所以轻和缓乃是拳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是某些武术家凭空想象出来的。从轻和缓入手,是我国拳术训练水平发生质的实变的表露,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建立矛盾。
二、
对于初学者,首先应掌握平缓的变化,因而最有效的意念指导是模拟水中的动作,用全身各部份去体会水的阻力,阻力本身就是矛盾的反映。放弃了这点,轻和缓就单纯变成了形式,失去了积极的,核心的东西。
三、
肢体任何一部份的动作,都要与整体在水中的运动联系起来,手的动作是手的试力。虽然在一定的运动过程中有所侧重,但最终应互相配合,形成统一的矛盾系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初学者可以从局部突破而后向整体发展。当矛盾建立起来时,随着矛盾的日益明确和丰富,阻力感觉会逐渐有所增强。
四、
从理论上说,在运动过程中,练拳者的肢体在任何两点之间都应力求建立矛盾,这种矛盾是通过争力体现出来的。而现代大多数练拳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侧重于手部,忽略了足部,更忽略了头部,手部是在大多数战斗过程传递力量的稍节,是把力量加给对方的前锋,当然是重要的器官。但通常力量的泉源是足部,缺乏足部与整体的矛盾联系,手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尤其是头部,乃是谐调全身力量的重要关键,是躯干的稍节,是脊椎骨的端部,忽视这一环节,想要建立整体矛盾是不可能的,躯干的弹性及肩胯的积极作用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甚至出现种种不应有的弊病。所以在初学试力时,虽然必须从局部〈手部或足部 ─ 摩擦步〉开始,但应在局部产生阻力感后,立刻设想整体〈包括头部〉浸在水中的意念活动,才能使整体运动不被分裂不被肢解。
五、
为了求得运动的谐调,练习者可以作一些辅助动作的练习,例如脚踏在球上的滚动,手贴在光滑球面的移动等。但这一切都是辅助练习,不能误解为试力的本质要求。
六、
前辈武术家在大量实践活动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试力训练要点之一是“顺力逆行”,所谓顺力逆行是指自身的力量感觉沿着肢体运动相反的方向传导。顺力逆行的名称是民间专业武术研究者的技术术语,其由来已不可考。在以前,这只是做为一种感觉,一种训练方法提出的,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去认识,因此这一宝贵的遗产只是成为实战经验的一个片断,与试力训力的目的和全过程缺乏有机联系。实际上,顺力逆行做为一个概念,应当从矛盾的本质的反映,必须从这一点去出发,才能明确这种训练在试力领域的地位,并引出与之相联系的若干大问题。
其一:顺力逆行是自身矛盾的训练,它必须进一步与身外矛盾联系在一起。粗浅地说,在本身建立这种感觉以后,应当充份地把这种感觉,与运动过程的阻力密切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最大的训练效果。这就可以避免了所谓“用拙力”,即自我憋劲的流弊,使拳术界长期以来对“用力”与“合理的张紧”,这两个混淆不清的概念得到正确的划分。换句话说,不从矛盾的逐渐沉实与加强去体会合理张紧,其后果必然会盲目地,不合理地用力,造成自我“僵化”,与拳术训练目标背道而驰,有百害而无一益。
其二:“顺力逆行”使我们更一步地明确,矛盾不仅不是一种呆板的状态,而且矛盾可以沿着肢体按照一定程度扩展。这种扩展本身是一种特殊过程,它是弹性与鼓荡训练的必要基础。“行”字本身象征性地“点”中了矛盾扩展过程。因而矛盾感觉虽然可以在某一瞬间在全身是一致的,但通常在运动过程中,又可以从某一部位有顺序地发展到另一部位,为拳术中的“整”提供了灵活性。也就是说,拳术的整不能单纯解释为“铁板一块”,在姿态变化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充份体现出来。同时,矛盾的扩展本身就是冲击,它使静止状态的“整”更有威力,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冲击辅以练拳者体重的动荡所产生的惯性力,使运动过程中加给对方的作用力,比之静止状态有数量级的变化。这是拳术家用力方法,与常人用力方法在本质上的重大差别之一。
七、
拳术另一长期不能澄清的问题是“断”与“连”的概念,这对练拳者来说是困惑的问题之一。其实断与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只要对其中之一个给以明确的含义,另外一方就会自然解决。那么断字是指甚么呢?从理论上严格地说,练拳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瞬间如果消失了矛盾,则我们称之为断。不幸的是,很多练拳者被这一概念所束缚,从各方面追求运动速度变圆滑,误认为这是求得不“断”的唯一途径,其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没有“套路格局”的套路之中,而不能自拔,让我们在下面更详尽地说明之。
人在动作时,肢体的运动范围必定是有限的,迫使肢体的运动在某些位置上改变方向。例如我们做前推动作时,达到一定位置就需将手收回,手不可能无限制地单调地推下去。在收回手的剎那间,大多数练拳者是难以处理的,往往在转折处形成“断”,有人为了避免出现断的现象,把任何动作都从形式上画成圆弧,好像不如此就不能解决“断”的问题,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
在某种场合下,需要动作平滑地改变方向时,使肢体运动经过圆弧改变方向故然应当给予肯定。但实践证明,大量的打击动作都是直出直入的,在速度方向发生转折时,力量不但不“断”反而是力量发挥最高点。这种例子大概是古今中外瞩目皆见的吧!因而我们应当指出,用形式上的圆转来避免力量的间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当前太极拳一类拳派中重限制因素之一。我们如果抓不住试力的矛盾,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煅炼中,可以提出较高一级的的特殊试力方法,我将另文专门讨论。
总结上述,可以看出,在拳术训练的各个阶段,随着自身与身外矛盾的不断丰富,试力动作的内容也会因之而变化。反过来,经过试力训练后,力量与运动达到新的谐调水平,又会给探索新的矛盾铺平道路。因而试力是拳术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我想信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或许能勾画出试力动作的面貌,使一些难以言传的问题得到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