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00:53
你好!
足底按摩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对肾炎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要靠足底按摩治愈是不可能的。

“脚是第二个心脏”,足部按摩是人人皆宜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但不等同于医疗按摩,后者涉及很多医学知识,这是非卫生技术人员短时间难以掌握的。

如今,足部按摩已成为人们日常保健的新时尚。双足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血液容易滞留的部位,所以在日常保健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畅通,对保证全身的血运正常显得非常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另外,足部按摩还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

一.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的只占少数,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首次临床就诊即为慢性。对慢性肾炎患者应做出临床、病理、病因及肾功能的诊断。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病因不清楚,病理诊断需做肾活检。患者的肾功能需定期检查,以3~6个月检查1次为宜。慢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后期可见贫血、肾功能减退,多属于祖国医学“水肿”、“腰痛”、“眩晕”、“虚劳”等范畴。其病程较长,治疗棘手,预后亦差。慢性肾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可用于肾病型。多采用强的松,成人初量一般为40~60mg/日,持续4~6周,以后每周的日用量减去5mg,直至停药,全疗程约3~4个月。口服维持量的时间多较长,常需半年以上。

(二)免疫抑制疗法

通常将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凝剂等药物合用,来治疗重度或顽固不愈的慢性肾炎肾病型。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有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等。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剂量不宜过大并要及时查血象。

(三)非固醇类抗炎疗法

代表药物为消炎痛,其作用为控制非特异性炎症,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并抑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凝现象。适用于各型肾炎。

( 四)抗凝疗法 应用抗凝剂或(和)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可防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的释出、血小板凝聚和微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肾脏的循环,常用的药物有肝素、潘生丁、强的松、环磷酰胺等药物。

(五)大剂量速尿疗法

严重肾功能不全,有明显少尿和尿毒症的各型肾炎患者,可用大剂量速尿,有较好的利尿效果。尤其慢性晚期病例无其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时,偶获显著利尿而使病情缓解。

(六)透析疗法

降低血液内的尿素、肌酐等代谢产物。此疗法技术性较强,需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医院进行。

(七)肾脏移植

慢性肾炎晚期,两侧肾脏严重破坏萎缩,通过适当的病例选择,仔细的配型和免疫抑制措施,可将尸体或亲属肾脏植给病员。目前,肾脏移植的存活率已达80%以上。

(八)中医药疗法

急性肾炎多属实证,以外邪侵犯肺卫,气化功能失调为主,治以祛风散寒清热渗湿等剂;慢性多属正虚邪实以脾肾损害为主,宜积极纠正气阴不足、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并相应清除水湿、湿热或瘀血。通过中西医结合,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和降低激素、环磷酰胺等毒性反应,是治疗肾炎的理想方案。

慢性肾炎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不同而分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及眩晕等病症的范畴,发病以正虚和标实相兼多见。以正虚为主者,可见肺、脾、肝、肾的亏损,以脾、肾亏损多见;标实为主者,以湿热、瘀血多见。患者常虚实夹杂,故要标本兼治。常见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如下:

1.肺肾气虚,水湿内聚

表现为:面黄浮肿,气短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固表,利水活血。方选玉屏风散和防己黄芪汤加减,药用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泽泻、益母草、泽兰、蝉衣、僵蚕。

2.脾肾气(阳)虚,水湿停滞

表现为: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纳呆便溏,浮肿,遗精、阳痿或月经失调,甚则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宜健脾补肾,利水活血。方选四君子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白术、枸杞、菟丝子、淫羊藿、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当归、川芎。畏寒肢冷者,加炙附子、桂枝。

3.肝肾阴虚,湿热内蕴

表现为:头晕耳鸣,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腰膝酸软,梦遗或月经失调,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补肝肾,潜阳活血。方选杞菊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知母、女贞子、枸杞、菊花、牛膝、地龙、钩藤、丹参、益母草、当归。

4.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表现为:面色少华,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伴咽痛,舌偏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药用黄芪、太子参、生地、山茱萸、女贞子、丹皮、茯苓、山药、泽泻、丹参、益母草、当归。

治疗慢性肾炎,一定要坚持服药,即使病情完全缓解,也要继续治疗观察一个较长时期。慢性肾炎的疗效评价,不应当只看尿蛋白及血尿的改善,更应当重视肾功能的进退变化。

二.慢性肾炎按摩选穴治疗:

  肾炎为对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肾炎也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所致。有的病人过去有急性肾炎史,症状已消失多年,误认为已经痊愈,其实炎症仍继续缓慢进行,经若干年后,症状又复出现,而成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有的病人的肾脏炎症从开始即为隐匿性,病人无明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但炎症呈缓慢发展,经若干年后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由于病理改变各种各样,症状表现不一样。严重者可能出现尿毒症.
  按摩选穴治疗:
  经穴:合谷、神门、内关等。 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肺、脾、胃、小肠。甲状腺、甲状旁腺、生殖腺、大脑、垂体、腹腔神经丛、胸腺淋巴结、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血压区等。

三.康复措施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病,在成人中,本病比急性肾炎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为多见。病程迁延,不易速愈。正确的康复措施对缓解病情、减缓肾功能恶化是十分重要的。
  1、要注意防止咽喉部、肺部、泌尿道感染。避免受凉、劳累、腹泻、创伤等。因为每感染一次,病情就可能加重一次。
   2、感染后应及时使用青霉素类或红霉素类抗生素控制感染。严禁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先锋霉素2号、两性霉素B等肾毒性药物,否则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3、控制高血压。因为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恶化加快,一般血压维持在18.7/12.01kpa(40/90mmHg)以下为宜。
  4、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积极治疗,减少尿蛋白的丢失,长期大量蛋白尿可促使肾功能恶化。
   5、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回答:2007-09-27 21:43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魔海王
[新手] 在理论上可以 回答:2007-09-27 22:59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小生
[学者] 急性肾炎

类 别:儿科

概 述:
急性肾炎(其它),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因病因不同有人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它是一组急性起病,因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非化脓性炎性病变。临床上以水肿、少尿、血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病儿发病前往往有感冒、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感染等前驱疾病,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常见于3-8岁儿童,2岁以下极少见。预后一般良好,病程为6个月到1年,发展为慢性肾炎者仅极少数。少数患儿可在发病的头1周出现严重症状,如高血压脑病、肾功能不全、心衰等,所以对本病应给予高度重视。

症状表现:
1.多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以及某些病毒感染等前驱感染史。
2.水肿:始于眼睑,呈下行性,非凹陷性。
3.尿少及血尿:24小时尿量婴幼儿小于200ml,学龄前儿童小于300ml,学龄儿童小于400ml。肉眼血尿颜色可为洗肉水样或浓茶样。
4.高血压,血压增高明显时可出现头痛、呕吐及抽搐、意识障碍等高血压性脑病等表现。
5.可有咳嗽、气促、心悸、肺部罗音等严重回圈充血表现。

诊断依据:
1.病前1-4周有前驱感染。
2.临床表现有非凹陷性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四大症状。
3.尿检查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等。
4.血清尿素氮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

治 疗: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缓解病情。
2.预防和控制严重症状。
3.抗生素应用。
4.卧床休息。
5.水肿、尿少期低盐饮食。

用药原则
1.对轻型病例以休息及低盐饮食为主,并肌注青酶素或其他有效抗生素。
2.典型病例除注意休息、饮食、控制感染外,尚需对症治疗如降压、利尿等。
3.对重症病例以预防和控制严重症状为主,例如静注速尿和安定,静滴硝普钠、酚妥拉明等。

预防常识:
1.患本病时,应住院治疗,保证患儿卧床休息,特别是发病1周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避免严重症状的发生。血压正常,肉服血尿消失,可下床活动。血沈正常,可恢复,尿艾迪氏计数正常才能正常活动。 2.忌盐、忌蛋白质不宜过久。因小儿生长发育需要盐及蛋白质,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即应过渡到正常饮食。 3.抗生素对本病来说并非特效药,它只起到清除前驱感染病源内残余细菌的作用,因此无须用至肾炎痊愈,一般用7 ̄14天即可。 4.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因其可抑制机体产生抗体,反而造成体内抗原过剩,从而使炎症迁延不愈,且激素有增加蛋白质分解、钠潴留及高血压的倾向。 5.本病预后较好。绝大多数经过顺利,尿微量蛋白质和镜下少许红细胞可持续3 ̄6个月或更久,少数病例可迁延1年以上,因此病儿必须随诊8个月至1年。 6.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痊愈后,对该链球菌可获永久免疫,且致肾炎之链球菌菌株较少,复发的情况甚少,因此,无需长期用抗生素预防链球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