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议林总几句话(22B)--梁遇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40:35

还有一个政治教育纲要:

一、使学生彻底了解他自己的责任,是要能够担负责任使一切已经与国民相结合的武力,渐进而成为真正的国民之武力。所以在肄业时期,一定要有很充分的预备功夫,要预备在卒业以后可以派遣到任何军队中去,而能坚忍切实的改进这些军队的内容,使达到国民革命军的水平标准。
    二、使学生彻底了解军队中政治工作的重要。因为只有借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与主张,养成士兵确定革命观点,方可以保证军队的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国民革命军前途的希望,便在他能接受本党的政治工作,一天天更革命化:若是不能使他们表同情而接受政治工作,以至于将来有意或无意的离开了革命的立脚点,这是中国革命的大损失。
    三、使学生彻底了解本党、总理学说与三民主义之根本原理,本党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央执行委员会宣言决议案之要点,尤其是本党党部组织与对于农工运动之态度。因为这样,便可以使他们明确的认识本坚定而勇敢的站在党的立脚点上以应付一切的问题:不致为一切党内外怯弱浅陋之徒的误解,或意存挑拨破坏曲说所摇动。
    四、使学生彻底了解中国的国民革命,是欧美资本帝国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控制了全世界的弱小民族,打倒了弱小民族本身的农工生产事业时,所发生的反抗运动。所以中国的国民革命,是民众实际生活上的要求,不只是一二人的崇高理想。中国的国民革命,一定要与世界反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势力联合起来,不妥协的打倒资本帝国主义与国内他的**(军阀与买办阶级)。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国家主义与狭义的地方主义都是必须反对的。
    五、使学生彻底了解各种与革命运动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科学常识,使他们因此更能了解党的主义与政策的意义。社会科学不但可以供给学生许多必要的常识,而且可以洗刷学生在入校以前所受许多流俗传统的错误见解的影响,以养成他们的确定的人生观。
    六、使学生彻底了解世界与中国政治经济方面各种重要的现象与问题,同时亦注意中国重要各省都市与乡村政治或社会经济情形。因为这样,使他们能了解客观的事实与其因果关系,然后对于各种政治问题,能够有很正确的观察与合当的宣传。
    七、使学生彻底了解革命运动是起于农工群众的物质要求,革命的胜利,亦必须靠农工群众的努力参加始能有所保漳。所以本党的生命,并不仅维系在一二革命领袖天才或人格上面,亦不仅是靠一部分同志个人的勇敢奋斗;而是在有这种领袖能够领导同志深入群众,有这些勇敢的同志能够在各种群众中发生影响,这样才可以用党的主义在下层阶级造成民众的实力,以求贯彻党的一切主张。
    八、使学生彻底了解纪律是造成统一集中的力量所必要的。一个革命党员要为革命的利益牺牲所有的个人自由,在军队组织上说,把他的自由贡献给军队,在党的观点上说,把他的自由贡献给党。若是主张个人的自由,不肯遵从党章与军纪,便是叛党叛军的行为。
    九、使学生彻底了解军事学术与军事锻练,对于革命意义上之重要,对学校学生诸多藐视军事学术之观念,仍力求洗刷干净。必须有军事知识,而且身体强健,方能担负将来军队中为革命工作之责任,而且方能了解而随时应付军队中一切问题。
    十、使学生澈底了解军队中政治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尤其要注意眼前军队的实际内容,认清在这种军队中政治工作的特别重要与他的工作的困难,以便使他们充分预备自己以求完全适合于工作上的需要。

黄埔对国军、共军都有很大的影响,勇帅出自黄埔,那影响就更不用提了,,,,

913后,某老同志揭发:当年在井冈山时,勇帅在红四军实行连坐法,还标谤自己是所谓革命的连坐法,,,,

看来,此位老同志对勇帅实行连坐法,很有点不以为然,,,

不过这个连坐法不是勇帅发明的,而是黄埔就有的,甚至连革命连坐法这个名称也是黄埔的名称,,,,

如果再往上追根的话,这个连坐法大概还要追到曾、胡,,,,,

按文强的回忆,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在部队中也实行了连坐法,,

聂帅回忆录中有一段,大意是说某次反围剿,这边正对包围的国军痛下杀手,那边有一团国军漏网,却也不逃跑,等到这边打完了,那团国军还在,又被红军回头顺手收拾掉了,原来就是因为有这个连坐法,这一团国军不敢跑,,,,,

看来,革命连坐法效用还比较好,黄埔的革命军连坐法:

现在军队,不知节制,所以上下不相连系,以致进前者徒死而无赏,虽欲赏之,无从查考;退后者偷生而无罚,虽欲罚之,亦无从查考。今定有节制矣!如一班同退,只杀班长。一排同退,只杀排长。一连同退,只杀连长。一营同退,只杀营长。一团同退只杀团长。一师同退,只杀师长。以上皆然。如此看之,所杀不过三五人,似与士兵无涉,还可退走,然你们要仔细思忖,此法一行,便是百万士兵,一时进前退后,也都有查考。所杀虽只几个人,不怕你百万人,都退不得。听我说这个缘故,比方一团人齐退,必杀团长,团长但见他一团人退时,他决不退。若是他团长一个人不退,必不能够支敌,必要阵亡在前方,我便将他部下三个营长都杀了,来偿你团长之命。营长见团长不退,恐阵亡了团长,就该他自己偿命,便是营长亦不敢退。他的部下连长,见营长不退,恐阵亡了营长,他的连长怕要偿命,就护着营长,亦不敢退。连长不退,若被阵亡,他部下的排长都该杀,排长怕杀,便不敢退。他的部下班长,怕阵亡了排长,必被司令官拿问枪毙,他亦不敢退,就护着排长站住了。班下士兵,恐怕阵亡班长,其全士兵都该枪毙,便都护着班长,站住不退。如此不是所死的,止于阵亡的部下三五个人。便是百万人也要同心,那个还敢轻先退走?这个连坐法一行,就是全军之中,人人似刀架在头上,似绳子缚着脚跟,一节一节互相顾瞻,连坐牵扯,谁亦不能脱身。兵法云,强者不得独进,弱者不得独退。又云“万人一心”“万人齐力"。真是要得这个成效,非实行此连坐法不可!从今以后,革命军即实行此连坐法,仰各将士奉行无违,勿视此为普通具文也。
                                                                                  校长蒋中正
                                                                                  党代表廖仲恺
第一条本党以完成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为目的,各官兵应具牺牲精神,与敌方交战时,无论如何危险,不得临阵退却。
    第二条本连坐法,即适用于战时临阵退却之官兵。
    第三条连坐法之规定如左:
      一、班长同全班退,则杀班长。
      二、排长同全排退,则杀排长。
      三、连长同全连退,则杀连长。
      四、营长同全营退,则杀营长。
      五、团长同全团退,则杀团长。
      六、师长同全师退,则杀师长。
      七、军长亦如之。
      八、军长不退,而全军官兵皆退,以致军长阵亡,则杀军长所属之师长。
      九、师长不退,而全师官兵皆退,以致师长阵亡,则杀师长所属之团长。
      十、团长不退,而全团官兵皆退,以致团长阵亡,则杀团长所属之营长。
      十一、营长不退,而全营官兵皆退,以致营长阵亡,则杀营长所属之连长。
      十二、连长不退,而全连官兵皆退,以致连长阵亡,则杀连长所属之排长。
      十三、排长不退,而全排皆退,以致排长阵亡,则杀排长所属之班长。
      十四、班长不退,而全班皆退,以致班长阵亡,则杀全班兵卒。
    第四条各级党代表亦适用本连坐法。
    第五条本连坐法自公布日施行。

查了一下,关于连坐法,原来是肖克上将揭发的:

 

一九三0年夏由汀州出发打南昌、长沙,我用旧军队观点向他建议,说我纵队是闽西来的新兵,要实行连坐法,提高战斗力,他说你做做看,我就在三纵队实行。由于我军有党的领导和士兵多数是得到土地革命利益的农民,有阶级觉悟,经打长沙和吉安诸役,战斗力很快提高。他错误的认为是连坐法效果好,第一次反“围剿”就在红四军推行,并美其名为“革命的连坐法”。一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战斗力普遍有显著提高(其他部队并没有实行连坐法),才不讲了。

按肖上将的揭发,实行连坐法是肖上将建议的,也许是这样吧,不过这揭发怎么有点象是争功啊,,,

其实林、肖二人都是黄埔出身,勇帅相对来讲还更正宗点,,,

对于革命军连坐法,两人都应该很熟悉,,,,,

肖上将说他是从旧军队的观点建议实行连坐法的,不过这个连坐法是黄埔出来的,,,

不管连坐法好不好,至少红四军是战斗力最强、战功最大的主力军,林总带兵治军的能力确实超一流,,,,,,

肖上将还揭发了这一段:

林彪既强调军官职权,也就片面的强调行政权力,特别欣赏“层层节制”这句话,并解释说:营长就是管好四个连长,连长就是管好三个排长……。他不接近士兵和下级干部,从来不和下级漫谈,说句笑话。他说“带兵要严,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一九二九年夏在闽西之虎冈,纵队司令部勤务员某(湖南宜章人,我在宜章农民团当连长时的士兵),拿了老百姓一点什么东西,林叫来问了几句,立即拔手抢打死。那年十二月在古田,第一支队部有个炊事员偷了老百姓一双鞋,查获后该支队支队长王良、政委李赐凡向林面报,林立即指示要执行纪律,由支队枪毙了。

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这话其实是曾国藩说的,想当年,蒋校长在黄埔推广曾胡治兵语录,黄埔学生是人手一册,,,,

林、肖二人应该都很熟悉,,,,

看来,勇帅执行军纪还蛮严的,按肖上将的揭发,勇帅还亲手执行过纪律,,,,,,

后来,在东北,勇帅执行军纪也是很严的,并且不允许讲情,说:你们救不了他们,这个口子不能开,这样才能让少数有贼心的人没有贼胆,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失去胜利、失去东北,,

看来看去,肖上将的这段揭发不太像揭发,,,,

兄弟原来一直称呼林总,有时林副主席,有时林军团长、林师长。反正都知道是同一个人,,,,,

到这,看到有人称呼林总为育帅,不过兄弟没这么称呼过,,,,

因为,林副主席黄埔从军后,林育蓉这个名字就很少用了,,,

林副主席在黄埔改名为彪,号尤勇,彪、勇两字,看的出林副主席对自己的激励,,,,

从后来的军事生涯来看,林副主席确实蛮符合这两个字的,,,,

所以称呼一声勇帅,,,,,,

 

说到军纪,关于国军的军纪,小时候看电影,都有印象:

天色阴沉,乌云滚滚,原来是国军或者说是遭殃军进村了。只见一个国军弟兄端着刺刀,梆的一声,踹开了一户房门,冲了进去,屋内一个老大娘抱着个小姑娘躲在墙角里瑟瑟发抖。国军开始翻箱倒柜,东抄西翻,,,,,

最后把收刮到的大米白面等物,要打包带走,老大娘冲了上来,哀求:老总,行行好,给咱们留口饭吃,,,,,,

国军弟兄骂骂咧咧,一脚把老大娘踹出老远,临出门时,一般还要抓个老母鸡,顺手再放一把火,,,,,

只见熊熊火光冲天而起,不时传来老大娘和小姑娘的嘤嘤哭声,,

兄弟小时候所在的街道,有个居委会,居委会有个图书室,有些连环画,管理这些书的是一个老头,正好是俺一个小学同学的爷爷,所以兄弟常去翻一翻。这老头当年就是黄埔的,印象中是只当了团长就没干了,,,,

某次俺那同学跟俺讲:其实国军正规军的纪律也蛮好的,偶尔也帮老百姓收个麦子什么的,,,,,

兄弟当时哪信这个啊:国军,那能是什么好人,,,,,,

现在想想,当年的正规国军,军纪应该确实还行吧,至少黄埔军的军纪还是挺不错的,,,,,,,

蒋校长在黄埔弄出过军人十戒、四句口号、十项要求。

“军人十戒”:不怕死、不贪财、耐劳苦、知耻辱、遵守纪律、牺牲私见、爱护人民、尽忠职务、团结精神、始终完成我们的最后任务。

“四句口号”: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

“十项要求”是:不怕死、不怕穷、不怕冻、不怕痛、不怕热、不怕饥、不怕疲、不怕远、不怕重、不怕险。

据说当年东征时,黄埔军每个士兵所配符号背面印的是:爱国家、爱人民、不贪财、不怕死。

当时的黄埔军买东西都是公平买卖,从来不敢赊账买东西,都是现金交易;不拉夫,不扰民,需要百姓当挑夫或向导的,一律要给钱;晚上宿营,只住庙宇祠堂、不住民房,用具由部队政治部统一安排,撤走时,要将驻地打扫的干干净净,,,,,,,,,

还发过《告百粤父老兄弟姐妹》:有违反我们所宣传行动者,请不必客气,具实向我们的官长报告,定必依法严惩,,,,,

 年黄埔军唱过一首爱民歌: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踏禾田坏田产,莫打民间鸡和鸭,,,,,,,,

这个爱民歌,据说其实也是曾国藩弄出来的,,,,,

现在有好事者考证,伟大领袖耳熟能详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渊源也是从这爱民歌而来,,,,,,,,,

开始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据说勇帅又加了两条:一是洗澡避开女人,二是大便要上厕所。

这样就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勇帅真够细致的,看来当时部队在洗澡和大便这两个方面做的不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勇帅确实蛮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洗澡避开女人,是个礼仪或者说道德问题,看来勇帅一直就是个克已复礼的人,,,,,,

大便上厕所,既是礼仪方面,也是个卫生要求,,,,,

军校出来的,对这个要求比较严。

世上没有完人 林也不会说自己一贯正确

对什么人、什么事,都要辩证,一分为二,这是所谓永远不会错的话。

林是不会说自己一贯正确,林也没做过检查,,,,

一贯正确,并不是兄弟创造的,是原来宣传林的一个口径,它确实存在过,兄弟只是顺手拿过来。

为什么会对林用这样一个提法,那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这个提法不是文革时,为了搞个人崇拜,才提出来的。其实在这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文革只是沿用了这个说法,进行宣传,,,

看到这个提法,就说是搞个人崇拜,这挨的上吗?

913后,很多人(比如总设计师)说:哪有人一贯正确的,,,,

林的错误,已经翻了个底朝天,可以一个个去看,,,,

认为林一贯正确不对,至少要先了解这个一贯正确的提法是哪来的吧,然后再扣个人崇拜的帽子,,,

宣传的东西有很多,,,

彭真说:是俺第一个喊毛万岁的,,,,

邓颖超说:亲密战友的提法是我提出来的,,,,

以前,兄弟说林当过名义上的副统帅、军委副主席、党的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国防部长,,,,

有人大义凛然作不屑状,大概是觉得林在这些职位上没做好事,反党乱军云云,,,所以对林当过这些职务应该不好意思再提,,,

扯淡,和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长、115师师长、四野司令员一样,这些职务都是正正当当的,没啥见不得人的,,,,,

林副主席功在军队、功在国家,,,,,

还有的文学家做深沉状:为了让林当副统帅,打倒了多少开国元勋啊,,,,,,,,

别瞎扯淡,这属于栽赃。林的在党内、军内的威信、地位一直很高,不需要为了树立他的地位,去打倒多少多少人,,,

那些被打倒的,弄清原因,该找谁找谁去,,,,,,

各种文艺作品时,常常看到描写国军如何组织敢死队,比如挥舞着金圆券之类的,,,,,

 

这个敢死队,实际上在黄埔时就有,也是一贯的,,,

 

攻城时,敢死队员持短枪,挂手榴弹,,,在前冲锋,,,,,,后面隔多少米,跟着主力部队,,,,,,

 

第一个爬上城头的,奖励多少,,,,,,第一支破城的部队,奖励多少,,,,,,,

 

阵地战时,上刺刀,,,,,

 

记得兄弟有一次说黄埔军拼刺刀,有人不屑一顾:黄埔还拼刺刀,

 

兄弟也蛮奇怪的:黄埔军拼刺刀,很稀奇吗,,,,

 

后来的黄埔将领中,当年参加过敢死队的人不少,国共双方都有,,,

 

这个敢死队往回追,可以追到反清起义,,,,当时的方法大概是身上挂个筐,里面装着炸弹,一路冲,一路扔,,,,,

 

印象中,蒋总统当年就做过这事,,,,,

 

鲁迅回忆,当年在日本参加革命组织,某次准备组织人员回国发动革命,大概也相当于敢死队。鲁文豪问:如果俺壮烈了,俺妈咋办呢,,,

结果,文豪被人认为革命意志不坚:参加革命是要牺牲一切的,还想到妈咋办,,,

 

文豪很郁闷:难道革命就不能管妈了啊,,,,

 

共军也有敢死队,比如许世友上将,就当过若干次敢死队长,,,

 

后来有叫突击队的,意思也差不多,,,

 

勇帅也组织过类似的战法,名称也许不叫敢死队,是把骨干力量组织起来,手持精良武器,轮流发起一波波的冲击,,,,

 

大概也是猛冲、猛打的意思,,,,

林副主席教导:

              敢于刺刀见红,才是大学生

              敌人就是老虎,我们八路军也是打虎的勇士

              只有最坚决的牺牲,才能换来最少的牺牲

 

             在需要牺牲的时候,要敢于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在内。完蛋就完蛋,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伟大领袖有篇著作: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来的,,,,

 

林副主席说:毛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因为这是毛遇到挫折、反思后写的,,,,

 

林副主席的正确认识从哪来,当然是从实践中来,,,,

不少人说,过犹不及。

琢磨一下,大概是说兄弟把林抬的这么高,有些人会不高兴,可能会起反效果,,,,,,

这个未必。

林副主席在我党、我军工作了一生,功勋卓著,兄弟从来不认为能把林和我党、我军分开,也不可能分的开。

全国人民学解放军,一个时期的军队工作,取得了成绩,林作为主要领导者,当然功不可没。

这不仅是林一个人的光荣历史,也是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

追本溯源,现在的很多基础也是那个时候打下的。那时的很多做法和经验,对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为什么一定要把那时候的军队工作说的一团漆黑,把那时候的林说的一团漆黑,那样对我党、我军有啥好处?

实际上,我党也从来没否定过那段时期,,,,,

至于有人不高兴,那也没办法,没有什么能让所有人都高兴的,,,,,,,

比方有人借着挺粟的名义造谣撞骗,别人去揭穿,那些骗子、所谓的粟米还有某些人当然不高兴,,,,

难道为了让这某些人高兴,就承认这些假货,,,,,,

何况揭穿这些骗子,还有更多别的人是高兴的,,,,,

打个比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去买桶油,如果是九分油、一分水,应该很高兴:不错,货真价实。如果是七分油、三分水,也能满意:还行。如果是三分油、七分水,那就要退货了,,

兄弟自觉得至少也是八分油、二分水,已经不错了,能套上质量信的过的产品称号,,,,,

至于效果,翻案、平反之类的帽子不要随便乱扣,那不是好事者能考虑的事,,,,,,

兄弟在这里只是就事论事,偶尔发点感叹,,,,,,,,

如果有人看了,觉得还有三两分道理,那已经挺不错了,,,

没指望让所有人都高兴,,,,

呵呵 向梁兄道个歉

发现林一贯正确非兄所造 陈云回忆录也说了

火兄言重了,这事说不上道歉。

不过这个一贯正确早就吹上了天,当然不是兄弟想出来的,哪有那个本事,,,,,,,

不要见了一贯正确,就头晕眼花,扣个人崇拜的帽子,,,,,

在东北时,陈云曾经在林领导下工作,陈对林很佩服,也比较了解。

后来,陈说要重新弄弄林的事,并不奇怪,,,

只是被总设计师拦住:万万使不得,兹事体大,事关党国前途命运,,,,,,,

不过这个一贯正确,也不是陈云弄出来的,,,,

印象中,最早是在一次会议(可能是华北会议)中,有人提出来的,大概是晋察冀的人提出来的,具体是谁、如何提出来就没说了,,,,,

提林一贯正确,很好理解,把林的历史一翻,战功赫赫,从无错误,自然是一贯正确,,,,,,,

林的威信一直都是很高的,,,,,

时光飞逝,林总的功劳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还是没犯过错误,自然就变成了:林副主席一贯正确,,,,,,

看到一贯正确,就扣个人崇拜的帽子,有这个闲功夫,不如去想想:

为什么这么多人,只宣传林一个人是一贯正确,,,,,,

为什么林副主席能够一贯正确呢,,,,,,,

周赤萍中将的答案:我曾经想:林总为什么从来都是正确的呢?他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呢?我留心观察的结果,发现他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林总是一个苦学深思的人,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是一个要求自己特别严格的人,是一个最善于向毛主席学习的人。 

913后,总设计师又跳了出来, 揭发:哪有人是一贯正确的,,,

看样子,总设计师很不服气,,,,

那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总设计师都不是一贯正确,,,,

所以总设计师肯定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人一贯正确,,,

也绝对不会有人说总设计师一贯正确,,,,,

不是看不起总设计师,就总设计师那点斤两,如果不是伟大领袖生拉硬拽,总设计师哪能混的出那个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