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议林总几句话(17)--梁遇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4:03

还是人民总理比较会回忆

但别人一致通过要打,毛主席那样高的威信还是不听,他也只好服从。

当时毛好象没啥那样高的威信,,,

毛也说不上服从,是说如果不同意,他就不干了,,,,,

至于毛被轰下台,周在这就不回忆了,,,,,,,,,

“撤出遵义以来,我们一直按兵不动,如再不打一仗,我们将会失去歼敌的有利时机。”有人反对毛泽东的意见。

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如果彭在话,兄弟会认为是彭,不过,好象彭不在,难道是刘帅。

 

林军团长的建议议通过了,伟大领袖更被轰下了前敌总指挥的位置。

伟大领袖很郁闷,深更半夜提着马灯去找恩来,结果奇迹发生了,第二天又开了个会。又决定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恢复了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

军委发出了《关于我军不进攻新场的指令》,指出:“据昨前两天情报,犹(禹九)旅已由西安寨迟淬水,如见我大部则续退新场。滇军鲁旅已到黔西,12号可到新场,安、龚两旅则跟进,依此,我主力进攻新场已失时机。因为我军12日才能到新场,不但将为黔滇两敌所吸引,且周、川两敌亦将出我侧背,如此转移更难,所以军委已于昨10号21时发出集中平家寨、枫香坝、花苗田地域之电令,以便寻求新的机动。”

好久没通宵了,头晕晕的,,,,

苟坝会议的细节实在有点不详细。

译电员戴镜元回忆:

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苟坝召开攻打鼓新场的作战会议,并扩大了几个军团长参加讨论。

作战计划得到了朱德的认同和军团长们的积极响应。“特别是林彪、杨尚昆等几个军团长,都希望能乘胜多打几个胜仗。”戴镜元说。

主张攻打鼓新场是有道理的,鼓新场是黔北重镇,也是红军通往黔西的必经之地。而先前的情报显示,驻守鼓新场的是黔军的“双枪兵”,早是红军的手下败将。

当晚23时,会议还在进行之中。电台中突然传来敌军联络的信号,正在值班的戴镜元和抄报员一下兴奋了起来,截获的情报正是国民党滇、川、黔军的行动情况,敌人果然掌握了红军的动向,已经在鼓新场布下了口袋。

“敌人真是雪中送炭啊。” 说到这里,戴镜元笑了起来。

情报和毛泽东的分析判断完全一致,戴镜元拿着情报就往毛泽东的房间跑。凌晨2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紧急召开会议,放弃了进攻计划。

苟坝会议实在不详细。

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哪些就不清楚,只是笼统地说二十来人。

不知道当时张闻天主持的讨论军事工作的会议有哪些人参加。

戴镜元回忆是扩大了几个军团长来参加会议。

如果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那看起来,和遵义会议差不多。

 

如果几个军团长真的都来了,比如彭林都来了,那可很有意思了。

不知道是谁的提议,彭老总当上了前敌总指挥,不过时间很短暂,伟大领袖实现了惊天逆转,

周的回忆应该还是准确的,不过实在不详细,只说是伟大领袖提着马灯去找他,就说服了他,难道这个马灯是一盏什么明灯吗?

周恩来回到住处,邓颖超问周恩来为什么不支持毛泽东?周恩来回说他还没有拿准,不好下决心!

这个,这个,这一段不知从何而来,是作者的创作还是周或邓的回忆?邓应该不会参加这个会议吧。

一般都宣传说周很有纪律的,开会的情况都不告诉邓。

可是这一段竟然说邓还问周为啥不支持毛。

如果属实,那含义还是蛮悠长的,,,,,

从早上开到晚上,这个会也开的够长的。

按周的回忆,毛找周的时候,周已经回到住处,那明显这个会已经开完了。

采访戴镜元的文章里说,23点会还在开,就截获了国军的情报。

奇怪的是,戴拿着情报不往会场跑,却往毛的住处跑,难道戴知道毛中途离开会场,,,,,,,,

也许,戴不知道开会,所以习惯性地往毛那跑,不过,情报一向是先给毛看的吗?

也可能是编辑的创作。

伟大领袖找周时,也许一只手提着马灯,另一只手中正捏着这份情报。

接下来的有点奇怪,周只说毛让他把命令先不要发,再想一想,,,

也有的文章说,毛拉着周去找了朱,,,,,,,,

周说是第二天早上开了会,采访戴镜元的文章说是晚上二点开了紧急会议,,,,,,

还有的文章说,红一军团已经向打新鼓场移动,,,

军委的电报却说:所以军委已于昨10号21时发出集中平家寨、枫香坝、花苗田地域之电令,以便寻求新的机动。

反正大伙又开了一次会,虽然据说会议上还是争论了一番。但因为敌情有变,加上伟大领袖提着马灯做了工作,计划也做了变更,伟大领袖也有惊无险地过了一关,继续当他的前敌总指挥。

彭总自述中说法也许有代表性:刚更换了领导,再换不合适,,,,

并且还又成立了新的三人团,周、王、毛,伟大领袖也跻身其中。

看这人员组成也还蛮不错的。

据说伟大领袖曾称张闻天为明君。

伟大领袖拉拉扯扯的功夫确实是天下无双。

 

伟大领袖虚惊一场,继续当他的前敌总指挥。

伟大领袖是一个浪漫的人,并不是到50年代大跃进才浪漫,伟大领袖一直就蛮浪漫的,,,,,,,,

不知为何,伟大领袖灵机一动,打起了鲁班场的主意,不过又没打好:

“敌我双方,往复进退,白刃格斗,血流漂杵,一些地方齐人深的荆棘茅草践踏为平地。由于敌兵力集中,工坚地利,并不时派预备队反击,红军虽多次突入敌方阵地终无大进展。”(元江:《试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中的失误及其原因》)

激战至黄昏敌援逼近,红军决定撤退。在这场战斗中,红军毙伤俘敌1000余人,但也牺牲480人,伤1000余人。(《中国土地革命战争》,238页)

唯一的成果大概是红军胜利地又渡了一次赤水。不渡,咋办呢?

并不是只有林军团长一个人发电报提意见,彭军团长也提意见,,

打鲁班场前,彭就提了意见:敌人阵地工事坚固,地形对我不利,无攻破周浑元可能。似应迅速脱离当前之敌,控制仁怀、茅台,西渡以吸引滇、川两敌,寻求机动。(王焰主编:《彭德怀年谱》,118页,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彭是何许人也?那是刚刚当过几个小时前敌总指挥的人,算是前前敌总指挥,,,,,

张闻天对打鲁班场也有意见,,,,,,

结果,鲁班场没打好,,,,,,

估计毛前敌总指挥心里有点发虚:他们说不该打,结果真没打好,这两个人会不会勾结起来,,,,

彭军团长唱的反调还不少:

鲁班场之战后,在四渡赤水前夕,彭德怀又一次提出异议。3月20日,“中革军委命令红军出敌不备折而向东,迅速渡过赤水河。”(马齐彬等:《中国共产党创业三十年》317页)同一天,彭德怀在递交给中革军委的报告中却认为:“根据20日的敌情,我军应继续西进,吸引川、滇两敌,然后脱离川敌,与滇敌作战。”他还批评毛泽东发动的遵义之战和鲁班场之战:“目前,我应避免与相等兵力敌军决战,保持自己的优势兵力,不应攻坚乱碰。遵义战斗的胜利没有扩张,由于机械和失掉时机。鲁班场的战斗原则上不应打。”(《彭德怀年谱》,,118页)

彭前前敌总指挥老是和毛前敌总指挥唱反调,毛前敌总指挥咋会没想法呢?

 

其实苟坝会议拍成电影也挺好,人物生动、情节曲折,戏剧性的冲突、场面不少:

遵义会议后,大伙东奔西窜,唯一一个胜利,还是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自动配合实现的,同志们意见很大,,,,,,

林军团长发了封电报,建议这样行动,,,,,,

朱主席同意林军团长的意见,毛政委不同意,双方掐了起来,,,,

于是大伙开会,结果绝大部分赞成林军团长的建议,只有周茫然地看着大伙,一言不发,,,,,,,,,,

毛政委急了:你们不同意我,我就不干了,,,,,

大伙说不干就不干,把毛政委轰下了台,大伙让彭军团长来干,,,

周回到住处,邓颖超问:为啥不支持毛,,,,,,(这段好象可信度不高)

毛政委晚上睡不着,提着马灯去找周,一来二去,噫,竟然把周说服了,,,,,

截获了国军情报,敌情有变,,,,,

再一次开会,决定改变作战计划,毛政委又恢复了前敌总指挥的职务,,,

有分教:林军团长发电报要打仗,伟大领袖提马灯找恩来。

鲁班场没打好,彭军团长本来就反对,林军团长自然也郁闷:

林彪得到全体军委委员支持的建议,突然被以不应该打有一个师守敌的攻坚战为由否决,结果转眼却换成了有三个师守敌的鲁班场攻坚战,林彪内心显然是不服气的。此外,作为鲁班场之战的战场指挥,林彪内心之窝囊也是可想而知的。在撤退路上,红军又进行了习水之战,激战一天又以失利告终。林彪给军委写信“要求朱毛下台”的念头很可能源起于此。(《聂荣臻回忆录》上,258页,战士出版社,1983年)

伟大领袖继续指挥,带着部队机智灵活地在赤水河渡来渡去,,,,

林总说:为啥要四渡,一渡、二渡不行吗,,,,,

为啥要渡来渡去,战机选择不当,仗没打好,那当然只能渡来渡去,,,,

至于创建根据地,那连影子都看不见,,,,

 

部队疲于奔命,终于,林军团长发作了:

“彭总,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了。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林彪手持电话,表情极为严肃地向对方讲道。

    “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现在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至于我,则更不适当。”彭德怀拒绝了林彪的要求。

 

林军团长要求彭出来指挥,这也顺理成章,本来苟坝会议,把毛轰下了台,就是要彭出来接替毛的,,,,,,

 

彭的回答,兄弟估计是根据彭的自述创作的,,,

 

不过,彭一直和毛政委唱着反调,对毛指挥也是相当不满,又是接替毛的第一人选,虽然拒绝了林的建议,但是,,,,,,,,,

 

后来三军团的电报,彭也没署名,但是,,,,,,,,

林总一向是敢于坚持并提出意见的,提笔就写了封信,这封信有说是写给三人小组的,兄弟觉得看内容应该是给军委或者中央的:

……这段时间以来,部队在云贵川边东奔西拐,行军太多,而且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部队弄得精疲力竭,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毛泽东指挥部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人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不要直接指挥军队,前线指挥最好叫彭德怀负责。

啧啧啧,这封信写的,,,,,,,,

有人称之为锋芒毕露,确实不错。这封信是典型的军人风格,直来直去,一点也不遮遮掩掩,,,,,,

毛泽东指挥部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人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不要直接指挥军队,前线指挥最好叫彭德怀负责。

矛头直对毛,顺带着横扫了周、朱,,,,,,

有人一口一个:林一贯阴险、投机取巧,,,,,,,

什么阴险、投机取巧的人是这样写信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林军团长是本着对中国革命负责、对党和军队的前途负责的精神而写这封信的,,,

哎,不知为啥又有省略号,,,,

实话实说,兄弟对省略号最好奇,老想着:究竟省掉了啥,,,

省略掉的内容,估计会破坏传统说法、引起争议,所以,,,,,

猜测一把:没省略掉的是结论或者论点,而前面说的是论据,因为这段时间如何如何,,,,,所以毛、周、朱三位应该让开,让彭来指挥,,,,

彭德怀:大概是五月中旬,中央在会理召开了一次会议,名曰“会理会议”。这时有前述刘少奇和杨尚昆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又有林彪写给中央军委的一封信,林信大意是,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在会议时我看了这封信,当时也未介意,以为这就是战场指挥呗,

彭说林写的是一封信,彭还说他在会议上看过,那应该是传阅过,看到的人挺多的。

会理会议就是围绕林的信开的,林的信会议记录里应该有,而且应该留底。

而且看过的人不少,以后揭老底时,不少人会回忆出来的。

下面的话不可能是随便编出来的:

毛泽东指挥部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人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不要直接指挥军队,前线指挥最好叫彭德怀负责。

彭德怀:大概是五月中旬,中央在会理召开了一次会议,名曰“会理会议”。这时有前述刘少奇和杨尚昆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又有林彪写给中央军委的一封信,林信大意是,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在会议时我看了这封信,当时也未介意,以为这就是战场指挥呗,

彭说林写的是一封信,彭还说他在会议上看过,那应该是传阅过,看到的人挺多的。

会理会议就是围绕林的信开的,林的信会议记录里应该有,而且应该留底。

而且看过的人不少,以后揭老底时,不少人会回忆出来的。

下面的话不可能是随便编出来的:

毛泽东指挥部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人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不要直接指挥军队,前线指挥最好叫彭德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