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旋转:国企高管“胜势”如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28:53

官场旋转:国企高管“胜势”如何

——访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旭涛

采访整理:人民论坛记者 杜美丽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3期)

    苏树林

    1962年3月生,山东东阿人。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大庆油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00年8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6年9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同年10月兼组织部长。2007年6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2011年4月,出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陈川平

    1962年2月生,山西平陆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太钢担任机械厂铸铜工段技术员、副工段长,二铸钢车间主任,机械厂副厂长,第一炼钢厂厂长,生产处处长,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2008年1月后任山西省副省长,2010年9月至今出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竺延风

    1961年3月生,浙江奉化人,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83年8月进入一汽工作,1999年开始执掌一汽集团,很早便被汽车界冠以“ 少帅”之名。2007年12月起,出任吉林省副省长。现任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人民论坛记者:有分析认为,国企高管到地方担任党政要职的人数越来越多,您怎么评价这一趋势?

    刘旭涛:国企高管和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相互转任和交流,在中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一是无论党政机关、还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凡是挂“国”字头的,领导干部都属于党委组织部门管辖的干部,也就是说属于“党管干部”的范畴,相互之间的转任和交流都是正常的;二是国企和其他企业相比有自己的特色,除了创造经济利润,还承担着很重要的国家和社会方面的职责;三是企业高管和政府高官之间的身份转换,在西方国家也较为普遍,即所谓的“旋转门”现象。这个事件本身从程序上讲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应当是这些领导在新的岗位上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是否能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目前还不好评价。

    人民论坛记者:对于国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的优势,有评论认为这些人可能在发展地方经济上会有更大的贡献。对此您怎么看?

    刘旭涛:国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优势是否就体现在发展地方经济上,我不认为是这样。因为搞好国企和搞好地方经济,这里面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地方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复杂的,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协调问题,而企业的发展目标往往比较单纯。当然目前国企在创新意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成本意识上比政府部门更强,但这些是不是就能简单移植到政府部门也很难说。比如说处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方面,国企高管的确在经济领域的人脉关系比较强,但如果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认为社会各界也不会认同的。

    现在我们分析国企高管的优势只是根据国企领导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从业经历等进行的一种预测,或许这种优势对目前地方政府领导班子的结构是一种补充。但是这种优势是否能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胜势”,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我认为只能以观后效。

    人民论坛记者:也有分析认为,企业管理中的效率优先、决策独断、追求利益最大化,还有专而不全,可能给当下的地方治理带去更多的问题。

    刘旭涛:不管优势也好,劣势也好,目前都只是一种预测。政府工作与企业工作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很难说在企业是优势,到了政府部门也一定是优势,反之也一样。总的来讲,政府工作的面更宽,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复杂,光有经济头脑肯定是不行的。经济工作虽然很重要,但社会问题、民生问题等都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我认为,用治理公司的方法治理社会,即所谓的地方治理“公司化”,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人民论坛记者:还有一个比较受关注的问题是关于国企高管和地方高官的收入落差的,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刘旭涛:从名义收入看,国企高管的工资肯定比地方领导高。这种落差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的不满甚至抵触情绪,这方面的问题肯定会有。但我个人认为不会太严重。因为一方面,这个层面上的领导,收入待遇的差距已经不成为个人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也不应该成为主要激励因素,升迁、事业心以及个人荣誉应该是他们的主要激励因素;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想贪,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政府,他都想要贪,和在国企还是政府没有必然的联系。近年来国企高管出现的一些贪腐案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人民论坛记者:企业界和政界的流转与学界与政界的流转相比,有何差异以及优劣势?

    刘旭涛:近几年,国企与政界的流转和学界与政界的流转事实上都存在。相比而言,前者更普遍一些。但国外学界和政界的流转似乎更多一些。学者担任的更多的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如决策智囊、某方面的顾问,往往是被当选的高官“组阁”进去的,一般随政党的更迭共进退,就像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幕僚人士。而中国的国企高管,本身就是领导干部的组成部分,国企高管还有着学者不具备的行政级别,在“官本位”的背景下,这为国企高管的流转带来很大的便利。此外,学者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本身就不应该是“官”,最多是“僚”,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但我们目前的政府机构中,“僚”的位置很少,或者说地位不高。

    至于国企高管和学者之间的优劣比较,我个人认为,国企高管实战能力更强,而学者擅长理论分析。

    人民论坛记者:您怎么看企业高管到地方从政对于政界的长远影响?

    刘旭涛:从长远来看,国企高管到地方政府从政,可能利弊都有。利的一面,如为政府带来新的执政理念和活力,通过这种转任和交流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积累从政经验,但也可能给一些改革带来更大阻力,如政企分开问题、政府干预微观经济问题、国企行政级别等问题,这些问题现在看起来越来越模糊了。

    人民论坛记者:如果要想使企业高管到地方从政的正面影响更大一些,您觉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刘旭涛:从国家层面上看,国企高管到政府任职应该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任免规定。从政治民主的角度看,党政机关的领导必须要走一定的民主化程序,例如党委会、人代会的相关推荐和选举程序,这些程序不能可有可无,成为花架子。另外,国企高管到政府任职目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将来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学者、民间组织的领导、甚至民企高管等,需要到政府去任职。也就是说,在现代民主国家,政府的领导职位应该是开放的。在这种态势下,不同界别的领导如何转任,应该进一步加以研究。对那些到政府任职的企业高管来说,应该“在其位谋其政”,新的工作岗位无疑是与以往不同的全新岗位,过去的成绩不等于现在的成绩,只有重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尽快熟悉政府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责编/艾芸  美编/叶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