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朱程(党旗礼赞·1921-20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22:24
请记住朱程(党旗礼赞·1921-2011)
黄传会
《 人民日报 》( 2011年05月09日   24 版)
我用了“请记住”这个词,的确带着几分请求!
人类常常是健忘的,甚至于连历史也常常是健忘的。这才过了一个甲子,我们已经把那位名叫朱程的年轻人给忘记了。如今,如果不是中共党史的专门研究者,如果不是抗日战争的专门研究者,已经极少有人知道朱程了。即便是在他的故乡,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乡亲之外,又有几个年轻人能够叫得出朱程的名字?
1910年12月20日,朱程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一个矿工家庭。在校时,受爱国运动和民主运动的影响,开始萌发救国救民的思想。18岁,他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蒋桂战争和“济南惨案”发生后,他因参加反蒋组织,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对日妥协政策,被关押达一年半之久。
24岁,朱程东渡日本,学习铁道管理。他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活动,翻译了《日本政治机构与军部制霸之基础》一书,在国内出版,使国人了解日本军部制霸之野心。1937年5月,凭着政治敏感,朱程看清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毅然提前回国,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时值张荫梧打着抗日旗号,正在组建河北民军,朱程出任团长。他带领部队活动于林县、汤阴、安阳一带,配合八路军,打击日伪军。1939年初,张荫梧撕破伪装,暴露出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朱程通电全国,揭露张荫梧的反动罪行,宣布脱离河北民军。经八路军总部批准,建立华北抗日民军,朱程任司令员。当年9月,朱德介绍朱程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朱程率部以河南内黄县沙区根据地为中心,指挥大小战斗100余次,粉碎了敌人一次次的扫荡,声名威震豫北平原。
1943年9月21日,日寇集中万余兵力,分10路进攻单县和曹县。朱程部在曹县东南部开展游击战,打击敌人,退滞敌人对单县地区的扫荡。9月26日,朱程收到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急电,单县军民正处于敌人的“铁壁合围”、“辗转抉剔”之中,情况万分危急。朱程决定派兵力“牵引”敌人,以解单县军民之危。
28日清晨,乌云密布,秋雨绵绵。日军骑兵第四旅团和步兵第10混成旅共3000余人,奔袭朱程部所在曹县王厂村,实行突击合围。
朱程指挥大部队转移后,自己与百余指战员却被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敌人逼入了一座土围子里。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敌人猫着腰冲到土墙外,待到距离只有一二十米时,朱程大喊一声“打”,战士们步枪、机枪一起开火,敌人倒成一片。敌人又发起第二次、第三次进攻,均被我军粉碎。激战中,朱程的胸部受伤,鲜血染红了大半个胸口。
日军见久攻不下,野蛮地施放了两次毒瓦斯。继而又发起第四次进攻。朱程将仅有的30余名指战员编成4个战斗班,对敌人进行了勇猛的抗击。下午4时,敌人突然向土围子实施炮击,并分4路包围而来,火力密集得像下雹子似的。随着“轰”地一声巨响,南面的土围子被敌炮火轰开了一个缺口,敌人潮水般涌了进来。朱程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他端起刺刀,大声喊道:“同志们,冲上去,同鬼子拼了!”率先向敌群冲去。战士们跳跃而起,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激战中,朱程被一颗子弹射中,倒在了血泊中……
朱程为革命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时候,年仅33岁。
邹容在《革命军》中为“革命”下了这样的定义:“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要掉脑袋的。朱程与他同时代的那些有信仰、有奉献精神的热血青年、知识分子、共产党员,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建立一个新国家,不怕流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是诚如鲁迅所说的——为了使后代走出黑暗而自己扛起地狱闸门的人!
去年是朱程诞辰100周年,我和女儿海贝怀着一种崇敬之情为故乡的这位先烈立传。打开那部尘封已久的史册,当我们走进朱程的生命历程时,我们一次次被激动,又一次次在反思。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他何以能意气风发、志存高远?在那个革命便意味着牺牲的年代,他何以能将生死置于度外?当我们还在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下定义时,朱程和朱程们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用自己的生命作了诠释。
面对朱程那张已经发黄的遗像,我们和他的心灵进行了交流:
“当年,在投身革命、献身革命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要让后人记住我……”
“但是,作为后人,今天我们在分享着革命的成果时,却忘记了用热血和生命换来这些成果的先烈们,这种健忘应该受到谴责!”
“煌煌中华,五千年历史,为之奋斗、为之献身者,数不胜数,真正留下姓名的又有多少?”“这是历史的过失,也是我们的过失!”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他的人民选择向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对朱程这样的共产党人致敬和追怀,已经关系到“国家的品格”,兹事体大。
请记住朱程!
请记住朱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