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死神猎手速刷天赋:井冈三章(党旗礼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1:00:08
王保安
《 人民日报 》( 2011年06月01日   24 版)
信念的雕塑
走进井冈山烈士陵园,扑面而来的是一张张生动的面容。有秋收起义的农民,有南昌暴动的军人,有留学归来的莘莘学子,有黄埔军校的热血青年,还有远渡重洋回国的华侨、风华正茂的女学生……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一起?在这“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深山沟,经历艰难清贫的岁月,忍受生命的苦痛,常常是食不果腹、衣衫褴褛、伤无所医,他们在炮火连天中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的是什么?应该说,在早期参加革命的成员中,不乏穷苦大众、“逼上梁山”的农民群众。但也有不少生活富裕、出身名门的社会精英和高级知识分子。又是什么使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阶层,抛弃优裕的生活,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答案只有一个:是理想信念、是信仰责任激励着他们!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红四军主力师长张子清,都是黄埔军校的杰出学生,战死时只有22岁和28岁。34岁的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在刑场上慷慨陈词宣传革命真理,当敌人割下他的舌头,他却用脚尖沾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
纪念馆的正厅,有一尊汉白玉的无名烈士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共牺牲了4.8万人,而有名有姓的只有1.5万多人,可知,有多少无名先烈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铸造在了这块无名碑上。井冈山这本厚重的“红色教材”,写满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这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立命之本。现场视觉的冲击力,确实是语言教学无法比拟的。生动的雕像、无名的丰碑,凝聚的是穿越时空的力量。置身其间,无疑是经历了一次思想信仰的淬砺、一次人生境界的升华。
乡间足迹
在茅坪农舍、永新和兴国乡间小道,到处都是革命领袖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足迹。当地流传的民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勾勒出党的干部形象与干群关系状况。重走“朱毛挑粮小道”,使我们感受到领导与群众水乳交融的真正含义。井冈山斗争时期人民群众最大的利益是土地,5%的地主占有80%的土地,党的工作重点首要就是解决土地公平、耕者有其田问题,土地改革实现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其次是办学,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当年苏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60%;再就是发展生产,为群众打井修渠。不难看出,党的群众路线在红色根据地扎根发芽、硕果累累,根据地蓬勃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忠实地执行群众路线。在黄洋界保卫战中,人民群众与红军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为取得胜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峥嵘岁月渐渐远去,历史的剪影越发清晰。重温井冈山精神,我们真切地认识到无论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为了群众、立足群众、依靠群众。只有深深地扎根泥土,我们的党才能成为茂盛参天大树,才能承接大地厚重的气息。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努力建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机制,把党的群众路线、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雷打石”上有宣言
荆竹山一块普通的石头,虽仅盈尺,却与我党我军的纪律建设有着不同寻常的渊源。这块半山坡上的飞来石,号称“雷打石”,毛泽东同志就是站在这块石头上,正式宣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了“龙江书院”,在与朱德同志历史性的会师大会,毛泽东首先强调的还是纪律问题。如今品读墙壁上的标语口号,质朴、简单而实用。其中的“上门板”背后还有故事,原来的规定是“还门板”,实际执行中发生过还错门板的情况,给群众带来许多不便。经过研究决定改为“上门板”。再比如原来的规定是“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太具体了带来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后来就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还表现在党的领导干部的清廉,不仅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带头艰苦奋斗。在大井毛泽东同志故居,听到这样的事:邻居邹福业夫妇看到毛泽东和战士一样吃野菜,心里过意不去,趁他不在房间悄悄送来一瓢鸡蛋,毛泽东同志知道后坚决退回去,在百般说服不成后,自己拿钱交给了邹福业家,又把鸡蛋送给了伤病员。我党在总结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成功的原因时指出: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再就是有铁的纪律。可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成为中国革命成功的基本保证和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