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从珍藏老照片看农村30年巨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8:32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不仅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每个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和个人命运发生转折的黄金时期。每个家庭30年来的变化,最能生动地折射出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华社区策划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网友用帖文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想都想象不到的巨变”,唤起了我们对改革开放进程的记忆。30年沧桑变迁,彰显了家庭的兴旺,折射了社会的进步,揭示出国家的发展,预示着民族的未来。说说你的感受: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百姓的生活调查
【相关话题】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晒老照片  30年的流行语  说说30年来,你家吃饭穿衣的故事

 精彩!网友:晒晒俺的20年来的老照片[组图]
农 村 巨 变 之 赶 集 篇
旧时--都是“席梦思”惹的祸

旧时--新兴理发处

今日农村大集掠影

今日农村大集掠影
农 村 巨 变 之 迎 亲 篇
旧时--砖墙内的婚礼

旧时--新人推车

今日迎亲新片

今日迎亲新片

 我家这30年:从“三转一响”到时尚农家
30年前,鄙家穷。父母生了仨,长有老,下有小。当时的高档家档是人们崇尚的“三转一响”。 为了这“三转一响”, 家父母付出过几多汗水、几多心血。
母亲是果农。78年桃子丰产,一年下来的工分挣了一百多块钱。那年月,这可算是笔高收入。父母去寄卖行买得一块别人戴过的旧手表,家中便有了第一“转”奢侈品的手表。家中的第二“转”是缝纫机,也是母亲80年的工分挣来的。挣了工分,挣了银两,在那商品奇缺、购物凭票的年岁,购“机” 得走“后门”。 还好,父亲在商业部门工作,找到他的上司恩准,花154元买了台陕西出的“标准牌”缝纫机。第三“转”当自行车了。父亲去废品站买回单车部件和找朋友施舍了零件拼凑了一辆“洋马儿”,车架是“永久”, 龙头是“凤凰”, 轮胎是“五羊”。当时自行车要在交警队上户,“驾照”上写着“车名:拼装”……
春风化雨,夏至耕耘,秋分收获,冬梅蕴育。30年后,手表从发黄的二手变成了劳力仕;缝纫机虽退役进了博物馆,但BOSS、AMANI等专卖店成了普通人家的衣柜;自行车鸟枪换炮,由“奥拓”到“羚木”到“别克”,“奔弛”向前;电视由架天线的黑白,到闭路入户的彩色,到数字数码的背投,足不出户,纵瞰天下;电话、宽带、手机成了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必备声响,时刻引领着一家老小的现化时尚。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谈笑凯歌还。“三转一响”伴着改革的春雷打破了家的空旷寂静,似和拂的春风吹进了普通人的心田,脸上荡漾着甜甜的笑靥。文/重庆紫杉【全文阅读】
农村兴起新吃法,爷爷不爱吃肥肉了
好几年没见爷爷了。国庆节那天,爷爷从乡下到我家,妈妈按照老规矩,特地为爷爷烧了一大盘肥肉。谁知,爷爷那满是红光的脸立刻“晴转多云了,眉毛也皱了起来。他用筷子扒了扒盘子,一块也没吃。看到这情景,我不禁纳闷起来:爷爷不是很爱吃肥肉的吗?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爷爷过去吃肥肉时狼吞虎咽的样子。
那还是30年前的一个暑假,当时生产队分肉,爷爷一开始分的不是肥肉,他很不满意,便跟人换肥肉。只见他紫铜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衣服到处都是小洞。奶奶端上满满一大盘肥肉,爷爷连筷子也顾不上拿稳,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眨眼功夫,肥肉就被他全“消灭”了。
现在,爷爷为什么不爱吃肥肉了呢?是妈妈做菜的手艺退步了?我正准备问爷爷,他笑眯眯地提出要带我回老家玩,我愉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我和爷爷回到老家。一进门,我以为走错门了,哇!彩电、冰箱、录音机,样样都有;柔软的地毯,静静恭侯我的到来。吃饭的时候,桌上的饭菜令人眼花缭乱,满屋飘香,有红彤彤的西红柿、黄灿灿的肉丸子,还有鲜嫩嫩武昌鱼,就是没有爷爷爱吃的那白花花的大肥肉。我奇怪的问爷爷:“您为什么不爱吃肥肉了?”爷爷却反问道:“现在城里人不是时兴讲营养学吗?”爷爷不爱吃肥肉了,就因为我们的生活好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乡不就是变化的缩影么?党的好政策,使农村人的生活品质提高了。文/李思超【全文阅读】
别了,我童年的稀粥和菜粑
我家是生产队里的超支户,父亲在国营农机站工作,我们兄妹四张嘴就靠妈妈一个劳动力,工分挣得少,总是不够吃。每次分了粮,妈妈就算计着怎样度过那漫长难捱的岁月。妈妈有一双巧手,她会变了花样来做吃的,以调剂我们的生活。她把大麦、高粱、绿豆等杂粮掺在大米中,轮换着做成米汤粥给我们吃。遇上夏秋时节,妈妈还把屋前屋后空地上“偷着”种的白菜叶摘来,洗净切碎后和着细米粉,揉成团,做成圆圆的菜粑。我们兄妹放学回来,她会每人分一个,没想到那菜粑贴锅煎熟,做得酥脆而香,兄妹们竟然争抢着吃。那味道似乎“美”极了。
30年过去了,儿时的伙伴们都成家立业,步入中年了,我们也都有了自已的孩子。他们的童年里再也没有我们那个时代缺衣少食之忧了。我家老兄和波波家虽然在农村生活,有着自己的责任田,但他们几乎常年在外,凭着手艺闯荡江湖,每月能挣个千把元不在话下。波波家早已盖上新楼,儿子外出做缝纫多年了,手中也有几万的存款了。比起我这个跳出“龙门”的城里人,有了更加宽广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如果说过去30年里,农民不仅在物资上,而且在精神上彻底摆脱了贫困,走上富裕之路,那么行将开始的未来30年、或更远的将来,我们的农民将在物质财富上、观念意识上彻底改变自己,时代将赋予农民更深的内涵。别了,我童年的稀粥和菜粑!文/天下仙桃人【全文阅读】
 30年前的“永久”自行车,抹不去的记忆
“你看看,你看看,脸皮都摔破了还要骑!”。大哥快速跑来,又生气又心痛地,边扶起我,边轻言细语对我说。这是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发生在我们农村集体晒坝里的一幕。
这车是我哥从单位给领导说了好话,才许他用大半天时间骑回来的,这不,刚到家不到一个钟头,就让我给弄坏了,自行车的铃铛摔掉不说,车身上的漆都磨脱几处。又过了好几天,哥哥才给母亲讲,领导把他训了一顿,据说这是我哥参加工作以来,首次挨批。这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哥哥都是步行回家,不知他是不好意思再借,还是领导不许外借了。听我妈这么一说,我好是后悔。
一年以后,我妈看出了我哥的心事,说你和弟弟都喜欢自行车,今年就不要给家里拿钱了,省下的钱,就拿来买一辆车吧。没过多久,买车的愿望有了,钱也攒够了,万事具备东风也不欠了,接下来就是买车了。可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买车之事连遭不顺。好牌子的自行车,要凭关系不说,还要凭票供应、排队花时间。好难熬呵!盼哟,等哟。到大半年时间后,一辆崭新的“永久牌”才终于进我家,我和哥哥好高兴不说,我们生产队的男女老幼都来看热闹啦。一段时间里,我和哥哥好不荣耀。
30年过去了,如今,我和哥哥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就连在小山村的舅舅前不久也买了一辆客货两用小汽车了。并且现在买车哪里用得着等哟,不说自行车不用等,各式各样的汽车也随时随地随便选,只要你到店,热情的推销员,就生怕放过了你。30年来的变化,使我们老百姓真的很高兴,从普通老百姓个人拥有自行车到拥有汽车,这只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一个小小的侧影。但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文/四季耕牛【全文阅读】
推荐阅读
http://forum.xinhuanet.com/  新华发展论坛
进入论坛社区页面 看更多今日焦点>>>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网友贴图,新华网不负责其真实性 本文中观点来源于新华论坛网友